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四南文化

四南文化与南建筑

泉州的民间文化也得到的全面的发展,直至今日泉州仍保留的“四南”文化,就都是在这时期展入的,这四南分别是南音、南戏、南拳、南建筑。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汇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

泉州南戏是由梨园、高甲、打城、木偶等剧种的统称。

泉州梨园戏是中国的珍稀剧种,保留着唐宋南戏特色。它植根于泉州,并随着泉州人的足迹而流传到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梨园戏至今还保留不少宋、元南戏的剧目,演员基本的舞台肢体语言、乐器的形制与演奏法竟和古代壁画、石刻的人物像有不少惊人的相似之处,从而证实了它的悠久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

高甲戏孕育于明未清初,早期称“宋江戏”。清中叶(1820-1824年),有“合兴班”兴起,故一度称“合光戏”。近百年始称高甲戏(台湾称九甲戏)。

打城戏发端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2年)的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 ,流行于泉州、晋江、南安、龙溪及厦门、金门等地。它是融合释、道二教这之法事活动形式而形成的,为全国

罕见的宗教戏剧。

在泉州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有掌中与提线两种。掌中木偶民间俗称“布袋戏”,因其内体由形似手套而得名。提线木偶也叫“嘉礼戏”“弦丝傀儡”,顾名思义由其操作的弦线而来。

两种木偶在表演方式及偶像造型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两者的戏剧素材来源及剧本都基本相似。泉州木偶根植于悠久的泉州传统木偶文化的基础,秉承名家风范,精工细刻。著名的木偶大师江加走就是泉州人。

泉州的南拳传于民间和禅门。它由五祖拳、太祖拳、白鹤拳、五节花拳、五枚花拳等拳种,构成了独特而博大精深的拳术系统。经数百年演变,如今流传福建省内的拳术以白鹤、五祖拳、狗拳以及太祖拳为最盛行。

官式大厝

又名“皇宫起”,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是泉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光厅暗屋”为泉州传统民居的布局特点。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的场所。厅堂后壁多用可开启折合的大扇木门隔成,平时闭合与后轩分开。后轩可布置成小书斋,遇有贵客要事,也可延入后轩密谈。有事时,可把大扇木门打开,把厅堂与后轩合并为一,增大活动空间。厅堂两侧为东西大房,是主要居室。大房房门悬布帘,以屋顶小窗取光,室内较暗。大房前有檩步,是梳洗的地方。大房后有后房,是婢妾居室或存放随身用物、箱笼的储藏间。

这种“一明两暗”的三开间结构,是泉州民居建筑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五开间即三开间左右再扩展一间而成。泉州传统古民居就是“一明两暗”布局基础上,由数个单体建筑及外部空间组合衍化而成的合院建筑。

根据开间大小,民间普遍称呼这种合院建筑为三间张和五间张,其按进深大小可分为“一进”、“二进”、“三进”、“四进”、“五进”五种。其中二进的大厝为小三开间或小五开间,三进或三进以上的称大三间张或大五间张。而“一进”民间俗称“一落”,如“三进”为“三落”。在建筑单体名称上,以三落为例,通常第一进称“下落”(前落),第二进称“顶落”(上落),第三进称“后落”。

正屋前面两侧有二厢房,俗称“榉头”。“榉头”朝天井一面常敞开,使大房既能通风,又避免阳光逼射,有遮阴纳凉作用,也是客人、随从休憩之所。

前落与后落以两“榉头”相连,两落往来甚为方便。

首落前即屋身正前,留设的户外广场称“埕”。埕中或仅排列小盆花,留出较大场地,作为来客停放车辆、轿马的地方;或布置为庭园,栽花植树,假山小池。

每落厅前都有“深井”(天井),保证厅堂轩敞明亮、通风采光。

厢房之外,两侧或一侧增建的纵向长屋为“护厝”。如属单护厝,另一侧也常留有通巷,既作为前后各落出入的另一通道,使各落自成单元,又可使正屋免受邻居活动的影响。护厝又可增加一些辅助用房,或作厨房、杂物工具放置场所,或作客舍,或为僮仆居室,或作书斋别筑。

具体分类及形制特点如下:

一落大厝:

为泉州小型民居的最常见样式,广泛分布在广大的乡村。其结构特征为只有上落、榉头、天井,平面成三合院布局。主要有一落双榉头至、一落四榉头至、一落四榉头加(单)双护厝三种样式。

一落大厝的中间为大厅,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公妈厅”,是婚丧喜庆活动场所。

另外还有最简易的“一条龙”式民居,即只有三开间或五开间的前落建筑,多出现在比较贫穷落后的山区。

两落大厝:

为泉州传统民居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建筑形式。其由下落、榉头、天井、顶落四部分构成,为典型的四合院布局。主要有两落三间张厝、两落三间张加(单)双护厝以及两落五间张厝、两落五间张(单)双护厝四种,后两种规模较大。

“公妈厅”安排在第二落大厅,一落大厅作为接待宾客的场所。

民居前埕多立有旗杆座,有些住宅内还设置有习文练武的文、武馆,多为官宦或富荫之家的宅第。如泉港前黄土楼的侍卫府、晋江施琅故宅。

三、四、五落大厝:

为泉州民居中的大型民居建筑,多分布在地势开阔的平原地带。主要有大三间张、大五开张、大三间张加单(双)护厝、大五间张加单(双)护厝。

如为三落大厝,其一落大厅作为接待宾客的场所,二落大厅为“公妈厅”,三落大厅常作为私家供佛之处。

这些民居建筑规模宏大,占地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民居内多建演武厅、书斋等附属建筑和置花园、假山、池榭等,皆为有雄厚背景和财力的地方豪族、富商大贾建造的住宅。如三进五

开间双护厝的洛江区北峰塔后陈春呱宅,四进五开间的泉港山腰望海楼,五进五间张带双护厝的南安石井郑运锦宅。

建筑技术: 一、瓦木结构

正屋采用柱梁木构架,建筑刚度好。主要柱梁用材粗壮,材质等级高。清代泉南一带流行穿斗式木结构,斗拱、枋柱的榫卯加工细致,节点搭交严密,构件横平竖直,大木工操作规范很严格,保证整座木框架有足够的建筑刚度。柱顶承梁楣通等榫接地方,为防止柱体劈裂,还用粗籐或牛皮捆绑,用大古钉钉牢。柱脚放在柱珠上,石柱珠再置于方块础石上,保存了宋代木构建筑技术传统,避免木质柱子与地面接触,易受潮腐烂的弊端;而且可减轻地震破坏。

屋面坡度相当平缓,正脊做成曲线,不但避免造型上的僵直缺陷,而且两端燕尾翘起,减弱屋面承受的风力。桷上先覆以“两”(平面瓦),上以曲面瓦砌成槽,两槽联结处再用瓦筒填灰泥合缝。这种“瓦筒厝盖”在沿海通行,因为比较厚重,比之“砌瓦厝盖”较不易被风吹翻。

二、台基坚牢

泉州官式大厝很重视台基,即使是“老厝地”,也常再“掘地三尺”,平整后铺以角石,填上碎砖瓦而后夯实,上覆细沙,既使地基牢固扎实,又可防潮。

台基四周辅以长条石,置柱处则用方块础石。

南厅前、北轩后、天井沿的长条石,俗称“石砛”,是用整条长石,长度几与厅面宽相等,有的长达6—8米,宽达60—70厘米,厚达20—30厘米,在观感和实际上都是台基显得厚实坚固。

三、装饰考究

门面装璜,常以白色花岗石雕刻槛框,配以黑漆大门。墙裙和柜台脚,浮雕各种花纹图案,以高质量胭脂砖砌成墙堵。外墙下半部亦以细琢石板密缝垒砌,上叠砖墙或土筑土墙,内外白灰粉壁。

厅堂前安装大石阶,天井及大门外平铺石埕,雕琢及安装成为明代以来建筑业中的传统工艺——“平直线”。

堂屋大厅门面以木构为主,朱漆厅门,两侧各有合扇边门,上半部为木雕窗花,图案设计和做工都很精美。

正屋两侧壁堵,筑以土墙,含贴木柱,下亦以石条叠贴为基,可与木柱共同承载屋楹压力,并增强全屋结构的整体性。

厅房之间的隔堵,则在柱与通之方框间,编插营稿,涂上泥浆,外以白灰粉壁。这种“营茎壁”虽不承力,但占空间小,隔音、隔热性能好。

四、重视排水

各落之间,堂屋、护厝之间,都配有深约30—50厘米的天井,作为承集雨水的地方。天井东西两侧和南面,都有暗沟与向外大涵沟相连,而大涵沟又汇入与街道相联的“大濠沟”。沟、涵通径的大小,适可及时将雨水排出。

街屋民居

这种民居为传统居民形式的变体,始于五代,其平面布局没有前埕和护厝建筑。史载,五代时,为了发展海外贸易,留从效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房屋用木头或竹子建成,房屋与房屋紧密排在一起,街道变得很狭窄,形成纵横交错的商业街市。现多见于临街的繁华商业区以及交通便利的地段。

主要有手巾寮和“一条龙”两种形式。

手巾寮

为纵向延伸带状分布单开间,面宽约4~7米,进深视用地面积而定。其门厅为店铺,后为住宅,内设置有天井、厅堂、厨房、卧室等部分。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常建起楼或作夹层。屋顶多采取平波结构,平屋临街,坡屋顶退后。泉州保留传统风貌的老街区如西街、四堡街等沿街民居住宅,多为这种样式。 “一条龙”式

为横向延伸的民居样式,进深多为一落,开间五到十几间不等,多分布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商埠,前面街后临溪的狭长地带。与山区“一条龙”民居的区别,在于前者每个隔间有独立的进出通道,开间多大于五开间。多作上、下两层布局,上层为住宅,向街一侧置扶手围栏,下层临街呈挑檐街廊结构或外侧作柱廊通道,店面内缩。

目前这种街屋形式已较少见到,在一些旧街区仍有保留,如泉州市区旧馆驿80~82号、聚宝街28~30号。此外,在南安南坑蓝溪村的公路边,曾见到一处保存十几开间两层结构的一条龙式街屋,甚为难得。

华侨民居

为石狮、金门、晋江、南安等侨乡较常见的一种“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这些民居有零散分布,亦有密集成群的。 从形制上看可分为三类:

其一,泉州传统民居样式。其与泉州官式大厝十分相似,只是建筑物上有大量的有色玻璃、马赛克磁砖、钢筋、水泥等海外泊来品作建筑和装饰材料。如泉州亭店的杨阿苗故居。

其二,传统民居与番仔楼的组合形式。一般多前厝后楼,屋前房后都有西式园艺花圃。如泉港山腰的阿罗嫂古大厝、前黄“合隆”古大厝等。

其三,为“西式”的番仔楼。主要包括出龟型、蹋寿型、五脚气型、大九架型四种。其中,清末建筑的番仔楼多为红砖民居,

民国以后则各式水泥质的洋楼大量出现,多分布在昔日的老商业街区。如泉州中山路的骑楼建筑、南门万寿路聚宝街两旁的各式洋楼。

石构民居

为泉州沿海地区的一类民居形式,在惠安、晋江、南安的丘陵地带广泛分布。

石构民居的突出特点是不仅墙体、门窗用石材,屋顶、梁柱、楼梯等几乎所有的建筑构件都用石材制作,木、瓦、土等其它建筑材料相对较少。且大多建筑石材皆粗加工,加之缺少装饰,整个民居有一种粗犷纯朴的天然美。

与官式民居相比,这种民居面积较小,平面布局也较为随意简单。由于经久耐用、抗风耐蚀等优点,曾为沿海地区普通人家所常采用的民居。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大量的石构民居已废弃不用或逐渐淘汰,有些已有很大变化,但它却是研究泉州石建筑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成为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人们寻幽探古,追寻历史发展足迹的好去处。

木楼、高脚厝

是分布在德化、安溪、永春等内地山区的民居形式。这种建筑多为木瓦结构,悬山顶,青瓦翘脊。

与沿海民居相比,这种民居面阔很大,挑檐较深,较多保存了宋元时期建筑的原始风貌。由于山区木材丰富,因此民居中木材得到充分的使用。除主要木构架外,多木板为墙体,墙上再施白灰层,此外并没有华丽装饰,在碧水青山间,灰白相间,渗透着一种特有的山林气息。

与沿海的官式大厝不同,这些建筑带护厝相对较少,且护厝与主厝互不相进,是研究泉州民居发展的珍贵实例,如安溪由义王氏宗祠等。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现代所建的传统民居除出檐大、面阔的特点仍保留外,与沿海地区民居十分接近,亦多采用红砖白石墙体及华丽的装饰手法。

木楼

悬山顶,二层木瓦结构,下层四壁多以石板材护封,上层住人。其平面为三合院布局,其中厅堂前镶屏、两榉为书院,如德化美湖的风阳堂。

高脚厝

亦为悬山顶,青瓦翘脊,平面多为二进合院布局,顶落依山势高起,后落前起半楼式或砌高砛壁,如德化大铭的颖川堂。 土堡、土楼

为家族聚居的大型防御性封闭性民居建筑。多土木结构、悬山顶。其数量不多,目前已知较大的大约有十八座,其中南安最多为十座,其次是安溪四座,泉州二座,永春、惠安各一座。 明清之际,倭冠猖獗,土匪横行,人们为保护家族生命、财产安全,在没有郡府、县城的城垣、护城河等可以凭借的保护设施下,依据地形地势,合全族之力营造微型城池,抵御外部的侵袭,便是必然选择。

泉州较早的土楼,如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磐宗楼,圆形高约十几米,土木结构,悬山顶,有内外两层,外楼置许多洞孔用于观察敌情和射击,围绕外楼有两丈宽的防护沟;其余的如德化的盖德土楼、永春的山美土楼,而著名的惠安前黄土楼则为最靠近沿海的一座“石”质土楼。

这些土楼有圆形、方形两种,其内部建筑绝大多数为单元式结构,从形制和分布数量来看,受漳州土楼影响较大,而与闽西的客家土楼差别较大。但泉州土楼也有自己的特点,如高度不大,多为两层结构;土楼外墙厚度较大,多达2~4米。另外,泉州土楼的外墙上筑防卫环廊相通,围墙四角建角楼以增强防卫能力。故有些学者认为泉州土楼严格意义上应称呼为土堡。但不管土堡还是土楼,虽然外面都围着一层厚的墙,其内部建筑多为泉州传统的合院式结构。

蚵壳厝

蚵壳厝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它是临海居民在建筑房屋时,把渔村自然资源加以利用的一种具体体现,其主要材料就是大牡蛎壳。据有关专家鉴定,主要有两种牡蛎壳,即褶牡蛎和僧帽牡蛎壳等。

泉州先民承传“古闽越族”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的遗风,把蚵壳充分利用作为建筑材料。泉州的蚵壳厝主要分布于泉港区的南埔、后龙、蜂尾、惠安的崇武、泉州丰泽区的东海(参见本栏目《蟳埔蚵壳厝》)、晋江市的深沪、英林、南安的石井等沿海渔村。泉州的蚵壳厝,目前在丰泽区的东海埔村、法石村一带较集中保留有部分外,其他地方已很难看到了。这类居屋已面临绝迹的境地。

在福建其他地方和广东、台湾、澳门等沿海地区的一些自然渔村,也有部分“蚵壳厝”。 2002年10月1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宫员亨利博士来泉州沿海考察海丝景点时,曾指出在西欧挪威、荷兰等海边,也曾见过类似的“蚵壳厝”。

在泉州东海蟳埔村、法石村一带保存下来的蚵壳厝,既有明清时期,亦有建国以来建造的。在这些蚵壳厝中,根据贝壳装饰部位的变化,可分为四种形式:一是石基以上整堵墙均嵌满牡蛎壳。此种形式其年代最早,目前所看到最早的年代是明代,清代较为普遍。二是在屋檐下、地基以上、处墙体的中间部位。此种装饰形式从清至现代均有。三是在墙外窗户的两侧,与红砖和条石相映成趣,具有很强的美感。此种形式一般属现代民居建筑。四是只装饰在屋檐下墙体顶端上。此种形式为现代较大型民居建筑。

从贝饰建筑装饰的主要部位来看,明清时期,利用牡蛎壳做墙饰的面积比较大,一般外侧整墙嵌饰,实用性比较强,到了现代,牡蛎壳一般只装饰在墙体上部到屋檐下的三角形地带及窗户的两侧,装饰性比较强。

不同地区的贝饰民居有许多共同特征,首先是隔音效果好,冬暖夏凉,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很适合潮湿气候环境;其次是蚵壳厝的墙体十分坚固,据说它可以抵挡枪炮的攻击。澳门就有采用泥土、稻草、石灰及牡蛎壳等混合材料建成的堡垒。沿海民间流传有“千年砖,万年蚵”的俗语。

蚵壳厝又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泉州的蚵壳厝与广东、澳门地区的比较,主要有三个不同特点:一是称谓不同。广东、澳门把这类民居,称为“蚝壳屋”。二是建筑方法不同。广东的蚝壳屋,是挑选大牡蛎壳两两并排成列,与三合土混合夯筑而成,然后再用泥沙封住,使墙的厚度达近80厘米。而泉州蚵壳厝的主要建筑方法,则是取硕大坚硬的牡蛎壳与三合土混合贴附于墙体外侧,作为外墙的一种建筑材料又可以起装饰作用。三是功用有所不同。广东的蚝壳屋主要是将牡蛎壳作为墙体的建筑材料,较注重其实用性。而泉州的蚵壳厝牡蛎壳往往是与红砖、石材配合施用,除了具实用性外,还有很强的外装饰效果。

蚵壳厝民居的最早起源时代,目前无法考证,据了解,在广东南海大沥已发现南宋时期的蚝墙。而在泉州地区我们尚未找到明代以前保留下来的蚵壳厝,因此泉州明代以前到底有无蚵壳厝还有待于考证。从泉州蚵壳厝的发展来看,早期实用性比较明显,是对渔村自然资源的再利用,到了晚期除了实用性外,更具有装饰效果,形成闽南渔村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四南文化与南建筑

泉州的民间文化也得到的全面的发展,直至今日泉州仍保留的“四南”文化,就都是在这时期展入的,这四南分别是南音、南戏、南拳、南建筑。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汇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

泉州南戏是由梨园、高甲、打城、木偶等剧种的统称。

泉州梨园戏是中国的珍稀剧种,保留着唐宋南戏特色。它植根于泉州,并随着泉州人的足迹而流传到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梨园戏至今还保留不少宋、元南戏的剧目,演员基本的舞台肢体语言、乐器的形制与演奏法竟和古代壁画、石刻的人物像有不少惊人的相似之处,从而证实了它的悠久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

高甲戏孕育于明未清初,早期称“宋江戏”。清中叶(1820-1824年),有“合兴班”兴起,故一度称“合光戏”。近百年始称高甲戏(台湾称九甲戏)。

打城戏发端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2年)的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 ,流行于泉州、晋江、南安、龙溪及厦门、金门等地。它是融合释、道二教这之法事活动形式而形成的,为全国

罕见的宗教戏剧。

在泉州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有掌中与提线两种。掌中木偶民间俗称“布袋戏”,因其内体由形似手套而得名。提线木偶也叫“嘉礼戏”“弦丝傀儡”,顾名思义由其操作的弦线而来。

两种木偶在表演方式及偶像造型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两者的戏剧素材来源及剧本都基本相似。泉州木偶根植于悠久的泉州传统木偶文化的基础,秉承名家风范,精工细刻。著名的木偶大师江加走就是泉州人。

泉州的南拳传于民间和禅门。它由五祖拳、太祖拳、白鹤拳、五节花拳、五枚花拳等拳种,构成了独特而博大精深的拳术系统。经数百年演变,如今流传福建省内的拳术以白鹤、五祖拳、狗拳以及太祖拳为最盛行。

官式大厝

又名“皇宫起”,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是泉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光厅暗屋”为泉州传统民居的布局特点。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的场所。厅堂后壁多用可开启折合的大扇木门隔成,平时闭合与后轩分开。后轩可布置成小书斋,遇有贵客要事,也可延入后轩密谈。有事时,可把大扇木门打开,把厅堂与后轩合并为一,增大活动空间。厅堂两侧为东西大房,是主要居室。大房房门悬布帘,以屋顶小窗取光,室内较暗。大房前有檩步,是梳洗的地方。大房后有后房,是婢妾居室或存放随身用物、箱笼的储藏间。

这种“一明两暗”的三开间结构,是泉州民居建筑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五开间即三开间左右再扩展一间而成。泉州传统古民居就是“一明两暗”布局基础上,由数个单体建筑及外部空间组合衍化而成的合院建筑。

根据开间大小,民间普遍称呼这种合院建筑为三间张和五间张,其按进深大小可分为“一进”、“二进”、“三进”、“四进”、“五进”五种。其中二进的大厝为小三开间或小五开间,三进或三进以上的称大三间张或大五间张。而“一进”民间俗称“一落”,如“三进”为“三落”。在建筑单体名称上,以三落为例,通常第一进称“下落”(前落),第二进称“顶落”(上落),第三进称“后落”。

正屋前面两侧有二厢房,俗称“榉头”。“榉头”朝天井一面常敞开,使大房既能通风,又避免阳光逼射,有遮阴纳凉作用,也是客人、随从休憩之所。

前落与后落以两“榉头”相连,两落往来甚为方便。

首落前即屋身正前,留设的户外广场称“埕”。埕中或仅排列小盆花,留出较大场地,作为来客停放车辆、轿马的地方;或布置为庭园,栽花植树,假山小池。

每落厅前都有“深井”(天井),保证厅堂轩敞明亮、通风采光。

厢房之外,两侧或一侧增建的纵向长屋为“护厝”。如属单护厝,另一侧也常留有通巷,既作为前后各落出入的另一通道,使各落自成单元,又可使正屋免受邻居活动的影响。护厝又可增加一些辅助用房,或作厨房、杂物工具放置场所,或作客舍,或为僮仆居室,或作书斋别筑。

具体分类及形制特点如下:

一落大厝:

为泉州小型民居的最常见样式,广泛分布在广大的乡村。其结构特征为只有上落、榉头、天井,平面成三合院布局。主要有一落双榉头至、一落四榉头至、一落四榉头加(单)双护厝三种样式。

一落大厝的中间为大厅,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公妈厅”,是婚丧喜庆活动场所。

另外还有最简易的“一条龙”式民居,即只有三开间或五开间的前落建筑,多出现在比较贫穷落后的山区。

两落大厝:

为泉州传统民居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建筑形式。其由下落、榉头、天井、顶落四部分构成,为典型的四合院布局。主要有两落三间张厝、两落三间张加(单)双护厝以及两落五间张厝、两落五间张(单)双护厝四种,后两种规模较大。

“公妈厅”安排在第二落大厅,一落大厅作为接待宾客的场所。

民居前埕多立有旗杆座,有些住宅内还设置有习文练武的文、武馆,多为官宦或富荫之家的宅第。如泉港前黄土楼的侍卫府、晋江施琅故宅。

三、四、五落大厝:

为泉州民居中的大型民居建筑,多分布在地势开阔的平原地带。主要有大三间张、大五开张、大三间张加单(双)护厝、大五间张加单(双)护厝。

如为三落大厝,其一落大厅作为接待宾客的场所,二落大厅为“公妈厅”,三落大厅常作为私家供佛之处。

这些民居建筑规模宏大,占地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民居内多建演武厅、书斋等附属建筑和置花园、假山、池榭等,皆为有雄厚背景和财力的地方豪族、富商大贾建造的住宅。如三进五

开间双护厝的洛江区北峰塔后陈春呱宅,四进五开间的泉港山腰望海楼,五进五间张带双护厝的南安石井郑运锦宅。

建筑技术: 一、瓦木结构

正屋采用柱梁木构架,建筑刚度好。主要柱梁用材粗壮,材质等级高。清代泉南一带流行穿斗式木结构,斗拱、枋柱的榫卯加工细致,节点搭交严密,构件横平竖直,大木工操作规范很严格,保证整座木框架有足够的建筑刚度。柱顶承梁楣通等榫接地方,为防止柱体劈裂,还用粗籐或牛皮捆绑,用大古钉钉牢。柱脚放在柱珠上,石柱珠再置于方块础石上,保存了宋代木构建筑技术传统,避免木质柱子与地面接触,易受潮腐烂的弊端;而且可减轻地震破坏。

屋面坡度相当平缓,正脊做成曲线,不但避免造型上的僵直缺陷,而且两端燕尾翘起,减弱屋面承受的风力。桷上先覆以“两”(平面瓦),上以曲面瓦砌成槽,两槽联结处再用瓦筒填灰泥合缝。这种“瓦筒厝盖”在沿海通行,因为比较厚重,比之“砌瓦厝盖”较不易被风吹翻。

二、台基坚牢

泉州官式大厝很重视台基,即使是“老厝地”,也常再“掘地三尺”,平整后铺以角石,填上碎砖瓦而后夯实,上覆细沙,既使地基牢固扎实,又可防潮。

台基四周辅以长条石,置柱处则用方块础石。

南厅前、北轩后、天井沿的长条石,俗称“石砛”,是用整条长石,长度几与厅面宽相等,有的长达6—8米,宽达60—70厘米,厚达20—30厘米,在观感和实际上都是台基显得厚实坚固。

三、装饰考究

门面装璜,常以白色花岗石雕刻槛框,配以黑漆大门。墙裙和柜台脚,浮雕各种花纹图案,以高质量胭脂砖砌成墙堵。外墙下半部亦以细琢石板密缝垒砌,上叠砖墙或土筑土墙,内外白灰粉壁。

厅堂前安装大石阶,天井及大门外平铺石埕,雕琢及安装成为明代以来建筑业中的传统工艺——“平直线”。

堂屋大厅门面以木构为主,朱漆厅门,两侧各有合扇边门,上半部为木雕窗花,图案设计和做工都很精美。

正屋两侧壁堵,筑以土墙,含贴木柱,下亦以石条叠贴为基,可与木柱共同承载屋楹压力,并增强全屋结构的整体性。

厅房之间的隔堵,则在柱与通之方框间,编插营稿,涂上泥浆,外以白灰粉壁。这种“营茎壁”虽不承力,但占空间小,隔音、隔热性能好。

四、重视排水

各落之间,堂屋、护厝之间,都配有深约30—50厘米的天井,作为承集雨水的地方。天井东西两侧和南面,都有暗沟与向外大涵沟相连,而大涵沟又汇入与街道相联的“大濠沟”。沟、涵通径的大小,适可及时将雨水排出。

街屋民居

这种民居为传统居民形式的变体,始于五代,其平面布局没有前埕和护厝建筑。史载,五代时,为了发展海外贸易,留从效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房屋用木头或竹子建成,房屋与房屋紧密排在一起,街道变得很狭窄,形成纵横交错的商业街市。现多见于临街的繁华商业区以及交通便利的地段。

主要有手巾寮和“一条龙”两种形式。

手巾寮

为纵向延伸带状分布单开间,面宽约4~7米,进深视用地面积而定。其门厅为店铺,后为住宅,内设置有天井、厅堂、厨房、卧室等部分。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常建起楼或作夹层。屋顶多采取平波结构,平屋临街,坡屋顶退后。泉州保留传统风貌的老街区如西街、四堡街等沿街民居住宅,多为这种样式。 “一条龙”式

为横向延伸的民居样式,进深多为一落,开间五到十几间不等,多分布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商埠,前面街后临溪的狭长地带。与山区“一条龙”民居的区别,在于前者每个隔间有独立的进出通道,开间多大于五开间。多作上、下两层布局,上层为住宅,向街一侧置扶手围栏,下层临街呈挑檐街廊结构或外侧作柱廊通道,店面内缩。

目前这种街屋形式已较少见到,在一些旧街区仍有保留,如泉州市区旧馆驿80~82号、聚宝街28~30号。此外,在南安南坑蓝溪村的公路边,曾见到一处保存十几开间两层结构的一条龙式街屋,甚为难得。

华侨民居

为石狮、金门、晋江、南安等侨乡较常见的一种“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这些民居有零散分布,亦有密集成群的。 从形制上看可分为三类:

其一,泉州传统民居样式。其与泉州官式大厝十分相似,只是建筑物上有大量的有色玻璃、马赛克磁砖、钢筋、水泥等海外泊来品作建筑和装饰材料。如泉州亭店的杨阿苗故居。

其二,传统民居与番仔楼的组合形式。一般多前厝后楼,屋前房后都有西式园艺花圃。如泉港山腰的阿罗嫂古大厝、前黄“合隆”古大厝等。

其三,为“西式”的番仔楼。主要包括出龟型、蹋寿型、五脚气型、大九架型四种。其中,清末建筑的番仔楼多为红砖民居,

民国以后则各式水泥质的洋楼大量出现,多分布在昔日的老商业街区。如泉州中山路的骑楼建筑、南门万寿路聚宝街两旁的各式洋楼。

石构民居

为泉州沿海地区的一类民居形式,在惠安、晋江、南安的丘陵地带广泛分布。

石构民居的突出特点是不仅墙体、门窗用石材,屋顶、梁柱、楼梯等几乎所有的建筑构件都用石材制作,木、瓦、土等其它建筑材料相对较少。且大多建筑石材皆粗加工,加之缺少装饰,整个民居有一种粗犷纯朴的天然美。

与官式民居相比,这种民居面积较小,平面布局也较为随意简单。由于经久耐用、抗风耐蚀等优点,曾为沿海地区普通人家所常采用的民居。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大量的石构民居已废弃不用或逐渐淘汰,有些已有很大变化,但它却是研究泉州石建筑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成为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人们寻幽探古,追寻历史发展足迹的好去处。

木楼、高脚厝

是分布在德化、安溪、永春等内地山区的民居形式。这种建筑多为木瓦结构,悬山顶,青瓦翘脊。

与沿海民居相比,这种民居面阔很大,挑檐较深,较多保存了宋元时期建筑的原始风貌。由于山区木材丰富,因此民居中木材得到充分的使用。除主要木构架外,多木板为墙体,墙上再施白灰层,此外并没有华丽装饰,在碧水青山间,灰白相间,渗透着一种特有的山林气息。

与沿海的官式大厝不同,这些建筑带护厝相对较少,且护厝与主厝互不相进,是研究泉州民居发展的珍贵实例,如安溪由义王氏宗祠等。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现代所建的传统民居除出檐大、面阔的特点仍保留外,与沿海地区民居十分接近,亦多采用红砖白石墙体及华丽的装饰手法。

木楼

悬山顶,二层木瓦结构,下层四壁多以石板材护封,上层住人。其平面为三合院布局,其中厅堂前镶屏、两榉为书院,如德化美湖的风阳堂。

高脚厝

亦为悬山顶,青瓦翘脊,平面多为二进合院布局,顶落依山势高起,后落前起半楼式或砌高砛壁,如德化大铭的颖川堂。 土堡、土楼

为家族聚居的大型防御性封闭性民居建筑。多土木结构、悬山顶。其数量不多,目前已知较大的大约有十八座,其中南安最多为十座,其次是安溪四座,泉州二座,永春、惠安各一座。 明清之际,倭冠猖獗,土匪横行,人们为保护家族生命、财产安全,在没有郡府、县城的城垣、护城河等可以凭借的保护设施下,依据地形地势,合全族之力营造微型城池,抵御外部的侵袭,便是必然选择。

泉州较早的土楼,如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磐宗楼,圆形高约十几米,土木结构,悬山顶,有内外两层,外楼置许多洞孔用于观察敌情和射击,围绕外楼有两丈宽的防护沟;其余的如德化的盖德土楼、永春的山美土楼,而著名的惠安前黄土楼则为最靠近沿海的一座“石”质土楼。

这些土楼有圆形、方形两种,其内部建筑绝大多数为单元式结构,从形制和分布数量来看,受漳州土楼影响较大,而与闽西的客家土楼差别较大。但泉州土楼也有自己的特点,如高度不大,多为两层结构;土楼外墙厚度较大,多达2~4米。另外,泉州土楼的外墙上筑防卫环廊相通,围墙四角建角楼以增强防卫能力。故有些学者认为泉州土楼严格意义上应称呼为土堡。但不管土堡还是土楼,虽然外面都围着一层厚的墙,其内部建筑多为泉州传统的合院式结构。

蚵壳厝

蚵壳厝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它是临海居民在建筑房屋时,把渔村自然资源加以利用的一种具体体现,其主要材料就是大牡蛎壳。据有关专家鉴定,主要有两种牡蛎壳,即褶牡蛎和僧帽牡蛎壳等。

泉州先民承传“古闽越族”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的遗风,把蚵壳充分利用作为建筑材料。泉州的蚵壳厝主要分布于泉港区的南埔、后龙、蜂尾、惠安的崇武、泉州丰泽区的东海(参见本栏目《蟳埔蚵壳厝》)、晋江市的深沪、英林、南安的石井等沿海渔村。泉州的蚵壳厝,目前在丰泽区的东海埔村、法石村一带较集中保留有部分外,其他地方已很难看到了。这类居屋已面临绝迹的境地。

在福建其他地方和广东、台湾、澳门等沿海地区的一些自然渔村,也有部分“蚵壳厝”。 2002年10月1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宫员亨利博士来泉州沿海考察海丝景点时,曾指出在西欧挪威、荷兰等海边,也曾见过类似的“蚵壳厝”。

在泉州东海蟳埔村、法石村一带保存下来的蚵壳厝,既有明清时期,亦有建国以来建造的。在这些蚵壳厝中,根据贝壳装饰部位的变化,可分为四种形式:一是石基以上整堵墙均嵌满牡蛎壳。此种形式其年代最早,目前所看到最早的年代是明代,清代较为普遍。二是在屋檐下、地基以上、处墙体的中间部位。此种装饰形式从清至现代均有。三是在墙外窗户的两侧,与红砖和条石相映成趣,具有很强的美感。此种形式一般属现代民居建筑。四是只装饰在屋檐下墙体顶端上。此种形式为现代较大型民居建筑。

从贝饰建筑装饰的主要部位来看,明清时期,利用牡蛎壳做墙饰的面积比较大,一般外侧整墙嵌饰,实用性比较强,到了现代,牡蛎壳一般只装饰在墙体上部到屋檐下的三角形地带及窗户的两侧,装饰性比较强。

不同地区的贝饰民居有许多共同特征,首先是隔音效果好,冬暖夏凉,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很适合潮湿气候环境;其次是蚵壳厝的墙体十分坚固,据说它可以抵挡枪炮的攻击。澳门就有采用泥土、稻草、石灰及牡蛎壳等混合材料建成的堡垒。沿海民间流传有“千年砖,万年蚵”的俗语。

蚵壳厝又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泉州的蚵壳厝与广东、澳门地区的比较,主要有三个不同特点:一是称谓不同。广东、澳门把这类民居,称为“蚝壳屋”。二是建筑方法不同。广东的蚝壳屋,是挑选大牡蛎壳两两并排成列,与三合土混合夯筑而成,然后再用泥沙封住,使墙的厚度达近80厘米。而泉州蚵壳厝的主要建筑方法,则是取硕大坚硬的牡蛎壳与三合土混合贴附于墙体外侧,作为外墙的一种建筑材料又可以起装饰作用。三是功用有所不同。广东的蚝壳屋主要是将牡蛎壳作为墙体的建筑材料,较注重其实用性。而泉州的蚵壳厝牡蛎壳往往是与红砖、石材配合施用,除了具实用性外,还有很强的外装饰效果。

蚵壳厝民居的最早起源时代,目前无法考证,据了解,在广东南海大沥已发现南宋时期的蚝墙。而在泉州地区我们尚未找到明代以前保留下来的蚵壳厝,因此泉州明代以前到底有无蚵壳厝还有待于考证。从泉州蚵壳厝的发展来看,早期实用性比较明显,是对渔村自然资源的再利用,到了晚期除了实用性外,更具有装饰效果,形成闽南渔村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相关内容

  • 啤酒文化节策划书
  • 金海湾文化休闲广场系列活动一 泉州首届啤酒文化节策划方案 一. 前言 面对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国.最大的啤酒消费国:面对400多个啤酒厂商演义现代啤酒业版的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市场局面:面对啤酒人均消费量远低于世界水平的市场潜力,中国啤酒产业是选择内耗?是选择一致对外?还是选择产业整合?纵有悠久酿酒历 ...

  • 谈旅游商品的开发
  • 泉州,古称"温陵"."鲤城",或又名"刺桐城",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被评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同时是著名侨乡,中国民办特区.品牌之都.不仅工业发达,领先全省,更具深厚的各 ...

  • 泉州南音介绍
  • 泉州南音--中国现存最古老乐种之一 1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元朝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内容,一方面模仿其 ...

  • 泉州文化演讲稿
  • 篇一:品味泉州(演讲稿,配稿演示内容才丰富) 品味泉州 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们的ppt作品是"品味泉州" ○ 2我们将分为概述.宗教古刹.历史蕴含.海外渊源4项为大家展示泉州的宗教文化. ○ 3一座富有特色与魅力的城市,是一部百读不厌的精彩传奇.而文化则是 ...

  • 泉州城市总体规划最新修编成果出炉
  • 台湾海峡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分析图 面对城市的发展机遇和态势,泉州市于2003年11月开始组织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经过近6年的努力,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单位最终提交了规划成果.昨天,市政府召开成果技术鉴定会,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成果进行鉴定. 五个环境区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在<泉州市城 ...

  • 三年级作文-我爱家乡--泉州
  • <我爱家乡--泉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也都各有各的美.我的家乡在泉州,我非常爱我 的家乡,并且我也为有这个美丽富饶的家乡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啊,当第一缕春风吹过了我的家乡,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变得更加苍绿了:近处草坪里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他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胖 ...

  • 在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万众瞩目的第六届泉州旅游节经过8个月的努力,明天就要在鲤城区隆重开幕了,这是泉州和鲤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盛事。今天,我们举行新闻发布会,目的是为本届旅游节的成功举办营造隆重、热烈的宣传氛围,借重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力宣传多元文化品牌,提升名城知名度,促进泉州和鲤城经济 ...

  • 打造生态文明美丽乡村 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 打造生态文明美丽乡村 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几年来,泉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宜居环境建设决策部署,以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有力推动乡村旅游稳步发展,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主要 ...

  • 泉州风景旅游心得体会
  • 泉州风景旅游心得体会 泉州,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宋元时期即以世界级港口城市闻名于西方世界,是福建省的经济中心,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3年列全省第一.地处中国东海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 ...

  • 泉州市首届闽南(民俗)知识竞赛题
  • 泉州市首届闽南(民俗)知识竞赛题 一.填空题(共40分) 1.典型的泉州传统民居是官式大厝,也称"皇宫起" . 2.洋楼是沿海侨乡一种中西合壁式民居,俗称番仔楼,以晋江石狮一带为典型. 3.泉州人喜欢饮乌龙茶,泉州又是福建省乌龙茶的主要产地之一,其中以安溪铁观音最为出名,弛誉中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