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探索
摘要:随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党员干部的敬业精神、遵规守纪、工作作风的现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有效途径,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党员干部;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41-01
一、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一是思维钝化。党员干部忙于事务性工作,缺乏自觉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眼界不够开阔,思路不够活跃。二是工作作风不实。满足于过去的一些成绩,深入基层不够,调查研究不深。用电话代替走访,会议代替落实,命令代替指导。三是行政工作能力偏低。开拓创新能力不足,习惯用老办法、凭老经验来思考解决问题,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力不从心。四是贯彻落实不力。个别党员干部责任感不强,工作拖沓,效率不高,工作不够大胆,对组织上安排部署的工作贯彻执行不力。
(二)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发展
一是在年龄结构上,存在年龄偏大。党员干部平均年龄较大,干部中学历比例偏低的问题。二是梯度人才培养工作不够理想。在对
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感认识不足,缺乏系统培养,干部成长缓慢。三是复合型管理干部较少。干部知识单一,经历单一,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干部交流和晋升空间较小,弱化了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在企业垂直管理体制下,干部交流和职务晋升的空间相对较小。受单位职数职位、干部素质能力、工作实际需要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干部调整交流的机会和范围有限,导致个别干部在同一单位、同一岗位上工作数十年,逐渐产生了消极懈怠、得过且过的心理,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
(四)干部队伍管理机制不完善,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
一是用人机制不够完善。干部“上”的机制较为完备,而“下”的机制不够健全。判断干部应该“下”的标准不明确、不规范,使一些干部缺乏进取意识。二是干部教育培养机制比较滞后。干部资源配置的统筹性和计划性还不够完善,岗位培训缺乏有针对性措施。三是激励措施单一。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干部的奖励机制还不健全,力度也不够,挫伤了干部的工作热情。四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仅靠年终考核而忽视了日常管理,造成了少数干部干工作满足于应付,怕担责任、逃避责任,使边缘工作无人过问。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主要思路
(一)强化理论武装,提高干部政治素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党员干部在学习方式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设立“学习管理信息平台”,把上级会议精神、
时事政治及业务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定期对学习内容更新,引导干部参与网上学习、交流。二是注重党性修养,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党性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实际出发增强执政为民优质服务意识,政治上把关定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塑造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坚持选用干部讲程序、重规范,确保选人用人质量。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完善民主推荐程序,落实职工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三是不断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实行能级管理,综合职务级别、学历资历、素质能力、业绩表现等因素,实现对干部职工的科学评定分级。在日常工作中,将干部的能级津贴与每季度的目标管理考核结果紧密挂起钩来,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三)加强对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要解放思想、勇于打破常规,不求全责备,培养选拔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宗旨意识强、清正廉洁、开拓创新、群众满意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管理人员中来。
二是推进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干部队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
人才是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升企业实力的需要。要积极发挥技术干部的作用,开展好各种专题培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是做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拓宽青年后备干部锻炼、实践的渠道,安排后备干部到矛盾较为突出、情况较为复杂的重要工作和重大工程中接受考验,采取教育培训、轮岗交流等方式,改善知识结构,丰富工作阅历,为培养后备干部搭建成长平台。
(四)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提高干部工作水平
第一,制度执行。要严格按照《党员干部管理规定》办事,构筑起围绕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监督管理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干部管理工作中应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确保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第二,制约机制。一是机制制约,要坚持干部任免程序。要减少“相马”任用,增多“赛马’选拔,逐步扩大公开考试,选任干部的范围。二是责任制约,建立用人责任风险体系。实行谁推荐谁负责,谁担风险。建立任用干部责任单,责任单上写明推荐人、考察人,主要领导的意见及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结论、评价等,做到环环有人负责,有人承担相应的风险,出现失误,分别追究责任。三是群众制约,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干部任用不搞神秘化,选任干部时要把哪些岗位需配什么干部告诉群众,让群众帮领导物色合适人选。组织部门在考察干部时,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禁止搞“蜻蜓点水式”的考察或有选择的征求意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强企业党员干部队伍管理要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效的组织干部工作运行机制,努力开创干部工作新局面,为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企业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探索
摘要:随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党员干部的敬业精神、遵规守纪、工作作风的现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有效途径,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党员干部;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41-01
一、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一是思维钝化。党员干部忙于事务性工作,缺乏自觉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眼界不够开阔,思路不够活跃。二是工作作风不实。满足于过去的一些成绩,深入基层不够,调查研究不深。用电话代替走访,会议代替落实,命令代替指导。三是行政工作能力偏低。开拓创新能力不足,习惯用老办法、凭老经验来思考解决问题,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力不从心。四是贯彻落实不力。个别党员干部责任感不强,工作拖沓,效率不高,工作不够大胆,对组织上安排部署的工作贯彻执行不力。
(二)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发展
一是在年龄结构上,存在年龄偏大。党员干部平均年龄较大,干部中学历比例偏低的问题。二是梯度人才培养工作不够理想。在对
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感认识不足,缺乏系统培养,干部成长缓慢。三是复合型管理干部较少。干部知识单一,经历单一,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干部交流和晋升空间较小,弱化了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在企业垂直管理体制下,干部交流和职务晋升的空间相对较小。受单位职数职位、干部素质能力、工作实际需要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干部调整交流的机会和范围有限,导致个别干部在同一单位、同一岗位上工作数十年,逐渐产生了消极懈怠、得过且过的心理,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
(四)干部队伍管理机制不完善,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
一是用人机制不够完善。干部“上”的机制较为完备,而“下”的机制不够健全。判断干部应该“下”的标准不明确、不规范,使一些干部缺乏进取意识。二是干部教育培养机制比较滞后。干部资源配置的统筹性和计划性还不够完善,岗位培训缺乏有针对性措施。三是激励措施单一。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干部的奖励机制还不健全,力度也不够,挫伤了干部的工作热情。四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仅靠年终考核而忽视了日常管理,造成了少数干部干工作满足于应付,怕担责任、逃避责任,使边缘工作无人过问。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主要思路
(一)强化理论武装,提高干部政治素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党员干部在学习方式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设立“学习管理信息平台”,把上级会议精神、
时事政治及业务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定期对学习内容更新,引导干部参与网上学习、交流。二是注重党性修养,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党性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实际出发增强执政为民优质服务意识,政治上把关定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塑造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坚持选用干部讲程序、重规范,确保选人用人质量。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完善民主推荐程序,落实职工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三是不断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实行能级管理,综合职务级别、学历资历、素质能力、业绩表现等因素,实现对干部职工的科学评定分级。在日常工作中,将干部的能级津贴与每季度的目标管理考核结果紧密挂起钩来,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三)加强对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要解放思想、勇于打破常规,不求全责备,培养选拔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宗旨意识强、清正廉洁、开拓创新、群众满意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管理人员中来。
二是推进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干部队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
人才是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升企业实力的需要。要积极发挥技术干部的作用,开展好各种专题培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是做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拓宽青年后备干部锻炼、实践的渠道,安排后备干部到矛盾较为突出、情况较为复杂的重要工作和重大工程中接受考验,采取教育培训、轮岗交流等方式,改善知识结构,丰富工作阅历,为培养后备干部搭建成长平台。
(四)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提高干部工作水平
第一,制度执行。要严格按照《党员干部管理规定》办事,构筑起围绕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监督管理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干部管理工作中应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确保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第二,制约机制。一是机制制约,要坚持干部任免程序。要减少“相马”任用,增多“赛马’选拔,逐步扩大公开考试,选任干部的范围。二是责任制约,建立用人责任风险体系。实行谁推荐谁负责,谁担风险。建立任用干部责任单,责任单上写明推荐人、考察人,主要领导的意见及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结论、评价等,做到环环有人负责,有人承担相应的风险,出现失误,分别追究责任。三是群众制约,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干部任用不搞神秘化,选任干部时要把哪些岗位需配什么干部告诉群众,让群众帮领导物色合适人选。组织部门在考察干部时,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禁止搞“蜻蜓点水式”的考察或有选择的征求意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强企业党员干部队伍管理要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效的组织干部工作运行机制,努力开创干部工作新局面,为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