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夫妻关系的特点与社会风气的联系

  摘 要 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金瓶梅》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现象,他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金瓶梅》中的夫妻关系所表现的特点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紧密相关的。   关键词 《金瓶梅》 夫妻关系 社会风气 联系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1夫妻重利和明朝的经济发展和金钱观念的联系   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商品经济异常繁荣,手工业发展。商品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江南地区尤其繁盛,有的市镇,康衙数里,烟火万家,富饶不亚于郡邑。兴旺的各色行业,为众多的城市居民,如店员苦力、工匠负贩、优伶乐工、僧道术士以及衙卒、仆隶等提供就业发迹的机会。明朝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金钱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传统的义利观受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冲击,商人逐利的本能使社会上形成一种趋利拜金之风。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经济生活的变化及金钱观念的变化使夫妻关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金瓶梅》中的夫妻关系呈现出一种以利益为基础的特点。   2 追求性欲和当时明朝社会风气的联系   明朝,新兴的生产关系已处在萌芽阶段,而社会上缺乏相应的制度和变革,人们的精神无法与先进的生产力适应,于是通过本能的发泄,性欲的放纵证明自己生命的本质、人生的意义。当时的社会,上到皇帝贵族,下至走卒商贩流行一种纵欲之风。明代正德帝恣意纵欲享乐、荒淫放荡,为自己建了一座“豹房”,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据记载,成化时期万贵妃得宠,那些奸佞小人、方士胡僧纷纷进献房中秘术而获得富贵,武宗、世宗、穆宗皆衣钵相传,多信媚药,淫乐无度,造成奸佞进献成风。在《金瓶梅》成书的万历年间,皇帝一次就扩充了宫女九十七人。并且他嫌幸御嫔妃无味,转而圈养男宠,《万历野获编》载“选垂髫内之慧且丽者十余曹”与之“同卧起”,万历帝终年不接早朝,日处深宫荒淫无度。统治阶级如此,社会下层百姓亦如此,尤其是新兴的商人,他们拥有巨额财富,但封建制度维护的小农经济的本质对其作出一系列的限制使商人精神上无法得到满足转而流连声色、放纵性欲以求得到心里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弥漫着性欲解放的风气,《金瓶梅》中夫妻之间追求性欲的放纵正是当时社会性欲解放的具体表现。   3 传统夫妻道德观念的打破和明朝思想解放及传统儒家文化遭到冲击的关系   《金瓶梅》中夫妻之间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打破与明朝当时的思想解放以及儒家文化遭到冲击是紧密相连的。明代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它不仅对人们的言行作出规定,还对人们的思想加以禁锢,明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预示着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程朱理学已不再适应这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在这种矛盾之下市民意识的开始觉醒,在思想界出现了与程、朱理学相对抗的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异端思想。以王守仁为代表的“阳明学派”,提出了“心”学理论,反对程朱、理学束缚人性;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说“圣人之首无异于百姓日用”,公开对传统道学表示轻蔑;更有李贽蔑视“六经”,批判道学,否认“圣人之言是万世之至论”,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进行猛烈的攻击。这种进步的社会思潮,强烈地震动了明代政权的思想统治基础,人们的思想冲破理学樊篱,向着更加广阔的空间前进。在这种思想解放的洪流中,人们的言行举止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上出现了奢侈僭越之风,表现在夫妻关系上就是儒家传统的“夫义、妇听”“夫为妻纲”等伦理道德遭到破坏,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的“离经叛道”的行为,如寡妇再嫁、入赘婚、婚外性行为泛滥等。   作者精心描写了众多的夫妻关系,而对于《金瓶梅》中表现的夫妻关系,作者是批判的,东吴弄珠客序中提到“然作者亦自有意,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在《金瓶梅词话序》中“明人伦、戒淫奔、分淑慝、化善恶,知盛衰消长之机,取报应轮回之事”。从这可以看出,作者的夫妻观念还是传统的,对于书中那些有违传统夫妻观的人,作者都给他们安排了相应的结局,西门庆因欲而亡,潘金莲被武松挖心,孙雪娥沦为娼妓等。然而作者却用大量篇幅去描写有违纲常的夫妻关系并流露出一定的对欲望不能满足的人的同情,如潘金莲被卖为婢受到不公正对待,后嫁与武大毫无幸福可言,她内心情感无处发泄,恰好此时西门庆满足了她内心对情欲的渴望,才使她红杏出墙,最终谋害了武大。   作者在批判抨击这种夫妻关系时恰恰也反映了当时明代夫妻关系的现状。明初洪武二年令规定:“凡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具无者从余亲主婚。”除了法律上明确规定的原则以外,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婚姻准则,如讲究门第、以男为主。然而到了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侵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打破了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等级森严的礼法制度和伦理规范也受到强烈冲击。明代中后期还存在寡妇改嫁婚、入赘婚、服役婚、典雇婚等。   《金瓶梅》中夫妻关系的新变化正反映了作者的自然天性与封建理性枷锁之间的冲突、传统夫妻观念和现代夫妻观的碰撞,这也是当时整个明代的社会现状。   参考文献   [1] 铁爱花.论宋代士人阶层的夫妻关-秩序规范与实际形态[J].兰州大学学报(牡会科学版),2009,37(1).   [2] 王花.从“三言”故事中的夫妻离合看明末社会的婚恋伦理[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4).   [3] 王海.从《阿宝》看蒲松龄心目中理想化的夫妻关系模式[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3).   [4] 王祥云.《金瓶梅词话》中性爱描写的文化阐释[J].南都学坛,2005(4).

  摘 要 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金瓶梅》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现象,他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金瓶梅》中的夫妻关系所表现的特点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紧密相关的。   关键词 《金瓶梅》 夫妻关系 社会风气 联系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1夫妻重利和明朝的经济发展和金钱观念的联系   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商品经济异常繁荣,手工业发展。商品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江南地区尤其繁盛,有的市镇,康衙数里,烟火万家,富饶不亚于郡邑。兴旺的各色行业,为众多的城市居民,如店员苦力、工匠负贩、优伶乐工、僧道术士以及衙卒、仆隶等提供就业发迹的机会。明朝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金钱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传统的义利观受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冲击,商人逐利的本能使社会上形成一种趋利拜金之风。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经济生活的变化及金钱观念的变化使夫妻关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金瓶梅》中的夫妻关系呈现出一种以利益为基础的特点。   2 追求性欲和当时明朝社会风气的联系   明朝,新兴的生产关系已处在萌芽阶段,而社会上缺乏相应的制度和变革,人们的精神无法与先进的生产力适应,于是通过本能的发泄,性欲的放纵证明自己生命的本质、人生的意义。当时的社会,上到皇帝贵族,下至走卒商贩流行一种纵欲之风。明代正德帝恣意纵欲享乐、荒淫放荡,为自己建了一座“豹房”,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据记载,成化时期万贵妃得宠,那些奸佞小人、方士胡僧纷纷进献房中秘术而获得富贵,武宗、世宗、穆宗皆衣钵相传,多信媚药,淫乐无度,造成奸佞进献成风。在《金瓶梅》成书的万历年间,皇帝一次就扩充了宫女九十七人。并且他嫌幸御嫔妃无味,转而圈养男宠,《万历野获编》载“选垂髫内之慧且丽者十余曹”与之“同卧起”,万历帝终年不接早朝,日处深宫荒淫无度。统治阶级如此,社会下层百姓亦如此,尤其是新兴的商人,他们拥有巨额财富,但封建制度维护的小农经济的本质对其作出一系列的限制使商人精神上无法得到满足转而流连声色、放纵性欲以求得到心里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弥漫着性欲解放的风气,《金瓶梅》中夫妻之间追求性欲的放纵正是当时社会性欲解放的具体表现。   3 传统夫妻道德观念的打破和明朝思想解放及传统儒家文化遭到冲击的关系   《金瓶梅》中夫妻之间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打破与明朝当时的思想解放以及儒家文化遭到冲击是紧密相连的。明代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它不仅对人们的言行作出规定,还对人们的思想加以禁锢,明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预示着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程朱理学已不再适应这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在这种矛盾之下市民意识的开始觉醒,在思想界出现了与程、朱理学相对抗的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异端思想。以王守仁为代表的“阳明学派”,提出了“心”学理论,反对程朱、理学束缚人性;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说“圣人之首无异于百姓日用”,公开对传统道学表示轻蔑;更有李贽蔑视“六经”,批判道学,否认“圣人之言是万世之至论”,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进行猛烈的攻击。这种进步的社会思潮,强烈地震动了明代政权的思想统治基础,人们的思想冲破理学樊篱,向着更加广阔的空间前进。在这种思想解放的洪流中,人们的言行举止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上出现了奢侈僭越之风,表现在夫妻关系上就是儒家传统的“夫义、妇听”“夫为妻纲”等伦理道德遭到破坏,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的“离经叛道”的行为,如寡妇再嫁、入赘婚、婚外性行为泛滥等。   作者精心描写了众多的夫妻关系,而对于《金瓶梅》中表现的夫妻关系,作者是批判的,东吴弄珠客序中提到“然作者亦自有意,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在《金瓶梅词话序》中“明人伦、戒淫奔、分淑慝、化善恶,知盛衰消长之机,取报应轮回之事”。从这可以看出,作者的夫妻观念还是传统的,对于书中那些有违传统夫妻观的人,作者都给他们安排了相应的结局,西门庆因欲而亡,潘金莲被武松挖心,孙雪娥沦为娼妓等。然而作者却用大量篇幅去描写有违纲常的夫妻关系并流露出一定的对欲望不能满足的人的同情,如潘金莲被卖为婢受到不公正对待,后嫁与武大毫无幸福可言,她内心情感无处发泄,恰好此时西门庆满足了她内心对情欲的渴望,才使她红杏出墙,最终谋害了武大。   作者在批判抨击这种夫妻关系时恰恰也反映了当时明代夫妻关系的现状。明初洪武二年令规定:“凡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具无者从余亲主婚。”除了法律上明确规定的原则以外,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婚姻准则,如讲究门第、以男为主。然而到了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侵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打破了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等级森严的礼法制度和伦理规范也受到强烈冲击。明代中后期还存在寡妇改嫁婚、入赘婚、服役婚、典雇婚等。   《金瓶梅》中夫妻关系的新变化正反映了作者的自然天性与封建理性枷锁之间的冲突、传统夫妻观念和现代夫妻观的碰撞,这也是当时整个明代的社会现状。   参考文献   [1] 铁爱花.论宋代士人阶层的夫妻关-秩序规范与实际形态[J].兰州大学学报(牡会科学版),2009,37(1).   [2] 王花.从“三言”故事中的夫妻离合看明末社会的婚恋伦理[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4).   [3] 王海.从《阿宝》看蒲松龄心目中理想化的夫妻关系模式[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3).   [4] 王祥云.《金瓶梅词话》中性爱描写的文化阐释[J].南都学坛,2005(4).


相关内容

  • 论[金瓶梅]中的夫妻关系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蓥 疆匿螫星螫曼 2 0 . 023 论< 金瓶梅> 巾的夫妻 关系 口邱绍雄 < 金瓶梅> 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 家庭为描写中心 后, O -,要嫁给西门庆=姿色之外, 李瓶儿主要用钱财来 的长篇小说 , 它描写了主人公西 ...

  • 封建婚姻制度
  • 详谈封建婚姻制度 [摘要]婚姻是人类社会两性结合的基本制度和形式,是由于人类自身生产而使人类的生命得到延续,是人类社会的三大生产中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唯一方式,是社会伦理关系的实体.中国封建婚姻制度从来是中国历史的一块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封建婚姻制度的特点,一些关乎婚姻始末的过程,及那重礼轻情的制度 ...

  • 中国概况2
  • 一. 国土 1.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排在世界第几位? 中国的面积是 960 万平方公里,排在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2. 中国最南部的群岛叫什么群岛? 是南沙群岛. 3. 中国都有哪些邻国? 包括 14 个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 克斯坦,阿富汗,巴基 ...

  • 元代文学史 明代文学史 复习资料
  • 散曲 12世纪末13世纪初 金末元初 北方文人在创作中吸收民间俗谣俚曲融合一部分词调 由此发展而成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和民间风格的新诗体 最早由明初朱有燉在<诚斋乐府>提出. 小令=叶儿 独立的曲子 3853首 宫调 音阶的高低 曲牌 曲调的名字 题目 可有可无 重头小令 联章体 指以相同 ...

  • 中国古典文学中性描写的阅读心理解析
  • 社会科学20鸺年第8期秦建鸿:中国古典文学中性描写的阅读心理解析 中国古典文学中性描写的阅读心理解析 秦建鸿 摘要: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性描写,对这个另类话题历来有争议.其敏感点正是它 的矛盾之处:性描写作品传承至今的历史也是不断受禁止的历史.其实在上古时期 "性"很自然,就是生命的 ...

  • 唐宋元明清文学知识
  • "初唐第一首好诗"是指(王绩)的(<野望>) 李白飘逸豪放 杜甫沉郁顿挫 李商隐凄艳浑融 (范仲淹)在词创作上承盛唐边塞诗派下启宋代豪放词派.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词中老杜指(周邦彦) 北宋后期(黄庭坚).(秦观).(晁补之). ...

  • 形容夫妻恩爱的成语
  • 白头相守 读音: bái tóu xiāng shǒu 释义: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出自: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头相守,谁知奴今日死去也." 造句: 我与李固白头相守,便是我平生愿足.(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一 ...

  • 金瓶梅之李瓶儿[散文欣赏]
  • 文/落依散人 一段情,一生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花落无声,红颜薄命,奈何死孽. 李瓶儿,不倾国,不倾城,却也粉妆玉琢,娇艳惊人,倾了西门庆的心. 且说,李瓶儿原为梁中书小妾,后嫁于花太监侄子花子虚为妻,有些家财,奈何花子虚终日醉生梦死,贪恋柳巷,因此,李瓶儿与他也无甚夫妻之情.后来,花子虚因家财 ...

  • 中国古代著名典籍要揽(2)
  •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