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作画.写文章

吟诗、作画、写文章,是我教《天净沙秋思》一文的三步曲。

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短短二十八个字,但脍炙人口,被称为" 秋思之祖" 。这首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用" 一切景语皆情语" 来评价这首小令是极为精确的。我安排两节课来学习这首诗。第一节课是训练学生朗读、背诵,并指导学生作画,让学生" 绘" 出诗中之画。第二节课是赏画、写文章。让学生写出画里画外之意。用这种方法教读此诗,可以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激活了他们的创造力。

诗歌的教学,主要是以朗读为主。训练学生朗读和背诵,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令,它描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抒发了出门在外的游子孤寂苦闷的心情。由于诗句短,易理解,简单点拨之后,教学生朗读背诵并不难,所以教学的第一步--" 吟诗" ,是很好完成的。

这首小令写得极其自然凝练,其意境、其情调是和谐完美的。我们读这首小令,似乎是在欣赏一幅优美的图画: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也可再这样引导:倘若把" 枯" 换成" 春" ,把" 老" 换成" 玉" ……那又应该是别一种景,另一种情。

这是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简单的分析,既可以使学生在对诗意进一步的理解上,更好地熟读背诵,巩固第一步的" 吟诗" ,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步的学习--作画。

对于作画,我提出的要求是,只要把诗中写到的事物画出来,摆到恰当的位置上即可。 吟诗、写文章,这些都是语文课的内容,倘若把绘画作为语文作业,大概会有异议。但没有想到,一向对作业极反感的学生们,听到这一任务,非常惊喜,马上动笔开始创作。一些原本对绘画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一个学生在第二节的作文中写到:我不喜欢绘画,也不会绘画,但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就好像早就摆好了等着我去画一样。

吟诗、作画、写文章,是我教《天净沙秋思》一文的三步曲。

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短短二十八个字,但脍炙人口,被称为" 秋思之祖" 。这首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用" 一切景语皆情语" 来评价这首小令是极为精确的。我安排两节课来学习这首诗。第一节课是训练学生朗读、背诵,并指导学生作画,让学生" 绘" 出诗中之画。第二节课是赏画、写文章。让学生写出画里画外之意。用这种方法教读此诗,可以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激活了他们的创造力。

诗歌的教学,主要是以朗读为主。训练学生朗读和背诵,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令,它描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抒发了出门在外的游子孤寂苦闷的心情。由于诗句短,易理解,简单点拨之后,教学生朗读背诵并不难,所以教学的第一步--" 吟诗" ,是很好完成的。

这首小令写得极其自然凝练,其意境、其情调是和谐完美的。我们读这首小令,似乎是在欣赏一幅优美的图画: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也可再这样引导:倘若把" 枯" 换成" 春" ,把" 老" 换成" 玉" ……那又应该是别一种景,另一种情。

这是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简单的分析,既可以使学生在对诗意进一步的理解上,更好地熟读背诵,巩固第一步的" 吟诗" ,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步的学习--作画。

对于作画,我提出的要求是,只要把诗中写到的事物画出来,摆到恰当的位置上即可。 吟诗、写文章,这些都是语文课的内容,倘若把绘画作为语文作业,大概会有异议。但没有想到,一向对作业极反感的学生们,听到这一任务,非常惊喜,马上动笔开始创作。一些原本对绘画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一个学生在第二节的作文中写到:我不喜欢绘画,也不会绘画,但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就好像早就摆好了等着我去画一样。


相关内容

  • [竹石]教学设计
  • 之一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二小 李 莉 设计理念:语文课堂要体现开放襟怀,把课外的学习引进课内,使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而且诗人的生平与他诗作蕴涵的精神一脉相承,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设计特色: ...

  •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竹石]优秀教案
  • <竹石>课堂实录1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2个生字. 2 学习看注解,读懂诗句意思. 3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 体会竹子扎根岩缝之中坚忍不拔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 学生:观察竹子生长的情况,搜集描写.赞美竹子的诗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释 ...

  • [优秀作文]杨花雪
  • 在一座大宅院中,一个青年男子正在喝着闷酒.窗外不时传来乌鸦凄凉的叫声,冷清的月光透过窗户撒在地上.那个男子是天家二少爷,名叫天又即.微醉的天少爷的思绪又回到了与白姑娘相遇的那天--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天少爷兴致极好,对管家郭老头说:"老郭,少爷今天兴致好,想到郊外游玩一番,你去向老爷 ...

  • 不懂外语的"译界之王"
  • 林纾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他是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语的文人,但他却与朋友合作,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107名作家的作品,翻译小说达200多种,被誉为"译界之王". 少年时的林纾,读书异乎寻常地刻苦.他曾在居室的墙上画了一口棺材,旁边写道:"读书则生,不 ...

  • [兰草花] 兰草花图片欣赏
  • 发布时间:2014-03-03 15:24:08 浏览:1580 字号:t|T 我要评论 分享到: ? 兰草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我国的特产花卉,兰草花一直是很多古人吟诗作画的对象,也一直被赞誉着,兰草花多生长在我国南方的山野沟壑中,香味清雅,喜欢南方的湿润气候. 热门标签: 米兰花 仙人球 仙人 ...

  • 2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导学案
  • 2.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这篇文章属于"文包诗"课型,课文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是截取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的最后一部分.这部分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是全词基调由忧郁徘徊转向宽慰豁达的点睛之处.这首词之所以能流芳千古,就在于它表达出了 ...

  • 瓷器的意味
  • 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即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 ...

  • 古诗朗诵演唱会 教学设计
  • 课题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 授课时间备课人讲课人研讨时间 课标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 1.通过学唱歌曲<读唐诗>,增进学生 ...

  • 运动会方阵策划
  • 策 划 书 长江大学文学院团委学生会 2012年4月11日 2012年文学院运动会方阵策划 一.背景 每年的秋季大学生运动会是全校性的综合性运动会,是全校范围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大型赛事.开模式作为整个运动会的开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目的 为了在即将举行的长江大学2012年运动会开幕式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