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彭后裔觅踪--碑刻.史载中线索(四)

岑彭后裔觅踪——碑刻、史载中线索

四、隋·唐·五代十国岑氏

(一)隋:

隋代岑氏知名者分别附见于《南史》“岑善方”、“岑之敬”本传:

岑之元:岑善方之子。太子舍人,早卒。岑之元与“涉猎有才藻、善剧谈,天保中(公元550年—559年),为舍人”的韦琳交游甚密,曾于梦中获韦琳赠诗。

岑之利:岑善方之子。仕隋,历安固令,郴、义、江三州司马、零陵郡丞。

岑之象:岑善方之子。掌式中士,隋文帝相府参军事。后仕隋,历尚书虞部员外郎、邵陵、上宜、渭南、邯郸四县令。

岑德润:岑之敬子,官至中军吴兴王记室。按:吴兴王陈胤是陈后主长子。祯明二年(588)六月,后主改立始安王陈深为太子,陈胤被为吴兴王, 半年后陈亡,岑德润官其“记室”也只有半年。入隋后岑德润是否任官不详。著有《鸡鸣篇》、《赋得临街危石》、《咏灰》、《咏鱼》等诗作。2004年新疆木纳尔102号墓出土的一些文书残片中还一件学生习字,抄的是隋朝岑德润的《咏鱼》诗,其时或以诗鸣于世。

岑之利、之元、之象嗣裔未载。岑德润有子名道愿,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与岭云江月辉映三峡”。

―――――――――――――――――――――――――――――――――――――――

关于岑道愿,据《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载:岑道愿,江陵人。隋末避难诉三峡至万州,隐居岩穴,“常食黄精,时百余岁,肤若冰雪,浩然莫见喜愠”,至“贞观十乃年化”,后来显灵济人脱危遂为世人奉为神仙。唐代德宗贞元年间,武则天曾侄孙、监察御史段文昌撰《岑公洞记》曰“先生浩劫士也,何乃练动观听为神奇。探其迹,当以浮世聋瞽,不省至道,故以感发之。”

宋神宗熙宁十年,万州大旱,百姓于“岑公洞”焚香梼雨应验。太守闻于朝,岑道愿被“诏封虚鉴真人”。(×十年后)后来的万州太守又请其“忝预末派”的岑象求撰《萬州虛鑒真人岑公洞記》,兹录如下:

“周文王異母弟耀之子渠,成王封諸岑古梁國岑亭是也,漢魏而下隷南陽棘陽縣,今唐州胡陽西北四十里有棘陽城,盖岑世家於此。党锢起,公避地盐官,又为盐官人;其后去梁居江陵。隋末天下乱,公溯江逃难至南浦爱龛岩,遂止。其下片衣粒米悉无,晏坐凡二十年,兀然逝去,郡人慕之塑像龛间,世世奉侍无懈。唐独孤霖,段文昌,皆为文记公之德。

熙宁十年夏五月大旱,靡神不举,久靳膏泽。守臣旨公恳祷,即日雨大霪一境沾足。部刺史表其事,天子嘉之,优诏贲饰,赠公虚鉴真人。公之道遂大昭著。

窃原公去世余六百岁,名迹几泯,一旦神灵显发,称谓与庄、老、文、列等。故何也?请以宗姓言之,光武起,宛叶征南以才武夺兵,行如神所向,无不风靡,位参四七之列;梁武苦於奉佛,宝唱以术业,敷扬秘典,首载僧史;东晋僧猛以孤节卓行,冠比邱尼;唐太宗经营洪业,中令景仁以清材奥识为房、杜、亚夫。或迹耀清简,或名标宝藏,皆事暴一时,誉高当世。岑公趣向惟清虚静默,未尝有一言垂后,寂灭已久,而隐德升闻膺此褒录声宝暴白,与岭云江月辉映三峡,品目高远迨非偶然。盖征南以功,唱以学,猛以行,中令以才,而公以道;修蕴涵蓄深浅不同,故其报有崇卑,久近之异,无足怪也。

郡守盖君休璟谓予忝预末派,使来求文,故为述其由来。系以赞云:虚造冲漠兮,鉴察幽隐,秉德既然兮,锡号惟允,静无所营兮,动无所蕴,稽神灵之显发兮,庸讵非道力之强,悯公居此岩二十年兮,万人奉公也,甚庄公去此岩二十世兮,万人思公兮,未央孤云投壑兮,谓公之袂落霞垂岫兮,想公之裳公乎曷归兮,俨遗像於岩房望崆峒之辽邈兮,谩传广成之修炼顾石室之依然兮,深怅赤松之弗见,念余派涓涓其不泯兮,振起奚望於孤生,惟真迹之绵绵兮,夫预海田之变。

元符元年六月三日,朝请大夫知襄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兼提举房随,郢州兵马巡检,公事柱国,借紫岑象求撰。”

岑象求对岑道愿颇为推崇,他將道愿、僧猛、宝唱与岑彭、岑文本同列,视为应当名标青史的南阳岑氏五大伟人,可谓独具慧眼。

―――――――――――――――――――――――――――――――――――――――

四、隋·唐·五代十国岑氏

(二)唐:

唐代岑氏行迹主要見于新、旧《唐书》岑文本本传和“宰相世系表·岑氏”。

後晋刘昫等人篡编的《旧唐书》“岑文本传”,可考岑文本生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享年51岁;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篡编的《新唐书》“岑文本传”删省较多,且略其享年则无从考其生年;“宰相世系表·岑氏”所列人物亦显有遗漏。

岑文本相太宗,岑长倩相武则天,岑羲相中宗,一门三宰相,弟子皆为官,用句套话说就是“南阳岑氏中兴”。

不过,天道无常、福祸相倚,唐代岑氏在“中兴”之际也曾遭遇两次沉重打击,付出的惨重代价在“岑文本传”中一笔带过,但在《大唐朝散大夫行润州句容县令岑君德政碑》中却有相对较详的记载。该碑刻立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由张景毓撰文,释翘微书碑。篆额虽曰“句容县令岑君德政碑”,实际上句容县县衙主要官吏人人有份,无一遗漏。碑文洋洋洒洒3000余字,笔者仅录其相关文字发议论:

“……君名植,字德茂,南阳棘阳人也。其先出自颛顼氏,后稷之後,周文王母弟辉。克定殷墟,封为岑子,今梁国岑亭,即其地也,因以为姓。代居南阳之棘阳,十三代孙善方,随梁宣帝西上,因官投迹,寓居於荆州焉。”

碑文略去棘阳岑氏的两次迁徒,直谓岑善方为“十三代孙”,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后延了三代——唐人撰文书时犹健在的唐人事立碑,当从碑文。笔者据此认为,由岑善方上溯“十三代”当到直到岑轲名下,即岑善方为岑轲的“十三代孙”。

碑文云岑植“高祖善方,梁骠骑大将军。周起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长宁县开国公”、“曾祖之象,隋虞部员外侍郎,袭爵长宁公”、“祖文本皇朝中书令兼太子宾客宏文馆学士江宁县开国伯”、“父景倩,周大中大夫行麟台著作郎兼宏文馆学士”,岑植本人为“特授蒲州司户参军事”,世次清晰。然而,不久岑植就“俄以亲累,左授夔州云安县丞”。

这里的“亲累”所指就是因岑文本兄文叔之子岑长倩被诛遭遇的第一次打击,碑文对此事略而不书,具体情况附見于“岑文本传”:

“长倩,少孤,为文本鞠爱。永淳中,累官至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垂拱初,自夏官尚书迁内史,知夏官事。俄拜文昌右相,封邓国公。武后擅位,喜符瑞事,群臣争言之。长倩惧,间亦开陈,请改皇嗣为武氏,且为周家储贰。后顺许,赐实封户五百,加特进、辅国大将军。凤阁舍人张嘉福、洛州民王庆之建请以武承嗣为皇太子,长倩谓皇嗣在东宫,不宜更立,与格辅元不署,奏请切责嘉福等。和州浮屠上《大云经》,著革命事,后喜,始诏天下立大云寺。长倩争不可,繇是与诸武忤,罢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征吐蕃。未至,召还,下狱。来俊臣胁诬长倩与辅元、欧阳通数十族谋反,斩于市,五子同赐死,发暴先墓。睿宗立,追复官爵,备礼改葬。”

岑长倩父子被诛,在朝为官的族親都受到牽连被眨官调职。岑植被贬为云安县丞,秩满又碰上“丁府君忧去职”,三年守制之后“调衢州司仓参军”,在任期间“寻沐恩旨,雪其亲累”, 太常博士来的似乎突然,实则是沾了乃兄岑羲的光——碑文说“君之兄羲,材望冠时,声名动俗”。

岑羲具体情况亦附見于“岑文本传”,他进士出身,累官至太常博士时因受“亲累”被贬为郴州司法参军,后迁金坛令。“武后令宰相举为员外郎者,韦嗣立荐羲,且言惟长倩为累,久不进。后曰:‘羲诚材,何诿之拘?’即拜天官员外郎。于是,坐亲废者皆得援而进矣”,岑植亦因之“擢授润州句容县令”。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危卧床不起,其侄武三思当权。侍中敬晖欲上表请削武氏王号,众人畏惧不敢执笔,岑羲时为中书舍人,毅然草拟表书,辞情激切,得罪了武三思,被降为秘书少监。隨后,宰相张柬之等几位大臣在羽林军的支持下发动政变,中宗李显复登帝位。岑羲转迁吏部侍郎,以清廉守正识拔人才备受称赞,名声大噪,“寻加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这就是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大唐朝散大夫行润州句容县令岑君德政碑》撰文刻石的时空背景。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五月中宗暴死,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拥立被废的睿宗李旦复位,改年号为“景云元年”。岑羲与太平公主关係密切,因之累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南阳郡公,参知政事,监修国史,删定格令,岑长倩也因之“追复官爵,备礼改葬”。此时岑羲“兄献为国子司业,仲翔陕州刺史,仲休商州刺史,兄弟子侄在清要者数十人”,可谓唐代岑氏的鼎盛时期。

然而“鼎盛时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次年七月,太平公主图谋政变,欲取侄子李隆基帝位自为。不料消息洩漏,李隆基先发制人,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岑羲因“坐豫太平公主谋,诛,籍其家。”

以岑羲“兄弟子侄在清要者数十人”一语考“宰相世系表·岑氏”,其表所列人物亦显有遗漏。

岑彭后裔觅踪——碑刻、史载中线索

四、隋·唐·五代十国岑氏

(一)隋:

隋代岑氏知名者分别附见于《南史》“岑善方”、“岑之敬”本传:

岑之元:岑善方之子。太子舍人,早卒。岑之元与“涉猎有才藻、善剧谈,天保中(公元550年—559年),为舍人”的韦琳交游甚密,曾于梦中获韦琳赠诗。

岑之利:岑善方之子。仕隋,历安固令,郴、义、江三州司马、零陵郡丞。

岑之象:岑善方之子。掌式中士,隋文帝相府参军事。后仕隋,历尚书虞部员外郎、邵陵、上宜、渭南、邯郸四县令。

岑德润:岑之敬子,官至中军吴兴王记室。按:吴兴王陈胤是陈后主长子。祯明二年(588)六月,后主改立始安王陈深为太子,陈胤被为吴兴王, 半年后陈亡,岑德润官其“记室”也只有半年。入隋后岑德润是否任官不详。著有《鸡鸣篇》、《赋得临街危石》、《咏灰》、《咏鱼》等诗作。2004年新疆木纳尔102号墓出土的一些文书残片中还一件学生习字,抄的是隋朝岑德润的《咏鱼》诗,其时或以诗鸣于世。

岑之利、之元、之象嗣裔未载。岑德润有子名道愿,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与岭云江月辉映三峡”。

―――――――――――――――――――――――――――――――――――――――

关于岑道愿,据《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载:岑道愿,江陵人。隋末避难诉三峡至万州,隐居岩穴,“常食黄精,时百余岁,肤若冰雪,浩然莫见喜愠”,至“贞观十乃年化”,后来显灵济人脱危遂为世人奉为神仙。唐代德宗贞元年间,武则天曾侄孙、监察御史段文昌撰《岑公洞记》曰“先生浩劫士也,何乃练动观听为神奇。探其迹,当以浮世聋瞽,不省至道,故以感发之。”

宋神宗熙宁十年,万州大旱,百姓于“岑公洞”焚香梼雨应验。太守闻于朝,岑道愿被“诏封虚鉴真人”。(×十年后)后来的万州太守又请其“忝预末派”的岑象求撰《萬州虛鑒真人岑公洞記》,兹录如下:

“周文王異母弟耀之子渠,成王封諸岑古梁國岑亭是也,漢魏而下隷南陽棘陽縣,今唐州胡陽西北四十里有棘陽城,盖岑世家於此。党锢起,公避地盐官,又为盐官人;其后去梁居江陵。隋末天下乱,公溯江逃难至南浦爱龛岩,遂止。其下片衣粒米悉无,晏坐凡二十年,兀然逝去,郡人慕之塑像龛间,世世奉侍无懈。唐独孤霖,段文昌,皆为文记公之德。

熙宁十年夏五月大旱,靡神不举,久靳膏泽。守臣旨公恳祷,即日雨大霪一境沾足。部刺史表其事,天子嘉之,优诏贲饰,赠公虚鉴真人。公之道遂大昭著。

窃原公去世余六百岁,名迹几泯,一旦神灵显发,称谓与庄、老、文、列等。故何也?请以宗姓言之,光武起,宛叶征南以才武夺兵,行如神所向,无不风靡,位参四七之列;梁武苦於奉佛,宝唱以术业,敷扬秘典,首载僧史;东晋僧猛以孤节卓行,冠比邱尼;唐太宗经营洪业,中令景仁以清材奥识为房、杜、亚夫。或迹耀清简,或名标宝藏,皆事暴一时,誉高当世。岑公趣向惟清虚静默,未尝有一言垂后,寂灭已久,而隐德升闻膺此褒录声宝暴白,与岭云江月辉映三峡,品目高远迨非偶然。盖征南以功,唱以学,猛以行,中令以才,而公以道;修蕴涵蓄深浅不同,故其报有崇卑,久近之异,无足怪也。

郡守盖君休璟谓予忝预末派,使来求文,故为述其由来。系以赞云:虚造冲漠兮,鉴察幽隐,秉德既然兮,锡号惟允,静无所营兮,动无所蕴,稽神灵之显发兮,庸讵非道力之强,悯公居此岩二十年兮,万人奉公也,甚庄公去此岩二十世兮,万人思公兮,未央孤云投壑兮,谓公之袂落霞垂岫兮,想公之裳公乎曷归兮,俨遗像於岩房望崆峒之辽邈兮,谩传广成之修炼顾石室之依然兮,深怅赤松之弗见,念余派涓涓其不泯兮,振起奚望於孤生,惟真迹之绵绵兮,夫预海田之变。

元符元年六月三日,朝请大夫知襄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兼提举房随,郢州兵马巡检,公事柱国,借紫岑象求撰。”

岑象求对岑道愿颇为推崇,他將道愿、僧猛、宝唱与岑彭、岑文本同列,视为应当名标青史的南阳岑氏五大伟人,可谓独具慧眼。

―――――――――――――――――――――――――――――――――――――――

四、隋·唐·五代十国岑氏

(二)唐:

唐代岑氏行迹主要見于新、旧《唐书》岑文本本传和“宰相世系表·岑氏”。

後晋刘昫等人篡编的《旧唐书》“岑文本传”,可考岑文本生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享年51岁;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篡编的《新唐书》“岑文本传”删省较多,且略其享年则无从考其生年;“宰相世系表·岑氏”所列人物亦显有遗漏。

岑文本相太宗,岑长倩相武则天,岑羲相中宗,一门三宰相,弟子皆为官,用句套话说就是“南阳岑氏中兴”。

不过,天道无常、福祸相倚,唐代岑氏在“中兴”之际也曾遭遇两次沉重打击,付出的惨重代价在“岑文本传”中一笔带过,但在《大唐朝散大夫行润州句容县令岑君德政碑》中却有相对较详的记载。该碑刻立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由张景毓撰文,释翘微书碑。篆额虽曰“句容县令岑君德政碑”,实际上句容县县衙主要官吏人人有份,无一遗漏。碑文洋洋洒洒3000余字,笔者仅录其相关文字发议论:

“……君名植,字德茂,南阳棘阳人也。其先出自颛顼氏,后稷之後,周文王母弟辉。克定殷墟,封为岑子,今梁国岑亭,即其地也,因以为姓。代居南阳之棘阳,十三代孙善方,随梁宣帝西上,因官投迹,寓居於荆州焉。”

碑文略去棘阳岑氏的两次迁徒,直谓岑善方为“十三代孙”,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后延了三代——唐人撰文书时犹健在的唐人事立碑,当从碑文。笔者据此认为,由岑善方上溯“十三代”当到直到岑轲名下,即岑善方为岑轲的“十三代孙”。

碑文云岑植“高祖善方,梁骠骑大将军。周起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长宁县开国公”、“曾祖之象,隋虞部员外侍郎,袭爵长宁公”、“祖文本皇朝中书令兼太子宾客宏文馆学士江宁县开国伯”、“父景倩,周大中大夫行麟台著作郎兼宏文馆学士”,岑植本人为“特授蒲州司户参军事”,世次清晰。然而,不久岑植就“俄以亲累,左授夔州云安县丞”。

这里的“亲累”所指就是因岑文本兄文叔之子岑长倩被诛遭遇的第一次打击,碑文对此事略而不书,具体情况附見于“岑文本传”:

“长倩,少孤,为文本鞠爱。永淳中,累官至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垂拱初,自夏官尚书迁内史,知夏官事。俄拜文昌右相,封邓国公。武后擅位,喜符瑞事,群臣争言之。长倩惧,间亦开陈,请改皇嗣为武氏,且为周家储贰。后顺许,赐实封户五百,加特进、辅国大将军。凤阁舍人张嘉福、洛州民王庆之建请以武承嗣为皇太子,长倩谓皇嗣在东宫,不宜更立,与格辅元不署,奏请切责嘉福等。和州浮屠上《大云经》,著革命事,后喜,始诏天下立大云寺。长倩争不可,繇是与诸武忤,罢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征吐蕃。未至,召还,下狱。来俊臣胁诬长倩与辅元、欧阳通数十族谋反,斩于市,五子同赐死,发暴先墓。睿宗立,追复官爵,备礼改葬。”

岑长倩父子被诛,在朝为官的族親都受到牽连被眨官调职。岑植被贬为云安县丞,秩满又碰上“丁府君忧去职”,三年守制之后“调衢州司仓参军”,在任期间“寻沐恩旨,雪其亲累”, 太常博士来的似乎突然,实则是沾了乃兄岑羲的光——碑文说“君之兄羲,材望冠时,声名动俗”。

岑羲具体情况亦附見于“岑文本传”,他进士出身,累官至太常博士时因受“亲累”被贬为郴州司法参军,后迁金坛令。“武后令宰相举为员外郎者,韦嗣立荐羲,且言惟长倩为累,久不进。后曰:‘羲诚材,何诿之拘?’即拜天官员外郎。于是,坐亲废者皆得援而进矣”,岑植亦因之“擢授润州句容县令”。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危卧床不起,其侄武三思当权。侍中敬晖欲上表请削武氏王号,众人畏惧不敢执笔,岑羲时为中书舍人,毅然草拟表书,辞情激切,得罪了武三思,被降为秘书少监。隨后,宰相张柬之等几位大臣在羽林军的支持下发动政变,中宗李显复登帝位。岑羲转迁吏部侍郎,以清廉守正识拔人才备受称赞,名声大噪,“寻加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这就是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大唐朝散大夫行润州句容县令岑君德政碑》撰文刻石的时空背景。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五月中宗暴死,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拥立被废的睿宗李旦复位,改年号为“景云元年”。岑羲与太平公主关係密切,因之累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南阳郡公,参知政事,监修国史,删定格令,岑长倩也因之“追复官爵,备礼改葬”。此时岑羲“兄献为国子司业,仲翔陕州刺史,仲休商州刺史,兄弟子侄在清要者数十人”,可谓唐代岑氏的鼎盛时期。

然而“鼎盛时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次年七月,太平公主图谋政变,欲取侄子李隆基帝位自为。不料消息洩漏,李隆基先发制人,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岑羲因“坐豫太平公主谋,诛,籍其家。”

以岑羲“兄弟子侄在清要者数十人”一语考“宰相世系表·岑氏”,其表所列人物亦显有遗漏。


相关内容

  • 大槐树移民家谱八
  • 大槐树移民家谱八 1.(河南)巩义白沙崔氏祠堂 一.概况.崔氏祠堂位于巩义市孝义镇白沙村北部,坐北向南,祠堂后面紧靠东西向的开洛高速公路,两侧为居民住宅,前面为广场.据崔氏族人传说,祠堂始建于明朝.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扩建,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和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 ...

  • 鹿邑太清宫导游词
  • 鹿邑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为老子的诞生地.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为了便于对天下的统治,抬高家族地位,就听从吉善行的建议,认老子为祖宗,派人在汉老子庙的基础上予以扩建,规模如京城王宫,做为皇室 ...

  • 南阳武侯祠
  • 1 南阳武侯祠简介 编辑本段 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庵,位于南阳市西南的卧龙岗上.它是古人为纪念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而修建的一所祠堂.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刘禹锡有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 ...

  • 福建泉州清净寺导游词
  • 欢迎各位朋友光临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泉州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清真寺",创建于伊斯兰历400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的,占地面积约二千五佰平方米,是 ...

  • [魏晋碑刻][高崧墓志]
  • <高崧墓志> 2011-07-24 22:07:53|  分类: [魏晋碑刻] |字号 订阅 高崧墓志 此墓志与"高崧夫人谢氏墓志"于1998年同出土于南京仙鹤门外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一六朝墓中.墓主高崧, 字茂琰,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为东晋名臣,曾任侍中等显职,职 ...

  • 平顶山市"根"文化资源
  • 平顶山市"根"文化资源 一.平顶山市"根"文化资源概况 根据考古发现,八千年前,平顶山市就有较大原始部落群活动,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其中,发源于这里的"根"文化有:刘.叶两个姓氏文化,楚长城.汝瓷.曲剧.马街书会.赵庄魔术.香山观音 ...

  • 五百年前是一家
  • 这个说法上个世纪出就有了,再往前推500年大约是明朝初年.明初刚刚经历了战乱和灾荒,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人口急剧减少,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恢复生产,明廷决定从山西往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移民.比较有名的是山西洪洞县北的大槐树.."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

  • 保护文物倡议书
  • 近期,xx镇发起了以“保护xx文物,留住历史痕迹”为主题的文物普查活动,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摸清xx现存的碑刻、石刻等历史遗迹,从而进行有效地保护、利用和管理。 xx是千年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历史的长河中曾存在文庙、关帝庙、报恩寺等20余处祠堂庙宇,父子状元坊、龙门 ...

  • "西湖三忠肃" 岳飞于谦还有一个是谁?·杭州日报
  • "西湖三忠肃" 岳飞于谦还有一个是谁? 海内外陈文龙后裔昨共同祭祖 2016-04-08 文龙公墓位于杭州市葛岭南坡,智果寺西侧. 本报讯(记者 王紫微)昨天,时隔740年之后,福建和杭州的陈氏后裔终于见面了--在智果寺旁的陈文龙墓前,600多位海内外来客共同祭拜了先祖. 陈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