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学校]读书报告

《夏山学校》读书报告

——治疗一切的是爱、认同和自由

一、 书名:夏山学校

二、 著者:A.S.尼尔

三、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四、 页数:299页

五、 内容概要

《夏山学校》讲述的是发生在夏山学校里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渗透着作者A.S.尼尔的教育理念。其教育理念中的核心即自由,尼尔于1921年创办了夏山学校实践了他的教育理念—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于1960年首次出版《夏山学校》,从七个章节,三个大的方面即夏山学校的日常生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疑惑与答案阐述了他的理念。

第一章尼尔用“乐园”形容了夏山学校。夏山孩子一天的生活没有强迫,只是按自己兴趣过的生活。他们上课完全自由,与教职人员完全平等,无需像其他学校里的孩子那样对考试对教师充满恐惧。夏山给予孩子归属与爱,让他们通过学校大会进行自我管理;孩子反过来页忠诚于这种民主,也乐于生活在这样一个乐园里。正如英国政府1949年在其督学报告中说到“夏山之自由并不是毫无限制的”,他们的自由来源于他们的民主自治,来源于他们的共同认可。

第二章至第六章,尼尔主要阐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关内容,他将孩子长大后的心理问题或问题行为归因于早期不自由的家庭教育。作为家长,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应该给予性本善的孩子自由,对孩子真诚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教师,应该接纳孩子,给予他们认同与宽容,让孩子做他自己。即使与孩子进行个别谈话,其目的也只是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从他们自己的需要出发实现自我。作为这两个环境所要教育的对象,孩子只需自愿地做自己就好。在这一大的角度,收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影响,尼尔向我们陈述了发生在他自己身上以及他周围的实例,基本上将偷窃、纵火等归因于性的不满足,认为反对性就是反对生命。这一关带你贯穿在他所陈述的多个实例当中。

最后一章尼尔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回答了大家六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教育的一般性问题,夏山学校的问题,养育孩子的问题,性的问题,宗教的问题以及学校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前几章中已经进行过阐述但较为分散,在最后一章尼尔向读者集中解释了相关疑惑,虽重开一章,但依然紧扣其教育理念。

六、 读后感与评价

读《夏山学校》,读得不仅仅是A.S.尼尔一个人的精彩,读得更是爱与自由带给部分夏山孩子的精彩,毕竟教育理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即使夏山学校存在某些问题,它仍是不错的典范。

尼尔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这样一个理念——是爱在治疗一切,是认同和自由在治疗一切。

他认为性善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这固有的本质有可能会因幼时家长不自由的教育丧失,孩子会因此产生恐惧而被动地服从家长或老师。这就反映了尼尔当时所处的大环境。20实际上半叶英国的教育仍笼罩这浓烈的传统色彩,孩子被条条框框素服这,表面上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心中却充满了对生活对未来的恐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尼尔结合自己之前的教育经验和教育家蒙台梭利有关儿童教育中自由教育的思想,践行了自由教育。对任一个来到夏山学校的孩子(他们或多或少会存在问题),他都给予了平等的爱,给予了自由和尊重。可以说归属与爱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但往往也是学校教育中的短板。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是人获得动机学习与生活的基础,正好夏山学校做到了。这一点对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让学生有归属感,首先作为教育者就应该做好好该做的,真诚地对待孩子;再次,就应该接纳、认同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他与众不同的一面,我们不要过度地去改变孩子,而应该给予适当自由促其发展。

那么,自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尼尔这样定义到:自由是在不妨碍别人自由的情形之下,做你想做的事。因此你能完全自律。我将这样的自由理解为:跟着兴趣走。小孩和大人一样,只能学会他们喜欢学的东西。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自由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有无畏精神的代表——德瑞克·波伊得。他的终极目标(兴趣)是成为医生,但家里暂时没有钱共他念完大学,他在这段时间里抓住工作的机会,同时也获得了念医学专业的资助,完成了他的医学学业。想必这就是兴趣的力量。“跟着兴趣走”实现了自我,让兴趣进一步成为志趣,也就应了“术业有专攻”这句话,也赢了如今提倡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既要关注人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也要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但必须指出的是兴趣这回事是靠孩子自己发现的,家长或教育者都不应该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应该把自己没有做到的让孩子帮你实现。很多时候,只有孩子尝试了发现的快乐后,他才会不惧困难地去快乐工作积极生活。同样,对于孩子不合常理的兴趣,也不要试图去禁止,说不定过了一段时间,他自己会意识到这个兴趣挺无聊的。

我认为夏山的自由最直接地体现在他们的学校大会,这种民主自治的学校在当代相比也是很少的,尼尔开创了这个先河。无规矩不成方圆,夏山的规矩是通过孩子们和教职人员共同投票拟定的,他们认同这些规矩便能达到自治。这一点给我们今后教育学生、教育孩子的启发便是“平等相待、民主管理”,做学生、孩子的朋友,享有同样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不做权威性教师或家长。

尼尔通过创建夏山学校证明了自由教育的可行性,但也暴露其局限性。夏山学校招收的是中等阶层家庭的子女,因为他需要资金去维持各种日常开销。自由诚可贵,普及起来却不是一件易事。其次尼尔赞同督学对夏山的评价“夏山时座孤岛”,但实际上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应该是一座孤岛,而应与社区融合。夏山也并不是座孤岛,它的学生、教师等都与外界有联系。纵观教育史便知,整个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肯定会有影响。积极或消极影响都可被学校吸收或净化,但绝不会隔离。相反,好的教育是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合力的。深受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中有关性的部分的影响,尼尔几乎将所有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归因于性。虽然书中他列举了多例证明他的观点,但之于我仍是不赞同的,我认为孩子的不正当行为只是引起你的注意从而能获得你更多的关爱。

《夏山学校》开拓了我的视野,教育的发展和文化一样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在回看教育史的时候,不应只局限在教育大家身上,更应广泛地摄取。夏山学校在当时可能被冠以“另类”的称号,但在2007年,它在国际民主教育大会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它是自由教育、民主教育具体化,也超出了当初的设想。所以,总的说来赞一个!

《夏山学校》读书报告

——治疗一切的是爱、认同和自由

一、 书名:夏山学校

二、 著者:A.S.尼尔

三、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四、 页数:299页

五、 内容概要

《夏山学校》讲述的是发生在夏山学校里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渗透着作者A.S.尼尔的教育理念。其教育理念中的核心即自由,尼尔于1921年创办了夏山学校实践了他的教育理念—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于1960年首次出版《夏山学校》,从七个章节,三个大的方面即夏山学校的日常生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疑惑与答案阐述了他的理念。

第一章尼尔用“乐园”形容了夏山学校。夏山孩子一天的生活没有强迫,只是按自己兴趣过的生活。他们上课完全自由,与教职人员完全平等,无需像其他学校里的孩子那样对考试对教师充满恐惧。夏山给予孩子归属与爱,让他们通过学校大会进行自我管理;孩子反过来页忠诚于这种民主,也乐于生活在这样一个乐园里。正如英国政府1949年在其督学报告中说到“夏山之自由并不是毫无限制的”,他们的自由来源于他们的民主自治,来源于他们的共同认可。

第二章至第六章,尼尔主要阐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关内容,他将孩子长大后的心理问题或问题行为归因于早期不自由的家庭教育。作为家长,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应该给予性本善的孩子自由,对孩子真诚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教师,应该接纳孩子,给予他们认同与宽容,让孩子做他自己。即使与孩子进行个别谈话,其目的也只是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从他们自己的需要出发实现自我。作为这两个环境所要教育的对象,孩子只需自愿地做自己就好。在这一大的角度,收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影响,尼尔向我们陈述了发生在他自己身上以及他周围的实例,基本上将偷窃、纵火等归因于性的不满足,认为反对性就是反对生命。这一关带你贯穿在他所陈述的多个实例当中。

最后一章尼尔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回答了大家六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教育的一般性问题,夏山学校的问题,养育孩子的问题,性的问题,宗教的问题以及学校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前几章中已经进行过阐述但较为分散,在最后一章尼尔向读者集中解释了相关疑惑,虽重开一章,但依然紧扣其教育理念。

六、 读后感与评价

读《夏山学校》,读得不仅仅是A.S.尼尔一个人的精彩,读得更是爱与自由带给部分夏山孩子的精彩,毕竟教育理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即使夏山学校存在某些问题,它仍是不错的典范。

尼尔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这样一个理念——是爱在治疗一切,是认同和自由在治疗一切。

他认为性善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这固有的本质有可能会因幼时家长不自由的教育丧失,孩子会因此产生恐惧而被动地服从家长或老师。这就反映了尼尔当时所处的大环境。20实际上半叶英国的教育仍笼罩这浓烈的传统色彩,孩子被条条框框素服这,表面上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心中却充满了对生活对未来的恐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尼尔结合自己之前的教育经验和教育家蒙台梭利有关儿童教育中自由教育的思想,践行了自由教育。对任一个来到夏山学校的孩子(他们或多或少会存在问题),他都给予了平等的爱,给予了自由和尊重。可以说归属与爱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但往往也是学校教育中的短板。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是人获得动机学习与生活的基础,正好夏山学校做到了。这一点对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让学生有归属感,首先作为教育者就应该做好好该做的,真诚地对待孩子;再次,就应该接纳、认同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他与众不同的一面,我们不要过度地去改变孩子,而应该给予适当自由促其发展。

那么,自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尼尔这样定义到:自由是在不妨碍别人自由的情形之下,做你想做的事。因此你能完全自律。我将这样的自由理解为:跟着兴趣走。小孩和大人一样,只能学会他们喜欢学的东西。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自由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有无畏精神的代表——德瑞克·波伊得。他的终极目标(兴趣)是成为医生,但家里暂时没有钱共他念完大学,他在这段时间里抓住工作的机会,同时也获得了念医学专业的资助,完成了他的医学学业。想必这就是兴趣的力量。“跟着兴趣走”实现了自我,让兴趣进一步成为志趣,也就应了“术业有专攻”这句话,也赢了如今提倡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既要关注人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也要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但必须指出的是兴趣这回事是靠孩子自己发现的,家长或教育者都不应该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应该把自己没有做到的让孩子帮你实现。很多时候,只有孩子尝试了发现的快乐后,他才会不惧困难地去快乐工作积极生活。同样,对于孩子不合常理的兴趣,也不要试图去禁止,说不定过了一段时间,他自己会意识到这个兴趣挺无聊的。

我认为夏山的自由最直接地体现在他们的学校大会,这种民主自治的学校在当代相比也是很少的,尼尔开创了这个先河。无规矩不成方圆,夏山的规矩是通过孩子们和教职人员共同投票拟定的,他们认同这些规矩便能达到自治。这一点给我们今后教育学生、教育孩子的启发便是“平等相待、民主管理”,做学生、孩子的朋友,享有同样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不做权威性教师或家长。

尼尔通过创建夏山学校证明了自由教育的可行性,但也暴露其局限性。夏山学校招收的是中等阶层家庭的子女,因为他需要资金去维持各种日常开销。自由诚可贵,普及起来却不是一件易事。其次尼尔赞同督学对夏山的评价“夏山时座孤岛”,但实际上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应该是一座孤岛,而应与社区融合。夏山也并不是座孤岛,它的学生、教师等都与外界有联系。纵观教育史便知,整个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肯定会有影响。积极或消极影响都可被学校吸收或净化,但绝不会隔离。相反,好的教育是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合力的。深受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中有关性的部分的影响,尼尔几乎将所有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归因于性。虽然书中他列举了多例证明他的观点,但之于我仍是不赞同的,我认为孩子的不正当行为只是引起你的注意从而能获得你更多的关爱。

《夏山学校》开拓了我的视野,教育的发展和文化一样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在回看教育史的时候,不应只局限在教育大家身上,更应广泛地摄取。夏山学校在当时可能被冠以“另类”的称号,但在2007年,它在国际民主教育大会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它是自由教育、民主教育具体化,也超出了当初的设想。所以,总的说来赞一个!


相关内容

  • 德育就是人性的修炼
  • 德育就是人性的修炼 昌乐二中的德育模式,变"假.大.空.泛.虚"为"真.活.灵.小.实",他们认为这样的德育才是"活德育"-- 在学校里看见一些标语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昌乐二中校园里的标语,却多得让人惊讶.学校的每个建筑物,每间教室的门口.墙 ...

  • 立足岗位争先创优争当二小育人先锋
  • 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争当二小育人先锋 朗乡林业局第二小学党支部 2011年4月 第二小学有14 个教学班,在校生 431 人,教职工51人,其中 党员14人.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伊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伊春市教育科研先进 ...

  • 教师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 根据学校制定的三年发展规划,及区教委下发《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工程实施意见》,制订《教师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一、实施读书工程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突 ...

  • 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 商院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十二年寒窗苦读换来了一张大学通行证,十二载书山攀登赢得了人生的半块虎符.这就是莘莘学子们走过的求学之路.那么走进大学校园后的大学生们的读书现状又是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本院大学生中做了一份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了如下总结. 一.大学生的读书现状 现状一:大学生读书时间少. ...

  • 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积极开展"朝阳"读书活动,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氛 ...

  • 2012--2013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促进学校内部的规范发展.学科均衡发展及师生的和谐发展,努力促进学校内部的教育公平:继续坚持以新教育实验为载体,不断打造学校的阅读环境,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再上新的台阶:坚定不移的以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寻找学校发 ...

  • 2010.3.12关于读书报告会.新华书店杯征文的通知
  • 各级部: 根据教科研中心<"新华书店杯"寒假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寿光市初中第五届读书成果展评活动预备通知>的要求,拟本通知如下: 一.1.利用2010年3月20日到4月10日之间的这段时间,认真评选出本级部的优秀读书征文作品,并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后,将优秀 ...

  • 校长挂职学习日志集
  • 求真务实抓常态 课题带动促特色 泰山区徐家楼办事处宅子小学 赵 海 三天封闭培训,聆听了四场专家报告,参与了三次讨论活动,分享了七位代表的学习成果。杨国顺教授对如何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报告令人耳目一新。李升勇校长带领一支“魔鬼团队”,大刀阔斧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让人为之震撼。 ...

  • 关于阅读方式的调查报告
  • 三年级阅读阅读方式和阅读策略的调查报告 --小学阅读教学中增强"有效体验"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 三年级阅读行为(阅读方式和阅读策略)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

  • 学校2013年党员春训班讨论汇报材料
  • 活动轨迹: 为统一思想,理清思路,认真贯彻执行镇党训班会议精神,谋划xx年教育教学工作,xx年2月17日下午,中共xx中心学校总支召开总支扩大会议,讨论王振华书记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支部活动安排及新学期开学工作.支部总支委及全学区各村小校长参加了会议.2月19日下午,各支部讨论情况汇总. 情况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