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

  记叙文是叙述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来表达一定主题的文章。一名初中生要写好一篇记叙文,仅仅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显然是不够的。怎样培养学生叙事能力和描写能力,怎样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技法精髓,写出较高水平的记叙文,这是初中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抓住学生特性,引导其细致观察

  初中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人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在开学不久,我就让学生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某个同学,在描写数学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这位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二、顺乎其材,出乎其理,注重立意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借用来说明文章,内容可以说是“山”和“水”,其立意恰如“仙”和“龙”,是文章的“灵魂”。古人对文章的立意非常重视,“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文,以文传意”(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这些论说,都揭示了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中学生记叙文应当怎样立意才好呢?笔者认为“顺乎其材,出乎其理,”是其原则,意思是,应该根据作文材料自身的特点,发掘它具备的主题思想。我们常常用“画龙点睛”来比喻文章的立意,点睛之笔之所以妙,首先在于以“龙”为基础,此“睛”不点,“龙”不能飞,但是“睛”如果点在它物上,又岂能腾飞。如《母亲》的散文,只需点明母亲有勤劳朴实的优秀品质,就表达了赞美学习之意,去联系祖国母亲,实在是多此一举。作文的材料和立意,是互为表里的。立意既不能脱离事件本身,人为拔高,又不能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停留于事件表面。

  三、巧设疑团悬念,掌握“一波三折”技巧

  记叙文的写作,不能平铺直叙,而是应该有起伏、有波澜、有曲折。那么,如何才能用好“一波三折”的作文技法,写出吸引人、感染人的记叙文呢,这其中就必须学会巧设疑团悬念。悬念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巧设疑团,然后随情节的发展再一一解开。根据事件的发展及中心的需要,悬念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悬念的设置可使情节发展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如《驿路梨花》,文章结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悬念层叠。当深山月夜,“我们”正焦急时,发现了小茅屋,却没有人、没有灯,房门反扣,用炭字写着“请进”二字。让人感到好不神秘。这是谁的房子呢?这是第一个悬念。第二个悬念是:“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房子的“主人”,而老人说他不是主人。到底谁是主人呢?第三个悬念是:当“我们”要感谢哈尼小姑娘时,她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解放军为什么要盖房子呢?全文悬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误会重重,扑朔迷离。通过这些悬念的设置,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提出的悬念应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环节,不能与中心无关;二是悬念的设置要自然,既要出人意料,又要在意料之中,既要新奇,又要达到生活的真实。

  四、多在片段练笔上下功夫

  一篇文章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个小小的片断,尤其是人物的主要特点、事件发展的高潮部分,必须通过片断突出训练;加之小片断自己确定中心,自己选材,费时不多,自由灵活,有话可说,自然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总的要求是:中心明确,即内容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内容真实,即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叙述具体,即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渗透感受,即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这些要求,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而言,还有难度,可循序渐进,梯次进行。先写诸如《街头见闻》、《招待客人》等小片断,也可规定出写作范围,如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让学生自拟题目。这样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自会不断得到提高。

  五、使用亮丽语言,增加语言功底

  在考场上,我们不大有可能对全文的语言字斟句酌,二来因为展示事情全过程必须使用大量的叙述、交代、说明性语言,所以我们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应以使用片段性、局部性的生动、形象的语言为主。可以是风趣幽默的“移用句”!“家里来了客,那美味佳肴就像兄弟姐妹一大群,齐刷刷地来到桌子上。客人走了,你再看,‘计划生育’起作用了,一碗好菜成了独生子女了?”让人读了忍俊不禁。也可以是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美是江南水乡的温柔,美是塞外风雪的粗犷,美是雄关险隘的豪情,美是小桥流水的韵致。美啊,你就是我亲爱的祖国?”读来气势雄壮,动人心魄。还可以是思想深邃、含蓄隽永的哲理句,脍炙人口、深人人心的引用句,等等。这些句子点缀、穿插在文章之中,会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六、写好记叙文,关键还要以情感人

  记叙叙文无外乎是作者把自己为之动情的人、事写成文章,介绍给读者,让读者与自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写人、叙事只是手段,传情才是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文章“以情感人”。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以饱满的感情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读者岂能不动情!当然,其中,最基本的还是要“叙”好,力求叙中有抒情、议论,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虽然,写好记叙文还有其他途径,不过,“以情感人”是至关重要的。一篇无情的记叙文恐怕是不能感动任何人的。所以,要写好记叙文,必须抓住“以情感人”这一要领。

  总之,记叙文写作中,关键的人、事、物、境、情、意这六大因素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依存的。在具体写作时我们就要以这六大因素为支点,抓住学生特性,引导其细致观察顺乎其材,出乎其理,注重立意,并巧设疑团悬念,掌握“一波三折”技法,多在片段练笔上下功夫,尽量使用亮丽语言,以情感人,为文章增色。每一篇作文的重心倾斜度尽管不同,但要全面辐射,调动各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心(第六感官)细致入微地去感觉,又从宏观上去感悟,抓住人、事、物、境的变迁,再现生活,释放人生的瞬间感受,歌颂真善美,揭露假恶丑。这样,才能在各自的生活空间、感知领域,挖掘出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作文创新源泉。

  记叙文是叙述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来表达一定主题的文章。一名初中生要写好一篇记叙文,仅仅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显然是不够的。怎样培养学生叙事能力和描写能力,怎样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技法精髓,写出较高水平的记叙文,这是初中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抓住学生特性,引导其细致观察

  初中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人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在开学不久,我就让学生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某个同学,在描写数学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这位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二、顺乎其材,出乎其理,注重立意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借用来说明文章,内容可以说是“山”和“水”,其立意恰如“仙”和“龙”,是文章的“灵魂”。古人对文章的立意非常重视,“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文,以文传意”(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这些论说,都揭示了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中学生记叙文应当怎样立意才好呢?笔者认为“顺乎其材,出乎其理,”是其原则,意思是,应该根据作文材料自身的特点,发掘它具备的主题思想。我们常常用“画龙点睛”来比喻文章的立意,点睛之笔之所以妙,首先在于以“龙”为基础,此“睛”不点,“龙”不能飞,但是“睛”如果点在它物上,又岂能腾飞。如《母亲》的散文,只需点明母亲有勤劳朴实的优秀品质,就表达了赞美学习之意,去联系祖国母亲,实在是多此一举。作文的材料和立意,是互为表里的。立意既不能脱离事件本身,人为拔高,又不能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停留于事件表面。

  三、巧设疑团悬念,掌握“一波三折”技巧

  记叙文的写作,不能平铺直叙,而是应该有起伏、有波澜、有曲折。那么,如何才能用好“一波三折”的作文技法,写出吸引人、感染人的记叙文呢,这其中就必须学会巧设疑团悬念。悬念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巧设疑团,然后随情节的发展再一一解开。根据事件的发展及中心的需要,悬念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悬念的设置可使情节发展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如《驿路梨花》,文章结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悬念层叠。当深山月夜,“我们”正焦急时,发现了小茅屋,却没有人、没有灯,房门反扣,用炭字写着“请进”二字。让人感到好不神秘。这是谁的房子呢?这是第一个悬念。第二个悬念是:“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房子的“主人”,而老人说他不是主人。到底谁是主人呢?第三个悬念是:当“我们”要感谢哈尼小姑娘时,她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解放军为什么要盖房子呢?全文悬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误会重重,扑朔迷离。通过这些悬念的设置,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提出的悬念应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环节,不能与中心无关;二是悬念的设置要自然,既要出人意料,又要在意料之中,既要新奇,又要达到生活的真实。

  四、多在片段练笔上下功夫

  一篇文章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个小小的片断,尤其是人物的主要特点、事件发展的高潮部分,必须通过片断突出训练;加之小片断自己确定中心,自己选材,费时不多,自由灵活,有话可说,自然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总的要求是:中心明确,即内容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内容真实,即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叙述具体,即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渗透感受,即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这些要求,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而言,还有难度,可循序渐进,梯次进行。先写诸如《街头见闻》、《招待客人》等小片断,也可规定出写作范围,如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让学生自拟题目。这样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自会不断得到提高。

  五、使用亮丽语言,增加语言功底

  在考场上,我们不大有可能对全文的语言字斟句酌,二来因为展示事情全过程必须使用大量的叙述、交代、说明性语言,所以我们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应以使用片段性、局部性的生动、形象的语言为主。可以是风趣幽默的“移用句”!“家里来了客,那美味佳肴就像兄弟姐妹一大群,齐刷刷地来到桌子上。客人走了,你再看,‘计划生育’起作用了,一碗好菜成了独生子女了?”让人读了忍俊不禁。也可以是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美是江南水乡的温柔,美是塞外风雪的粗犷,美是雄关险隘的豪情,美是小桥流水的韵致。美啊,你就是我亲爱的祖国?”读来气势雄壮,动人心魄。还可以是思想深邃、含蓄隽永的哲理句,脍炙人口、深人人心的引用句,等等。这些句子点缀、穿插在文章之中,会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六、写好记叙文,关键还要以情感人

  记叙叙文无外乎是作者把自己为之动情的人、事写成文章,介绍给读者,让读者与自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写人、叙事只是手段,传情才是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文章“以情感人”。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以饱满的感情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读者岂能不动情!当然,其中,最基本的还是要“叙”好,力求叙中有抒情、议论,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虽然,写好记叙文还有其他途径,不过,“以情感人”是至关重要的。一篇无情的记叙文恐怕是不能感动任何人的。所以,要写好记叙文,必须抓住“以情感人”这一要领。

  总之,记叙文写作中,关键的人、事、物、境、情、意这六大因素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依存的。在具体写作时我们就要以这六大因素为支点,抓住学生特性,引导其细致观察顺乎其材,出乎其理,注重立意,并巧设疑团悬念,掌握“一波三折”技法,多在片段练笔上下功夫,尽量使用亮丽语言,以情感人,为文章增色。每一篇作文的重心倾斜度尽管不同,但要全面辐射,调动各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心(第六感官)细致入微地去感觉,又从宏观上去感悟,抓住人、事、物、境的变迁,再现生活,释放人生的瞬间感受,歌颂真善美,揭露假恶丑。这样,才能在各自的生活空间、感知领域,挖掘出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作文创新源泉。


相关内容

  • 初中生作文一本通(全四册).1
  • 初中生作文一本通(全四册). 作:春之琳 李静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年1月第1版 16开 全4册 光盘:0 定价:296元 优惠:180元 .. 详细 : .... .......................................... ........ ............. ...

  • 初中语文2
  • 通过"积累"提升初中生写作能力 摘要:积累是写作输出的保障,没有充分的积累我们就会语言贫乏,素材单薄没有吸引力.因此,本文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怎样通过积累提升初中生写作能力进行讨论. 关键词:积累:写作:方法:经验 写作是信息的输出,没有积累的写作会陷入素材贫乏.语言单调的泥淖, ...

  • 农村初中学生景物描写作文方法探究
  • [摘 要]写人记事记叙文中的写景能让文章增光添彩.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写完整的记叙文的能力,这就为写作技巧的传授成为可能.写人记事记叙文中的写景主要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的作用,记叙文中的写景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同时也不能忽略了积累. [关键词]农村学生:片段积累:写景方法 初中作文内容仍以记 ...

  • 初中作文"助写案"的构思例谈
  • 助写案是一种依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帮助学生进行写作水平提升的计划或方案.它体现的是备课组集体的智慧,追求的是学生写作个性的发展.它将写作知识的积累.写作方法的指导.写作思路的点拨.优秀案例品析.写作技巧的实践.写作情感的激发.写作要义的感悟等融合在一起,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写作的路线图 ...

  • 三好网暑假免费公开课全程课程回放
  • 新高三: 高三数学复习课 课程简介:函数作为高考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选择题.填空题,侧重于利用导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解答题侧重于导数与函数.解析几何等综合应用,难度较大.本期高考数学满分导师系统介绍有关函数的三要素.函数奇偶性的技巧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与导数的关联.让新高三一轮复习全面深 ...

  • 浅谈初中作文材料积累与写作方法的训练
  • 浅谈 初 中作 文 材 料 积 累 与 写作 方 法 的 训 练 仁义镇 第一初级 中学 广西 贺州 黄 炎文 当前学生写作 中既苦又累 , 至达 甚 到了望而生畏 的地步.然 而 , 从根本 上 说, 作文是一个学生思想 . 情感 . 神集 精 中反映 的具体 形式 , 过文 字表 达 , 通 是 ...

  • 初中一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与作文训练计划表
  • 初中一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与作文训练计划表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基本能力提高的根本所在,也是决定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打好其它学科基础的着眼点,当然也是我们成才的关键所在. 因此,语文方面,除了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以外,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能力,而系统的训练是提高这一能 ...

  •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
  • 初中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一.现代文阅读方向: 注重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注重对选文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注重联系生活中的体验与感悟:鼓励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 二.试题结构 先段落再整体 先整体再段落 结构.情节.内容.语言.主题.开放 字.词.句.段.章.写作特点.主题开放 ...

  • 初中话题作文教学设计
  • 初中话题作文教学设计 赵晓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话题作文的特点.2.学习和运用话题作文的写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研读提示语,拟好标题,确定体裁,筛选写作内容.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以小见大,深化主题.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话题作文给同学们很大的自由:题目.文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