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_陈文旭

2010年6月第6期

总第196期

理论学刊TheoryJournal

Jun.2010No.6Ser.No.196

党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陈文旭,陈树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4)

〔摘

*

1978年,要〕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重新确

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从这个视角出发来深刻剖析两者之间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

〔关键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统一〔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0)06-0026-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

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前提,两者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统一性。

一、邓小平同志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全党面临两大拨乱反正问题:在政治路线上是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组织路线上是阻扰,还是尽快平反冤假错案、恢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干部的工作?但是,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都遇到了“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

)的阻挠,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致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徘徊的局面。在中国向

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重新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为了冲破禁锢,首先抓住思想路线拨乱反正这一环节,

,率先批评“两个凡是”吹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角。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问

*

。那题,强调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什么才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精髓呢?在同么,

:“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一次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同年9月19日在同教育部负责人的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把实事求是概括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此后,髓”邓小平在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

不断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讨论的过程中,

,的根本态度、根本观点、根本方法”是“毛泽东思想

。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

:“实事求是、又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也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是毛泽东思。同年9月,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邓小平同志从朝

鲜访问回来,在东北地区视察时,他又多次正式把实。事求是概括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在1978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高到党的思想:“只有解放思想,路线的高度。他指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6&ZD005)的阶段性成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邓小平的这一讲话,彻底否定了“两个

,凡是”从而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1980年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

:“三中全三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更加明确地指出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

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想路线。马克思、

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

‘实事求是’括为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P278)”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据此,党的十二依据邓小平的阐述,对党的思想大通过修改的党章,

:“一切从实际出发,路线做了完整的表述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988年5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莫桑比克总:“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统希萨诺时指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

[2](P260)”要独立思考。可见,邓小平已经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建设中国自己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紧密联

系在了一起。在1992年初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判断改革开放措施是非得失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述谈话内容无不体现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检验和发展,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经形成为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在实事求是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胜利和遭受挫折的历史经验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

历史性决策,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国内大旗帜,

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

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以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着力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首先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可以说,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更是我们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什么时候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挫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完整地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深刻说明了邓小平、“三个代表”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之间的关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三个代表”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

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历史性重大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是我们全部理论的主题,也是我们全部实践的主题,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和信念,是党和人民最可宝贵的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和精神财富,

思想基础。

三、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内在统一性思想路线,亦即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途径、原则和方法。在认识的本质问题遵循的方向、上,向来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认识或实践的过程中,从物到思想即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路线是根本的思想路线。只有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才能制定出符合国情、符合时代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以政治家的非凡远见卓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充分说明,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两者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统一性。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从思想路线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

科学性,决定了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主义

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内在地蕴含了与时俱进的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新时期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

:“实事求是,从改革开放实践看,邓小平指出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1](P143)

”是。这样,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武器,破除新的教条主义,批判

“两个凡是”,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思想基础,成功地开辟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邓小平理论命题。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坚持解放思想、

”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胡锦

:“马克思主义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

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

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召力。在当代中国,

系必须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为适应

,“三个代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性重要。“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便应运而生重要思

想是在新形势下使我们党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有力保障。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重点发展论和辩证发展论的核心理念,为我们党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情况下,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反对

“左”各种的和右的思想倾向,使我们党永远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法宝。

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我们党真正坚持、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党的思想路线像一根红线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

实事求是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总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像一根红线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使中国社会主义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解放思想,除旧布新,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创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社

式,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其后,我们党又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继续探索创新,提“三个代表”出了重要思想,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在一系列基本问题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改革开放跨入了新的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上解放要在

思想、开拓创新,为此,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对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

这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无一不是解放思

实事求是的结晶。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的思想想、

路线,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事实证明,善于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来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断走向辉煌的卓越领导艺术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内在统一性集中体现在二者对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原则的终极追求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是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毛泽东始终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因而人民群众是我们全心全意服务的对象。为此,我们党制定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规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宗旨。

科学发展观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史观,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因而在实践中始终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建设为民,认真履行党的宗旨。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党坚持了人民

利益至上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可见,无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者都深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哲学原则的终极追求。

(四)党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二者内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出

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

”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一如既往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将党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形成、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着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精髓。由此可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内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邓小平文选:第2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邓小平文选:第3卷[作者简介:陈文旭(1981—

),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女,北京交通

院博士研究生;陈树文(1954—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韩强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ABSTRACTSOFSOMEMAJORTREATISES

StudyofandPopularizationofMarxism

thePerspectiveoftheCulturalFormTransformation

JingZhang&RongshengWu(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

Abstract:Themulti-culturalformtransformationofChinesesocietyandthehistoricalevolutionofthesinici-andpopularizationofMarxismhavebeenthetwoimportanthistoricalcluesinChinesesocialsincetheendofthe19thcentury.Botharecoincidentatthestartingtime,positivelyinteractiveintheprocessandorganicallyunifiedinthemorphologicalchange.Themulti-culturalpatterntransformationofsocietyisthedeepculturalmotiveofthesinicizationandpopularizationofMarxism.Elite,dominantculture,popularcultureandotherculturalformsappearingintheprocessofthetransformationprovidednecessarytimeandculturalcontextfortherealizationofthe,modernizationandpopulari-ofMarxisminChina.

Keywords:culturalformtransformation;Marxism;sinicization;modernization;popularization

TheParty’sIdeologicalLineandtheTheoreticalSystem

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WenxuChen&ShuwenChen

(SchoolofMarxismofBeij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

ofHumanitiesofBeijingJiaotong,Beijing100044)

Abstract:In1978,whentheThirdPlenarySessionoftheEleventhCentralCommitteeoftheCPC,agreatim-historicconferenceheld,ComradeDengXiaoping,agreatpoliticianwithforesightedandsagacious,reestablishedtheideologicallin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Inthe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severalgenerationsofcentralcollectiveleadinggroupwithDengXiaoping,JiangZeminandHuJintaoatcorehaveledtheChinesepeopleofallnationalitiestotakeanactivepartinthegreatpracticeofsocialistmod-andformeda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Historyandrealityfullydemon-thatthereestablishmentoftheParty’sideologicallineisofgreat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fortheofthe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histexttriestoanalyzetheinherentu-ofthetwo.

Key:seekingtruthfromfacts;line;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internalunity

ItisUrgenttoStrengthentheStudyofIssueonAlienationoftheNeeds

QingYuan&DiMu

PhilosophyDepartmentoftheCentralParty,Beijing;SchoolofEconomicsof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5)

Abstract:AlienationisanimportantconceptemployedbyMarxintheearlytimetoanalyzetheinherentcon-ofthecapitalistmodeofproduction.Alienationofdemandmeansthatdemandisnolongertheexpecta-orrealizationoftheexistenceanddevelopmentconditionsthathumanbeingsneed.Onthecontrary,itharmsinterestsofsubjectandsocialinterestsandproducessocialphenomenawithnegative,suchasdemandalienation,demandobjectalienationanddemandbehavioralienation.Therearevariousreasonsforthede-alienation.Atpresent,thepathtosolvethedemandalienationistoadvocatethescientificandreasonableconceptinthecommunity,developeconomytomakethepeopleliveaprosperouslifewith,activelythepositivelifevalue,andestablishandimproverelevantrulesorregulationstoguidethepeople’sde-behavior.

2010年6月第6期

总第196期

理论学刊TheoryJournal

Jun.2010No.6Ser.No.196

党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陈文旭,陈树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4)

〔摘

*

1978年,要〕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重新确

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从这个视角出发来深刻剖析两者之间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

〔关键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统一〔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0)06-0026-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

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前提,两者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统一性。

一、邓小平同志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全党面临两大拨乱反正问题:在政治路线上是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组织路线上是阻扰,还是尽快平反冤假错案、恢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干部的工作?但是,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都遇到了“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

)的阻挠,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致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徘徊的局面。在中国向

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重新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为了冲破禁锢,首先抓住思想路线拨乱反正这一环节,

,率先批评“两个凡是”吹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角。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问

*

。那题,强调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什么才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精髓呢?在同么,

:“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一次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同年9月19日在同教育部负责人的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把实事求是概括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此后,髓”邓小平在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

不断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讨论的过程中,

,的根本态度、根本观点、根本方法”是“毛泽东思想

。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

:“实事求是、又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也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是毛泽东思。同年9月,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邓小平同志从朝

鲜访问回来,在东北地区视察时,他又多次正式把实。事求是概括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在1978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高到党的思想:“只有解放思想,路线的高度。他指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6&ZD005)的阶段性成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邓小平的这一讲话,彻底否定了“两个

,凡是”从而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1980年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

:“三中全三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更加明确地指出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

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想路线。马克思、

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

‘实事求是’括为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P278)”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据此,党的十二依据邓小平的阐述,对党的思想大通过修改的党章,

:“一切从实际出发,路线做了完整的表述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988年5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莫桑比克总:“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统希萨诺时指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

[2](P260)”要独立思考。可见,邓小平已经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建设中国自己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紧密联

系在了一起。在1992年初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判断改革开放措施是非得失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述谈话内容无不体现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检验和发展,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经形成为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在实事求是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胜利和遭受挫折的历史经验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

历史性决策,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国内大旗帜,

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

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以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着力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首先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可以说,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更是我们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什么时候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挫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完整地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深刻说明了邓小平、“三个代表”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之间的关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三个代表”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

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历史性重大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是我们全部理论的主题,也是我们全部实践的主题,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和信念,是党和人民最可宝贵的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和精神财富,

思想基础。

三、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内在统一性思想路线,亦即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途径、原则和方法。在认识的本质问题遵循的方向、上,向来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认识或实践的过程中,从物到思想即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路线是根本的思想路线。只有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才能制定出符合国情、符合时代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以政治家的非凡远见卓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充分说明,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两者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统一性。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从思想路线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

科学性,决定了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主义

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内在地蕴含了与时俱进的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新时期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

:“实事求是,从改革开放实践看,邓小平指出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1](P143)

”是。这样,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武器,破除新的教条主义,批判

“两个凡是”,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思想基础,成功地开辟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邓小平理论命题。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坚持解放思想、

”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胡锦

:“马克思主义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

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

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召力。在当代中国,

系必须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为适应

,“三个代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性重要。“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便应运而生重要思

想是在新形势下使我们党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有力保障。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重点发展论和辩证发展论的核心理念,为我们党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情况下,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反对

“左”各种的和右的思想倾向,使我们党永远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法宝。

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我们党真正坚持、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党的思想路线像一根红线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

实事求是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总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像一根红线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使中国社会主义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解放思想,除旧布新,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创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社

式,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其后,我们党又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继续探索创新,提“三个代表”出了重要思想,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在一系列基本问题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改革开放跨入了新的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上解放要在

思想、开拓创新,为此,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对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

这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无一不是解放思

实事求是的结晶。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的思想想、

路线,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事实证明,善于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来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断走向辉煌的卓越领导艺术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内在统一性集中体现在二者对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原则的终极追求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是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毛泽东始终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因而人民群众是我们全心全意服务的对象。为此,我们党制定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规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宗旨。

科学发展观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史观,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因而在实践中始终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建设为民,认真履行党的宗旨。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党坚持了人民

利益至上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可见,无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者都深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哲学原则的终极追求。

(四)党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二者内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出

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

”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一如既往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将党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形成、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着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精髓。由此可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内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邓小平文选:第2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邓小平文选:第3卷[作者简介:陈文旭(1981—

),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女,北京交通

院博士研究生;陈树文(1954—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韩强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ABSTRACTSOFSOMEMAJORTREATISES

StudyofandPopularizationofMarxism

thePerspectiveoftheCulturalFormTransformation

JingZhang&RongshengWu(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

Abstract:Themulti-culturalformtransformationofChinesesocietyandthehistoricalevolutionofthesinici-andpopularizationofMarxismhavebeenthetwoimportanthistoricalcluesinChinesesocialsincetheendofthe19thcentury.Botharecoincidentatthestartingtime,positivelyinteractiveintheprocessandorganicallyunifiedinthemorphologicalchange.Themulti-culturalpatterntransformationofsocietyisthedeepculturalmotiveofthesinicizationandpopularizationofMarxism.Elite,dominantculture,popularcultureandotherculturalformsappearingintheprocessofthetransformationprovidednecessarytimeandculturalcontextfortherealizationofthe,modernizationandpopulari-ofMarxisminChina.

Keywords:culturalformtransformation;Marxism;sinicization;modernization;popularization

TheParty’sIdeologicalLineandtheTheoreticalSystem

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WenxuChen&ShuwenChen

(SchoolofMarxismofBeij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

ofHumanitiesofBeijingJiaotong,Beijing100044)

Abstract:In1978,whentheThirdPlenarySessionoftheEleventhCentralCommitteeoftheCPC,agreatim-historicconferenceheld,ComradeDengXiaoping,agreatpoliticianwithforesightedandsagacious,reestablishedtheideologicallin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Inthe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severalgenerationsofcentralcollectiveleadinggroupwithDengXiaoping,JiangZeminandHuJintaoatcorehaveledtheChinesepeopleofallnationalitiestotakeanactivepartinthegreatpracticeofsocialistmod-andformeda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Historyandrealityfullydemon-thatthereestablishmentoftheParty’sideologicallineisofgreat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fortheofthe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histexttriestoanalyzetheinherentu-ofthetwo.

Key:seekingtruthfromfacts;line;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internalunity

ItisUrgenttoStrengthentheStudyofIssueonAlienationoftheNeeds

QingYuan&DiMu

PhilosophyDepartmentoftheCentralParty,Beijing;SchoolofEconomicsof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5)

Abstract:AlienationisanimportantconceptemployedbyMarxintheearlytimetoanalyzetheinherentcon-ofthecapitalistmodeofproduction.Alienationofdemandmeansthatdemandisnolongertheexpecta-orrealizationoftheexistenceanddevelopmentconditionsthathumanbeingsneed.Onthecontrary,itharmsinterestsofsubjectandsocialinterestsandproducessocialphenomenawithnegative,suchasdemandalienation,demandobjectalienationanddemandbehavioralienation.Therearevariousreasonsforthede-alienation.Atpresent,thepathtosolvethedemandalienationistoadvocatethescientificandreasonableconceptinthecommunity,developeconomytomakethepeopleliveaprosperouslifewith,activelythepositivelifevalue,andestablishandimproverelevantrulesorregulationstoguidethepeople’sde-behavior.


相关内容

  •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伟大成就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与巨大优势.本文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分析并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着重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道路 政治 文化 正 ...

  • 依法治国条件下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问题初探
  • 作者:陈文椿 岭南学刊 1999年06期 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开辟崭新的道路.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

  • [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班会策划书
  • "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班会 主办单位:思政部承办单位:临床二系活动策划:策 划 方 案 中国革命与建设理论教研室2011级C班 徐 尧 一.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增进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培养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 Legal SystemAndSociety 己口oB.1口(上) i▲籀Ij占缸金 采取t7)实措德加强j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裴丽赞"陈文司晓博 摘'要本丈指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着重发展.轻发展后教育管理,重组织上入党.轻思想上入党等问题,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 ...

  • 毛概--第一章总结
  • 第一章总结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3. 刘少奇在党 ...

  • 非凡的胆略
  • 作者:张虎生傅旭张首映 人民日报 1997年07期 在香港岛,在九龙,在"新界",我们时时处处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巨人的存在,都深深为香港各界同胞对他的无限崇敬所感动. 一位中年出租车司机得知我们是专程从北京来港采访回归庆典的记者,便从车门插兜里取出一份报纸递过来.头版上他重重地画 ...

  •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练习题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 1.中国共产党全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是在( ) A.1921年党的一大以后 B.延安整风运动以后 C.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 D.1978年十一届三中 ...

  • 毛概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 毛概第一章课后作业 第一章单项选择题 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A 2.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 )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

  • 毛概教学大纲
  • 安徽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13年修订版)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部分 一.课程性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2005年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