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扩张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以安然公司的衰败为例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课 程 论 文

企业扩张危机管理案例分

-以安然公司的衰败为例

系 别:行政管理系

专 业:行政管理

课 程:公共危机管理

姓 名:

学 号:

完成日期 2012年 5月 27日

摘要

企业扩张是企业发展过程的必由之路,是任何人、任何企业不能回避的问题。但现实是残酷的,很多企业一扩张就会出现危机四伏的现象。许多知名跨国公司,大多也是因为盲目扩张后而走向衰亡的。正如本文所叙述的号称“世界上最大综合性天然气和电力集团”的安然公司,它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慢慢扩张成叱咤风云的世界性大公司,又从如日中天的事业中衰落下去直至破产。一切的现象使我们感受到企业扩张给公司带来的不仅仅具有正效应,更多的还是影响公司前进的负效应。而针对负效应所采取的危机事件处理是企业管理层为消除危机,变负为正所使用的手段。这些手段有些是积极而又有效,有些是消极而又错误。积极的手段能使企业化解危机,走上正道;消极的手段会使企业走上不归的道路。安然公司的管理层正是无知的采用了错误的手段,使安然公司瞬时间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回忆。让我们从“安然公司衰败”这个公共危机管理案例中清醒地明白正确的危机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企业扩张,安然,衰败,解析

一、引言

美国上市公司安然(Enron),这家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七,曾被华尔街的分析员强烈推荐“买入”的明星企业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其中的原因千差百错,充满着经济领域的戏剧性,也是企业扩张中的一个反面教材,让我们深入了解安然的破产原因以及结果,从深层次剖析企业扩张的弊端以及危机,并分析其中的因素,让安然的悲剧不再出现。

二、具体案例

(一)案例背景

安然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天然气和电力公司之一,成立于1958年,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它在北美地区是头号天然气和电力批发销售商。安然公司一直致力于成为国际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等再生能源设备的供应商,所以不断地向相关领域扩张。

而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却在2001年年底出现了问题。当时,安然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都暴露出来,其主要问题是利用复杂的财务合伙形式,虚报盈余,掩盖巨额债务。该公司的29名高级主管在股价崩盘之前已经出售了172万股股票,获得11亿美元的巨额利润。而该公司的2万名员工却被禁止出售大幅贬值的股票,使他们投资于该公司股票的退休储蓄金全部泡汤,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一年前,安然公司的股票为每股85元,现在却不到1美元,使该公司股票的持有者损失极其惨重。

(二)案例分析

安然公司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但就是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致命的危机。在2001年10月16日以前,安然公司在衡量业务增长的单位不是百分比,而是倍数,这让所有投资者都笑逐颜开。而到了2001年第二季度,公司突然亏损了,而且亏损额还高达6.18亿美元,对外宣称其净资产也因受到外部合伙关系影响而减少12亿美元。

华尔街顿时哗然,安然的股价迅速跌至30美元左右,引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多家律师事务所的特别注目。同时,许多与其交往多年的公司与之分道扬镳。

此后,在媒体的披露下,一直隐藏在安然背后的合伙公司开始浮出水面。经过调查,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安然高层官员所控制,安然对外的巨额贷款经常被

列入这些公司,而不出现在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上。这样,安然高达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就不会为投资人所知,而安然的一些官员也从这些合伙公司中牟取私利。而且,为了保住其自封的“世界领先公司”地位,安然的业务不断扩张,不仅包括传统的天然气和电力业务,还包括风力、水力、投资、木材、广告等等,2000年,当宽带业务盛极一时,安然又投资了宽带业务。如此扩张,致使安然在2001年10月在资产负债平衡表上出现了高达6.18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2001年11月8日,安然向美证监会递交文件,申明修改过去5年的财务状况,宣布公司自1997年以来虚报近6亿美元的盈余,并且未将巨额债务入账。2001年11月21日,安然宣布,延期偿还6.9亿美元的债务。

就在当天上午,准备收购安然的迪奈基电力公司突然撕毁协议,终止收购,安然股价狂泻3.50美元,收于0.61美元,跌幅超过85%,创下纽交所单支股票跌幅的历史记录。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安然的市值由巅峰时的近800亿美元疯狂缩水至2.68亿美元左右。

就这样,闻名一时甚至奉为神话的安然模式终于崩溃了。

(三)案例思考:试分析美国安然公司崩塌破产的原因

在安然公司面临暴风骤雨之际,安然高层做出了必要的反应,但因其思想上的错误导致他们对事态的解决偏离了正确的道路,做出了许多致命的行为,于是安然公司的运作不但不能恢复正轨,反而继续向倒塌的方向倾斜,最终崩塌破产。

1、安然破产的直接原因

安然崩溃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其通过一系列方式操纵公司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以维持所谓的高增长。当其手段被揭穿后,投资者发现了安然的财务黑洞和欺诈行为,引爆了安然这一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市场的力量最终惩罚了安然。纵观安然的花招来看,安然的破产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至于在2001年11月份因不能偿还到期的几十亿美元的债务而导致申请破产,只是说是安然倒塌的导火索而已了

2、安然破产原因的具体分析

(1)金字塔结构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安然不断地使用和完善金融重组技巧,建立复杂的公司体系,其各类子公司和合伙公司数量超过3000个。成为美国企业扩张的排头兵。

组成众多家关联企业的安然企业链条的常用做法,是利用“金字塔”式多层控股链,来实现以最少的资金控制最多的公司之目标,道理很简单,如果A公司

控制B公司51%的股份,而B公司又控制C公司51%的股份,尽管A公司实际只拥有C公司25.5%的股份,仍能完全控制C公司。控制链层数越多,实现控股需要的资金就越少。

安然希望在其海外资产基础上作股权融资,又不想放弃对这些项目的控制权。最终,安然决定成立另一个控股公司—“安然全球能源和管道公司”(简称“GPP”)。安然将在海外项目中的股权转入GPP,并通过控制GPP50%股权,形成“金字塔”式公司控制链。

但是安然还必须考虑子公司支付股息时面临的税务问题。公司层次越多,发生利益转移时的税务负担越大。这使安然不能将GPP注册成普通公司(称为“c”类公司)。安然最后为GPP选择了LLC公司形式,LLC与合伙制企业一样,它没有公司层次上的所得税问题,而是将纳税义务“传递”到股东那里。此外,作为一个公司,它对外只承担有限责任,也可以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在确定了公司结构和发售新股后,安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转移资产。由于所涉及的能源项目分属不同的外国注册公司,资产转移将产生成本。安然公司决定将GPP与被收购的公司进行股票置换。但是,由于外国合资企业的股票常有许多限制性规定,安然干脆成立了一系列控制公司,然后GPP置换这些公司的股票,最终组建了庞大的金字塔组织结构。

(2)财务游戏

安然旗下设立着一些基金管理公司,为安然提供所需的融资、套期保值或风险控制手段。正是与这些关联企业的背后交易,使安然最后破产。

LJM二号(安然的一个关联公司)与安然之间的协议金额面值高达21亿美元。在IT业及通信业持续不振的情况下,安然在2000年至少从互换协议中“受益”5亿美元,2001年“受益”4.5亿美元、这些收益其实正好对应于其相应的宽带资产贬值。但安然只将合约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计入财务报表,并把这些受益算做收入—其实这只是一个财务游戏。

(3)隐藏债务

安然标榜自己发现了如何使传统能源公司一跃成为高增长、高利润的“新型企业”的“秘诀”。但实际上,公司的大部分“价值”都来自于这种隐含的负债。这种隐含的负债常常与海外投资和衍生工具相联系,因为相应的披露比较容易被管理层操纵。

为了扩张企业,安然需要大量融资,但又不想增发股票或直接发行更多债券,以免减少股权或降低债信评级。在许多种可能的选择中,安然选择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利用关联企业来隐藏债务。

(4)管理层的问题

安然公司的管理层遭到公众质疑,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疏于职守、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更让投资者气愤的是,显然安然的高层对于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了解,但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包括首席执行官斯基林在内的许多董事会成员一方面鼓吹股价还将继续上升,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而公司的14名监事会成员有7名与安然关系特殊,要么正在于安然进行交易,要么供职于安然支持的非营利机构,对安然的种种劣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时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诚信也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四)案例评价

回望一些发展中国家,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金字塔”式企业在企业结构上及运作方式上与安然有类似之处。通过制造概念,使投资者相信公司已经进入高增长、高利润的领域(如宽带通信),然后在业绩上作“配合”,通过关联企业间的“对倒”交易不断创造出超常的利润。安然公司的破产是否给我们以更多的警示呢?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吸取许多教训。比如公司扩张问题方面,安然这样资产规模的跨国公司的破产,过度扩张几乎是主要原因。安然公司仅用了10年时间就从一家地区性的能源供应商,如海绵吸水般膨胀为全球最大能源供应商,总资产达到620亿美元。业务扩张的直接后果是负债率的高起和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风险的加大,因资金链的断裂而崩溃。

盲目扩张已经成为了威胁全球企业安全运行的最大敌人。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因种种原因形成的“500强”情结,已经成为了它们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为早日进入500强而可能出现的盲目扩张,以及因此而可能带来的资金链的断裂。

三、结论

企业扩张使安然公司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慢慢扩张成叱咤风云的世界性大公司,又使它从如日中天的事业中衰落下去直至破产。然而这一把双刃的利剑却是世界上的所有公司都希望能把持得好的,安然公司之所以被这把利剑伤的体无完肤,是因为它忽视了市场的规律,看不到自身存在的弊端。换句话说也就是不能够做到知己,在企业扩张的路途上,首先要做到知己才能够使自己走的更远,安然公司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要盲目的扩张,也不要试图瞒天过海,

只要脚踏实地地前进才是企业扩张的必选之路。

参考文献

[1]盘和林:《哈佛危机管理决策分析及经典案例》[M],人民出版社

[2]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社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课 程 论 文

企业扩张危机管理案例分

-以安然公司的衰败为例

系 别:行政管理系

专 业:行政管理

课 程:公共危机管理

姓 名:

学 号:

完成日期 2012年 5月 27日

摘要

企业扩张是企业发展过程的必由之路,是任何人、任何企业不能回避的问题。但现实是残酷的,很多企业一扩张就会出现危机四伏的现象。许多知名跨国公司,大多也是因为盲目扩张后而走向衰亡的。正如本文所叙述的号称“世界上最大综合性天然气和电力集团”的安然公司,它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慢慢扩张成叱咤风云的世界性大公司,又从如日中天的事业中衰落下去直至破产。一切的现象使我们感受到企业扩张给公司带来的不仅仅具有正效应,更多的还是影响公司前进的负效应。而针对负效应所采取的危机事件处理是企业管理层为消除危机,变负为正所使用的手段。这些手段有些是积极而又有效,有些是消极而又错误。积极的手段能使企业化解危机,走上正道;消极的手段会使企业走上不归的道路。安然公司的管理层正是无知的采用了错误的手段,使安然公司瞬时间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回忆。让我们从“安然公司衰败”这个公共危机管理案例中清醒地明白正确的危机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企业扩张,安然,衰败,解析

一、引言

美国上市公司安然(Enron),这家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七,曾被华尔街的分析员强烈推荐“买入”的明星企业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其中的原因千差百错,充满着经济领域的戏剧性,也是企业扩张中的一个反面教材,让我们深入了解安然的破产原因以及结果,从深层次剖析企业扩张的弊端以及危机,并分析其中的因素,让安然的悲剧不再出现。

二、具体案例

(一)案例背景

安然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天然气和电力公司之一,成立于1958年,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它在北美地区是头号天然气和电力批发销售商。安然公司一直致力于成为国际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等再生能源设备的供应商,所以不断地向相关领域扩张。

而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却在2001年年底出现了问题。当时,安然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都暴露出来,其主要问题是利用复杂的财务合伙形式,虚报盈余,掩盖巨额债务。该公司的29名高级主管在股价崩盘之前已经出售了172万股股票,获得11亿美元的巨额利润。而该公司的2万名员工却被禁止出售大幅贬值的股票,使他们投资于该公司股票的退休储蓄金全部泡汤,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一年前,安然公司的股票为每股85元,现在却不到1美元,使该公司股票的持有者损失极其惨重。

(二)案例分析

安然公司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但就是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致命的危机。在2001年10月16日以前,安然公司在衡量业务增长的单位不是百分比,而是倍数,这让所有投资者都笑逐颜开。而到了2001年第二季度,公司突然亏损了,而且亏损额还高达6.18亿美元,对外宣称其净资产也因受到外部合伙关系影响而减少12亿美元。

华尔街顿时哗然,安然的股价迅速跌至30美元左右,引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多家律师事务所的特别注目。同时,许多与其交往多年的公司与之分道扬镳。

此后,在媒体的披露下,一直隐藏在安然背后的合伙公司开始浮出水面。经过调查,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安然高层官员所控制,安然对外的巨额贷款经常被

列入这些公司,而不出现在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上。这样,安然高达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就不会为投资人所知,而安然的一些官员也从这些合伙公司中牟取私利。而且,为了保住其自封的“世界领先公司”地位,安然的业务不断扩张,不仅包括传统的天然气和电力业务,还包括风力、水力、投资、木材、广告等等,2000年,当宽带业务盛极一时,安然又投资了宽带业务。如此扩张,致使安然在2001年10月在资产负债平衡表上出现了高达6.18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2001年11月8日,安然向美证监会递交文件,申明修改过去5年的财务状况,宣布公司自1997年以来虚报近6亿美元的盈余,并且未将巨额债务入账。2001年11月21日,安然宣布,延期偿还6.9亿美元的债务。

就在当天上午,准备收购安然的迪奈基电力公司突然撕毁协议,终止收购,安然股价狂泻3.50美元,收于0.61美元,跌幅超过85%,创下纽交所单支股票跌幅的历史记录。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安然的市值由巅峰时的近800亿美元疯狂缩水至2.68亿美元左右。

就这样,闻名一时甚至奉为神话的安然模式终于崩溃了。

(三)案例思考:试分析美国安然公司崩塌破产的原因

在安然公司面临暴风骤雨之际,安然高层做出了必要的反应,但因其思想上的错误导致他们对事态的解决偏离了正确的道路,做出了许多致命的行为,于是安然公司的运作不但不能恢复正轨,反而继续向倒塌的方向倾斜,最终崩塌破产。

1、安然破产的直接原因

安然崩溃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其通过一系列方式操纵公司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以维持所谓的高增长。当其手段被揭穿后,投资者发现了安然的财务黑洞和欺诈行为,引爆了安然这一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市场的力量最终惩罚了安然。纵观安然的花招来看,安然的破产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至于在2001年11月份因不能偿还到期的几十亿美元的债务而导致申请破产,只是说是安然倒塌的导火索而已了

2、安然破产原因的具体分析

(1)金字塔结构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安然不断地使用和完善金融重组技巧,建立复杂的公司体系,其各类子公司和合伙公司数量超过3000个。成为美国企业扩张的排头兵。

组成众多家关联企业的安然企业链条的常用做法,是利用“金字塔”式多层控股链,来实现以最少的资金控制最多的公司之目标,道理很简单,如果A公司

控制B公司51%的股份,而B公司又控制C公司51%的股份,尽管A公司实际只拥有C公司25.5%的股份,仍能完全控制C公司。控制链层数越多,实现控股需要的资金就越少。

安然希望在其海外资产基础上作股权融资,又不想放弃对这些项目的控制权。最终,安然决定成立另一个控股公司—“安然全球能源和管道公司”(简称“GPP”)。安然将在海外项目中的股权转入GPP,并通过控制GPP50%股权,形成“金字塔”式公司控制链。

但是安然还必须考虑子公司支付股息时面临的税务问题。公司层次越多,发生利益转移时的税务负担越大。这使安然不能将GPP注册成普通公司(称为“c”类公司)。安然最后为GPP选择了LLC公司形式,LLC与合伙制企业一样,它没有公司层次上的所得税问题,而是将纳税义务“传递”到股东那里。此外,作为一个公司,它对外只承担有限责任,也可以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在确定了公司结构和发售新股后,安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转移资产。由于所涉及的能源项目分属不同的外国注册公司,资产转移将产生成本。安然公司决定将GPP与被收购的公司进行股票置换。但是,由于外国合资企业的股票常有许多限制性规定,安然干脆成立了一系列控制公司,然后GPP置换这些公司的股票,最终组建了庞大的金字塔组织结构。

(2)财务游戏

安然旗下设立着一些基金管理公司,为安然提供所需的融资、套期保值或风险控制手段。正是与这些关联企业的背后交易,使安然最后破产。

LJM二号(安然的一个关联公司)与安然之间的协议金额面值高达21亿美元。在IT业及通信业持续不振的情况下,安然在2000年至少从互换协议中“受益”5亿美元,2001年“受益”4.5亿美元、这些收益其实正好对应于其相应的宽带资产贬值。但安然只将合约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计入财务报表,并把这些受益算做收入—其实这只是一个财务游戏。

(3)隐藏债务

安然标榜自己发现了如何使传统能源公司一跃成为高增长、高利润的“新型企业”的“秘诀”。但实际上,公司的大部分“价值”都来自于这种隐含的负债。这种隐含的负债常常与海外投资和衍生工具相联系,因为相应的披露比较容易被管理层操纵。

为了扩张企业,安然需要大量融资,但又不想增发股票或直接发行更多债券,以免减少股权或降低债信评级。在许多种可能的选择中,安然选择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利用关联企业来隐藏债务。

(4)管理层的问题

安然公司的管理层遭到公众质疑,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疏于职守、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更让投资者气愤的是,显然安然的高层对于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非常了解,但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包括首席执行官斯基林在内的许多董事会成员一方面鼓吹股价还将继续上升,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而公司的14名监事会成员有7名与安然关系特殊,要么正在于安然进行交易,要么供职于安然支持的非营利机构,对安然的种种劣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时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诚信也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四)案例评价

回望一些发展中国家,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金字塔”式企业在企业结构上及运作方式上与安然有类似之处。通过制造概念,使投资者相信公司已经进入高增长、高利润的领域(如宽带通信),然后在业绩上作“配合”,通过关联企业间的“对倒”交易不断创造出超常的利润。安然公司的破产是否给我们以更多的警示呢?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吸取许多教训。比如公司扩张问题方面,安然这样资产规模的跨国公司的破产,过度扩张几乎是主要原因。安然公司仅用了10年时间就从一家地区性的能源供应商,如海绵吸水般膨胀为全球最大能源供应商,总资产达到620亿美元。业务扩张的直接后果是负债率的高起和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风险的加大,因资金链的断裂而崩溃。

盲目扩张已经成为了威胁全球企业安全运行的最大敌人。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因种种原因形成的“500强”情结,已经成为了它们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为早日进入500强而可能出现的盲目扩张,以及因此而可能带来的资金链的断裂。

三、结论

企业扩张使安然公司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慢慢扩张成叱咤风云的世界性大公司,又使它从如日中天的事业中衰落下去直至破产。然而这一把双刃的利剑却是世界上的所有公司都希望能把持得好的,安然公司之所以被这把利剑伤的体无完肤,是因为它忽视了市场的规律,看不到自身存在的弊端。换句话说也就是不能够做到知己,在企业扩张的路途上,首先要做到知己才能够使自己走的更远,安然公司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要盲目的扩张,也不要试图瞒天过海,

只要脚踏实地地前进才是企业扩张的必选之路。

参考文献

[1]盘和林:《哈佛危机管理决策分析及经典案例》[M],人民出版社

[2]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社


相关内容

  • 001电大网考企业战略管理考试
  • 1.TCL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及战略 (1)在企业战略中,总体是要发展的,但并不是每一项业务都要采取发展的态势,总体的发展要以某一种或几种业务为主(2)在一定时期企业必须采取收缩战略,收缩战线,以使主要业务取得重大成功.(3)战略收缩的条件有两种,一是企业的几种业务前景不明或不乐观,另一种是企业遇 ...

  • 美国安然公司审计案例
  • 美国安然公司审计案例 事件的由来及其影响 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安然公司经营电力和天然气.能源和商品运输以及为全球客户提供财务和风险管理服务等,其中能源交易业务量居全美之首,2000年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总资产为620亿美元,业务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超过2万名,是美国最大的能源公 ...

  • 安然破产的案例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常春藤"本科生科研学术论文 学生姓名:潘禄 学生学号:2109401017 所学专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曾勇 2004年9月 摘 要 众所周知,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和最成熟的资本市场.但是,就在这样一个完善的市场下,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安然破产丑闻.究竟是 ...

  •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价值悖论
  • 作者:叶会谢诗蕾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25(2012)03-0043-11 一.引言 2009年10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创业板,这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事件.创业板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 ...

  •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开卷考试) 1. ART公司的组织设..ART公司由于其最佳而又新颖的产品.富有想象力的销售办法和对各公司客户的优质服务,已发展到位于在它经营领域的前列,每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 利润率高,股票价格节节上升.该公司已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因为他们从中可得到的股息增长率决,利润高. ...

  • 企业衰败的13种致命征兆
  • 致命征兆:企业衰败的13种表现 企业隐患就像疾病:在早期很难察觉却很容易治愈:在晚期很容易察觉却很难治愈.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点点滴滴的表象中,从那些显性或隐性的征兆中,发现和制 止企业如何避免衰落的规则-- 一家优秀的企业突然土崩瓦解,数位管理学专家被邀请前往会诊.专家们认真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很多条 ...

  • 91小微企业经营失败逻辑的信贷启示2016
  • 小微企业经营失败的逻辑必然性及其信贷启示 一.产业领袖被颠覆的一般性逻辑 <创新者窘境>无疑是近年来赞誉最多.评价最高的商业论著,没有之一.太多的企业家.经营者.创业者将书中的逻辑奉为圭臬.视若神明.作者克里斯坦森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大企业是如何宿命般的错失产业创新良机 ...

  • 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例分析
  • 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例 摘要:本文从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例出发,结合国内银行业务实践,提出了对银行信贷决策方面的一些建议和看法,主要有:对借款人资产负债结构.账面价值与资产的市场价格的认识:借款人稳健经营问题,尤其是流动性风险问题:银行分散化投资的信贷原则问题:关于无担保的信用贷款问题,等等. 美国安然 ...

  • 案例14__安然事件--会计造假和诚信危机
  • 安然事件--会计造假和诚信危机 美国安然能源公司,一个居世界500强第7位,2000年营业规模过千亿美元,让世人赫然的能源巨人,几乎在一瞬间倒塌了„„ 案例介绍 1985年7月成立的安然公司,以中小型地区能源供应商起家,总部设在休斯敦,曾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典范,做着实在的生意,有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