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笑话(文学篇)

懂得鸭语 儿子拿着诗集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呢?” 爸爸挠挠头说:“可能是诗人懂得鸭语吧?”看头知尾 “听说你看书能一目10行?” “何止一目10行,有的小说和剧本,看了开头就能说出它的结尾。”稿酬不同 “编辑,你说散文诗和诗歌有什么不同呢?” “诗歌是按行付稿酬,散文诗是按字数付稿酬呀!”也有不吃的 某作家与朋友对话。 朋友:“文人的胃口真好,在你们的笔下什么都能吃:吃苦、吃力、吃醋、吃官司、饮泣、饮恨、食言、啃书本、喝西北风、咬文、嚼字还有什么不吃的?” 作家:“不吃软、不吃硬、不吃眼前亏。”留到夏天 编辑:“这部作品读者看了肯定会表示冷淡的。” 作者:“没关系,你们就放在夏天发表吧!”看过了 作者:“编辑同志,我上次送您审阅的文章,您是否看过了?” 编辑:“看过了,不过,您应当把它寄到《读者文摘》编辑部去。”妙 法 甲:“我写的稿子每次都被编辑部退了回来,真没有办法。” 乙:“你想你写的稿子不被退回来吗?” 甲:“对!” 乙:“那好,我告诉你一个妙法,再写稿的时候,千万别署地址。”问 诗 “您对诗很有研究?” “只是精通罢了。” “有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当什么讲?” “就是君子喜欢踢球。” “那么‘窈窕淑女’呢?” “他们球艺不好,一踢球尽输给女的。”一格一字 一青年缠着某作家,要他介绍写作的最佳方法。作家回答说:“请用方格稿纸,一格一字。”批评家与作家 批评家:“你已经是第3次在作品里作这样的描写了,难道你不知道‘第一个把女人比喻为花的人是天才,第三个是庸才’这一句名言吗?” 作家:“是的,您说得对,您已经第7次使用这句话了。”三岁识字 女作家:“我真惊极了!好好写成的稿子,被3岁的孩子撕破了。” 友人:“唷!3岁已经认得字了么?”绝不再版 不流行的作家:“我出的书,每第1版,必定自己留一册。” 客:“第2版就不稀奇了。”留下伏笔 “你写的那个剧本漏洞太多了。” “这是我故意留下的伏笔。” “哦?” “是的,如果没有这些伏笔,能让你写成那篇比原作还长的剧评么?”出人意料 一篇电影评论文章中写道: “这部影片的结尾真是出人意外!它正好是在大家一致认为不该结束的时候结束的。”悬念艺术 某报上连载小说的末一段耸人听闻地写道:有个男人居然生下一条牛。 在下期这篇连载小说写这一段时,却笔锋一转:原来这个人是女扮男装,她生了一个男孩,小名叫牛牛。对待奖金和纪律 两个文学爱好者在一起谈论。 甲:你是怎样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呢? 乙:这个嘛爽直一点说吧,对奖金我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对劳动纪律我一般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妙舌生花 某作家写了个剧本,得到一位上了年纪的富孀资助演出。 排演的时候,他随口问她贵庚几何。 “你问这个干什么?”对方冷冷地反诘。 “夫人,”他立即解释,“我只是想知道,女人风韵最佳的时候究竟是多大年纪。”不想得罪人 读者:“为什么你的讽刺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是老虎呀,狼呀,爬虫呀这些东西?” 作家:“因为我不想得罪人。”房 租 房东:“总而言之,你欠下的房租打算几时还?” 穷作家:“我一旦收到那笔钱就满足您的要求。这笔钱是出版商若同意出版我的小说所必须付给我的。至于小说,我一写完就交给出版商。而小说的创作则等我找到一个合适的题材和所需的灵感后就开始。” “草稿” 火车上,一个著名女作家同基督教新教的牧师讨论有关圣经的问题,牧师最后说:“但不管怎样,您还得承认上帝创造男人先于女人。” “我不反对您的看法,我自己正是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创作的。当我准备出书时,首先要打好草稿,然后加工完善,所以草稿总是比书早写出来的。”妇女爱读的书 “嘿,这书的作者山田一郎,是作家所得税交纳者第一名。” “书里面写的什么?” “你还不知道?如今就是妇女们爱读它呀!” “哦?写的什么?” “就是《献给您——美人》丛书!” “听说美人是不大读书的嘛!” “是啊。不美的人就争着买那套丛书。”为了700人 一位女作家在海上度假时,在日记上这样写着: 第一天:我遇见了船长。 第二天:船长要我和他同桌共进晚餐,我真荣幸。 第三天:船长带我四处去看,甚至还带我到船的驾驶室去。 第四天:船长带我看他的房间,向我提出了要求,这简直不像他这种身份的人做出来的。 第五天:他又坚持了,还说如果我不答应,他要把船弄沉。 第六天:我救了700人。生 活 一位不得志的作家在报告中反复提到“生活”。 一个学生问他:“什么叫生活?” 他回答说:“生活就是死亡前所受的灾难。”最惊险的在我这儿 深夜,妻子突然推醒丈夫,急促地说:“不好啦!一个盗贼进入了我们的书房。” “别怕,一本写得最惊险的故事书,在我这儿,我还没有看完。”好极了 报人海伍德·布龙是一个很难亲近的人。有一次,在一个游戏中,一位演员对他说:“我认识您已很久了,海伍德,但我敢说,即使我现在死在这里,你也会不置一词。”“倒不会这样。”布龙说,“说实话,我会说两句话。第一句是:‘把尸体搬开。’” “还有一句?” “还有一句是,”这位专栏作家耸耸肩说,“好极了。”让每个笨蛋都能懂 导演对剧本的作者说:“剧本嘛,倒是不错的,但是……您最好还是修改一下,让每个笨蛋都能懂,那就太好了!” “您究竟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剧本的作者问道。只写动物 “为什么您只写动物?”有人问一位作家。 “因为动物不会读。”作家答。拥 抱 一位法国的著名幽默作家到一家饭店去吃午饭。饭菜太没味了,作家只吃了一半就不想吃了。 “经理先生,请过来。” “先生,要清账吗?” “让我们来拥抱一下吧!” “什么?” “让我们来拥抱呵!” “那为什么呢?先生。” “要告别嘛!今生今世恐怕我们再也不会见面了。”关心名誉 著名作家:“10年前,您用25美元从我这儿买走了一篇短篇小说。” 编辑:“是的,不过我们还没有发表它。” 著名作家:“那么您把它还给我,我付给您250美元。我现在的名誉很好,我不想毁了它。” 无以为家 有人问诗人:“为什么诗人不像小说家、音乐家、书法家那样都有一个‘家’?” 一个人插嘴道:“诗人太浪漫了,到处去找灵感,怎么能有‘家’呢?” 诗人感叹说:“错了!那是因为卖不到几文钱,没有能力成家!”互不服气 两位互不服气的诗人很久没有见面了。一天晚上,在餐厅里相遇。 他们二人边吃边谈,互相争着向对方吹嘘自己的成就。 第一个诗人说:“自从上次见面后,我的诗更受欢迎,读者增加了一倍!” “恭喜你,”第二个诗人说,“我不知道你已经结婚了。”人生来是诗人 有人问诗人威廉·斯塔福特:“您是什么时候决定做诗人的?” 斯塔福斯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人人生来都是诗人,”他说,“我只不过是把大家都开始做的事情一直做下去而已。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别人没有继续下去?”有问题的支票 诗人:“这世界太不公平了。” 朋友:“您为什么要这样说?” 诗人:“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有个银行家写了一首有问题的诗,人们都会认为这是件无所谓的事。可是,如果有个诗人写了一张有问题的支票,那可就了不得了!”忧 伤 有一位第一次获得稿酬的年轻诗人,在公园里漫步走着,脸上露出忧心忡忡的神情。他的一位朋友遇见了他,问道: “您怎么啦?” 年轻诗人忧伤地叹了口气,说:“莎士比亚死了,雪莱和拜伦也死了,落在我肩上的责任实在太重了。” 枉加评论 一位艺术批评家正在谈论一幅画: “请看这幅油画。你们可以看到,画家的技术还不够熟练,他缺乏技术和感知。树木不成形,而且歪歪扭扭的,草也没有根。云像贴在画布上的纸片。你们瞧这儿,他为了引人注意,竟耍了一个花招,画了一只苍蝇。当然,我并不反对苍蝇,假如画家把它画得更精确些,使它真正像一只苍蝇。而他的苍蝇看起来像一团污泥,没有任何典型特征。” 正在这个当儿,苍蝇被批评家的饶舌弄烦了,展开翅膀,飞走了。不足为怪 两个中年人在街上相遇了,这对老同学共同回忆起几十年前在学校的生活。 “你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别佳如今成了很有名气的文学批评家。” “这不足为怪,想当初他在学校时就特别不喜欢文学。”画家与批评家 有一次,一位画家在咖啡馆里遇到了一位著名的批评家,这位批评家曾经不客气地批评过画家的一幅近作。 画家对批评家说:“要想公正地评论一幅绘画,批评家本人必须会画画才成。” “我亲爱的艺术家,”批评家回答说,“我有生以来就没下过一个蛋,可是,请您相信我,我比任何一只母鸡都更能品尝出炒鸡蛋是什么滋味。”演员生涯 美国一位文艺评论家曾说,演员生涯可用观众三句话来概括: “他是谁?” “就是他!” “天哪!他还活着!”不表态 作曲家问文艺评论家:“为什么您的兄弟对我的作品从不表态,而您总是贬低它呢?” “要知道,”评论家回答,“如果我也像我兄弟那样聋,我也绝不表态。”赞 叹 文艺评论家:“天哪!这画太绝妙了,看了真令人神往!” 画家:“是吗?感谢您,那是我擦画笔的地方。”文艺评论家和部长 部长:“您看施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 评论家:“我认为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评论家:“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 部长又摇了摇头。 “我说的‘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再次摇头。 “确切地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还是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这衣领真别扭。”远离谎言 有一次,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希尔伯特,不得不为一个朋友所著的书写一篇评论文章。他把评论文章写在一张纸的顶上方,把自己的签名写在最下方。在评论文章和签名之间有一块很大的空白。 朋友问希尔伯特:“您留下这块空白是什么意思呢?” 希尔伯特说道:“我觉得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俗话说: ‘你应该远离谎言。’”意  见 一位年轻的剧作家对批评他新创作的剧本的评论家不满意地说:“亲爱的评论家先生,其实您根本不了解我的剧本,因为在演出的时候,您睡着了,这是我亲眼见到的。” “亲爱的作家先生,有时候睡觉也是一种意见的表示。”节奏加快 有人向著名文艺评论家请教:“19世纪的小说同当代的小说有什么区别?” “在古典小说里,年轻男女接吻一般出现在150页后;而在当代小说的第二页便开始介绍他们的私生子了。”

懂得鸭语 儿子拿着诗集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呢?” 爸爸挠挠头说:“可能是诗人懂得鸭语吧?”看头知尾 “听说你看书能一目10行?” “何止一目10行,有的小说和剧本,看了开头就能说出它的结尾。”稿酬不同 “编辑,你说散文诗和诗歌有什么不同呢?” “诗歌是按行付稿酬,散文诗是按字数付稿酬呀!”也有不吃的 某作家与朋友对话。 朋友:“文人的胃口真好,在你们的笔下什么都能吃:吃苦、吃力、吃醋、吃官司、饮泣、饮恨、食言、啃书本、喝西北风、咬文、嚼字还有什么不吃的?” 作家:“不吃软、不吃硬、不吃眼前亏。”留到夏天 编辑:“这部作品读者看了肯定会表示冷淡的。” 作者:“没关系,你们就放在夏天发表吧!”看过了 作者:“编辑同志,我上次送您审阅的文章,您是否看过了?” 编辑:“看过了,不过,您应当把它寄到《读者文摘》编辑部去。”妙 法 甲:“我写的稿子每次都被编辑部退了回来,真没有办法。” 乙:“你想你写的稿子不被退回来吗?” 甲:“对!” 乙:“那好,我告诉你一个妙法,再写稿的时候,千万别署地址。”问 诗 “您对诗很有研究?” “只是精通罢了。” “有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当什么讲?” “就是君子喜欢踢球。” “那么‘窈窕淑女’呢?” “他们球艺不好,一踢球尽输给女的。”一格一字 一青年缠着某作家,要他介绍写作的最佳方法。作家回答说:“请用方格稿纸,一格一字。”批评家与作家 批评家:“你已经是第3次在作品里作这样的描写了,难道你不知道‘第一个把女人比喻为花的人是天才,第三个是庸才’这一句名言吗?” 作家:“是的,您说得对,您已经第7次使用这句话了。”三岁识字 女作家:“我真惊极了!好好写成的稿子,被3岁的孩子撕破了。” 友人:“唷!3岁已经认得字了么?”绝不再版 不流行的作家:“我出的书,每第1版,必定自己留一册。” 客:“第2版就不稀奇了。”留下伏笔 “你写的那个剧本漏洞太多了。” “这是我故意留下的伏笔。” “哦?” “是的,如果没有这些伏笔,能让你写成那篇比原作还长的剧评么?”出人意料 一篇电影评论文章中写道: “这部影片的结尾真是出人意外!它正好是在大家一致认为不该结束的时候结束的。”悬念艺术 某报上连载小说的末一段耸人听闻地写道:有个男人居然生下一条牛。 在下期这篇连载小说写这一段时,却笔锋一转:原来这个人是女扮男装,她生了一个男孩,小名叫牛牛。对待奖金和纪律 两个文学爱好者在一起谈论。 甲:你是怎样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呢? 乙:这个嘛爽直一点说吧,对奖金我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对劳动纪律我一般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妙舌生花 某作家写了个剧本,得到一位上了年纪的富孀资助演出。 排演的时候,他随口问她贵庚几何。 “你问这个干什么?”对方冷冷地反诘。 “夫人,”他立即解释,“我只是想知道,女人风韵最佳的时候究竟是多大年纪。”不想得罪人 读者:“为什么你的讽刺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是老虎呀,狼呀,爬虫呀这些东西?” 作家:“因为我不想得罪人。”房 租 房东:“总而言之,你欠下的房租打算几时还?” 穷作家:“我一旦收到那笔钱就满足您的要求。这笔钱是出版商若同意出版我的小说所必须付给我的。至于小说,我一写完就交给出版商。而小说的创作则等我找到一个合适的题材和所需的灵感后就开始。” “草稿” 火车上,一个著名女作家同基督教新教的牧师讨论有关圣经的问题,牧师最后说:“但不管怎样,您还得承认上帝创造男人先于女人。” “我不反对您的看法,我自己正是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创作的。当我准备出书时,首先要打好草稿,然后加工完善,所以草稿总是比书早写出来的。”妇女爱读的书 “嘿,这书的作者山田一郎,是作家所得税交纳者第一名。” “书里面写的什么?” “你还不知道?如今就是妇女们爱读它呀!” “哦?写的什么?” “就是《献给您——美人》丛书!” “听说美人是不大读书的嘛!” “是啊。不美的人就争着买那套丛书。”为了700人 一位女作家在海上度假时,在日记上这样写着: 第一天:我遇见了船长。 第二天:船长要我和他同桌共进晚餐,我真荣幸。 第三天:船长带我四处去看,甚至还带我到船的驾驶室去。 第四天:船长带我看他的房间,向我提出了要求,这简直不像他这种身份的人做出来的。 第五天:他又坚持了,还说如果我不答应,他要把船弄沉。 第六天:我救了700人。生 活 一位不得志的作家在报告中反复提到“生活”。 一个学生问他:“什么叫生活?” 他回答说:“生活就是死亡前所受的灾难。”最惊险的在我这儿 深夜,妻子突然推醒丈夫,急促地说:“不好啦!一个盗贼进入了我们的书房。” “别怕,一本写得最惊险的故事书,在我这儿,我还没有看完。”好极了 报人海伍德·布龙是一个很难亲近的人。有一次,在一个游戏中,一位演员对他说:“我认识您已很久了,海伍德,但我敢说,即使我现在死在这里,你也会不置一词。”“倒不会这样。”布龙说,“说实话,我会说两句话。第一句是:‘把尸体搬开。’” “还有一句?” “还有一句是,”这位专栏作家耸耸肩说,“好极了。”让每个笨蛋都能懂 导演对剧本的作者说:“剧本嘛,倒是不错的,但是……您最好还是修改一下,让每个笨蛋都能懂,那就太好了!” “您究竟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剧本的作者问道。只写动物 “为什么您只写动物?”有人问一位作家。 “因为动物不会读。”作家答。拥 抱 一位法国的著名幽默作家到一家饭店去吃午饭。饭菜太没味了,作家只吃了一半就不想吃了。 “经理先生,请过来。” “先生,要清账吗?” “让我们来拥抱一下吧!” “什么?” “让我们来拥抱呵!” “那为什么呢?先生。” “要告别嘛!今生今世恐怕我们再也不会见面了。”关心名誉 著名作家:“10年前,您用25美元从我这儿买走了一篇短篇小说。” 编辑:“是的,不过我们还没有发表它。” 著名作家:“那么您把它还给我,我付给您250美元。我现在的名誉很好,我不想毁了它。” 无以为家 有人问诗人:“为什么诗人不像小说家、音乐家、书法家那样都有一个‘家’?” 一个人插嘴道:“诗人太浪漫了,到处去找灵感,怎么能有‘家’呢?” 诗人感叹说:“错了!那是因为卖不到几文钱,没有能力成家!”互不服气 两位互不服气的诗人很久没有见面了。一天晚上,在餐厅里相遇。 他们二人边吃边谈,互相争着向对方吹嘘自己的成就。 第一个诗人说:“自从上次见面后,我的诗更受欢迎,读者增加了一倍!” “恭喜你,”第二个诗人说,“我不知道你已经结婚了。”人生来是诗人 有人问诗人威廉·斯塔福特:“您是什么时候决定做诗人的?” 斯塔福斯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人人生来都是诗人,”他说,“我只不过是把大家都开始做的事情一直做下去而已。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别人没有继续下去?”有问题的支票 诗人:“这世界太不公平了。” 朋友:“您为什么要这样说?” 诗人:“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有个银行家写了一首有问题的诗,人们都会认为这是件无所谓的事。可是,如果有个诗人写了一张有问题的支票,那可就了不得了!”忧 伤 有一位第一次获得稿酬的年轻诗人,在公园里漫步走着,脸上露出忧心忡忡的神情。他的一位朋友遇见了他,问道: “您怎么啦?” 年轻诗人忧伤地叹了口气,说:“莎士比亚死了,雪莱和拜伦也死了,落在我肩上的责任实在太重了。” 枉加评论 一位艺术批评家正在谈论一幅画: “请看这幅油画。你们可以看到,画家的技术还不够熟练,他缺乏技术和感知。树木不成形,而且歪歪扭扭的,草也没有根。云像贴在画布上的纸片。你们瞧这儿,他为了引人注意,竟耍了一个花招,画了一只苍蝇。当然,我并不反对苍蝇,假如画家把它画得更精确些,使它真正像一只苍蝇。而他的苍蝇看起来像一团污泥,没有任何典型特征。” 正在这个当儿,苍蝇被批评家的饶舌弄烦了,展开翅膀,飞走了。不足为怪 两个中年人在街上相遇了,这对老同学共同回忆起几十年前在学校的生活。 “你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别佳如今成了很有名气的文学批评家。” “这不足为怪,想当初他在学校时就特别不喜欢文学。”画家与批评家 有一次,一位画家在咖啡馆里遇到了一位著名的批评家,这位批评家曾经不客气地批评过画家的一幅近作。 画家对批评家说:“要想公正地评论一幅绘画,批评家本人必须会画画才成。” “我亲爱的艺术家,”批评家回答说,“我有生以来就没下过一个蛋,可是,请您相信我,我比任何一只母鸡都更能品尝出炒鸡蛋是什么滋味。”演员生涯 美国一位文艺评论家曾说,演员生涯可用观众三句话来概括: “他是谁?” “就是他!” “天哪!他还活着!”不表态 作曲家问文艺评论家:“为什么您的兄弟对我的作品从不表态,而您总是贬低它呢?” “要知道,”评论家回答,“如果我也像我兄弟那样聋,我也绝不表态。”赞 叹 文艺评论家:“天哪!这画太绝妙了,看了真令人神往!” 画家:“是吗?感谢您,那是我擦画笔的地方。”文艺评论家和部长 部长:“您看施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 评论家:“我认为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评论家:“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 部长又摇了摇头。 “我说的‘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再次摇头。 “确切地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还是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这衣领真别扭。”远离谎言 有一次,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希尔伯特,不得不为一个朋友所著的书写一篇评论文章。他把评论文章写在一张纸的顶上方,把自己的签名写在最下方。在评论文章和签名之间有一块很大的空白。 朋友问希尔伯特:“您留下这块空白是什么意思呢?” 希尔伯特说道:“我觉得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俗话说: ‘你应该远离谎言。’”意  见 一位年轻的剧作家对批评他新创作的剧本的评论家不满意地说:“亲爱的评论家先生,其实您根本不了解我的剧本,因为在演出的时候,您睡着了,这是我亲眼见到的。” “亲爱的作家先生,有时候睡觉也是一种意见的表示。”节奏加快 有人向著名文艺评论家请教:“19世纪的小说同当代的小说有什么区别?” “在古典小说里,年轻男女接吻一般出现在150页后;而在当代小说的第二页便开始介绍他们的私生子了。”


相关内容

  • 论鲁迅小说中黑色幽默的灰色化呈现
  • 摘 要:"黑色幽默"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潮与现象.虽然我国在现代文学发轫时期缺少内生性的现代主义文学实践,但是作为新文学先驱的鲁迅自觉地吸收西方文学思想与技法,并进行个性化.本土化的实践与改良,使其更符合中国本土化的文学审美观.其中,对"黑色幽默&qu ...

  • 浅析马克吐温的幽默
  • 浅析马克﹒吐温的幽默文学 ◎郝国强 杨继美 (山东滨州学院外语系 山东﹒滨州 256600) 摘 要 马克﹒吐温是美国第一位真正的幽默文学大师,他用幽默的文笔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批判,他的作品具有严肃和深刻的思想内核. 关键词 马克﹒吐温 幽默 文学 文章编号 1671-0703(2010) ...

  • 英美文学中的理性主义和黑色幽默及现实意义思考
  • 摘  要:文化是体现一个国家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元素,而民族与国家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文学,这是一种展现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方法.通过语言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与反应,表达作者的情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发展非常悠久的国家,要想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更好更 ...

  • 美国黑色幽默探源
  • 美国黑色幽默探源 2010年07月03日来源:鸡西大学学报发表评论 作者:曾杭丽 摘要:"黑色幽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事实上黑色幽默文学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华盛顿·欧文.爱伦·坡.马克·吐温等作家的一些作品.通过分析<睡谷传说><焦 ...

  • 解析_格列佛游记_中的_黑色幽默_特点
  • 借鉴与比较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0No.2 解析<格列佛游记>中的"黑色幽默"特点 黄琰丁礼明 摘要作为一种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盛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但作为一种幽默艺术,它却有着深远的历史渊 本文从黑色幽默的艺术内涵入手,通过挖掘斯威夫特讽刺性代表 ...

  • 民间文学概论试题
  • 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1-08-01 14:17:37) 标签: 文化 分类: 学习资料汇编一.单选题 1.关于杨家将与契丹人作战的传说可归为( C ) A.农民起义传说 B.起义英雄传说 C.反抗外来侵略传说 D.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2.1846 年,发明了"Folklo ...

  • 探析马克.吐温作品的美国式幽默风格
  • 摘 要:马克・吐温作为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家,他的小说以幽默讽刺表现来批判社会,其思想内核严肃而又深刻,占据了美国文学史上极为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他的早期创作从民间的口头文学吸取营养,表现出幽默.夸张的风格特点,他的后期作品较为成熟,在情节结构安排.人物刻划.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巧妙地将 ...

  • 论钱钟书幽默讽刺观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 论钱钟书幽默讽刺观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尹 申 (绥化学院中文系,黑龙江绥化151100) [摘要]在中国现代幽默讽刺文学的长河中,钱钟书在四十年代中期,刚显露文坛,"便以光芒四射,才情横溢的笔 墨,震惊读者,震惊了像他一样正从事小说创作和同行".其幽默和讽刺艺术实现了从传统向现 ...

  • 约瑟夫·海勒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研究
  • 摘要: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经推出便轰动了美国社会,打破了当时美国文坛的沉闷局面,被称作是"黑色幽默"派文学的代表作品,并且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作品之一.海勒小说中的人物通常是荒诞不经.离奇古怪的,而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和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又使他 ...

  • 外国文学基础知识重点整理小抄(最新版)
  • 1.在20世纪,占据西方文学主潮地位的是现代主义文学. 2.在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上,1883年生于布拉格的卡夫卡堪称一个奠基者. 3.1904年,卡夫卡结识了他-生中最重要的朋友马克斯•布洛德,此人在卡夫卡去世后,整理出版了他的作品. 4. 英国大诗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时代的关系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