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之比较

2003年11月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 of Anq ing Te a che rs Co lle ge (S oc ia l S c ie nce Ed ition )

Nov . 2003

第22卷第6期

. 22No . 6Vo l

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之比较

储小

(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安徽 安庆 246011)

  摘 要: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勃兴, 网络传播中的语言运用研究成了大家颇为关注的焦点。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别。

关键词:网络传播; 语言; 网络语言; 传统语言

中图分类号:G 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03) 06-0057-03

  从广义上讲, 网络语言是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 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物理技术语言。前者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为实现人际沟通与交流而使用的语言; 后者指的是为技术语言, 它又可分为机器语言(、通讯代码等) 和程序语言(两大类。

从狭义上看, 行信息收集、。它和人们在传统媒体上使用的自然语言一样, 是最通俗明朗和最方便直接的终端信息符号。

需要指出的是, 本文是从狭义层面上对网络语言现象作一管窥, 所指语言仅限于网络传播中文字视觉符号, 而不包括图象、声音、数码或音响等泛义语言符号。

网络语言根植于传统语言的母体, 它是网络技术环境下语言发展的新形态, 与传统语言相比较, 同中存异, 个性鲜明。

一、传播途径和载体不同

传统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传递信息的代码。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就是说话人通过语言发送信息, 听话人通过语言接受信息, 达到交流思想, 互相了解。具体地说,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就是编码、发出、传送、接收和解码的过程。”

[1](P44)

(声波) →接收(听觉器官) →解码(人类大脑)

:

编((键盘) →传送(网((视觉器官) →解()

, 传统语言是通过以声波为载体的传送、听觉器官接收而进入人的大脑解码的, 但网络语言是通过键盘编辑文字、以网络为载体的传播、再通过人的视觉器官的摄取信息进入人的大脑进行解码, 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语言的语体风格不同

语言的发展变革是由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造成的。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个方面。当今信息时代, 传播媒体(如因特网) 的大肆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必然导致语言在网络这一领域中产生新的变化, 即以网络媒体为载体的语言语体的异化。所谓语体, 是一种“适合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同需要而形成的民族语言功能风格的类型, 它是全民语言的不同交际功能所产生的变体, 是不同范畴的思想内容与

[2](P196) 特定的语文表达方式相统一的产物。”按语

体划分, 语言可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人们谈话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于是又借助于情态、身势等补充手段。它是即兴的交谈, 因此省略、重复情况较多。而书面语是经过加工琢磨的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它能借书写的物质条件而较巩固、持久地流传, 具有相对的保守性, 变化较慢。而在网络虚拟社区中, 网民为了达到交流的即时性, 但又

这里所说的“语言”指传统语言。

传统语言传播途径示意图:

编码(人类大脑) →发出(发音器官) →传送

收稿日期:2003-07-

08

。ΞΞ作者简介:储小曰山(1976-) , 男, 文学硕士, 安徽岳西人, 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

Ξ

・58・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不能象现实中面对面的交谈, 所以只有借助于语言以外的补充手段如图形、符号等来传达心声。这也正是传统语言和网络语言之间区别的根源所在。网络语言除了文字还配之以文字以外的图形、符号等来增强表达效果, 再加上编码的随意性导致网络语言的不稳定性。所以网络传播中的语言的语体既不同于传统语言中的口语, 也有异于传统语言中的书面语。

三、线形逻辑与非线形逻辑

“(传统) 语言符号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

[1](P34)

能指的线条性和符号组合的线条性。”网络

的“语言”指传统语言。人类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描述所认知的一切事物。它的作用是其它交际工具无法比拟的。它是一根维系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纽带。而网络语言只能作为它的一种补充, 它的交际功能远不能与传统语言相比。

五、网络语言具有比传统语言更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传统媒体较之网络媒体, 具有更多的政治化色彩。这一特点决定了传统媒体在与受众的传受过程中必然处在一种相对高位, 受众容易产生明哲保身、避免是非的“畏政”心理而对自己的言论有所制约; 同时, 传统媒体也因其肩负着喉舌功能使命而在诸多领域“画地为牢”。网络媒体却改变了这一切:目前来看, 网络还属于“弱政治化”媒体, 它是一种极具开放性、平等性和民主性的媒介形态。这缘自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人类信息环境的革命性变化, 它使人们不再完全沉, 极大地解放了人类

[3](P169)

的‘前意识’。”, 语言正从传统语言的线形逻辑发展成为非线形逻辑。“在时空一体切分推进的语言形态里, 每一个体能够自由地介入语言构成与逻辑关系构成是一个新进程。因特网提供了最广泛的从线形走向交互性的支持, 因此衍生出非线形化弥散选择的逻辑与语义生成方式, 这在传统语义结构里是

[3](P163-全新的经验。”

164)

例如, 网上小说的创作, 它

以“接龙”形式广泛吸引网民的参与, 小说没有预先固定的开头、起承转合及结尾,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更符合个性化的路径写下去, 用由翱翔。网络传播中的“超文本”的应用, 例如, , 莱坞新片, , 你想看看它的介绍或先睹为快, 这时“超文本”传输技术就会从另一个遥远的地方把信息迅速传至你的显屏上, 而这种“超文本”格式可以无限制的链接下去, 从而形成一个庞大无比, 错综复杂的多维根系网。

在网络交互开放的环境里, 从内容的任何一点切入或用任何一种语符组合构成切入, 都会对语义逻辑和语法构成发生影响, 因为网络语言框架能够接纳各单项语符段落后再整合在视-音频轴心上, 其符号系统可以有多种自由选择的整合类型。传统线形逻辑和语法显然不适合网络传播环境与要求, 因此长远来看, 语法走向非线形化, 逻辑解读趋向终端定型是网络语言的发展必然。

四、语言使用范围与功能大小不同

传统语言具有有全民性。全体社会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传统语言进行交际。而网络语言则是当今世界新兴的、只是在网络这一领域中被部分人所运用的语言, 可以说在信息时代, 它是重要的, 但与传统语言相比较, 有着使用人群的数量和使用范围的大小的重大差别。

[4](P13)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里

“:“在, , 身份的隐藏和形

() , 使得每个受众都能自由大胆。语言从以往重重顾虑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了, 流露出更加符合人性本能的潜因素。例如, 在网络聊天室里, 网民可以对政府或领导人的行为“横加指责”, 也可以对国家某个工程项目提出个人方案等等, 尽管这些做法和想法不一定正确、理智和成熟。

六、符码编解的互动性表现突出

在传统语言中, “人们使用的成熟稳定的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5](P144) 基本上是稳定不变的。”也就是说, 传统语言

的交流已经形成了一套或程式化或约定俗成的规约, 发话者的编码系统和受话者的解码系统之间已经形成了固定而准确的通道, 双方在语言王国里都只能“戴着脚镣跳舞”。然而, 在网络环境下, 由于发话者在编码时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和个体性, 受话者在解码时往往因缺乏对方的经验而难解或误解其符码信号。因此, 要正确领悟发话方的意图, 就必须尽可能地按照对方的编码规则去理解其符码。如果发生无法解码的情况, 则双方可以通过继后的反馈来加以调整、修正, 由此便产生了语言交流中的互动形态。每一个网络新词汇的诞生, 或符号类、或谐音类, 都需要一个认知、了解、默认和使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即是新词汇在网民受众之间互动沟联及在网络传播中领取“通行证”的过程。

七、语言规范程度和稳定性程度不同

第6期储小曰山: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之比较

霸权语言”不无道理。

・59・

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 语言的经济性决定了传统语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在这种崭新的技术化常规逻辑空间里, 传统语言的编码、解码规则和书写规范的解构都出现了异变或颠覆, 网络语言的交流成了一种“另类传达”。正缘于此, 乐于接受和善于驾驭网络语言的人, 一般是年轻化、知识化的新生代群体。他们不会像其前辈那样, 过于以挑剔的眼光批判新事物的降临和苛求新事物的完美无缺, 而往往以积极主动, 达观善解的心态去迎合它的逻辑与规则。更为甚者, 在新旧逻辑发生冲突之际, 会以叛逆之举来成全其追新求异的理想和目标, 他们热爱自由, 性格开放, 能接纳多种文化, 这类人谓之“另类”或“新人类”。

我们知道, 传统语言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如果没有相当的稳定性, 人们就无法进行正常地交流。一般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产生, 它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层面。但是它产生的速度远不及网络传播中产生新词新语的速度。随着网络传播飞速地发展, 网络传播中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新语, 有的甚至进入了传统语言, 例如“黑客”、“网虫”、“美妹”、“、“青蛙”、“恐龙”、“TM M P 3”等等。

八、网络语言中, , 而成的,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机语言代码均为英语及其衍生形态。这一客观事实必然决定了英语在当今网络传播中所处的主流地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引用法国一位政要的话说, 英语占主导地位的因特网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因为在因特网上, 英语内容大约占90%, 法语内容仅占5%。

[6](P266)

网络语言除了在上述八个方面与传统语言有较大差别外, 它还具有传播与制作的低廉、快速性; 在网络主页上多使用双字节或四字节, 且文字往往采用彩色和动态方式等等。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发现, 随着网络传播飞速地发展, 网络日渐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网络传播对传统语言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尤其是网络传播中产生的新词新语也对传统语言起到丰富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网络中的市侩语言和垃圾语言泛滥成灾, 这也是网络技术附生的语言特色之一; 另外, 网络语言在以类似信息包的方式传播时, 容易产生丢失、乱码及延迟现象, 从而会影响信息的传达率、准确性和有效性。尽管网络语言有着经济、互动性强、更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等等一系列优点, 但它还是根植于传统语言; 虽然传播途径、传播介质不同, 但是还得靠传统语言来解码] 叶宝奎. 语言学概论[M ].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2.

[2] 齐沪扬. 传播语言学[M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3] 汤书昆. 技术传播环境下的表意语言理论[M ].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7.

[4]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7.

[5] 巫汉祥. 寻找异类空间——网络与生存[M]. 厦门:厦

门大学出版社, 2000.

[6] 陆俊. 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M ]. 北京:

这与传统语言里英、汉、

北京出版社, 1999.

日、法、俄等语种百花齐放、互有所长的格局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因此有人将英语称为“网络

责任编校:九 思

Languages i n the Network and its Beyond

CHU X iao 2han

(Ch inese D epartm ent , A nqing T eachers Co llege , A nqing 246011, Ch ina )

  Abstract :W ith the developm ent of internet ,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in

internet comm unicati on has been a focucs

. I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 onal language .

Key words :N etwo rk R adiati on ; L anguage in N etwo rk ; L anguage ; T raditi onal language .

2003年11月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 of Anq ing Te a che rs Co lle ge (S oc ia l S c ie nce Ed ition )

Nov . 2003

第22卷第6期

. 22No . 6Vo l

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之比较

储小

(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安徽 安庆 246011)

  摘 要: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勃兴, 网络传播中的语言运用研究成了大家颇为关注的焦点。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别。

关键词:网络传播; 语言; 网络语言; 传统语言

中图分类号:G 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03) 06-0057-03

  从广义上讲, 网络语言是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 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物理技术语言。前者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为实现人际沟通与交流而使用的语言; 后者指的是为技术语言, 它又可分为机器语言(、通讯代码等) 和程序语言(两大类。

从狭义上看, 行信息收集、。它和人们在传统媒体上使用的自然语言一样, 是最通俗明朗和最方便直接的终端信息符号。

需要指出的是, 本文是从狭义层面上对网络语言现象作一管窥, 所指语言仅限于网络传播中文字视觉符号, 而不包括图象、声音、数码或音响等泛义语言符号。

网络语言根植于传统语言的母体, 它是网络技术环境下语言发展的新形态, 与传统语言相比较, 同中存异, 个性鲜明。

一、传播途径和载体不同

传统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传递信息的代码。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就是说话人通过语言发送信息, 听话人通过语言接受信息, 达到交流思想, 互相了解。具体地说,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就是编码、发出、传送、接收和解码的过程。”

[1](P44)

(声波) →接收(听觉器官) →解码(人类大脑)

:

编((键盘) →传送(网((视觉器官) →解()

, 传统语言是通过以声波为载体的传送、听觉器官接收而进入人的大脑解码的, 但网络语言是通过键盘编辑文字、以网络为载体的传播、再通过人的视觉器官的摄取信息进入人的大脑进行解码, 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语言的语体风格不同

语言的发展变革是由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造成的。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个方面。当今信息时代, 传播媒体(如因特网) 的大肆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必然导致语言在网络这一领域中产生新的变化, 即以网络媒体为载体的语言语体的异化。所谓语体, 是一种“适合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同需要而形成的民族语言功能风格的类型, 它是全民语言的不同交际功能所产生的变体, 是不同范畴的思想内容与

[2](P196) 特定的语文表达方式相统一的产物。”按语

体划分, 语言可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人们谈话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于是又借助于情态、身势等补充手段。它是即兴的交谈, 因此省略、重复情况较多。而书面语是经过加工琢磨的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它能借书写的物质条件而较巩固、持久地流传, 具有相对的保守性, 变化较慢。而在网络虚拟社区中, 网民为了达到交流的即时性, 但又

这里所说的“语言”指传统语言。

传统语言传播途径示意图:

编码(人类大脑) →发出(发音器官) →传送

收稿日期:2003-07-

08

。ΞΞ作者简介:储小曰山(1976-) , 男, 文学硕士, 安徽岳西人, 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

Ξ

・58・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不能象现实中面对面的交谈, 所以只有借助于语言以外的补充手段如图形、符号等来传达心声。这也正是传统语言和网络语言之间区别的根源所在。网络语言除了文字还配之以文字以外的图形、符号等来增强表达效果, 再加上编码的随意性导致网络语言的不稳定性。所以网络传播中的语言的语体既不同于传统语言中的口语, 也有异于传统语言中的书面语。

三、线形逻辑与非线形逻辑

“(传统) 语言符号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

[1](P34)

能指的线条性和符号组合的线条性。”网络

的“语言”指传统语言。人类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描述所认知的一切事物。它的作用是其它交际工具无法比拟的。它是一根维系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纽带。而网络语言只能作为它的一种补充, 它的交际功能远不能与传统语言相比。

五、网络语言具有比传统语言更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传统媒体较之网络媒体, 具有更多的政治化色彩。这一特点决定了传统媒体在与受众的传受过程中必然处在一种相对高位, 受众容易产生明哲保身、避免是非的“畏政”心理而对自己的言论有所制约; 同时, 传统媒体也因其肩负着喉舌功能使命而在诸多领域“画地为牢”。网络媒体却改变了这一切:目前来看, 网络还属于“弱政治化”媒体, 它是一种极具开放性、平等性和民主性的媒介形态。这缘自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人类信息环境的革命性变化, 它使人们不再完全沉, 极大地解放了人类

[3](P169)

的‘前意识’。”, 语言正从传统语言的线形逻辑发展成为非线形逻辑。“在时空一体切分推进的语言形态里, 每一个体能够自由地介入语言构成与逻辑关系构成是一个新进程。因特网提供了最广泛的从线形走向交互性的支持, 因此衍生出非线形化弥散选择的逻辑与语义生成方式, 这在传统语义结构里是

[3](P163-全新的经验。”

164)

例如, 网上小说的创作, 它

以“接龙”形式广泛吸引网民的参与, 小说没有预先固定的开头、起承转合及结尾,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更符合个性化的路径写下去, 用由翱翔。网络传播中的“超文本”的应用, 例如, , 莱坞新片, , 你想看看它的介绍或先睹为快, 这时“超文本”传输技术就会从另一个遥远的地方把信息迅速传至你的显屏上, 而这种“超文本”格式可以无限制的链接下去, 从而形成一个庞大无比, 错综复杂的多维根系网。

在网络交互开放的环境里, 从内容的任何一点切入或用任何一种语符组合构成切入, 都会对语义逻辑和语法构成发生影响, 因为网络语言框架能够接纳各单项语符段落后再整合在视-音频轴心上, 其符号系统可以有多种自由选择的整合类型。传统线形逻辑和语法显然不适合网络传播环境与要求, 因此长远来看, 语法走向非线形化, 逻辑解读趋向终端定型是网络语言的发展必然。

四、语言使用范围与功能大小不同

传统语言具有有全民性。全体社会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传统语言进行交际。而网络语言则是当今世界新兴的、只是在网络这一领域中被部分人所运用的语言, 可以说在信息时代, 它是重要的, 但与传统语言相比较, 有着使用人群的数量和使用范围的大小的重大差别。

[4](P13)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里

“:“在, , 身份的隐藏和形

() , 使得每个受众都能自由大胆。语言从以往重重顾虑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了, 流露出更加符合人性本能的潜因素。例如, 在网络聊天室里, 网民可以对政府或领导人的行为“横加指责”, 也可以对国家某个工程项目提出个人方案等等, 尽管这些做法和想法不一定正确、理智和成熟。

六、符码编解的互动性表现突出

在传统语言中, “人们使用的成熟稳定的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5](P144) 基本上是稳定不变的。”也就是说, 传统语言

的交流已经形成了一套或程式化或约定俗成的规约, 发话者的编码系统和受话者的解码系统之间已经形成了固定而准确的通道, 双方在语言王国里都只能“戴着脚镣跳舞”。然而, 在网络环境下, 由于发话者在编码时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和个体性, 受话者在解码时往往因缺乏对方的经验而难解或误解其符码信号。因此, 要正确领悟发话方的意图, 就必须尽可能地按照对方的编码规则去理解其符码。如果发生无法解码的情况, 则双方可以通过继后的反馈来加以调整、修正, 由此便产生了语言交流中的互动形态。每一个网络新词汇的诞生, 或符号类、或谐音类, 都需要一个认知、了解、默认和使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即是新词汇在网民受众之间互动沟联及在网络传播中领取“通行证”的过程。

七、语言规范程度和稳定性程度不同

第6期储小曰山: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之比较

霸权语言”不无道理。

・59・

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 语言的经济性决定了传统语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在这种崭新的技术化常规逻辑空间里, 传统语言的编码、解码规则和书写规范的解构都出现了异变或颠覆, 网络语言的交流成了一种“另类传达”。正缘于此, 乐于接受和善于驾驭网络语言的人, 一般是年轻化、知识化的新生代群体。他们不会像其前辈那样, 过于以挑剔的眼光批判新事物的降临和苛求新事物的完美无缺, 而往往以积极主动, 达观善解的心态去迎合它的逻辑与规则。更为甚者, 在新旧逻辑发生冲突之际, 会以叛逆之举来成全其追新求异的理想和目标, 他们热爱自由, 性格开放, 能接纳多种文化, 这类人谓之“另类”或“新人类”。

我们知道, 传统语言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如果没有相当的稳定性, 人们就无法进行正常地交流。一般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产生, 它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层面。但是它产生的速度远不及网络传播中产生新词新语的速度。随着网络传播飞速地发展, 网络传播中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新语, 有的甚至进入了传统语言, 例如“黑客”、“网虫”、“美妹”、“、“青蛙”、“恐龙”、“TM M P 3”等等。

八、网络语言中, , 而成的,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机语言代码均为英语及其衍生形态。这一客观事实必然决定了英语在当今网络传播中所处的主流地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引用法国一位政要的话说, 英语占主导地位的因特网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因为在因特网上, 英语内容大约占90%, 法语内容仅占5%。

[6](P266)

网络语言除了在上述八个方面与传统语言有较大差别外, 它还具有传播与制作的低廉、快速性; 在网络主页上多使用双字节或四字节, 且文字往往采用彩色和动态方式等等。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发现, 随着网络传播飞速地发展, 网络日渐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网络传播对传统语言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尤其是网络传播中产生的新词新语也对传统语言起到丰富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网络中的市侩语言和垃圾语言泛滥成灾, 这也是网络技术附生的语言特色之一; 另外, 网络语言在以类似信息包的方式传播时, 容易产生丢失、乱码及延迟现象, 从而会影响信息的传达率、准确性和有效性。尽管网络语言有着经济、互动性强、更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等等一系列优点, 但它还是根植于传统语言; 虽然传播途径、传播介质不同, 但是还得靠传统语言来解码] 叶宝奎. 语言学概论[M ].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2.

[2] 齐沪扬. 传播语言学[M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3] 汤书昆. 技术传播环境下的表意语言理论[M ].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7.

[4]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7.

[5] 巫汉祥. 寻找异类空间——网络与生存[M]. 厦门:厦

门大学出版社, 2000.

[6] 陆俊. 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M ]. 北京:

这与传统语言里英、汉、

北京出版社, 1999.

日、法、俄等语种百花齐放、互有所长的格局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因此有人将英语称为“网络

责任编校:九 思

Languages i n the Network and its Beyond

CHU X iao 2han

(Ch inese D epartm ent , A nqing T eachers Co llege , A nqing 246011, Ch ina )

  Abstract :W ith the developm ent of internet ,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in

internet comm unicati on has been a focucs

. I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 onal language .

Key words :N etwo rk R adiati on ; L anguage in N etwo rk ; L anguage ; T raditi onal language .


相关内容

  • 网络语言是否冲击传统文化及特点
  • 关于网络语言冲击传统文化的辩词: 对方是网络语言会丰富传统文化, 我方的观点是网络语言会冲击传统文化 攻辩: 1.1 [我方]:(对方辩友一直提及传统文化也是由一些新兴的文化一点点转变过来的,而且它们当时也不太被社会所接受,所以对方辩友就说,网络语言同对方刚才提过的孔孟思想一样,它在现在还不被大众所 ...

  • 网络时代的民间文学
  • 网络时代的民间文学 在记忆中,民间文学仿佛是一个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的代名词.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的传奇神话,田螺姑娘.巧女的民间故事,每每提起总是让人无比熟悉,民间文学在整个历史进程中,都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创作.科技发明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 然而,来源 ...

  • "火星文"产生的语言社会文化分析
  •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网络语言成为一种新兴语言,近年来"火星文"的诞生更是网络语言的最新发展."火星文"的涌生,与一定语言生态因素及传统语言文化的潜在因子.后现代社会化思潮的影响.当代计算机技术的支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分析了"火星 ...

  • 文献分类练习题
  • 文献分类: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 信息组织的功能: 1.描述.揭示.报道文献的功能2.再现.重组信息单元联系的增值优化功能3.规范.控制信息流向的社会目标功能.4.方便.有效的提供用户利用目标功能. 二, 信息组织的必要 性: 1. 现代各类信息资源数量 大.种类多来源广,也别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信 ...

  • 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
  • 论云南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文化,广义而言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创造的全部成果.这里,文化仅是指人类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即观念形态文化.文化乃国脉之所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粘合剂,它将有 ...

  • 辩论赛:网络语言会冲击传统语言文化
  •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网络语言会冲击传统语言文化.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具有较大的稳固性,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际的需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为了便利的需要,人们总是不断地追求它的形体的简明化.人们的这种追求,以及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从不 ...

  • LabVIEW的功能及特点
  • LabVIEW的功能及特点(LabVIEW与Matlab接口的方法_新疆大学陈金平)LabVIEW是NI公司推出的一种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以LabVIEW为核心,包括控制与仿真.高级数字信号处理.统计过程控制.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等众多附加软件包,运行于多种平台的工业标准软件开发环境. LabVI ...

  • 利用网络词典促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 第23卷第4期 2008年8月宿州学院学报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Vol.23,No.4Aug.2008 利用网络词典 促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吴春兰, 徐国华 (1.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44;2.合肥市三十九中,安徽合肥 230011) 摘要:网络词典是近些年 ...

  • 论网络语言流行兴起背后的社会动态
  • 论网络语言流行兴起背后的社会动态 在当今社会,电子设备愈加发达,网络技术.网络媒体的发展,网民剧增,催生并迅速普及了网络语言.而各界学者对网络语言的流行与普及持各种褒贬不一的看法,各持己见.同时研究汉语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责任: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地位的提高,世界许多国家都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