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眼中的武则天

历史眼中的武则天

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

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

“贞观遗风”。

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信图、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

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官吏大增也

必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她统治时期尽管社会经济有所上升,但逃户问题已经日益

严重,府兵制开始走向破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

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

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

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

作威作福。

武则天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

家不齿于她拥有男嫔妃(称为“男宠”),所以史书大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

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但赵翼为武

则天的私生活辩护,说:“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

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

“贞观遗风”。

史书中的评价

《旧唐书》评价: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

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

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

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

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

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

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

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赞曰: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

白首,降鉴何如。

《新唐书》评价:昔都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

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恶而不隐欤?自司

马迁、班固皆作《高后纪》,吕氏虽非篡汉,而盗执其国政,遂不敢没其实,岂其得

圣人之意欤?抑亦偶合于《春秋》之法也。唐之旧史因之,列武后于本纪,盖其所从

来远矣。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

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

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至中宗韦氏,则祸不

旋踵矣。然其亲遭母后之难,而躬自蹈之,所谓下愚之不移者欤!

毛泽东的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

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郭沫若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的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

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 己,表示功高

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

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

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

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

无字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

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还有一种说法,那块碑根本不

是武则天立的,是她死后别人立的

09数一

何思佳

1093000162

历史眼中的武则天

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

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

“贞观遗风”。

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信图、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

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官吏大增也

必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她统治时期尽管社会经济有所上升,但逃户问题已经日益

严重,府兵制开始走向破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

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

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

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

作威作福。

武则天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

家不齿于她拥有男嫔妃(称为“男宠”),所以史书大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

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但赵翼为武

则天的私生活辩护,说:“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

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

“贞观遗风”。

史书中的评价

《旧唐书》评价: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

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

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

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

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

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

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

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赞曰: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

白首,降鉴何如。

《新唐书》评价:昔都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

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恶而不隐欤?自司

马迁、班固皆作《高后纪》,吕氏虽非篡汉,而盗执其国政,遂不敢没其实,岂其得

圣人之意欤?抑亦偶合于《春秋》之法也。唐之旧史因之,列武后于本纪,盖其所从

来远矣。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

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

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至中宗韦氏,则祸不

旋踵矣。然其亲遭母后之难,而躬自蹈之,所谓下愚之不移者欤!

毛泽东的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

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郭沫若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的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

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 己,表示功高

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

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

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

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

无字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

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还有一种说法,那块碑根本不

是武则天立的,是她死后别人立的

09数一

何思佳

1093000162


相关内容

  • 我眼中的武则天
  • 武则天热爱生活,生活于她一如游戏,争权夺势之游戏,她玩得津津有味,至死不厌.她玩出的不像是一般妇人统治下的正常历史,倒特别像一出梦呓般异想天开的荒唐戏.她决心要做一个有史以来最有权威最伟大的女人.她最后之终归失败,决不是她的过错:她武姓家族中没有一个人有她一半的智慧.一半的个性.一半的政治才能,她没 ...

  • 余世维眼中的武则天
  • 余世眼中维的武则天 最 初,武则是天伺唐太候李宗世民的地,非位卑贱,常连后都妃不上.算她负责给世李更民.一衣般在人做这个作的工时候只会,:"说皇,上您天想穿什么今衣?服"是武但天则常聪明,非她了几个做架,衣把唐宗经常要穿太的几那套要的重衣挂服好皇,上一进宫,她就寝问会" ...

  • 远远的云端
  • 我喜欢怀一种赏诗的心绪来阅读历史中的女子,怀着一种或敬仰或同情的心情来书写历史的女子.可惟有一个女子――武则天,她如同高踞在那远远的云端,总给我高山仰止的感觉,使我不敢涉足,不敢动笔.今天我终于鼓足勇气,一步步登上通向她内心的台阶. 历史上人们对于武媚娘的评价总不是很高,我不是女权主义者,可我却对这 ...

  • "第一女秘"上官婉儿的爱海沉浮
  • 一 提到上官婉儿,则无法回避武则天,因为是武则天残酷地改写了上官一家的命运,更直接影响了上官婉几的一生. 当年,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因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所杀,上官一族被满门抄斩.不过,武则天却对不满周岁的婉儿及其母亲郑氏网开一面,将她们赶进掖庭宫当了奴隶. 史书记载,上官婉儿天性聪明伶俐, ...

  • 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
  • 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 自古以来美丽就是女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资本,杨夫人看着女儿丰丽的笑脸,也不禁动起重振家声的念头.她一有这个念头,整个杨氏家族就开始行动了.当时,杨氏一族至少有两三个姑娘都当着太宗的妃嫔,这些人就开始在宫里宣传起武则天的美貌来.一来二去,当然就传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唐太宗当时正是后 ...

  • 江山应该如何传?
  •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可谓是被后世推崇的皇帝,甚至毛泽东也将其与秦皇汉武并称,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却偏偏选择了懦弱无能的儿子李治做了皇帝,而其最能干的儿子,却先后死于非命. 长子李承乾,母亲为长孙皇后,太宗皇子中最为彪悍聪颖者,深得宠爱,因嫉妒同母弟李泰受宠而怀疑太宗改立,于贞观17年谋反被废.太 ...

  • 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第二次阶段检测(2016.12)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部分 阅 读(60分) 一.文言文阅读(26分) (一) 默写(8分) 1. 未肯十分红. 2. 人生自古谁无死, 3. 4.十岁裁诗走马成,. (二)诗歌赏析,完成5-6题(3分 ...

  • 漫谈上官婉儿
  • 作者简介:李香彩(1985.04-),女,籍贯: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职称:在读研究生 摘 要:上官婉儿,才貌兼宠于一身,历经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和中宗李显三朝,从一个罪臣之女变为则天"心腹",李显的昭容娘娘,享尽几朝荣宠,最终因弄权死于非命 ...

  • 举例说明如何实施历史课的课改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举例说明如何实施历史课的课改 作者:罗清斌 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7期 摘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试看课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蓬勃展开,这对我们历史老师来说既是一项开创性的实验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