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在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中,下列关于刑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主要适用于被告人,也适用于控告人和证人
B.刑讯不得与“五听”判案法并行使用
C.刑讯是一种获取证据的非法手段
D.在唐朝时有所规范,至宋朝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2.诉讼证明的相对性( )
A.表明诉讼证明应当达到客观真实
B.表明诉讼证明不受诉讼政策的影响
C.其哲学依据是案件事实不可能完全复现
D.表明诉讼证明不受诉讼多元化价值的影响
3.下列关于经验法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验法则是人们对典型的和定型的生活事理的确定性认识
B.违背经验法则进行的证明,通常是无效的
C.对违背经验法则的事实主张,主张者应当提供证据进行证明
D.是否适用经验法则来认定案件事实,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
4.下列关于刑事诉讼证明责任,正确的表述是( )
A.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是为了履行证明责任
B.在刑事自诉中,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
C.在刑事公诉中,原则上由公诉人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
D.在刑事公诉中,原则上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5.下列关于举证责任转移,正确的说法是( )
A.举证责任转移只能在具体诉讼过程中出现
B.举证责任转移与法官对证据的判断无关
C.举证责任转移与举证责任倒置是同一概念
D.举证责任转移不以举证责任既定为前提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 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 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该条规定的是( )
A.证据距离远近引起的举证责任倒置 B.举证能力强弱引起的举证责任倒置
C.举证妨碍引起的举证责任倒置 D.举证妨碍引起的证据失权
7.下列关于证明标准,正确的表述是( )
A.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客观真实
B.我国现行诉讼法采行多元化的证明标准
C.英美法系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
D.英美法系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盖然性优势”
8.证据关联性( )
A.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存在着直接联系
B.是指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是真实的
C.要求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是原始证据
D.既是质证的内容又是法官判断证据的内容
9.下列关于司法认知,正确的表述是( )
A.司法认知是质证的一种方法
B.司法认知由当事人和法院共同采用
C.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属于司法认知的范围
D.司法认知应当采取判决的形式
10.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证据种类不包括( )
A.书证 B.当事人陈述
C.证人证言 D.现场笔录
11.原告诉请被告还款,向法庭提交了被告的借据。被告主张已经还清借款,并向法庭 提交了原告的收据。本案中,借据和收据在证据分类上属于( )
A.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是间接证据 B.借据和收据都是间接证据
C.借据是本证,收据是反证 D.借据和收据都是本证
12.原告用其父遗嘱书上的签名,证明该遗嘱是其父立下的。该遗嘱书上的签名属于(
A.鉴定结论 B.物证
C.书证 D.当事人陈述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7条第2款:“证人作证时,不 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该规定属于( )
A.意见证据排除规则 B.最佳证据规则
C.补强证据规则 D.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3条中规定:原件、原物 的证明效力一般优于复制件、复制品。该规定属于( )
A.最佳证据规则 B.证明力大小规则
C.关联性排除规则 D.连贯性排除规则
15.下列关于调查收集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收集证据的主体是公安司法机关、当事人和律师
B.通过设置陷阱的方式取得的证据一律被排除适用
C.辩护律师不得向被害人收集证据
D.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材料由法院依职权主动调查收集
16.下列关于证据保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施证据保全措施的主体是当事人
B.证据保全是指诉讼过程中的证据保全
C.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必须提供担保
D.需要保全的证据与案件事实存在着关联
17.下列关于诉讼中自认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自认是被告向原告做出的 B.自认是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C.自认包括全部自认和部分自认 D.自认仅指明示自认
18.下列不属于物证的是( )
A.刑事案件中的凶器
B.被告人留在犯罪现场的脚印
C.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发生质量争议的产品
D.记载借贷关系的木板
19.依据《民事诉讼法》第73条的规定,下列关于勘验的做法,合法的是( )
A.当事人拒不到场的,不得进行勘验
B.勘验前,勘验人必须出示人民法院的证件 )
C.人民法院无需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勘验
D.勘验笔录只需勘验人签名
20.下列关于专家辅助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专家辅助人向当事人和法官阐释和说明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原理
B.专家辅助人有人身安全受到保障的权利
C.专家辅助人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D.专家辅助人属于证人的范畴
2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属于( )
A.私文书证 B.处分性书证
C.一般书证
满前( )
A.7日
C.15日 B.10日 D.一个月 D.符号书证 22.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
23.电子证据( )
A.必须同时具备关联性和真实性,才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B.具有无纸、量大、传递快、易复制、易变造等特点
C.只能以网络公证保全的方式予以保全
D.未经公证的,不得采用
24.下列可以作为刑事诉讼中证人的是( )
A.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 B.不能辨别是非的人
C.法人代表 D.单位
25.下列关于公安司法人员询问证人的做法,违法的是( )
A.侦查人员可以在任何地点询问证人
B.询问前应当明确告知证人有如实作证的义务
C.证人有权拒绝回答与案件无关的问题
D.证人有权补充或更正询问笔录
26.下列关于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均应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表述
B.鉴定结论无须质证而证人证言须经质证
C.两者均须采取书面形式
D.两者均是言词证据
27.下列属于鉴定人应当回避的情形的是( )
A.鉴定人接受当事人礼物的 B.鉴定人确有正当理由无法出庭的
C.鉴定人丧失职业资格的 D.鉴定人故意虚假鉴定的
28.下列关于公安司法人员询问被害人的说法,合法的是( )
A.公安司法人员在询问后向被害人出示询问通知书和工作证
B.被害人有权请求公安司法人员回避
C.可以由1名公安司法人员询问被害人
D.询问被害人不适用有关询问证人的程序规定
29.关于公安交警处理交通事故所制作的笔录,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属于本证
B.属于直接证据
C.法院应当直接采用
D.只要有公安交警的签名就是合法有效的
30.刑事诉讼证明、民事诉讼证明与行政诉讼证明之间,不同的是( )
A.保障法院公正和及时地认定案件事实
B.遵循证据裁判原则
C.主要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
D.符合证明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作为行政诉讼证明对象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 )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地方性法规 E.国际条约
3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的规定,因医疗行为 引起的侵权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具体分配是( )
A.原告(患者)就存在医疗行为(侵权行为)承担证明责任
B.原告(患者)就存在损害结果承担证明责任
C.原告(患者)就存在医疗过错承担证明责任
D.被告(医疗机构)就原告存在过错承担证明责任
E.被告(医疗机构)就存在不可抗力的事由承担证明责任
33.下列人员中,有权要求排除适用非法证据的是( )
A.原告 B.被告 C.证人
D.鉴定人 E.法官
34.质证的主体是( )
A.法院 B.公诉人 C.证人
D.原告 E.被告
35.下列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是( )
A.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B.与一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方有利或者对对方当事人不利的证言
C.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D.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E.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本题8分)简述证据法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37.(本题8分)简述证据保全的概念和条件。
38.(本题7分)简述视听资料与物证的不同。
39.(本题7分)如何看待测谎仪的测试结果?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试论述自由心证的保障和制约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l5分)
41.甲诉乙返还20万元借款,法院向乙送达了应诉通知书和举证通知书。法院在举证通知书
中,阐明了本案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与具体要求、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同时还指定举证期限为30日并明确说明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乙在答辨书中提出抗辩请求:请求法院驳回原告返还20万元借款的诉讼请求,理由是自己已经还了钱,但是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没有找到甲写的收条,故未向法院提交该证据及其他证据。在本案一审法庭辩论期间,乙在家中整理藏书时突然发现甲写的收条,遂提交法院。甲以举证期限届满为由,请求法院不采纳该证据。
试问:(1)乙为什么对“已经还了钱”的待证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2)乙可否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
(3)法院应否同意甲不采纳收条的请求?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证据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规定自由心证证据法律制度的法典是( )
A.《德意志刑事诉讼法典》 B.1808年《法兰西刑事诉讼法典》
C.9世纪的《麦玛威法》 D.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
2.关于证明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对象只能通过证据来认识
B.证明对象为证明主体的行为提供了方向
C.证明对象与当事人的诉辩请求没有联系
D.证明对象是与程序法相联系的概念
3.关于证明对象的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对象的范围是无法确定的
B.程序法事实也可以作为证明对象
C.证据事实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作为证明对象
D.证明对象只包括实体法事实
4.允许法官协助当事人履行行为责任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澳大利亚 D.中国
5.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告人定罪的证明标准是( )
A.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B.排除合理怀疑
C.优势证据标准 D.盖然性占优标准
6.关于推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定作为一种事实认定方法,只能由法律加以规定
B.推定的事实不能用相反的证据予以推翻
C.推定的适用减轻了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D.推论推定不需要基础事实的存在即可得出结论事实
7.下列属于言词证据的是( )
A.物证 B.书证
C.鉴定结论 D.勘验笔录
8.证据规则调整的范围包括( )
A.取证行为 B.证明力
C.质证行为 D.认证行为
9.证人证言的内容不能有( )
A.感知 B.记忆
C.分析 D.表述
10.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在拘捕后的( )
A.24小时内 B.12小时内
C.8小时内 D.4小时内
11.关于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刑讯是合法的取证手段,但只可适用于被告人
B.司法实践中并不注重对实物证据的收集
C.与同时期的西欧一样,法定证据制度占据着主导地位
D.疑案处理都是适用有罪推定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该条文体现了( )
A.证据法定原则 B.证据裁判原则
C.实事求是原则 D.规范证明原则
13.下列案件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是( )
A.商事合同纠纷 B.财产继承纠纷
C.高空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纠纷 D.不当得利纠纷
14.我国诉讼法所实行的证明标准有诸多特点,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真实是最高的证明标准
B.三大诉讼都实行相同的证明标准
C.我国实行一元化的证明标准
D.个案中的最低证明标准和最高证明要求是竞合的
15.关于律师收集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律师在侦查阶段享有取证权 B.律师取证时可以查阅有关的案件材料
C.律师取证时不享有独立的委托鉴定权 D.律师取证时一律要保守职业秘密
16.一份附有签名的信件作为某一案件的证据,如果以信件的字迹证明案件事实时,该信件是( )
A.书证 B.物证
C.鉴定结论 D.笔录
17.关于搜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搜查是指公安司法人员对有关的人身或者场所依法进行搜索检查的活动
B.对犯罪人可能隐匿犯罪证据的住所进行搜查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C.为了及时获得犯罪证据,可以“先搜查,后补证”
D.搜查是指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犯罪现场进行搜索检查的活动
18.关于书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证的载体一般是纸张 B.文字是书证内容的唯一表现形式
C.制作书证的方法只能是书写 D.书证也可以其外在形态而起证明作用
19.关于电子证据的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赋予电子证据以证据地位
B.我国在现行法律制度上把电子证据纳入物证的范畴
C.我国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归类并不存在争议
D.我国司法实务中否定电子证据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20.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指定精神病医学鉴定医院的机关是( )
A.省级人民法院 B.省级人民检察院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级公安机关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程序法事实构成证据对象
B.证明对象源自实体法律规范
C.“证明对象”和“释明对象”大意相同
D.程序法的事实也与案件的实体结果有关
22.关于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诉之类型也是划分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标准
B.以诉讼理由为标准划分证明对象可以使原被告认识到其应负的证明责任
C.大陆法学者把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联系起来使得证明对象得以具体化
D.从事实本身的性质出发,可以将证明对象分为积极事实和消极事实
23.关于“法律真实说”取代“客观真实说”的理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事实发生的时间和认定事实的时间不相同
B.“法律真实说”一样可以达到对案件的客观真实的认识
C.法院处理案件考量公正性、效率性和经济性等多重价值
D.证据本身充满着可变因素、偶然因素和主观因素
24.关于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 )
A.已系统确立了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B.尚未规定任何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C.虽然确立了证人出庭作证的原则,但证人不出庭的情况很普遍
D.规定了证据必须在法庭上出示,经当事人质证,不存在任何的例外
25.关于证明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文书的证明力小于其他书证
B.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小于传来证据
C.直接证据的证明力小于间接证据
D.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26.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 )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B.补强证据规则
C.最佳证据规则 D.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27.《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这说明犯罪嫌疑人承担证明责任
B.若犯罪嫌疑人没有回答,则可认定其有罪
C.侦查人员承担证明责任
D.如实回答义务与是否承担证明责任完全无关
28.关于证明力优先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力的强弱是采信优先顺序的唯一标准
B.根据证明力优先规则没有被采信的证据即没有证据资格
C.证明力优先规则的主要目的是简化证明过程,避免毫无意义的重复
D.证明力优先规则可以理解为证据排除规则
29.关于司法认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司法认知确定的事实,在法律上具有绝对的效力
B.司法认知的主体仅限于法院
C.司法认知的对象只能是案件事实
D.在我国,当事人的自认不属于司法认知的范围
30.关于被害人作证的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查明案件事实,被害人无权拒绝辩护律师向其调查取证
B.被害人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无须经过审判长批准
C.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如果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公安司法机关可以为他们提供翻译
D.被害人不愿公开自己姓名和报案、控告行为的,可以要求公安司法机关予以保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关于我国证据法律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证据法的具体规则分散于诉讼法典及其他法律之中
B.制定一部完善的证据法典在我国已势在必行
C.现有证据立法使得我国证据法律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D.若制定统一的证据法典必将使我国倒退至刑民不分的历史时期
E.统一的证据法典要求将有关诉讼证据或诉讼证明的所有规范规定在证据法典中
32.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包括( )
A.讯问和询问 B.辨认
C.勘验检查 D.侦查实验
E.搜查
33.关于传闻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传闻证据的主体是证人
B.传闻证据的表现方式多样
C.传闻证据是他人在本案法庭之外作出的
D.传闻证据作为证据是证明其本身所涉及事实的真实性
E.传闻证据只能以书面形式做出
34.在组织质证的过程中,法官应当履行的职能是( )
A.阐明 B.安排
C.控制 D.调查证据
E.分类
35.下列询问证人的程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询问证人一般应当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B.证人出庭后,由书记员对证人的身份进行核实
C.询问证人的内容应当与案件有关
D.刑事案件中,法院应当至迟在开庭5日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E.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本题7分)请简述诉讼证据合法性的具体含义。
37.(本题7分)简述视听资料收集的概念及其注意事项。
38.(本题8分)简述法律上推定和事实上推定的区别。
39.(本题8分)简述笔录的制作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试述证据的调查收集和审查判断之间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1.1973年,英国南部小镇连续发生3起强奸杀人案,3名被害人都是不满16岁的少女。警方从3名被害少女尸体中提取了罪犯精液,并从中获得罪犯的DNA样本。警方把夜总会保镖卡蓬列为重要犯罪嫌疑人,但由于卡蓬提供了案发时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案件成为悬案。1990年,卡蓬病逝。2002年警方从卡蓬尸骨中提取DNA样本,结果发现与从3名被害少女尸体中获得的罪犯DNA样本完全吻合。在本案中,两个DNA样本的吻合成为后来证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重要证据,使得3桩拖了30年的悬案终于得以结案。
问:物证的特性是什么?
该案体现了物证的什么特性?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证据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法规曾有以下规定:“凡犯盗窃罪„„如在审判中为火所灼伤,即认为不能经受火审的考验,处以死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规定可能出现在16世纪至18世纪
B.该规定所反映的证据法律制度极其荒谬,毫无合理性可言
C.该规定反映的证据法律制度相对淡漠了对犯罪人或加害人责任的追究
D.该规定反映的证据法律制度只存在于西方奴隶制度社会中
2.“五听”判案法不包括( )
A.辞听 B.气听
C.目听 D.形听
3.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明过程主要由当事人支配和控制,法院仅在特定条件下予以指挥,这说明在民事诉讼中( )
A.我国实行证据裁判原则 B.我国实行自由证明的原则
C.我国实行当事人自治原则 D.律师不得参与诉讼证明
4.关于证明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对象是否得到证明需要由当事人来判断
B.证明对象的确定是法官行使裁量权的结果
C.具体案件的证明对象需要结合实体法规范和当事人的诉辩请求来确定
D.证明对象可以是实体法事实,也可以是证据事实
5.刑事诉讼中量刑时的证明对象不包括( )
A.从重处罚的事由 B.加重处罚的事由
C.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的事由 D.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
6.某案件被告人不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此需要证明( )
A.被告人犯罪时的行为方式 B.被告人行为违反刑法
C.排除可罚性的事实 D.被告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事实
7.我国下列法律中,明确提及“举证责任”的是( )
A.《民事诉讼法》 B.《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仲裁法》
8.在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无法证明行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因此被判决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这是( )
A.行为责任 B.提出证据的责任
C.主观证明责任 D.结果责任
9.关于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之间完全独立,各自在诉讼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B.二者之间,行为责任是根本和本质的责任
C.承担结果责任的当事人总是要先承担行为责任
D.结果责任总是伴随着行为责任的履行而出现
10.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标准立法规定的表述,可概括为( )
A.法律真实 B.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C.内心确信 D.证据之间相互印证性
11.对证明责任的分配实行个案决定的方式,因而无所谓举证责任倒置的国家是( )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奥地利
12.在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 )
A.排除合理怀疑 B.法官内心确信
C.优势证据 D.自由心证
13.下列各项属于英美法上的不可反驳推定的是( )
A.婚姻推定 B.预料行为当然结果的推定
C.关于行为方式习惯性的推定 D.关于精神状态的推定
14.关于推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定的适用并不能提高认定案件事实的效率
B.婚姻推定可以用相反的证据推翻
C.严格意义上,证据法上的推定包括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
D.推定的适用在特定事实间建立一种永久的联系
15.下列可以作为诉讼证据的是( )
A.匿名举报信 B.原告的伤情诊断书
C.警察胁迫被告人作出的口供 D.缺乏鉴定人签字盖章的鉴定结论
16.证据法学将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称为( )
A.直接证据 B.传来证据
C.原始证据 D.派生证据
17.关于专家证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专家即通常所说的专业人士
B.专家必须具有资格证明
C.专家证言依靠陪审团的普通经验
D.根据意见证据排除规则,专家所作的意见、推论或结论也应当排除
18.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 )
A.仅从积极方面规定证据合法性的一般标准,未从消极方面规定非法证据的排除
B.规定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一律排除
C.详细地规定了非法证据的认定程序,具有可操作性
D.没有规定公安司法人员在审查非法证据时的考虑因素,非法证据取舍的裁量权缺乏法律约束
19.因难以确定证据证明力大小而导致难以认定案件事实的,人民法院应当( )
A.判决被告败诉 B.判决原告败诉
C.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作出裁判 D.裁定不予受理
20.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这一规定体现了( )
A.意见证据规则 B.补强证据规则
C.相关证据规则 D.最佳证据规则
21.关于调查收集物证的概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证明主体及法院依法调取各种证据材料的活动
B.公安司法人员或当事人、律师等发现、提取和保全物证的专门活动
C.公安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有关的场所、物品和尸体进行现场勘查的专门调查活动
D.检察院依法履行的职权活动
22.关于书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证所记载的内容与案件事实必然具有关联性
B.最常用的书证是图形书证
C.书证所表达的思想必须经过转化才可认识
D.书证和书面材料没有区别
23.关于视听资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只要是借助录音录像等设备播放或解读的资料都称作视听资料
B.根据制作、输出和显示方法的不同,可把视听资料分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和电子数据
C.视听资料又称音像资料
D.视听资料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形式和种类将不断发展变化
24.某检察机关侦破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办公电脑中存储的文件能够证明案件待证事实。该存储文件属于视听资料中的( )
A.录音资料 B.录像资料
C.电子数据 D.电脑产品
25.典型意义上的电子证据不包括( )
A.电脑硬盘在运行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B.应用计算机技术产生的证据
C.应用网络技术产生的证据 D.应用现代通讯技术产生的证据
26.关于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电子证据无需审查其合法性
B.审查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
C.对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审查,法官以自由心证的方式进行
D.对电子证据的真实性,不能进行推定
27.关于证人的权利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人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的,司法机关可以为其提供翻译
B.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付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承担
C.聋哑人可以用哑语、书面或手势进行陈述
D.根据平等原则,对弱势证人不必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28.在鉴定结论的下列内容中,无效部分是( )
A.凶器种类 B.毒物性质
C.应处刑罚 D.死亡原因
29.关于当事人陈述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当事人陈述的内容,可以分为确认性陈述、否定性陈述与承认性陈述
B.承认性陈述,是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做出的一种主动性陈述
C.确认性陈述,通常被称为当事人自认或承认
D.证据法上所说的当事人陈述指的是当事人就有关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
30.关于笔录的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录只能由法定主体制作
B.制作笔录时,只要有关国家机关人员到场即可
C.制作笔录时如果有遗忘,可以征求在场的人的意见后补记录
D.制作笔录只应以文字方式进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属于诉讼证明构成要素的是( )
A.证明对象 B.证明标准
C.证明原则 D.证明责任
E.证明手段
32.关于证明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标准是指证明主体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
B.证明标准是指法官确定案件事实是否真实的标准
C.证明标准是卸除证明责任必须达到的范围和程度
D.证明标准所解决的问题是当事人应当提供多少证据证明特定的待证事实
E.证明标准解决的问题是应当由谁提供证据证明特定的待证事实
33.英美证据法中的证据可采性规则包括( )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B.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C.意见证据排除规则 D.补强证据规则
E.品格证据排除规则
34.调查收集物证的方法包括( )
A.勘验 B.检查
C.搜查 D.扣押
E.提供与调取
35.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并且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予以重新鉴定的情形包括( )
A.鉴定机构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
B.鉴定结论有缺陷,可通过补充鉴定解决
C.鉴定程序严重违法
D.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
E.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本题7分)简述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
37.(本题7分)简述证人证言的概念和特征。
38.(本题8分)简述特别要件分类说的含义。
39.(本题8分)简述新证据材料的质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请谈谈你对于法定证据制度的看法。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1.张某在县城开了一家礼品店。2007年6月15日,邓某与李某来到该店,准备买一件礼品送给朋友。张某让邓某先看下哪件比较合适,并提醒他选的时候注意别碰坏了东西,否则就要赔偿。邓某在挑选物品的过程中,不小心将一个花瓶碰到地上摔碎。张某于是要求邓某赔偿其损失400元,而邓某则认为花瓶摆的过于靠边,责任不在他,拒绝赔偿。张某于是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判决邓某赔偿其400元。因当时店里只有张某、邓某、李某三人,唯一能作证的只有李某,且李某即将出国,目前正在做准备工作,因此张某未能找到李某为该案作证。因此,张某在起诉后请求法院在开庭审理前收集李某的证言。为避免日后获得李某证言可能出现更多的困难,法院依张某的申请及时保全了李某的证言,向其询问了当天花瓶摔碎的情况。
问:(1)什么是证据保全?
(2)证据保全的适用情形?
(3)法院采取证据保全的动因有哪些;以及该案采取的是哪一种动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刑讯拷问规定为合法取证手段的证据制度是( )
A.神示证据制度 B.我国现行证据法律制度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D.法定证据制度
2.“当事人不得引用文件以代言词陈述”体现了( )
A.辩护原则 B.直接言词辩论原则
C.集中审理原则 D.当事人权利平等原则
3.我国现行证据法律制度的渊源不包括( )
A.国民党政府的证据法律制度 B.国际条约中关于诉讼证据的合理规则
C.两大法系中关于诉讼证据的合理规则 D.革命根据地的证据法律制度
4.最早确立自由证明制度的国家是(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5.我国《民法通则》第23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宣告他死亡。甲妻证明甲外出四年下落不明后,法院便直接认定甲死亡,法院采用的这一证明方法是( )
A.直接观察法 B.归纳推论法
C.演绎推论法 D.法律嫁接法
6.关于证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主体是证明的中心环节 B.证明只能通过证据进行
C.证明以证明对象为出发点 D.证明的目的是将具体事实化为抽象事实
7.下列表述体现证明对象特征的是( )
A.证明对象不需诉辩请求的作用即可具体化
B.证明对象的确定需以证明责任为基础
C.具体案件中证明对象的确定与实体法规范无关
D.抽象意义上的证明对象是实体法规范所包含的要件事实
8.关于证据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据事实在诉讼中被假定为已知事实
B.证据事实只要经当事人提出即可以在诉讼中发挥作用
C.证据事实不需要查明
D.证据事实即使经过查明也不能作为证明手段
9.下列各项中,既可以作为量刑事实又可以作为不追究刑事责任事实的是( )
A.被告人系主犯的事实 B.正当防卫的事实
C.被告人醉酒后又犯罪的事实 D.犯罪中止的事实
10.关于证明责任制度的历史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罗马法已经有了明显的客观举证责任
B.德国普通法时代形成了证明责任制度和宣誓制度的双轨机制
C.法国学者最先提出证明责任概念的分层理论
D.客观证明责任理论虽然获得较多支持,但依旧不是德国理论界的通说
11.最早提出举证责任倒置理论的是( )
A.意大利学者 B.法国学者
C.奥地利学者 D.德国学者
12.从宏观上说,我国的证据制度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
A.确信程度 B.客观真实
C.排除合理怀疑 D.盖然性优势
13.就证明标准而言,证明要求最高的是( )
A.行政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刑事诉讼法 D.仲裁法
14.我国学者质疑统一化的证明标准,主要的理由是( )
A.客观性是诉讼过程所追求的唯一理念和目标
B.对诉讼价值一元化的追求
C.诉讼案件的性质不同
D.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自由意志具有同一性
15.有一位学者曾说:“在判决被告人有罪以前,案件事实应当达到真实性的程度,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该真实性的程度不必要达到完全肯定性的程度,但是必须具有高度的可能性。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并不意味着连怀疑的影子都必须排除掉,如果允许幻想的可能性妨碍司法的过程,法律就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该学者是( )
A.布莱克 B.史塔克
C.丹宁勋爵 D.帕克
16.关于推定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可反驳的推定也属于证据法意义上的推定法则
B.无须基础事实的推定的功能主要在于预先分配举证责任
C.推论推定并未使得当事人证明的对象发生变化
D.法律上的推定必须以经验法则为根据
17.关于司法认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司法认知是一种认定事实的方法
B.司法认知只能由法院进行
C.确定司法认知的范围是对法院权力的制约
D.对有合理争议的事实,法院为提高效率也可以司法认知
18.下列属于证据方法中的人证的是( )
A.证人 B.证人证言
C.鉴定结论 D.当事人陈述
19.按照法定证据规则,法官认定证据证明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 )
A.法律规定 B.生活经验
C.职业道德 D.逻辑规则
20.关于证据规则和证明规则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据规则可以证明证据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
B.在证明规则方面,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证据法的同性大于异性
C.神示证据比较注重证据能力
D.证据规则是证据法、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叉领域
21.关于证明力有无的规则,最重要的是( )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B.补强证据规则
C.传闻证据规则 D.最佳证据规则
22.属于最佳证据的是( )
A.借款凭证的复印件 B.凶器的照片
C.合同原件 D.银行账目的副本
23.关于证据的调查收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据的调查收集应当应用科学技术设备
B.证据的调查收集应当采取通用的方法
C.证据的调查收集需要公安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互相配合
D.证据的收集一定要及时,不管采用什么手段
24.质证的对象是( )
A.本案所有证据材料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
B.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
C.当事人主体资格
D.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
25.李飞和马文课后讨论关于物证的问题。李飞认为物证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明确
规定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证据种类,马文认为物证以其自身所记载的案件信息证明案件事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李飞和马文对物证的理解是正确的
B.李飞对物证的理解是错误的、马文对物证的理解是正确的
C.李飞对物证的理解是正确的、马文对物证的理解是错误的
D.李飞和马文对物证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26.关于书证的审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并非所有的书证都需要经过审查判断
B.作为定案根据的书证必然都经过审查判断以确定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C.审查书证只需确定其与案件证明对象是否具有相关性即可
D.以非法方法收集的书证经审查后一律不得做为定案根据
27.关于电子证据的归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归类存在多种看法,但基本已达成共识
B.我国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归类主要有视听资料说、书证说、物证说、独立证据说等看法
C.电子证据与视听资料是一致的
D.电子证据作为书证的一种,在本质上同一般书证没有什么区别
28.关于询问证人的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证人所在地的指定地点进行
B.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可以在场
C.询问证人,原则上应当至少由两个工作人员同时在场
D.证人可以旁听法庭审判
29.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的,由
( )
A.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 B.省级司法机关指定的医院进行
C.省级医院进行 D.省级鉴定机构进行
3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同案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称为( )
A.供述 B.坦白
C.辩解 D.攀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根据法律要件分类说,否定权利的人需要承担证明责任的事实是( )
A.合同的订立
C.债务的履行 B.无民事行为能力 D.诉讼时效届满
E.侵权行为发生
32.应用逻辑思维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包括( )
A.比照和阐明
C.归纳和演绎
E.反证和排除 B.抽象和具体 D.分析和综合
33.关于视听资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视听资料又称音像资料
B.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等设备播放的音像材料
C.视听资料的形式和种类已经固定不变了
D.根据制作、输出和显示方法的不同,可把视听资料分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和电子数据
E.视听资料在我国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
34.关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的证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法系的证人分为非专家证人和专家证人
B.英美法系中的非专家证人包括当事人、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等提供证言的人
C.在英美法系,证人证言在证据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D.英美法系的证人是指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
E.大陆法系的证人不包括鉴定人
35.笔录的审查判断内容包括( )
A.笔录的制作是否合法
B.笔录的内容是否客观、全面、准确
C.笔录记载的勘验、检查方法是否科学、适当
D.笔录字迹是否整齐
E.笔录是否有公安司法人员的同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本题7分)简述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
37.(本题7分)请简述举证妨碍的含义及其法律后果。
38.(本题8分)在德国,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证明结果与案件客观事实即使不一致,但只要不存在程序违法,也认为这一裁判结果是合理与现实的。德国的这一做法体现了证据法上的哪一原理?其含义是什么?
39.(本题8分)简述补强证据规则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刑讯逼供已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不容回避的问题,试从原因、性质和危害等角度分析刑讯逼供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15分)
41.广兴物流公司的一辆货车在运输货物时不慎撞塌路边李某房屋的后墙,致使屋内的部分家具及电器受损,此外李某母亲因受到惊吓在匆忙离开现场时摔了一跤,致使大腿骨折。事故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因赔偿金额存在较大分歧,李某诉诸法院,要求被告广兴物流公司赔偿其经济损失。原告李某在起诉时同时向法院送交了如下证据材料及实物:①当地电视台《每日观察》记者现场采制的录音录像带;②李某拍摄的现场物品受损的照片;③松下微波炉的实物和东芝手提电脑的实物;④李某母亲治疗腿部骨折医疗费用清单的复印件;⑤现场部分围观群众提供的证言;⑥证明后墙周边的轮胎痕迹为该货车所留的鉴定文书。
问:(1)本案中六种证据分别属于我国的何种法定证据?
(2)证据④在四种诉讼证据理论分类中各属于何种证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在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中,下列关于刑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主要适用于被告人,也适用于控告人和证人
B.刑讯不得与“五听”判案法并行使用
C.刑讯是一种获取证据的非法手段
D.在唐朝时有所规范,至宋朝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2.诉讼证明的相对性( )
A.表明诉讼证明应当达到客观真实
B.表明诉讼证明不受诉讼政策的影响
C.其哲学依据是案件事实不可能完全复现
D.表明诉讼证明不受诉讼多元化价值的影响
3.下列关于经验法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验法则是人们对典型的和定型的生活事理的确定性认识
B.违背经验法则进行的证明,通常是无效的
C.对违背经验法则的事实主张,主张者应当提供证据进行证明
D.是否适用经验法则来认定案件事实,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
4.下列关于刑事诉讼证明责任,正确的表述是( )
A.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是为了履行证明责任
B.在刑事自诉中,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
C.在刑事公诉中,原则上由公诉人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
D.在刑事公诉中,原则上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5.下列关于举证责任转移,正确的说法是( )
A.举证责任转移只能在具体诉讼过程中出现
B.举证责任转移与法官对证据的判断无关
C.举证责任转移与举证责任倒置是同一概念
D.举证责任转移不以举证责任既定为前提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 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 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该条规定的是( )
A.证据距离远近引起的举证责任倒置 B.举证能力强弱引起的举证责任倒置
C.举证妨碍引起的举证责任倒置 D.举证妨碍引起的证据失权
7.下列关于证明标准,正确的表述是( )
A.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客观真实
B.我国现行诉讼法采行多元化的证明标准
C.英美法系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
D.英美法系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盖然性优势”
8.证据关联性( )
A.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存在着直接联系
B.是指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是真实的
C.要求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是原始证据
D.既是质证的内容又是法官判断证据的内容
9.下列关于司法认知,正确的表述是( )
A.司法认知是质证的一种方法
B.司法认知由当事人和法院共同采用
C.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属于司法认知的范围
D.司法认知应当采取判决的形式
10.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证据种类不包括( )
A.书证 B.当事人陈述
C.证人证言 D.现场笔录
11.原告诉请被告还款,向法庭提交了被告的借据。被告主张已经还清借款,并向法庭 提交了原告的收据。本案中,借据和收据在证据分类上属于( )
A.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是间接证据 B.借据和收据都是间接证据
C.借据是本证,收据是反证 D.借据和收据都是本证
12.原告用其父遗嘱书上的签名,证明该遗嘱是其父立下的。该遗嘱书上的签名属于(
A.鉴定结论 B.物证
C.书证 D.当事人陈述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7条第2款:“证人作证时,不 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该规定属于( )
A.意见证据排除规则 B.最佳证据规则
C.补强证据规则 D.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3条中规定:原件、原物 的证明效力一般优于复制件、复制品。该规定属于( )
A.最佳证据规则 B.证明力大小规则
C.关联性排除规则 D.连贯性排除规则
15.下列关于调查收集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收集证据的主体是公安司法机关、当事人和律师
B.通过设置陷阱的方式取得的证据一律被排除适用
C.辩护律师不得向被害人收集证据
D.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材料由法院依职权主动调查收集
16.下列关于证据保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施证据保全措施的主体是当事人
B.证据保全是指诉讼过程中的证据保全
C.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必须提供担保
D.需要保全的证据与案件事实存在着关联
17.下列关于诉讼中自认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自认是被告向原告做出的 B.自认是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C.自认包括全部自认和部分自认 D.自认仅指明示自认
18.下列不属于物证的是( )
A.刑事案件中的凶器
B.被告人留在犯罪现场的脚印
C.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发生质量争议的产品
D.记载借贷关系的木板
19.依据《民事诉讼法》第73条的规定,下列关于勘验的做法,合法的是( )
A.当事人拒不到场的,不得进行勘验
B.勘验前,勘验人必须出示人民法院的证件 )
C.人民法院无需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勘验
D.勘验笔录只需勘验人签名
20.下列关于专家辅助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专家辅助人向当事人和法官阐释和说明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原理
B.专家辅助人有人身安全受到保障的权利
C.专家辅助人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D.专家辅助人属于证人的范畴
2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属于( )
A.私文书证 B.处分性书证
C.一般书证
满前( )
A.7日
C.15日 B.10日 D.一个月 D.符号书证 22.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
23.电子证据( )
A.必须同时具备关联性和真实性,才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B.具有无纸、量大、传递快、易复制、易变造等特点
C.只能以网络公证保全的方式予以保全
D.未经公证的,不得采用
24.下列可以作为刑事诉讼中证人的是( )
A.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 B.不能辨别是非的人
C.法人代表 D.单位
25.下列关于公安司法人员询问证人的做法,违法的是( )
A.侦查人员可以在任何地点询问证人
B.询问前应当明确告知证人有如实作证的义务
C.证人有权拒绝回答与案件无关的问题
D.证人有权补充或更正询问笔录
26.下列关于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均应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表述
B.鉴定结论无须质证而证人证言须经质证
C.两者均须采取书面形式
D.两者均是言词证据
27.下列属于鉴定人应当回避的情形的是( )
A.鉴定人接受当事人礼物的 B.鉴定人确有正当理由无法出庭的
C.鉴定人丧失职业资格的 D.鉴定人故意虚假鉴定的
28.下列关于公安司法人员询问被害人的说法,合法的是( )
A.公安司法人员在询问后向被害人出示询问通知书和工作证
B.被害人有权请求公安司法人员回避
C.可以由1名公安司法人员询问被害人
D.询问被害人不适用有关询问证人的程序规定
29.关于公安交警处理交通事故所制作的笔录,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属于本证
B.属于直接证据
C.法院应当直接采用
D.只要有公安交警的签名就是合法有效的
30.刑事诉讼证明、民事诉讼证明与行政诉讼证明之间,不同的是( )
A.保障法院公正和及时地认定案件事实
B.遵循证据裁判原则
C.主要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
D.符合证明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作为行政诉讼证明对象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 )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地方性法规 E.国际条约
3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的规定,因医疗行为 引起的侵权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具体分配是( )
A.原告(患者)就存在医疗行为(侵权行为)承担证明责任
B.原告(患者)就存在损害结果承担证明责任
C.原告(患者)就存在医疗过错承担证明责任
D.被告(医疗机构)就原告存在过错承担证明责任
E.被告(医疗机构)就存在不可抗力的事由承担证明责任
33.下列人员中,有权要求排除适用非法证据的是( )
A.原告 B.被告 C.证人
D.鉴定人 E.法官
34.质证的主体是( )
A.法院 B.公诉人 C.证人
D.原告 E.被告
35.下列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是( )
A.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B.与一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方有利或者对对方当事人不利的证言
C.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D.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E.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本题8分)简述证据法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37.(本题8分)简述证据保全的概念和条件。
38.(本题7分)简述视听资料与物证的不同。
39.(本题7分)如何看待测谎仪的测试结果?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试论述自由心证的保障和制约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l5分)
41.甲诉乙返还20万元借款,法院向乙送达了应诉通知书和举证通知书。法院在举证通知书
中,阐明了本案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与具体要求、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同时还指定举证期限为30日并明确说明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乙在答辨书中提出抗辩请求:请求法院驳回原告返还20万元借款的诉讼请求,理由是自己已经还了钱,但是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没有找到甲写的收条,故未向法院提交该证据及其他证据。在本案一审法庭辩论期间,乙在家中整理藏书时突然发现甲写的收条,遂提交法院。甲以举证期限届满为由,请求法院不采纳该证据。
试问:(1)乙为什么对“已经还了钱”的待证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2)乙可否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
(3)法院应否同意甲不采纳收条的请求?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证据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规定自由心证证据法律制度的法典是( )
A.《德意志刑事诉讼法典》 B.1808年《法兰西刑事诉讼法典》
C.9世纪的《麦玛威法》 D.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
2.关于证明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对象只能通过证据来认识
B.证明对象为证明主体的行为提供了方向
C.证明对象与当事人的诉辩请求没有联系
D.证明对象是与程序法相联系的概念
3.关于证明对象的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对象的范围是无法确定的
B.程序法事实也可以作为证明对象
C.证据事实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作为证明对象
D.证明对象只包括实体法事实
4.允许法官协助当事人履行行为责任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澳大利亚 D.中国
5.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告人定罪的证明标准是( )
A.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B.排除合理怀疑
C.优势证据标准 D.盖然性占优标准
6.关于推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定作为一种事实认定方法,只能由法律加以规定
B.推定的事实不能用相反的证据予以推翻
C.推定的适用减轻了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D.推论推定不需要基础事实的存在即可得出结论事实
7.下列属于言词证据的是( )
A.物证 B.书证
C.鉴定结论 D.勘验笔录
8.证据规则调整的范围包括( )
A.取证行为 B.证明力
C.质证行为 D.认证行为
9.证人证言的内容不能有( )
A.感知 B.记忆
C.分析 D.表述
10.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在拘捕后的( )
A.24小时内 B.12小时内
C.8小时内 D.4小时内
11.关于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刑讯是合法的取证手段,但只可适用于被告人
B.司法实践中并不注重对实物证据的收集
C.与同时期的西欧一样,法定证据制度占据着主导地位
D.疑案处理都是适用有罪推定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该条文体现了( )
A.证据法定原则 B.证据裁判原则
C.实事求是原则 D.规范证明原则
13.下列案件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是( )
A.商事合同纠纷 B.财产继承纠纷
C.高空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纠纷 D.不当得利纠纷
14.我国诉讼法所实行的证明标准有诸多特点,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真实是最高的证明标准
B.三大诉讼都实行相同的证明标准
C.我国实行一元化的证明标准
D.个案中的最低证明标准和最高证明要求是竞合的
15.关于律师收集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律师在侦查阶段享有取证权 B.律师取证时可以查阅有关的案件材料
C.律师取证时不享有独立的委托鉴定权 D.律师取证时一律要保守职业秘密
16.一份附有签名的信件作为某一案件的证据,如果以信件的字迹证明案件事实时,该信件是( )
A.书证 B.物证
C.鉴定结论 D.笔录
17.关于搜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搜查是指公安司法人员对有关的人身或者场所依法进行搜索检查的活动
B.对犯罪人可能隐匿犯罪证据的住所进行搜查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C.为了及时获得犯罪证据,可以“先搜查,后补证”
D.搜查是指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犯罪现场进行搜索检查的活动
18.关于书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证的载体一般是纸张 B.文字是书证内容的唯一表现形式
C.制作书证的方法只能是书写 D.书证也可以其外在形态而起证明作用
19.关于电子证据的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赋予电子证据以证据地位
B.我国在现行法律制度上把电子证据纳入物证的范畴
C.我国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归类并不存在争议
D.我国司法实务中否定电子证据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20.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指定精神病医学鉴定医院的机关是( )
A.省级人民法院 B.省级人民检察院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级公安机关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程序法事实构成证据对象
B.证明对象源自实体法律规范
C.“证明对象”和“释明对象”大意相同
D.程序法的事实也与案件的实体结果有关
22.关于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诉之类型也是划分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标准
B.以诉讼理由为标准划分证明对象可以使原被告认识到其应负的证明责任
C.大陆法学者把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联系起来使得证明对象得以具体化
D.从事实本身的性质出发,可以将证明对象分为积极事实和消极事实
23.关于“法律真实说”取代“客观真实说”的理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事实发生的时间和认定事实的时间不相同
B.“法律真实说”一样可以达到对案件的客观真实的认识
C.法院处理案件考量公正性、效率性和经济性等多重价值
D.证据本身充满着可变因素、偶然因素和主观因素
24.关于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 )
A.已系统确立了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B.尚未规定任何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C.虽然确立了证人出庭作证的原则,但证人不出庭的情况很普遍
D.规定了证据必须在法庭上出示,经当事人质证,不存在任何的例外
25.关于证明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文书的证明力小于其他书证
B.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小于传来证据
C.直接证据的证明力小于间接证据
D.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26.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 )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B.补强证据规则
C.最佳证据规则 D.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27.《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这说明犯罪嫌疑人承担证明责任
B.若犯罪嫌疑人没有回答,则可认定其有罪
C.侦查人员承担证明责任
D.如实回答义务与是否承担证明责任完全无关
28.关于证明力优先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力的强弱是采信优先顺序的唯一标准
B.根据证明力优先规则没有被采信的证据即没有证据资格
C.证明力优先规则的主要目的是简化证明过程,避免毫无意义的重复
D.证明力优先规则可以理解为证据排除规则
29.关于司法认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司法认知确定的事实,在法律上具有绝对的效力
B.司法认知的主体仅限于法院
C.司法认知的对象只能是案件事实
D.在我国,当事人的自认不属于司法认知的范围
30.关于被害人作证的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查明案件事实,被害人无权拒绝辩护律师向其调查取证
B.被害人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无须经过审判长批准
C.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如果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公安司法机关可以为他们提供翻译
D.被害人不愿公开自己姓名和报案、控告行为的,可以要求公安司法机关予以保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关于我国证据法律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证据法的具体规则分散于诉讼法典及其他法律之中
B.制定一部完善的证据法典在我国已势在必行
C.现有证据立法使得我国证据法律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D.若制定统一的证据法典必将使我国倒退至刑民不分的历史时期
E.统一的证据法典要求将有关诉讼证据或诉讼证明的所有规范规定在证据法典中
32.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包括( )
A.讯问和询问 B.辨认
C.勘验检查 D.侦查实验
E.搜查
33.关于传闻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传闻证据的主体是证人
B.传闻证据的表现方式多样
C.传闻证据是他人在本案法庭之外作出的
D.传闻证据作为证据是证明其本身所涉及事实的真实性
E.传闻证据只能以书面形式做出
34.在组织质证的过程中,法官应当履行的职能是( )
A.阐明 B.安排
C.控制 D.调查证据
E.分类
35.下列询问证人的程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询问证人一般应当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B.证人出庭后,由书记员对证人的身份进行核实
C.询问证人的内容应当与案件有关
D.刑事案件中,法院应当至迟在开庭5日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E.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本题7分)请简述诉讼证据合法性的具体含义。
37.(本题7分)简述视听资料收集的概念及其注意事项。
38.(本题8分)简述法律上推定和事实上推定的区别。
39.(本题8分)简述笔录的制作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试述证据的调查收集和审查判断之间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1.1973年,英国南部小镇连续发生3起强奸杀人案,3名被害人都是不满16岁的少女。警方从3名被害少女尸体中提取了罪犯精液,并从中获得罪犯的DNA样本。警方把夜总会保镖卡蓬列为重要犯罪嫌疑人,但由于卡蓬提供了案发时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案件成为悬案。1990年,卡蓬病逝。2002年警方从卡蓬尸骨中提取DNA样本,结果发现与从3名被害少女尸体中获得的罪犯DNA样本完全吻合。在本案中,两个DNA样本的吻合成为后来证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重要证据,使得3桩拖了30年的悬案终于得以结案。
问:物证的特性是什么?
该案体现了物证的什么特性?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证据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法规曾有以下规定:“凡犯盗窃罪„„如在审判中为火所灼伤,即认为不能经受火审的考验,处以死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规定可能出现在16世纪至18世纪
B.该规定所反映的证据法律制度极其荒谬,毫无合理性可言
C.该规定反映的证据法律制度相对淡漠了对犯罪人或加害人责任的追究
D.该规定反映的证据法律制度只存在于西方奴隶制度社会中
2.“五听”判案法不包括( )
A.辞听 B.气听
C.目听 D.形听
3.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明过程主要由当事人支配和控制,法院仅在特定条件下予以指挥,这说明在民事诉讼中( )
A.我国实行证据裁判原则 B.我国实行自由证明的原则
C.我国实行当事人自治原则 D.律师不得参与诉讼证明
4.关于证明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对象是否得到证明需要由当事人来判断
B.证明对象的确定是法官行使裁量权的结果
C.具体案件的证明对象需要结合实体法规范和当事人的诉辩请求来确定
D.证明对象可以是实体法事实,也可以是证据事实
5.刑事诉讼中量刑时的证明对象不包括( )
A.从重处罚的事由 B.加重处罚的事由
C.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的事由 D.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
6.某案件被告人不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此需要证明( )
A.被告人犯罪时的行为方式 B.被告人行为违反刑法
C.排除可罚性的事实 D.被告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事实
7.我国下列法律中,明确提及“举证责任”的是( )
A.《民事诉讼法》 B.《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仲裁法》
8.在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无法证明行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因此被判决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这是( )
A.行为责任 B.提出证据的责任
C.主观证明责任 D.结果责任
9.关于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之间完全独立,各自在诉讼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B.二者之间,行为责任是根本和本质的责任
C.承担结果责任的当事人总是要先承担行为责任
D.结果责任总是伴随着行为责任的履行而出现
10.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标准立法规定的表述,可概括为( )
A.法律真实 B.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C.内心确信 D.证据之间相互印证性
11.对证明责任的分配实行个案决定的方式,因而无所谓举证责任倒置的国家是( )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奥地利
12.在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 )
A.排除合理怀疑 B.法官内心确信
C.优势证据 D.自由心证
13.下列各项属于英美法上的不可反驳推定的是( )
A.婚姻推定 B.预料行为当然结果的推定
C.关于行为方式习惯性的推定 D.关于精神状态的推定
14.关于推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定的适用并不能提高认定案件事实的效率
B.婚姻推定可以用相反的证据推翻
C.严格意义上,证据法上的推定包括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
D.推定的适用在特定事实间建立一种永久的联系
15.下列可以作为诉讼证据的是( )
A.匿名举报信 B.原告的伤情诊断书
C.警察胁迫被告人作出的口供 D.缺乏鉴定人签字盖章的鉴定结论
16.证据法学将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称为( )
A.直接证据 B.传来证据
C.原始证据 D.派生证据
17.关于专家证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专家即通常所说的专业人士
B.专家必须具有资格证明
C.专家证言依靠陪审团的普通经验
D.根据意见证据排除规则,专家所作的意见、推论或结论也应当排除
18.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 )
A.仅从积极方面规定证据合法性的一般标准,未从消极方面规定非法证据的排除
B.规定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一律排除
C.详细地规定了非法证据的认定程序,具有可操作性
D.没有规定公安司法人员在审查非法证据时的考虑因素,非法证据取舍的裁量权缺乏法律约束
19.因难以确定证据证明力大小而导致难以认定案件事实的,人民法院应当( )
A.判决被告败诉 B.判决原告败诉
C.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作出裁判 D.裁定不予受理
20.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这一规定体现了( )
A.意见证据规则 B.补强证据规则
C.相关证据规则 D.最佳证据规则
21.关于调查收集物证的概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证明主体及法院依法调取各种证据材料的活动
B.公安司法人员或当事人、律师等发现、提取和保全物证的专门活动
C.公安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有关的场所、物品和尸体进行现场勘查的专门调查活动
D.检察院依法履行的职权活动
22.关于书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证所记载的内容与案件事实必然具有关联性
B.最常用的书证是图形书证
C.书证所表达的思想必须经过转化才可认识
D.书证和书面材料没有区别
23.关于视听资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只要是借助录音录像等设备播放或解读的资料都称作视听资料
B.根据制作、输出和显示方法的不同,可把视听资料分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和电子数据
C.视听资料又称音像资料
D.视听资料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形式和种类将不断发展变化
24.某检察机关侦破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办公电脑中存储的文件能够证明案件待证事实。该存储文件属于视听资料中的( )
A.录音资料 B.录像资料
C.电子数据 D.电脑产品
25.典型意义上的电子证据不包括( )
A.电脑硬盘在运行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B.应用计算机技术产生的证据
C.应用网络技术产生的证据 D.应用现代通讯技术产生的证据
26.关于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电子证据无需审查其合法性
B.审查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
C.对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审查,法官以自由心证的方式进行
D.对电子证据的真实性,不能进行推定
27.关于证人的权利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人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的,司法机关可以为其提供翻译
B.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付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承担
C.聋哑人可以用哑语、书面或手势进行陈述
D.根据平等原则,对弱势证人不必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28.在鉴定结论的下列内容中,无效部分是( )
A.凶器种类 B.毒物性质
C.应处刑罚 D.死亡原因
29.关于当事人陈述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当事人陈述的内容,可以分为确认性陈述、否定性陈述与承认性陈述
B.承认性陈述,是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做出的一种主动性陈述
C.确认性陈述,通常被称为当事人自认或承认
D.证据法上所说的当事人陈述指的是当事人就有关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
30.关于笔录的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录只能由法定主体制作
B.制作笔录时,只要有关国家机关人员到场即可
C.制作笔录时如果有遗忘,可以征求在场的人的意见后补记录
D.制作笔录只应以文字方式进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属于诉讼证明构成要素的是( )
A.证明对象 B.证明标准
C.证明原则 D.证明责任
E.证明手段
32.关于证明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标准是指证明主体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
B.证明标准是指法官确定案件事实是否真实的标准
C.证明标准是卸除证明责任必须达到的范围和程度
D.证明标准所解决的问题是当事人应当提供多少证据证明特定的待证事实
E.证明标准解决的问题是应当由谁提供证据证明特定的待证事实
33.英美证据法中的证据可采性规则包括( )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B.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C.意见证据排除规则 D.补强证据规则
E.品格证据排除规则
34.调查收集物证的方法包括( )
A.勘验 B.检查
C.搜查 D.扣押
E.提供与调取
35.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并且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予以重新鉴定的情形包括( )
A.鉴定机构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
B.鉴定结论有缺陷,可通过补充鉴定解决
C.鉴定程序严重违法
D.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
E.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本题7分)简述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
37.(本题7分)简述证人证言的概念和特征。
38.(本题8分)简述特别要件分类说的含义。
39.(本题8分)简述新证据材料的质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请谈谈你对于法定证据制度的看法。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1.张某在县城开了一家礼品店。2007年6月15日,邓某与李某来到该店,准备买一件礼品送给朋友。张某让邓某先看下哪件比较合适,并提醒他选的时候注意别碰坏了东西,否则就要赔偿。邓某在挑选物品的过程中,不小心将一个花瓶碰到地上摔碎。张某于是要求邓某赔偿其损失400元,而邓某则认为花瓶摆的过于靠边,责任不在他,拒绝赔偿。张某于是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判决邓某赔偿其400元。因当时店里只有张某、邓某、李某三人,唯一能作证的只有李某,且李某即将出国,目前正在做准备工作,因此张某未能找到李某为该案作证。因此,张某在起诉后请求法院在开庭审理前收集李某的证言。为避免日后获得李某证言可能出现更多的困难,法院依张某的申请及时保全了李某的证言,向其询问了当天花瓶摔碎的情况。
问:(1)什么是证据保全?
(2)证据保全的适用情形?
(3)法院采取证据保全的动因有哪些;以及该案采取的是哪一种动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刑讯拷问规定为合法取证手段的证据制度是( )
A.神示证据制度 B.我国现行证据法律制度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D.法定证据制度
2.“当事人不得引用文件以代言词陈述”体现了( )
A.辩护原则 B.直接言词辩论原则
C.集中审理原则 D.当事人权利平等原则
3.我国现行证据法律制度的渊源不包括( )
A.国民党政府的证据法律制度 B.国际条约中关于诉讼证据的合理规则
C.两大法系中关于诉讼证据的合理规则 D.革命根据地的证据法律制度
4.最早确立自由证明制度的国家是(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5.我国《民法通则》第23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宣告他死亡。甲妻证明甲外出四年下落不明后,法院便直接认定甲死亡,法院采用的这一证明方法是( )
A.直接观察法 B.归纳推论法
C.演绎推论法 D.法律嫁接法
6.关于证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主体是证明的中心环节 B.证明只能通过证据进行
C.证明以证明对象为出发点 D.证明的目的是将具体事实化为抽象事实
7.下列表述体现证明对象特征的是( )
A.证明对象不需诉辩请求的作用即可具体化
B.证明对象的确定需以证明责任为基础
C.具体案件中证明对象的确定与实体法规范无关
D.抽象意义上的证明对象是实体法规范所包含的要件事实
8.关于证据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据事实在诉讼中被假定为已知事实
B.证据事实只要经当事人提出即可以在诉讼中发挥作用
C.证据事实不需要查明
D.证据事实即使经过查明也不能作为证明手段
9.下列各项中,既可以作为量刑事实又可以作为不追究刑事责任事实的是( )
A.被告人系主犯的事实 B.正当防卫的事实
C.被告人醉酒后又犯罪的事实 D.犯罪中止的事实
10.关于证明责任制度的历史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罗马法已经有了明显的客观举证责任
B.德国普通法时代形成了证明责任制度和宣誓制度的双轨机制
C.法国学者最先提出证明责任概念的分层理论
D.客观证明责任理论虽然获得较多支持,但依旧不是德国理论界的通说
11.最早提出举证责任倒置理论的是( )
A.意大利学者 B.法国学者
C.奥地利学者 D.德国学者
12.从宏观上说,我国的证据制度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
A.确信程度 B.客观真实
C.排除合理怀疑 D.盖然性优势
13.就证明标准而言,证明要求最高的是( )
A.行政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刑事诉讼法 D.仲裁法
14.我国学者质疑统一化的证明标准,主要的理由是( )
A.客观性是诉讼过程所追求的唯一理念和目标
B.对诉讼价值一元化的追求
C.诉讼案件的性质不同
D.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自由意志具有同一性
15.有一位学者曾说:“在判决被告人有罪以前,案件事实应当达到真实性的程度,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该真实性的程度不必要达到完全肯定性的程度,但是必须具有高度的可能性。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并不意味着连怀疑的影子都必须排除掉,如果允许幻想的可能性妨碍司法的过程,法律就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该学者是( )
A.布莱克 B.史塔克
C.丹宁勋爵 D.帕克
16.关于推定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可反驳的推定也属于证据法意义上的推定法则
B.无须基础事实的推定的功能主要在于预先分配举证责任
C.推论推定并未使得当事人证明的对象发生变化
D.法律上的推定必须以经验法则为根据
17.关于司法认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司法认知是一种认定事实的方法
B.司法认知只能由法院进行
C.确定司法认知的范围是对法院权力的制约
D.对有合理争议的事实,法院为提高效率也可以司法认知
18.下列属于证据方法中的人证的是( )
A.证人 B.证人证言
C.鉴定结论 D.当事人陈述
19.按照法定证据规则,法官认定证据证明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 )
A.法律规定 B.生活经验
C.职业道德 D.逻辑规则
20.关于证据规则和证明规则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据规则可以证明证据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
B.在证明规则方面,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证据法的同性大于异性
C.神示证据比较注重证据能力
D.证据规则是证据法、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叉领域
21.关于证明力有无的规则,最重要的是( )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B.补强证据规则
C.传闻证据规则 D.最佳证据规则
22.属于最佳证据的是( )
A.借款凭证的复印件 B.凶器的照片
C.合同原件 D.银行账目的副本
23.关于证据的调查收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据的调查收集应当应用科学技术设备
B.证据的调查收集应当采取通用的方法
C.证据的调查收集需要公安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互相配合
D.证据的收集一定要及时,不管采用什么手段
24.质证的对象是( )
A.本案所有证据材料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
B.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
C.当事人主体资格
D.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
25.李飞和马文课后讨论关于物证的问题。李飞认为物证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明确
规定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证据种类,马文认为物证以其自身所记载的案件信息证明案件事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李飞和马文对物证的理解是正确的
B.李飞对物证的理解是错误的、马文对物证的理解是正确的
C.李飞对物证的理解是正确的、马文对物证的理解是错误的
D.李飞和马文对物证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26.关于书证的审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并非所有的书证都需要经过审查判断
B.作为定案根据的书证必然都经过审查判断以确定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C.审查书证只需确定其与案件证明对象是否具有相关性即可
D.以非法方法收集的书证经审查后一律不得做为定案根据
27.关于电子证据的归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归类存在多种看法,但基本已达成共识
B.我国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归类主要有视听资料说、书证说、物证说、独立证据说等看法
C.电子证据与视听资料是一致的
D.电子证据作为书证的一种,在本质上同一般书证没有什么区别
28.关于询问证人的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证人所在地的指定地点进行
B.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可以在场
C.询问证人,原则上应当至少由两个工作人员同时在场
D.证人可以旁听法庭审判
29.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的,由
( )
A.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 B.省级司法机关指定的医院进行
C.省级医院进行 D.省级鉴定机构进行
3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同案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称为( )
A.供述 B.坦白
C.辩解 D.攀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根据法律要件分类说,否定权利的人需要承担证明责任的事实是( )
A.合同的订立
C.债务的履行 B.无民事行为能力 D.诉讼时效届满
E.侵权行为发生
32.应用逻辑思维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包括( )
A.比照和阐明
C.归纳和演绎
E.反证和排除 B.抽象和具体 D.分析和综合
33.关于视听资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视听资料又称音像资料
B.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等设备播放的音像材料
C.视听资料的形式和种类已经固定不变了
D.根据制作、输出和显示方法的不同,可把视听资料分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和电子数据
E.视听资料在我国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
34.关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的证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法系的证人分为非专家证人和专家证人
B.英美法系中的非专家证人包括当事人、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等提供证言的人
C.在英美法系,证人证言在证据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D.英美法系的证人是指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
E.大陆法系的证人不包括鉴定人
35.笔录的审查判断内容包括( )
A.笔录的制作是否合法
B.笔录的内容是否客观、全面、准确
C.笔录记载的勘验、检查方法是否科学、适当
D.笔录字迹是否整齐
E.笔录是否有公安司法人员的同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本题7分)简述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
37.(本题7分)请简述举证妨碍的含义及其法律后果。
38.(本题8分)在德国,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证明结果与案件客观事实即使不一致,但只要不存在程序违法,也认为这一裁判结果是合理与现实的。德国的这一做法体现了证据法上的哪一原理?其含义是什么?
39.(本题8分)简述补强证据规则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40.刑讯逼供已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不容回避的问题,试从原因、性质和危害等角度分析刑讯逼供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15分)
41.广兴物流公司的一辆货车在运输货物时不慎撞塌路边李某房屋的后墙,致使屋内的部分家具及电器受损,此外李某母亲因受到惊吓在匆忙离开现场时摔了一跤,致使大腿骨折。事故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因赔偿金额存在较大分歧,李某诉诸法院,要求被告广兴物流公司赔偿其经济损失。原告李某在起诉时同时向法院送交了如下证据材料及实物:①当地电视台《每日观察》记者现场采制的录音录像带;②李某拍摄的现场物品受损的照片;③松下微波炉的实物和东芝手提电脑的实物;④李某母亲治疗腿部骨折医疗费用清单的复印件;⑤现场部分围观群众提供的证言;⑥证明后墙周边的轮胎痕迹为该货车所留的鉴定文书。
问:(1)本案中六种证据分别属于我国的何种法定证据?
(2)证据④在四种诉讼证据理论分类中各属于何种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