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概念

作者:张家生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8年11期

  什么是德育?这是任何德育理论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但“在理论和实践上,人们对德育这个问题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有的同志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或称道德品质教育,有的同志则认为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或称政治思想教育,显然对德育概念的理解都不够全面。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对什么是德育弄不清楚,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情况。……直到现在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注: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第1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2版。) 可见研究德育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历史上,德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殷商卜辞作“(、值)。”李奇同志解释德字是“字形从‘直’从‘心’,就是遵照一定的礼法把心放正的意思。”(注:李奇主编:《道德学说》第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这恐怕已是后来的意思了,因为卜辞中德字从直而无心。德字在卜辞中是什么意思呢?“郭沫若原释‘徝’为征伐,后在《文史论集》中认定说:‘徝’()殆古德字。不过,一般都认为卜辞中的‘德’无道德含义。发表于《中国哲学》第八辑上的《殷周奴隶主阶级‘德’的观念》一文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与‘伐’相通,是就征伐的结果而言的。所以‘’又与‘得’相通,是指得到或占有奴隶、财富之义。于是‘有德’(即‘有得’)也就成了对奴隶主贵族的一种‘美称’,而获得了道德意义,并从卜辞中引出四条例证。该文……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注: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第1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年6月第1版。)”可知德字的本意是获得、占有。

  德字的道德含义是什么呢?《说文解字》中说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已”,有的同志解释这八个字为:“‘外得于人’说的是要正直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内得于已’讲的是内心修养,也就是要无愧于心。(注: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第65 页,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这是我们所不同意的。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这八个字实际上是讲德的两个来源:一是从他人那里获得;二是从自己内心的体验上获得。如果这样解释德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德实际上是指客观的道德准则在人身上的表现,即人对客观道德准则掌握遵循的程度。可见德不仅没有禁止约束强制的意思,反而是有所得。

  怎样才能有所得呢?那就需要“育”。育字又是什么意思呢?据王静同志考释,育的本义是分娩,“古代的‘育’字,除了具有生育的含义之外,还有‘养’与‘长’两种解释……养与长两个含义,在《尔雅》中是什么呢?‘养’字与饮食有关。和《说文》的‘养,供养也,从食,羊声’是一致的。‘长’字是指位尊者和年高者。此外,它还可以作生来解释。……朱熹释养字:‘谓涵养熏陶,俟其自化也。’这样,《说文》释育为‘养子使作善也’就好理解了,即熏陶涵育子弟使其为善(注:王静:《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王静同志的考释是正确的, 他稍有疏忽的是养字中俟其自化之义,即育字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熏陶涵养;二是被教育者的“自化”。实际上,熏陶涵养是外部施加的影响,即“外得于人”,而“自化”就是“内得于已”。将德字与育字连起来,就是通过熏陶涵养和受教育者的自化而使受教育者有所得的意思。(有所得即对客观的道德准则有所理解和遵循,这种理解和遵循的程度上的不同反映了德的水平的高低。)

  怎样去熏陶涵养呢?自化又是怎样实现的呢?这又引出了德能否教怎样教和能否学怎样学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许多人是把它们当作不言自明的前提来处理的,就像数学中的公理一样。可是,如果不弄清教和学的概念,德育又怎么进行呢?

  先讨论“教”字,教字甲骨文作。什么是教呢?在众多的关于教字的解释中,我们觉得何启贤同志的考释最有说服力。他说:“上面的‘爻’是卦的符号,下面的‘子’,便是蓍草,由蓍草组成卦象来预测吉凶祸福,这便是‘’的本义……‘攴’的意思是用手操作演示灼龟取兆,把‘’和‘攴’合起来,正好表示:蓍占和龟卜的操作方法。”(注: 何启贤:《也说“教”“育”二字》, 《教育研究》1995年第12期。)“《说文》的释‘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施’,就是操作演示,即传授蓍占和龟卜;其‘效’,就是模仿、仿效即学习蓍占和龟卜。”(注:何启贤:《也说“教”“育”二字》,《教育研究》1995年第12期。)笔者想补充的是,何启贤同志对教字本义的考释说明:教实际上包含了今天教和学两个字的含义,是操作演示和对这种操作演示的模仿仿效的总称,教没有半点强制的意味。

  如果进一步研究,还可发现教字除上面的含义外,还有“随之依之”的意思。《说文解字》上说:“,放也。”段玉裁注:“放,仿古通用,训放者,谓随之依之也。今人则专用仿矣。教字、学字皆以会意。教者与人以可放也,学者放而象之也。”(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87页,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9月第1版。)可见, 教字确有“随之依之”的意思。什么是随之依之呢?何启贤同志解释为:“古人确实相信:卦象龟兆和命运是相似的,命运和卦象龟兆是随之依之的。”(注:何启贤:《也说“教”“育”二字》,《教育研究》1995年第12期。)笔者以为恐有不妥,从教的角度说,随之依之即要根据被教者的需要和特点来教;也就是与人以可放也;从学的角度说,随之依之即仿效教者,也就是放而象之也。

  接下来讨论学字。学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解字》解释:“,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也。”这说明古代学字包含“教”和“冂”两个字的意思。教字的含义已考释如前,“冂”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门。”可知“冂”是指远离居住地的地方,“从教从冂”就是在远离居住地的地方教的意思。这样一来,学和教实际上成了同义词了,这或许反映了造字时的实际情况:各原始民族都有各种各样的成年仪式,在这种仪式上,成年人通过做示范让青年的模仿而教给青年人各种知识技能,通过这种仪式即标志着青年人已经成年,这种仪式往往在远离居住地的地方进行。(注:参见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第387—388页,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 原始民族靠示范和模仿进行教育的情形,任时先有精彩的描述:“原始人……所谓教育不过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在渔猎时代,渔猎即为教育课程,在畜牧时代,畜牧即是教育课程。敌人来侵害时,群集一团去作战,作战也是教育课程……至于学校地址更说不上,因为居住尚无定所,何有固定的学校……整个大自然的空间如山川、森林、旷野均是学校的所在。”(注:任时先:《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册第23—24页,上海书店,1984第6月第1版。)他描述的是很原始时代的情形,但造“教”“学”等字的商代距原始时代不远,而且这些字恐怕也不是当时突然造出来的,在原始文化遗址的陶器上洞穴中的那些符号就是古老的文字,商代的甲骨文只是那些更古老的文字的简化和数量的增加而已。(注:参见杜耀西等著:《中国原始社会史》第391—39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教和学就是对这一活动(成年仪式)不同侧面的反映,因此,在古代,教和学是同义的。段玉裁说:“按兑命上学字谓教”(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133页,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9月第1版。) 《汉语大字典》释学:“(三)Jiao《集韵》居效切,去效见。宵部。教授。后作‘教’。《广雅.释诂四》:‘学,教也。’《集韵.效韵》:‘教,《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或作学。’《国语.晋语九》:‘顺德以学子,择言以教子,择师保以相子。’韦昭注:‘学,教也。’《礼记.文王世子》:‘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郑玄注:‘学,教也’”。’可见教和学在古代同义是确凿无疑的。学即是在远离居住的地方教的意思。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似乎可以进一步明确德育的含义:德育是教育者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操作演示以熏陶涵养被教育者,被教者通过模仿仿效教育者(即自化)而有所得的活动。

  对上述解释,人们或许还会有疑问:一是被教育者模仿仿效不成功怎么办呢?二是有所得还须进一步解释,于是又引出两个字:习和道。

  习是什么意思呢?该字也是甲骨文中就有了,《说文解字》:“習,数飞也。”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此字分明从羽,从日,盖谓禽鸟于晴日学飞。”此字本意即反复练习飞,引申为受教育者反复练习某种技能。可见,模仿仿效不成功怎么办呢?那就反复练习。此字争议不大,从略。

  前面我们多次提到“有所得”,即是对客观的道德准则有所理解和遵循,我们还说,有所得的途径有二,即外得于人和内得于己。为什么从他人和自己那里能有所得呢?这就需要引出道字。教、育、学、习、德诸字甲骨文中就有了,道字则出现得晚些,金文中始见。(注:达世平、沈光海编著:《古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上海书店,1989年版。)道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所行道也。”指人行走的道路,这是道字的本义。张立文先生说:“殷周之际,金文中已见道字,有道路的意思。《易经》道字四见,都是在这个原初意义上使用的。《诗经》引伸为道理和方法,《左传》、《国语》把道分为天道与人道,以涵概自然与社会……春秋时期,儒家和道家的创立者孔子和老子,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天道与人道的思想。”(注:张立文主编:《道》第5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可见道由道路而引伸为自然和社会的原则了。朱伯崑先生说:“先秦儒家的伦理学,以‘道’为客观规范,以‘德’为内心品质,认为道德生活是由‘道’和‘德’两个方面构成的。”(注:朱伯崑:《先秦伦理学概论》第7 页,北京大学出版,1984年2月第1版。)道家所谓道指天地万物的最高本质。”(注: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第2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正因为自然和社会存在道,才存在教、育、学、习的问题,教、育、学、习的目的是为得到对道的理解和遵循,这种对道的理解和遵循就是德。

  道与德在古代本是两个字,由于它们的联系是如此之紧密,后来就连起来用了,即后世的“道德”。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何处,争论颇多,张岱年先生说:“在儒家著作中,道德二字相连并提,始见于《周易·说卦传》及《荀子》。《周易·说卦传》云:‘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荀子》的《劝学篇》云:‘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注: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第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涂象均同志则认为:“《管子》是道德一词的最早出处。”(注:涂象均:《〈管子〉是道德一词的最早出处》,《大连教育学院院刊》,1986年第2期。) 可见道德二字连用最早见于上述诸书,如果这些书都是真品,争论也就不难解决,问题是:“在孔子以前的古代典籍,流传至今者并不多。举其最要者,只《尚书》、《诗经》和《易经》三种……《易经》里的十传,经后人考订,实出于孔子之后。但上下二篇的《周易》本文,则不失为孔子以前的一部古书。”(注: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第9—12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胡适则说:“表面上看来,古代哲学史的重要材料,如孔、老、墨、庄、孟、荀、韩非的书,都还存在。仔细研究起来,这些书差不多没有一部是完全可靠的……《墨子》、《荀子》两部书里,很多后人杂凑伪造的文字……《管子》这书,定非管仲所作,乃是后人把战国末年一些法家的议论和一些儒家的议论……并作一书。”(注: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第65—68页,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6月第1版。)既然《易传》、《荀子》、《管子》三书真伪和成书时代都不太清楚,要确定道德一词的最早出处就太难了,一般认为,把道德一词出现的时间定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会错的。

  德育的实践,原始时代就有了,德育理论从古至今难以尽述,但把教育分为德、智、体三个大的方面却是近代的事。笔者见到的最早的这种划分是严复提出来的,他说:“曰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注:参阅徐顺教、季甄馥主编《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尽管有人认为严复的德、智、力并举和孔子提倡的仁、智、勇是相通的(注:参阅徐顺教、季甄馥主编《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但孔子的仁、智、勇都是德的组成部分,严复则将智、力和德相对独立开来,可见德育从教育中相对独立开来大约是从严复开始的。后来蔡元培提出:“欲养成公民道德……不可不注重美育。”(注:参阅徐顺教、季甄馥主编《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蔡元培还曾经提出“劳工神圣”的主张,黄炎培等人搞职业教育,实际上又出现了劳动教育的问题,这就是后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由来,毛泽东同志以德、智、体为“三好”标准的思想,也当受过严复等人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考察,我们可以对德育的概念作出比较准确的概括了。德育是什么呢?德育就是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操作演示以熏陶涵养被教育者,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与社会的客观原则(即道)有所理解和遵循(即自化)的活动。这个定义可给德育工作者什么启发呢?首先,德育可理解为以德育人。它要求教育者本身要有德,即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有一定的理解和遵循,否则教育者怎么操作演示呢?被教育者又模仿仿效什么呢?其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从教育者的角度主要是是身教和言教,身教重于言教。自然和社会的规律经过教育者的操作演示表现出来,被教育者模仿仿效而自化即有所得。可见,德育——真正的德育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和风细雨,而不应是强制、制裁等。第三,德育工作应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来进行。外界的熏陶涵养(这正是德育工作者所努力的地方)是通过被教育者的自化而实现的,如果不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工作,内化怎么实现呢?第四,德育也可理解为育德,德育的目的就是使被教育者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有一定的理解和遵循,德育工作者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第五,真正的德育是一种愉快的活动。受教育者会有一种有所得的快感,教育者也会因其给予被教育者的帮助和在这种活动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而感到愉快满足,其体验与演员演出成功时的感受相同,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许多智者仁者乐此不疲。

作者:张家生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8年11期

  什么是德育?这是任何德育理论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但“在理论和实践上,人们对德育这个问题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有的同志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或称道德品质教育,有的同志则认为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或称政治思想教育,显然对德育概念的理解都不够全面。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对什么是德育弄不清楚,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情况。……直到现在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注: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第1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2版。) 可见研究德育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历史上,德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殷商卜辞作“(、值)。”李奇同志解释德字是“字形从‘直’从‘心’,就是遵照一定的礼法把心放正的意思。”(注:李奇主编:《道德学说》第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这恐怕已是后来的意思了,因为卜辞中德字从直而无心。德字在卜辞中是什么意思呢?“郭沫若原释‘徝’为征伐,后在《文史论集》中认定说:‘徝’()殆古德字。不过,一般都认为卜辞中的‘德’无道德含义。发表于《中国哲学》第八辑上的《殷周奴隶主阶级‘德’的观念》一文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与‘伐’相通,是就征伐的结果而言的。所以‘’又与‘得’相通,是指得到或占有奴隶、财富之义。于是‘有德’(即‘有得’)也就成了对奴隶主贵族的一种‘美称’,而获得了道德意义,并从卜辞中引出四条例证。该文……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注: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第1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年6月第1版。)”可知德字的本意是获得、占有。

  德字的道德含义是什么呢?《说文解字》中说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已”,有的同志解释这八个字为:“‘外得于人’说的是要正直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内得于已’讲的是内心修养,也就是要无愧于心。(注: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第65 页,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这是我们所不同意的。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这八个字实际上是讲德的两个来源:一是从他人那里获得;二是从自己内心的体验上获得。如果这样解释德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德实际上是指客观的道德准则在人身上的表现,即人对客观道德准则掌握遵循的程度。可见德不仅没有禁止约束强制的意思,反而是有所得。

  怎样才能有所得呢?那就需要“育”。育字又是什么意思呢?据王静同志考释,育的本义是分娩,“古代的‘育’字,除了具有生育的含义之外,还有‘养’与‘长’两种解释……养与长两个含义,在《尔雅》中是什么呢?‘养’字与饮食有关。和《说文》的‘养,供养也,从食,羊声’是一致的。‘长’字是指位尊者和年高者。此外,它还可以作生来解释。……朱熹释养字:‘谓涵养熏陶,俟其自化也。’这样,《说文》释育为‘养子使作善也’就好理解了,即熏陶涵育子弟使其为善(注:王静:《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王静同志的考释是正确的, 他稍有疏忽的是养字中俟其自化之义,即育字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熏陶涵养;二是被教育者的“自化”。实际上,熏陶涵养是外部施加的影响,即“外得于人”,而“自化”就是“内得于已”。将德字与育字连起来,就是通过熏陶涵养和受教育者的自化而使受教育者有所得的意思。(有所得即对客观的道德准则有所理解和遵循,这种理解和遵循的程度上的不同反映了德的水平的高低。)

  怎样去熏陶涵养呢?自化又是怎样实现的呢?这又引出了德能否教怎样教和能否学怎样学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许多人是把它们当作不言自明的前提来处理的,就像数学中的公理一样。可是,如果不弄清教和学的概念,德育又怎么进行呢?

  先讨论“教”字,教字甲骨文作。什么是教呢?在众多的关于教字的解释中,我们觉得何启贤同志的考释最有说服力。他说:“上面的‘爻’是卦的符号,下面的‘子’,便是蓍草,由蓍草组成卦象来预测吉凶祸福,这便是‘’的本义……‘攴’的意思是用手操作演示灼龟取兆,把‘’和‘攴’合起来,正好表示:蓍占和龟卜的操作方法。”(注: 何启贤:《也说“教”“育”二字》, 《教育研究》1995年第12期。)“《说文》的释‘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施’,就是操作演示,即传授蓍占和龟卜;其‘效’,就是模仿、仿效即学习蓍占和龟卜。”(注:何启贤:《也说“教”“育”二字》,《教育研究》1995年第12期。)笔者想补充的是,何启贤同志对教字本义的考释说明:教实际上包含了今天教和学两个字的含义,是操作演示和对这种操作演示的模仿仿效的总称,教没有半点强制的意味。

  如果进一步研究,还可发现教字除上面的含义外,还有“随之依之”的意思。《说文解字》上说:“,放也。”段玉裁注:“放,仿古通用,训放者,谓随之依之也。今人则专用仿矣。教字、学字皆以会意。教者与人以可放也,学者放而象之也。”(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787页,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9月第1版。)可见, 教字确有“随之依之”的意思。什么是随之依之呢?何启贤同志解释为:“古人确实相信:卦象龟兆和命运是相似的,命运和卦象龟兆是随之依之的。”(注:何启贤:《也说“教”“育”二字》,《教育研究》1995年第12期。)笔者以为恐有不妥,从教的角度说,随之依之即要根据被教者的需要和特点来教;也就是与人以可放也;从学的角度说,随之依之即仿效教者,也就是放而象之也。

  接下来讨论学字。学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解字》解释:“,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也。”这说明古代学字包含“教”和“冂”两个字的意思。教字的含义已考释如前,“冂”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门。”可知“冂”是指远离居住地的地方,“从教从冂”就是在远离居住地的地方教的意思。这样一来,学和教实际上成了同义词了,这或许反映了造字时的实际情况:各原始民族都有各种各样的成年仪式,在这种仪式上,成年人通过做示范让青年的模仿而教给青年人各种知识技能,通过这种仪式即标志着青年人已经成年,这种仪式往往在远离居住地的地方进行。(注:参见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第387—388页,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 原始民族靠示范和模仿进行教育的情形,任时先有精彩的描述:“原始人……所谓教育不过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在渔猎时代,渔猎即为教育课程,在畜牧时代,畜牧即是教育课程。敌人来侵害时,群集一团去作战,作战也是教育课程……至于学校地址更说不上,因为居住尚无定所,何有固定的学校……整个大自然的空间如山川、森林、旷野均是学校的所在。”(注:任时先:《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册第23—24页,上海书店,1984第6月第1版。)他描述的是很原始时代的情形,但造“教”“学”等字的商代距原始时代不远,而且这些字恐怕也不是当时突然造出来的,在原始文化遗址的陶器上洞穴中的那些符号就是古老的文字,商代的甲骨文只是那些更古老的文字的简化和数量的增加而已。(注:参见杜耀西等著:《中国原始社会史》第391—39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教和学就是对这一活动(成年仪式)不同侧面的反映,因此,在古代,教和学是同义的。段玉裁说:“按兑命上学字谓教”(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133页,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9月第1版。) 《汉语大字典》释学:“(三)Jiao《集韵》居效切,去效见。宵部。教授。后作‘教’。《广雅.释诂四》:‘学,教也。’《集韵.效韵》:‘教,《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或作学。’《国语.晋语九》:‘顺德以学子,择言以教子,择师保以相子。’韦昭注:‘学,教也。’《礼记.文王世子》:‘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郑玄注:‘学,教也’”。’可见教和学在古代同义是确凿无疑的。学即是在远离居住的地方教的意思。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似乎可以进一步明确德育的含义:德育是教育者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操作演示以熏陶涵养被教育者,被教者通过模仿仿效教育者(即自化)而有所得的活动。

  对上述解释,人们或许还会有疑问:一是被教育者模仿仿效不成功怎么办呢?二是有所得还须进一步解释,于是又引出两个字:习和道。

  习是什么意思呢?该字也是甲骨文中就有了,《说文解字》:“習,数飞也。”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此字分明从羽,从日,盖谓禽鸟于晴日学飞。”此字本意即反复练习飞,引申为受教育者反复练习某种技能。可见,模仿仿效不成功怎么办呢?那就反复练习。此字争议不大,从略。

  前面我们多次提到“有所得”,即是对客观的道德准则有所理解和遵循,我们还说,有所得的途径有二,即外得于人和内得于己。为什么从他人和自己那里能有所得呢?这就需要引出道字。教、育、学、习、德诸字甲骨文中就有了,道字则出现得晚些,金文中始见。(注:达世平、沈光海编著:《古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上海书店,1989年版。)道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所行道也。”指人行走的道路,这是道字的本义。张立文先生说:“殷周之际,金文中已见道字,有道路的意思。《易经》道字四见,都是在这个原初意义上使用的。《诗经》引伸为道理和方法,《左传》、《国语》把道分为天道与人道,以涵概自然与社会……春秋时期,儒家和道家的创立者孔子和老子,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天道与人道的思想。”(注:张立文主编:《道》第5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可见道由道路而引伸为自然和社会的原则了。朱伯崑先生说:“先秦儒家的伦理学,以‘道’为客观规范,以‘德’为内心品质,认为道德生活是由‘道’和‘德’两个方面构成的。”(注:朱伯崑:《先秦伦理学概论》第7 页,北京大学出版,1984年2月第1版。)道家所谓道指天地万物的最高本质。”(注: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第2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正因为自然和社会存在道,才存在教、育、学、习的问题,教、育、学、习的目的是为得到对道的理解和遵循,这种对道的理解和遵循就是德。

  道与德在古代本是两个字,由于它们的联系是如此之紧密,后来就连起来用了,即后世的“道德”。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何处,争论颇多,张岱年先生说:“在儒家著作中,道德二字相连并提,始见于《周易·说卦传》及《荀子》。《周易·说卦传》云:‘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荀子》的《劝学篇》云:‘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注: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第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涂象均同志则认为:“《管子》是道德一词的最早出处。”(注:涂象均:《〈管子〉是道德一词的最早出处》,《大连教育学院院刊》,1986年第2期。) 可见道德二字连用最早见于上述诸书,如果这些书都是真品,争论也就不难解决,问题是:“在孔子以前的古代典籍,流传至今者并不多。举其最要者,只《尚书》、《诗经》和《易经》三种……《易经》里的十传,经后人考订,实出于孔子之后。但上下二篇的《周易》本文,则不失为孔子以前的一部古书。”(注: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第9—12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胡适则说:“表面上看来,古代哲学史的重要材料,如孔、老、墨、庄、孟、荀、韩非的书,都还存在。仔细研究起来,这些书差不多没有一部是完全可靠的……《墨子》、《荀子》两部书里,很多后人杂凑伪造的文字……《管子》这书,定非管仲所作,乃是后人把战国末年一些法家的议论和一些儒家的议论……并作一书。”(注: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第65—68页,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6月第1版。)既然《易传》、《荀子》、《管子》三书真伪和成书时代都不太清楚,要确定道德一词的最早出处就太难了,一般认为,把道德一词出现的时间定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会错的。

  德育的实践,原始时代就有了,德育理论从古至今难以尽述,但把教育分为德、智、体三个大的方面却是近代的事。笔者见到的最早的这种划分是严复提出来的,他说:“曰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注:参阅徐顺教、季甄馥主编《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尽管有人认为严复的德、智、力并举和孔子提倡的仁、智、勇是相通的(注:参阅徐顺教、季甄馥主编《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但孔子的仁、智、勇都是德的组成部分,严复则将智、力和德相对独立开来,可见德育从教育中相对独立开来大约是从严复开始的。后来蔡元培提出:“欲养成公民道德……不可不注重美育。”(注:参阅徐顺教、季甄馥主编《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蔡元培还曾经提出“劳工神圣”的主张,黄炎培等人搞职业教育,实际上又出现了劳动教育的问题,这就是后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由来,毛泽东同志以德、智、体为“三好”标准的思想,也当受过严复等人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考察,我们可以对德育的概念作出比较准确的概括了。德育是什么呢?德育就是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操作演示以熏陶涵养被教育者,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与社会的客观原则(即道)有所理解和遵循(即自化)的活动。这个定义可给德育工作者什么启发呢?首先,德育可理解为以德育人。它要求教育者本身要有德,即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有一定的理解和遵循,否则教育者怎么操作演示呢?被教育者又模仿仿效什么呢?其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从教育者的角度主要是是身教和言教,身教重于言教。自然和社会的规律经过教育者的操作演示表现出来,被教育者模仿仿效而自化即有所得。可见,德育——真正的德育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和风细雨,而不应是强制、制裁等。第三,德育工作应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来进行。外界的熏陶涵养(这正是德育工作者所努力的地方)是通过被教育者的自化而实现的,如果不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工作,内化怎么实现呢?第四,德育也可理解为育德,德育的目的就是使被教育者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有一定的理解和遵循,德育工作者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第五,真正的德育是一种愉快的活动。受教育者会有一种有所得的快感,教育者也会因其给予被教育者的帮助和在这种活动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而感到愉快满足,其体验与演员演出成功时的感受相同,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许多智者仁者乐此不疲。


相关内容

  • 教学组织形式
  • 教学组织形式 概念: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主要形式有:班级授课制(基本形式).分组教学&现场教学(辅助形式).个别教学&复式 教学(特殊形式).„„填空题 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一)概念: 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是把学 ...

  • 中学教育学教材
  • 201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章节考点讲解 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识记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和教育学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3.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 ...

  • 2012年特钢考试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 云南省教师特岗小学教育学考试重点解读 第一章 教育和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 ...

  • 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
  • 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 2012-12-02 17:27阅读:371 目前中国德育的危机在于:仅仅着眼于日常生活规范的建立,德育目标已节节后退到了它的最低极限:人们在目标设定上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缺乏理直气壮的关心,而在德育内容上又往往回避这一领域:价值无根性的德育必然导致德育实效上的"实质性低 ...

  • 2010年重庆市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及内容
  • 2010年重庆市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及内容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教师[2009]2号).<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核定教师资格考试费收费标准的复函>(渝价函[2009]47号)要求,经研究,我市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及内容如下: 一.考试科目及 ...

  • 学校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 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坚持新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实施的环境下,越来越让我们懂得德育工作在一个学校的重要性,德育乃教育之首,那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怎么样把教育之首——德育,抓到实处呢?凭口号?凭装装样子??……不,这些都不能适应现在的聋哑孩子和智力损伤的孩子那获取外界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欲望了。所以我们要把德 ...

  •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 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坚持新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实施的环境下,越来越让我们懂得德育工作在一个学校的重要性,德育乃教育之首,那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怎么样把教育之首——德育,抓到实处呢?凭口号?凭装装样子??……不,这些都不能适应现在的聋哑孩子和智力损伤的孩子那获取外界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欲望了。所以我们要把德 ...

  • 小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打印版)
  • 本章概括地介绍了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 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 ...

  • 浅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意义��
  • 摘要:德育工作是中职教育的塑魂工程,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生思想素质评价意义重大.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意义 中职学生德育工作事关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走向,被比喻成"塑魂工程".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普通中小学学生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