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讨

文/罗 娟

【摘 要】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一般很难对枯燥的事物提起兴趣。所以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探索。而“儿童绘本”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美术辅助教学工具,不仅可以多元化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具有看画、读画、作画三维的综合提升学生美术认知能力,拓展他们的美术眼界,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儿童绘本;高效;综合素质;多元化

引言

2011年的美术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不仅仅培养学生的作画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欣赏审美能力,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这就对当前小学美术教师有效教学提出很大的挑战。如何凸显美术教学的实质、如何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就成了当下美术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儿童绘本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就可以较好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五彩斑斓的儿童绘本中徜徉美术的精彩风景。并通过儿童绘本中的卡通形象、人物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1. 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所谓绘本((picture book),显然就是指图画用书。它是当前最为火热的美术教学辅助工具。儿童绘本具有极强的文字和图画的结合效果,极具强有力的冲击能力。它不是传统市面上的卡通绘图本,而是经过有关专家创作设计的,主要是面向一些年龄较少的学生。其主要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之所以提倡将儿童绘本引入到小学美术课堂,笔者认为,儿童绘本介于本身的优点正好符合当前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并能较好的适应当前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知道,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于外界的感知能力较弱。尤其是枯燥、理性的书本知识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外界直观、动态的事物具有较高的好奇心和感知能力。那么,儿童在这个阶段正处于思维的转型时期,教师就要利用好这段时期,积极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到另一个层次。而儿童绘本就具有将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特点,并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图画、故事的形式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为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提供较好的铺垫。

2. 借助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2.1课前导入教学

课前导入是一个课堂能否有效教学的前提。一个好的课前导入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美术教学做出较好的铺垫作用。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一般对动画、具体的事物较容易感兴趣,同时对故事性的事物更容易投入精力去思考、探索。而儿童绘本在这方面就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它具有将视觉和故事强有力结合的特点,弥补平时课堂教学中的单一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结构。例如学习,江西美术出版社的一年级第10课时的《有趣的脸》时。我们为了将新课内容充分的教授给学生,就可以借助儿童绘本进行课前导入。因为简单的“有趣的脸”,学生很难理解教学的内容。而笔者通过引入了一个家庭小故事的儿童绘本,里面有母亲和父亲的不同表情,孩子在家庭的表现直接决定着父母脸上的表情。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家庭中的小故事,父母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表情。然后进行绘画创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提起兴趣,回忆家庭的有趣趣闻。然后进行富有创造力的创作。这样学生必然会提起学习兴趣,品味喜、怒、哀、乐。

2.2充实课中环节

一般小学生好动性较强,很难保持45分钟的课堂专注度。那么,在课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儿童绘本,引发学生在课堂中间环节的参与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学习,第11课时的《照镜子》时。笔者就引入了小朋友爱卫生的儿童绘本环节。将学生进行分

组,然后依据儿童绘本的故事内容,画出自己早晨醒来的模样。将大胆的创新绘画想法,积极的给予小组成员分享。这样不仅可以彰显《照镜子》课程内容的含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度、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氛围。

2.3丰富课后作业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课下时间安排能力较弱。一般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很难较为认真的完成。而介于小学生对于故事性及图片性的事物较为敏感,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绘本这种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将课后作业按照相关的儿童绘本内容布置下去,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例如,学习2课时《鲜艳的花朵》时,教师为了较好的让学完成课后作业。可以选择小蜜蜂采花粉故事的儿童绘本,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小蜜蜂如何选择花朵,什么样的花朵受欢迎等等。然后画出小蜜蜂喜爱的花朵的形状,也可以自主大胆创作,画出自己喜爱的花朵颜色。学生介于对故事性的内容较为感兴趣,自然会认真完成,详实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总结

儿童绘本具有从看画、读画、作画三维综合的提升学的美术认知能力,拓展他们的美术眼界,让学生在五彩斑斓的儿童绘本中徜徉美术的精彩风景。并通过儿童绘本中的卡通形象、人物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值得推广。

文/罗 娟

【摘 要】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一般很难对枯燥的事物提起兴趣。所以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探索。而“儿童绘本”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美术辅助教学工具,不仅可以多元化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具有看画、读画、作画三维的综合提升学生美术认知能力,拓展他们的美术眼界,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儿童绘本;高效;综合素质;多元化

引言

2011年的美术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不仅仅培养学生的作画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欣赏审美能力,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这就对当前小学美术教师有效教学提出很大的挑战。如何凸显美术教学的实质、如何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就成了当下美术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儿童绘本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就可以较好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五彩斑斓的儿童绘本中徜徉美术的精彩风景。并通过儿童绘本中的卡通形象、人物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1. 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所谓绘本((picture book),显然就是指图画用书。它是当前最为火热的美术教学辅助工具。儿童绘本具有极强的文字和图画的结合效果,极具强有力的冲击能力。它不是传统市面上的卡通绘图本,而是经过有关专家创作设计的,主要是面向一些年龄较少的学生。其主要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之所以提倡将儿童绘本引入到小学美术课堂,笔者认为,儿童绘本介于本身的优点正好符合当前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并能较好的适应当前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知道,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于外界的感知能力较弱。尤其是枯燥、理性的书本知识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外界直观、动态的事物具有较高的好奇心和感知能力。那么,儿童在这个阶段正处于思维的转型时期,教师就要利用好这段时期,积极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到另一个层次。而儿童绘本就具有将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特点,并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图画、故事的形式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为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提供较好的铺垫。

2. 借助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2.1课前导入教学

课前导入是一个课堂能否有效教学的前提。一个好的课前导入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美术教学做出较好的铺垫作用。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一般对动画、具体的事物较容易感兴趣,同时对故事性的事物更容易投入精力去思考、探索。而儿童绘本在这方面就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它具有将视觉和故事强有力结合的特点,弥补平时课堂教学中的单一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结构。例如学习,江西美术出版社的一年级第10课时的《有趣的脸》时。我们为了将新课内容充分的教授给学生,就可以借助儿童绘本进行课前导入。因为简单的“有趣的脸”,学生很难理解教学的内容。而笔者通过引入了一个家庭小故事的儿童绘本,里面有母亲和父亲的不同表情,孩子在家庭的表现直接决定着父母脸上的表情。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家庭中的小故事,父母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表情。然后进行绘画创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提起兴趣,回忆家庭的有趣趣闻。然后进行富有创造力的创作。这样学生必然会提起学习兴趣,品味喜、怒、哀、乐。

2.2充实课中环节

一般小学生好动性较强,很难保持45分钟的课堂专注度。那么,在课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儿童绘本,引发学生在课堂中间环节的参与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学习,第11课时的《照镜子》时。笔者就引入了小朋友爱卫生的儿童绘本环节。将学生进行分

组,然后依据儿童绘本的故事内容,画出自己早晨醒来的模样。将大胆的创新绘画想法,积极的给予小组成员分享。这样不仅可以彰显《照镜子》课程内容的含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度、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氛围。

2.3丰富课后作业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课下时间安排能力较弱。一般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很难较为认真的完成。而介于小学生对于故事性及图片性的事物较为敏感,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绘本这种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将课后作业按照相关的儿童绘本内容布置下去,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例如,学习2课时《鲜艳的花朵》时,教师为了较好的让学完成课后作业。可以选择小蜜蜂采花粉故事的儿童绘本,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小蜜蜂如何选择花朵,什么样的花朵受欢迎等等。然后画出小蜜蜂喜爱的花朵的形状,也可以自主大胆创作,画出自己喜爱的花朵颜色。学生介于对故事性的内容较为感兴趣,自然会认真完成,详实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总结

儿童绘本具有从看画、读画、作画三维综合的提升学的美术认知能力,拓展他们的美术眼界,让学生在五彩斑斓的儿童绘本中徜徉美术的精彩风景。并通过儿童绘本中的卡通形象、人物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值得推广。


相关内容

  •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的探讨
  • 课堂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的探讨 郭子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一小学,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教学尝试,合理运用分层教学策略不仅可以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从而真 ...

  • 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作者:沈琰琰 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2016年03期 一.统计分析 1.报刊转载排名 2015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英语教与学>(以下简称<小学英语教与学>)共转载论文151篇,被全文转载的报刊有44种.其中<小学教学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指导老师:王映学 姓名:干一心 学号:121002106 班级:小教1201 一, 问题提出 (一) 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要接受和处理的信息越 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应付不了的,所以 阅读教学在语文 ...

  • 小学高年级学生想象力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 小学高年级学生想象力缺失探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笔者结合长期扎根一线教学的工作实践描述了高年级小学生想象力缺乏的现状:1.思维方式程式化2.写作手法成人化3.语言特点网络化.分析了小学生想象力缺失的原因:1.缺乏经验背景做支撑2.缺乏必要的想象策略作指导3.缺乏必要的阅读做积淀.探讨了教师拯救缺失 ...

  • 2015年教学计划范文
  • 本文目录 1个人教学计划范文 2语文教学计划 3小学英语教学计划范文 第1篇:个人教学计划范文 一. 教学内容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八年级英语下册.这册内容词汇量较大 语法知识较难掌握,而且还增添了课文阅读内容,这样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个较大的挑战. 二. 教学重难点 在这学 ...

  • 小学语文重难点 Microsoft Word 文档
  • 小学语文重难点 小学语文现行教材教法重难点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1.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颁发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制定的小学语文课程的 ...

  • 识字教学 开题报告
  • "巧用识字卡片优化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青岛重庆路第三小学 曲洪艳 一. 研究目的.意义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不像动画片.听故事那么有趣,尤其是低年级阶段,教师需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识字教学.根据大纲要求:学生必须学会2500个左右 ...

  • 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阅读区创设与活动指导的策略
  • <主题背景下幼儿园阅读区创设与活动指导的策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淮安市清河幼儿园课题组 朱伟伟 [摘 要]本课题以阅读区环境的创设与活动过程的组织指导策略为研究核心点,主要研究主题背景下幼儿园阅读区在环境的创设.区域设置中与其它区域的联动.图书投放.过程指导方面的有效策略,借此研究,建 ...

  • 低年级朗读指导策略
  • 探讨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的策略 襄阳区东津镇大埠联小 李明福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思维的发展.情感的激发.知识的积累.想象的丰富及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增强.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的训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