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当代世界地区性民族问题热点(10课时)
一、中东地区及阿以冲突中的民族问题
中东地区历来是世界民族热点之一,也是二战以来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中东地区的民族问题及其影响是世界性的,可见,这一地区的局势对世界和平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东地区诸多复杂的矛盾之中,民族矛盾最为突出,民族问题是导致地区冲突和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中东地区的民族构成复杂多样,形成极为尖锐的民族矛盾。既有主体民族间的冲突,又有一国或几国之内的少数民族问题,局部地区还存在部族和部落问题。这些矛盾和争端的国际化色彩浓厚,且与宗教、边界等其他地区矛盾相交织,历史久远,涉及面广,不仅影响地区稳定,还对国际局势形成冲击。近年来,中东地区民族问题总体趋于缓解,主要民族争端多进入政治解决阶段,但由于民族矛盾历史久远、复杂多变,各对立民族间的和解之路依然曲折漫长。民族问题将随着中东地区局势的变化而起伏,随时可能引发新的争端。
“中东”这个地理名词它最初是作为西方殖民理论“欧洲中心论”的产物而出现的。从16、17世纪起,欧洲列强开始向东方进行野蛮的侵略扩张。沿着扩张的路线,它们逐渐把东方各地按其距离西欧的远近,分别把现在的东欧、巴尔干和地中海东部沿岸称作为“近东”,把印度及其以东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称为“远东”。到1900年,一个名叫托马斯·爱德华·戈登的英国将军首次提出“中东”一词,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区别“近东”和“远东”。因此,当时的“中东”只是指现在的波斯湾(阿拉伯人称之为阿拉伯湾,或简称海湾)周围地区。不过,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特别是“中东”和“近东”更是如此,往往统称为“中东”或“近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的中东司令部设在埃及,主要管辖和控制地中海东岸地区和波斯湾地区的事务。于是,战后人们越来越多地称这一地区为“中东”,而原先的“近东”一词也就很少使用了。
迄今为止,“中东”究竟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尚无一致的定论。其中流行的看法有两种,即狭义的小中东和广义的大中东之分。狭义的中东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伊拉克、巴勒斯坦、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阿曼、土耳其、伊朗、塞浦路斯和阿富汗等18个国家。广义的中东除此之外还包括非洲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苏丹。许多著作又把这个地区统称为“中东和北非”地区。当然,也有人认为,中东地区除了指以上24个国家和地区以外,还
包括巴基斯坦、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等国。从目前国际流行的指称来看,“中东”概念还是以狭义的中东提法居多。
在中东18个国家当中,除了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塞浦路斯和阿富汗5国,其他13个国家都是阿拉伯国家。中东18个国家的总面积大约7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1997年居民人数己超过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2%。
由于该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联接处,东西文明的交汇点,加之丰富的石油资源,使这一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价值,也使该地区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非常突出。
中东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特定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东西方各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这里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也曾经孕育了三个盛极一时的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公元前6一3世纪)、阿拉伯帝国(公元7一11世纪)和奥斯曼帝国(公元14一加世纪初)。历史上还有无数个帝国在此兴起、征战,然后又神奇地衰落、消失,古埃及人、胖尼基人、亚述人、罗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等诸多民族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不同民族的兴衰,自然灾害、战争等造成的民族迁徙,不同种族、民族在交往过程中的融合,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定历史条件,形成了中东地区极其复杂的民族、部族和部落等形态各异的社会组织形式。
有史以来,中东地区既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多种民族迁徙的通道和融合兴替的场所。因此,中东是一个民族分布很复杂的地区,民族跨界而居的现象十分普遍。阿拉伯人为中东地区最大民族,人口约2.5亿,约占中东人口的60%。操属于闪含语系的阿拉伯语,主要居住在从地中海东岸、阿拉伯半岛一直扩展到北非马格里布的广大地区,该地区的国家又统称阿拉伯国家或阿拉伯世界,共建有22个国家(阿盟成员)。在伊朗和以色列分别有65万和80万阿拉伯人。阿拉伯人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公元7世纪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而达到鼎盛,势力遍及中亚、西亚和北非的广大地区,一度到达欧洲。公元10世纪阿拉伯帝国衰落后,阿拉伯人的居住地先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有西方列强的殖民地,阿拉伯人四分五裂。二战后,伴随民族主义的兴起,阿拉伯人逐步摆脱英、法等国的殖民统治,立了许多独立的民族国家。土耳其、波斯是非阿拉伯民族中的最主要民族,人口分别约为5000万和4200万。土耳其人操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主要居住在土耳其,占其人口的80%。在塞浦路斯的土族人约为10万;波斯族操属于印欧语系的波斯语,主要居住在伊朗,约占其人口的“%,另外,在伊拉克约有16万人。库尔德是仅次于阿拉伯、土耳其和波斯的中东第四大族,操属于印欧语系波斯语族的库尔德语。主要居住在土尔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交界地区。据统计,现有人口约2400万。其中:土耳其约1200万,伊朗约500万,伊拉克约320万,叙利亚约100万,黎巴嫩约10万,亚美尼亚和阿
塞拜疆约30万,欧洲约巧0万(德国50万),美国等地也有少量库尔德人。犹太人约500万,操属于闪含语系的希伯莱语,主要住在以色列,约占其人口的81%。
长期来,由于历史的或宗教和教派的原因,这些民族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变,矛盾和冲突时而发生。其中既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民族之争,也有同一信仰的不同民族之争和同一信仰的同一民族之争。特别是在近代,英法等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为了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殖民统治,除了用武力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外,还通过人为的划界分疆,肢解原属同一民族的地区为不同国家,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他们利用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教派的分歧,或借口保护少数民族,或制造民族隔离,致使当地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成为导致这个地区动荡不安的一个主要原因,如阿以冲突、两伊战争、塞浦路、斯希土两族之争、库尔德族的独立问题、黎巴嫩内战和阿富汗内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不与突出的民族矛盾有关。
现代中东民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了国家,并在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民族,如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犹太人、希腊人和普什图人,另一类为少数民族,即没有单独属于自己的国家,或者在国家中占少数的民族,如库尔德人、科普特人、阿塞拜疆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和亚美尼亚人等其他许多民族。其中阿拉伯人占中东总人口60%以上。除了犹太人、希腊人和部分科普特人分别信仰犹太教和基督教以外,其他民族的大多数人都信奉同一个宗教—伊斯兰教。现代的阿拉伯民族是泛指阿拉伯语化的人群,并不具有严格的民族意义。实际上,只有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贝杜因人(即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才是阿拉伯人的真正祖先。其他地区的阿拉伯人则是阿拉伯语化的阿拉伯人,他们分属于其他许多民族,如巴勒斯坦人、德鲁兹人、费拉赫人、贝札人和巴加拉人等。但现在凡是讲阿拉伯语的国家都通称为阿拉伯国家,属阿拉伯世界。在中东,非阿拉伯国家只有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塞浦路斯和阿富汗5个国家。其中伊朗和阿富汗是两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
在伊朗,主体民族是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46%。其他少数民族都是分布在周边的跨界民族,如西部的库尔德人;东部与阿富汗毗连的赫梯亚人;东南与巴基斯坦相连的律路支人等,他们和波斯人同属一个语系,统称为伊朗人,约占总人口的70%。其他的少数民族有西北部的阿塞拜疆人,东北部的土库曼人和西南部的阿拉伯人。
在阿富汗的2484万总人口中(1997年),普什图人约占一半。其次有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和哈萨拉人等其他民族。其中的塔吉克族属伊朗语族,乌、土等族属突厥语族。这些民族同中亚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主体民族也都属于同族同源,有着共同的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阿富汗98%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其中90%属于逊尼派。1979年至1989年苏联入
侵阿富汗。1989年2月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由不同的宗教、民族组成的各武装派别之间发生了争夺中央政权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19%年由穆·奥马尔领导的伊斯兰民兵组织塔利班上台执政。但塔利班与反塔联盟之间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加之外国势力的插手,阿富汗国内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愈演愈烈,不但使阿富汗国内局势一直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而且严重影响了周边邻国的社会稳定。2001年9月11日,恐怖组织发动了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10月7日,美国以塔利班政权支持发动“9·11”事件的幕后主使本·拉登为由,又发动了针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塔利班政权垮台,以卡尔扎伊为首的新政府成立。但阿富汗国内各派武装冲突仍时有发生,袭击美英联军的事件频繁。阿富汗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阿富汗能否真正实现民族和解,实现和平仍是一个未知数。
在土耳其,主体民族是土耳其人,约占全国总人口6400万(1997年)的80%以上,居绝对多数。少数民族以库尔德族人最多,约有1200万。其他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阿拉伯人和亚美尼亚人。不过,长期来土耳其政府对其少数民族一直采取强硬的同化政策,从而引起了少数民族的极大不满,特别是库尔德人的反抗。土耳其政府至今仍拒不承认库尔德人为单独的一个民族,而居住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境内的库尔德人,为实现其梦寐以求的民族自治或独立的愿望,同所在国政府进行了无数次抗争,结下了难解的恩怨。现在库尔德民族问题己不仅成为困扰土耳其等国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而且也是影响今后中东地区局势的一个潜在因素。
塞浦路斯的主要居民是由南部的希腊人和北部的土耳其人组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塞浦路斯人民要求独立,但在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下,希、土两族居民的矛盾和冲突频起。1960年塞浦路斯独立后,希土两族虽一度组成联合政府,但终因权力分配问题而告破裂,迄今希腊和土耳其两族的分裂局面仍然未能解决。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年轻的一个国家,也是一个由犹太移民建立的国家。1882年,俄国犹太青年开创“阿里亚”(ALIYA,希伯来文,意为“移居以色列土地”)运动前,在巴勒斯坦生活的犹太人仅2.4万人,但到1948年建国时,经历了6次“阿里亚”,犹太人己增至65万人。到1997年,以色列的犹太人大约有490万,约占总人口600万的82%,其中绝大多数是移民及其后裔。以色列的犹太移民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阿希肯兹人,即来自欧美的西方犹太人,另一类是塞法拉迪人,是指来自北非和中东等其他伊斯兰国家的犹太人,又称东方犹太人。西方犹太人一般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比较丰富的行政管理技能,他们是以色列国的主要缔造者,控制着国家主要的权力机构和社会上“受人尊敬”的岗位。东方犹太人绝大多数是以色列建国以后,由于阿以关系紧张和几次战争而
移居以色列的,他们虽然目前是以色列人口中的多数,但其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和文化素质一般都低于西方犹太人。相比之下,作为少数民族,生活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受教育的程度,都与犹太人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是处于以色列社会最低层的贫困群体,作为以色列的公民,他们与主体民族犹太人的关系经常充满着矛盾,并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中,彼此都不能完全信任或接受对方。这种情况在整个阿以民族矛盾尚未真正解决以前,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仍是比较困难的。阿以冲突中的民族问题:阿以之间沉淀了人类社会各种利益冲突,民族的,宗教的,家族的,国家的,国家集团间的等等。阿以冲突是国际关系史上持续时间最久和最复杂和最难解决的地区冲突,涉及范围广、领域多,各方积怨深。它是中东地区动乱的一个重要原因。阿以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是巴勒斯坦问题。如果从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算起,阿以冲突己经延续一百多年了。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激化。自1948年至1982年间,阿以之间接连爆发了四次阿以战争,并发生了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小规模冲突不计其数。但是,经历了这些战争之后,阿以双方都清醒地认识到,它们之间地民族、宗教、领土争端是不可能通过战争得以彻底解决的。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己成为客观事实,阿以长期处于紧张的武装对峙,对谁都是沉重的负担。阿以冲突自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进入和平进程。
二、南亚地区印巴冲突中的民族问题
南亚地区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和马尔代夫等国家,有众多民族信仰多种宗教。南亚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十分突出,在此作用下,南亚地区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动荡不定的地区之一。其中,印度是南亚的超级大国,自从印巴分治以来,印度的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流血冲突就没有中断过,同时,锡克教教徒同政府的冲突也十分激烈,多次发生震惊世界的流血事件。当然,南亚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地区热点当属印巴围绕克什米尔的冲突。
有人认为印巴地区冲突持续时间之长,程度之激烈,都仅次于中东,成为世界第二大热点。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冲突,既有民族间的冲突,又有宗教之间的冲突,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又在外力的干预之下,使克什米尔的民族宗教争端至今尚未得以解决。迄今为止,克什米尔地区的流血冲突己经造成几万人死亡,使得这一拥有世界绝美风光的游览胜地成了生灵涂炭、满目疮咦的悲惨世界。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属一个国家,1757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英国撤出印度时,把它分割为四块(印度、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分属两个国家。印、巴独立后,两国长期不和,冲突频频。印巴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争夺克什米尔地区。
克什米尔的全称是查漠一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面积近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多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按照《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方案)的宗教归属原则,克什米尔应归巴基斯坦,但英国殖民者采用“分而治之”的政策,故意把它划为未定区,企图利用克什米尔来制造印、巴之间的矛盾,以维持英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克什米尔广大伊斯兰教徒居民要求归属巴基斯坦,但控制克什米尔议会的印度教王公们宣布克邦归属印度。这是克什米尔悲剧的历史原因。数十年来印巴军民洒下的鲜血,还有印巴两国为此付出的沉重经济代价,都是这个历史悲剧的产物。
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冲突虽表现为领土纠纷,但有着深层民族、宗教原因。早在印巴分治之前,1940年3月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就提出了巴基斯坦立国基础的“两个民族理论”,认为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两个民族,应该分治为两个国家,给两个民族以单独的祖国。而印度一直坚决反对“两个民族理论”,认为民族和宗教是两个政治概念,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都同属一个民族,仅仅存在宗教信仰的差别,没有民族的差别。巴基斯坦方面一般把国内穆斯林称之为“多数民族”,而把占人口3%的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和拜火教徒称之为“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巴政府认为,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冲突是“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冲突。共同的宗教信仰坚定了克什米尔整个穆斯林群体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要求,印度又绝不放弃克什米尔印控区的主权,于是50多年来印巴冲突一直不断。特别是三次克什米尔战争大大加深了印巴两国间的宿怨和互不信任,大大加深了克什米尔地区民族、宗教的隔阂与矛盾,大大增强了该地区的动荡和不安,为暴力恐怖势力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社会基础和历史氛围。
克什米尔问题的始作俑者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当局,但是使克什米尔问题复杂化、长期化的助虐者却是美国。过去,南亚是美国建立针对前苏联的新月行包围圈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时印度坚持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反苏反共条约组织,引起美国不满,美国执行“支巴制印”的政策。冷战结束后,美国出于牵制中国的战略考虑,调整了对南亚的政策,逐渐亲印疏巴。“9·11”后,美国对南亚的政策又有所调整,为了反恐、打击塔利班、推翻萨达姆主权,解除了对巴基斯坦的制裁,还不断提供经济援助。积极劝说印巴双方采取克制态度,把克什米尔争端暂时搁置起来。美国在南亚的介入对克什米尔问题将产生更为复杂的外力强加因
素。
印度与巴基斯坦从1998年核军备竞赛开始的克什米尔冲突,一直将宗教一民族一国家的原则作为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互不相让的重要分水岭。巴基斯坦一向认为,当年的印巴分治是根据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分属不同民族的原则实现的: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国家,巴基斯坦是穆斯林的国家。沿袭这一思路,印度与巴基斯坦在难以避免的两国边境纠纷和冲突中把自己带进了一个怪圈:如果巴基斯坦承认穆斯林占大多数的克什米尔地区属于印度领土,那么就等于否定了自己赖以立国的上述根本原则;而印度向来反对巴基斯坦宣扬的“两个民族、两个国家”的理论,却又武断地认为穆斯林虽然与印度教徒信仰不同,但依然属于同一个国家,并坚决反对穆斯林以伊斯兰教立国,如果把克什米尔划归巴基斯坦,则等于认可了巴基斯坦借以扩张的理论,从而将导致多宗教、多民族的印度社会成为南亚的“巴尔干”。①为此,印度与巴基斯坦双方互不相让、变本加厉,从而引起了2002年以来克什米尔冲突持续升温,严重威胁南亚次大陆乃至全亚太地区的安全。
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对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印巴间的紧张局势不仅影响着南亚,而且影响着世界。印巴都是事实上的核国家,一旦局势失控,造成的灾难所涉及的将不仅是印巴和克什米尔地区的人民。历史上有过两个有关国际文件,即1948年联合国关于在克什米尔举行公民自决的38号决议和1972年关于双方遵守实控线的西姆拉协议。但是这两文件是相互矛盾的,印巴各执一词,难以达到共识。当然,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要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复杂的历史、民族、宗教背景只是一个方面,而真正的关键,则是印巴双方基于实际利益的现实考虑,简单地说,就是印度方面要千方百计强行巩固自己在印控制克什米尔的统治,而巴基斯坦方面则不愿意看到印度依靠武力将一个穆斯林占大多数的地区归人印度的版图。双方都认为这是各自的国家民族利益而互不相让,相互指责对方为恐怖主义或侵犯人权,甚至兵戎相见。而且,两国原教旨主义等强硬势力和军方都有着影响政治决策的能力;加上这个问题在两国均已政治化、感情化,克什米尔的未来牵动着两国人民的心。这就更加大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克什米尔问题关乎印巴两国战略利益,任何一方都难以做出实质性让步。两国民众的“克地情结”根深蒂固,已成为政府决策地严重挚肘。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视为内政,坚决反对讨论该地归属问题。巴基斯坦则坚持通过公决方式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鉴于克什米尔涉及民族、宗教、领土等极为复杂而敏感地问题,目前看不到这一死结得以解决的任何前景。
三、中亚地区的民族问题
(一)中亚五国的民族状况
中亚五国民族成份复杂,均系多民族国家。其中,民族数目最多的哈萨克斯坦达130个,乌兹别克斯坦129个,民族数目较少的也有几十个。除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和塔吉克人5个主体民族之外,俄罗斯人在中亚各国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尽管中亚国家独立后其境内的俄罗斯人大量外流,但到1995年他们仍是哈、吉、乌三国的第二大民族(其人口数目分别占这三国人口总数的34.8%、16%和8%),是土、塔两国仅次于乌兹别克人的第三大民族(分别占这两国人口的6.7%和1.7%)。中亚地区民族成分如此复杂,而且俄罗斯人在中亚各国人口中占有如此大的比重,是沙俄和苏联时期不断向该地区大量移民的结果。
中亚国家独立后,又产生许多新的民族问题。这包括俄罗斯人与当地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因为经济问题如水资源、土地利用等产生的问题,同一民族生活在中亚各国引发的族际矛盾问题,在政治和其他利益分配中引发的部族矛盾问题等。1993年12月19日,哈萨克斯坦巴甫洛达尔市的俄、哈两族曾发生流血冲突。在一些中亚国家,俄罗斯人建立起捍卫自己权益的社会团体。如哈萨克斯坦的“统一”族际和睦运动的成员主要是俄罗斯人。该组织的基本主张是反对哈萨克斯坦社会中的“哈族化”,同时要求确立俄语与哈语平等的国语地位。而更多的俄罗斯人则是怀着不满和无可奈何的心情离开这些国家。据哈萨克斯坦报纸报道,1992年离开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人有 17.5万人,1993年是17万人,1994年25万人。这些俄罗斯人出走的动机,“与民族有关的心理因素占有一定地位”。
中亚各国独立后,边界问题已成为影响相互关系的潜在不稳定因素。据报道,中亚五国间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边界争议问题。为了保持形势稳定和民族团结,中亚国家主要领导人都主张维持边界现状。1995年2月10日,哈、乌、吉总统签署的这三国国家间首脑会议协议的第一条重申“不破坏边界现状”。 1997年4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再次强调,“承认业已形成的国界及其不可改变性,这一原则应当成为每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宪法原则,应当成为保障每个国家的主权和巩固其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基本条件”。
为缓和俄罗斯人与当地民族的矛盾,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政府已同意本国的俄罗斯人具有双重国籍。哈萨克斯坦虽未明确规定其境内俄罗斯人具有双重国籍问题,但1994年3月下旬,哈、俄两国总统在莫斯科会晤协商,次年1月,哈、俄两国签署《哈、俄关于哈常住俄罗斯的公民和俄常住哈的公民的法律地位条约》、《哈、俄关于简化申请到对方常住手续的协议》等文件,解决了俄、哈两族向对方移民的国籍问题,即居住在俄境内的哈萨克人和居住在哈境内的俄罗斯
人可自由向对方国家迁徙,并应顺利得到对方的国籍。据报道,吉尔吉斯斯坦在其境内俄罗斯人的双重国籍问题上也表示向俄罗斯让步。吉总统阿卡耶夫曾专门发布命令,强调把俄语和吉尔吉斯语同等看待。此外,根据吉、俄1992年6月签订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的有关条款,在吉建立了由俄罗斯资助的比什凯克斯拉夫大学,招收斯拉夫民族青年学生,以解决苏联解体后该共和国操俄语居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这也起到“挽留”这些居民的作用。
(二)中亚五国当前的民族问题
首先,各国主体民族的民族主义倾向有所抬头。中亚地区五大主体民族同当地其他民族一样,曾饱受沙俄的压迫和奴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苏联时期,这些民族的政治地位虽然有提高,经济、文化也有发展,但在大俄罗斯沙文主义阴影下,他们在精神上长期受压抑。苏联解体,中亚国家宣布独立,这些民族开始当家作主,扬眉吐气。欣喜之情,不难理解。但与此同时,在这些主体民族的一些人中,滋长了唯我独尊的不健康情绪,影响到他们同别的民族,特别是同俄罗斯人的民族团结。各国独立后的新宪法都把本国主体民族的语言规定为国语,复兴各主体民族文化的运动在中亚国家兴起,许多城市以至街道纷纷更名。在干部配备、任用方面明显偏重于主体民族。各国宪法都规定,只有熟练掌握国语(即主体民族语言)的公民才有资格出任总统。土库曼斯坦宪法甚至明文规定,只有土库曼族人才能当选为本国总统。中亚各国现任总统均来自主体民族。在吉尔吉斯斯坦,干部配备方面“任人唯吉”的现象颇为突出,“各单位一把手必须是吉族人,不管其是否内行,而原任该职的俄罗斯人或其他民族的人,尽管是本行业专家,也只能退居次位”。 1995年2月,在吉新议会前两轮选出的78名议员中,吉族议员占近90%(而吉族在全国总人口中占52.4%),俄罗斯族议员只占6%(而俄族占全国总人口20.9%)。在哈族和俄族占国家人口比重大体相当的哈萨克斯坦,其总统、总理以及国防、外交、内务等关键部的部长主要由哈萨克人担任。据报道,在哈国家机关、议会、总统机关、法院、检察院、国家安全部门、海关、税务部门、银行机构以及科学、医疗、文化、地方自治机构的关键岗位的负责人80-90%由哈族担任,而在苏联解体前,哈萨克人一般只占50%左右。一些新建机构,如总统班子、银行、税务等部门基本上都由哈萨克人担任。 1992年9月30日和10月23日,在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分别召开了世界哈萨克人和世界土库曼人大会,借以鼓吹和宣扬这两个民族的“伟大精神”。据有关材料,目前在哈境外30多个国家生活着350万哈萨克人。哈政府采取欢迎境外哈族回归“历史故乡”(指哈萨克斯坦)的政策,为返回的哈萨克人提供资金及其他物质帮助。据不完全统计,仅1992年,哈萨克斯坦就接待了6万多名从蒙古
和独联体其他国家来哈定居的哈萨克人。早在1992年12月中旬,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在一次讲话中也说,当时在土境外居住着几百万土库曼人。他表示,对于“所有想回到父辈祖国并有志于促进土库曼斯坦繁荣昌盛的同胞”,土库曼政府准备向他们提供住房和工作。应该再次指出的是,中亚五大主体民族沙俄时期在“民族监狱”里饱经苦难,苏联时期在大俄罗斯沙文主义阴影下精神上备受压抑。自中亚五国宣布独立以来,他们当家作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开展民族复兴运动。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上述“矫枉过正”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由此引起主体民族的民族主义抬头,产生新的民族矛盾,甚至给他们的一些周边国家的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带来某些消极影响,也是值得注意的。
其次,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因发展不平衡而引发的民族和部族矛盾。例如,塔吉克斯坦南方的哈特隆州和东南部的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是该国经济很落后的贫穷地区,其主要居民为塔吉克人,而北方的列宁纳巴德州经济实力最强,工农业生产发达,居民生活富裕,乌兹别克人主要集中在这里。原苏联塔吉克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大都来自北方。所以,在塔国内动乱初期,南方地区是反对派的根据地,而北方地区则全力支持共和国政府。自现任总统拉赫莫诺夫执政以来,在国家中央机关里,来自南方的干部占上风,这又在北方人中引起不满情绪。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斯拉夫族居民较多),南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吉尔吉斯族和乌兹别克族居民为主)。近年来,随着推行市场经济,南北之间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南北方之间的对立情绪更趋明显。哈萨克斯坦也存在类似情况。在该共和国的20个州和国家直辖市中,俄罗斯人在北、东、中部的7州、1市(原首都阿拉木图)占多数。据1992年官方统计,在阿拉木图市,俄罗斯人占68%,在东哈萨克斯坦州占 64.8%,北哈萨克斯坦州占61.8%,而在其余各州,尤其南部几个州,哈萨克人占多数。近年来,在俄罗斯人居住相对集中地区,有些人要在哈实行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有人甚至主张将北部若干州划归俄罗斯。这些思潮都受到哈当局的断然否定。此外,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地区的乌兹别克人与塔吉克人之间也存在矛盾;在土库曼斯坦则存在部族矛盾的问题。尼亚佐夫总统号召土库曼斯坦人民要清除部族观念,树立统一国家意识,就是针对上述情况而言的。
(三)中亚地区的宗教
中亚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里教徒众多,教派林立。该地区五大主体民族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塔吉克人以及鞑靼人、维吾尔人和东干人等民族都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只在塔吉克斯坦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有6-10万塔吉克人是什叶派支派──伊斯玛义派的
追随者);生活在中亚地区的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主要信奉东正教;朝鲜人信奉佛教和基督教;德意志人信奉基督教;犹太人信奉犹太教,等等。
在中亚地区,伊斯兰教具有1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信奉这一宗教的人数最多。90年代初,苏联解体前夕,中亚地区大约有伊斯兰教徒3850万人,占原苏联伊斯兰教徒总数(5500万人)的70%。伊斯兰教是中亚地区颇具影响的主要宗教。
1991 年8月底至12月中旬,中亚五国先后宣布独立,该地区的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有了更大发展。信教人数、宗教团体和清真寺数目猛增。苏联解体时,中亚五国有清真寺160座,到1993年已增至5000座。 其中,清真寺数量增加最多的是塔吉克斯坦,由1989年的70座猛增到1992年的2870座。苏联时期,阿拉木图唯一的清真寺目前已修葺一新,另外又建造了10来座清真寺。哈萨克斯坦的清真寺已由独立前的63座增至1997年的4000多座。截止1995年1月,该共和国有将近30个教派,1180个宗教团体。 到1997年,乌兹别克斯坦约有15个宗教派别。再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例。苏联时期,吉尔吉斯共和国有清真寺15-20座,而到1996年初就发展到1500-2000座,增长100倍!由于宗教徒、宗教团体和清真寺数量扶摇直上,伊斯兰教神职人员显得供不应求。1995年9月12日,《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披露,就在最近3年内,仅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就开办了1000多座清真寺(实际上,还有很多清真寺没有正式登记)。每座清真寺都需要2-3名神职人员;各类学校以及各种社会、国家组织团体也都需要宗教学家。正因为如此,神学便成了“热门”专业。在奥什国立大学,神学专业,就像法律、医学专业那样备受青睐,5-6个考生竞争一个录取名额。在这种情况下,奥什州和贾拉勒阿巴德州先后开办了好几所私立中等神学校,在奥什、阿拉万等城市也都建立了伊斯兰宗教学校。 在塔吉克斯坦,伊斯兰复兴党直接干预社会生活,曾一度成为在该国具有颇大影响,甚至能左右国家形势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四)泛伊斯兰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中亚的流行
泛伊斯兰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西亚,其创始人是出生于伊朗、曾任阿富汗大臣的哲马路丁·阿富汗尼(1839-1897年)。他终生致力于泛伊斯兰主义的宣传鼓动。他主张“全世界穆斯林联合起来”,组建一个统一实体,以求伊斯兰世界生存和振兴,并与西方势力,特别是与西方基督教国家相抗衡。苏联解体后,泛伊斯兰主义,尤其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在中亚地区死灰复燃,渐趋活跃。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指按伊斯兰最初教旨变革现实社会的一种复古的神权思潮及随之而来的一场反对世俗化和西方化、全面推行伊斯兰化的运动。当代原
教旨主义者认为,一切有悖于伊斯兰原则的制度和政权,都是对真主的玷污和对《古兰经》的亵渎,必须摈弃现代法制,主张依照伊斯兰教法和宗教领袖的解释制定国家政策、法律、宗教规范和社会准则。他们甚至宣称,真主已授权一切虔诚的穆斯林在需要时使用暴力向伊斯兰教的叛徒和异教徒发动“圣战”,直至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中亚原教旨主义活跃的标志之一,是该地区出现了原教旨主义政党。1990年6月,在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市成立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政党──全苏伊斯兰复兴党。该党在中亚五国都建立了基层组织。其中,塔吉克斯坦伊斯兰复兴党在成立初期有成员7万人,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势力。
泛突厥主义,又称“奥斯曼主义”,或“大土耳其主义”,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流传于中东至中亚这一广阔地域的一种政治思潮。它把居住在西起小亚细亚半岛、东到中亚和我国新疆这一地区范围内的30多个使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各分支语言的民族说成是可以联合在一起的所谓“突厥民族”,鼓动他们在土耳其领导下建立一个庞大的统一国家。
自90年代初以来,随着苏联解体,土耳其同其他国家一样,急切地进入中亚填补“政治真空”,泛突厥主义的思潮与活动又开始抬头。最近7-8年,尤其在苏联解体前后一段时间,土耳其在对中亚国家加强政治交往、经济援助和文化渗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向中亚地区宣传和灌输泛突厥主义思想。在这方面,安徽大学乌传衮教授曾做过有益的探索,并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他在一篇论文中总结归纳出土耳其对中亚宣传、灌输泛突厥主义思想的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1、通过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宣传泛突厥主义思想。在1990年末至1991年9月的不足一年里,土耳其先后召开了“第二届突厥斯坦国际代表大会”、“突厥方言和俄语讲习班”以及“欧亚大陆的新格局”研讨会。这些会议都广泛吸收中亚国家代表参加,土耳其方面则不失时机地宣扬,它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结构是中亚各共和国可资效仿的榜样”;2、通过舆论扩大影响,宣扬中亚的泛突厥主义活动,吹捧中亚的泛突厥主义“活动家”。土耳其报刊不时提及哈萨克斯坦“解放党”主席阿卡塔耶夫、乌兹别克斯坦“统一人民阵线”领导人巴拉托夫等,同时,发动土耳其原有的泛突厥主义组织对中亚国家开展活动;3、为中亚实现泛突厥主义提供可行的纲领性理论,如大力宣传1990年9月莫斯科“突厥和东方民族总委员会”制订的《1990-2000年苏联被奴役突厥人和穆斯林民族争取自由的十年计划》,介绍阿塞拜疆人乃曼托夫的“突厥联盟构想”,宣扬伽斯普林斯基倡导的“泛突厥主义的基石是突厥民族实现语言、行动和思想的一致”;4、由政府领导人直接公开出面为推行泛突厥主义张目。早在1990年8月,土耳其就派出所谓“突厥世界调查团”到中亚“考察”,广泛结交各界人士。前总统厄扎尔多次说 “21世纪将成为突厥民族世界的世纪”。现总统德
米雷尔在1992年2月23日宣称:“随着苏联解体,土耳其的疆域变大了,已是西起亚德里亚海,东抵中国的长城”。 同年4月,他在访问中亚期间呼吁所有突厥人互相接近,提议建立一个“突厥市场”,并许诺向中亚国家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中亚国家独立后,在泛突厥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该地区泛突厥主义活动确有表现。但是,要像泛突厥分子所设想的那样,中亚四个突厥语国家加入以土耳其为首的 “独立的突厥联邦”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没有可能的。
中亚国家是我们的西部近邻。我国新疆境内生活着操突厥语、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哈萨克人、乌孜别克人、柯尔克孜人和塔塔尔人等民族。从维护西部边疆的安全、稳定形势出发,我们既不能过高地估计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潮对中亚国家的影响作用,也不能对该地区“双泛”的影响熟视无睹,掉以轻心。
四、巴尔干地区的民族问题
位于欧洲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在20世纪特别令人瞩目,主要是原南斯拉夫境内因民族问题爆发了三次残酷的战争:克罗地亚内战、波黑内战、科索沃战争。这三场战争都是持续地在巴尔干半岛上进行,打得整个欧洲胆颤心惊,也使全世界关注巴尔干地区的民族问题。
(一)波黑内战
波黑共和国,全称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曾为南斯拉夫联邦六个共和国之一。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两部分组成。国土面积5.1万平方公里,山多地少,平原仅占10%。波斯尼亚面积为4.2万多平方公里,是波黑的主体,首都萨拉热窝。波黑东邻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与黑山共和国接壤,西、北面与克罗地亚毗连。波黑约44%的居民为波斯尼亚人(或称穆斯林族),约犯%的居民为塞尔维亚族,约17%的居民为克罗地亚人。另有少数捷克人、阿尔巴尼亚人和匈牙利人。其中,波斯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塞尔维亚人信仰东正教,克罗地亚人信奉罗马天主教。这三个民族都使用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三个民族总数的70%按民族聚居,20%住在相邻的相互接壤区,10%混居在一地。
长期的民族、宗教和历史恩怨,外加塞、克、穆三族未能就组建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达成协议,再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直接插手,民族冲突和以争夺土地为目的的波黑内战爆发并难以消停,持续了3年的时间。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首先宣布脱离南联邦独立,引发南联邦解体的内战。11月,马其顿也宣布独立。这时,是继续留在南斯拉夫联
邦还是成为独立国家的重大抉择就摆在波黑塞尔维亚、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三大民族面前。代表三大民族利益的三大政党在此问题上的意见大相径庭。穆斯林族民主行动党主张在保持波黑领土完整的前提下退出联邦独立建国,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站在穆斯林一边支持独立,并希望最终与克罗地亚共和国融为一体,塞尔维亚民主党坚决反对波黑独立,要求留在南联邦内。
1991年10月15日,波黑议会的穆、克两族议员不顾塞族议员退场抵制,通过了《关于波黑主权的备忘录》,强调了波黑的主权国家地位。1992年l月15日,欧共体正式承认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独立,对波黑的穆、克两族鼓舞巨大。穆、克两族不顾塞族强烈反对,就独立问题组织全民于2月29日至3月1日两天进行投票公决。全民公决虽然遭到塞尔维亚族的抵制,但仍有有63.4%的选民参加了投票,其中99.4%的票赞成独立。波黑独立在所难免。但就在3月1日上午,一对塞族青年在萨拉热窝一所东正教教堂举行婚礼,参加婚礼的人群突遭枪击,新郎的父亲当场死亡,一些人受伤。事发后,塞族人群情激奋,认为这一事件是穆、克两族蓄意制造的,是对塞族的公然挑衅。塞尔维亚民主党主席卡拉季奇向媒体宣称这是一起“政治谋杀”事件。当晚塞尔维亚民主党成立了“波黑塞尔维亚人民危机司令部”,号召波黑塞族人拿起武器斗争,这一事件拉开了波黑内战的序幕。
3月3日波黑政府宣告独立,波黑三方为各自利益再次谈判,3月18日达成协议,保持波黑领土完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政教分离。但在4月6日,欧共体公开承认波黑的独立。塞族人觉得自己被愚弄了,于是,波黑境内5个塞族自治区联合起来宣布成立“塞尔维亚波黑共和国”,独立于波黑之外,依旧留在南联邦内。穆、克两族对此不容,穆、克两族把持的波黑政府对塞族的这一行动进行了坚决镇压,驻扎在波黑以塞族人为主体的南斯拉夫人民军也遭到穆克的武装攻击。4月7日,美国承认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波黑独立,同时解除对这3个国家于1991年2月开始实行的经济制裁,但又维持对塞尔维亚的经济制裁。这种支持一方压制一方的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塞尔维亚的民族感情,使即将熄灭的内战重新燃起。同日,南人民军出动飞机轰炸了克族武装的弹药库。波黑内战全面爆发。
波黑内战从1992年4月正式爆发到1995年12月结束,历时3年8个多月,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年4月到年底,内战在南人民军支持的塞族和克罗地亚支持的穆、克两族之间进行;第二阶段,从1993年初开始,原来联合起来反对塞族的穆、克两族反目成仇。从而形成了塞、穆、克族三方混战争夺地盘的局面;第三阶段,从1993年5月后,塞、克两族间的战斗开始趋缓,而他们与穆族的战斗却有增无减,形成了军事上塞、克两族联合对付穆族的局面;
第四阶段,在美国的调停下,穆、克再次联合,在西方军事打击下共同对付塞族。
西方国家的目的是搞垮南斯拉夫共产党政权,并不想让波黑局势恶化到威胁欧洲稳定和安全的地步。因而,西方从一开始就支持穆、克,打压塞族,当战火蔓延到波黑85%的地区,并愈演愈烈之时,西方一方面把波黑内战的罪责都强加于塞尔维亚领导人和南斯拉夫人民军头上,另一方面,按着他们的意志开始缔造和平。1995年12月14日,《波黑全面协议》在巴黎正式签字,波黑内战告一段落。该和平协议规定,波黑继续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存在,由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穆一克联邦控制51%的领土,而塞族共和国控制49%的领土,且自然条件较差。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在巴尔干地区,由于民族众多,矛盾复杂,只要发生战争,就必然伴随着民族仇杀的悲剧。在波黑内战中,470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60多万人残废,200多万人沦为难民,85%的经济设施被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近500多亿美元。这场战争,给交战三方民族的心灵上留下了新的伤痕。作为3种宗教2种文字1种语言的统一国家,只要一方坚持所谓“种族纯净”的原则,战争就不会停止;只要一方心底深处依然埋葬着这个原则,战争早晚还要爆发。
(二)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全名为科索沃一梅托西亚,是前南斯拉夫联邦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位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人口约200万,其中阿尔巴尼亚族人占人口总数的90%,塞尔维亚族人口不到10%,另有少量的马其顿人、黑山人、波斯尼亚人、茨冈(吉卜赛)人、土耳其人和斯拉夫穆斯林人。
历史上,科索沃就是其周边列强肆意宰割的牺牲品,多次被瓜分割让,数次民族置换大迁移,民族构成发生重大的变化。期间,塞尔维亚族和阿尔巴尼亚族互相迫害和报复,民族矛盾与仇恨越积越深,科索沃之争成了塞、阿两族之间一个难解的结。
塞族人认为科索沃是自己民族的发祥地。阿尔巴尼亚族人则认为科索沃是其固有土地。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5世纪,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伊利里亚人就生活在科索沃这块土地上,并建立过国家。他们从公元前168年开始遭受罗马人统治超过5个半世纪,随之又遭受拜占庭统治,到1170年,塞尔维亚奈马尼亚王朝打败了拜占庭,占领了科索沃。在斯蒂芬·杜尚大公统治下(1331一1355年),塞尔维亚王国进人鼎盛时期,疆土扩大,科索沃几乎处于塞尔维亚王国的中心地带,成为塞族的政治文化中心。到了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对欧洲进行领土扩张。1389年,土耳其在科索沃打败了塞尔维亚,将其纳人自己的统治之下。在土耳其统治之下,饭依伊斯兰教的贫民则可减免赋税。于是,原来信仰天主教的阿尔巴尼亚人纷纷饭依了伊斯兰教,接受了伊斯兰文化。而信仰东正
教的塞族人不愿改变其宗教信仰,就逃到基督教占统治的地方。1690年,奥地利在对奥斯曼土耳其作战中失败口为保护自己,奥地利鼓励塞族人移民到奥地利边境附近,并免除他们一些劳役赋税,以使其成为自己抗击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第一道防线。1738年和17“年,土耳其又进行了两次迫害异教徒的运动,撤销了东正教教区,再次导致塞族人大批迁出。统治者将塞族人留下的房地分给阿族人,又将大批邻近地区的阿族人迁入。二战期间,科索沃的塞族人遭到迫害和驱逐,10万人逃离了科索沃,同时,又有10多万阿族人从阿尔巴尼亚迁入。铁托时期,南共为缓和矛盾,不许二战期间出走的塞族人返回科索沃。大批塞族人对此表示不满而迁出科索沃。60年代,大批阿尔巴尼亚人因对时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一记的霍查的政策不满,逃到科索沃。塞族人在科索沃的人口比例不断下降。
所以,阿族人认为自17世纪以来,自己就是科索沃的主体民族,科索沃只是在奥斯曼统治和巴尔干战争结束后才被强行划归塞尔维亚的。二战以后,科索沃的阿族人为科索沃没能成为南斯拉夫的一个自治共和国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在“大阿尔巴尼亚”思想引导下,多次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独立。由于铁托执政时民族政策上的失误,使科索沃成为塞尔维亚共和国里的“国中之国”,引起塞族人的更大不满。即便如此阿族人仍不满意,认为只有58万人口的黑山己成为南联邦的一个共和国,而有130万人的科索沃只能成为自治省是对阿族的民族歧视。从1968年起,科索沃阿族人就不断游行示威,排挤塞族人,制造骚乱,要求科索沃成为南联邦的第七个共和国,乃至要求独立。
铁托逝世后,科索沃的阿族要求独立公开化。随着科索沃的阿族不断升级闹事骚乱和对科索沃塞族人与黑山族人的歧视驱逐,长期受到压制的塞族人的民族主义感情也强烈高涨起来。1986年,铁托的民族政策被塞尔维亚共和国当局斥责为“反塞尔维亚主义”,塞族人要求对科索沃阿族的暴行予以打击。1987年,米洛舍维奇担任南共塞尔维亚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开始对科索沃的阿族采取高压政策。他对科索沃的塞族人讲话时说:“你们再也不会挨打了。”1988年11月,米洛舍维奇解除了阿族领导人卡·弗拉西的科索沃共盟省省委主席和主席团委员的职务,1989年2月又解除了其南共联盟中央委员的职务。这都引起了阿族人的抗议示威浪潮。塞尔维亚当局派军队予以镇压,更加激化了阿族人的情绪。1990年7月2日,114位科索沃议会的阿族议会代表宣布科索沃为独立国家。塞尔维亚当局立刻解散了科索沃自治省的议会和政府,派出大批塞族官员和军警接管科索沃政权。1990年9月,塞尔维亚通过新宪法,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阿族人气愤情绪高涨,1991年6月7日,阿族议员秘密通过赋予科索沃共和国地位的“法律”—《卡查尼科宪法》,并于9月底举行了全民公决,批准了这部“宪法”。11月,阿族在南联邦解体危机之时,宣布科索沃独立。1992年5月24日,阿族单方面举行“大选”,选出“共和国议会”人员,组成政府,拒绝承
认和接受塞尔维亚当局任命的权力机构,从而在科索沃形成了双重政权。南联盟对此做了坚决的斗争。南联盟的政治目标是同意和阿族进行政治谈判,并给予阿族最大的自治权,但科索沃必须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部分。然而,阿族独立的立场不会改变。阿族的温和派主张先争取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然后合法地退出南联盟,最后同阿尔巴尼亚,甚至加上马其顿和希腊的阿族,一起组成“大阿尔巴尼亚”国家。阿族激进的强硬派主张武装斗争,闹大事端,引发西方干涉,一举达到独立的目的。
1994年起,阿族的激进分子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由此,在外国势力,特别是阿尔巴尼亚的支持下,不断地获取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并在阿训练人员,组织多起暴力活动。从1997年底开始,科索沃的阿族激进分子的暴力活动越来越多,在南联盟引起极大的振动和不安。南联盟对此表示要采取一切有力措施,铲除这一恐怖活动的根源。引发了双方两次交火,死伤数人,两次流血事件引发了阿族人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活动,抗议警察动用武力迫害阿族人。邻国阿尔巴尼亚迅速做出强烈反应,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塞尔维亚当局的“极端主义和国家恐怖主义暴行”,同时要求国际社会的干预,力求使科索沃问题国际化。此时,塞族人也纷纷上街游行,抗议阿族人的恐怖活动。同时,南联盟和阿尔巴尼亚两国多次发生边境武装冲突,两国关系不断恶化。
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其战略利益出发积极东扩,欧共体积极扩大自己的影响,南联盟成为其在欧洲东扩和扩大影响的最后一块绊脚石。因而,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宣布独立时,西方国家积极承认其独立主权。此次科索沃危机,西方更是想趁此机会扳倒不肯向西方俯首称臣的南联盟米洛舍维奇政府,搬掉北约东扩的最后一块绊脚石,从而将整个巴尔干半岛纳人自己的势力范围。
俄罗斯是塞尔维亚的传统盟友,同属斯拉夫民族,信仰同一宗教—东正教,且在巴尔干有其传统的利益。因而,俄罗斯在塞、阿两族发生矛盾与冲突中,始终站在南联盟一边。但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国力大不如以前。所以,在西方国家对南联盟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俄罗斯只能积极开展外交斡旋。在西方军事打击南联盟时,俄罗斯组织“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车队想借道匈牙利去援助南联盟,但却遭到匈牙利的坚决拒绝。
在西方的压力与俄罗斯的斡旋下,科索沃阿族与塞尔维亚当局于1998年5月进行了和谈。面对西方要求南联盟政府停止使用武力、赋予科索沃的阿族更多自治权来解决矛盾、否则予以制裁的威胁,南各界表示强烈的不满。阿族也毫不退让,和谈无果。1998年6月11日,北约春季部长理事会达成共识:如果南联盟不停止对科索沃平民使用武力,北约将予以武力干预。6月,北约在巴尔干附近连续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以向南联盟施压。
1998年10月13日,北约限定南联盟在96个小时之内满足北约的要求,否则就对南联盟进行空中打击。几小时后,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做出有条件妥协,与美国总统特使霍尔布鲁克就科索沃危机达成协议,北约宣布空袭不定期推延。
尽管如此,北约还是于1999年1月20日开始了军事调动。1月底,北约要求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和科索沃的阿族的代表于2月6日到法国巴黎郊外就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进行谈判。如果南拒绝谈判,就对其进行空中打击。如果阿族拒绝谈判,北约就封锁科索沃同阿尔巴尼亚的边界,切断“科索沃解放军”的武器来源和人员往来。美国特使希尔甚至已拟好了谈判的方案,该方案由政治与军事两部分组成。政治部分的主要内容为:继续尊重南联盟的领土主权完整,科索沃不独立,但应高度自治,其实质就是使科索沃成为南联盟内与塞尔维亚和黑山一样平等的第三个共和国。军事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出其军队,“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以保证协议的实施。
2月6日,塞、阿两方的代表在巴黎郊外进行直接谈判。美、欧、俄三名特使在塞、阿代表团之间紧张斡旋。对此方案,塞、阿双方都不满意。阿族代表团因北约在背后支持而漫天要价、表示科索沃的独立是其最终目的,要求在过渡期满后在科索沃进行全民公决,决定科的归属,并拒绝解除“科索沃解放军”的武装。南联盟塞尔维亚代表团坚持认为“科索沃解放军”是恐怖组织,拒绝与其面对面谈判,表示要在南联盟内解决科索沃问题,并反对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
经过近20天的谈判,双方基本接受了希尔方案中的政治部分,但都不接受军事部分。美国于是大力劝说阿族代表,并邀请“科索沃解放军”头目到华盛顿做客,表示会考虑他们独立的要求,只是不能操之过急,阿族代表终于同意在该方案上签字。对于这样的方案,南联盟对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侵犯南联盟领土主权的要求表示坚决反对。北约军队进驻,阿族一旦宣布独立,南联盟将毫无办法,这意味着南将失去这块塞尔维亚民族和文化的发祥地。因而,南要求对此方案予以修改,但遭到了北约的拒绝。3月15日,第二轮和谈在巴黎举行,阿族代表很快在协议上签了字,但南联盟代表拒绝在此严重侵犯南领土主权的方案上签字,和谈破裂。随即,北约以南联盟破坏和平协议,对科索沃的阿族“进行种族清洗”,北约要进行“人道主义干预”为名,决定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
北约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当地时间3月23日夜,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宣布:北约决定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空袭。随即,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荷兰和西班牙等个国家大规模空袭南联盟全境。南联盟宣布全国进人战争状态。米洛舍维奇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号召全国人民采取一切手段保卫国家。俄罗斯宣布中止与北约的合作关系,召回俄驻北约代表,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去美国访问飞行在太平洋上空时,闻听北约轰炸的消息后取消了对美国的访问。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北约在未得到安理会授权的情
况下对南进行军事打击深表遗憾。北约以“人道主义干预”为借口进攻一个主权国家,遭到包括中国的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对,即便在北约国家内部(包括美国)成千上万的人游行示威,抗议北约对南动武,纷纷呼吁北约停止轰炸、停止战争。3月26日,安理会应俄罗斯要求召开紧急会议,对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指责北约单方面使用武力,明目张胆违反《联合国宪章》,对国际和平构成威胁,要求北约立即结束对南轰炸的提案进行表决。安理会巧个成员国,12国赞成,但因美国等三国反对使之未能通过。然而,世界主持正义的国家对美国蔑视安理会权威的做法表示了强烈的谴责。
尽管南联盟军警民英勇顽强地抗击北约的野蛮轰炸,但由于各方面的实力,特别是武器装备方面过于悬殊,无法得到有效的外援,最终还是失利了。
北约对南联盟狂轰滥炸78天,死伤众多无辜平民。特别是其违反国际法,炸毁第三国使馆,使用放射性的贫铀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战争期间,北约成员国中有13个参与了对南军事打击行动,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名平民受伤,1002名军警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从科索沃危机中我们看到,前南斯拉夫在克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民族主义倾向时又矫枉过正,用一种民族主义倾向掩盖了另一种民族主义倾向。在铁托时代为了消除历史上大塞尔维亚主义的影响,其民族政策带有明显遏制和削弱塞尔维亚的倾向,当时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弱塞强南”。这一倾向对塞尔维亚共和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南斯拉夫通过修宪在塞尔维亚境内匈牙利人聚居区设立了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在阿尔巴尼亚人聚居区设立了科索沃自治省,使得塞尔维亚共和国实际上一分为三,从而大大削弱了塞族的势力和影响,加深了塞族人的不满情绪,这也客观上导致了米洛舍维奇上台后大塞尔维亚主义的回潮,为科索沃危机埋下了隐患。
五、非洲的部族冲突和种族矛盾
非洲是一块多种族、多民族、族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大陆,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以及各种过渡型的族体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在非洲,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部族主义。部族主义是民族主义中最为野蛮和血腥的存在方式。非洲除个别国家外,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许多个部族,属多族体结构,族体关系错综复杂。如尼日利亚(人口1亿)有250多个部族,刚果(金)(4000万人口)有200多个部族。刚果(布)有170多个部族。由于历史积怨、跨界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种族歧视、同化融合、移民难民等问’题引发的民族问题很多,非洲政治的主要特点在于政府、军队和政党的部族化,一些殖民时代遗留的部族间恩怨往往上升到国家和政党政治高度,并最终以军事手段解决,从而爆发了部族冲突与仇杀。这
种部族主义的形成与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殖民统治相关。欧洲殖民者长期统治遗留的领土、部族、资源纠纷和政治烙印埋下了数不尽的隐患,至今还在继续影响非洲的稳定。
现如今,西方霸权主义推行“民主化”浪潮对非洲的影响也显示出巨大的危害性。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西方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加紧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要求它们实行西方式的“政治民主化”、“多党制”,并利用一些国家暂时的政治经济困难,拉拢国内某些势力打击另一派,也是造成一些国家内部矛盾的重要根源。为了推行西方的“民主”和价值观,美、法、日等国纷纷将在非洲的经济援助与“民主”挂钩,美国甚至专门设立了“非洲民主基金”,资助非洲国家的反对党,使之能参加“自由选举”。西方国家为了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极力向非洲兜售“多党民主”,使得部族主义最终形成一股强烈冲击非洲大陆稳定的政治力量。非洲一些国家宣布实行“多党制”以来,在非洲许多国家,形形色色的政党迅速滋生。如刚果有100多个政党,平均2万人就有一个党。1989年非洲真正实行“多党制”国家仅有3个,到了1994年,在非洲53个国家中,实行“多党制”的国家已达48个。西方国家一贯鼓吹“多党制”是社会民主化的一大标志和优点,但是对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动荡不安、国内部族林立、专制统治遗留尚存的国家来说,实行“多党制”无疑是国家陷入另一场灾难的开始。非洲的所有国家都是多部族的国家,部族利益往往高于阶级和国家利益,许多政党都是不讲原则和纲领、只讲部族属性的“部族党”,各政党几乎都有自己的正规或非正规武装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常的政党竞争往往无法顺利进行,即使得以进行,其结果也不是纲领和功绩的较量,而是部族力量对比的反映。一些政党上台后所考虑的并不是团结国内所有民族共同建国,而是各自依靠一批部族势力争权夺利。像这样的国家,通常都是政变频仍,政局不稳,有的甚至爆发长期内战。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几年间,非洲共发生16次政变,目前仍存在12宗武装冲突,直接或间接卷入的国家近20个,650万人沦为难民,其中尤以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卢旺达、布隆迪和扎伊尔为甚。在非洲之角,埃塞俄比亚因部族主义而分裂,索马里则出现部族大混乱,难民如潮:在西非中非地区,尼日利亚政变接连不断、文官政府难产,利比里亚内战不息,苏丹南北之战长达20多年,加纳北部部族仇杀,多哥和贝宁族际冲突流血,卢旺达和布隆迪的国家元首都在部族斗争中损命,在南部非洲,根植于族际冲突的安哥拉战火重新燃起,南非在多种族首次大选、多党民族团结政府成立后,民族冲突和种族矛盾依然存在,和平进程并不平坦。
(一)卢旺达、布隆迪的部族仇杀
卢旺达是一个东非内陆小国,面积只有2.6万平方公里,人口750。国内多
山和高原,有“千丘之国”之称。卢旺达国内主体民族是尼来卢旺达族,占全国人口的94%以上,其本身又是由两个部族即胡图人和图西人构成,其中胡图人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16世纪,图西族人建立了封建王国。高个子的图西族人成为统治者,而皮肤黝黑、粗矮壮实的胡图族人是被统治者。这时两个部族相互依赖,过着相对和谐的生活,但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也积淀了历史的恩怨。殖民者的入侵进一步加大了隔阂和仇恨。1890年,德国人在此建立了德属东非保护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利时在此通过图西族建立了间接的殖民统治。1959年,卢旺达的图西族和胡图族在比利时人挑动下,爆发大规模冲突和残杀。长期受压的胡图族人挥舞大刀冲向图西族人,要砍掉他们的双脚,强迫对方与他们一样高‘.进而,要求独立的浪潮很快席卷卢旺达。1962年7月,卢旺达宣告独立,组成了以胡图族人为主体的共和国,独立后的卢旺达胡图族政府对图西族人采取了残酷的报复和排斥政策,使得大约1万名图西族人被杀、17万名图西族人逃往邻国,沦为难民,当时卢旺达仅有人口260万,被杀和出逃的图西族人数是相当可观的。图西族人的任何反抗都有可能受到最无情的镇压,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要夺回失去的权力。1979年,流亡在乌干达的图西族难民组成“爱国阵线”,开始了旨在恢复权力的武装斗争。从此,两族的矛盾日益加深,甚至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两族间多次爆发流血冲突,卢旺达政局长期动荡不安。1990年9月下旬,“爱国阵线”反政府武装挑起了内战。卢旺达政府请求扎伊尔、法国和比利时援助并助战得以平息战乱。战斗结束后,卢政府对政府内部同情和支持反政府武装的人员进行了清洗,并在首都范围内搜捕反政府武装的残余分子和同情者。此后,双方仍然不断在边境地区发生战斗,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在非洲统一组织和卢旺达的邻国的斡旋下,双方于1992年8月18日签署了一项关于分享国家权力的和平条约。和约规定,双方承认法律原则是民族团结的最佳保证,双方尊重个人的基本自由和政府的民族形式,从而结束持续了22个月的内战。然而好景不长,1994年4月6日晚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拉的座机在基加利上空被导弹袭击造成机毁人亡,图西族反政府武装“爱国阵线”拒绝承认将其排除在外的卢临时政府,宣布向首都进军,内战再次爆发。从而引起胡图人与图西人长达三个月的大仇杀,成为当今非洲民族冲突惨烈的一幕。4月7日,胡图族军人残忍地杀害了图西族女总理阿加沙·乌维林吉伊姆扎纳和政府的3名部长以及负责保卫总理安全的10名联合国维和部队士兵(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在短短100天时间里,卢旺达约有100万人被杀害,300万人逃往国外,200万人在境内流离失所。最终“爱国阵线”取得军事胜利,夺取政权,宣告战争结束。为稳定政局,卢政府奉行民族和解和团结政策,接待并安置回国难民,并公开审判了1994年大屠杀中的罪犯。
布隆迪是卢旺达的邻国,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504万,其中胡图族约
占85%,图西族约占14%。两族间也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和军事政变,造成数十万人丧生,上百万人沦为难民。在卢旺达胡图族建国的同时,布隆迪则建立图西族人掌握政权的政府,图西族在内阁和各省政府中占了绝大多数,军队则为图西族所把持,占人口多数的胡图族长期处于无权地位。为改变自身命运,胡图族曾3次起义,尤以1972年4月的暴动规模最大。1988年布隆迪发生两族间的大屠杀,5000人丧生,10多万人沦为难民。
1993年6月,布举行首次多党总统和议会选举,胡图族政党“布隆迪民主阵线”在大选中获胜,恩达达耶当选为总统,但军队仍在图西族掌握之中,胡图族出身的总统自然不能完全控制军队。所以,新政权上任后,首先就着手通过调整政府机构人员和改组军队以巩固政权,但引起了军队中的部分图西族极端分子的不满,1993年6月和10月,布隆迪两次发生军事政变,恩达达耶总统和正副议长被图西族极端分子杀害,两族矛盾随之激化,民族仇杀造成70多万人流亡国外,其中大部分是图西族人。1994年1月11日,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被选为布隆迪新一任胡图族总统,然而,仅仅3个月后,1994年4月6日晚,恩塔里亚米拉(胡图族)与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胡图族)因乘坐的专机遭袭坠毁身亡。恩塔里亚米拉遇难后,布隆迪民主阵线和反对派就新的国家元首人选和重新组阁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执,并引发严重的种族冲突。大规模的部族冲突和仇杀最终造成了至少20万人死亡、近百万人沦为难民、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社会倒退40年的灾难性后果,布隆迪因此成为全球最穷的10个国家之一。种族大屠杀后的布政局持续动荡,1996年7月225日,图西族掌握的军队再次发动政变,罢黝胡图族人总统恩蒂班通加尼亚,推举图西族人布约亚为总统。布约亚政权面对以坦桑尼亚为首的周边国家对布实行的经济制裁和国内日益严重的困难局面,被迫加大民族和解力度,努力推进国内政治改革。1998年6月同议会建立“政治伙伴关系”,颁布《过渡时期宪法》和“过渡时期政治纲领”,并在组建过渡政府和扩大议会时充分照顾了胡图族和其他党派利益,使国内政治气氛得到很大改善。经过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调解,布隆迪冲突各派举行了多轮谈判,2000年8月28日,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主持下,冲突各派在阿鲁沙签署了《布隆迪和平与和解协议》,布隆迪的和平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索马里内战
索马里共和国位于非洲最东部被称为“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半岛上,面积
6.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070万(联合国1夕蛇年估计),主要分为萨马勒和萨卜两大族系。每个族系通常又由几个部族组成,萨马勒族系包括达鲁德、哈威伊、迪尔和伊萨克几个大部族,萨卜族系包括拉汉文部族和迪吉尔部族,其中每个大部族又有若干小部族。各部族都使用索马里语,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属
逊尼派。索马里是非洲各国中民族同一性较强的国家,但部族之间的矛盾冲突非常复杂,索马里内战实际上就是部族之间冲突的恶果。
历史上,索马里的大小部族过着流动的游牧生活,各部族间经常为争夺草场和水源而发生冲突,历史积怨给索马里现代社会政治带来了无穷的遗患。1969年,索马里总统舍马遇刺,西亚德少将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执政,成立索马里民主共和国。西亚德出身于索马里南部达鲁德部族中的马列汉小部族,具有强烈的部族意识。西亚德为巩固政权,重用少数派的同族而排挤、罢免甚至逮捕其他部族的政府要员和军官等,引起其他部族的强烈不满。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了加强对索马里的渗透和争夺,分别在索马里物色了其代理人,在美苏两国的支持下,亲美与亲苏两派为了夺取政权多次以兵戎相见。1977年,索政府驱逐了在其境内的苏联和古巴的军事人员,转而寻求美国的支持。1988年,在苏联的支持下,反西亚德政权的索马里民族运动部队在索北部挑起一场大规模内战,使30万索马里难民流入他国。冷战结束后,索马里的部族冲突全面爆发。1990年底,索马里内战不断升级,局势失去控制,以索马里联合大会党、索马里民族运动和索马里爱国运动为主的反政府武装在与政府军的交战中不断取得胜利,1991年1月27日,反政府军占领总统府,两天后,首先发动攻打首都摩加迪沙的哈威伊部族的联合大会党领导人迈赫迪宣布就任临时政府总统,成立完全代表哈威伊部族利益的临时政府。由欧加登族组成的索马里爱国运动和由达鲁德族组成的索马里民主救国阵线等组织拒不承认该临时政府,继而联合发兵对首都摩加迪沙形成合围之势,联合大会党武装部队组织了强大的反攻,于1991年4月12日打破了爱国运动和民主救国阵线的武装部队对首都的包围。在大敌当前之际,联合大会党内部又因部族分歧而陷入严重的内让,临时政府总统迈赫迪和联合大会党主席、议长、军队参谋长艾迪德分别属于哈威伊族内的阿巴加尔和哈巴杰迪尔两个小部族,两人相互猜疑,最后双方的矛盾发展成公开的武装冲突。1991年9月初,两派武装动用机枪、大炮、火箭等各种轻重武器,在首都摩加迪沙激战3天,造成500余人死亡、1500多人受伤。到11月,冲突发展为大规模军事作战行动,迈赫迪由于军事实力不如艾迪德而退出首都,1992年1月又集结部队对摩加迪沙展开反攻,双方你争我夺,战事久久不能停止。交战双方丧失理性的行为给索马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到1992年1月下旬,冲突己使7000人死亡、13000人受伤、数10万居民陷人饥荒之中,另有约10万难民逃往邻国。
为促成交战双方和解,联合国、非统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和一些非洲国家多次出面调停。1992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索马里实行全面武器和装备禁运的决议(第733号决议),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双方于1月底实现短暂停火。1992年12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向索马里派遣一支多国部队,以确保将救
援物资送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索马里灾民手中。但联合国的介人遭到了索马里国内各派的反对,联合国职员和士兵不断地遭到武装袭击。最后,联合国不得不做出了维和部队在1995年3月底前全部撤出索马里的决定。在这场持续近27个月、耗费20多亿美元的以美国为首的索马里维和军事行动中,共有140名维和人员死亡,其中有44名美国人。联合国维和部队撤出索马里后,索马里一直处于军阀武装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的无政府状态。国内各派打打停停,经过不断分化组合,逐渐形成索马里兰、邦特兰、拉汉文兰和艾迪德等派别四分天下的格局。国际社会曾多次进行调解,均无明显结果,索马里民族和解进程非常缓慢。在吉布提和有关方面的积极斡旋下,2000年7月16日索通过过渡宪章,8月选举产生索内战十年来的首届议会及首位总统。新政权上台后,相继提出恢复首都秩序、解除民兵武装、部族和解等一系列整肃国家的措施,同时积极出席包括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内的各种国际会议、访问周边及阿拉伯国家,寻求承认与援助。但以文人为主的新政府在国内不被各派军阀所承认,并遭到联合抵制,其活动范围仅限于首都一隅,无法有效施政,更无力控制全国,索仍呈军阀割据状态。
(三)南非的种族矛盾问题
南非地处非洲最南端,西临大西洋、东濒印度洋,三面环海,人口4300万,分为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洲人四大种族。其中黑人和白人占总人口的78%和12%,黑人主要部族有祖鲁、哲豪萨、斯威士、茨瓦纳和苏陀等;白人主要为荷兰血统的阿非利卡人和英国血统的白人;有色人是白人与其他人种的混血儿,亚洲人主要是印度人和华人。白人、有色人的大多数和60%的黑人信奉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亚洲人约60%信奉印度教,20%信奉伊斯兰教;部分黑人信奉原始宗教。
南非的种族成分和民族成分相当复杂。最早的居民为科伊科因人(旧称霍屯人)、桑人(旧称布须曼人,意即丛林居民)和班图尼格罗人(简称班图人)。有10多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祖鲁族和科萨族,闻名闻名遐迩的非国大就是以科萨族为主体建立的。
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1652年,荷兰人发现并开始占领南非沿海的地区,1910年英国又将整个南非据为自己的殖民地。白人殖民者入侵南非后,大力鼓吹“白人优越论”,极力推行种族隔离制度,他们声称上帝赐予白人以人类最优越的素质,而其他种族则是劣等民族,他们还利用宗教渲染白人奴役黑人是神的意志,企图使白人达到永久统治南非的目的。
1910年南非成立联邦之后,种族隔离制度得到全面实行,白人统治者陆续颁布的各种种族主义法律和法令达到350多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体育等领域,关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尤以1950年的《集团居住法》最集中地体现了种族隔离制度,在它的授权下,白人占据了占全国874%的
肥沃土地、城市和矿山,黑人则被指定居住在只占全国面积12.6%的贫痔的“保留地”内。1952年的《通行证法))又对有色人种的通行自由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它规定,年满16岁以上的非白人必须随身携带通行证以备警察随时检查,如证件不全,警察可以立即逮捕。肤色成为人们从事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决定因素,黑人基本上被剥夺了一切基本权利,整个南非成为一个“制度化的种族主义”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后期,种族隔离制度恶性膨胀,“保留地制度”发展为“班图斯坦计划”。按照该计划,南非政府建成10个“自治区”,把黑人按部族划进区内,先在区内成立“地方当局”,然后逐步走向“自治”,最终实现“独立”。为实现该计划,南非政府以种种借口强迫多达350多万的人口迁移,另有200多万黑人被遣送至“自治区”,“自治区”内的黑人平均每人只有土地24亩,其中可耕地只有3亩,而白人地区的相应数字则分别为220亩和53亩。
南非政府损害黑人利益、袒护白人特权的做法,引起了黑人的强烈不满,同时,也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1974年,南非被剥夺在联合国的权益,只保留席位,在其他许多国际组织的活动也被中止。南非各被压迫民族的民主呼声日益高涨,要求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种族矛盾问题。1989年,德克勒克上台执政,开始推行政治改革,释放非国大领导人曼德拉,解除对非国大等政治组织的禁令,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支柱性法律和法令,积极争取与黑人谈判以解决南非问题。德克勒克和曼德拉经谈判达成协议,非国大宣布放弃武装斗争,南非的民主进程迅速发展。1994年南非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多种族民主选举,曼德拉获胜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终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瓦解。
第三章 当代世界地区性民族问题热点(10课时)
一、中东地区及阿以冲突中的民族问题
中东地区历来是世界民族热点之一,也是二战以来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中东地区的民族问题及其影响是世界性的,可见,这一地区的局势对世界和平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东地区诸多复杂的矛盾之中,民族矛盾最为突出,民族问题是导致地区冲突和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中东地区的民族构成复杂多样,形成极为尖锐的民族矛盾。既有主体民族间的冲突,又有一国或几国之内的少数民族问题,局部地区还存在部族和部落问题。这些矛盾和争端的国际化色彩浓厚,且与宗教、边界等其他地区矛盾相交织,历史久远,涉及面广,不仅影响地区稳定,还对国际局势形成冲击。近年来,中东地区民族问题总体趋于缓解,主要民族争端多进入政治解决阶段,但由于民族矛盾历史久远、复杂多变,各对立民族间的和解之路依然曲折漫长。民族问题将随着中东地区局势的变化而起伏,随时可能引发新的争端。
“中东”这个地理名词它最初是作为西方殖民理论“欧洲中心论”的产物而出现的。从16、17世纪起,欧洲列强开始向东方进行野蛮的侵略扩张。沿着扩张的路线,它们逐渐把东方各地按其距离西欧的远近,分别把现在的东欧、巴尔干和地中海东部沿岸称作为“近东”,把印度及其以东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称为“远东”。到1900年,一个名叫托马斯·爱德华·戈登的英国将军首次提出“中东”一词,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区别“近东”和“远东”。因此,当时的“中东”只是指现在的波斯湾(阿拉伯人称之为阿拉伯湾,或简称海湾)周围地区。不过,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特别是“中东”和“近东”更是如此,往往统称为“中东”或“近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的中东司令部设在埃及,主要管辖和控制地中海东岸地区和波斯湾地区的事务。于是,战后人们越来越多地称这一地区为“中东”,而原先的“近东”一词也就很少使用了。
迄今为止,“中东”究竟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尚无一致的定论。其中流行的看法有两种,即狭义的小中东和广义的大中东之分。狭义的中东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伊拉克、巴勒斯坦、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阿曼、土耳其、伊朗、塞浦路斯和阿富汗等18个国家。广义的中东除此之外还包括非洲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苏丹。许多著作又把这个地区统称为“中东和北非”地区。当然,也有人认为,中东地区除了指以上24个国家和地区以外,还
包括巴基斯坦、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等国。从目前国际流行的指称来看,“中东”概念还是以狭义的中东提法居多。
在中东18个国家当中,除了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塞浦路斯和阿富汗5国,其他13个国家都是阿拉伯国家。中东18个国家的总面积大约7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1997年居民人数己超过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2%。
由于该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联接处,东西文明的交汇点,加之丰富的石油资源,使这一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价值,也使该地区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非常突出。
中东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特定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东西方各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这里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也曾经孕育了三个盛极一时的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公元前6一3世纪)、阿拉伯帝国(公元7一11世纪)和奥斯曼帝国(公元14一加世纪初)。历史上还有无数个帝国在此兴起、征战,然后又神奇地衰落、消失,古埃及人、胖尼基人、亚述人、罗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等诸多民族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不同民族的兴衰,自然灾害、战争等造成的民族迁徙,不同种族、民族在交往过程中的融合,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定历史条件,形成了中东地区极其复杂的民族、部族和部落等形态各异的社会组织形式。
有史以来,中东地区既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多种民族迁徙的通道和融合兴替的场所。因此,中东是一个民族分布很复杂的地区,民族跨界而居的现象十分普遍。阿拉伯人为中东地区最大民族,人口约2.5亿,约占中东人口的60%。操属于闪含语系的阿拉伯语,主要居住在从地中海东岸、阿拉伯半岛一直扩展到北非马格里布的广大地区,该地区的国家又统称阿拉伯国家或阿拉伯世界,共建有22个国家(阿盟成员)。在伊朗和以色列分别有65万和80万阿拉伯人。阿拉伯人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公元7世纪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而达到鼎盛,势力遍及中亚、西亚和北非的广大地区,一度到达欧洲。公元10世纪阿拉伯帝国衰落后,阿拉伯人的居住地先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有西方列强的殖民地,阿拉伯人四分五裂。二战后,伴随民族主义的兴起,阿拉伯人逐步摆脱英、法等国的殖民统治,立了许多独立的民族国家。土耳其、波斯是非阿拉伯民族中的最主要民族,人口分别约为5000万和4200万。土耳其人操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主要居住在土耳其,占其人口的80%。在塞浦路斯的土族人约为10万;波斯族操属于印欧语系的波斯语,主要居住在伊朗,约占其人口的“%,另外,在伊拉克约有16万人。库尔德是仅次于阿拉伯、土耳其和波斯的中东第四大族,操属于印欧语系波斯语族的库尔德语。主要居住在土尔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交界地区。据统计,现有人口约2400万。其中:土耳其约1200万,伊朗约500万,伊拉克约320万,叙利亚约100万,黎巴嫩约10万,亚美尼亚和阿
塞拜疆约30万,欧洲约巧0万(德国50万),美国等地也有少量库尔德人。犹太人约500万,操属于闪含语系的希伯莱语,主要住在以色列,约占其人口的81%。
长期来,由于历史的或宗教和教派的原因,这些民族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变,矛盾和冲突时而发生。其中既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民族之争,也有同一信仰的不同民族之争和同一信仰的同一民族之争。特别是在近代,英法等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为了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殖民统治,除了用武力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外,还通过人为的划界分疆,肢解原属同一民族的地区为不同国家,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他们利用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教派的分歧,或借口保护少数民族,或制造民族隔离,致使当地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成为导致这个地区动荡不安的一个主要原因,如阿以冲突、两伊战争、塞浦路、斯希土两族之争、库尔德族的独立问题、黎巴嫩内战和阿富汗内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不与突出的民族矛盾有关。
现代中东民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了国家,并在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民族,如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犹太人、希腊人和普什图人,另一类为少数民族,即没有单独属于自己的国家,或者在国家中占少数的民族,如库尔德人、科普特人、阿塞拜疆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和亚美尼亚人等其他许多民族。其中阿拉伯人占中东总人口60%以上。除了犹太人、希腊人和部分科普特人分别信仰犹太教和基督教以外,其他民族的大多数人都信奉同一个宗教—伊斯兰教。现代的阿拉伯民族是泛指阿拉伯语化的人群,并不具有严格的民族意义。实际上,只有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贝杜因人(即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才是阿拉伯人的真正祖先。其他地区的阿拉伯人则是阿拉伯语化的阿拉伯人,他们分属于其他许多民族,如巴勒斯坦人、德鲁兹人、费拉赫人、贝札人和巴加拉人等。但现在凡是讲阿拉伯语的国家都通称为阿拉伯国家,属阿拉伯世界。在中东,非阿拉伯国家只有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塞浦路斯和阿富汗5个国家。其中伊朗和阿富汗是两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
在伊朗,主体民族是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46%。其他少数民族都是分布在周边的跨界民族,如西部的库尔德人;东部与阿富汗毗连的赫梯亚人;东南与巴基斯坦相连的律路支人等,他们和波斯人同属一个语系,统称为伊朗人,约占总人口的70%。其他的少数民族有西北部的阿塞拜疆人,东北部的土库曼人和西南部的阿拉伯人。
在阿富汗的2484万总人口中(1997年),普什图人约占一半。其次有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和哈萨拉人等其他民族。其中的塔吉克族属伊朗语族,乌、土等族属突厥语族。这些民族同中亚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主体民族也都属于同族同源,有着共同的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阿富汗98%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其中90%属于逊尼派。1979年至1989年苏联入
侵阿富汗。1989年2月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由不同的宗教、民族组成的各武装派别之间发生了争夺中央政权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19%年由穆·奥马尔领导的伊斯兰民兵组织塔利班上台执政。但塔利班与反塔联盟之间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加之外国势力的插手,阿富汗国内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愈演愈烈,不但使阿富汗国内局势一直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而且严重影响了周边邻国的社会稳定。2001年9月11日,恐怖组织发动了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10月7日,美国以塔利班政权支持发动“9·11”事件的幕后主使本·拉登为由,又发动了针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塔利班政权垮台,以卡尔扎伊为首的新政府成立。但阿富汗国内各派武装冲突仍时有发生,袭击美英联军的事件频繁。阿富汗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阿富汗能否真正实现民族和解,实现和平仍是一个未知数。
在土耳其,主体民族是土耳其人,约占全国总人口6400万(1997年)的80%以上,居绝对多数。少数民族以库尔德族人最多,约有1200万。其他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阿拉伯人和亚美尼亚人。不过,长期来土耳其政府对其少数民族一直采取强硬的同化政策,从而引起了少数民族的极大不满,特别是库尔德人的反抗。土耳其政府至今仍拒不承认库尔德人为单独的一个民族,而居住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境内的库尔德人,为实现其梦寐以求的民族自治或独立的愿望,同所在国政府进行了无数次抗争,结下了难解的恩怨。现在库尔德民族问题己不仅成为困扰土耳其等国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而且也是影响今后中东地区局势的一个潜在因素。
塞浦路斯的主要居民是由南部的希腊人和北部的土耳其人组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塞浦路斯人民要求独立,但在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下,希、土两族居民的矛盾和冲突频起。1960年塞浦路斯独立后,希土两族虽一度组成联合政府,但终因权力分配问题而告破裂,迄今希腊和土耳其两族的分裂局面仍然未能解决。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年轻的一个国家,也是一个由犹太移民建立的国家。1882年,俄国犹太青年开创“阿里亚”(ALIYA,希伯来文,意为“移居以色列土地”)运动前,在巴勒斯坦生活的犹太人仅2.4万人,但到1948年建国时,经历了6次“阿里亚”,犹太人己增至65万人。到1997年,以色列的犹太人大约有490万,约占总人口600万的82%,其中绝大多数是移民及其后裔。以色列的犹太移民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阿希肯兹人,即来自欧美的西方犹太人,另一类是塞法拉迪人,是指来自北非和中东等其他伊斯兰国家的犹太人,又称东方犹太人。西方犹太人一般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比较丰富的行政管理技能,他们是以色列国的主要缔造者,控制着国家主要的权力机构和社会上“受人尊敬”的岗位。东方犹太人绝大多数是以色列建国以后,由于阿以关系紧张和几次战争而
移居以色列的,他们虽然目前是以色列人口中的多数,但其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和文化素质一般都低于西方犹太人。相比之下,作为少数民族,生活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受教育的程度,都与犹太人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是处于以色列社会最低层的贫困群体,作为以色列的公民,他们与主体民族犹太人的关系经常充满着矛盾,并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中,彼此都不能完全信任或接受对方。这种情况在整个阿以民族矛盾尚未真正解决以前,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仍是比较困难的。阿以冲突中的民族问题:阿以之间沉淀了人类社会各种利益冲突,民族的,宗教的,家族的,国家的,国家集团间的等等。阿以冲突是国际关系史上持续时间最久和最复杂和最难解决的地区冲突,涉及范围广、领域多,各方积怨深。它是中东地区动乱的一个重要原因。阿以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是巴勒斯坦问题。如果从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算起,阿以冲突己经延续一百多年了。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激化。自1948年至1982年间,阿以之间接连爆发了四次阿以战争,并发生了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小规模冲突不计其数。但是,经历了这些战争之后,阿以双方都清醒地认识到,它们之间地民族、宗教、领土争端是不可能通过战争得以彻底解决的。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己成为客观事实,阿以长期处于紧张的武装对峙,对谁都是沉重的负担。阿以冲突自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进入和平进程。
二、南亚地区印巴冲突中的民族问题
南亚地区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和马尔代夫等国家,有众多民族信仰多种宗教。南亚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十分突出,在此作用下,南亚地区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动荡不定的地区之一。其中,印度是南亚的超级大国,自从印巴分治以来,印度的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流血冲突就没有中断过,同时,锡克教教徒同政府的冲突也十分激烈,多次发生震惊世界的流血事件。当然,南亚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地区热点当属印巴围绕克什米尔的冲突。
有人认为印巴地区冲突持续时间之长,程度之激烈,都仅次于中东,成为世界第二大热点。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冲突,既有民族间的冲突,又有宗教之间的冲突,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又在外力的干预之下,使克什米尔的民族宗教争端至今尚未得以解决。迄今为止,克什米尔地区的流血冲突己经造成几万人死亡,使得这一拥有世界绝美风光的游览胜地成了生灵涂炭、满目疮咦的悲惨世界。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属一个国家,1757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英国撤出印度时,把它分割为四块(印度、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分属两个国家。印、巴独立后,两国长期不和,冲突频频。印巴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争夺克什米尔地区。
克什米尔的全称是查漠一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面积近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多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按照《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方案)的宗教归属原则,克什米尔应归巴基斯坦,但英国殖民者采用“分而治之”的政策,故意把它划为未定区,企图利用克什米尔来制造印、巴之间的矛盾,以维持英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克什米尔广大伊斯兰教徒居民要求归属巴基斯坦,但控制克什米尔议会的印度教王公们宣布克邦归属印度。这是克什米尔悲剧的历史原因。数十年来印巴军民洒下的鲜血,还有印巴两国为此付出的沉重经济代价,都是这个历史悲剧的产物。
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冲突虽表现为领土纠纷,但有着深层民族、宗教原因。早在印巴分治之前,1940年3月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就提出了巴基斯坦立国基础的“两个民族理论”,认为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两个民族,应该分治为两个国家,给两个民族以单独的祖国。而印度一直坚决反对“两个民族理论”,认为民族和宗教是两个政治概念,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都同属一个民族,仅仅存在宗教信仰的差别,没有民族的差别。巴基斯坦方面一般把国内穆斯林称之为“多数民族”,而把占人口3%的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和拜火教徒称之为“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巴政府认为,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冲突是“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冲突。共同的宗教信仰坚定了克什米尔整个穆斯林群体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要求,印度又绝不放弃克什米尔印控区的主权,于是50多年来印巴冲突一直不断。特别是三次克什米尔战争大大加深了印巴两国间的宿怨和互不信任,大大加深了克什米尔地区民族、宗教的隔阂与矛盾,大大增强了该地区的动荡和不安,为暴力恐怖势力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社会基础和历史氛围。
克什米尔问题的始作俑者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当局,但是使克什米尔问题复杂化、长期化的助虐者却是美国。过去,南亚是美国建立针对前苏联的新月行包围圈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时印度坚持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反苏反共条约组织,引起美国不满,美国执行“支巴制印”的政策。冷战结束后,美国出于牵制中国的战略考虑,调整了对南亚的政策,逐渐亲印疏巴。“9·11”后,美国对南亚的政策又有所调整,为了反恐、打击塔利班、推翻萨达姆主权,解除了对巴基斯坦的制裁,还不断提供经济援助。积极劝说印巴双方采取克制态度,把克什米尔争端暂时搁置起来。美国在南亚的介入对克什米尔问题将产生更为复杂的外力强加因
素。
印度与巴基斯坦从1998年核军备竞赛开始的克什米尔冲突,一直将宗教一民族一国家的原则作为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互不相让的重要分水岭。巴基斯坦一向认为,当年的印巴分治是根据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分属不同民族的原则实现的: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国家,巴基斯坦是穆斯林的国家。沿袭这一思路,印度与巴基斯坦在难以避免的两国边境纠纷和冲突中把自己带进了一个怪圈:如果巴基斯坦承认穆斯林占大多数的克什米尔地区属于印度领土,那么就等于否定了自己赖以立国的上述根本原则;而印度向来反对巴基斯坦宣扬的“两个民族、两个国家”的理论,却又武断地认为穆斯林虽然与印度教徒信仰不同,但依然属于同一个国家,并坚决反对穆斯林以伊斯兰教立国,如果把克什米尔划归巴基斯坦,则等于认可了巴基斯坦借以扩张的理论,从而将导致多宗教、多民族的印度社会成为南亚的“巴尔干”。①为此,印度与巴基斯坦双方互不相让、变本加厉,从而引起了2002年以来克什米尔冲突持续升温,严重威胁南亚次大陆乃至全亚太地区的安全。
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对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印巴间的紧张局势不仅影响着南亚,而且影响着世界。印巴都是事实上的核国家,一旦局势失控,造成的灾难所涉及的将不仅是印巴和克什米尔地区的人民。历史上有过两个有关国际文件,即1948年联合国关于在克什米尔举行公民自决的38号决议和1972年关于双方遵守实控线的西姆拉协议。但是这两文件是相互矛盾的,印巴各执一词,难以达到共识。当然,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要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复杂的历史、民族、宗教背景只是一个方面,而真正的关键,则是印巴双方基于实际利益的现实考虑,简单地说,就是印度方面要千方百计强行巩固自己在印控制克什米尔的统治,而巴基斯坦方面则不愿意看到印度依靠武力将一个穆斯林占大多数的地区归人印度的版图。双方都认为这是各自的国家民族利益而互不相让,相互指责对方为恐怖主义或侵犯人权,甚至兵戎相见。而且,两国原教旨主义等强硬势力和军方都有着影响政治决策的能力;加上这个问题在两国均已政治化、感情化,克什米尔的未来牵动着两国人民的心。这就更加大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克什米尔问题关乎印巴两国战略利益,任何一方都难以做出实质性让步。两国民众的“克地情结”根深蒂固,已成为政府决策地严重挚肘。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视为内政,坚决反对讨论该地归属问题。巴基斯坦则坚持通过公决方式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鉴于克什米尔涉及民族、宗教、领土等极为复杂而敏感地问题,目前看不到这一死结得以解决的任何前景。
三、中亚地区的民族问题
(一)中亚五国的民族状况
中亚五国民族成份复杂,均系多民族国家。其中,民族数目最多的哈萨克斯坦达130个,乌兹别克斯坦129个,民族数目较少的也有几十个。除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和塔吉克人5个主体民族之外,俄罗斯人在中亚各国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尽管中亚国家独立后其境内的俄罗斯人大量外流,但到1995年他们仍是哈、吉、乌三国的第二大民族(其人口数目分别占这三国人口总数的34.8%、16%和8%),是土、塔两国仅次于乌兹别克人的第三大民族(分别占这两国人口的6.7%和1.7%)。中亚地区民族成分如此复杂,而且俄罗斯人在中亚各国人口中占有如此大的比重,是沙俄和苏联时期不断向该地区大量移民的结果。
中亚国家独立后,又产生许多新的民族问题。这包括俄罗斯人与当地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因为经济问题如水资源、土地利用等产生的问题,同一民族生活在中亚各国引发的族际矛盾问题,在政治和其他利益分配中引发的部族矛盾问题等。1993年12月19日,哈萨克斯坦巴甫洛达尔市的俄、哈两族曾发生流血冲突。在一些中亚国家,俄罗斯人建立起捍卫自己权益的社会团体。如哈萨克斯坦的“统一”族际和睦运动的成员主要是俄罗斯人。该组织的基本主张是反对哈萨克斯坦社会中的“哈族化”,同时要求确立俄语与哈语平等的国语地位。而更多的俄罗斯人则是怀着不满和无可奈何的心情离开这些国家。据哈萨克斯坦报纸报道,1992年离开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人有 17.5万人,1993年是17万人,1994年25万人。这些俄罗斯人出走的动机,“与民族有关的心理因素占有一定地位”。
中亚各国独立后,边界问题已成为影响相互关系的潜在不稳定因素。据报道,中亚五国间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边界争议问题。为了保持形势稳定和民族团结,中亚国家主要领导人都主张维持边界现状。1995年2月10日,哈、乌、吉总统签署的这三国国家间首脑会议协议的第一条重申“不破坏边界现状”。 1997年4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再次强调,“承认业已形成的国界及其不可改变性,这一原则应当成为每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宪法原则,应当成为保障每个国家的主权和巩固其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基本条件”。
为缓和俄罗斯人与当地民族的矛盾,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政府已同意本国的俄罗斯人具有双重国籍。哈萨克斯坦虽未明确规定其境内俄罗斯人具有双重国籍问题,但1994年3月下旬,哈、俄两国总统在莫斯科会晤协商,次年1月,哈、俄两国签署《哈、俄关于哈常住俄罗斯的公民和俄常住哈的公民的法律地位条约》、《哈、俄关于简化申请到对方常住手续的协议》等文件,解决了俄、哈两族向对方移民的国籍问题,即居住在俄境内的哈萨克人和居住在哈境内的俄罗斯
人可自由向对方国家迁徙,并应顺利得到对方的国籍。据报道,吉尔吉斯斯坦在其境内俄罗斯人的双重国籍问题上也表示向俄罗斯让步。吉总统阿卡耶夫曾专门发布命令,强调把俄语和吉尔吉斯语同等看待。此外,根据吉、俄1992年6月签订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的有关条款,在吉建立了由俄罗斯资助的比什凯克斯拉夫大学,招收斯拉夫民族青年学生,以解决苏联解体后该共和国操俄语居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这也起到“挽留”这些居民的作用。
(二)中亚五国当前的民族问题
首先,各国主体民族的民族主义倾向有所抬头。中亚地区五大主体民族同当地其他民族一样,曾饱受沙俄的压迫和奴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苏联时期,这些民族的政治地位虽然有提高,经济、文化也有发展,但在大俄罗斯沙文主义阴影下,他们在精神上长期受压抑。苏联解体,中亚国家宣布独立,这些民族开始当家作主,扬眉吐气。欣喜之情,不难理解。但与此同时,在这些主体民族的一些人中,滋长了唯我独尊的不健康情绪,影响到他们同别的民族,特别是同俄罗斯人的民族团结。各国独立后的新宪法都把本国主体民族的语言规定为国语,复兴各主体民族文化的运动在中亚国家兴起,许多城市以至街道纷纷更名。在干部配备、任用方面明显偏重于主体民族。各国宪法都规定,只有熟练掌握国语(即主体民族语言)的公民才有资格出任总统。土库曼斯坦宪法甚至明文规定,只有土库曼族人才能当选为本国总统。中亚各国现任总统均来自主体民族。在吉尔吉斯斯坦,干部配备方面“任人唯吉”的现象颇为突出,“各单位一把手必须是吉族人,不管其是否内行,而原任该职的俄罗斯人或其他民族的人,尽管是本行业专家,也只能退居次位”。 1995年2月,在吉新议会前两轮选出的78名议员中,吉族议员占近90%(而吉族在全国总人口中占52.4%),俄罗斯族议员只占6%(而俄族占全国总人口20.9%)。在哈族和俄族占国家人口比重大体相当的哈萨克斯坦,其总统、总理以及国防、外交、内务等关键部的部长主要由哈萨克人担任。据报道,在哈国家机关、议会、总统机关、法院、检察院、国家安全部门、海关、税务部门、银行机构以及科学、医疗、文化、地方自治机构的关键岗位的负责人80-90%由哈族担任,而在苏联解体前,哈萨克人一般只占50%左右。一些新建机构,如总统班子、银行、税务等部门基本上都由哈萨克人担任。 1992年9月30日和10月23日,在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分别召开了世界哈萨克人和世界土库曼人大会,借以鼓吹和宣扬这两个民族的“伟大精神”。据有关材料,目前在哈境外30多个国家生活着350万哈萨克人。哈政府采取欢迎境外哈族回归“历史故乡”(指哈萨克斯坦)的政策,为返回的哈萨克人提供资金及其他物质帮助。据不完全统计,仅1992年,哈萨克斯坦就接待了6万多名从蒙古
和独联体其他国家来哈定居的哈萨克人。早在1992年12月中旬,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在一次讲话中也说,当时在土境外居住着几百万土库曼人。他表示,对于“所有想回到父辈祖国并有志于促进土库曼斯坦繁荣昌盛的同胞”,土库曼政府准备向他们提供住房和工作。应该再次指出的是,中亚五大主体民族沙俄时期在“民族监狱”里饱经苦难,苏联时期在大俄罗斯沙文主义阴影下精神上备受压抑。自中亚五国宣布独立以来,他们当家作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开展民族复兴运动。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上述“矫枉过正”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由此引起主体民族的民族主义抬头,产生新的民族矛盾,甚至给他们的一些周边国家的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带来某些消极影响,也是值得注意的。
其次,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因发展不平衡而引发的民族和部族矛盾。例如,塔吉克斯坦南方的哈特隆州和东南部的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是该国经济很落后的贫穷地区,其主要居民为塔吉克人,而北方的列宁纳巴德州经济实力最强,工农业生产发达,居民生活富裕,乌兹别克人主要集中在这里。原苏联塔吉克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大都来自北方。所以,在塔国内动乱初期,南方地区是反对派的根据地,而北方地区则全力支持共和国政府。自现任总统拉赫莫诺夫执政以来,在国家中央机关里,来自南方的干部占上风,这又在北方人中引起不满情绪。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斯拉夫族居民较多),南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吉尔吉斯族和乌兹别克族居民为主)。近年来,随着推行市场经济,南北之间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南北方之间的对立情绪更趋明显。哈萨克斯坦也存在类似情况。在该共和国的20个州和国家直辖市中,俄罗斯人在北、东、中部的7州、1市(原首都阿拉木图)占多数。据1992年官方统计,在阿拉木图市,俄罗斯人占68%,在东哈萨克斯坦州占 64.8%,北哈萨克斯坦州占61.8%,而在其余各州,尤其南部几个州,哈萨克人占多数。近年来,在俄罗斯人居住相对集中地区,有些人要在哈实行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有人甚至主张将北部若干州划归俄罗斯。这些思潮都受到哈当局的断然否定。此外,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地区的乌兹别克人与塔吉克人之间也存在矛盾;在土库曼斯坦则存在部族矛盾的问题。尼亚佐夫总统号召土库曼斯坦人民要清除部族观念,树立统一国家意识,就是针对上述情况而言的。
(三)中亚地区的宗教
中亚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里教徒众多,教派林立。该地区五大主体民族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塔吉克人以及鞑靼人、维吾尔人和东干人等民族都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只在塔吉克斯坦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有6-10万塔吉克人是什叶派支派──伊斯玛义派的
追随者);生活在中亚地区的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主要信奉东正教;朝鲜人信奉佛教和基督教;德意志人信奉基督教;犹太人信奉犹太教,等等。
在中亚地区,伊斯兰教具有1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信奉这一宗教的人数最多。90年代初,苏联解体前夕,中亚地区大约有伊斯兰教徒3850万人,占原苏联伊斯兰教徒总数(5500万人)的70%。伊斯兰教是中亚地区颇具影响的主要宗教。
1991 年8月底至12月中旬,中亚五国先后宣布独立,该地区的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有了更大发展。信教人数、宗教团体和清真寺数目猛增。苏联解体时,中亚五国有清真寺160座,到1993年已增至5000座。 其中,清真寺数量增加最多的是塔吉克斯坦,由1989年的70座猛增到1992年的2870座。苏联时期,阿拉木图唯一的清真寺目前已修葺一新,另外又建造了10来座清真寺。哈萨克斯坦的清真寺已由独立前的63座增至1997年的4000多座。截止1995年1月,该共和国有将近30个教派,1180个宗教团体。 到1997年,乌兹别克斯坦约有15个宗教派别。再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例。苏联时期,吉尔吉斯共和国有清真寺15-20座,而到1996年初就发展到1500-2000座,增长100倍!由于宗教徒、宗教团体和清真寺数量扶摇直上,伊斯兰教神职人员显得供不应求。1995年9月12日,《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披露,就在最近3年内,仅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就开办了1000多座清真寺(实际上,还有很多清真寺没有正式登记)。每座清真寺都需要2-3名神职人员;各类学校以及各种社会、国家组织团体也都需要宗教学家。正因为如此,神学便成了“热门”专业。在奥什国立大学,神学专业,就像法律、医学专业那样备受青睐,5-6个考生竞争一个录取名额。在这种情况下,奥什州和贾拉勒阿巴德州先后开办了好几所私立中等神学校,在奥什、阿拉万等城市也都建立了伊斯兰宗教学校。 在塔吉克斯坦,伊斯兰复兴党直接干预社会生活,曾一度成为在该国具有颇大影响,甚至能左右国家形势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四)泛伊斯兰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中亚的流行
泛伊斯兰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西亚,其创始人是出生于伊朗、曾任阿富汗大臣的哲马路丁·阿富汗尼(1839-1897年)。他终生致力于泛伊斯兰主义的宣传鼓动。他主张“全世界穆斯林联合起来”,组建一个统一实体,以求伊斯兰世界生存和振兴,并与西方势力,特别是与西方基督教国家相抗衡。苏联解体后,泛伊斯兰主义,尤其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在中亚地区死灰复燃,渐趋活跃。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指按伊斯兰最初教旨变革现实社会的一种复古的神权思潮及随之而来的一场反对世俗化和西方化、全面推行伊斯兰化的运动。当代原
教旨主义者认为,一切有悖于伊斯兰原则的制度和政权,都是对真主的玷污和对《古兰经》的亵渎,必须摈弃现代法制,主张依照伊斯兰教法和宗教领袖的解释制定国家政策、法律、宗教规范和社会准则。他们甚至宣称,真主已授权一切虔诚的穆斯林在需要时使用暴力向伊斯兰教的叛徒和异教徒发动“圣战”,直至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中亚原教旨主义活跃的标志之一,是该地区出现了原教旨主义政党。1990年6月,在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市成立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政党──全苏伊斯兰复兴党。该党在中亚五国都建立了基层组织。其中,塔吉克斯坦伊斯兰复兴党在成立初期有成员7万人,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势力。
泛突厥主义,又称“奥斯曼主义”,或“大土耳其主义”,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流传于中东至中亚这一广阔地域的一种政治思潮。它把居住在西起小亚细亚半岛、东到中亚和我国新疆这一地区范围内的30多个使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各分支语言的民族说成是可以联合在一起的所谓“突厥民族”,鼓动他们在土耳其领导下建立一个庞大的统一国家。
自90年代初以来,随着苏联解体,土耳其同其他国家一样,急切地进入中亚填补“政治真空”,泛突厥主义的思潮与活动又开始抬头。最近7-8年,尤其在苏联解体前后一段时间,土耳其在对中亚国家加强政治交往、经济援助和文化渗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向中亚地区宣传和灌输泛突厥主义思想。在这方面,安徽大学乌传衮教授曾做过有益的探索,并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他在一篇论文中总结归纳出土耳其对中亚宣传、灌输泛突厥主义思想的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1、通过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宣传泛突厥主义思想。在1990年末至1991年9月的不足一年里,土耳其先后召开了“第二届突厥斯坦国际代表大会”、“突厥方言和俄语讲习班”以及“欧亚大陆的新格局”研讨会。这些会议都广泛吸收中亚国家代表参加,土耳其方面则不失时机地宣扬,它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结构是中亚各共和国可资效仿的榜样”;2、通过舆论扩大影响,宣扬中亚的泛突厥主义活动,吹捧中亚的泛突厥主义“活动家”。土耳其报刊不时提及哈萨克斯坦“解放党”主席阿卡塔耶夫、乌兹别克斯坦“统一人民阵线”领导人巴拉托夫等,同时,发动土耳其原有的泛突厥主义组织对中亚国家开展活动;3、为中亚实现泛突厥主义提供可行的纲领性理论,如大力宣传1990年9月莫斯科“突厥和东方民族总委员会”制订的《1990-2000年苏联被奴役突厥人和穆斯林民族争取自由的十年计划》,介绍阿塞拜疆人乃曼托夫的“突厥联盟构想”,宣扬伽斯普林斯基倡导的“泛突厥主义的基石是突厥民族实现语言、行动和思想的一致”;4、由政府领导人直接公开出面为推行泛突厥主义张目。早在1990年8月,土耳其就派出所谓“突厥世界调查团”到中亚“考察”,广泛结交各界人士。前总统厄扎尔多次说 “21世纪将成为突厥民族世界的世纪”。现总统德
米雷尔在1992年2月23日宣称:“随着苏联解体,土耳其的疆域变大了,已是西起亚德里亚海,东抵中国的长城”。 同年4月,他在访问中亚期间呼吁所有突厥人互相接近,提议建立一个“突厥市场”,并许诺向中亚国家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中亚国家独立后,在泛突厥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该地区泛突厥主义活动确有表现。但是,要像泛突厥分子所设想的那样,中亚四个突厥语国家加入以土耳其为首的 “独立的突厥联邦”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没有可能的。
中亚国家是我们的西部近邻。我国新疆境内生活着操突厥语、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哈萨克人、乌孜别克人、柯尔克孜人和塔塔尔人等民族。从维护西部边疆的安全、稳定形势出发,我们既不能过高地估计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潮对中亚国家的影响作用,也不能对该地区“双泛”的影响熟视无睹,掉以轻心。
四、巴尔干地区的民族问题
位于欧洲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在20世纪特别令人瞩目,主要是原南斯拉夫境内因民族问题爆发了三次残酷的战争:克罗地亚内战、波黑内战、科索沃战争。这三场战争都是持续地在巴尔干半岛上进行,打得整个欧洲胆颤心惊,也使全世界关注巴尔干地区的民族问题。
(一)波黑内战
波黑共和国,全称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曾为南斯拉夫联邦六个共和国之一。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两部分组成。国土面积5.1万平方公里,山多地少,平原仅占10%。波斯尼亚面积为4.2万多平方公里,是波黑的主体,首都萨拉热窝。波黑东邻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与黑山共和国接壤,西、北面与克罗地亚毗连。波黑约44%的居民为波斯尼亚人(或称穆斯林族),约犯%的居民为塞尔维亚族,约17%的居民为克罗地亚人。另有少数捷克人、阿尔巴尼亚人和匈牙利人。其中,波斯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塞尔维亚人信仰东正教,克罗地亚人信奉罗马天主教。这三个民族都使用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三个民族总数的70%按民族聚居,20%住在相邻的相互接壤区,10%混居在一地。
长期的民族、宗教和历史恩怨,外加塞、克、穆三族未能就组建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达成协议,再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直接插手,民族冲突和以争夺土地为目的的波黑内战爆发并难以消停,持续了3年的时间。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首先宣布脱离南联邦独立,引发南联邦解体的内战。11月,马其顿也宣布独立。这时,是继续留在南斯拉夫联
邦还是成为独立国家的重大抉择就摆在波黑塞尔维亚、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三大民族面前。代表三大民族利益的三大政党在此问题上的意见大相径庭。穆斯林族民主行动党主张在保持波黑领土完整的前提下退出联邦独立建国,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站在穆斯林一边支持独立,并希望最终与克罗地亚共和国融为一体,塞尔维亚民主党坚决反对波黑独立,要求留在南联邦内。
1991年10月15日,波黑议会的穆、克两族议员不顾塞族议员退场抵制,通过了《关于波黑主权的备忘录》,强调了波黑的主权国家地位。1992年l月15日,欧共体正式承认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独立,对波黑的穆、克两族鼓舞巨大。穆、克两族不顾塞族强烈反对,就独立问题组织全民于2月29日至3月1日两天进行投票公决。全民公决虽然遭到塞尔维亚族的抵制,但仍有有63.4%的选民参加了投票,其中99.4%的票赞成独立。波黑独立在所难免。但就在3月1日上午,一对塞族青年在萨拉热窝一所东正教教堂举行婚礼,参加婚礼的人群突遭枪击,新郎的父亲当场死亡,一些人受伤。事发后,塞族人群情激奋,认为这一事件是穆、克两族蓄意制造的,是对塞族的公然挑衅。塞尔维亚民主党主席卡拉季奇向媒体宣称这是一起“政治谋杀”事件。当晚塞尔维亚民主党成立了“波黑塞尔维亚人民危机司令部”,号召波黑塞族人拿起武器斗争,这一事件拉开了波黑内战的序幕。
3月3日波黑政府宣告独立,波黑三方为各自利益再次谈判,3月18日达成协议,保持波黑领土完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政教分离。但在4月6日,欧共体公开承认波黑的独立。塞族人觉得自己被愚弄了,于是,波黑境内5个塞族自治区联合起来宣布成立“塞尔维亚波黑共和国”,独立于波黑之外,依旧留在南联邦内。穆、克两族对此不容,穆、克两族把持的波黑政府对塞族的这一行动进行了坚决镇压,驻扎在波黑以塞族人为主体的南斯拉夫人民军也遭到穆克的武装攻击。4月7日,美国承认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波黑独立,同时解除对这3个国家于1991年2月开始实行的经济制裁,但又维持对塞尔维亚的经济制裁。这种支持一方压制一方的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塞尔维亚的民族感情,使即将熄灭的内战重新燃起。同日,南人民军出动飞机轰炸了克族武装的弹药库。波黑内战全面爆发。
波黑内战从1992年4月正式爆发到1995年12月结束,历时3年8个多月,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年4月到年底,内战在南人民军支持的塞族和克罗地亚支持的穆、克两族之间进行;第二阶段,从1993年初开始,原来联合起来反对塞族的穆、克两族反目成仇。从而形成了塞、穆、克族三方混战争夺地盘的局面;第三阶段,从1993年5月后,塞、克两族间的战斗开始趋缓,而他们与穆族的战斗却有增无减,形成了军事上塞、克两族联合对付穆族的局面;
第四阶段,在美国的调停下,穆、克再次联合,在西方军事打击下共同对付塞族。
西方国家的目的是搞垮南斯拉夫共产党政权,并不想让波黑局势恶化到威胁欧洲稳定和安全的地步。因而,西方从一开始就支持穆、克,打压塞族,当战火蔓延到波黑85%的地区,并愈演愈烈之时,西方一方面把波黑内战的罪责都强加于塞尔维亚领导人和南斯拉夫人民军头上,另一方面,按着他们的意志开始缔造和平。1995年12月14日,《波黑全面协议》在巴黎正式签字,波黑内战告一段落。该和平协议规定,波黑继续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存在,由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穆一克联邦控制51%的领土,而塞族共和国控制49%的领土,且自然条件较差。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在巴尔干地区,由于民族众多,矛盾复杂,只要发生战争,就必然伴随着民族仇杀的悲剧。在波黑内战中,470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60多万人残废,200多万人沦为难民,85%的经济设施被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近500多亿美元。这场战争,给交战三方民族的心灵上留下了新的伤痕。作为3种宗教2种文字1种语言的统一国家,只要一方坚持所谓“种族纯净”的原则,战争就不会停止;只要一方心底深处依然埋葬着这个原则,战争早晚还要爆发。
(二)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全名为科索沃一梅托西亚,是前南斯拉夫联邦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位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人口约200万,其中阿尔巴尼亚族人占人口总数的90%,塞尔维亚族人口不到10%,另有少量的马其顿人、黑山人、波斯尼亚人、茨冈(吉卜赛)人、土耳其人和斯拉夫穆斯林人。
历史上,科索沃就是其周边列强肆意宰割的牺牲品,多次被瓜分割让,数次民族置换大迁移,民族构成发生重大的变化。期间,塞尔维亚族和阿尔巴尼亚族互相迫害和报复,民族矛盾与仇恨越积越深,科索沃之争成了塞、阿两族之间一个难解的结。
塞族人认为科索沃是自己民族的发祥地。阿尔巴尼亚族人则认为科索沃是其固有土地。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5世纪,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伊利里亚人就生活在科索沃这块土地上,并建立过国家。他们从公元前168年开始遭受罗马人统治超过5个半世纪,随之又遭受拜占庭统治,到1170年,塞尔维亚奈马尼亚王朝打败了拜占庭,占领了科索沃。在斯蒂芬·杜尚大公统治下(1331一1355年),塞尔维亚王国进人鼎盛时期,疆土扩大,科索沃几乎处于塞尔维亚王国的中心地带,成为塞族的政治文化中心。到了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对欧洲进行领土扩张。1389年,土耳其在科索沃打败了塞尔维亚,将其纳人自己的统治之下。在土耳其统治之下,饭依伊斯兰教的贫民则可减免赋税。于是,原来信仰天主教的阿尔巴尼亚人纷纷饭依了伊斯兰教,接受了伊斯兰文化。而信仰东正
教的塞族人不愿改变其宗教信仰,就逃到基督教占统治的地方。1690年,奥地利在对奥斯曼土耳其作战中失败口为保护自己,奥地利鼓励塞族人移民到奥地利边境附近,并免除他们一些劳役赋税,以使其成为自己抗击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第一道防线。1738年和17“年,土耳其又进行了两次迫害异教徒的运动,撤销了东正教教区,再次导致塞族人大批迁出。统治者将塞族人留下的房地分给阿族人,又将大批邻近地区的阿族人迁入。二战期间,科索沃的塞族人遭到迫害和驱逐,10万人逃离了科索沃,同时,又有10多万阿族人从阿尔巴尼亚迁入。铁托时期,南共为缓和矛盾,不许二战期间出走的塞族人返回科索沃。大批塞族人对此表示不满而迁出科索沃。60年代,大批阿尔巴尼亚人因对时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一记的霍查的政策不满,逃到科索沃。塞族人在科索沃的人口比例不断下降。
所以,阿族人认为自17世纪以来,自己就是科索沃的主体民族,科索沃只是在奥斯曼统治和巴尔干战争结束后才被强行划归塞尔维亚的。二战以后,科索沃的阿族人为科索沃没能成为南斯拉夫的一个自治共和国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在“大阿尔巴尼亚”思想引导下,多次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独立。由于铁托执政时民族政策上的失误,使科索沃成为塞尔维亚共和国里的“国中之国”,引起塞族人的更大不满。即便如此阿族人仍不满意,认为只有58万人口的黑山己成为南联邦的一个共和国,而有130万人的科索沃只能成为自治省是对阿族的民族歧视。从1968年起,科索沃阿族人就不断游行示威,排挤塞族人,制造骚乱,要求科索沃成为南联邦的第七个共和国,乃至要求独立。
铁托逝世后,科索沃的阿族要求独立公开化。随着科索沃的阿族不断升级闹事骚乱和对科索沃塞族人与黑山族人的歧视驱逐,长期受到压制的塞族人的民族主义感情也强烈高涨起来。1986年,铁托的民族政策被塞尔维亚共和国当局斥责为“反塞尔维亚主义”,塞族人要求对科索沃阿族的暴行予以打击。1987年,米洛舍维奇担任南共塞尔维亚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开始对科索沃的阿族采取高压政策。他对科索沃的塞族人讲话时说:“你们再也不会挨打了。”1988年11月,米洛舍维奇解除了阿族领导人卡·弗拉西的科索沃共盟省省委主席和主席团委员的职务,1989年2月又解除了其南共联盟中央委员的职务。这都引起了阿族人的抗议示威浪潮。塞尔维亚当局派军队予以镇压,更加激化了阿族人的情绪。1990年7月2日,114位科索沃议会的阿族议会代表宣布科索沃为独立国家。塞尔维亚当局立刻解散了科索沃自治省的议会和政府,派出大批塞族官员和军警接管科索沃政权。1990年9月,塞尔维亚通过新宪法,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阿族人气愤情绪高涨,1991年6月7日,阿族议员秘密通过赋予科索沃共和国地位的“法律”—《卡查尼科宪法》,并于9月底举行了全民公决,批准了这部“宪法”。11月,阿族在南联邦解体危机之时,宣布科索沃独立。1992年5月24日,阿族单方面举行“大选”,选出“共和国议会”人员,组成政府,拒绝承
认和接受塞尔维亚当局任命的权力机构,从而在科索沃形成了双重政权。南联盟对此做了坚决的斗争。南联盟的政治目标是同意和阿族进行政治谈判,并给予阿族最大的自治权,但科索沃必须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部分。然而,阿族独立的立场不会改变。阿族的温和派主张先争取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然后合法地退出南联盟,最后同阿尔巴尼亚,甚至加上马其顿和希腊的阿族,一起组成“大阿尔巴尼亚”国家。阿族激进的强硬派主张武装斗争,闹大事端,引发西方干涉,一举达到独立的目的。
1994年起,阿族的激进分子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由此,在外国势力,特别是阿尔巴尼亚的支持下,不断地获取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并在阿训练人员,组织多起暴力活动。从1997年底开始,科索沃的阿族激进分子的暴力活动越来越多,在南联盟引起极大的振动和不安。南联盟对此表示要采取一切有力措施,铲除这一恐怖活动的根源。引发了双方两次交火,死伤数人,两次流血事件引发了阿族人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活动,抗议警察动用武力迫害阿族人。邻国阿尔巴尼亚迅速做出强烈反应,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塞尔维亚当局的“极端主义和国家恐怖主义暴行”,同时要求国际社会的干预,力求使科索沃问题国际化。此时,塞族人也纷纷上街游行,抗议阿族人的恐怖活动。同时,南联盟和阿尔巴尼亚两国多次发生边境武装冲突,两国关系不断恶化。
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其战略利益出发积极东扩,欧共体积极扩大自己的影响,南联盟成为其在欧洲东扩和扩大影响的最后一块绊脚石。因而,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宣布独立时,西方国家积极承认其独立主权。此次科索沃危机,西方更是想趁此机会扳倒不肯向西方俯首称臣的南联盟米洛舍维奇政府,搬掉北约东扩的最后一块绊脚石,从而将整个巴尔干半岛纳人自己的势力范围。
俄罗斯是塞尔维亚的传统盟友,同属斯拉夫民族,信仰同一宗教—东正教,且在巴尔干有其传统的利益。因而,俄罗斯在塞、阿两族发生矛盾与冲突中,始终站在南联盟一边。但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国力大不如以前。所以,在西方国家对南联盟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俄罗斯只能积极开展外交斡旋。在西方军事打击南联盟时,俄罗斯组织“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车队想借道匈牙利去援助南联盟,但却遭到匈牙利的坚决拒绝。
在西方的压力与俄罗斯的斡旋下,科索沃阿族与塞尔维亚当局于1998年5月进行了和谈。面对西方要求南联盟政府停止使用武力、赋予科索沃的阿族更多自治权来解决矛盾、否则予以制裁的威胁,南各界表示强烈的不满。阿族也毫不退让,和谈无果。1998年6月11日,北约春季部长理事会达成共识:如果南联盟不停止对科索沃平民使用武力,北约将予以武力干预。6月,北约在巴尔干附近连续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以向南联盟施压。
1998年10月13日,北约限定南联盟在96个小时之内满足北约的要求,否则就对南联盟进行空中打击。几小时后,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做出有条件妥协,与美国总统特使霍尔布鲁克就科索沃危机达成协议,北约宣布空袭不定期推延。
尽管如此,北约还是于1999年1月20日开始了军事调动。1月底,北约要求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和科索沃的阿族的代表于2月6日到法国巴黎郊外就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进行谈判。如果南拒绝谈判,就对其进行空中打击。如果阿族拒绝谈判,北约就封锁科索沃同阿尔巴尼亚的边界,切断“科索沃解放军”的武器来源和人员往来。美国特使希尔甚至已拟好了谈判的方案,该方案由政治与军事两部分组成。政治部分的主要内容为:继续尊重南联盟的领土主权完整,科索沃不独立,但应高度自治,其实质就是使科索沃成为南联盟内与塞尔维亚和黑山一样平等的第三个共和国。军事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出其军队,“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以保证协议的实施。
2月6日,塞、阿两方的代表在巴黎郊外进行直接谈判。美、欧、俄三名特使在塞、阿代表团之间紧张斡旋。对此方案,塞、阿双方都不满意。阿族代表团因北约在背后支持而漫天要价、表示科索沃的独立是其最终目的,要求在过渡期满后在科索沃进行全民公决,决定科的归属,并拒绝解除“科索沃解放军”的武装。南联盟塞尔维亚代表团坚持认为“科索沃解放军”是恐怖组织,拒绝与其面对面谈判,表示要在南联盟内解决科索沃问题,并反对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
经过近20天的谈判,双方基本接受了希尔方案中的政治部分,但都不接受军事部分。美国于是大力劝说阿族代表,并邀请“科索沃解放军”头目到华盛顿做客,表示会考虑他们独立的要求,只是不能操之过急,阿族代表终于同意在该方案上签字。对于这样的方案,南联盟对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侵犯南联盟领土主权的要求表示坚决反对。北约军队进驻,阿族一旦宣布独立,南联盟将毫无办法,这意味着南将失去这块塞尔维亚民族和文化的发祥地。因而,南要求对此方案予以修改,但遭到了北约的拒绝。3月15日,第二轮和谈在巴黎举行,阿族代表很快在协议上签了字,但南联盟代表拒绝在此严重侵犯南领土主权的方案上签字,和谈破裂。随即,北约以南联盟破坏和平协议,对科索沃的阿族“进行种族清洗”,北约要进行“人道主义干预”为名,决定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
北约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当地时间3月23日夜,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宣布:北约决定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空袭。随即,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荷兰和西班牙等个国家大规模空袭南联盟全境。南联盟宣布全国进人战争状态。米洛舍维奇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号召全国人民采取一切手段保卫国家。俄罗斯宣布中止与北约的合作关系,召回俄驻北约代表,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去美国访问飞行在太平洋上空时,闻听北约轰炸的消息后取消了对美国的访问。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北约在未得到安理会授权的情
况下对南进行军事打击深表遗憾。北约以“人道主义干预”为借口进攻一个主权国家,遭到包括中国的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对,即便在北约国家内部(包括美国)成千上万的人游行示威,抗议北约对南动武,纷纷呼吁北约停止轰炸、停止战争。3月26日,安理会应俄罗斯要求召开紧急会议,对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指责北约单方面使用武力,明目张胆违反《联合国宪章》,对国际和平构成威胁,要求北约立即结束对南轰炸的提案进行表决。安理会巧个成员国,12国赞成,但因美国等三国反对使之未能通过。然而,世界主持正义的国家对美国蔑视安理会权威的做法表示了强烈的谴责。
尽管南联盟军警民英勇顽强地抗击北约的野蛮轰炸,但由于各方面的实力,特别是武器装备方面过于悬殊,无法得到有效的外援,最终还是失利了。
北约对南联盟狂轰滥炸78天,死伤众多无辜平民。特别是其违反国际法,炸毁第三国使馆,使用放射性的贫铀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战争期间,北约成员国中有13个参与了对南军事打击行动,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名平民受伤,1002名军警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从科索沃危机中我们看到,前南斯拉夫在克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民族主义倾向时又矫枉过正,用一种民族主义倾向掩盖了另一种民族主义倾向。在铁托时代为了消除历史上大塞尔维亚主义的影响,其民族政策带有明显遏制和削弱塞尔维亚的倾向,当时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弱塞强南”。这一倾向对塞尔维亚共和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南斯拉夫通过修宪在塞尔维亚境内匈牙利人聚居区设立了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在阿尔巴尼亚人聚居区设立了科索沃自治省,使得塞尔维亚共和国实际上一分为三,从而大大削弱了塞族的势力和影响,加深了塞族人的不满情绪,这也客观上导致了米洛舍维奇上台后大塞尔维亚主义的回潮,为科索沃危机埋下了隐患。
五、非洲的部族冲突和种族矛盾
非洲是一块多种族、多民族、族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大陆,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以及各种过渡型的族体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在非洲,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部族主义。部族主义是民族主义中最为野蛮和血腥的存在方式。非洲除个别国家外,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许多个部族,属多族体结构,族体关系错综复杂。如尼日利亚(人口1亿)有250多个部族,刚果(金)(4000万人口)有200多个部族。刚果(布)有170多个部族。由于历史积怨、跨界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种族歧视、同化融合、移民难民等问’题引发的民族问题很多,非洲政治的主要特点在于政府、军队和政党的部族化,一些殖民时代遗留的部族间恩怨往往上升到国家和政党政治高度,并最终以军事手段解决,从而爆发了部族冲突与仇杀。这
种部族主义的形成与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殖民统治相关。欧洲殖民者长期统治遗留的领土、部族、资源纠纷和政治烙印埋下了数不尽的隐患,至今还在继续影响非洲的稳定。
现如今,西方霸权主义推行“民主化”浪潮对非洲的影响也显示出巨大的危害性。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西方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加紧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要求它们实行西方式的“政治民主化”、“多党制”,并利用一些国家暂时的政治经济困难,拉拢国内某些势力打击另一派,也是造成一些国家内部矛盾的重要根源。为了推行西方的“民主”和价值观,美、法、日等国纷纷将在非洲的经济援助与“民主”挂钩,美国甚至专门设立了“非洲民主基金”,资助非洲国家的反对党,使之能参加“自由选举”。西方国家为了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极力向非洲兜售“多党民主”,使得部族主义最终形成一股强烈冲击非洲大陆稳定的政治力量。非洲一些国家宣布实行“多党制”以来,在非洲许多国家,形形色色的政党迅速滋生。如刚果有100多个政党,平均2万人就有一个党。1989年非洲真正实行“多党制”国家仅有3个,到了1994年,在非洲53个国家中,实行“多党制”的国家已达48个。西方国家一贯鼓吹“多党制”是社会民主化的一大标志和优点,但是对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动荡不安、国内部族林立、专制统治遗留尚存的国家来说,实行“多党制”无疑是国家陷入另一场灾难的开始。非洲的所有国家都是多部族的国家,部族利益往往高于阶级和国家利益,许多政党都是不讲原则和纲领、只讲部族属性的“部族党”,各政党几乎都有自己的正规或非正规武装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常的政党竞争往往无法顺利进行,即使得以进行,其结果也不是纲领和功绩的较量,而是部族力量对比的反映。一些政党上台后所考虑的并不是团结国内所有民族共同建国,而是各自依靠一批部族势力争权夺利。像这样的国家,通常都是政变频仍,政局不稳,有的甚至爆发长期内战。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几年间,非洲共发生16次政变,目前仍存在12宗武装冲突,直接或间接卷入的国家近20个,650万人沦为难民,其中尤以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卢旺达、布隆迪和扎伊尔为甚。在非洲之角,埃塞俄比亚因部族主义而分裂,索马里则出现部族大混乱,难民如潮:在西非中非地区,尼日利亚政变接连不断、文官政府难产,利比里亚内战不息,苏丹南北之战长达20多年,加纳北部部族仇杀,多哥和贝宁族际冲突流血,卢旺达和布隆迪的国家元首都在部族斗争中损命,在南部非洲,根植于族际冲突的安哥拉战火重新燃起,南非在多种族首次大选、多党民族团结政府成立后,民族冲突和种族矛盾依然存在,和平进程并不平坦。
(一)卢旺达、布隆迪的部族仇杀
卢旺达是一个东非内陆小国,面积只有2.6万平方公里,人口750。国内多
山和高原,有“千丘之国”之称。卢旺达国内主体民族是尼来卢旺达族,占全国人口的94%以上,其本身又是由两个部族即胡图人和图西人构成,其中胡图人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16世纪,图西族人建立了封建王国。高个子的图西族人成为统治者,而皮肤黝黑、粗矮壮实的胡图族人是被统治者。这时两个部族相互依赖,过着相对和谐的生活,但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也积淀了历史的恩怨。殖民者的入侵进一步加大了隔阂和仇恨。1890年,德国人在此建立了德属东非保护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利时在此通过图西族建立了间接的殖民统治。1959年,卢旺达的图西族和胡图族在比利时人挑动下,爆发大规模冲突和残杀。长期受压的胡图族人挥舞大刀冲向图西族人,要砍掉他们的双脚,强迫对方与他们一样高‘.进而,要求独立的浪潮很快席卷卢旺达。1962年7月,卢旺达宣告独立,组成了以胡图族人为主体的共和国,独立后的卢旺达胡图族政府对图西族人采取了残酷的报复和排斥政策,使得大约1万名图西族人被杀、17万名图西族人逃往邻国,沦为难民,当时卢旺达仅有人口260万,被杀和出逃的图西族人数是相当可观的。图西族人的任何反抗都有可能受到最无情的镇压,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要夺回失去的权力。1979年,流亡在乌干达的图西族难民组成“爱国阵线”,开始了旨在恢复权力的武装斗争。从此,两族的矛盾日益加深,甚至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两族间多次爆发流血冲突,卢旺达政局长期动荡不安。1990年9月下旬,“爱国阵线”反政府武装挑起了内战。卢旺达政府请求扎伊尔、法国和比利时援助并助战得以平息战乱。战斗结束后,卢政府对政府内部同情和支持反政府武装的人员进行了清洗,并在首都范围内搜捕反政府武装的残余分子和同情者。此后,双方仍然不断在边境地区发生战斗,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在非洲统一组织和卢旺达的邻国的斡旋下,双方于1992年8月18日签署了一项关于分享国家权力的和平条约。和约规定,双方承认法律原则是民族团结的最佳保证,双方尊重个人的基本自由和政府的民族形式,从而结束持续了22个月的内战。然而好景不长,1994年4月6日晚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拉的座机在基加利上空被导弹袭击造成机毁人亡,图西族反政府武装“爱国阵线”拒绝承认将其排除在外的卢临时政府,宣布向首都进军,内战再次爆发。从而引起胡图人与图西人长达三个月的大仇杀,成为当今非洲民族冲突惨烈的一幕。4月7日,胡图族军人残忍地杀害了图西族女总理阿加沙·乌维林吉伊姆扎纳和政府的3名部长以及负责保卫总理安全的10名联合国维和部队士兵(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在短短100天时间里,卢旺达约有100万人被杀害,300万人逃往国外,200万人在境内流离失所。最终“爱国阵线”取得军事胜利,夺取政权,宣告战争结束。为稳定政局,卢政府奉行民族和解和团结政策,接待并安置回国难民,并公开审判了1994年大屠杀中的罪犯。
布隆迪是卢旺达的邻国,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504万,其中胡图族约
占85%,图西族约占14%。两族间也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和军事政变,造成数十万人丧生,上百万人沦为难民。在卢旺达胡图族建国的同时,布隆迪则建立图西族人掌握政权的政府,图西族在内阁和各省政府中占了绝大多数,军队则为图西族所把持,占人口多数的胡图族长期处于无权地位。为改变自身命运,胡图族曾3次起义,尤以1972年4月的暴动规模最大。1988年布隆迪发生两族间的大屠杀,5000人丧生,10多万人沦为难民。
1993年6月,布举行首次多党总统和议会选举,胡图族政党“布隆迪民主阵线”在大选中获胜,恩达达耶当选为总统,但军队仍在图西族掌握之中,胡图族出身的总统自然不能完全控制军队。所以,新政权上任后,首先就着手通过调整政府机构人员和改组军队以巩固政权,但引起了军队中的部分图西族极端分子的不满,1993年6月和10月,布隆迪两次发生军事政变,恩达达耶总统和正副议长被图西族极端分子杀害,两族矛盾随之激化,民族仇杀造成70多万人流亡国外,其中大部分是图西族人。1994年1月11日,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被选为布隆迪新一任胡图族总统,然而,仅仅3个月后,1994年4月6日晚,恩塔里亚米拉(胡图族)与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胡图族)因乘坐的专机遭袭坠毁身亡。恩塔里亚米拉遇难后,布隆迪民主阵线和反对派就新的国家元首人选和重新组阁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执,并引发严重的种族冲突。大规模的部族冲突和仇杀最终造成了至少20万人死亡、近百万人沦为难民、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社会倒退40年的灾难性后果,布隆迪因此成为全球最穷的10个国家之一。种族大屠杀后的布政局持续动荡,1996年7月225日,图西族掌握的军队再次发动政变,罢黝胡图族人总统恩蒂班通加尼亚,推举图西族人布约亚为总统。布约亚政权面对以坦桑尼亚为首的周边国家对布实行的经济制裁和国内日益严重的困难局面,被迫加大民族和解力度,努力推进国内政治改革。1998年6月同议会建立“政治伙伴关系”,颁布《过渡时期宪法》和“过渡时期政治纲领”,并在组建过渡政府和扩大议会时充分照顾了胡图族和其他党派利益,使国内政治气氛得到很大改善。经过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调解,布隆迪冲突各派举行了多轮谈判,2000年8月28日,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主持下,冲突各派在阿鲁沙签署了《布隆迪和平与和解协议》,布隆迪的和平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索马里内战
索马里共和国位于非洲最东部被称为“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半岛上,面积
6.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070万(联合国1夕蛇年估计),主要分为萨马勒和萨卜两大族系。每个族系通常又由几个部族组成,萨马勒族系包括达鲁德、哈威伊、迪尔和伊萨克几个大部族,萨卜族系包括拉汉文部族和迪吉尔部族,其中每个大部族又有若干小部族。各部族都使用索马里语,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属
逊尼派。索马里是非洲各国中民族同一性较强的国家,但部族之间的矛盾冲突非常复杂,索马里内战实际上就是部族之间冲突的恶果。
历史上,索马里的大小部族过着流动的游牧生活,各部族间经常为争夺草场和水源而发生冲突,历史积怨给索马里现代社会政治带来了无穷的遗患。1969年,索马里总统舍马遇刺,西亚德少将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执政,成立索马里民主共和国。西亚德出身于索马里南部达鲁德部族中的马列汉小部族,具有强烈的部族意识。西亚德为巩固政权,重用少数派的同族而排挤、罢免甚至逮捕其他部族的政府要员和军官等,引起其他部族的强烈不满。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了加强对索马里的渗透和争夺,分别在索马里物色了其代理人,在美苏两国的支持下,亲美与亲苏两派为了夺取政权多次以兵戎相见。1977年,索政府驱逐了在其境内的苏联和古巴的军事人员,转而寻求美国的支持。1988年,在苏联的支持下,反西亚德政权的索马里民族运动部队在索北部挑起一场大规模内战,使30万索马里难民流入他国。冷战结束后,索马里的部族冲突全面爆发。1990年底,索马里内战不断升级,局势失去控制,以索马里联合大会党、索马里民族运动和索马里爱国运动为主的反政府武装在与政府军的交战中不断取得胜利,1991年1月27日,反政府军占领总统府,两天后,首先发动攻打首都摩加迪沙的哈威伊部族的联合大会党领导人迈赫迪宣布就任临时政府总统,成立完全代表哈威伊部族利益的临时政府。由欧加登族组成的索马里爱国运动和由达鲁德族组成的索马里民主救国阵线等组织拒不承认该临时政府,继而联合发兵对首都摩加迪沙形成合围之势,联合大会党武装部队组织了强大的反攻,于1991年4月12日打破了爱国运动和民主救国阵线的武装部队对首都的包围。在大敌当前之际,联合大会党内部又因部族分歧而陷入严重的内让,临时政府总统迈赫迪和联合大会党主席、议长、军队参谋长艾迪德分别属于哈威伊族内的阿巴加尔和哈巴杰迪尔两个小部族,两人相互猜疑,最后双方的矛盾发展成公开的武装冲突。1991年9月初,两派武装动用机枪、大炮、火箭等各种轻重武器,在首都摩加迪沙激战3天,造成500余人死亡、1500多人受伤。到11月,冲突发展为大规模军事作战行动,迈赫迪由于军事实力不如艾迪德而退出首都,1992年1月又集结部队对摩加迪沙展开反攻,双方你争我夺,战事久久不能停止。交战双方丧失理性的行为给索马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到1992年1月下旬,冲突己使7000人死亡、13000人受伤、数10万居民陷人饥荒之中,另有约10万难民逃往邻国。
为促成交战双方和解,联合国、非统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和一些非洲国家多次出面调停。1992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索马里实行全面武器和装备禁运的决议(第733号决议),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双方于1月底实现短暂停火。1992年12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向索马里派遣一支多国部队,以确保将救
援物资送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索马里灾民手中。但联合国的介人遭到了索马里国内各派的反对,联合国职员和士兵不断地遭到武装袭击。最后,联合国不得不做出了维和部队在1995年3月底前全部撤出索马里的决定。在这场持续近27个月、耗费20多亿美元的以美国为首的索马里维和军事行动中,共有140名维和人员死亡,其中有44名美国人。联合国维和部队撤出索马里后,索马里一直处于军阀武装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的无政府状态。国内各派打打停停,经过不断分化组合,逐渐形成索马里兰、邦特兰、拉汉文兰和艾迪德等派别四分天下的格局。国际社会曾多次进行调解,均无明显结果,索马里民族和解进程非常缓慢。在吉布提和有关方面的积极斡旋下,2000年7月16日索通过过渡宪章,8月选举产生索内战十年来的首届议会及首位总统。新政权上台后,相继提出恢复首都秩序、解除民兵武装、部族和解等一系列整肃国家的措施,同时积极出席包括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内的各种国际会议、访问周边及阿拉伯国家,寻求承认与援助。但以文人为主的新政府在国内不被各派军阀所承认,并遭到联合抵制,其活动范围仅限于首都一隅,无法有效施政,更无力控制全国,索仍呈军阀割据状态。
(三)南非的种族矛盾问题
南非地处非洲最南端,西临大西洋、东濒印度洋,三面环海,人口4300万,分为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洲人四大种族。其中黑人和白人占总人口的78%和12%,黑人主要部族有祖鲁、哲豪萨、斯威士、茨瓦纳和苏陀等;白人主要为荷兰血统的阿非利卡人和英国血统的白人;有色人是白人与其他人种的混血儿,亚洲人主要是印度人和华人。白人、有色人的大多数和60%的黑人信奉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亚洲人约60%信奉印度教,20%信奉伊斯兰教;部分黑人信奉原始宗教。
南非的种族成分和民族成分相当复杂。最早的居民为科伊科因人(旧称霍屯人)、桑人(旧称布须曼人,意即丛林居民)和班图尼格罗人(简称班图人)。有10多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祖鲁族和科萨族,闻名闻名遐迩的非国大就是以科萨族为主体建立的。
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1652年,荷兰人发现并开始占领南非沿海的地区,1910年英国又将整个南非据为自己的殖民地。白人殖民者入侵南非后,大力鼓吹“白人优越论”,极力推行种族隔离制度,他们声称上帝赐予白人以人类最优越的素质,而其他种族则是劣等民族,他们还利用宗教渲染白人奴役黑人是神的意志,企图使白人达到永久统治南非的目的。
1910年南非成立联邦之后,种族隔离制度得到全面实行,白人统治者陆续颁布的各种种族主义法律和法令达到350多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体育等领域,关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尤以1950年的《集团居住法》最集中地体现了种族隔离制度,在它的授权下,白人占据了占全国874%的
肥沃土地、城市和矿山,黑人则被指定居住在只占全国面积12.6%的贫痔的“保留地”内。1952年的《通行证法))又对有色人种的通行自由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它规定,年满16岁以上的非白人必须随身携带通行证以备警察随时检查,如证件不全,警察可以立即逮捕。肤色成为人们从事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决定因素,黑人基本上被剥夺了一切基本权利,整个南非成为一个“制度化的种族主义”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后期,种族隔离制度恶性膨胀,“保留地制度”发展为“班图斯坦计划”。按照该计划,南非政府建成10个“自治区”,把黑人按部族划进区内,先在区内成立“地方当局”,然后逐步走向“自治”,最终实现“独立”。为实现该计划,南非政府以种种借口强迫多达350多万的人口迁移,另有200多万黑人被遣送至“自治区”,“自治区”内的黑人平均每人只有土地24亩,其中可耕地只有3亩,而白人地区的相应数字则分别为220亩和53亩。
南非政府损害黑人利益、袒护白人特权的做法,引起了黑人的强烈不满,同时,也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1974年,南非被剥夺在联合国的权益,只保留席位,在其他许多国际组织的活动也被中止。南非各被压迫民族的民主呼声日益高涨,要求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种族矛盾问题。1989年,德克勒克上台执政,开始推行政治改革,释放非国大领导人曼德拉,解除对非国大等政治组织的禁令,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支柱性法律和法令,积极争取与黑人谈判以解决南非问题。德克勒克和曼德拉经谈判达成协议,非国大宣布放弃武装斗争,南非的民主进程迅速发展。1994年南非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多种族民主选举,曼德拉获胜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终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