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西永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阶段(2014-2015学年下期) 《基于生命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学期研究小结
《基于生命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实验小组
一、 注重学习借鉴
(一)课题主演研参加学习培训
——2015年7月《台湾生命教育开展的现状》讲座(罗小一);1、参加科研课题培训班学习培训。
2015年1月,课题组长李光均校长、课题主研教师参加了沙坪坝区进修学院组织的为期五天市、区级研究课题负责人培训班学习。听取了沙区教师进修学院龚雄飞院长的学本式课堂之小组合作与展示专题、李代文副院长做的《科研论文的写作》、余华云院长《何晓波主任作的《重点课题的申报与管理》、刘开文老师在《课题实践研究》及重庆市教科院王纬虹副院长做的《求真务实做课题》的专场报告。听取了沙坪坝区育英小学、森林实验小学、大学城二小、凤凰小学教育科研经验交流。李光均校长在培训会上做了大会交流,受到同行好评!
2、参加生命教育专题培训班学习。
2015年4月至月,课题组长李光均校长、课题主研教务处黄意霞主任参加沙坪坝区进修学院组织的《生命教育研修班》,听取了重庆江北中学生命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介绍、西南大学生命教育专家、浙江传媒学院 教授的专题讲授。
3、参加全国生命教育年会学习。 2015年4月24-25日,课题组主研何东、罗小一两位老师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主办,深圳市平冈中学 中国生命教育网承办,《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发起的,主题为《生命教育与全人教育》的2015年全国生命教育年会。两位老
师聆听了台湾大学孙效智教授的《生命教育的核心素养》、深圳大学李晓东教授的《高水平教师应该关注哪些问题》、深圳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夏晋祥教授的《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三个专题讲座。
孙效智教授:生命教育探索生命的根本课题,引领人在生命实践上的知行合
一。孙效智教授也从“高大上”的高度阐述了台湾与大陆在教育上的弊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及从事教育的教育者。孙效智教授的人生三问:我为何而活?(终极关怀)我应如何而活?(道德思考、生活美学)如何才能活出应活的生命?(灵性修养、知行合一),在“两岸三地专家生命教育对话”的环节中专家简明自己的观点:生命教育就是完整人的教育。生命教育就是让我们反思是对应试教育、就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只是决解人在社会生存技能教育,但忽略或淡化人对生命的深度思考,教育更应该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也就是说,生命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生存,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从而去追求幸福生活。
(二)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生命教育理论。
1、组织教师学习生命教育专业理论
学校为每位教师购买有关生命教育的书籍。全校教师发了《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从修心、修身、修业解析教师的幸福人生》(张百新)、《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肖川主编)、《生命与教育》(冯建军著)、《成为有信念的教师》(肖川著);
2、开展了生命教育的课程理论学习交流。
依托学校利用每周一《生命教育讲坛》平台。
—2015.1月,开展了《基于生命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实验方案学习(李光均);
——2015年3月,开展国《化学学科渗透生命教育》专题(黄意霞); ——2015年4月,开展国《学科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讲座。(罗小一);
_____2015年7月,开展了《2015年全国教育教育精神及今后研究的思考》讲座。(何东)
二、开展了生活化卓越课堂的模式及课堂评价研究。
(一)深入开展了生命化课堂模式建构研究。
课题组按照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模式要求,在课题组近三年实践研究基础上,完善了学校“四悟四学”生命教育卓越课堂模式。具体包括
1、基本内涵。生命化卓越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的生命为教育的基点,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达到学生人格提升和个性张扬,生命活力得以焕发,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过程。它是在生命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是将生命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流程与师生生活经验有机协同与整合,为日常教学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范式,它“承载着生命教育思想的教学技术”,将生命教育思想落地生根,把生命教育思想植根于课堂教学之中。
2、“144664模式”解读。2011年,学校提出“为生命而教育”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基于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历经多年研究实践,建成了具有生命化课堂特质的“144664模式”,它体现 “生本、生活、生动、生成、生态”的课堂特性。
在教学观念上,体现“生本”,突出“学生主体”;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生活”,突出“开放、包容”;在教学方法上体现“生动”,突出“情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生成”,突出“价值,创新”; 在教学场境上,体现“生态”,突出 “和谐”。
“144664模式具体解读为:
“1”:即贯穿“一个理念”,即:为生命而教育;
“4”追求“四个价值取向”, 即:追求生活情景化, 追求人格平等化,追求过程发展化,追求课堂创新化。
“4”把握“四个建构策略” ,即: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教学过程要动态生成,教学范式要交往对话.
“6”凸现“六个特性” ,即:生本性、生命性、生活性、生成性、生动性和生长性; “6”体现“六条原则” ,即:激发兴趣的原则,启迪思维的原则,尝试体验的原则,民主和谐的原则,激励赏识的原则,高效增益的原则;
“4”关注“四个流程”: ,即感悟生命·生本自学流程,体悟生命·生活展学流程,领悟生命·生动导学流程,启悟生命·生成评学流程
3、课堂操作要求
(1).实施小班化教育管理。学校实行不超过32学生的小班化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程度,对待学生做到了解每一个,关注每一个,相信每一个,激励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关爱呵护。
(2).精心设计使用好《导学精要》。在设计中,把握四个要领,即关键在于把握好问题探究,重点在于搞好知识整理,特色体现在阅读思考,着力点在于巩固练习。在使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3).精心划分培训学习组织。小组划分体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小组人数以
3—4名学生为最佳组合,小组成员分工。采取轮换制。
(4).营造生命化教学环境。具体做到:建设好包括校园环境、教室环境、师生心理环境、学生认知环境和师生精神家园等在内的物理环境。培育包括自主学习、民主管理和良好人际交往在内的课堂文化。搞好包括规范组织教课堂纪律、课堂教学等在内课堂管理。
(5).发挥好评价的功能。围绕“关注知识的授受、关注智慧的启迪、关注生命的润泽”三个层面,定期开展“星级学生”和“星级班级”评比。
(二)开展生命化课堂量化评价的实施研究。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新授课
评价指导标准(试行)
学校 班级 学科 授课教师 听课教师 课题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
(2)学校教务处、开发了《教师生命卓越课堂—教学常规手册》;
(3)德育处开发了《班级生命化卓越课堂——班级常规手册》,发挥职能部门在过程改革与管理精细化管理职能。
(4)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还开发了乡土教材读本《我的家乡——西永》(试行)。
(5)为了规范学校校本研修,课题组编撰了《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书,在迎接沙区骨干教师及教师督导检查中受到沙区进修学院李代文副院长高度评价。
(四)生命西中“家校生命共同体”基础建设工程研究。要求每个学生家庭做到“十个一”
——建立一个文明和谐温馨的家庭:尊老爱幼、向上向善、责任担当、价值人生)。 ——制定一个孩子教育培养的生涯规划:搞好年级、学期、阶段规划;
——建立一个有利于孩子习德习惯的共同公约(家规):家庭成员约法三章; ——落实一个具体的家教负责人:肩负孩子的身心教育、学习管理、习惯养成、人际交往等责任);
——开通一个家校联系电话(家校通):了解生情、督查作业、配合引导; ——每家添置一个石英钟:养成守时、惜时及效率习惯;
——为每位学生配置一个书屋桌(桌):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为每位学生配置一盏台灯:确保孩子视力健康;
——每周给班主任(教师)通一次电话:加强家校教育合力);
——每次落实一个监护人到校开家长会:落实孩子阶段教育任务;
(五)开展了梳理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点(知识、情感及价值)的前期研究。
课题组按照初中各学科、各年级教学内容,初步提出了学科生命知识点渗透,并分学科教研将知识点进行罗列,为进一步开展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奠定了基础。
(六)开展了生命教育课程课程。
本学年按照生命教育课程实验要求,学校每周四下午第四届,坚持在初一初二年级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开设课程包括阅读、美文赏析、棋子人生、合唱队、板报设计、篮球、乒乓球、跳绳、书法、摄影等课程。
四、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开展
(一)开展了学校生命教育成果展示月活动。内容包括十二项活动,取得了预想的效果,市区多家媒体报道了学校活动。
(二)持续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区校园行动。内容包括校内:氛围营造、主题教育、评比验收,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改善食堂、厕所、教室照明、学生桌凳等物质条件,倡导文明办公、文明生活、培养师生文明习惯。
校外:家校手拉手,父母共创卫;社区清洁卫生等
(三)启动了重庆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
(四)策划开展了沙平坝区“感恩生命 健康生活”全民禁毒宣传月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重庆市禁毒办、沙坪坝区禁毒委、沙区团区委、教委、卫计委等十多家单位、西部中小学分管领导出现启动仪式,重庆日报、团中央、重庆青年报等主要媒体报道了学校禁毒启动仪式。
五、多方协调,争取研究资源
(一)争取全国生命教育中心领导及指导,学校成功申请成为生命教育实验学校;购买了生命教育教材,校长聘为生命教育研究员。
(二)争取浙江传媒学院生命教育研究所支持,共享生命教育成果。
(三)与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协作课题研究。
六、开展了课题第一阶段的基础性研究。
——2015策划方案(征求意见)
为了创建重庆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铸就生命教育品牌学校。按照沙区禁毒办、沙区教委要求,学校于2015年6月19日承办“沙坪坝区全民禁毒宣传月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本着“隆重、热烈、节俭、安全、有序”的原则,为了筹办好沙区“感恩生命 健康生活”全民禁毒宣传月主题启动仪式。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沙坪坝区西永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阶段(2014-2015学年下期) 《基于生命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学期研究小结
《基于生命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实验小组
一、 注重学习借鉴
(一)课题主演研参加学习培训
——2015年7月《台湾生命教育开展的现状》讲座(罗小一);1、参加科研课题培训班学习培训。
2015年1月,课题组长李光均校长、课题主研教师参加了沙坪坝区进修学院组织的为期五天市、区级研究课题负责人培训班学习。听取了沙区教师进修学院龚雄飞院长的学本式课堂之小组合作与展示专题、李代文副院长做的《科研论文的写作》、余华云院长《何晓波主任作的《重点课题的申报与管理》、刘开文老师在《课题实践研究》及重庆市教科院王纬虹副院长做的《求真务实做课题》的专场报告。听取了沙坪坝区育英小学、森林实验小学、大学城二小、凤凰小学教育科研经验交流。李光均校长在培训会上做了大会交流,受到同行好评!
2、参加生命教育专题培训班学习。
2015年4月至月,课题组长李光均校长、课题主研教务处黄意霞主任参加沙坪坝区进修学院组织的《生命教育研修班》,听取了重庆江北中学生命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介绍、西南大学生命教育专家、浙江传媒学院 教授的专题讲授。
3、参加全国生命教育年会学习。 2015年4月24-25日,课题组主研何东、罗小一两位老师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主办,深圳市平冈中学 中国生命教育网承办,《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发起的,主题为《生命教育与全人教育》的2015年全国生命教育年会。两位老
师聆听了台湾大学孙效智教授的《生命教育的核心素养》、深圳大学李晓东教授的《高水平教师应该关注哪些问题》、深圳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夏晋祥教授的《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三个专题讲座。
孙效智教授:生命教育探索生命的根本课题,引领人在生命实践上的知行合
一。孙效智教授也从“高大上”的高度阐述了台湾与大陆在教育上的弊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及从事教育的教育者。孙效智教授的人生三问:我为何而活?(终极关怀)我应如何而活?(道德思考、生活美学)如何才能活出应活的生命?(灵性修养、知行合一),在“两岸三地专家生命教育对话”的环节中专家简明自己的观点:生命教育就是完整人的教育。生命教育就是让我们反思是对应试教育、就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只是决解人在社会生存技能教育,但忽略或淡化人对生命的深度思考,教育更应该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也就是说,生命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生存,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从而去追求幸福生活。
(二)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生命教育理论。
1、组织教师学习生命教育专业理论
学校为每位教师购买有关生命教育的书籍。全校教师发了《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从修心、修身、修业解析教师的幸福人生》(张百新)、《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肖川主编)、《生命与教育》(冯建军著)、《成为有信念的教师》(肖川著);
2、开展了生命教育的课程理论学习交流。
依托学校利用每周一《生命教育讲坛》平台。
—2015.1月,开展了《基于生命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实验方案学习(李光均);
——2015年3月,开展国《化学学科渗透生命教育》专题(黄意霞); ——2015年4月,开展国《学科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讲座。(罗小一);
_____2015年7月,开展了《2015年全国教育教育精神及今后研究的思考》讲座。(何东)
二、开展了生活化卓越课堂的模式及课堂评价研究。
(一)深入开展了生命化课堂模式建构研究。
课题组按照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模式要求,在课题组近三年实践研究基础上,完善了学校“四悟四学”生命教育卓越课堂模式。具体包括
1、基本内涵。生命化卓越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的生命为教育的基点,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达到学生人格提升和个性张扬,生命活力得以焕发,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过程。它是在生命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是将生命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流程与师生生活经验有机协同与整合,为日常教学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范式,它“承载着生命教育思想的教学技术”,将生命教育思想落地生根,把生命教育思想植根于课堂教学之中。
2、“144664模式”解读。2011年,学校提出“为生命而教育”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基于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历经多年研究实践,建成了具有生命化课堂特质的“144664模式”,它体现 “生本、生活、生动、生成、生态”的课堂特性。
在教学观念上,体现“生本”,突出“学生主体”;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生活”,突出“开放、包容”;在教学方法上体现“生动”,突出“情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生成”,突出“价值,创新”; 在教学场境上,体现“生态”,突出 “和谐”。
“144664模式具体解读为:
“1”:即贯穿“一个理念”,即:为生命而教育;
“4”追求“四个价值取向”, 即:追求生活情景化, 追求人格平等化,追求过程发展化,追求课堂创新化。
“4”把握“四个建构策略” ,即: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教学过程要动态生成,教学范式要交往对话.
“6”凸现“六个特性” ,即:生本性、生命性、生活性、生成性、生动性和生长性; “6”体现“六条原则” ,即:激发兴趣的原则,启迪思维的原则,尝试体验的原则,民主和谐的原则,激励赏识的原则,高效增益的原则;
“4”关注“四个流程”: ,即感悟生命·生本自学流程,体悟生命·生活展学流程,领悟生命·生动导学流程,启悟生命·生成评学流程
3、课堂操作要求
(1).实施小班化教育管理。学校实行不超过32学生的小班化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程度,对待学生做到了解每一个,关注每一个,相信每一个,激励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关爱呵护。
(2).精心设计使用好《导学精要》。在设计中,把握四个要领,即关键在于把握好问题探究,重点在于搞好知识整理,特色体现在阅读思考,着力点在于巩固练习。在使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3).精心划分培训学习组织。小组划分体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小组人数以
3—4名学生为最佳组合,小组成员分工。采取轮换制。
(4).营造生命化教学环境。具体做到:建设好包括校园环境、教室环境、师生心理环境、学生认知环境和师生精神家园等在内的物理环境。培育包括自主学习、民主管理和良好人际交往在内的课堂文化。搞好包括规范组织教课堂纪律、课堂教学等在内课堂管理。
(5).发挥好评价的功能。围绕“关注知识的授受、关注智慧的启迪、关注生命的润泽”三个层面,定期开展“星级学生”和“星级班级”评比。
(二)开展生命化课堂量化评价的实施研究。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新授课
评价指导标准(试行)
学校 班级 学科 授课教师 听课教师 课题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
(2)学校教务处、开发了《教师生命卓越课堂—教学常规手册》;
(3)德育处开发了《班级生命化卓越课堂——班级常规手册》,发挥职能部门在过程改革与管理精细化管理职能。
(4)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还开发了乡土教材读本《我的家乡——西永》(试行)。
(5)为了规范学校校本研修,课题组编撰了《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书,在迎接沙区骨干教师及教师督导检查中受到沙区进修学院李代文副院长高度评价。
(四)生命西中“家校生命共同体”基础建设工程研究。要求每个学生家庭做到“十个一”
——建立一个文明和谐温馨的家庭:尊老爱幼、向上向善、责任担当、价值人生)。 ——制定一个孩子教育培养的生涯规划:搞好年级、学期、阶段规划;
——建立一个有利于孩子习德习惯的共同公约(家规):家庭成员约法三章; ——落实一个具体的家教负责人:肩负孩子的身心教育、学习管理、习惯养成、人际交往等责任);
——开通一个家校联系电话(家校通):了解生情、督查作业、配合引导; ——每家添置一个石英钟:养成守时、惜时及效率习惯;
——为每位学生配置一个书屋桌(桌):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为每位学生配置一盏台灯:确保孩子视力健康;
——每周给班主任(教师)通一次电话:加强家校教育合力);
——每次落实一个监护人到校开家长会:落实孩子阶段教育任务;
(五)开展了梳理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点(知识、情感及价值)的前期研究。
课题组按照初中各学科、各年级教学内容,初步提出了学科生命知识点渗透,并分学科教研将知识点进行罗列,为进一步开展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奠定了基础。
(六)开展了生命教育课程课程。
本学年按照生命教育课程实验要求,学校每周四下午第四届,坚持在初一初二年级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开设课程包括阅读、美文赏析、棋子人生、合唱队、板报设计、篮球、乒乓球、跳绳、书法、摄影等课程。
四、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开展
(一)开展了学校生命教育成果展示月活动。内容包括十二项活动,取得了预想的效果,市区多家媒体报道了学校活动。
(二)持续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区校园行动。内容包括校内:氛围营造、主题教育、评比验收,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改善食堂、厕所、教室照明、学生桌凳等物质条件,倡导文明办公、文明生活、培养师生文明习惯。
校外:家校手拉手,父母共创卫;社区清洁卫生等
(三)启动了重庆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
(四)策划开展了沙平坝区“感恩生命 健康生活”全民禁毒宣传月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重庆市禁毒办、沙坪坝区禁毒委、沙区团区委、教委、卫计委等十多家单位、西部中小学分管领导出现启动仪式,重庆日报、团中央、重庆青年报等主要媒体报道了学校禁毒启动仪式。
五、多方协调,争取研究资源
(一)争取全国生命教育中心领导及指导,学校成功申请成为生命教育实验学校;购买了生命教育教材,校长聘为生命教育研究员。
(二)争取浙江传媒学院生命教育研究所支持,共享生命教育成果。
(三)与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协作课题研究。
六、开展了课题第一阶段的基础性研究。
——2015策划方案(征求意见)
为了创建重庆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铸就生命教育品牌学校。按照沙区禁毒办、沙区教委要求,学校于2015年6月19日承办“沙坪坝区全民禁毒宣传月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本着“隆重、热烈、节俭、安全、有序”的原则,为了筹办好沙区“感恩生命 健康生活”全民禁毒宣传月主题启动仪式。特制定本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