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治疗温热病:从记载温热病医案较多的《续名医类案》来看,小柴胡汤合白虎汤或者栀子豆豉汤治疗温病,疗效也很满意。万密斋治疗胡尤嘉身壮热,自汗出,大渴,脉弦大而虚,用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减1剂而愈,更进一步说明了小柴胡汤可以灵活运用于治疗温热病。石膏味辛性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由此可知,石膏性乃微寒,而非后世谓之大寒,味微辛而质轻,善于诱发体之蕴热。其性凉而微寒,又善清阳明之热。而今胃津得复,所以对热性病的应用很广。在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上,只要证是小柴胡证,热象偏重,有阳明气分之口干、口苦、身热、苔白干或微黄,脉弦数,或大便干燥,小便不利,即可投之。及必问其伤寒、中风、杂病、温病之所属,临床所见感冒、肺炎、发热、耳疾、目疾、咽痛、乳痛、肝病、妊娠恶阻、热入血室,皆可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30~60g,既有和解表里,疏通三焦,清热生津,和胃健脾,又能增加水谷生化之源,使配伍充分发挥,迅速驱除病邪。   小柴胡汤治疗小儿疾病:《易筒方》云:“柴胡汤,小儿温热,悉能治疗。”因为小柴胡汤既能清热,对位于半表半里,胸腹之间的邪热也有卓效,又能保胃气以纳水谷生津液,故对胃气薄弱不易攻伐,不耐滋腻的小儿有良好的作用。伤寒、金匮两书关于小柴胡汤的治法有20余条,其中发热者占2/3,说明小柴胡汤的解热作用很好。小儿经常午后发热不解者,可选用本方,如果热偏重者加生石膏;小儿百日咳急性发作之后,邪热未尽可选本方加生石膏、陈皮、杏仁治之;咳痰困难者加桔梗;小儿肺炎急性期,用麻杏石甘汤后病情好转;仍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身体赢瘦,余邪不去或易感外邪者,也可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停食着凉,以致恶心呃逆呕吐者,初发时可立刻遏制,每以小柴胡汤和之,立可见效;若有食积,可加助消化之品也能见效。小儿疾患使用本方时,仍以原方用量煎汤,煎15分钟或半小时,频频服之,不可一吮尽器,方能见效。   小柴胡汤治疗便秘:《伤寒论》148条:“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难,脉细者,可以小柴胡汤,设不了绪,得屎而解。”小柴胡汤里并没有泻下之品,为什么却治便秘呢?正如仲景所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澡,身戢然汗出而解”,具有小柴胡汤证而兼便秘,因少阳病禁用下法,就用小柴胡汤舒郁解热而通上焦,使津液得下,胃肠机能恢复正常,大便自然通畅。曾颖甫论“小柴胡汤,重用黄芩令大便通,屡验”,也源于此。   小柴胡汤治疗血症、水病:《伤寒论》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小柴胡主之。”小柴胡汤并没有血分药,为什么能治疗热入血室的血病呢?因为小柴胡汤有推陈致新的良效,小柴胡汤能通三焦,所以血病中有小柴胡汤症状就可在血症的方剂中配伍小柴胡汤。血实者,小柴胡汤配伍桂枝茯苓丸;血虚者合当归芍药散。临床上也证明,小柴胡汤联合治疗效果较单用祛瘀剂效果更好。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局方逍遥散,均为小柴胡汤配合当归芍药散的变化,而产生了不同的治疗机理。基于上述的变化,临床上遇到小便不利或频数、头晕、食欲不佳、胸腹胀满、四肢困倦的患者,用小柴胡汤配合五苓散治疗,具有不可低估的效果。   小柴胡汤的使用方法   本方除以上因兼症而加减合证而用于治疗外,常因表里先后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伤寒论101条:“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汤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之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少阳病虽然禁汗吐下法,若误用汗、吐、下之后,小柴胡汤主证仍在者,仍以小柴胡汤治之。这就体现了“随证治之”的辨证方法。   《伤寒论》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以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予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哺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不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这两条经文告诉我们,虚实夹杂之证,先以虚治后以实治,少阳为阳明之表,阳明为少阳之里,表里同病,和下并施之际,必须先和后下,这是中医辨证的原则大法,若忽略于此,虚其胃肠,必然造成不良后果。   《伤寒论》:“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痛,先以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主之。”阳脉涩主气血虚,阴脉弦主病在少阳,少阳病未解,里气已虚,脾胃之阳不能舒展,故腹中急痛,先以小建中汤调和气血建中止痛,药后腹痛止而少阳病仍不瘥者,可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这也是仲景所谓“急易当救里,后身疼痛的先里后表,先温后和,先急后缓”之大法。   临床每遇骤发症状剧烈者,若兼发有少阳症,同时也有湿热证者,则不宜单用,葛根汤、银翘散治之,可宜合用小柴胡先制其邪,使邪不能内搏,病虽严重,可期日而愈也。此与“表里双解”,“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辨证之法,同一机理。      参考文献   1 柯雪帆.伤寒论选读.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2.      药品注册新管理办法10月1日实施      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在7月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新修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强化药品的安全性要求,严把药品上市关;建立药品审批信息公开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药品审评审批标准,鼓励创新,限制低水平重复。(王乐民)

  关键词 小柴胡汤 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治疗温热病:从记载温热病医案较多的《续名医类案》来看,小柴胡汤合白虎汤或者栀子豆豉汤治疗温病,疗效也很满意。万密斋治疗胡尤嘉身壮热,自汗出,大渴,脉弦大而虚,用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减1剂而愈,更进一步说明了小柴胡汤可以灵活运用于治疗温热病。石膏味辛性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由此可知,石膏性乃微寒,而非后世谓之大寒,味微辛而质轻,善于诱发体之蕴热。其性凉而微寒,又善清阳明之热。而今胃津得复,所以对热性病的应用很广。在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上,只要证是小柴胡证,热象偏重,有阳明气分之口干、口苦、身热、苔白干或微黄,脉弦数,或大便干燥,小便不利,即可投之。及必问其伤寒、中风、杂病、温病之所属,临床所见感冒、肺炎、发热、耳疾、目疾、咽痛、乳痛、肝病、妊娠恶阻、热入血室,皆可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30~60g,既有和解表里,疏通三焦,清热生津,和胃健脾,又能增加水谷生化之源,使配伍充分发挥,迅速驱除病邪。   小柴胡汤治疗小儿疾病:《易筒方》云:“柴胡汤,小儿温热,悉能治疗。”因为小柴胡汤既能清热,对位于半表半里,胸腹之间的邪热也有卓效,又能保胃气以纳水谷生津液,故对胃气薄弱不易攻伐,不耐滋腻的小儿有良好的作用。伤寒、金匮两书关于小柴胡汤的治法有20余条,其中发热者占2/3,说明小柴胡汤的解热作用很好。小儿经常午后发热不解者,可选用本方,如果热偏重者加生石膏;小儿百日咳急性发作之后,邪热未尽可选本方加生石膏、陈皮、杏仁治之;咳痰困难者加桔梗;小儿肺炎急性期,用麻杏石甘汤后病情好转;仍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身体赢瘦,余邪不去或易感外邪者,也可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停食着凉,以致恶心呃逆呕吐者,初发时可立刻遏制,每以小柴胡汤和之,立可见效;若有食积,可加助消化之品也能见效。小儿疾患使用本方时,仍以原方用量煎汤,煎15分钟或半小时,频频服之,不可一吮尽器,方能见效。   小柴胡汤治疗便秘:《伤寒论》148条:“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难,脉细者,可以小柴胡汤,设不了绪,得屎而解。”小柴胡汤里并没有泻下之品,为什么却治便秘呢?正如仲景所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澡,身戢然汗出而解”,具有小柴胡汤证而兼便秘,因少阳病禁用下法,就用小柴胡汤舒郁解热而通上焦,使津液得下,胃肠机能恢复正常,大便自然通畅。曾颖甫论“小柴胡汤,重用黄芩令大便通,屡验”,也源于此。   小柴胡汤治疗血症、水病:《伤寒论》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小柴胡主之。”小柴胡汤并没有血分药,为什么能治疗热入血室的血病呢?因为小柴胡汤有推陈致新的良效,小柴胡汤能通三焦,所以血病中有小柴胡汤症状就可在血症的方剂中配伍小柴胡汤。血实者,小柴胡汤配伍桂枝茯苓丸;血虚者合当归芍药散。临床上也证明,小柴胡汤联合治疗效果较单用祛瘀剂效果更好。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局方逍遥散,均为小柴胡汤配合当归芍药散的变化,而产生了不同的治疗机理。基于上述的变化,临床上遇到小便不利或频数、头晕、食欲不佳、胸腹胀满、四肢困倦的患者,用小柴胡汤配合五苓散治疗,具有不可低估的效果。   小柴胡汤的使用方法   本方除以上因兼症而加减合证而用于治疗外,常因表里先后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伤寒论101条:“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汤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之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少阳病虽然禁汗吐下法,若误用汗、吐、下之后,小柴胡汤主证仍在者,仍以小柴胡汤治之。这就体现了“随证治之”的辨证方法。   《伤寒论》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以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予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哺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不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这两条经文告诉我们,虚实夹杂之证,先以虚治后以实治,少阳为阳明之表,阳明为少阳之里,表里同病,和下并施之际,必须先和后下,这是中医辨证的原则大法,若忽略于此,虚其胃肠,必然造成不良后果。   《伤寒论》:“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痛,先以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主之。”阳脉涩主气血虚,阴脉弦主病在少阳,少阳病未解,里气已虚,脾胃之阳不能舒展,故腹中急痛,先以小建中汤调和气血建中止痛,药后腹痛止而少阳病仍不瘥者,可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这也是仲景所谓“急易当救里,后身疼痛的先里后表,先温后和,先急后缓”之大法。   临床每遇骤发症状剧烈者,若兼发有少阳症,同时也有湿热证者,则不宜单用,葛根汤、银翘散治之,可宜合用小柴胡先制其邪,使邪不能内搏,病虽严重,可期日而愈也。此与“表里双解”,“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辨证之法,同一机理。      参考文献   1 柯雪帆.伤寒论选读.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2.      药品注册新管理办法10月1日实施      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在7月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新修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强化药品的安全性要求,严把药品上市关;建立药品审批信息公开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药品审评审批标准,鼓励创新,限制低水平重复。(王乐民)


相关内容

  • 小柴胡汤 [伤寒论]
  • [组成] 柴胡10g        黄芩12g     半夏9g       党参9g        炙甘草6g               生姜9g        红枣4枚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少阳病.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脉弦者. 妇 ...

  • 浅谈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一书,其用广,其效佳,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本文结合临床择例报道并略谈体会如下. 1 发作性睡病 患者,女,71岁,退休干部.述多年来经常发病,发病前即感头部有蒸热感,且昏昏欲睡,有时甚至在做事时可当即倒下而睡,但体温不高,呼之能醒,醒后又睡,不吃不喝,1.2天后逐渐好 ...

  • 中医名家内科医案1
  • 吕英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致失眠医案吕英治疗心慌头晕乏力年医案吕英治疗类风湿合并肺纤维化医案王永炎教授灵活应用通腑法治疗中风病验案举隅黄振翘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曾辅民治疗虚阳外越证经验谢海洲治疗老年性痴呆经验薛伯寿从肝论治胃病经验张德超治疗胃炎验案则升麻善治乙型肝炎升麻治疗低血压攻补兼施治疗尿 ...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体会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和体会 一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述评 中国属于乙肝病毒高流行地区,人群中慢性HBV感染率高达9.09%,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在高达1.2亿慢性HBV感染人群中,20%一30%最终会发展为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中医学& ...

  • 胸痹心痛(二)(桂枝生姜枳实汤, 乌头赤石脂丸)
  •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8条: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 三升,分温三服. [方解]此于枳实配伍主气冲的桂枝,和治饮逆的生姜,故治诸逆(指痰饮客气冲逆而言),以举心中痞塞而心悬痛者. 注解:心中痞,即心 ...

  • 中医对慢性胆囊炎的研究近况
  • 中医对慢性胆囊炎的研究近况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指胆囊的慢性炎症病变,多由炎症.结石刺激.及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发作所致.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以持续性右上腹疼痛或不适.恶心.嗳气.反酸 ...

  • 癌性发热的治疗探讨/癌性发热研究进展/治疗癌症发热5种方法
  • 癌性发热的中医临床治疗探讨 刘延超 郑州市中医院肿瘤血液科( 河南 郑州市 450007) 摘要:对于癌性发热中医学认为由于癌性发热与癌肿病久,患者正气虚损,阴阳失调,痰瘀湿毒郁而化热,属于内伤发热,因为病因病机的特殊性,所以立法选药也有其特点.中医药对于肿瘤发热的治疗注重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在治热的 ...

  • 三部六病医学网--刘绍武先生
  • [人物介绍  ] 刘绍武先生 三部六病学说 创始人 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之一 山西省著名老中医 刘绍武,山西省襄垣县人.生于1907年.自幼酷嗜史学,稍长,始自学中医理论.1924年悬壶于乡梓.由于屡起沉疴,遂名声大振.1930年在长治市创办友仁医院,着手中药煎剂改革之研究,并附设友仁医社,为当地 ...

  • 蒿芩清胆汤
  • 蒿芩清胆汤治疗内科杂病临证体会 作者:宋云娟 [关键词]  蒿芩清胆汤 脑鸣 味觉异常 心脏神经官能症 夜半惊恐 蒿芩清胆汤源于清代名医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4.5-6 g.竹茹9 g.半夏4.5 g.(赤)茯苓9 g.黄芩4.5-9 g.枳壳4.5 g.陈皮4.5 g.碧玉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