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式评课的实践探索

  复盘是象棋、围棋术语,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下棋的高手都有复盘的习惯,这是提高自己水平的最好方法。复盘式评课就是以“复盘”的方式,还原教学事实,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著名语文教育家魏本亚教授是复盘式评课的发明者和重要实践者,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目的是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活动,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的还原、教学效果的追究。帮助教师在反思中关注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统一,以期获得教学启示,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实践,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发展。   以往,我们的评课大多关注教师的教,关注教学过程,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究竟落实了多少,学习的主体――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评课者先说优点、特点,再提缺点,只抓住了几个点,从局部评价老师的活动。复盘式评课则着眼于全局,从整体上把握,从实效上衡量,关注了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落实,关注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与收效。通过表格形式来将整节课“复盘”,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一一对应,来审查目标与完成的一致性。这样既使听课者能找到一节好课的标准,又能让执教者在回归中重新审视自己,发现问题,获得提高。   一、复盘式评课案例   【案例一】   时间:2011年9月30日   地点:徐州解放路小学   活动:“聚焦课堂深度评课”徐州小学语文团队研修活动解放路小学现场   参加人员:徐州市各小学语文教师   上课老师:解放路小学谢老师   上课内容:推敲   教学过程:音乐加故事的形式导入课文;默读课文,让同学互相讨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请一个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由学生做导演,进入现场演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举例请学生实践推敲;布置作业,下课。   评课过程:   (1)魏老师请徐州市教研室的**老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以及徐州市的三位小学高级教师参与评课。   (2)魏老师简单介绍复盘式评课复盘的由来及方法后,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评课量表(如表1)。   表1 复盘式评课量表   (3)魏老师请谢老师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表填上。谢老师填表,期间听课老师发表意见,查漏补缺,三十分钟后,大家认为这张表比较能将刚刚的课堂还原。(其中“学了什么”部分“教师认为”的由谢老师填写,“学生认为”的是在调查了上课的学生后补充上的。)   表2 复盘后的量表   (4)魏老师请谢老师将填好的表中的二、三、四栏和第一栏中的教学目标进行连线对应起来。   (5)魏老师要求谢老师将空出来的项目划掉,删减与教学目标无关的教学活动,调整认为不合适的教学环节,听课老师积极参与,提出很多有用的建议。   【案例二】   时间:2012年5月18日   地点:江苏师范大学云龙报告厅   参加人员:江苏师范大学初中语文教师提高培训班300名学员   上课老师:江苏丰县实验中学陈老师   上课课文:背影   教学过程:请一个同学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的词句,教师点评读课文;教师提出再次读背影,有哪些新的感受和认识,让学生默读文章,再次深层挖掘;教师总结,下课。   评课过程:   (1)魏老师邀请陈老师,夏老师(另一位上《背影》公开课的老师)以及其他几位自愿上台参与评课的老师上台。   (2)魏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评课量表(如表1)。   (3)魏老师请陈老师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表填上。陈老师填表,期间听课老师发表意见,查漏补缺,二十分钟后,大家认为这张表比较能将刚刚的课堂还原。   表3 复盘后的量表   二、复盘式评课的探索   以上我们已经看了两个复盘式评课的案例,现在我们就从关注教学目标、关注教学过程、关注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复盘式评课进行探讨。   1.关注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指挥棒,它应该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这堂课我们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整堂课的走向。课堂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任务都应该和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复盘式评课的第一步就是向大家展示执教者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展示出来了,我们就要研究一下,它在这里是否合理,它的价值在哪里。   在案例一中,谢老师的三个教学目标都非常明确清楚:(1)品读具体语言文字,感受贾岛写诗专心认真;(2)能复述课文部分内容;(3)养成推敲的习惯,了解一定的方法。而案例二中,陈老师的两个目标却不能说是清楚明了的。他的两个教学目标分别是:(1)深悟父子间的情感;(2)深入理解读文本。在这里,第一个教学目标还是扣题的,而第二个目标就是大而化之了,几乎可以说放在任何一篇文本里它都是可用的,而又是不可用的。怎样深入理解文本,什么才是深入理解了等等都是一些抽象模糊的东西,因此作为教学目标是不可以的。所以陈老师再次研究自己列出的教学目标时,也是非常肯定地说:“这个目标不合适!”   2.关注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活动: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很显然教的活动就是指老师的活动,老师在课堂里都做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学的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堂里的活动,其中既有老师要求的,也有学生自己自发地提出或者做出的活动。而所有学的活动都应该指向同一个方向――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对两个案例进行分别分析。   表4 案例一的教的活动、学的活动   在表4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是教的活动还是学的活动,(除去6.写作技巧)都能在教学目标中找到自己的落脚点,也就是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这也是我们每一堂语文课所应该努力追求的。   表5 案例二的教的活动、学的活动   从表5可以看出,在案例二中虽然我们也能给教与学的活动找到它们的落脚点,但是由于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时,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所以,对于教学目标的第二项,即深入理解文本这一宽泛的要求,当然是几乎每一个活动都是可以和它对接上的,这是不应该的。所以我们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种宽泛而又模糊的目标。   看了表4、表5,加上一开始我们为两堂课的还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课堂上老师做了哪些有用功、哪些无用功,学生的学的活动有哪些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哪一项而进行的。目标明确,行动围绕目标,自然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会让大家满意。   3.关注教学效果   不管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活动,最终的目的都是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提前根据学情、体式、课程标准制定出来的最希望能达到的效果,即针对这一堂课,任课老师对自己班学生划出的最近发展区。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而最终的目的是看到学习的效果――学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们还是来看案例一(见表6)。   表6 案例一中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复盘式评课注重的就是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的一致性。很多人认为教学效果,特别是像语文这样的科目,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慢慢展现出来的。但荀子在《劝学篇》中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虽然细微,但这一堂课的效果还是应该有的,因此在课后学生的问卷中,就设了一项:通过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表中的学生认为学到的内容,就来自这份调查。   综上所述,复盘式评课就是给大家科学的评课提供一个平台,打破了以前“无合作、无事实、无研究”的评课方式,还原课堂,着眼于全局,从整体上把握,从实效上衡量,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落实、教与学的活动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否达到教学效果。通过表格形式来将整节课“复盘”,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一一对应,来审查目标与完成的一致性。复盘式评课对于每一个参与评课的老师,特别是对于上课的老师都有积极的影响。如果我们都能主动地对课堂进行复盘式的评价反思,特别是如果老师们能在做教学设计时揉入复盘式评课的理念,每上一节课之前都要自问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根据学生的特点要选择哪些方法来完成目标、这节课的设计流程(教学过程)是什么、学生有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盘是象棋、围棋术语,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下棋的高手都有复盘的习惯,这是提高自己水平的最好方法。复盘式评课就是以“复盘”的方式,还原教学事实,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著名语文教育家魏本亚教授是复盘式评课的发明者和重要实践者,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目的是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活动,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的还原、教学效果的追究。帮助教师在反思中关注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统一,以期获得教学启示,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实践,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发展。   以往,我们的评课大多关注教师的教,关注教学过程,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究竟落实了多少,学习的主体――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评课者先说优点、特点,再提缺点,只抓住了几个点,从局部评价老师的活动。复盘式评课则着眼于全局,从整体上把握,从实效上衡量,关注了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落实,关注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与收效。通过表格形式来将整节课“复盘”,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一一对应,来审查目标与完成的一致性。这样既使听课者能找到一节好课的标准,又能让执教者在回归中重新审视自己,发现问题,获得提高。   一、复盘式评课案例   【案例一】   时间:2011年9月30日   地点:徐州解放路小学   活动:“聚焦课堂深度评课”徐州小学语文团队研修活动解放路小学现场   参加人员:徐州市各小学语文教师   上课老师:解放路小学谢老师   上课内容:推敲   教学过程:音乐加故事的形式导入课文;默读课文,让同学互相讨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请一个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由学生做导演,进入现场演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举例请学生实践推敲;布置作业,下课。   评课过程:   (1)魏老师请徐州市教研室的**老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以及徐州市的三位小学高级教师参与评课。   (2)魏老师简单介绍复盘式评课复盘的由来及方法后,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评课量表(如表1)。   表1 复盘式评课量表   (3)魏老师请谢老师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表填上。谢老师填表,期间听课老师发表意见,查漏补缺,三十分钟后,大家认为这张表比较能将刚刚的课堂还原。(其中“学了什么”部分“教师认为”的由谢老师填写,“学生认为”的是在调查了上课的学生后补充上的。)   表2 复盘后的量表   (4)魏老师请谢老师将填好的表中的二、三、四栏和第一栏中的教学目标进行连线对应起来。   (5)魏老师要求谢老师将空出来的项目划掉,删减与教学目标无关的教学活动,调整认为不合适的教学环节,听课老师积极参与,提出很多有用的建议。   【案例二】   时间:2012年5月18日   地点:江苏师范大学云龙报告厅   参加人员:江苏师范大学初中语文教师提高培训班300名学员   上课老师:江苏丰县实验中学陈老师   上课课文:背影   教学过程:请一个同学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的词句,教师点评读课文;教师提出再次读背影,有哪些新的感受和认识,让学生默读文章,再次深层挖掘;教师总结,下课。   评课过程:   (1)魏老师邀请陈老师,夏老师(另一位上《背影》公开课的老师)以及其他几位自愿上台参与评课的老师上台。   (2)魏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评课量表(如表1)。   (3)魏老师请陈老师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表填上。陈老师填表,期间听课老师发表意见,查漏补缺,二十分钟后,大家认为这张表比较能将刚刚的课堂还原。   表3 复盘后的量表   二、复盘式评课的探索   以上我们已经看了两个复盘式评课的案例,现在我们就从关注教学目标、关注教学过程、关注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复盘式评课进行探讨。   1.关注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指挥棒,它应该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这堂课我们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整堂课的走向。课堂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任务都应该和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复盘式评课的第一步就是向大家展示执教者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展示出来了,我们就要研究一下,它在这里是否合理,它的价值在哪里。   在案例一中,谢老师的三个教学目标都非常明确清楚:(1)品读具体语言文字,感受贾岛写诗专心认真;(2)能复述课文部分内容;(3)养成推敲的习惯,了解一定的方法。而案例二中,陈老师的两个目标却不能说是清楚明了的。他的两个教学目标分别是:(1)深悟父子间的情感;(2)深入理解读文本。在这里,第一个教学目标还是扣题的,而第二个目标就是大而化之了,几乎可以说放在任何一篇文本里它都是可用的,而又是不可用的。怎样深入理解文本,什么才是深入理解了等等都是一些抽象模糊的东西,因此作为教学目标是不可以的。所以陈老师再次研究自己列出的教学目标时,也是非常肯定地说:“这个目标不合适!”   2.关注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活动: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很显然教的活动就是指老师的活动,老师在课堂里都做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学的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堂里的活动,其中既有老师要求的,也有学生自己自发地提出或者做出的活动。而所有学的活动都应该指向同一个方向――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对两个案例进行分别分析。   表4 案例一的教的活动、学的活动   在表4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是教的活动还是学的活动,(除去6.写作技巧)都能在教学目标中找到自己的落脚点,也就是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这也是我们每一堂语文课所应该努力追求的。   表5 案例二的教的活动、学的活动   从表5可以看出,在案例二中虽然我们也能给教与学的活动找到它们的落脚点,但是由于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时,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所以,对于教学目标的第二项,即深入理解文本这一宽泛的要求,当然是几乎每一个活动都是可以和它对接上的,这是不应该的。所以我们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种宽泛而又模糊的目标。   看了表4、表5,加上一开始我们为两堂课的还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课堂上老师做了哪些有用功、哪些无用功,学生的学的活动有哪些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哪一项而进行的。目标明确,行动围绕目标,自然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会让大家满意。   3.关注教学效果   不管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活动,最终的目的都是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提前根据学情、体式、课程标准制定出来的最希望能达到的效果,即针对这一堂课,任课老师对自己班学生划出的最近发展区。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而最终的目的是看到学习的效果――学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们还是来看案例一(见表6)。   表6 案例一中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复盘式评课注重的就是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的一致性。很多人认为教学效果,特别是像语文这样的科目,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慢慢展现出来的。但荀子在《劝学篇》中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虽然细微,但这一堂课的效果还是应该有的,因此在课后学生的问卷中,就设了一项:通过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表中的学生认为学到的内容,就来自这份调查。   综上所述,复盘式评课就是给大家科学的评课提供一个平台,打破了以前“无合作、无事实、无研究”的评课方式,还原课堂,着眼于全局,从整体上把握,从实效上衡量,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落实、教与学的活动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否达到教学效果。通过表格形式来将整节课“复盘”,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一一对应,来审查目标与完成的一致性。复盘式评课对于每一个参与评课的老师,特别是对于上课的老师都有积极的影响。如果我们都能主动地对课堂进行复盘式的评价反思,特别是如果老师们能在做教学设计时揉入复盘式评课的理念,每上一节课之前都要自问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根据学生的特点要选择哪些方法来完成目标、这节课的设计流程(教学过程)是什么、学生有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内容

  • 复盘式评课的实践与思考
  • 作者:张琳 上海教育科研 2015年02期 胡惠闵教授在<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学校教研活动>一文中提出,"听评课的真正价值并不只是关注被听课者的教学表现.对被听课者的教学能力作一实际判断,更主要是借助同行的专业力量使被听课者获益,并形成一种合作.互利的机制."[1]教 ...

  • [精品]轻型货车盘式制动器总成设计毕业设计
  • 轻型货车盘式制动器总成设计 摘 要 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汽车行驶安全性的重要部件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动部件,盘式制动器与传统的鼓式制动器比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受水的影响较小,能自我调节自我清洗,比任何其他制动系统的制动效果都要好,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汽车上.为了了解盘式制动 ...

  • 如何教好幼儿珠心算
  • 如何教好幼儿珠心算 珠心算作为一门新兴的启智学科,在走过20余年的探索发展之路后,日益显出勃勃的生机而成为21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算盘,这一古老的计算工具,在孩子们手中成为有趣的玩具和学具,具有强大的教育启智功能.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珠心算教学,让幼儿乐学.会学,为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 ...

  • 领从蹄鼓式制动器毕业设计
  •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汽车的设计与生产涉及到许多领域,其独有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众多指标,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的一个重要主动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汽车的形式速度和路面情况复杂程度的提高,更加需要高性能.长寿命的制动系统.其性能 ...

  • 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初探
  • E圈墼兰堡室 刘富金!主里塾查堡!量垡2堕堡壹!坐堂!:!虫:堡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初探 (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中心小学,江苏扬州225109) 摘要:如果用电脑游戏和电脑知识进行比较,大多数的学生对电脑游戏更感兴趣.那么,探讨小 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着眼点就在于:怎样利用学生& ...

  • 第二章_钻机起升系统整理资料
  • 第二章 钻机起升系统 概述:钻机的起升系统实质上是一台重型起重机,它是钻机的核心.它主要由井架钻井架.天车.游车.大钩.游动系统钢绳.绞车和辅助刹车等设备组成. 起升系统的作用主要是起下钻具.下套管.控制钻头送进等. 2.1 井 架 井架是一种具有一定高度和空间的金属桁架结构.它在钻井或修井过程中, ...

  • 气压传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
  • 气压传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 一 绪论 (一)气压传动技术的研究发展动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气压技术正向着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虽然气压传动技术方便简洁,但是气压传动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气压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工作介质的泄漏.气压冲击对设备可靠性的 ...

  • 轿车盘式制动器设计与分析
  • 关于<轿车盘式制动器的设计与分析>的开题报告 062109233 陈文镇 1.课题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车辆制动器在车辆的安全方面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目前汽车制动器主要分为鼓式和盘式两种,按照制动系统结构型式主要有机械式.气动式.液压式.气-液混合式. ...

  • 2015年泰州师说答案全
  • (一)单选题(每题8分) 1.追问式教学评价要求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 )为基点A.学生的学 2.2001年<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A.国家.地方.学校 3.下列不属于教学资源的是( )C.教室 4.学校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