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企业绿色发展

  【摘 要】当前我国企业发展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化认识生态文明视野下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已然成为当务之急。但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惯性及不完善的监管体制,我国企业发展仍存有诸多弊病。作为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回应,我国企业发展必须紧跟绿色经济发展的潮流,努力研发、践行绿色技术,寻求企业绿色发展的前沿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企业;绿色发展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生态环境方面的代价。如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企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必须积极改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产业。   一、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一)工业企业污染严重,绿色发展落后。近些年来,我国环境日趋恶化,频现环境问题,例如酸雨、河流污染、雾霾等。尽管政府多方提倡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工业企业往往对废气、废水进行不达标排放。我国重污染中多数来至工业企业所造成的污染。这主要是工业企业管理不善、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所导致的恶果,不仅造成了高额的经济损失,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损坏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二)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依然较为薄弱。尽管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已持续良久,注重环境保护也日益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但在企业间仍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环保的现象。据调查显示,近60%左右的企业未能严格按照环保标准的要求安排生产,可见当下企业更为关注的仍是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企业生产的不合理行为加剧了自然环境污染的恶化。   (三)企业环保责任感淡薄导致环境事故重大损失。由于企业环保责任意识不强,从而使得我国企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进而导致当前我国诸多环境领域污染加重。其中,城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将在很长时期内很难得到有效控制;突发性环境问题也进入频发期,环境风险不断加强大,城市环境安全频繁受到威胁;群体性环境污染事件迅速增加。   (四)企业环保不力已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间贸易合作。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仍然未能实现全面、根本的改变,粗放型的发展特征依然严重,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上的矛盾依然尖锐。此外,当前国际贸易间的绿色壁垒层出,发达国家依靠其强大的经济技术优势,通过立法等形式制定严格的技术性法规,限制发展中国家商品流入国际市场。   二、制约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发展急功近利,环保意识不足。在过去的经济快速发展期,我国企业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往往逃避国家的环境监管,不正常进行污染治理,向河流和大气中大量排放污染物,不仅污染周边环境,还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也因此引发诸多企业与群众间的矛盾和纠纷。   (二)政府为追求政绩而监管不力。在以往的政府政绩考核中,将经济增长作为主要指标,这就往往导致政府一味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不能有力执行环保法规。有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为吸引资本投入,擅自引进污染严重的项目。更有甚者,政府为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甚至出现项目未批准,而项目建设已开工的现象,如此一来,环保法规形同虚设,更不用说对企业环境的监督管理了。   (三)环境保护法规不完善,可操作性较弱。本年度刚通过的《环保法修订案》,完成了该法颁布后的首次修订,更是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环保任务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尽管我国的环境法案已经形成体系,但由于其间涉及诸多行政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分工合作与利益协调,因而在法案的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度增大。反思过去我国的环保法规制定与执行,强调行政手段而忽视市场机制作用,重视审批程序却忽略过程监管。这使得法律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降低了环保法规的执法质量,影响了环保法律的权威性。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企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企业在节约能源,减少有害物排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当今的生态文明的视野下,节能减排仍需要长期提倡坚持,直到全面彻底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清洁生产则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降低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从本质上讲,清洁生产就是对企业生产过程采用的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既要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又要满足人类需求的一种生产方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同,循环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我国是较早推行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在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仍存有不足,其中主要有:企业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基础相对较弱。在当前形势下,企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转变思维不断推动发展循环经济。   (三)加快培育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若要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急需培育发展新兴绿色产业,将绿色经济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中来,在各部门、各领域的发展规划中引入绿色经济理念,从而推动经济行业的绿色发展。同时,加快建立绿色技术的创新体系,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包括新能源、新兴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此外,我国企业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需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绿色技术,不断探索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   总之,当前我国企业发展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化认识生态文明视野下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已然成为当务之急。但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惯性及不完善的监管体制,我国企业发展仍存有诸多弊病。作为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回应,我国企业发展必须紧跟绿色经济发展的潮流,努力研发、践行绿色技术,寻求企业绿色发展的前沿路径。   参考文献   [1] 孙健.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的政府治理探析[J].求是, 2008(11).

  【摘 要】当前我国企业发展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化认识生态文明视野下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已然成为当务之急。但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惯性及不完善的监管体制,我国企业发展仍存有诸多弊病。作为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回应,我国企业发展必须紧跟绿色经济发展的潮流,努力研发、践行绿色技术,寻求企业绿色发展的前沿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企业;绿色发展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生态环境方面的代价。如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企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必须积极改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产业。   一、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一)工业企业污染严重,绿色发展落后。近些年来,我国环境日趋恶化,频现环境问题,例如酸雨、河流污染、雾霾等。尽管政府多方提倡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工业企业往往对废气、废水进行不达标排放。我国重污染中多数来至工业企业所造成的污染。这主要是工业企业管理不善、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所导致的恶果,不仅造成了高额的经济损失,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损坏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二)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依然较为薄弱。尽管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已持续良久,注重环境保护也日益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但在企业间仍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环保的现象。据调查显示,近60%左右的企业未能严格按照环保标准的要求安排生产,可见当下企业更为关注的仍是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企业生产的不合理行为加剧了自然环境污染的恶化。   (三)企业环保责任感淡薄导致环境事故重大损失。由于企业环保责任意识不强,从而使得我国企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进而导致当前我国诸多环境领域污染加重。其中,城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将在很长时期内很难得到有效控制;突发性环境问题也进入频发期,环境风险不断加强大,城市环境安全频繁受到威胁;群体性环境污染事件迅速增加。   (四)企业环保不力已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间贸易合作。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仍然未能实现全面、根本的改变,粗放型的发展特征依然严重,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上的矛盾依然尖锐。此外,当前国际贸易间的绿色壁垒层出,发达国家依靠其强大的经济技术优势,通过立法等形式制定严格的技术性法规,限制发展中国家商品流入国际市场。   二、制约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发展急功近利,环保意识不足。在过去的经济快速发展期,我国企业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往往逃避国家的环境监管,不正常进行污染治理,向河流和大气中大量排放污染物,不仅污染周边环境,还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也因此引发诸多企业与群众间的矛盾和纠纷。   (二)政府为追求政绩而监管不力。在以往的政府政绩考核中,将经济增长作为主要指标,这就往往导致政府一味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不能有力执行环保法规。有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为吸引资本投入,擅自引进污染严重的项目。更有甚者,政府为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甚至出现项目未批准,而项目建设已开工的现象,如此一来,环保法规形同虚设,更不用说对企业环境的监督管理了。   (三)环境保护法规不完善,可操作性较弱。本年度刚通过的《环保法修订案》,完成了该法颁布后的首次修订,更是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环保任务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尽管我国的环境法案已经形成体系,但由于其间涉及诸多行政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分工合作与利益协调,因而在法案的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度增大。反思过去我国的环保法规制定与执行,强调行政手段而忽视市场机制作用,重视审批程序却忽略过程监管。这使得法律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降低了环保法规的执法质量,影响了环保法律的权威性。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企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企业在节约能源,减少有害物排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当今的生态文明的视野下,节能减排仍需要长期提倡坚持,直到全面彻底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清洁生产则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降低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从本质上讲,清洁生产就是对企业生产过程采用的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既要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又要满足人类需求的一种生产方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同,循环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我国是较早推行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在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仍存有不足,其中主要有:企业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基础相对较弱。在当前形势下,企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转变思维不断推动发展循环经济。   (三)加快培育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若要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急需培育发展新兴绿色产业,将绿色经济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中来,在各部门、各领域的发展规划中引入绿色经济理念,从而推动经济行业的绿色发展。同时,加快建立绿色技术的创新体系,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包括新能源、新兴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此外,我国企业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需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绿色技术,不断探索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   总之,当前我国企业发展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化认识生态文明视野下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已然成为当务之急。但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惯性及不完善的监管体制,我国企业发展仍存有诸多弊病。作为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回应,我国企业发展必须紧跟绿色经济发展的潮流,努力研发、践行绿色技术,寻求企业绿色发展的前沿路径。   参考文献   [1] 孙健.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的政府治理探析[J].求是, 2008(11).


相关内容

  •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 城市环境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 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家日益繁荣昌盛.近年来,我国在保护和改善环境 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仍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特别是近 年来的雾霾天气.雾霾天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 ...

  • 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研究
  • 作者简介:王丹云,男,1988-,籍贯:河南驻马店,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哲学硕士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摘 要:生态文明不仅仅是社会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生态观念和理论基石.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也为我国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次机遇和挑战.河南省在建设生 ...

  • 试析生态文明视野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目标
  • 摘 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相依相存,相互促进.新型城镇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本质内涵是人的城镇化,是围绕人的生存环境.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等重要问题而展开.宜居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标.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城市真正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家园.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 ...

  •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_易金平
  • 对策与战略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易金平1 江春2 彭祎1 (1.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8:2.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文章阐明了绿色金融的概念与特点,介绍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如相关法制和政 ...

  •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
  • 建设广西生态文明 朱玲 药理学 201320071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共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广西努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建设美丽广西的大背景下,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完善政策法 ...

  • 生态批评的中国机理
  • [摘 要]中国生态批评在中西生态文明的交流中生发,与西方生态批评构成了平行研究的共生关系.在生态性与审美性的耦合中,鲁枢元等学者初成了生态诗学,显示了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自觉.中国的绿色审美范式较之西方的绿色阅读范式,避免了生态诗理和绿色诗律的缺失,实现了生态性与审美性的平衡.中国生态批评虽形成了新的 ...

  • 环境生态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环境生态毕业论文选题(115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理论界200610
  • [文化论苑] 论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构 □林红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生态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化是大学教育的新取向,当代大学文化建设应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营造和谐的大学文化生态氛围,确立协调的大学生态教育理念,构建良好的大学学术生态环境,注重人---教育- ...

  • 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发言
  • 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发言 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发言 十八大报告是十八大精神的综合体现,集中阐述了党中央在新时期的众多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新目标.学习贯彻好十八大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从设计院角度来说,也是把握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途径.因此,设计院的学习更要紧密联系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