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抗菌药物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抗菌药物作用的时间依赖性是指抗菌药物的杀菌活性与抗菌药物同细菌接触的持续时间成正比,即药物的抗菌疗效取决于药物在组织中浓度维持在最小抑菌浓度(MIC)以上的持续时间。

抗菌药物的MIC是指能抑制细菌生长所需的最小药物浓度,可通过药物敏感试验进行观测。具体方法主要有稀释法和纸片法(扩散法)两种。纸片法简便、经济,具体操作是将浸有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涂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抗菌药物在琼脂内向四周扩散,其浓度呈梯度递减,因此在纸片周围一定距离内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过夜培养后形成一个抑菌圈,其直径大小与药物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根据这种线性关系可推知该药对被培养细菌的MIC。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的抗菌药物对同一种细菌的MIC不同,同一种抗菌药物对不同细菌的MIC也不同。

抗菌药物作用的浓度(剂量)依赖性是指抗菌药物的杀菌活性与其药物浓度(或给药剂量)成正比,即药物的抗菌疗效取决于其在组织中的分布浓度。

因此,掌握哪些抗菌药物具有剂量依赖性、哪些药物具有时间依赖性,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抗菌药物杀菌作用是否具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将抗菌药物分成两类: = 1 \* GB2 ⑴浓度依赖型杀菌剂。提高此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对杀菌率和杀菌程度有很大作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是浓度依赖型杀菌剂,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存在后效作用。因此,这类药物的作用效果与总剂量有关,给药方案重点在提高血药浓度,当它们血峰浓度高达8~10倍MIC时其耐药菌株形成受破坏,且1天1次给药可能效果更佳,氨基糖苷类的肾、耳毒性也得以延迟甚至缓解; = 2 \* GB2 ⑵时间依赖型杀菌剂。此类药物只显示极小浓度依赖性,其剂量不需大,只要达到有效浓度即可。对此类药物力图通过增大剂量来增强杀菌作用不但不能达到用药目的,反而使毒副作用加重。属于此类的药物有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万古霉素。

β-内酰胺类对革兰氏阴性菌的后效作用极短或不存在,高浓度的效果并非强于低浓度;而血浓度或组织浓度低于MIC后细菌很快又重新生长,这类药物主要药效参数指标是血浆和组织中浓度高于MIC的持续时间。最佳给药方案是使细菌连续暴露在有效浓度下,对半衰期较长的β-内酰胺类药物间歇给药也可维持有效浓度;半衰期短者可持续静脉给药或缩短给药间歇。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无后效作用,经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证明,给药间隔缩短的给药方法效果较好。

万古霉素因其毒性大,又属时间依赖型杀菌剂。故主要用于多重耐药的MRSA球菌感染,并采取持续缓慢静脉滴注或小量分次给药为宜。

抗菌药物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抗菌药物作用的时间依赖性是指抗菌药物的杀菌活性与抗菌药物同细菌接触的持续时间成正比,即药物的抗菌疗效取决于药物在组织中浓度维持在最小抑菌浓度(MIC)以上的持续时间。

抗菌药物的MIC是指能抑制细菌生长所需的最小药物浓度,可通过药物敏感试验进行观测。具体方法主要有稀释法和纸片法(扩散法)两种。纸片法简便、经济,具体操作是将浸有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涂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抗菌药物在琼脂内向四周扩散,其浓度呈梯度递减,因此在纸片周围一定距离内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过夜培养后形成一个抑菌圈,其直径大小与药物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根据这种线性关系可推知该药对被培养细菌的MIC。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的抗菌药物对同一种细菌的MIC不同,同一种抗菌药物对不同细菌的MIC也不同。

抗菌药物作用的浓度(剂量)依赖性是指抗菌药物的杀菌活性与其药物浓度(或给药剂量)成正比,即药物的抗菌疗效取决于其在组织中的分布浓度。

因此,掌握哪些抗菌药物具有剂量依赖性、哪些药物具有时间依赖性,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抗菌药物杀菌作用是否具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将抗菌药物分成两类: = 1 \* GB2 ⑴浓度依赖型杀菌剂。提高此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对杀菌率和杀菌程度有很大作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是浓度依赖型杀菌剂,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存在后效作用。因此,这类药物的作用效果与总剂量有关,给药方案重点在提高血药浓度,当它们血峰浓度高达8~10倍MIC时其耐药菌株形成受破坏,且1天1次给药可能效果更佳,氨基糖苷类的肾、耳毒性也得以延迟甚至缓解; = 2 \* GB2 ⑵时间依赖型杀菌剂。此类药物只显示极小浓度依赖性,其剂量不需大,只要达到有效浓度即可。对此类药物力图通过增大剂量来增强杀菌作用不但不能达到用药目的,反而使毒副作用加重。属于此类的药物有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万古霉素。

β-内酰胺类对革兰氏阴性菌的后效作用极短或不存在,高浓度的效果并非强于低浓度;而血浓度或组织浓度低于MIC后细菌很快又重新生长,这类药物主要药效参数指标是血浆和组织中浓度高于MIC的持续时间。最佳给药方案是使细菌连续暴露在有效浓度下,对半衰期较长的β-内酰胺类药物间歇给药也可维持有效浓度;半衰期短者可持续静脉给药或缩短给药间歇。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无后效作用,经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证明,给药间隔缩短的给药方法效果较好。

万古霉素因其毒性大,又属时间依赖型杀菌剂。故主要用于多重耐药的MRSA球菌感染,并采取持续缓慢静脉滴注或小量分次给药为宜。


相关内容

  • 抗菌药物药动学
  • 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参数的临床意义 摘要: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和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是按时间同步进行着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动力学过程,前者着重阐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及其经时过程:后者描述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即效应 ...

  • DDD与时间浓度依赖性药物
  •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如β-内酰胺类,体内血药浓度超过MIC(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越长,则疗效越佳,因此一日剂量分为2-4次给药可充分发挥疗效.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其疗效取决于单位时间内的高浓度,所以一日量一次用疗效好,不必分次给药(但重症者例外). 时间依赖性(短PAE) 青霉素 ...

  • 药动学和药效学在抗感染药物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徐琳,许景峰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  概述抗生素的MIC.MBC.Cmax和PK/PD参数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关系.  方法   应用PK/PD的相关参数,综合分析和归纳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对获得最佳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的重要作用.  结果   浓度依赖性 ...

  • 抗生素用生理盐水还是糖水配
  • 抗生素用生理盐水还是糖水配,有区别吗? 本贴收到2朵 物失效甚至是致敏源增多. 一:用糖水还是用盐水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1 )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 ...

  • 重症患者耐药阳性菌抗菌药物剂量调整:有方可寻
  • 许多因素影响重症患者抗生素的临床疗效,有临床药师参与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可以帮助一线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和调整药物剂量方面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方可寻. 本文经<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仅限于非商业应用.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是ICU十分常见且棘手的感染类型.与甲 ...

  • 药理知识的总结
  • 药理知识点的总结 1 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使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以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 药物代谢动力学:又称药动学,使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及其规律. 3 阈剂量:能引起药理作用的最小剂量,又称最小有效量.极量:药物的最大 ...

  • 临床药师与合理用药
  • 第十一章 临床药师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现.2011年卫生部颁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对医院药学部门的临床药学工作进一步明确.要求各医院药学部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要求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 ...

  • 健康报网答案
  • 国家基本药物及政策(2012年版)必修 1. 下列哪些是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目标(ABCD) 保证基本药物公平可及合理使用 改革医疗机构"以药补医"机制 减轻广大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促进生产流通企业资源优化整合 2. 国家药物政策的组成要素有哪几项(ABCD) 基本药物遴选 可 ...

  • 临床药理学问答题总结(含金量很高)
  • 1.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 2. 临床药理学的意义 3.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和任务 4. 新药临床试验 5. 生物等效性试验(bioequivalency testing) 7. 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 8. 新药 9. 药物浓度分析方法 10. 四性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