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及前景展望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及前景展望

张静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51)

tI_‘

…q∞

j【摘要】网络语言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网络的扩张必将引起网络语言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是‘鬻

?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本文对网络语言对现代化汉语言的影响作了分析和论述。争。【关键宇】网络语言;汉语;影响轧

i..

。、

一“’

j漂”.?疆r■÷p、。t冀蛳麓血h

、■

一、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积极影响

网络技术对汉语语言的影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计算机网

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产生了大量的网络技术专用词语:另一方面,

网络空间产生了有别于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词义,增添了汉语的活力。网络是一个在推

崇个性、崇尚创新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

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

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

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瞠目,从而最大限

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网络时代派生了一些新的词汇,有一部分反映了过去从没有的新事物,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广泛地使用了开来,在语言词汇中立稳了脚跟,即新词。比如“美眉,伊妹儿、网虫”。

“伊妹儿”是网民对电子邮件的

称呼,把邮件比作成久久期待的伊人,保留原音节的同时,还添了几分古典情韵,美到极致。“网虫”这一词是仿写“书虫“而

来,指痴迷于上网的人。同时网络时代,随着人们主观认识的发展,为了表达的需要,一些旧的词意义也跟随着发生了变化。如“灌水、恐龙”。“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

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乏味、水分含量高的文章。

“恐

龙”指外形奇特的史前动物,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或许都让人避而远之吧。像这一类词语,一般都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和心理,所以能被普通的民众接受,从而在社会上流行,进入新词库。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不良影响

(一)网络语言挑战语言规范化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变化经常会产生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语法。有的符合语言发展规律,有的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信息交际的高速度、高效率、高度正确。假如没有规范化,高速度、高效率、高度正确也无从谈起。那么汉语以什么为规范的标准呢7汉语根据规范的要求,确定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

语法规范。然而在网络世界,网民为了创新,调侃,创造了很多与众不同的表达形式,求新求异有点过头。网络语言语体中规范

的汉语成了另类的表达,病句、数字、符号、拼音缩写、谐音

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却成了正宗语言,成了网民的习惯。

词语表义模糊,语言形式错综复杂,语法上随意性很强,影响交际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交际的效果。

1.谐音转写所造成的语义混淆(汉语谐音、数字谐音、混合

谐音)

108面面羁丽斑竹(版主);酱紫(这样子);共眠(共勉);幽香(邮箱)

万方数据

等。而这些在现实生活肯定无法得到社会的许可。比如在现实生

活中,我们会说自己的邮箱,而不会说我的幽香,因此这部分词

语既没有填补交际的空白,也不是已有词语在语体或感情色彩上

的补充。这势必会把学生引入到一个误区,只要音相同或相近,宇的对错无所谓。而且谐音使得某个词语产生多个变体。例如:

版主也被写成“班主、斑竹、班猪”语言随意性很强。

2.随意创造音译词所造成的语义混淆

汉语外来语一般有固定的音译词,音译词的语素一经确定便不能随便替换。但是在网络上,有些网民喜欢对于己有意译的外

来词重新音译。如英语“fans”原意是追星族,也被写成“粉丝”。而这一类词语一旦放置到现实生活中,容易引起误解,达

不到交际的目的,而且使得词语周期短,缺乏稳定性。

3.荚汉混合,容易引起误解

网络语言中有不少是英文和拼音的缩略语,有时拼音缩写和

汉语缩写混在一起,不容易区分。例如KISS(不是吻,而是。简单一些,傻瓜”全文:KeepItSimle,Stupid)。如BB既可以是汉语“宝贝”的缩写,也可以是英文“Bye—bye”的缩写。

(二)网络语言粗俗化玷污了汉语言文明

语言文明应该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在语言

文字生活领域所创造的先进成果和取得的成就,以及所达到的进

步状态。就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它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一

部分,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应向文明高雅的方向发展。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语言的文明程度体现了民族的文明程度,也体现了个人的文化素

养。无法想像一个满口脏话的人会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一个满

口脏话的民族会跻身于世界前列。保持语言纯洁健康的发展是民

族前进的基石。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个小的群体。它尽管是人们

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但是它与现实语言也有着共通性,

它们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互相尊重各自的人格、以诚相

待、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这些都是应该遵循的普遍的道德规

范。

三、网络语言的前景探讨

对于肆意蔓延的网络语言,学术界存在着两种观点:有些人

认为网络语言是语言垃圾,应该严格限制;有些人认为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应该宽容对待,积极引导。

许多学者对网络语言持否定态度,认为网民们。因为词汇

贫乏,所以才乱造词汇,不懂语法所以要超越语法没有文化才轻

慢文化,指出网络语言是文化垃圾,是对有几千年传统的汉语的

破坏,应该扫除这些语言垃圾。冯骥才在2001年3月就曾说:网络语言给我们的民族语言带来了;中击,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烧伤

度。他分析说,网络语言受美国式文化影响的痕迹很明显,除了

语词中加入的大量英语和语法的英语化倾向,

(下转第113页)

文化艺术

银幕分割为几个不同的部分,用每一部分分别展示一个不同的人

物的表情和动作。比如拓海与阿木遭遇职业车手岩城清次挑战时,拓海气愤难当,与清次展开一场比赛。比赛过程当中,镜头总是被分割成两个或者更多个部分,分别展现不同的画面。最为显著的是在第一次过弯时,拓海不踩油门的方式令阿木大为恐惧,此时画面被分为四个部分,左、右两个部分分别是拓海和阿木的表情,中间两个小一点的画面是赛车在飞驰。

多次使用,几乎无处不在,与别的手法结合在一起,加强了电影的漫画效果。

(三)黑屏的特殊作用

在影片当中曾有一个这样的片段,阿木带拓海与中里毅赛车,由于太过紧张不甚撞车,此时画面一黑,然后是画外音的对白“你干嘛你干嘛7”“就因为你不冷静呀,你看搞成这个样子!”相信这种表现手法对于漫画迷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的

(二)镜头急推、缓推

在日本漫画当中,为是营造喜剧效果,作者总喜欢让人物摆

确,在漫画当中经常会使用这种手法来表现或尴尬或搞笑或可以

省略的情节,在电影中使用也可以说起到了节省胶片的作用,同

个夸张的造型亮个相,最好背后再散发出一圈类似于太阳光一样

的光环。在电影当中自然无法实现这种光环效应,但是影片还是

时因为给了观众许多想像空间,所以倍增了喜剧色彩。

除此之外,黑屏在本片中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即起到了过渡情节的作用。一般来说,两个不同地点的镜头的切换是比较快速

的,但是在本片中,这个过程是缓慢进行的,当中的空白时间是

很好地捕捉了漫画的这一特点,通过镜头的急推和缓推把人物的

亮相处理得很卡通。如中里毅第一次出现在油站的场面,影片运

用了一个慢镜头展示他从车内走出的动作,然后镜头由下向上快速推进,将漫画人物的英俊、帅气和无法用影片表达的个人魅力完全表现出来。

此外,这种镜头的推进方法也可以用来体现一个场景的重

以黑屏来填补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故事行进的

平稳节奏,就如同是观众在看漫画时的翻页一般。

“‘N,,

要,起到了与画面的定格类似的效果。如在影片一开始,通过镜

头交替的急缓推拉,将秋名山山路的险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

作者简介:侯翠翠(1982一).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工作传播学院学生

面前,达到了与漫画中相近的效果。这种镜头的推进手法在片中

(上接第108页)更重要的是美国化的观念:追求简便省事。开放

直接,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与传统疏离并以此为荣。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围墙,更深刻地讲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和下意识等。语言文宇又是审美的重要内容。网络语言的美国化倾向,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

通用语言所吸收。说实话,不少人希望语言纯洁,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未免有点儿理想化。要看到,我们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多样化,语言同样不可能做到纯而又纯,而只能把负面影响限定在一定的度以内。

严谨和精致。有些学者则对网络语言的产生与流行持积极态度,认为语言是活的、发展变化的,人类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

来一些新词汇,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这个网络时代的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主编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刘海燕编著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祉2005.

反映。网络语言如果能经历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就可以为社会接受。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授申小龙说,网络语言本身并

不是一种“坏”语言,它只是现代人掌握的无数种语言表达方式

之一,这只是语言的运用问题,好比文言文和白话文、书面语和口头语甚至普通话和方言等,只是运用时的环境不同而已。他认为,网虫们使用网络语言聊天,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娱乐性

和标榜个性,这也是现代人面对压力在网络中的一种宣泄方式,

其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语言系统来看,语音、语法相对稳定,词汇则变化发展

较快。词汇中基本词语是核心部分,是词汇系统中最为稳定的,

新词新语以及外来词语、专业术语等同属于外围部分,是比较活

跃、多变的。语言的多样化很大程度上要靠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

新词新语这些活跃的部分来实现。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一部分新

词新语会进入稳定的基本词语部分,成为词汇核心中的一员。据有关部门做出的保守统计表明,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平均每年产生800个新词语“托福”、

“跳槽”、

“年薪”等词语逐渐被

人们所接受和认可,跻身于最流行的50个词语之列。前些年才

产生于股市的“牛市”、

“熊市”等词语,也很快走出股市,为

万方数据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及前景展望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张静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51科技风

TECHNOLOGY WIND2008,""(3)0次

参考文献(2条)

1. 于根元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 20062. 刘海燕 网络语言 2005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于桂英 我对网络语言的认识 2003

本文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分析。文章围绕网络语言的性质、网络语言的构成、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网络语言与社会发展等进行了阐述。

2.期刊论文 陈婕妤 网络语言是否会破坏汉语的纯洁性 -大江周刊(论坛)2009,""(10)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也因运而生.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的工具.文中论述了网络语言的产生和特点,认为应该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

3.学位论文 林小董 汉语网络语言的语域角度研究 200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语言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日趋大众化,并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所研究的网络语言是汉语网络语言,即在汉语网络社区(指以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聊天室/Chat Room等形式为代表的网上交流空间)中所使用的有自己特色的自然语言,其外延包括汉字、拼音、外文、字母、数字以及各式各样的符号。
  

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形式,是人们为适应网络交际语境,而采用的一种语域变体。语域理论,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研究已相当成熟。该理论指出语域是因情景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是一种功能变体。
  

本文语料来源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上、下),网络论坛、博客和聊天室中的网络文本,以及流行于网络的《金山鸟语通》、《网络用语大全》和《很图很娱乐》
  

等网络用语词典,也包括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中整理过的网络语言词项。本文采用实证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丰富的语料出发,用语域理论探索网络语言的共时特征及其规律,并从语域借用、语域混合和语域转换三个角度出发,对语域偏离现象进行深入探索。
  

目前,有关网络语言的语域研究,还主要通过语域理论中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三因素对网络语言的变异特点进行简要的概括分析。本文除了从语域三变量出发分析网络语言的共时特征及其规律外,还运用语域理论对网络语言中的语域转换、语域混合和语域借用等语域偏离现象进行研究。
  

从语域角度分析网络语言旨在从理论深度上分折网络语言符号系统本身与语域变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并探究网络语言幽默魅力产生的原因。

4.期刊论文 吴土艮. 吴云峰. WU Tugen. WU Yunfeng 汉语网络语言泛论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2)

"网络语言"泛指出现在网络语境中的常用话语.汉语网络语言以网络为载体,形成与发展受网络技术进步,网民个人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和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模式、文化传承的影响.网络语言呈现出简约直观、生动风趣、随意创新和大量存在话语病态等特点.

5.期刊论文 牟玉华. 谢旭慧. MOU Yu-hua. XIE Xu-hui "网络语言"影响下的汉语、汉字发展趋势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6)

"网络语言"是适用于网络世界的形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和交流工具.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自我调节功能,无需人为规范.它的语言特点符合汉语语汇的发展趋势,故随着网络的全民化,它将代表着汉语发展的方向.同时网络语言的符号性和拼音化趋势明显,符合语言文字不断简化的总体趋势,它将带动汉字体系逐步实现符号化、拼音化的改革.

6.期刊论文 李心荃. 刘皓 浅析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撞击——从上海立法禁止网络语言说起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

网络语言的盛行,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特定使用表达功能,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通过提高国人对汉语(包括汉字)的鉴赏力,教会大家如何进行甄别、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的网络语言,而摒弃那些低级粗俗的语言.

7.学位论文 贺珍 社会语言学视角的俄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2008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第四媒体”,网络语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体现,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科技的发展促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周围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网络语言大大地影响着现代经济、传统媒体及教育。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语言的作用。

词汇作为语言系统中较为稳定的层级,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首先反应在语言词语的构成中。生活中的新现象导致出现新词,包括网络词语。

网络是新的语言载体。载体的改变导致语体的变化。从这种意义上讲,网络生成了新的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即网络上(主要是互联网)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全新的、独特的语言现象。作为语言世界中的新生物,它得以迅速传播和发展,主要得益于其庞大的使用者群体,但由于它对传统和规范的语言形式及意义形成巨大冲击,也引来了学界的尖锐批判。有争议就意味着被关注,被关注就促使人去进行研究。有观点认为,语言学家族中将出现研究网络语言特性的新兴学科——网络语言学。

网络语言首先应该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语言的接触与变异是网络语言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真正动因。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作为独立学科的社会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正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消除着地域、政治及文化的障碍,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研究网络语言的实际需要。

与传统交际不同的是,网络交际使用的是特殊的网络语言。如果不明白这种语言的特性,互联网交际就会有障碍,如果不了解俄语网络语言就不能成功地与俄罗斯网民进行交际。也就是说,掌握俄语网络语言,是新时期大学外语教学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本论文的研究对专业俄语教学是有意义的。

本文由前言、主要内容(共四章)以及结尾组成:

在前言中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现实性、研究意义及论文新意。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网络语言的概念、特征及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的研究特点。国内外的很多语言学家都开始关注这一现象,资料表明,俄罗斯语言学界对网络语言研究的关注还不是很多。

第二章主要对俄语和汉语网络语言的相似性进行了对比。相似性从以下三方面分析:1)根据构词方式;2)根据使用范围;3)根据功能以语体。我们认为产生上述相似性的原因,可从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两个方而予以审视。

第三章主要包括两部分:对比俄语和汉语网络语言的差异性及分析产生这些差异性的原因。

第四章讨论了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特别是研究网络词汇问题,并对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在结尾部分给出了本文的结论。

8.期刊论文 汉英网络语言构词法对比研究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5)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语言开始延伸到新的时空中.它与网络结合形成了网络语言.一些常用的英语网络语言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对汉语网络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语言的概念与分类,在分析诸多常用的汉英网络用语实例之后,总结归纳了各自的构词法特点,接着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就英语网络语言对汉语网络语言有何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9.期刊论文 张树森 网络语言亟须规范化 -学术交流2008,""(7)

目前网络语言出现了词义表达混乱、汉字与各种符号混用、表情符号书面化等现象.这些现象造成了语言交际功能减弱,影响了汉语言的纯洁性,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和完整性,也造成了社会的道德危机.通过对这些亟须规范的网络语言出现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要规范网络语言,一方面应对网民们特别是青少年网民进行汉语规范化教育,加强汉语规范意识的宣传,倡导正确的语言观;另一方面应在网民中进一步增强网络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教育网民增强自律、自爱、自重意识,引导网民使用文明的网络语言.

10.期刊论文 张雅洁. 王鹏 汉语语境下网络语言的冲击和规范的制度架构 -山东文学(下半月)2009,""(7)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愈加成熟也带来了网络语言的另类成长,在网络语言得到众多网民的推崇下,汉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革新,同时网络语言也显现了自身的弊病,对此我们应肯定其多元性,并就汉语语境下规范网络语言提出自己的对策.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f200803078.aspx

授权使用:南昌大学图书馆(wfncdxtsg),授权号:b81e70d7-e434-43f7-ac0d-9e4300c15456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5日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及前景展望

张静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51)

tI_‘

…q∞

j【摘要】网络语言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网络的扩张必将引起网络语言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是‘鬻

?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本文对网络语言对现代化汉语言的影响作了分析和论述。争。【关键宇】网络语言;汉语;影响轧

i..

。、

一“’

j漂”.?疆r■÷p、。t冀蛳麓血h

、■

一、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积极影响

网络技术对汉语语言的影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计算机网

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产生了大量的网络技术专用词语:另一方面,

网络空间产生了有别于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词义,增添了汉语的活力。网络是一个在推

崇个性、崇尚创新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

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

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

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瞠目,从而最大限

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网络时代派生了一些新的词汇,有一部分反映了过去从没有的新事物,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广泛地使用了开来,在语言词汇中立稳了脚跟,即新词。比如“美眉,伊妹儿、网虫”。

“伊妹儿”是网民对电子邮件的

称呼,把邮件比作成久久期待的伊人,保留原音节的同时,还添了几分古典情韵,美到极致。“网虫”这一词是仿写“书虫“而

来,指痴迷于上网的人。同时网络时代,随着人们主观认识的发展,为了表达的需要,一些旧的词意义也跟随着发生了变化。如“灌水、恐龙”。“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

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乏味、水分含量高的文章。

“恐

龙”指外形奇特的史前动物,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或许都让人避而远之吧。像这一类词语,一般都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和心理,所以能被普通的民众接受,从而在社会上流行,进入新词库。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不良影响

(一)网络语言挑战语言规范化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变化经常会产生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语法。有的符合语言发展规律,有的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信息交际的高速度、高效率、高度正确。假如没有规范化,高速度、高效率、高度正确也无从谈起。那么汉语以什么为规范的标准呢7汉语根据规范的要求,确定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

语法规范。然而在网络世界,网民为了创新,调侃,创造了很多与众不同的表达形式,求新求异有点过头。网络语言语体中规范

的汉语成了另类的表达,病句、数字、符号、拼音缩写、谐音

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却成了正宗语言,成了网民的习惯。

词语表义模糊,语言形式错综复杂,语法上随意性很强,影响交际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交际的效果。

1.谐音转写所造成的语义混淆(汉语谐音、数字谐音、混合

谐音)

108面面羁丽斑竹(版主);酱紫(这样子);共眠(共勉);幽香(邮箱)

万方数据

等。而这些在现实生活肯定无法得到社会的许可。比如在现实生

活中,我们会说自己的邮箱,而不会说我的幽香,因此这部分词

语既没有填补交际的空白,也不是已有词语在语体或感情色彩上

的补充。这势必会把学生引入到一个误区,只要音相同或相近,宇的对错无所谓。而且谐音使得某个词语产生多个变体。例如:

版主也被写成“班主、斑竹、班猪”语言随意性很强。

2.随意创造音译词所造成的语义混淆

汉语外来语一般有固定的音译词,音译词的语素一经确定便不能随便替换。但是在网络上,有些网民喜欢对于己有意译的外

来词重新音译。如英语“fans”原意是追星族,也被写成“粉丝”。而这一类词语一旦放置到现实生活中,容易引起误解,达

不到交际的目的,而且使得词语周期短,缺乏稳定性。

3.荚汉混合,容易引起误解

网络语言中有不少是英文和拼音的缩略语,有时拼音缩写和

汉语缩写混在一起,不容易区分。例如KISS(不是吻,而是。简单一些,傻瓜”全文:KeepItSimle,Stupid)。如BB既可以是汉语“宝贝”的缩写,也可以是英文“Bye—bye”的缩写。

(二)网络语言粗俗化玷污了汉语言文明

语言文明应该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在语言

文字生活领域所创造的先进成果和取得的成就,以及所达到的进

步状态。就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它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一

部分,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应向文明高雅的方向发展。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语言的文明程度体现了民族的文明程度,也体现了个人的文化素

养。无法想像一个满口脏话的人会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一个满

口脏话的民族会跻身于世界前列。保持语言纯洁健康的发展是民

族前进的基石。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个小的群体。它尽管是人们

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但是它与现实语言也有着共通性,

它们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互相尊重各自的人格、以诚相

待、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这些都是应该遵循的普遍的道德规

范。

三、网络语言的前景探讨

对于肆意蔓延的网络语言,学术界存在着两种观点:有些人

认为网络语言是语言垃圾,应该严格限制;有些人认为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应该宽容对待,积极引导。

许多学者对网络语言持否定态度,认为网民们。因为词汇

贫乏,所以才乱造词汇,不懂语法所以要超越语法没有文化才轻

慢文化,指出网络语言是文化垃圾,是对有几千年传统的汉语的

破坏,应该扫除这些语言垃圾。冯骥才在2001年3月就曾说:网络语言给我们的民族语言带来了;中击,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烧伤

度。他分析说,网络语言受美国式文化影响的痕迹很明显,除了

语词中加入的大量英语和语法的英语化倾向,

(下转第113页)

文化艺术

银幕分割为几个不同的部分,用每一部分分别展示一个不同的人

物的表情和动作。比如拓海与阿木遭遇职业车手岩城清次挑战时,拓海气愤难当,与清次展开一场比赛。比赛过程当中,镜头总是被分割成两个或者更多个部分,分别展现不同的画面。最为显著的是在第一次过弯时,拓海不踩油门的方式令阿木大为恐惧,此时画面被分为四个部分,左、右两个部分分别是拓海和阿木的表情,中间两个小一点的画面是赛车在飞驰。

多次使用,几乎无处不在,与别的手法结合在一起,加强了电影的漫画效果。

(三)黑屏的特殊作用

在影片当中曾有一个这样的片段,阿木带拓海与中里毅赛车,由于太过紧张不甚撞车,此时画面一黑,然后是画外音的对白“你干嘛你干嘛7”“就因为你不冷静呀,你看搞成这个样子!”相信这种表现手法对于漫画迷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的

(二)镜头急推、缓推

在日本漫画当中,为是营造喜剧效果,作者总喜欢让人物摆

确,在漫画当中经常会使用这种手法来表现或尴尬或搞笑或可以

省略的情节,在电影中使用也可以说起到了节省胶片的作用,同

个夸张的造型亮个相,最好背后再散发出一圈类似于太阳光一样

的光环。在电影当中自然无法实现这种光环效应,但是影片还是

时因为给了观众许多想像空间,所以倍增了喜剧色彩。

除此之外,黑屏在本片中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即起到了过渡情节的作用。一般来说,两个不同地点的镜头的切换是比较快速

的,但是在本片中,这个过程是缓慢进行的,当中的空白时间是

很好地捕捉了漫画的这一特点,通过镜头的急推和缓推把人物的

亮相处理得很卡通。如中里毅第一次出现在油站的场面,影片运

用了一个慢镜头展示他从车内走出的动作,然后镜头由下向上快速推进,将漫画人物的英俊、帅气和无法用影片表达的个人魅力完全表现出来。

此外,这种镜头的推进方法也可以用来体现一个场景的重

以黑屏来填补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故事行进的

平稳节奏,就如同是观众在看漫画时的翻页一般。

“‘N,,

要,起到了与画面的定格类似的效果。如在影片一开始,通过镜

头交替的急缓推拉,将秋名山山路的险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

作者简介:侯翠翠(1982一).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工作传播学院学生

面前,达到了与漫画中相近的效果。这种镜头的推进手法在片中

(上接第108页)更重要的是美国化的观念:追求简便省事。开放

直接,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与传统疏离并以此为荣。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围墙,更深刻地讲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和下意识等。语言文宇又是审美的重要内容。网络语言的美国化倾向,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

通用语言所吸收。说实话,不少人希望语言纯洁,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未免有点儿理想化。要看到,我们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多样化,语言同样不可能做到纯而又纯,而只能把负面影响限定在一定的度以内。

严谨和精致。有些学者则对网络语言的产生与流行持积极态度,认为语言是活的、发展变化的,人类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

来一些新词汇,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这个网络时代的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主编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刘海燕编著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祉2005.

反映。网络语言如果能经历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就可以为社会接受。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授申小龙说,网络语言本身并

不是一种“坏”语言,它只是现代人掌握的无数种语言表达方式

之一,这只是语言的运用问题,好比文言文和白话文、书面语和口头语甚至普通话和方言等,只是运用时的环境不同而已。他认为,网虫们使用网络语言聊天,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娱乐性

和标榜个性,这也是现代人面对压力在网络中的一种宣泄方式,

其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语言系统来看,语音、语法相对稳定,词汇则变化发展

较快。词汇中基本词语是核心部分,是词汇系统中最为稳定的,

新词新语以及外来词语、专业术语等同属于外围部分,是比较活

跃、多变的。语言的多样化很大程度上要靠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

新词新语这些活跃的部分来实现。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一部分新

词新语会进入稳定的基本词语部分,成为词汇核心中的一员。据有关部门做出的保守统计表明,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平均每年产生800个新词语“托福”、

“跳槽”、

“年薪”等词语逐渐被

人们所接受和认可,跻身于最流行的50个词语之列。前些年才

产生于股市的“牛市”、

“熊市”等词语,也很快走出股市,为

万方数据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及前景展望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张静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51科技风

TECHNOLOGY WIND2008,""(3)0次

参考文献(2条)

1. 于根元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 20062. 刘海燕 网络语言 2005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于桂英 我对网络语言的认识 2003

本文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分析。文章围绕网络语言的性质、网络语言的构成、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网络语言与社会发展等进行了阐述。

2.期刊论文 陈婕妤 网络语言是否会破坏汉语的纯洁性 -大江周刊(论坛)2009,""(10)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也因运而生.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的工具.文中论述了网络语言的产生和特点,认为应该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

3.学位论文 林小董 汉语网络语言的语域角度研究 200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语言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日趋大众化,并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所研究的网络语言是汉语网络语言,即在汉语网络社区(指以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聊天室/Chat Room等形式为代表的网上交流空间)中所使用的有自己特色的自然语言,其外延包括汉字、拼音、外文、字母、数字以及各式各样的符号。
  

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形式,是人们为适应网络交际语境,而采用的一种语域变体。语域理论,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研究已相当成熟。该理论指出语域是因情景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是一种功能变体。
  

本文语料来源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上、下),网络论坛、博客和聊天室中的网络文本,以及流行于网络的《金山鸟语通》、《网络用语大全》和《很图很娱乐》
  

等网络用语词典,也包括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中整理过的网络语言词项。本文采用实证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丰富的语料出发,用语域理论探索网络语言的共时特征及其规律,并从语域借用、语域混合和语域转换三个角度出发,对语域偏离现象进行深入探索。
  

目前,有关网络语言的语域研究,还主要通过语域理论中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三因素对网络语言的变异特点进行简要的概括分析。本文除了从语域三变量出发分析网络语言的共时特征及其规律外,还运用语域理论对网络语言中的语域转换、语域混合和语域借用等语域偏离现象进行研究。
  

从语域角度分析网络语言旨在从理论深度上分折网络语言符号系统本身与语域变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并探究网络语言幽默魅力产生的原因。

4.期刊论文 吴土艮. 吴云峰. WU Tugen. WU Yunfeng 汉语网络语言泛论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2)

"网络语言"泛指出现在网络语境中的常用话语.汉语网络语言以网络为载体,形成与发展受网络技术进步,网民个人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和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模式、文化传承的影响.网络语言呈现出简约直观、生动风趣、随意创新和大量存在话语病态等特点.

5.期刊论文 牟玉华. 谢旭慧. MOU Yu-hua. XIE Xu-hui "网络语言"影响下的汉语、汉字发展趋势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6)

"网络语言"是适用于网络世界的形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和交流工具.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自我调节功能,无需人为规范.它的语言特点符合汉语语汇的发展趋势,故随着网络的全民化,它将代表着汉语发展的方向.同时网络语言的符号性和拼音化趋势明显,符合语言文字不断简化的总体趋势,它将带动汉字体系逐步实现符号化、拼音化的改革.

6.期刊论文 李心荃. 刘皓 浅析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撞击——从上海立法禁止网络语言说起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

网络语言的盛行,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特定使用表达功能,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通过提高国人对汉语(包括汉字)的鉴赏力,教会大家如何进行甄别、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的网络语言,而摒弃那些低级粗俗的语言.

7.学位论文 贺珍 社会语言学视角的俄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2008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第四媒体”,网络语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体现,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科技的发展促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周围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网络语言大大地影响着现代经济、传统媒体及教育。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语言的作用。

词汇作为语言系统中较为稳定的层级,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首先反应在语言词语的构成中。生活中的新现象导致出现新词,包括网络词语。

网络是新的语言载体。载体的改变导致语体的变化。从这种意义上讲,网络生成了新的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即网络上(主要是互联网)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全新的、独特的语言现象。作为语言世界中的新生物,它得以迅速传播和发展,主要得益于其庞大的使用者群体,但由于它对传统和规范的语言形式及意义形成巨大冲击,也引来了学界的尖锐批判。有争议就意味着被关注,被关注就促使人去进行研究。有观点认为,语言学家族中将出现研究网络语言特性的新兴学科——网络语言学。

网络语言首先应该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语言的接触与变异是网络语言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真正动因。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作为独立学科的社会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正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消除着地域、政治及文化的障碍,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研究网络语言的实际需要。

与传统交际不同的是,网络交际使用的是特殊的网络语言。如果不明白这种语言的特性,互联网交际就会有障碍,如果不了解俄语网络语言就不能成功地与俄罗斯网民进行交际。也就是说,掌握俄语网络语言,是新时期大学外语教学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本论文的研究对专业俄语教学是有意义的。

本文由前言、主要内容(共四章)以及结尾组成:

在前言中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现实性、研究意义及论文新意。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网络语言的概念、特征及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的研究特点。国内外的很多语言学家都开始关注这一现象,资料表明,俄罗斯语言学界对网络语言研究的关注还不是很多。

第二章主要对俄语和汉语网络语言的相似性进行了对比。相似性从以下三方面分析:1)根据构词方式;2)根据使用范围;3)根据功能以语体。我们认为产生上述相似性的原因,可从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两个方而予以审视。

第三章主要包括两部分:对比俄语和汉语网络语言的差异性及分析产生这些差异性的原因。

第四章讨论了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特别是研究网络词汇问题,并对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在结尾部分给出了本文的结论。

8.期刊论文 汉英网络语言构词法对比研究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5)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语言开始延伸到新的时空中.它与网络结合形成了网络语言.一些常用的英语网络语言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对汉语网络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语言的概念与分类,在分析诸多常用的汉英网络用语实例之后,总结归纳了各自的构词法特点,接着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就英语网络语言对汉语网络语言有何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9.期刊论文 张树森 网络语言亟须规范化 -学术交流2008,""(7)

目前网络语言出现了词义表达混乱、汉字与各种符号混用、表情符号书面化等现象.这些现象造成了语言交际功能减弱,影响了汉语言的纯洁性,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和完整性,也造成了社会的道德危机.通过对这些亟须规范的网络语言出现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要规范网络语言,一方面应对网民们特别是青少年网民进行汉语规范化教育,加强汉语规范意识的宣传,倡导正确的语言观;另一方面应在网民中进一步增强网络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教育网民增强自律、自爱、自重意识,引导网民使用文明的网络语言.

10.期刊论文 张雅洁. 王鹏 汉语语境下网络语言的冲击和规范的制度架构 -山东文学(下半月)2009,""(7)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愈加成熟也带来了网络语言的另类成长,在网络语言得到众多网民的推崇下,汉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革新,同时网络语言也显现了自身的弊病,对此我们应肯定其多元性,并就汉语语境下规范网络语言提出自己的对策.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f200803078.aspx

授权使用:南昌大学图书馆(wfncdxtsg),授权号:b81e70d7-e434-43f7-ac0d-9e4300c15456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5日


相关内容

  • 大学科研成果论文 (16)
  • 论文题目: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专业年级: 学姓号:名:指导教师.职称: 2012年11月25日 目录 目录............................................................................................... ...

  • 汉语在国际地位中的发展趋势
  • 汉语在国际地位中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汉语也不断发展.汉语的国际影响力日趋增加,在国际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真可谓国强语盛.目前汉语成为国际强势交流语言已成趋势,但真正让汉语成为国际强势交流语言,还有很远的距离.为此,我们必须研究了解汉语目前所处国际地位,与强势交流语言英语相比较,客观 ...

  • 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及未来展望
  • 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及未来展望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10国民0班 姓名:代宁 学号:2010610006 世界新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其影响也日趋深入.这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思考:技术怎样影响着教育?技术将会把教育带向何方? 一.信息技术怎样影响了 ...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介绍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介绍 发布日期:2010-8-7 | 阅读次数:955 (中国激光人才网)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 ...

  • 智能控制的原理及应用
  • 东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学号:056A30004004 智能控制的原理及应用 学生姓名:尉雄 指导老师:刘庆瑞 所在院系:网络教育学院 所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 智能控制 东 北 农 业 大 学 中国·哈尔滨 2012年3月 摘 要 伴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软硬件控制 ...

  • 活动一话说信息技术应用
  • 活动一 话说信息技术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感受和描述身边的信息,感知信息,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过程. (3)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 (4)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详实的例子和体验活 ...

  • 国内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建构与研究现状及展望_黄立波
  • 第1期 2013年1月 当代外语研究 No.1 Jan.2013·45· 主持人语: ().印象式"imressionistic 传统翻译研究因其"p "()随感式"的研究方式而被认为有失严essaisticy谨.二战后,语言学派翻译研究横空出世,从语音到语篇 ...

  •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 摘 要 软件是目前技术中性质特殊的一项,软件的领域范围和复杂度一直都处于扩大上升的状态.下面本文将就三个角度对软件工程技术进行简要的概述:首先,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分析,简单的描述一下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对软件技术下详细的分析,并对其构成部分进行描述,最后,根据近年来的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

  • 心理学论文选题
  • 论文选题方向如下 (一).心理学基本理论 (二).人格心理学 (三).认知与实验心理学 (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五).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研究 (六).社会心理学部分 (七).变态心理学 (八).学校心理辅导 (九).健康心理学 (十).心理学史 (十一).生理心理学 (十二).脑与认知 (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