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法在作文修改中的运用

  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修改的目的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作文既呈现个性,书写学生的独特感受;又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大致相同,存有共性的问题。所以作文的指导教学要遵循教师和学生,统一指导和个别修改相结合的原则。

  批注法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较好地运用在作文的修改教学中。接下来,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所采用的批注法。

  首先、以教师批注为主,协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

  每次作文,教师要批改的量比较大,任务也比较重,这就决定教师不可能每篇文章都能精批,面对已经起草好的作文,我们要先从全局出发,一次作文解决一两个倾向性的问题。例如看作文是否有新意,详略的安排是否得当,教师可以在粗读学生的作文后在学生的作文上作稍许的批注,讲评课时针对这一两个问题整体解决。

  例如材料的选择,以亘古永恒的亲情话题为例,学生在选材时如果选择“送伞”“盖被子”“泡奶茶”等等,就非常老套,无新意。其实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只是孩子没有一颗敏感的心去体悟生活中所付出或者得到的爱,教师可在阅读学生的作文后,在作文上做初次的批注,指出整体的优势以及不足。例如我在批改学生“亲情”话题的作文时,发现许多孩子的选材较好,例如邓同学写《爱撒娇的妈妈》:妈妈有钥匙也不肯开门,非要按门铃等“我”去开,面对“我”的埋怨,妈妈撒娇说“我就要你开”;和妈妈抢电视也不敌老妈的“甜言蜜语”最终投降;不按时写作业迎接我的也是老妈的甜蜜撒娇。这样的素材令人耳目一新,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了母子之间的爱;《孤独的老人》一文写回老家后体悟到独自待在老家的爷爷非常孤独,抓住了社会热点话题;《爱并痛苦着》一文写等待我出手术台的母亲紧张得咬破了自己的嘴唇,母爱展现得淋漓尽致;《独一无二》写在舞台上表演的我以为妈妈定不会知道哪个是我,后来得知妈妈从我的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早就认出了自己等等。这些素材都较有新意,教师可以通过初次的整体批注进行指导。学生也了解自己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教师的优秀材料的展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形成优秀的作文。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修改

  批注的主体为学生,教师在学生的作文修改中有时仅仅是个引路人。同样以亲情类作文为例,可能教师的初次批注并没有引起部分学生的共鸣,很多孩子还是找不到批改的切入点。找不到内容的共鸣,我们就可以在形式上给孩子引导,例如加入贯穿全文的线索。

  同样的内容,形式不同,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也不同。

  例如很多孩子的素材老套,写母亲早晨起床做早餐的辛苦,写母亲做早餐时佝偻的背,晶莹的汗水,这些都没有太大的新意。我们班李同学从另外的角度去写《爱的声响,无处不在》:从睡梦中逐渐苏醒,睁开模糊的双眼,音乐的协奏曲飘入耳帘。“咚咚咚”母亲起床的脚步声拉开了协奏的序幕;“刷拉拉,刷拉拉”的清洗声开端,“噼哩啪啦”的煎炒声高潮,“叮叮当当”的碗勺碰撞声收尾……同样老套的内容,孩子选取了一个较有新意的线索,使整篇文章看起来真如欣赏协奏曲一般的趣味盎然而又情深意长。

  教师紧扣线索给孩子们示范,学生则可以自己去修改,找出自己文章中隐含的线索,将其描写出来,融入全文。例如,一名中等水平的孩子在听完教师的范文后,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修改,以下是孩子做的批注以及更改的过程。

  原文片断:停电了,妈妈从柜子里找来手电筒,点亮照我写作业。我感到一阵轻松,作业很快写完了,转过头只见一旁的妈妈疲惫不堪,我感到无比愧疚……

  批注:要想使这段文字稍微漂亮些,可否以灯光为线索

  修改:就在我愁眉不展的时候,妈妈微笑着走了过来,手中还拿着一个小巧玲珑的手电筒,原来她要为我照明。

  我又回到了作业中,笔尖在纸上来回滑动,光影也随笔的晃动而摇曳着。好似两位身段优美的舞者,纸张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在聚光灯的照耀下,保持着不变的间距配合出一只只令人赏心悦目的舞蹈。……弱光掩映下的妈妈浓浓的眼圈,厚厚的眼袋,努力睁开却不断眨巴的眼睛,她是如此的昏昏欲睡而又为我强打精神。

  除了这类写法的指导外,例如详略安排、结构是否紧凑、过度是否自然等,都可以有针对性的运用批注法修改。这种修改,针对性强,收效较好。

  最后、常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解决或自查自纠

  作文的修改存在共性问题,也存在个别差异。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之间互批或者自己批注为主。采用的是增、删、改、调、换等基本方法,主要是针对词语进行清通。例如句子是否完整,顺序是否得当,表述是否恰当,标点的运用是否正确等。这类批注学生比较熟悉,这里就不多阐述。

  批注法从学生的基础需要出发,教师精心选择讲评的内容和实施的步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批注之法。学生为习作作批注,使学生产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修改的目的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作文既呈现个性,书写学生的独特感受;又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大致相同,存有共性的问题。所以作文的指导教学要遵循教师和学生,统一指导和个别修改相结合的原则。

  批注法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较好地运用在作文的修改教学中。接下来,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所采用的批注法。

  首先、以教师批注为主,协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

  每次作文,教师要批改的量比较大,任务也比较重,这就决定教师不可能每篇文章都能精批,面对已经起草好的作文,我们要先从全局出发,一次作文解决一两个倾向性的问题。例如看作文是否有新意,详略的安排是否得当,教师可以在粗读学生的作文后在学生的作文上作稍许的批注,讲评课时针对这一两个问题整体解决。

  例如材料的选择,以亘古永恒的亲情话题为例,学生在选材时如果选择“送伞”“盖被子”“泡奶茶”等等,就非常老套,无新意。其实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只是孩子没有一颗敏感的心去体悟生活中所付出或者得到的爱,教师可在阅读学生的作文后,在作文上做初次的批注,指出整体的优势以及不足。例如我在批改学生“亲情”话题的作文时,发现许多孩子的选材较好,例如邓同学写《爱撒娇的妈妈》:妈妈有钥匙也不肯开门,非要按门铃等“我”去开,面对“我”的埋怨,妈妈撒娇说“我就要你开”;和妈妈抢电视也不敌老妈的“甜言蜜语”最终投降;不按时写作业迎接我的也是老妈的甜蜜撒娇。这样的素材令人耳目一新,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了母子之间的爱;《孤独的老人》一文写回老家后体悟到独自待在老家的爷爷非常孤独,抓住了社会热点话题;《爱并痛苦着》一文写等待我出手术台的母亲紧张得咬破了自己的嘴唇,母爱展现得淋漓尽致;《独一无二》写在舞台上表演的我以为妈妈定不会知道哪个是我,后来得知妈妈从我的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早就认出了自己等等。这些素材都较有新意,教师可以通过初次的整体批注进行指导。学生也了解自己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教师的优秀材料的展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形成优秀的作文。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修改

  批注的主体为学生,教师在学生的作文修改中有时仅仅是个引路人。同样以亲情类作文为例,可能教师的初次批注并没有引起部分学生的共鸣,很多孩子还是找不到批改的切入点。找不到内容的共鸣,我们就可以在形式上给孩子引导,例如加入贯穿全文的线索。

  同样的内容,形式不同,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也不同。

  例如很多孩子的素材老套,写母亲早晨起床做早餐的辛苦,写母亲做早餐时佝偻的背,晶莹的汗水,这些都没有太大的新意。我们班李同学从另外的角度去写《爱的声响,无处不在》:从睡梦中逐渐苏醒,睁开模糊的双眼,音乐的协奏曲飘入耳帘。“咚咚咚”母亲起床的脚步声拉开了协奏的序幕;“刷拉拉,刷拉拉”的清洗声开端,“噼哩啪啦”的煎炒声高潮,“叮叮当当”的碗勺碰撞声收尾……同样老套的内容,孩子选取了一个较有新意的线索,使整篇文章看起来真如欣赏协奏曲一般的趣味盎然而又情深意长。

  教师紧扣线索给孩子们示范,学生则可以自己去修改,找出自己文章中隐含的线索,将其描写出来,融入全文。例如,一名中等水平的孩子在听完教师的范文后,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修改,以下是孩子做的批注以及更改的过程。

  原文片断:停电了,妈妈从柜子里找来手电筒,点亮照我写作业。我感到一阵轻松,作业很快写完了,转过头只见一旁的妈妈疲惫不堪,我感到无比愧疚……

  批注:要想使这段文字稍微漂亮些,可否以灯光为线索

  修改:就在我愁眉不展的时候,妈妈微笑着走了过来,手中还拿着一个小巧玲珑的手电筒,原来她要为我照明。

  我又回到了作业中,笔尖在纸上来回滑动,光影也随笔的晃动而摇曳着。好似两位身段优美的舞者,纸张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在聚光灯的照耀下,保持着不变的间距配合出一只只令人赏心悦目的舞蹈。……弱光掩映下的妈妈浓浓的眼圈,厚厚的眼袋,努力睁开却不断眨巴的眼睛,她是如此的昏昏欲睡而又为我强打精神。

  除了这类写法的指导外,例如详略安排、结构是否紧凑、过度是否自然等,都可以有针对性的运用批注法修改。这种修改,针对性强,收效较好。

  最后、常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解决或自查自纠

  作文的修改存在共性问题,也存在个别差异。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之间互批或者自己批注为主。采用的是增、删、改、调、换等基本方法,主要是针对词语进行清通。例如句子是否完整,顺序是否得当,表述是否恰当,标点的运用是否正确等。这类批注学生比较熟悉,这里就不多阐述。

  批注法从学生的基础需要出发,教师精心选择讲评的内容和实施的步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批注之法。学生为习作作批注,使学生产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相关内容

  •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叩响诗歌的大门"("121"作文)
  • 叩响诗歌的大门--学写儿童诗 欢乐谷 疯狂联想:电冰箱和狮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巧填花名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依旧笑春风.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风向标 有人说,诗歌是天外的声音,它是世界上最清纯的乐曲:有人说,诗歌是忠 诚的守候 ...

  • 教学生批改作文
  • [一]这节示范课上,他先工工整整地在黑板上板书了这样一句话:"暑假,我和爸爸有幸来到杭州."然后让学生来修改.别说学生看不出来这句话有什么毛病,就是我一时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大家的反应似乎在贾老师的预料之中,他不慌不忙地提醒道:"暑假多了,到底是今年的暑假,还是去年的 ...

  •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近鲁迅"("121"作文)
  • 走进鲁迅--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伙伴 欢乐谷 猜数字 猜数字(1~100)每猜一次范围缩小,最后猜中的人倒霉挨罚. 先由一个人来写一个数字,然后大家在1~100 间进行猜测.每猜一次范围 缩小,最后猜中的人进行抽签接受这份"大奖"下一轮由受罚者再写数字,依此 循环. 巧加标点 从 ...

  •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_5
  •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大邑县南街小学五年级语文组 一.教材编排意图 本册教材是给刚刚进入第三学段的孩子使用的,教师只有瞻前顾后,熟悉前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同时大略翻阅一下六年级的教材,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好它.本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马.奇观.变化.韵味.水.方法.面对错误 ...

  • 试论初中记叙文细节描写的教学指导
  • 摘要:初中的记叙文写作应加强细节描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应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揣摩细节,领会细节描写的魅力:分析思考,品读细节,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观察生活,捕捉细节,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细节:片段训练,强化细节,让细节描写深入人心:修改习作,锤炼细节,让细节描写增添神韵. 关键词:揣摩细节:归纳方法:观 ...

  • 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兴国镇中心小学 董才学 [内容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控制,方便地呈现.处理和存储各种数字化的教学材料:白板提供即时书写和绘制图形的功能,并可根据讲课需求自由板书;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分批呈现资源;可以录制保存当前内容,重新 ...

  • 三语试卷分析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当考试成绩出来以后, 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也许是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牢固程度估计过高.我一遍又一遍的翻着试卷,一题又一题的做着分析,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试卷做全面分析. 卷面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学期三年级语文试卷,考试 ...

  • [单元整体教学]学习体会
  • 学习体会 2013年12.13 十二月十二.十三日(周四.周五) ,我到德州跃华参加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论坛.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德州跃华小学.莱芜市凤城中心小学以及浙江富阳永兴小学教师团队带来的单元整体教学展示课,吴中豪教授的报告<课改,路在何方?- ...

  • 四年级语文学习目标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 四年级语文学习目标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四年级是小学中过渡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让学生在前六册感性学习的基础上,悟出一些学习语文的规律与方法,是四年级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 如何实现这些阶段目标呢? 目标一: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