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指示。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指示,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指导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滩旧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过程与方法:

1、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引导学生之一、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3、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环境,激发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和改变祖国的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乐于探索生物的奥妙,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20人左右,男女

20%左右,他们在各方面发展比较平衡,现对

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较高,思维敏捷,上进心强,善于动脑,

60%左右,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这部分学生,头脑还比较灵活,思维敏捷,但是,懒于动手,动脑,所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3)、学习态度:

他们的学习态度较端正,自觉学习的能力较差,没有持之一恒的学习精神。不善于提出问题,上进心不强,学习有时马马虎虎。 (4)、学习方法及习惯:

这部分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只会死板硬套,方法不灵活。习惯不好,常常按照自己的爱好去学。

(三)学困生分析:

这部分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0%左右,他们的智力水平还可以,只是不喜欢学习,有的也是家庭原因,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现对其具体分析如下: (1、)知识基础:

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基本的基本概念,原理,都掌握不牢固。更有甚者,简直就是一窍不通。 (2)、能力发展水平:

这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较好的基础知识,所以,能力得不到发挥。连最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更谈不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了。 (3)学习态度:

这部分学生学习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正确,抱着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再加上得不到家庭的支持,社会的支持,自信心不强,开不到未来的希望,所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4)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这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只会机械地学习,不会总结学习方法,甚至不知道有好的学习方法,只会盲目学习。根本不知道怎样学习。

三、教材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本套教科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是以生态学为主线,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同时渗透了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教育,注意贴近学

生的生活;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了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能力体系,强调对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思维和应用等能力的培养。 具体内容分为二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认识生物,这里总括地介绍了生命的世界里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也简要的介绍了生物学的来历和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及探究问题的过程;2、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及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3、细胞的分裂与分化;4、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5、生物圈与生物的栖息地;6、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难点:1、生物学研究的方法;2、显微镜的适用;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细胞的分裂与分化;5、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这单元具体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和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同时用实验和演示的方法介绍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验证了生物体由器官和系统组成。这两单元内容不多,具有综合性,但必须要慎重对待,特别是要介绍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要讲究方式方法,使同学们一下子进入学习生物学状态,而且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本单元的内容较多,重点主要是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它具体详细的介绍了绿色植物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这部份是本单元的教学的难点。也是、本教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多运用生活实例,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学。其次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这部份是需要同学们多看课外资料,多观察生活环境,明确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为什么要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城市。 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关注大多数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在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不是只关注将来有希望成为生物学家的少数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最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但同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留有空间。所以在全书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安排他们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并鼓励同学之间合作交流。

本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动物的主要类群;4、动物的运动及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5、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难点:1、绿色植物的正统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特征;3、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四、教学研究的内容

1. 教学研究的重点

(1)、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应以少讲精练为主,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时间。

(2)、在教学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为主,进行课堂教学。

(3)搞好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在创新教学上多下功夫,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教研专题

(1)新课标准下,怎样改革课堂教学。

(2)“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本专题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旋律,以扩大知识面为指导思想,通过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达到强化基础,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该课题对培养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是一条有效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1)先周备课,达到课程标准、学生、教材三落实,注重集体备课和跨学科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改革课堂结构,注重养成教育,构建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搞好课堂达标测试,向课堂要效益。

(2)培养学生的课外实践的能力,积极上好实验、探究课,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搞好优生优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3. 集体备课

本学期继续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要做到先周备课,并加强集体备课,进行备课的形式、备课内容格式的改革。

4. 研究课、公开课的内容与时间安排间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

五.教学措施:

1. 教师自身建设方面:

(1)苦练教学基本功能,大量读书,拓展视野,丰富自身文化素养。 (2)认真学习业务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从中吸取营养。

(3)改进课堂教学,把创新落实到实处,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2. 明确课堂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使课本知识与“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要求“化整为零”的分解和在组合教材,教法上采用“放风筝”模式,每天注意开拓学生视野,做到有放有收。

3. 落实教学常规,完善教学计划及时进行各种考核,在教学中要以活动为主线,努力做到“增强兴趣,提高能力”。

4. 作业与课外辅导,认真钻研教材,设置合理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外作业要体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以能力提高为训练目的,课外辅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活泼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和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给学生划分类别,

做到分类指导,是学生成绩在自身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避免一刀裁。 5.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并借助于自治与教学有关的图片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六、教学进度与时间安排

七.教学辅导计划

1、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困难学生身上,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2. 将课堂变为学堂,凡学生已掌握的或能自主学会的知识,教师不再重复,多于浅显的知识点,教师只需点拨即可,让学生自主理解。

3. 对于优生,教师要引导他们自学质疑,探究学习,将知识、能力和方法付之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4. 对于中程生,要特别对待,这部分学生站的比例比较大 ,对于指出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牢固,内容深奥的知识点,还很难突破,因此,教师应在他们启而不发的情况下给于点拨,引导他们全面把握知识,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完善学习方法。

5. 后进生占百分之二十,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另外,还可以采用兵教兵的对策,是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愉快的学习。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指示。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指示,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指导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滩旧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过程与方法:

1、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引导学生之一、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3、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环境,激发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和改变祖国的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乐于探索生物的奥妙,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20人左右,男女

20%左右,他们在各方面发展比较平衡,现对

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较高,思维敏捷,上进心强,善于动脑,

60%左右,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这部分学生,头脑还比较灵活,思维敏捷,但是,懒于动手,动脑,所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3)、学习态度:

他们的学习态度较端正,自觉学习的能力较差,没有持之一恒的学习精神。不善于提出问题,上进心不强,学习有时马马虎虎。 (4)、学习方法及习惯:

这部分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只会死板硬套,方法不灵活。习惯不好,常常按照自己的爱好去学。

(三)学困生分析:

这部分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0%左右,他们的智力水平还可以,只是不喜欢学习,有的也是家庭原因,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现对其具体分析如下: (1、)知识基础:

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基本的基本概念,原理,都掌握不牢固。更有甚者,简直就是一窍不通。 (2)、能力发展水平:

这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较好的基础知识,所以,能力得不到发挥。连最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更谈不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了。 (3)学习态度:

这部分学生学习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正确,抱着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再加上得不到家庭的支持,社会的支持,自信心不强,开不到未来的希望,所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4)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这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只会机械地学习,不会总结学习方法,甚至不知道有好的学习方法,只会盲目学习。根本不知道怎样学习。

三、教材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本套教科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是以生态学为主线,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同时渗透了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教育,注意贴近学

生的生活;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了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能力体系,强调对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思维和应用等能力的培养。 具体内容分为二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认识生物,这里总括地介绍了生命的世界里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也简要的介绍了生物学的来历和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及探究问题的过程;2、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及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3、细胞的分裂与分化;4、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5、生物圈与生物的栖息地;6、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难点:1、生物学研究的方法;2、显微镜的适用;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细胞的分裂与分化;5、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这单元具体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和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同时用实验和演示的方法介绍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验证了生物体由器官和系统组成。这两单元内容不多,具有综合性,但必须要慎重对待,特别是要介绍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要讲究方式方法,使同学们一下子进入学习生物学状态,而且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本单元的内容较多,重点主要是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它具体详细的介绍了绿色植物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这部份是本单元的教学的难点。也是、本教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多运用生活实例,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学。其次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这部份是需要同学们多看课外资料,多观察生活环境,明确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为什么要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城市。 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关注大多数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在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不是只关注将来有希望成为生物学家的少数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最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但同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留有空间。所以在全书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安排他们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并鼓励同学之间合作交流。

本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动物的主要类群;4、动物的运动及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5、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难点:1、绿色植物的正统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特征;3、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四、教学研究的内容

1. 教学研究的重点

(1)、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应以少讲精练为主,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时间。

(2)、在教学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为主,进行课堂教学。

(3)搞好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在创新教学上多下功夫,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教研专题

(1)新课标准下,怎样改革课堂教学。

(2)“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本专题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旋律,以扩大知识面为指导思想,通过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达到强化基础,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该课题对培养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是一条有效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1)先周备课,达到课程标准、学生、教材三落实,注重集体备课和跨学科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改革课堂结构,注重养成教育,构建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搞好课堂达标测试,向课堂要效益。

(2)培养学生的课外实践的能力,积极上好实验、探究课,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搞好优生优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3. 集体备课

本学期继续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要做到先周备课,并加强集体备课,进行备课的形式、备课内容格式的改革。

4. 研究课、公开课的内容与时间安排间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

五.教学措施:

1. 教师自身建设方面:

(1)苦练教学基本功能,大量读书,拓展视野,丰富自身文化素养。 (2)认真学习业务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从中吸取营养。

(3)改进课堂教学,把创新落实到实处,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2. 明确课堂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使课本知识与“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要求“化整为零”的分解和在组合教材,教法上采用“放风筝”模式,每天注意开拓学生视野,做到有放有收。

3. 落实教学常规,完善教学计划及时进行各种考核,在教学中要以活动为主线,努力做到“增强兴趣,提高能力”。

4. 作业与课外辅导,认真钻研教材,设置合理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外作业要体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以能力提高为训练目的,课外辅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活泼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和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给学生划分类别,

做到分类指导,是学生成绩在自身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避免一刀裁。 5.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并借助于自治与教学有关的图片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六、教学进度与时间安排

七.教学辅导计划

1、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困难学生身上,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2. 将课堂变为学堂,凡学生已掌握的或能自主学会的知识,教师不再重复,多于浅显的知识点,教师只需点拨即可,让学生自主理解。

3. 对于优生,教师要引导他们自学质疑,探究学习,将知识、能力和方法付之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4. 对于中程生,要特别对待,这部分学生站的比例比较大 ,对于指出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牢固,内容深奥的知识点,还很难突破,因此,教师应在他们启而不发的情况下给于点拨,引导他们全面把握知识,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完善学习方法。

5. 后进生占百分之二十,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另外,还可以采用兵教兵的对策,是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愉快的学习。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对学生进行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意识的教育.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前进的意志教育. 4.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和关爱他人的道德规范教育. 5.培养学生的消费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金钱观.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 ...

  • 2014-2015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
  • 2014-2015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上.<中国历史>上.下册教学内容,共57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基本情况 任教九年级的1-2班,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 ...

  •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马晓彦 一. 学情分析: 本期继续任教八年级四个班级的历史课教学,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八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 ...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 教学计划 杨庙初级中学 徐敏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特别是以<标准(2013年版)>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参考,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备课质量,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 ...

  • 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1
  • 2011年秋季八年级上册 英语教学计划 马店集学区王尧中学 赵文阳 二〇一一年九月一日 2011年秋季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王尧中学 赵文阳 一.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爱好,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 ...

  • 四年级上册科学计划
  • 渔塘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叶爱生 2014年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47人,女生 ...

  • 2012年下学期二年级上册语文大阅读整合计划表
  • (2012-09-11 16:16:23) 转载▼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语文学习 2012年下学期二年级上册语文大阅读整合计划表 ★语文课本      二年级上册 ★<新语文主题阅读>二年级上册 ★<日积月累>2本   第三册 ★<小学阅读>二年级上册 教 ...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全班共有学生25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2人.大多数同学纪律较好,个别同学需特殊关注:郭家君脾气暴躁,与人沟通不利,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今天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赢得家长的支持与认同:贾晓旭性格怪癖,需特别关注:贾远洋家庭特殊,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贾冬雪生病,身上佩戴仪器,需特别关注.成绩 ...

  • 2014-2015年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
  • 2014-2015年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教 学 计 划 墨红镇中学 贾志华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教代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做人"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