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成长成才,今年,我院继续响应上级的号召,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成为法律支教队的一员,于7月20日至7月25日期间去到讪尾市海丰县仁荣中学,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难忘的暑期“三下乡之旅”。

  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群众和在校中学生。此次调查活动期间,我们总共派发了200份问卷,回收200份问卷,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 193份 ,有效率达96.5% 。市民和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使我们的调研工作顺利进行,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调研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具有一定科学性和真实性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此调研报告,希望对社会有一定帮助。

  (一)对新修订后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了解度

  自201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15%是了解的,65%的青少年表示只是了解一点,另外有20%表示对《未成年保护法》一无所知。

  (二)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了解渠道

  调查结果显示,65%的青少年都是经过电视新闻报道所得知,35%由其他途径所了解,例如:报纸,网络,朋友谈话…

  (三)认为社会应当如何保护未成年人

  在当今繁荣而复杂的社会里,未成年人的保护应该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在调查结果显示,除了社会的责任以外,家庭和学校的责任更大,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通过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四)是否知道正当防卫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未成人是不知道什么叫正当防卫行为。在当今科学发达的社会里,各种各样的侵权行为是无处不在的,希望日后能够大力推广法律的认识,让未成年人得到更大的保护。

  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5% 的售访者是知道的,而绝大的65%是不知道的

  (五)遇到困难或危险,你会向谁求助

  据调查结果显示为,10%向人民警察求助,10%自己解决,40%向父母求助,40%向朋友求助。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年龄结构来看,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2、从犯罪手段来看,未成年人罪犯作案手段呈现凶残等成人化趋向;3、从犯罪类型来看,暴力犯罪、侵财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4、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看,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5、从文化程度上看,文化程度偏低。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包括:1、未成年人道德意志薄弱、是非观念模糊;2、他们的价值观念扭曲;3、其自身的自制力差;4、自身爱虚荣,遇到问题不冷静、处理矛盾不理智、思想简单、行事冲动,不计后果。

  (二)外部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1、学校原因:

  一、是部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偏移,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是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三、是个别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

  四、是在具体教育中联系实际缺乏,盲目的超越阶段,忽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满堂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逃学。

  五、是缺乏与家长的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

  2、家庭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越来越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一定程度上促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犯子女合法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使子女辍学等,这些子女如果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不会正确矫治或纵容子女的这种行为,从而使子女逐渐走上犯罪道路;

  三、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体系不完善,家庭的破裂不仅给未成年子女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心理伤害,而且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教育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父母离婚后,把孩子当成互相报复的工具,甚至不给付子女抚养费、教育费,致使子女的生活和学习不能得到保障,在此情况下,未成年子女心中充满痛苦、仇恨等极端的情绪,影响他们完善的人格和健康成长;

  四、是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成长,例如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具有赌博、吸毒、偷窃等不良的嗜好;五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态度或方法不当,例如溺爱、要求过于严格或放任不管、侮辱人格等,致使子女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3、社会原因

  一、是社会中出现的某些拜金主义思潮,扭曲了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极易把未成年人引向犯罪;

  二、是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影视剧充满色情、暴力内容,使得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形成处于较为严重的“后天失调”的环境中。

  三、是缺乏有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1、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强关心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

  2、拓宽教育思路,让初中毕业生都有书可读。

  3、大力实施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

  4、加强对失足、回归未成年人的帮教。

  5、落实刑事政策,做好检察预防。

  为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成长成才,今年,我院继续响应上级的号召,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成为法律支教队的一员,于7月20日至7月25日期间去到讪尾市海丰县仁荣中学,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难忘的暑期“三下乡之旅”。

  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群众和在校中学生。此次调查活动期间,我们总共派发了200份问卷,回收200份问卷,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 193份 ,有效率达96.5% 。市民和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使我们的调研工作顺利进行,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调研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具有一定科学性和真实性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此调研报告,希望对社会有一定帮助。

  (一)对新修订后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了解度

  自201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15%是了解的,65%的青少年表示只是了解一点,另外有20%表示对《未成年保护法》一无所知。

  (二)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了解渠道

  调查结果显示,65%的青少年都是经过电视新闻报道所得知,35%由其他途径所了解,例如:报纸,网络,朋友谈话…

  (三)认为社会应当如何保护未成年人

  在当今繁荣而复杂的社会里,未成年人的保护应该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在调查结果显示,除了社会的责任以外,家庭和学校的责任更大,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通过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四)是否知道正当防卫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未成人是不知道什么叫正当防卫行为。在当今科学发达的社会里,各种各样的侵权行为是无处不在的,希望日后能够大力推广法律的认识,让未成年人得到更大的保护。

  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5% 的售访者是知道的,而绝大的65%是不知道的

  (五)遇到困难或危险,你会向谁求助

  据调查结果显示为,10%向人民警察求助,10%自己解决,40%向父母求助,40%向朋友求助。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年龄结构来看,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2、从犯罪手段来看,未成年人罪犯作案手段呈现凶残等成人化趋向;3、从犯罪类型来看,暴力犯罪、侵财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4、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看,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5、从文化程度上看,文化程度偏低。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包括:1、未成年人道德意志薄弱、是非观念模糊;2、他们的价值观念扭曲;3、其自身的自制力差;4、自身爱虚荣,遇到问题不冷静、处理矛盾不理智、思想简单、行事冲动,不计后果。

  (二)外部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1、学校原因:

  一、是部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偏移,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是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三、是个别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

  四、是在具体教育中联系实际缺乏,盲目的超越阶段,忽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满堂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逃学。

  五、是缺乏与家长的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

  2、家庭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越来越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一定程度上促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犯子女合法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使子女辍学等,这些子女如果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不会正确矫治或纵容子女的这种行为,从而使子女逐渐走上犯罪道路;

  三、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体系不完善,家庭的破裂不仅给未成年子女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心理伤害,而且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教育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父母离婚后,把孩子当成互相报复的工具,甚至不给付子女抚养费、教育费,致使子女的生活和学习不能得到保障,在此情况下,未成年子女心中充满痛苦、仇恨等极端的情绪,影响他们完善的人格和健康成长;

  四、是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成长,例如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具有赌博、吸毒、偷窃等不良的嗜好;五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态度或方法不当,例如溺爱、要求过于严格或放任不管、侮辱人格等,致使子女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3、社会原因

  一、是社会中出现的某些拜金主义思潮,扭曲了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极易把未成年人引向犯罪;

  二、是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影视剧充满色情、暴力内容,使得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形成处于较为严重的“后天失调”的环境中。

  三、是缺乏有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1、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强关心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

  2、拓宽教育思路,让初中毕业生都有书可读。

  3、大力实施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

  4、加强对失足、回归未成年人的帮教。

  5、落实刑事政策,做好检察预防。


相关内容

  • 培训基本情况
  • 培训基本情况汇报 一.培训基本情况 1.时间:24-28五天 2.地点:北京天泰宾馆 3.主办方:最高院法官学院 4.培训班名称:全国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审判业务培训班 5.参加人员:全国各级法院317人:检察院66人(其中省级检察院25人,未检.公诉):律师:16人:公安机关没有派出人员(会上佟 ...

  • 关于城市流浪动物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曾经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良心都让狗吃了,而狗变得越来越有良心了,而人却失去了自我,变得像禽兽一样,丧心病狂!我最静在我家后院发响了几只流浪猫,一共六只.如果按这个比例推算,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发现一支流浪猫的话,那枚全中国起码有上几亿只流浪猫了!当然这个推算不太正确,但我只想说,生活在我 ...

  • 暑期关于城市流浪动物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书
  •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仅供参考!   曾经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良心都让狗吃了,而狗变得越来越有良心了,而人却失去了自我,变得像禽兽一样,丧心病狂!我最静在我家后院发响了几只流浪猫,一共六只。如果按这个比例推算,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发现一支流浪猫的话,那枚全中国起码有上几亿只 ...

  •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教案-教学教案
  •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含义.内容.增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能力目标 在明确讲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涵义.内容和作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几个典型的相关案例,由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加深对以上内容的理解. 思想觉悟目标 引导学生珍 ...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 第一节 概述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 在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案件."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是指专门适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程序 ...

  • 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自查报告
  • 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自查报告 霍山县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工作在县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根据国务院、文化部及省文化厅关于整顿和规范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工作 ...

  • 浅议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 目 录 第一章 引 言 --------------------------2 第二章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基本状况 ------------3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分析--------------------3 二.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概论---------------4 (一)犯 ...

  • 关于网络诽谤行为的认知与法律规制
  • 20.14% 网络诽谤的刑法规制 学位论文 甘露 河北经贸大学 2011 2 7.64% 关于网络诽谤 行为的认知与法律规制 期刊论文 杨海莲 等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3 5.56% 网络诽谤刑事问题研究 学位论文 罗福斌 黑龙江大学 20112 论文相似性检测报告 点击查看 ...

  • 关于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 2015年8月7日至13日,调研组,就江苏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在XX市XX市.XX市XX县.XX市XX市三地,调查了陈楼镇院许村.桂五镇高庙村.常乐镇培育村,分别召XX县.镇.村三级座谈会,走访30户老年人家庭,就66个问题做了30份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基本生活以及养.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