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实践
中文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对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实践和研究。故事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尤其是高年级教材,都重视英语故事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几乎所有的教材都在每个单元的第四或第五课时编排一个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的小故事。故事阅读时集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于一体的综合阅读材料,她的趣味性要高于普通阅读材料,学生喜欢分享故事,特别是与自己有关的故事,他们会毫不保留的说给朋友听,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为他们搭建了交流 平台。可以说小组合作与阅读故事这两项活动是紧密相连,互相作用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故事教学;小组合作有效策略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 1-3
第一节 合作学习的概念 ····························································· 1
第二节 本可以研究的背景 ·························································· 1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2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2
第五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3
1. 文献法 ········································································· 3
2. 行动研究法 ··································································· 3
第六节 论文的结构 ··································································· 3
第二章 在故事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 ·································· 4-6
第一节 在故事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 4
1. 学生的学习兴趣 ····························································· 4
2. 大班额教学的需要 ·························································· 4
3. 我的教学困惑 ······························································ 4-5
4. 故事文本决定小组合作的必要性 ········································ 5
第二节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适应教育改革的趋势 ························· 5-6
1.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 5
2.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5
3. 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的需要 ·············································· 6
第三章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 7-9
第一节 筹建合作小组 ······························································· 7
第二节 培养小组长 ·································································· 7
第三节 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 ························· 7-9
1.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 8
2. 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 ······················································· 8
3. 培养积极参与合作的习惯 ··············································· 8-9
第四章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 10-15
第一节 听故事阶段的小组合作 ················································ 10
1. 小组合作猜故事 ···························································· 10
2. 小组合作听故事 ························································ 10-11
第二节 小组合作读故事 ························································ 12
1. 培养无声速度的阅读习惯 ················································ 12
2. 培养有感情的朗读故事的习惯 ······································ 12-13
第三节 小组合作复述故事 ······················································ 13
第四节 小组合作演故事 ······················································ 13-14
第五节 小组合作写故事 ······················································ 14-15
第五章 结论 ··········································································· 16-20
第一节 正确处理好合作学习中的几个关系 ······························· 16-18
1.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 16
2. 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 16
3. 表扬激励与批评指正的关系 ·········································· 16-17
4. 异质学生间的关系 ·························································· 17
5. 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 18
第二节 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分析 ··········································· 18-19
1. 有效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 ················································· 18
2.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 18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18
4. 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 18-19
5.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19-21
第三节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 21-22
1. 有受制于班额 ································································ 21
2. 受制于考试制度 ························································· 21-22
致谢 ··························································································· 23
参考文献 ····················································································· 24
第一章 引 言
随着学生学习年段的逐步提高,英语学习材料已经从简单的情景对话发展到以故事为主的比较复杂的语篇,学生对语言的综合理解能力单靠老师一方的讲解是没办法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高段英语故事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高段英语故事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加以阐述,并就如何在故事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策略和对课题实践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讨论。
1.1 合作学习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策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一个班分成几个由若干个学生组成的小组, 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共同完成老师指派的学习任务。它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的宗旨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1.2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它在强调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提出并实施的。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90年代初起,合作学习理念以及课堂教学小组活动形式被引入到我国中小学教学。章兼中教授的《外语教育学》(1993)中的理论提到: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往尤为重要,更重要的是生生交往。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也把“合作精神”作为情感教育内容之一。倡导建构式的学习,努力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感受成功之喜悦,调整学习英语的情感和策略,熟悉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而英语故事是语言综合性比较强的载体,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更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是以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以“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论”为理论根据,以小班化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程序,在本模式的应用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变旧有的单一的接受式的模式,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为师生互动创造良好条件,师生互动空间更大了,每个学生得到老师的关注和有针对性辅导的机会增加了,学生参与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充裕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辅导,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首先,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学到真正的技能,通过试作及巩固练习的训练,学生掌握以主题为中心的结构性基础知识。这种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广泛迁移,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另外在学生评价反思中,领悟到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坚持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言“教育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育”。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确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观。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自主创新意识。课堂上教师同学生平等和谐相处,并积极为学生学习创设环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目的,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学会自主创新,掌握学习方法,同时培养严谨科学、崇尚真理的良好素质。
再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互助、民主、团结、合作、竞争、交往的正确观念和现代意识。
1.5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5.1 文献阅读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大量阅读中国期刊网的名师的研究经验总结,并通过深入研读(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案例式解读》等著作,找到与合作学习有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1.5.2 行动研究法
将所获得的理论付诸于实践,本人在的所有教学班中选出六(4)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观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以便得出更好地经验。
1.6 论文的结构
本研究通过对合作学习的提出、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及其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阐述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及时代背景,陈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并说明该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阐述了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运用的原因。
第三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 对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做了深入详细的阐
第四章为实验部分。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做了详细介绍。
第五章总结全文。针对合作学习的关系及评价问题做了全面概括,并总结了自己在实验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并说明此研究还有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二章 在故事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
2.1 在故事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2.1.1 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故事是学生的最爱,尤其是中文故事,学生更是爱不释手。PEP 教材每个单元都编排了一个对话型的故事,目的是要通过故事巩固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点, 但对于英语故事来说,学生却提不起兴趣,原因是不懂英语,不知道所谓的故事到底要说什么,再加上老师的传统教学法——老师将英文故事译成汉语讲给学生听,然后走过场地教学生读几遍就当作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没有通过学习体验,感受故事的乐趣,所以学生丧失兴趣。 而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是喜欢与伙伴分享自己所读的故事或自己的所见所闻,基于这一点小组合作应用与故事教学是很必要的。
2.1.2 大班额教学的需要
在现行的大班英语教学中,教师凭借一个人的力量使每个学生在40分钟内掌握所学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检查每个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更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效果却不一定好。“出力不讨好”的教学形式也束缚了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特别是英语故事这种趣味性较强的语篇阅读教学,它不仅要求学生会读还要求学生会讲,会写和会演。小组合作学习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成的教学活动,能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英语故事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2.1.3 我的教学困惑
这几年,我感到自己在教学上处于瓶颈状态,很难突破,这一研究重新使我的内心充满激情与希望,它促使我的教学走向新的高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很多教师都曾出现过类似的困惑吧,要发展就要大胆尝试。课标为教师指明了发展方向。重视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培训,我觉得英语故事是一个很适合的载体,它不但集听说读写于一体,而且为师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更为学生提供了有趣的交流话题,促使学生乐于小组合作学习。
2.1.4 故事文本决定小组合作的必要性
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模仿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从词、句的学习转为段、章、篇的学习,从简单的跟读转为有较高难度的阅读,他们渴望用英语做更多的事情。故事教学为满足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提供了条件:学习材料更加丰富,富有逻辑,充满智慧,故事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充分发挥阅
读理解的能力;读写训练帮助学生系统地运用语言,听力训练更是充满了挑战;学生还可以通过复述、表演故事充分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必行之路。
2.2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适应教育改革的趋势
2.2.1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呆板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拘泥于词汇语法的讲解,而忽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学生也只是机械被动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无法给学生带来乐趣,也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了,让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充满积极的活动,有效的交流,富有成果的合作,使学生乐此不疲,从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2.2.2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目标英语》教材是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制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影响并制约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教材在每个单元后编排的故事体裁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综合使用英语的能力。
2.2.3 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的需要
社会发展需要合作精神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竞争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密切合作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竞争更加激烈的二十一世纪,世界将成为一个更加密切合作的整体。由此,人们在科技交叉、知识融合的社会中,个人作用正日趋减少,成功的关键更多地体现在群体的合作上。具有创造精神、合作精神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很必要。
第三章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3.1 筹建合作小组
班级人数过多,这是非常不利于班级管理和个性化学习的。再加上班级都安排在固定的教室里,如果每天教师都要在上课前短短的几分钟内搬好课桌椅,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克服以上困难,便于操作,我实行以下分组形式。(1) 自然座位式。同桌两人就是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其优点是随机进行,节省时间,一般用于两人的操练活动。(2)同组异质分组。先在全班范围内调动学生座位,按固定前后四人小组与邻组一桌形成六人小组的模式灵活组建学习小组,组员按学习能力、水平、个性与性别等差异混合搭配组成,总体上每组安排1个或2个优等生,2个或3个中等生和1个后进生。其中同桌按“优差”“优中”“中中”的程度就坐。开展小组活动时,两人小组按同桌进行,三人小组则按前后组三人,另一人与邻组一桌形成另三人小组。四人小组则按前后两桌,六人小组则前后两桌加邻组一桌进行。这样,学生就不用离开座位,只要转一下身子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小组合作了。
3.1.2 培养小组长
学习小组成立后,其中智力好、英语基础好、发言积极、表现活泼的学生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为小组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小组长,让他们组织协调组内成员有序地进行合作交流,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他们指导和帮助后进生参与学习,鼓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防止他们掉队;让他们带头遵守纪律、积极发言,起着良好的表率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能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好自己小组的学习,已经成为教师得力的小助手。
3.2 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
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序状态,学生之间进行实质的互动合作,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各种常规习惯的培养。
3.2.1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但这些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学会独立思考。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我确保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到这点。比如我在上PEP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6 The story of the rain这个部分的时候, 我先出示雨形成的物理示意图,让学生谈论雨的形成过程,然后出示雨,云,水蒸气,小水珠等的头饰,让示范小组 上台与老师一起演故事,其他小组边观看边思考,然后再在小组里面练习演故事。
3.2.2 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话交流比较频繁,这就需要每个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领会要点,并在他人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不评价。另外在其他小组发言时,也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而不是准备自己小组将要发言的内容。因为在听的基础上,才能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这一点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平时的评价的激励和一些小的教学设计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如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请小组上台表演,各个小组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一般都先请一个小组,然后请听得最认真的小组来表演。这样学生听的就特别认真。另外我还会采用“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来促进学生的倾听习惯。就是当个别学生或小组进行发言或表演的时候请其他同学来找一找他们的发言中有没有什么错误或发音不准的地方,学生的积极性高,自然听得仔细。再有就是采用“滚雪球”的方式。
3.2.3 培养积极参与合作的习惯
有了积极的参与欲望,才能实现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合作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做:注意梯度,分层教学,让各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组织得当,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激励反馈,使每个学生尝到乐趣。如在故事表演这一环节,我要求每个小组的所有成员 都得上台表演,缺一个成员的不给予奖励,这样小组长自然要在课后给后进生进行辅导了。在坚持了几个星期后,那些后进生也非常乐意参与小组合作了。
第四章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4.1. 小组合作猜故事
教师给出一个学生不熟悉的故事题目,通过猜测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为孩子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除了通过题目猜故事,我还让学生通过重点词语,插图或已知情节猜故事的发展等。如:我在教PEP 第一单元C 部分的故事时,我告诉学生故事的题目为A Fine一张罚单,学生围绕题目进行讨论,预测故事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七嘴八舌地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看法:Zoom went at a red light. So he got a fine. Tom broke the window. So he got a fine. Zip Walked on the grass. So he got a fine....在教第二单元故事时,我给出插图,让学生猜故事内容,在教第三单元的故事时,我给出关键词:让学生猜故事情节,在教第四单元的故事时,我先让学生听完整个故事,然后我设置了一个讨论话题:What will Joe do when de zoo keeper takes away the monkey?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小组长记录讨论结果,然后汇报结果。结果学生猜出的故事结局各种各样,有喜有悲,有幽默有滑稽。
4.2. 小组合作听故事
在听故事前,教师提出任务:比一比,那个小组听故事最认真。根据学生好胜的心里,这一任务的提出为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避免吵闹声和精神不集中,从而使他们专心听好故事并完成每一个小任务。如我在教第六单元雨的故事时,我通过以下步骤来吸引学生认真听故事。
Step1. 出示小水珠的头饰,并带在头上,问学生:What am I? 从而学习单词和短语drop, little water drop Step2. 出示河流的图片,让学生猜问题。如你想知道什么,由学生小组代表以竞赛的形式快速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故事,教师开始讲故事第一节:It ’s a sunny day. Little Water Drop sleeps in a river. He wakes up. He feels very hot. It maybe cooler up in the sky, he thinks. He goes up. He meets Mr Wind.
Step3. 把风的头饰戴在一个男同学的头上,让他看着台词卡与老师对话。
Mr Wind: Hello. Who are you?
Water Drop: I’m Little Water Drop. I’m hot.
Mr Wind: Where are you going?
Water Drop: I’m going to the sky. It’s hot in the river.
Mr Wind: Let me help you.(作出风吹的动作和表情)See you.
Water Drop:Thank you Bye.
Step4.T:Little Water Drop goes higher and higher. He meets many other little water drops.教师把其余四个小水珠的头饰分别给四个学生带上,让学生认真听认真看,到底生了什么?教师带着学生表演:They go up together and become a cloud.Little Water Drop becomes very heavy.Little Water Drop: Oh no! I am falling. Other Water Drops: Me, too.听完后,小组讨论,以最快速度小组所有成员用一句话概括本节故事内容。
Step5.T: Little Water Drop and some of his friends fall down into a lake. The sun comes out.出示太阳的头饰,把它戴在一个男同学的头上,教他作出照耀的动作. 教师感觉热的表情,继续配以动作和神态讲故事:Little Water Drop feels warm again. He sees Mr Wind.(请出风先生):
Water Drop: Hello,Mr Wind. Nice to meet you again.
Mr Wind: Hi, my dear little Water Drop
Water Drop: Can you help me go up to the sky again?
Mr Wind: Sure.(又作出风吹的样子).
学生听完后回答题:Why does Little Water feel hot again? What does Little Water Drop want to do again? Who does Little Water Drop meet again? 给学生2分钟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齐读问题,再读出讨论的答案。
Step6. 学习小组回忆故事,重排故事发展情节。
Step7. 结合情节给故事取名。通过听故事活动,发挥了师生间双边和生生间的多边互动作用。能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扫除语言障碍,建立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联系,使新旧知识有效地融合。
4.3. 小组合作读故事
4.3.1. 培养无声速读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阅读效果。读
故事有无声阅读和开声朗读两种形式。,我问题导读法培养学生无声速读习惯。我告诉学生只要小组里每人解决一个问题,大家齐心协力, 就能迅速准确地解决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宝石。学生在读第四单元C 部分故事前,我给出问题:(1).What animals does Joe like? (2) What happened to a little monkey? (3)What does Joe want to do? (4) What name does Joe’s mother give to the monkey? (5)Can the monkey live with Joe for ever? (6)Where is the monkey’s home? 学生险齐读一遍问题,然后小组长迅速给每个组员安排任务,开始速度训练,限时两分钟,小组长必须组织组员互相核查答案,确保完成任务的小组组长迅速举手,带领全体组员一起回答问题 。
4.3.2. 培养有感情地朗读故事的习惯
读通、读顺故事是第一步,了解故事的语言结构诚然重要,但故事中蕴藏的含义及信息同样重要。我们必须给学生机会理解这些含义与信息,因为对学生来讲尤为重要的是阅读故事后的情感体验。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心理学高级层次认为阅读最终是一个理解课文意义的活动。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故事教学中特别强调朗读感悟。如每学完一个故事后,我先组织学生开展全班朗读,然后分组朗读,分组朗读有同组异质朗读(即组内分角色到位进行朗读。)和异组同质朗读(即一个小组担任一个角色,比一比,哪个小组朗读最好。)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故事人物的情绪体验,是高兴的、悲伤的还是兴奋的等等,以及进一步体会、领悟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是倡导学生团结互助、礼貌待人、文明诚信还是提醒学生遇事都要多动脑、勤思考等等。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了信息、体会到了乐趣,加深了情感体验,这样学生会更喜欢阅读。如学生在读The story of the rain 这个故事时,我一共出示了三个头饰——“小水珠,风, 解说员 ”,给学生三分钟练习,其中有一组组长就这样安排:组长——解说员,成绩较好的同学扮演小水珠的角色,其余的组员扮演风的角色,在组长的带领下,改组同学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读出每个角色的台词。获得奖励。
4.4. 小组合作复述故事
在理解了所学语言能准确朗读课文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复述故事不是要求学生把课本中的文字原原本本地说下来,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黑板上的关键词和连环画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当然在复述课文时只要讲出故事大意即可。这个环节的小组合作必须与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相结合。那么如火热使这个活动得以顺林进行呢?首先我间合作流程图制成课件投影出来, 小组长根据流程图给组员分配任务,使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合作任务, 首先组长做个示范;然后再给每个成员分配任务,如一人复述一个故事情节,就像接龙讲故事一样;其次小组长教基础差的同学复述故事;这样大家都不会觉得吃力;而且保持学习兴趣和保障了学习质量。
4.5. 小组合作演故事
表演故事是对故事内容进一步的理解,也是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过程。小学生天性喜爱故事,也喜爱表演,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的功用是不可估量的。在教学中我大胆地把时间留给学生,引
导他们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在完成听故事和读故事的过程后,对整个故事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此时要求学生配上对白完整地表演这个故事还为时尚早,学生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如果这时我让学生抛开对白,进行对口型的表演的话,学生的情绪会立刻高涨起来并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学生只有听懂并理解了故事的对白,才能作出相应的表演来。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通过表演,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学生对于他们表演的故事里的对白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故事中的相关词汇和句子。在每学完一个单元的故事后,我都会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让组长分配好角色,先在小组里练习排练,然后再在班里展示,评选最佳小组。 如在学习了The story of the rain这个故事后, 我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头饰与教师一起示范表演。 配上肢体语言 ,教师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这时我既是演员,又是导演, 在学生忘记台词或情节时提醒学生,对学生的站位、动作、表情等进行指导,灵活控制表演的节奏。然后,进入小组排练阶段。教师对各小组排练情况进行观察与指导。最后,请小组成员上台表演,并给予表扬和奖励。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采取轮流表演的制度,即第一节课由1至4小组表演,第二节课由5至8小组表演,剩下的四个小组用午读课时间来表演, 然后评出最佳表演小组三个,优秀表演小组三个,其余六个小组为积极参与小组,给他们颁发不同奖品,一次刺激他们的小组合作精神。在演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获得了输出语言的机会,在小组的作用下,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不少。
4.6. 小组合作写故事
PEP 教材的故事特点为改、续编故事提供了条件。这也是拓展思维,运用语言的手段之一。改、续编故事就是鼓励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可以只改变故事的结尾,也可以改编整个故事,还可以续讲故事,使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上升到主动创造。这样既提高了操练强度,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教学完“ A trip to the moon”后我让学生仿照故事来介绍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为了降低合作的难度,缩小合作的目的,我给他们拟定了一个题目:A Trip To The Sea 并给出提示词:by submarine(乘坐潜水艇) ,many sharks ,crocodile(鳄鱼), struck(撞击)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展开小组讨论,小组长在此环节中担任重要职务——既是记录员,又是指导员。组长把每个成员所说的话一一记录下来,这时教师巡堂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小组长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整理并修改所有故事情节,然后在小组里读一边遍,再在全班里展示。以下是一个小组的作品。
A: Last summer holiday, I went to the sea.
B: How did you get there?
A: I go there by submarine.
B: That sounds wonderful. What did you see in the sea?
A: I see many sharks , a crocodile and many other fish.
B: Were you afraid of the sharks.
A: Yes, of course. When the sharks struck my submarine, I screamed. I shouted: “Help! Help! ” but no one heard. At last, I thought of going up the water. So I turned on the red button of the submarine. I moved up to the water. It was really a dangerous trip.
B: Yes, we think so.
写故事确实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在故事教学中还经常挖掘故事教材所蕴藏的创造空间,然学生给故事添加结局。如我在教完第三单元C 部分Joe and the Monkey
故事后,我启发学生先在小组里大胆说出来,让小组长做记录,然后整理成文,先在小组里读一遍,集体修改后再集体把故事结局朗诵出来。以下是一个学习小组的作品:续写故事
(Joe takes the monkey back from the zoo keeper.)
Joe: Let me stay with him for a few months, OK?
Zoo keeper: But you must take care of him.
Joe: No problem.
( From then on Joe has lived happily with Ben for a few months. Ben loves jumping. Joe loves jumping , too. Ben climbs. Joe climbs, too. Joe eat bananas. Ben eats bananas, too. But one day, Ben is very sad. Because he missed his partner. So Joe has to say goodbye to Ben.
众人拾材火焰高。我通过 小组合作进行故事教学,不仅降低故事教学的难度,还增加了语言的输入量,在小组里你一句我一句,学生说英语的热情高涨,胜过老师的单方面讲解,学生静静的听,另外还提高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五章 结 论
5.1 正确处理好合作学习中的几个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和运用必须正确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方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和学习方式优化的最佳境界。
5.1.1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5.1.2 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难以独挡一面。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就如编故事,每个人都要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在组内积极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5.1.3 表扬激励与批评指正的关系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心的正在发展中的人。因此,充分尊重学生,适时地给学生鼓励无疑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多表扬多鼓励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又出现了怪现象:对学生不再有批评指正,“Good” “Very good”赞许之声充满课堂。不可否认,我们的学生确实会有许多令我们教师叫好的表现,但仔细想想,学生的每一次表现都会令我们赞口不绝吗?因此,我们不禁自问: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我们是否都认真听明白了吗?对学生的每一次评价我们是否都是中肯的吗?我们的评价是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吗?这一系列问题确实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因为,一味地夸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真正的人格上的尊重不是曲意逢迎,不是一味捧夸,而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个性优势,也敢于正视自己的缺陷。合理的评价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实际上,一个人犯错误并不是件坏事,关键看你怎样对待。人不就总是从错误中不断分析总结而逐渐进步的吗?因此 教师不仅要时时激励学生,更要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诚恳地指出不足,准确而恰当地指出改进的方法和途径,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更有价值的。表扬激励可以使学生获得信心,从成功走向成功;批评指正可以给学生指明方向和道路,帮助他们进步,二者缺一不可。
5.1.4 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
我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采用的是异质性混合小组方式。按照异质分组,就是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相对均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意识,在合作过程中,发挥学优生的优良素质,多思考、多发言,主动帮助学困生,避免学困生学习不主动,发言不积极,胆小怯弱,学习被动。既关爱学优生,又要厚待学困生。对学困生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提高其自信度和自尊心。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并加以发挥,使其扬长避短,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合作,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同时我对学优生既肯定了他们的作用,又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形成协作伙伴关系,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5.1.5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单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说,其重要意义大家都很明确;但是,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
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在小组中做不同角色的机会,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小组的学习中,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5.2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分析
5.2.1 有效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小学生在课下说、练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而在一个七十多人的班级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内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练的机会又是不现实的。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使得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且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这样学生就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了比平常学习模式下多得多的收获,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实际就是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5.2.2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轻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得原本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说的后进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加自信。
5.2.3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小组成员充分利用小组的优势大胆创编故事和改写故事,在互相切磋中互相分享精彩故事,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想更高层次飞跃。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所生成的故事就多了。
5.2.4 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学生主动带动基础稍差的学生一同前进,使基础稍差的学生有更多的理解教材的机会,进而也能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掌握新知识。这种组内合作,可以强化集体荣誉感。人人认真准备,出谋划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个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合作学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英语语言学习本身,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进行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
5.2.5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我着手研究“ 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实践”这一课题已有一个学期多,在这期间,我注意观察到学生参与表演或朗读故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从人数来看,确实比以前进步多了,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们是否喜欢,是否从本质上起到了效果呢。现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学六(4)班 “小学英语故事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调查目的: 研究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调查对象: 六(4)班共71人。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方式进行,以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使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我们六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以及同学们对“小组合作
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感受情况,特作此次调查。本次调查不要求同学们写姓名,只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在问卷上准确地反映出来。谢谢大家。
把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写在括号里,每题只选一个选项。
1、你对英语故事感兴趣吗?( )
A. 特别感兴趣46人(65%) B.比较感兴趣25人(35%)
C.不太感兴趣 D. 一点也不感兴趣
(绝大部分学生目前对英语还是感兴趣的,但如何让学生的兴趣能持续呢?关键是让学生学有所成,在学习上有成就,对那些学困生采取小组合作,让组长带领复习可以帮助其学好英语)
2、你喜欢“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吗?( )
A 、非常喜欢56人(78%) B、比较喜欢10人(14%) C、一般2人(3%) D、不喜欢 4人( 5%)
(95%的学生喜欢这一方法,通过再次调查不喜欢的原因有2点,一是组内有人不认真,态度差,组长没法教,导致组长不想教;二是组长没有认真教,导致组内成员没有学会。接下来,我准备召开一次组长会议,明确规定其职责,并向组长调查小组合作复习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对这一复习方法适时作出调整。)
3、你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为 ( )
A 、积极踊跃43人(61%) B、兴致一般20人( 28% )C 、冷淡8人(11% )
(看来部分学生对学好英语的欲望不是很强,积极性不高,还需加强教育。)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你能主动帮助同学吗?( )
A 、总是32人(45%) B、经常 28人(39%) C、偶尔11人(15%)
(学生合作意识还是比较差,我计划用小组竞争的方式,对那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最认真的小组进行奖励,并在一段时间后,评出进步最快的组,同样进行奖励。)
5、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当你阅读故事遇到困难时,你能主动请教同学吗?( )
A 、总是38人(53%) B、经常20人(28%) C、偶尔11人(15%)
(有些学生确实一点都跟不上,上课听不懂,大部分都不会,连单词也没有几个会读,自然不知道怎样请教同学了。那么接下来对这批学生,我打算要求降低,单词会读, 接下来我要加强课外的小组合作学习训练了,看看对他们有没有帮助。)
6、你满意组内的小组长吗?如果你是小组长,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
A、很满意45人63%) B、基本满意12人 (16%) C、不是很满意4人(5%)
( 此选项组长不需填,组员填,找出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解决。)
7、你对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评价为( )
A、出色25人(35%) B、一般30人(42%) C、糟糕4人(5%)
(要培养学生学会合理的自我评价。)
8、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你的收获大吗?
A. 收获小 7人(9%) B. 一般12人(16%)
C. 收获较大21人(29%) D. 收获很大21人(29%)
(学生还是有收获的,而且90%的学生收获还是大的,因此,这一学习方法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接下来通过解决一些前面提到的问题,并做适当调整,看效果是与否会更好。)
9、与小组合作学习前相比,你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何变化?( )
A 比以前提高了63人(88%) B不如以前了2人(2%) C没什么变化6人(8%)
(这一结果也反映了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0. 小组合作学习对你学习故事有什么帮组?( )
A 、收获很大56人( 78% )。 B 、收获一般12人( 16% )。 C 、没有什么收获3人(4% )
通过统计与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接下来我会继续对这一复学方法进行研究,并做好记录,找到适合我校学生学习英语故事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5.3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及对比,本课题的实验确实给我们师生很大的收获。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5. 3. 1 由于班额困扰
我所教的班级都是70多人一个班,班额太大,而且学生差异很大,给构建合理的小组带来困难。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有些差生不是很听话。小组长管理组员很费劲。
5. 3. 2 受考试压力的影响
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不得不将实验时间缩短,学生为了成绩,对课后所延伸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不感兴趣,也没时间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导致课后的互帮互学任务没能落到实处,影响课堂中小组合作的质量。
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我将继续研究探讨,并从自身出发,研读更多的著作,学习名师教授的经验,为将来的课题研究做更充分的工作。
总之,在故事教学中,灵活运用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手段 ,有利于在学生间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学生不仅很好地输出了已有的知识水平,也大量地输入了故事中的一些单词、句子、语法、日常的教学用语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既接受了新知识,又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又能 借助小组的力量,吸收更多的知识;激发想象力和锻炼了创造思维能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探索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使学生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完善、更有效、更合理。
致 谢
我从确定课题,到课题的实施历经大半年时间。在这我要感谢华南师范学院的教授们给予了我丰富的理论知识,感谢罗岭导师叶东霞老师的耐心指导及其学校全体英语老师的无私分享。更要感谢我所任职学校全体领导的支持,是他们给予了我一个提升的机会,指导我如何开展课题实践及如何做课题总结汇报。感谢我校全体英语老师的热情配合及帮组。才使我信心十足的完成我的论文 。
参考文献
赵淑红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小学英语)[M].
朱晓燕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2
陈静波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案例式解读(小学英语)教育科学出版社. [M].2012 熊琼红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 [D],2008.6
占雄敏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J]
李勇军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策略 [J]
[1] [2] [3] [4] [5] [6]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实践
中文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对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实践和研究。故事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尤其是高年级教材,都重视英语故事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几乎所有的教材都在每个单元的第四或第五课时编排一个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的小故事。故事阅读时集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于一体的综合阅读材料,她的趣味性要高于普通阅读材料,学生喜欢分享故事,特别是与自己有关的故事,他们会毫不保留的说给朋友听,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为他们搭建了交流 平台。可以说小组合作与阅读故事这两项活动是紧密相连,互相作用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故事教学;小组合作有效策略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 1-3
第一节 合作学习的概念 ····························································· 1
第二节 本可以研究的背景 ·························································· 1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2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2
第五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3
1. 文献法 ········································································· 3
2. 行动研究法 ··································································· 3
第六节 论文的结构 ··································································· 3
第二章 在故事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 ·································· 4-6
第一节 在故事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 4
1. 学生的学习兴趣 ····························································· 4
2. 大班额教学的需要 ·························································· 4
3. 我的教学困惑 ······························································ 4-5
4. 故事文本决定小组合作的必要性 ········································ 5
第二节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适应教育改革的趋势 ························· 5-6
1.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 5
2.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5
3. 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的需要 ·············································· 6
第三章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 7-9
第一节 筹建合作小组 ······························································· 7
第二节 培养小组长 ·································································· 7
第三节 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 ························· 7-9
1.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 8
2. 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 ······················································· 8
3. 培养积极参与合作的习惯 ··············································· 8-9
第四章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 10-15
第一节 听故事阶段的小组合作 ················································ 10
1. 小组合作猜故事 ···························································· 10
2. 小组合作听故事 ························································ 10-11
第二节 小组合作读故事 ························································ 12
1. 培养无声速度的阅读习惯 ················································ 12
2. 培养有感情的朗读故事的习惯 ······································ 12-13
第三节 小组合作复述故事 ······················································ 13
第四节 小组合作演故事 ······················································ 13-14
第五节 小组合作写故事 ······················································ 14-15
第五章 结论 ··········································································· 16-20
第一节 正确处理好合作学习中的几个关系 ······························· 16-18
1.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 16
2. 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 16
3. 表扬激励与批评指正的关系 ·········································· 16-17
4. 异质学生间的关系 ·························································· 17
5. 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 18
第二节 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分析 ··········································· 18-19
1. 有效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 ················································· 18
2.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 18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18
4. 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 18-19
5.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19-21
第三节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 21-22
1. 有受制于班额 ································································ 21
2. 受制于考试制度 ························································· 21-22
致谢 ··························································································· 23
参考文献 ····················································································· 24
第一章 引 言
随着学生学习年段的逐步提高,英语学习材料已经从简单的情景对话发展到以故事为主的比较复杂的语篇,学生对语言的综合理解能力单靠老师一方的讲解是没办法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高段英语故事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高段英语故事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加以阐述,并就如何在故事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策略和对课题实践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讨论。
1.1 合作学习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策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一个班分成几个由若干个学生组成的小组, 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共同完成老师指派的学习任务。它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的宗旨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1.2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它在强调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提出并实施的。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90年代初起,合作学习理念以及课堂教学小组活动形式被引入到我国中小学教学。章兼中教授的《外语教育学》(1993)中的理论提到: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往尤为重要,更重要的是生生交往。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也把“合作精神”作为情感教育内容之一。倡导建构式的学习,努力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感受成功之喜悦,调整学习英语的情感和策略,熟悉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而英语故事是语言综合性比较强的载体,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更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是以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以“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论”为理论根据,以小班化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程序,在本模式的应用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变旧有的单一的接受式的模式,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为师生互动创造良好条件,师生互动空间更大了,每个学生得到老师的关注和有针对性辅导的机会增加了,学生参与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充裕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辅导,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首先,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学到真正的技能,通过试作及巩固练习的训练,学生掌握以主题为中心的结构性基础知识。这种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广泛迁移,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另外在学生评价反思中,领悟到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坚持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言“教育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育”。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确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观。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自主创新意识。课堂上教师同学生平等和谐相处,并积极为学生学习创设环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目的,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学会自主创新,掌握学习方法,同时培养严谨科学、崇尚真理的良好素质。
再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互助、民主、团结、合作、竞争、交往的正确观念和现代意识。
1.5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5.1 文献阅读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大量阅读中国期刊网的名师的研究经验总结,并通过深入研读(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案例式解读》等著作,找到与合作学习有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1.5.2 行动研究法
将所获得的理论付诸于实践,本人在的所有教学班中选出六(4)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观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以便得出更好地经验。
1.6 论文的结构
本研究通过对合作学习的提出、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及其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阐述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及时代背景,陈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并说明该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阐述了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运用的原因。
第三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 对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做了深入详细的阐
第四章为实验部分。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做了详细介绍。
第五章总结全文。针对合作学习的关系及评价问题做了全面概括,并总结了自己在实验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并说明此研究还有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二章 在故事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
2.1 在故事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2.1.1 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故事是学生的最爱,尤其是中文故事,学生更是爱不释手。PEP 教材每个单元都编排了一个对话型的故事,目的是要通过故事巩固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点, 但对于英语故事来说,学生却提不起兴趣,原因是不懂英语,不知道所谓的故事到底要说什么,再加上老师的传统教学法——老师将英文故事译成汉语讲给学生听,然后走过场地教学生读几遍就当作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没有通过学习体验,感受故事的乐趣,所以学生丧失兴趣。 而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是喜欢与伙伴分享自己所读的故事或自己的所见所闻,基于这一点小组合作应用与故事教学是很必要的。
2.1.2 大班额教学的需要
在现行的大班英语教学中,教师凭借一个人的力量使每个学生在40分钟内掌握所学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检查每个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更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效果却不一定好。“出力不讨好”的教学形式也束缚了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特别是英语故事这种趣味性较强的语篇阅读教学,它不仅要求学生会读还要求学生会讲,会写和会演。小组合作学习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成的教学活动,能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英语故事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2.1.3 我的教学困惑
这几年,我感到自己在教学上处于瓶颈状态,很难突破,这一研究重新使我的内心充满激情与希望,它促使我的教学走向新的高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很多教师都曾出现过类似的困惑吧,要发展就要大胆尝试。课标为教师指明了发展方向。重视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培训,我觉得英语故事是一个很适合的载体,它不但集听说读写于一体,而且为师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更为学生提供了有趣的交流话题,促使学生乐于小组合作学习。
2.1.4 故事文本决定小组合作的必要性
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模仿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从词、句的学习转为段、章、篇的学习,从简单的跟读转为有较高难度的阅读,他们渴望用英语做更多的事情。故事教学为满足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提供了条件:学习材料更加丰富,富有逻辑,充满智慧,故事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充分发挥阅
读理解的能力;读写训练帮助学生系统地运用语言,听力训练更是充满了挑战;学生还可以通过复述、表演故事充分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必行之路。
2.2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适应教育改革的趋势
2.2.1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呆板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拘泥于词汇语法的讲解,而忽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学生也只是机械被动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无法给学生带来乐趣,也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了,让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充满积极的活动,有效的交流,富有成果的合作,使学生乐此不疲,从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2.2.2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目标英语》教材是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制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影响并制约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教材在每个单元后编排的故事体裁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综合使用英语的能力。
2.2.3 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的需要
社会发展需要合作精神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竞争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密切合作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竞争更加激烈的二十一世纪,世界将成为一个更加密切合作的整体。由此,人们在科技交叉、知识融合的社会中,个人作用正日趋减少,成功的关键更多地体现在群体的合作上。具有创造精神、合作精神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很必要。
第三章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3.1 筹建合作小组
班级人数过多,这是非常不利于班级管理和个性化学习的。再加上班级都安排在固定的教室里,如果每天教师都要在上课前短短的几分钟内搬好课桌椅,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克服以上困难,便于操作,我实行以下分组形式。(1) 自然座位式。同桌两人就是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其优点是随机进行,节省时间,一般用于两人的操练活动。(2)同组异质分组。先在全班范围内调动学生座位,按固定前后四人小组与邻组一桌形成六人小组的模式灵活组建学习小组,组员按学习能力、水平、个性与性别等差异混合搭配组成,总体上每组安排1个或2个优等生,2个或3个中等生和1个后进生。其中同桌按“优差”“优中”“中中”的程度就坐。开展小组活动时,两人小组按同桌进行,三人小组则按前后组三人,另一人与邻组一桌形成另三人小组。四人小组则按前后两桌,六人小组则前后两桌加邻组一桌进行。这样,学生就不用离开座位,只要转一下身子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小组合作了。
3.1.2 培养小组长
学习小组成立后,其中智力好、英语基础好、发言积极、表现活泼的学生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为小组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小组长,让他们组织协调组内成员有序地进行合作交流,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他们指导和帮助后进生参与学习,鼓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防止他们掉队;让他们带头遵守纪律、积极发言,起着良好的表率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能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好自己小组的学习,已经成为教师得力的小助手。
3.2 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
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序状态,学生之间进行实质的互动合作,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各种常规习惯的培养。
3.2.1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但这些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学会独立思考。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我确保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到这点。比如我在上PEP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6 The story of the rain这个部分的时候, 我先出示雨形成的物理示意图,让学生谈论雨的形成过程,然后出示雨,云,水蒸气,小水珠等的头饰,让示范小组 上台与老师一起演故事,其他小组边观看边思考,然后再在小组里面练习演故事。
3.2.2 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话交流比较频繁,这就需要每个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领会要点,并在他人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不评价。另外在其他小组发言时,也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而不是准备自己小组将要发言的内容。因为在听的基础上,才能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这一点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平时的评价的激励和一些小的教学设计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如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请小组上台表演,各个小组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一般都先请一个小组,然后请听得最认真的小组来表演。这样学生听的就特别认真。另外我还会采用“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来促进学生的倾听习惯。就是当个别学生或小组进行发言或表演的时候请其他同学来找一找他们的发言中有没有什么错误或发音不准的地方,学生的积极性高,自然听得仔细。再有就是采用“滚雪球”的方式。
3.2.3 培养积极参与合作的习惯
有了积极的参与欲望,才能实现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合作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做:注意梯度,分层教学,让各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组织得当,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激励反馈,使每个学生尝到乐趣。如在故事表演这一环节,我要求每个小组的所有成员 都得上台表演,缺一个成员的不给予奖励,这样小组长自然要在课后给后进生进行辅导了。在坚持了几个星期后,那些后进生也非常乐意参与小组合作了。
第四章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4.1. 小组合作猜故事
教师给出一个学生不熟悉的故事题目,通过猜测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为孩子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除了通过题目猜故事,我还让学生通过重点词语,插图或已知情节猜故事的发展等。如:我在教PEP 第一单元C 部分的故事时,我告诉学生故事的题目为A Fine一张罚单,学生围绕题目进行讨论,预测故事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七嘴八舌地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看法:Zoom went at a red light. So he got a fine. Tom broke the window. So he got a fine. Zip Walked on the grass. So he got a fine....在教第二单元故事时,我给出插图,让学生猜故事内容,在教第三单元的故事时,我给出关键词:让学生猜故事情节,在教第四单元的故事时,我先让学生听完整个故事,然后我设置了一个讨论话题:What will Joe do when de zoo keeper takes away the monkey?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小组长记录讨论结果,然后汇报结果。结果学生猜出的故事结局各种各样,有喜有悲,有幽默有滑稽。
4.2. 小组合作听故事
在听故事前,教师提出任务:比一比,那个小组听故事最认真。根据学生好胜的心里,这一任务的提出为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避免吵闹声和精神不集中,从而使他们专心听好故事并完成每一个小任务。如我在教第六单元雨的故事时,我通过以下步骤来吸引学生认真听故事。
Step1. 出示小水珠的头饰,并带在头上,问学生:What am I? 从而学习单词和短语drop, little water drop Step2. 出示河流的图片,让学生猜问题。如你想知道什么,由学生小组代表以竞赛的形式快速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故事,教师开始讲故事第一节:It ’s a sunny day. Little Water Drop sleeps in a river. He wakes up. He feels very hot. It maybe cooler up in the sky, he thinks. He goes up. He meets Mr Wind.
Step3. 把风的头饰戴在一个男同学的头上,让他看着台词卡与老师对话。
Mr Wind: Hello. Who are you?
Water Drop: I’m Little Water Drop. I’m hot.
Mr Wind: Where are you going?
Water Drop: I’m going to the sky. It’s hot in the river.
Mr Wind: Let me help you.(作出风吹的动作和表情)See you.
Water Drop:Thank you Bye.
Step4.T:Little Water Drop goes higher and higher. He meets many other little water drops.教师把其余四个小水珠的头饰分别给四个学生带上,让学生认真听认真看,到底生了什么?教师带着学生表演:They go up together and become a cloud.Little Water Drop becomes very heavy.Little Water Drop: Oh no! I am falling. Other Water Drops: Me, too.听完后,小组讨论,以最快速度小组所有成员用一句话概括本节故事内容。
Step5.T: Little Water Drop and some of his friends fall down into a lake. The sun comes out.出示太阳的头饰,把它戴在一个男同学的头上,教他作出照耀的动作. 教师感觉热的表情,继续配以动作和神态讲故事:Little Water Drop feels warm again. He sees Mr Wind.(请出风先生):
Water Drop: Hello,Mr Wind. Nice to meet you again.
Mr Wind: Hi, my dear little Water Drop
Water Drop: Can you help me go up to the sky again?
Mr Wind: Sure.(又作出风吹的样子).
学生听完后回答题:Why does Little Water feel hot again? What does Little Water Drop want to do again? Who does Little Water Drop meet again? 给学生2分钟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齐读问题,再读出讨论的答案。
Step6. 学习小组回忆故事,重排故事发展情节。
Step7. 结合情节给故事取名。通过听故事活动,发挥了师生间双边和生生间的多边互动作用。能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扫除语言障碍,建立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联系,使新旧知识有效地融合。
4.3. 小组合作读故事
4.3.1. 培养无声速读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阅读效果。读
故事有无声阅读和开声朗读两种形式。,我问题导读法培养学生无声速读习惯。我告诉学生只要小组里每人解决一个问题,大家齐心协力, 就能迅速准确地解决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宝石。学生在读第四单元C 部分故事前,我给出问题:(1).What animals does Joe like? (2) What happened to a little monkey? (3)What does Joe want to do? (4) What name does Joe’s mother give to the monkey? (5)Can the monkey live with Joe for ever? (6)Where is the monkey’s home? 学生险齐读一遍问题,然后小组长迅速给每个组员安排任务,开始速度训练,限时两分钟,小组长必须组织组员互相核查答案,确保完成任务的小组组长迅速举手,带领全体组员一起回答问题 。
4.3.2. 培养有感情地朗读故事的习惯
读通、读顺故事是第一步,了解故事的语言结构诚然重要,但故事中蕴藏的含义及信息同样重要。我们必须给学生机会理解这些含义与信息,因为对学生来讲尤为重要的是阅读故事后的情感体验。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心理学高级层次认为阅读最终是一个理解课文意义的活动。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故事教学中特别强调朗读感悟。如每学完一个故事后,我先组织学生开展全班朗读,然后分组朗读,分组朗读有同组异质朗读(即组内分角色到位进行朗读。)和异组同质朗读(即一个小组担任一个角色,比一比,哪个小组朗读最好。)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故事人物的情绪体验,是高兴的、悲伤的还是兴奋的等等,以及进一步体会、领悟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是倡导学生团结互助、礼貌待人、文明诚信还是提醒学生遇事都要多动脑、勤思考等等。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了信息、体会到了乐趣,加深了情感体验,这样学生会更喜欢阅读。如学生在读The story of the rain 这个故事时,我一共出示了三个头饰——“小水珠,风, 解说员 ”,给学生三分钟练习,其中有一组组长就这样安排:组长——解说员,成绩较好的同学扮演小水珠的角色,其余的组员扮演风的角色,在组长的带领下,改组同学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读出每个角色的台词。获得奖励。
4.4. 小组合作复述故事
在理解了所学语言能准确朗读课文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复述故事不是要求学生把课本中的文字原原本本地说下来,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黑板上的关键词和连环画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当然在复述课文时只要讲出故事大意即可。这个环节的小组合作必须与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相结合。那么如火热使这个活动得以顺林进行呢?首先我间合作流程图制成课件投影出来, 小组长根据流程图给组员分配任务,使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合作任务, 首先组长做个示范;然后再给每个成员分配任务,如一人复述一个故事情节,就像接龙讲故事一样;其次小组长教基础差的同学复述故事;这样大家都不会觉得吃力;而且保持学习兴趣和保障了学习质量。
4.5. 小组合作演故事
表演故事是对故事内容进一步的理解,也是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过程。小学生天性喜爱故事,也喜爱表演,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的功用是不可估量的。在教学中我大胆地把时间留给学生,引
导他们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在完成听故事和读故事的过程后,对整个故事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此时要求学生配上对白完整地表演这个故事还为时尚早,学生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如果这时我让学生抛开对白,进行对口型的表演的话,学生的情绪会立刻高涨起来并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学生只有听懂并理解了故事的对白,才能作出相应的表演来。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通过表演,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学生对于他们表演的故事里的对白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故事中的相关词汇和句子。在每学完一个单元的故事后,我都会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让组长分配好角色,先在小组里练习排练,然后再在班里展示,评选最佳小组。 如在学习了The story of the rain这个故事后, 我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头饰与教师一起示范表演。 配上肢体语言 ,教师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这时我既是演员,又是导演, 在学生忘记台词或情节时提醒学生,对学生的站位、动作、表情等进行指导,灵活控制表演的节奏。然后,进入小组排练阶段。教师对各小组排练情况进行观察与指导。最后,请小组成员上台表演,并给予表扬和奖励。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采取轮流表演的制度,即第一节课由1至4小组表演,第二节课由5至8小组表演,剩下的四个小组用午读课时间来表演, 然后评出最佳表演小组三个,优秀表演小组三个,其余六个小组为积极参与小组,给他们颁发不同奖品,一次刺激他们的小组合作精神。在演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获得了输出语言的机会,在小组的作用下,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不少。
4.6. 小组合作写故事
PEP 教材的故事特点为改、续编故事提供了条件。这也是拓展思维,运用语言的手段之一。改、续编故事就是鼓励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可以只改变故事的结尾,也可以改编整个故事,还可以续讲故事,使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上升到主动创造。这样既提高了操练强度,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教学完“ A trip to the moon”后我让学生仿照故事来介绍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为了降低合作的难度,缩小合作的目的,我给他们拟定了一个题目:A Trip To The Sea 并给出提示词:by submarine(乘坐潜水艇) ,many sharks ,crocodile(鳄鱼), struck(撞击)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展开小组讨论,小组长在此环节中担任重要职务——既是记录员,又是指导员。组长把每个成员所说的话一一记录下来,这时教师巡堂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小组长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整理并修改所有故事情节,然后在小组里读一边遍,再在全班里展示。以下是一个小组的作品。
A: Last summer holiday, I went to the sea.
B: How did you get there?
A: I go there by submarine.
B: That sounds wonderful. What did you see in the sea?
A: I see many sharks , a crocodile and many other fish.
B: Were you afraid of the sharks.
A: Yes, of course. When the sharks struck my submarine, I screamed. I shouted: “Help! Help! ” but no one heard. At last, I thought of going up the water. So I turned on the red button of the submarine. I moved up to the water. It was really a dangerous trip.
B: Yes, we think so.
写故事确实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在故事教学中还经常挖掘故事教材所蕴藏的创造空间,然学生给故事添加结局。如我在教完第三单元C 部分Joe and the Monkey
故事后,我启发学生先在小组里大胆说出来,让小组长做记录,然后整理成文,先在小组里读一遍,集体修改后再集体把故事结局朗诵出来。以下是一个学习小组的作品:续写故事
(Joe takes the monkey back from the zoo keeper.)
Joe: Let me stay with him for a few months, OK?
Zoo keeper: But you must take care of him.
Joe: No problem.
( From then on Joe has lived happily with Ben for a few months. Ben loves jumping. Joe loves jumping , too. Ben climbs. Joe climbs, too. Joe eat bananas. Ben eats bananas, too. But one day, Ben is very sad. Because he missed his partner. So Joe has to say goodbye to Ben.
众人拾材火焰高。我通过 小组合作进行故事教学,不仅降低故事教学的难度,还增加了语言的输入量,在小组里你一句我一句,学生说英语的热情高涨,胜过老师的单方面讲解,学生静静的听,另外还提高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五章 结 论
5.1 正确处理好合作学习中的几个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和运用必须正确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方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和学习方式优化的最佳境界。
5.1.1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5.1.2 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难以独挡一面。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就如编故事,每个人都要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在组内积极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5.1.3 表扬激励与批评指正的关系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心的正在发展中的人。因此,充分尊重学生,适时地给学生鼓励无疑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多表扬多鼓励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又出现了怪现象:对学生不再有批评指正,“Good” “Very good”赞许之声充满课堂。不可否认,我们的学生确实会有许多令我们教师叫好的表现,但仔细想想,学生的每一次表现都会令我们赞口不绝吗?因此,我们不禁自问: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我们是否都认真听明白了吗?对学生的每一次评价我们是否都是中肯的吗?我们的评价是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吗?这一系列问题确实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因为,一味地夸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真正的人格上的尊重不是曲意逢迎,不是一味捧夸,而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个性优势,也敢于正视自己的缺陷。合理的评价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实际上,一个人犯错误并不是件坏事,关键看你怎样对待。人不就总是从错误中不断分析总结而逐渐进步的吗?因此 教师不仅要时时激励学生,更要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诚恳地指出不足,准确而恰当地指出改进的方法和途径,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更有价值的。表扬激励可以使学生获得信心,从成功走向成功;批评指正可以给学生指明方向和道路,帮助他们进步,二者缺一不可。
5.1.4 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
我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采用的是异质性混合小组方式。按照异质分组,就是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相对均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意识,在合作过程中,发挥学优生的优良素质,多思考、多发言,主动帮助学困生,避免学困生学习不主动,发言不积极,胆小怯弱,学习被动。既关爱学优生,又要厚待学困生。对学困生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提高其自信度和自尊心。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并加以发挥,使其扬长避短,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合作,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同时我对学优生既肯定了他们的作用,又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形成协作伙伴关系,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5.1.5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单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说,其重要意义大家都很明确;但是,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
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在小组中做不同角色的机会,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小组的学习中,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5.2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分析
5.2.1 有效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小学生在课下说、练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而在一个七十多人的班级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内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练的机会又是不现实的。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使得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且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这样学生就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了比平常学习模式下多得多的收获,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实际就是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5.2.2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轻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得原本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说的后进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加自信。
5.2.3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小组成员充分利用小组的优势大胆创编故事和改写故事,在互相切磋中互相分享精彩故事,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想更高层次飞跃。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所生成的故事就多了。
5.2.4 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学生主动带动基础稍差的学生一同前进,使基础稍差的学生有更多的理解教材的机会,进而也能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掌握新知识。这种组内合作,可以强化集体荣誉感。人人认真准备,出谋划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个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合作学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英语语言学习本身,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进行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
5.2.5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我着手研究“ 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实践”这一课题已有一个学期多,在这期间,我注意观察到学生参与表演或朗读故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从人数来看,确实比以前进步多了,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们是否喜欢,是否从本质上起到了效果呢。现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学六(4)班 “小学英语故事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调查目的: 研究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调查对象: 六(4)班共71人。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方式进行,以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使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我们六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以及同学们对“小组合作
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感受情况,特作此次调查。本次调查不要求同学们写姓名,只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在问卷上准确地反映出来。谢谢大家。
把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写在括号里,每题只选一个选项。
1、你对英语故事感兴趣吗?( )
A. 特别感兴趣46人(65%) B.比较感兴趣25人(35%)
C.不太感兴趣 D. 一点也不感兴趣
(绝大部分学生目前对英语还是感兴趣的,但如何让学生的兴趣能持续呢?关键是让学生学有所成,在学习上有成就,对那些学困生采取小组合作,让组长带领复习可以帮助其学好英语)
2、你喜欢“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吗?( )
A 、非常喜欢56人(78%) B、比较喜欢10人(14%) C、一般2人(3%) D、不喜欢 4人( 5%)
(95%的学生喜欢这一方法,通过再次调查不喜欢的原因有2点,一是组内有人不认真,态度差,组长没法教,导致组长不想教;二是组长没有认真教,导致组内成员没有学会。接下来,我准备召开一次组长会议,明确规定其职责,并向组长调查小组合作复习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对这一复习方法适时作出调整。)
3、你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为 ( )
A 、积极踊跃43人(61%) B、兴致一般20人( 28% )C 、冷淡8人(11% )
(看来部分学生对学好英语的欲望不是很强,积极性不高,还需加强教育。)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你能主动帮助同学吗?( )
A 、总是32人(45%) B、经常 28人(39%) C、偶尔11人(15%)
(学生合作意识还是比较差,我计划用小组竞争的方式,对那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最认真的小组进行奖励,并在一段时间后,评出进步最快的组,同样进行奖励。)
5、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当你阅读故事遇到困难时,你能主动请教同学吗?( )
A 、总是38人(53%) B、经常20人(28%) C、偶尔11人(15%)
(有些学生确实一点都跟不上,上课听不懂,大部分都不会,连单词也没有几个会读,自然不知道怎样请教同学了。那么接下来对这批学生,我打算要求降低,单词会读, 接下来我要加强课外的小组合作学习训练了,看看对他们有没有帮助。)
6、你满意组内的小组长吗?如果你是小组长,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
A、很满意45人63%) B、基本满意12人 (16%) C、不是很满意4人(5%)
( 此选项组长不需填,组员填,找出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解决。)
7、你对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评价为( )
A、出色25人(35%) B、一般30人(42%) C、糟糕4人(5%)
(要培养学生学会合理的自我评价。)
8、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你的收获大吗?
A. 收获小 7人(9%) B. 一般12人(16%)
C. 收获较大21人(29%) D. 收获很大21人(29%)
(学生还是有收获的,而且90%的学生收获还是大的,因此,这一学习方法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接下来通过解决一些前面提到的问题,并做适当调整,看效果是与否会更好。)
9、与小组合作学习前相比,你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何变化?( )
A 比以前提高了63人(88%) B不如以前了2人(2%) C没什么变化6人(8%)
(这一结果也反映了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0. 小组合作学习对你学习故事有什么帮组?( )
A 、收获很大56人( 78% )。 B 、收获一般12人( 16% )。 C 、没有什么收获3人(4% )
通过统计与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接下来我会继续对这一复学方法进行研究,并做好记录,找到适合我校学生学习英语故事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5.3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及对比,本课题的实验确实给我们师生很大的收获。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5. 3. 1 由于班额困扰
我所教的班级都是70多人一个班,班额太大,而且学生差异很大,给构建合理的小组带来困难。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有些差生不是很听话。小组长管理组员很费劲。
5. 3. 2 受考试压力的影响
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不得不将实验时间缩短,学生为了成绩,对课后所延伸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不感兴趣,也没时间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导致课后的互帮互学任务没能落到实处,影响课堂中小组合作的质量。
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我将继续研究探讨,并从自身出发,研读更多的著作,学习名师教授的经验,为将来的课题研究做更充分的工作。
总之,在故事教学中,灵活运用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手段 ,有利于在学生间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学生不仅很好地输出了已有的知识水平,也大量地输入了故事中的一些单词、句子、语法、日常的教学用语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既接受了新知识,又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又能 借助小组的力量,吸收更多的知识;激发想象力和锻炼了创造思维能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探索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使学生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完善、更有效、更合理。
致 谢
我从确定课题,到课题的实施历经大半年时间。在这我要感谢华南师范学院的教授们给予了我丰富的理论知识,感谢罗岭导师叶东霞老师的耐心指导及其学校全体英语老师的无私分享。更要感谢我所任职学校全体领导的支持,是他们给予了我一个提升的机会,指导我如何开展课题实践及如何做课题总结汇报。感谢我校全体英语老师的热情配合及帮组。才使我信心十足的完成我的论文 。
参考文献
赵淑红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小学英语)[M].
朱晓燕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2
陈静波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案例式解读(小学英语)教育科学出版社. [M].2012 熊琼红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 [D],2008.6
占雄敏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J]
李勇军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策略 [J]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