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第14卷第1期·总第225期2016年1月·上半月
刊
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扶贫对策探索※
徐雪平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漯河462002)(
摘
要:医学贫困大学生因其所学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心理贫困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医学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具有严重
的自卑与过度的自尊并存、自信自强与自我消沉两极分化、渴望交流与自我封闭相互冲突等特点。因此,需要从拓宽资助
渠道,构建全方位济困助学体系;加强人文关怀,构建立体化心理救助体系;注重环境育人,构建全局性心理环境优化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心理扶贫,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关键词: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扶贫;对策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1.016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1-0030-03
CountermeasuresofPsychologicalHelponMedicalImpoverishedUndergraduates
XU Xueping
(Departmentof Society Science, Luohe Medical College, Henan Province, Luohe 462002, China)
Abstract:Because of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has attracted many attentions from all over the society. Medical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have paradoxic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erious inferiority and excessive self -esteem coexisting, confidence and depression coexisting, outgoing and self -obdurate coexisting.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help has th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The concrete practices are as follows:expanding the funding channel to construct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id system, strengthening humanistic concern to build multi -dimensional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system, and setting up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ystem.
Keywords:medical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ical help; countermeasures
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贫困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临床实践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既关系到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今后为患者提供诊疗活动的质量。近年来,医学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衍生出一系列心理贫困问题而备受社会关注。因此,针对医学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特点,探索有效的心理扶贫对策,对于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特点分析
大学生心理贫困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1]与其它专业学生相比,医学贫困大学生面临着学费较高、学业负担重、就业竞争激烈等问题,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悲观、自我封闭等一系列心理贫困问题。具体来讲,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严重的自卑与过度的自尊并存受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医学贫困大学生往往比非贫困生综合素质要差些,这就造成了他们时常感到低人一等,并且将这种主观感受进行内化,担心因此得不到别人尊重,自卑心态明显。在这种严重的自卑心态影响下,医学贫
困大学生会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缺乏正确的认知,往往变得悲观失望、精神萎靡、敏感多疑。他们不太愿意让学校知道自己家庭经济状况并想方设法加以隐瞒,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戒备心强。另一方面,严重的自卑感又会导致过度的自尊,以掩饰内心深处的自卑[2]。医学贫困大学生承载着社会和家庭的较高期望,往往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具有过度的自尊。不少医学贫困大学生为了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回报父母和赢得别人的尊重,他们养成了肯吃苦、敢拼搏的精神,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与此同时,过度的自尊又使得医学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极强的成就动机,只接受成功,不接受失败,这就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尊、既坚强又脆弱的双重性格。
1.2自信自强与自我消沉两极分化由于生活环境、生活阅历和性格特征的不同,面对压力时,每个人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大多数医学贫困大学生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信自强,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使家庭摆脱贫困境地,也能够为自己创造美好未来。他们能够保持平和心态,敢于直面现实并克服困难,主动争取助学贷款和补助,以优异成绩赢得奖学金,积极参与勤工助学,用实际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但是,也有部分医学贫困大学生面对困难时自暴自弃、自我消沉。与其它专业相比,医学专业存在着特殊性,学制长、课程设置繁多,医学生往往面临着学习任务繁重、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
项任务研究项目(No:2015-sz-127);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No:JYB2015178
)
第14卷第1期·总第225期2016年1月·上半月
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31
就业面相对狭窄以及应具有特殊的医学思维模式等问题,这使得医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更大[3]。如果医学贫困大学生缺乏处理相关问题的技巧,面临挫折时,时常会出现孤独、强迫、抑郁等症状。总之,医学贫困大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缺乏改变命运的毅力和决心,缺乏摆脱贫困的具体行动,经济上依赖被动救助,学习上缺乏进取精神,生活上缺乏斗志和信心,这种消沉状态严重影响着他们健康成长。
1.3渴望交流与自我封闭相互冲突众所周知,同学之间人际交往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在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下,大多数医学贫困大学生在学习之余,渴望与同学交流,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提升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部分医学贫困大学生因内心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交往关系,人际交往状况堪忧。有调查显示,医学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型消费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交往及娱
[4]
这就造成了由于经济上的乐型消费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关的勤工助学岗位来缓解其经济压力,提升经济独立性,拓展锻炼空间,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2.2加强人文关怀构建立体化心理救助体系学校在向医学贫困大学生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同时,更应加强人文关怀,构建立体化心理救助体系,这将为促进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保障。第一,采取专业化心理辅导,加强心理调适能力。①对于特别需要关注的医学贫困大学生群体,学校要建设一支以专业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的心理咨询服务队伍,关注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分析其心理特点,把握其心理需求,适时加以心理引导和干预。②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制,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的诊断、辅导与咨询。可以开展团队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医学贫困大学生对人际关系进行新的认识,掌握相关技巧。事实证明,团队心理辅导可以极大地提高医学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信。第二,注重精神世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引导医学贫困大学生正视贫困和挫折,克服自卑心理,认识并接受自我,积极主动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形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生活态度。
2.3注重环境育人构建全局性心理环境优化体系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校园环境复杂,这些外部环境因素都可能成为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诱因,导致心理失衡。因此,对医学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扶贫,需要注重环境育人,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一体化的心理环境优化体系,为促进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在社会环境方面,全社会都应尊重、关心和爱护医学贫困大学生,不用偏见和怜悯的态度对待医学贫困大学生,创造有利于医学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家庭环境方面,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理解是医学贫困大学生最重要的情感支持。医学贫困大学生的父母要创造和谐乐观的家庭环境,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医学贫困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心态,让医学贫困大学生有能力成功应对大学时期所面临的各种变化和挑战。在学校环境方面:①要营造对医学贫困大学生理解、尊重和关怀的人际氛围,形成健康、融洽、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要加强班级、宿舍、学生会等育人环境建设,特别要重视学生社团对提升医学贫困生能力的作用,大力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展示和锻炼自己,这可以有效提升医学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能力。②教师要同医学贫困大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主动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③同学之间应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可以鼓励医学贫困大学生组建心理互助组织,让他们在互动中分享学习经验、倾诉
弱势,医学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被动,时常自我封闭。在现实生活中,医学贫困大学生会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不时向其他同学发泄心中的不满,破坏了原有的人际关系,容易形成偏执和强迫思维。这种渴望交流与自我封闭的矛盾冲突,给医学贫困大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导致其人际交往不顺利,而长期的人际交往障碍则会时常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2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扶贫对策探索
根据医学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特点,深入了解其思想动态并进行心理扶贫,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医务工作者。2.1拓宽资助渠道构建全方位济困助学体系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贫困,所以对其进行心理扶贫要从减轻经济压力入手。医学贫困大学生在校所需费用主要由父母供给,入学后,与非贫困大学生生活条件的反差使他们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些心理负担使得医学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如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因此,要对医学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扶贫,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就要拓宽资助渠道,构建全方位的济困助学体系,为促进其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在社会层面。通过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等助学政策,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社会帮扶、申请企业赞助、设立资助基金、开辟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等形式,为医学贫困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经济援助。在学校层面:①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特困生补贴制度,获取条件向医学贫困大学生倾斜,以保证在资助医学贫困大学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②开展校企联合,为医学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医学相
3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第14卷第1期·总第225期2016年1月·上半月
刊
心中烦恼来消除心理困惑,同时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总之,在全社会日益加强对医学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扶贫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重视心理扶贫。做好医学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扶贫工作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细致入微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学贫困大学生从心理上摆脱各方面压力,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人生挑战,实
现成功成才。
参考文献
[1]胡艳芳.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68-69.[2]张延东,杨秀文.心灵的支撑: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教程[M].青岛: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243-245.[3]杨潇,唐健.西部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47.[4]宋莉娜,束莉,等.蚌埠医学院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对比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6-118.
(本文编辑:苏玲本文校对:魏晓波收稿日期:2015-10-10)
中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
周宏李欣王芳刘斌王星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长春130117)
摘
要:以“清华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载体,构建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网站,内容模块包括教学大纲、教
师信息、教学日历、课程通知、教学材料、学习方法、考核办法、课程作业、括展资源、答疑讨论、课题库、在线测试
等。促进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到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模式改革,使课堂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网络教学与课堂相结合,实现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增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效果。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1.017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1-0032-03
The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oftheNetworkCourseofMedicalImmunologyandPathogenicBiologyinTCM
ZHOU Hong, LI Xin, WANG Fang, LIU Bin, WANG Xingyun
(Department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website of Medical Immunology and Pathogenic Biology course, the content module includes teaching syllabus, teacher information, teaching calendar,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course assignments, exhibition resources, question answering, online testing, etc.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is the center of the teacher, to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 initiative learning mode, to make the classroom and the students study independently,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Pathogenic Biology; Medical Immunology; network course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无可替代的桥梁学科。具有如下特点:①发展快:书本上的多是一些经典内容,而且教材的出版周期较长,难以及时反映学科研究和发展的一些新成果和新进展,也难以体现现实中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最新状况;②课程内容抽象、理解困难;③课程的讲授安排与临床学科课程的设置有一段距离,学生没接触过临床问题,无法切身体会本课程与临床的关系及与将来工作的联系,难以引起对相关知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应用传统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素质教育;调整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好网络课程教学系统。通过网络课程补充更多的相关疾病临床症状、诊断、防治等加深学生对学科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把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章节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联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No:ZD15055)
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此建设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并进行实践。
1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的构建
1.1构建原则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是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坚持课程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
[1]
要,依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充分利,
用先进的“清华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制作的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网站。从培养专业知识结构需要入手,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建设一个适应学生自学与训练、教师备课与辅助教学、方便师生教学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学科理论掌握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培养。在建设微生物网络课程时采取“分布建设,由易到难,逐步完善”的方针去进行[2]。1.2编写网络教学内容内容板块是微生物网络课程的中心和重点,按照国家教委的教学基本要求,针对网络平台和我校学生的特点,根据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大
3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第14卷第1期·总第225期2016年1月·上半月
刊
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扶贫对策探索※
徐雪平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漯河462002)(
摘
要:医学贫困大学生因其所学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心理贫困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医学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具有严重
的自卑与过度的自尊并存、自信自强与自我消沉两极分化、渴望交流与自我封闭相互冲突等特点。因此,需要从拓宽资助
渠道,构建全方位济困助学体系;加强人文关怀,构建立体化心理救助体系;注重环境育人,构建全局性心理环境优化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心理扶贫,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关键词: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扶贫;对策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1.016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1-0030-03
CountermeasuresofPsychologicalHelponMedicalImpoverishedUndergraduates
XU Xueping
(Departmentof Society Science, Luohe Medical College, Henan Province, Luohe 462002, China)
Abstract:Because of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has attracted many attentions from all over the society. Medical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have paradoxic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erious inferiority and excessive self -esteem coexisting, confidence and depression coexisting, outgoing and self -obdurate coexisting.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help has th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The concrete practices are as follows:expanding the funding channel to construct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id system, strengthening humanistic concern to build multi -dimensional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system, and setting up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ystem.
Keywords:medical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ical help; countermeasures
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贫困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临床实践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既关系到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今后为患者提供诊疗活动的质量。近年来,医学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衍生出一系列心理贫困问题而备受社会关注。因此,针对医学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特点,探索有效的心理扶贫对策,对于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特点分析
大学生心理贫困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1]与其它专业学生相比,医学贫困大学生面临着学费较高、学业负担重、就业竞争激烈等问题,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悲观、自我封闭等一系列心理贫困问题。具体来讲,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严重的自卑与过度的自尊并存受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医学贫困大学生往往比非贫困生综合素质要差些,这就造成了他们时常感到低人一等,并且将这种主观感受进行内化,担心因此得不到别人尊重,自卑心态明显。在这种严重的自卑心态影响下,医学贫
困大学生会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缺乏正确的认知,往往变得悲观失望、精神萎靡、敏感多疑。他们不太愿意让学校知道自己家庭经济状况并想方设法加以隐瞒,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戒备心强。另一方面,严重的自卑感又会导致过度的自尊,以掩饰内心深处的自卑[2]。医学贫困大学生承载着社会和家庭的较高期望,往往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具有过度的自尊。不少医学贫困大学生为了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回报父母和赢得别人的尊重,他们养成了肯吃苦、敢拼搏的精神,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与此同时,过度的自尊又使得医学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极强的成就动机,只接受成功,不接受失败,这就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尊、既坚强又脆弱的双重性格。
1.2自信自强与自我消沉两极分化由于生活环境、生活阅历和性格特征的不同,面对压力时,每个人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大多数医学贫困大学生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信自强,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使家庭摆脱贫困境地,也能够为自己创造美好未来。他们能够保持平和心态,敢于直面现实并克服困难,主动争取助学贷款和补助,以优异成绩赢得奖学金,积极参与勤工助学,用实际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但是,也有部分医学贫困大学生面对困难时自暴自弃、自我消沉。与其它专业相比,医学专业存在着特殊性,学制长、课程设置繁多,医学生往往面临着学习任务繁重、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
项任务研究项目(No:2015-sz-127);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No:JYB2015178
)
第14卷第1期·总第225期2016年1月·上半月
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31
就业面相对狭窄以及应具有特殊的医学思维模式等问题,这使得医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更大[3]。如果医学贫困大学生缺乏处理相关问题的技巧,面临挫折时,时常会出现孤独、强迫、抑郁等症状。总之,医学贫困大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缺乏改变命运的毅力和决心,缺乏摆脱贫困的具体行动,经济上依赖被动救助,学习上缺乏进取精神,生活上缺乏斗志和信心,这种消沉状态严重影响着他们健康成长。
1.3渴望交流与自我封闭相互冲突众所周知,同学之间人际交往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在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下,大多数医学贫困大学生在学习之余,渴望与同学交流,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提升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部分医学贫困大学生因内心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交往关系,人际交往状况堪忧。有调查显示,医学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型消费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交往及娱
[4]
这就造成了由于经济上的乐型消费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关的勤工助学岗位来缓解其经济压力,提升经济独立性,拓展锻炼空间,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2.2加强人文关怀构建立体化心理救助体系学校在向医学贫困大学生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同时,更应加强人文关怀,构建立体化心理救助体系,这将为促进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保障。第一,采取专业化心理辅导,加强心理调适能力。①对于特别需要关注的医学贫困大学生群体,学校要建设一支以专业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的心理咨询服务队伍,关注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分析其心理特点,把握其心理需求,适时加以心理引导和干预。②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制,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的诊断、辅导与咨询。可以开展团队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医学贫困大学生对人际关系进行新的认识,掌握相关技巧。事实证明,团队心理辅导可以极大地提高医学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信。第二,注重精神世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引导医学贫困大学生正视贫困和挫折,克服自卑心理,认识并接受自我,积极主动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形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生活态度。
2.3注重环境育人构建全局性心理环境优化体系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校园环境复杂,这些外部环境因素都可能成为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诱因,导致心理失衡。因此,对医学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扶贫,需要注重环境育人,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一体化的心理环境优化体系,为促进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在社会环境方面,全社会都应尊重、关心和爱护医学贫困大学生,不用偏见和怜悯的态度对待医学贫困大学生,创造有利于医学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家庭环境方面,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理解是医学贫困大学生最重要的情感支持。医学贫困大学生的父母要创造和谐乐观的家庭环境,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医学贫困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心态,让医学贫困大学生有能力成功应对大学时期所面临的各种变化和挑战。在学校环境方面:①要营造对医学贫困大学生理解、尊重和关怀的人际氛围,形成健康、融洽、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要加强班级、宿舍、学生会等育人环境建设,特别要重视学生社团对提升医学贫困生能力的作用,大力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展示和锻炼自己,这可以有效提升医学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能力。②教师要同医学贫困大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主动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③同学之间应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可以鼓励医学贫困大学生组建心理互助组织,让他们在互动中分享学习经验、倾诉
弱势,医学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被动,时常自我封闭。在现实生活中,医学贫困大学生会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不时向其他同学发泄心中的不满,破坏了原有的人际关系,容易形成偏执和强迫思维。这种渴望交流与自我封闭的矛盾冲突,给医学贫困大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导致其人际交往不顺利,而长期的人际交往障碍则会时常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2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扶贫对策探索
根据医学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特点,深入了解其思想动态并进行心理扶贫,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医务工作者。2.1拓宽资助渠道构建全方位济困助学体系医学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贫困,所以对其进行心理扶贫要从减轻经济压力入手。医学贫困大学生在校所需费用主要由父母供给,入学后,与非贫困大学生生活条件的反差使他们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些心理负担使得医学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如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因此,要对医学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扶贫,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就要拓宽资助渠道,构建全方位的济困助学体系,为促进其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在社会层面。通过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等助学政策,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社会帮扶、申请企业赞助、设立资助基金、开辟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等形式,为医学贫困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经济援助。在学校层面:①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特困生补贴制度,获取条件向医学贫困大学生倾斜,以保证在资助医学贫困大学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②开展校企联合,为医学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医学相
3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第14卷第1期·总第225期2016年1月·上半月
刊
心中烦恼来消除心理困惑,同时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总之,在全社会日益加强对医学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扶贫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重视心理扶贫。做好医学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扶贫工作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细致入微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学贫困大学生从心理上摆脱各方面压力,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人生挑战,实
现成功成才。
参考文献
[1]胡艳芳.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68-69.[2]张延东,杨秀文.心灵的支撑: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教程[M].青岛: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243-245.[3]杨潇,唐健.西部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47.[4]宋莉娜,束莉,等.蚌埠医学院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对比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6-118.
(本文编辑:苏玲本文校对:魏晓波收稿日期:2015-10-10)
中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
周宏李欣王芳刘斌王星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长春130117)
摘
要:以“清华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载体,构建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网站,内容模块包括教学大纲、教
师信息、教学日历、课程通知、教学材料、学习方法、考核办法、课程作业、括展资源、答疑讨论、课题库、在线测试
等。促进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到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模式改革,使课堂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网络教学与课堂相结合,实现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增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效果。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1.017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1-0032-03
The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oftheNetworkCourseofMedicalImmunologyandPathogenicBiologyinTCM
ZHOU Hong, LI Xin, WANG Fang, LIU Bin, WANG Xingyun
(Department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website of Medical Immunology and Pathogenic Biology course, the content module includes teaching syllabus, teacher information, teaching calendar,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course assignments, exhibition resources, question answering, online testing, etc.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is the center of the teacher, to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 initiative learning mode, to make the classroom and the students study independently,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Pathogenic Biology; Medical Immunology; network course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无可替代的桥梁学科。具有如下特点:①发展快:书本上的多是一些经典内容,而且教材的出版周期较长,难以及时反映学科研究和发展的一些新成果和新进展,也难以体现现实中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最新状况;②课程内容抽象、理解困难;③课程的讲授安排与临床学科课程的设置有一段距离,学生没接触过临床问题,无法切身体会本课程与临床的关系及与将来工作的联系,难以引起对相关知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应用传统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素质教育;调整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好网络课程教学系统。通过网络课程补充更多的相关疾病临床症状、诊断、防治等加深学生对学科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把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章节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联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No:ZD15055)
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此建设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并进行实践。
1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的构建
1.1构建原则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是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坚持课程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
[1]
要,依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充分利,
用先进的“清华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制作的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网站。从培养专业知识结构需要入手,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建设一个适应学生自学与训练、教师备课与辅助教学、方便师生教学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学科理论掌握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培养。在建设微生物网络课程时采取“分布建设,由易到难,逐步完善”的方针去进行[2]。1.2编写网络教学内容内容板块是微生物网络课程的中心和重点,按照国家教委的教学基本要求,针对网络平台和我校学生的特点,根据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