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历史上的重大战役之昌都之战

我军历史上的重大战役之昌都之战

中共进军西藏以二野十八军的三万兵力为主,从西康直逼藏东重镇昌都。另外几个方向的部队也同时出兵配合:陈赓一部两个团从云南进藏;新疆王震派遣一先遣部队向藏西阿里出发;西北军区的独立支队从玉树进军。四路进军,对西藏形成合围之势。

西藏噶厦政府将藏军三分之二的兵力(约七千至八千人)集中於昌都和金沙江一线,采取了与中共正面决战的战略,企图阻挡中共进藏的主力部队。这是一个毁灭性的错误。以素质和装备皆处於劣势的藏军,与兵力多数倍以上、刚打完取胜中国之战争的解放军进行阵地战,无异以卵击石。四十年後,当年进藏的十八军第二参谋长李觉将军这样评论:

当时西藏噶厦没有懂军事的人。它那些没有军事素养,没有经过训练,没有作战经验,没有正规编制,没有精良装备,没有後勤保障的老弱残兵,不应该与经验丰富、兵强马壮的解放军搞阵地战。他们应该主动放弃金沙江防线,把我们入藏部队放进去,集中优势兵力打後勤,阻我後撤,让天然的地理气候条件发挥作用,让入藏部队自行毁灭。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入藏军队,何愁西藏守不住?

确实,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进行人与人的战争,西藏无论如何是不成对手的。噶厦政府在战略上的不明智,关键就在於企图与中共进行人对人的战争,而不是把西藏的天作为抵抗的主力。西藏的天是西藏人的朋友和同盟者,却是中共军队的大敌。在後来藏军主力被消灭,中共军队进藏已无军事抵抗,仅面对西藏的天,其进藏的艰苦程度还被形容为第二次长征。长征是三十年代中共红军在江西根据地失败以後历时二年的一次突围逃亡(後来才打起北上抗日旗号),前有堵截,後有追击,行程二万五千里,从开始的三十万人,最後只剩三万人,坚苦卓绝。参加过长征的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对进军西藏的总结是:进军西藏和红军北上抗日所经受的艰苦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想西藏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给中国军队带来多大困难。

西藏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熟悉地理,善於隐蔽,有骑兵的机动性和号令群众坚壁清野的可能,如果不是早早地在决战中把自己的实力消耗一空,保存一定有生力量与战斗意志,采取堵截、骚扰、各个击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战,肯定可以给进藏的中共解放军增加更大的困难与伤亡。尤其是应当避免正面作战,主要以中共军队的後勤供应线为攻击目标。西藏人口稀少,不毛之地多,中共军队孤军入藏,失去其在中国内地擅长的取之於民补给方式(无民可取亦无物可取),军队补给的主要物资只能来自中国内地,因此必须有一条漫长的後勤供应线跟在部队後面。随着深入西藏,後勤线将越拉越长,防卫必然脆弱,更容易被打断。对大部队而言,後勤断则不战自垮。本来只能勉力对付西藏之天的中共军队,再加上一分人的敌手,其进藏是否会有阶段性的破产就成了未定之数。那时,西藏手里的牌就将多一些,加上中共当时又陷入了朝鲜战争,西藏获得更多的选择不是没有可能的。

可是,西藏当时没有采取适合自己的战略,反而把主力部队调往昌都远迎中共军队,等於帮助中共军队在作战期间把後勤线大大缩短,而且其後勤线皆在其可以免受攻击的控制区内(当时的金沙江以东的康区已被中共解放)。中共军队充分利用西藏把藏军主力送上门的机会,制定了一口吃掉的作战方案。一方面,从正面向固守金沙江一线和昌都地区的藏军发动缓慢进攻,不将其击溃,牵制藏军,使其举棋不定,不至於向西藏纵深回逃;另一方面,秘密调动主力部队向藏军後方迂回包抄,断其退路,完成对藏军的合围,将其一举全部歼灭,从而达到消灭藏军主力、瓦解西藏抵抗意志、迫使西藏当局归顺的目的。 开始於一九五○年十月六日的昌都战役基本顺利地实现了中共军队的作战意图。不到万人的藏军在几百公里的宽大正面组织防御,间隙很大。中共军队的迂回部队分多路渡江。藏军通讯落後,难以把中共军队的行动迅速上报指挥中心,形成明确判断。直到各处失败溃退到昌都的藏军官兵不断带回战败与伤亡的消息,表明战祸即将降临昌都,面对这种形势,驻守昌都的藏军司令阿沛。阿旺晋美多次与拉萨噶厦政府联系,请求将指挥部後撤到洛隆宗。十月十五日,阿沛的侍卫官错果再一次通过无线电台与噶厦的侍卫官都然娃进行口头交涉,这次交涉在西藏社会中成为一次着名的对话:

错果对都然娃说:请注意,我们已(用密电码向拉萨方面)发去了三封急电,尚未收到一句答覆,究竟发生了什麽事?就我们来说,我们深知自己处境困难,因而对我们来说一分一秒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您不给我们一个答覆,我们将无所适从。

对此,都然娃答覆说:此刻正是噶厦官员们举行郊宴的时候,他们全都参加郊宴去了,你们发来的密码电报正在加以翻译解读,了解电报内容之後我们就给你们覆电。错果对都然娃的答覆感到恼怒,毫无顾忌地带着西藏式绝交口吻气愤地说:让他们的郊宴见鬼去吧!尽管我们受阻於此,西藏受到外来威胁,而且我们的命运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改变,但是你还在那里胡扯什麽郊宴。 如果藏军早些回撤,也许还能多保持一些实力。但当时西藏的决策者谁也不想对撤出昌都的决定负责任。以往西藏总是能人算不如天算地渡过种种危机,依然幻想着神助的噶伦们带着侥幸心理照常参加郊宴,以避免面对昌都的告急。而驻守昌都的阿沛本人,虽然亦为噶伦之一,也不希望由自己承担放弃昌都的声名,呆在昌都消极等待拉萨指示。一直拖到十月十七日,阿沛才不得不决定撤退,然而那时已经失掉时机,解放军以惊人的速度昼夜兼程地完成了合围,刚好抢在藏军前面。除了少量藏军骑兵逃离,藏军主力退路被断。阿沛。阿旺晋美面对兵败如山倒的局面,知道继续抵抗已经无效,只得下令缴械投降。历时两周的昌都战役结束,占整个西藏正规军实力三分之二的昌都守军被全歼,包括阿沛。阿旺晋美在内的一批军官及二千七百多士兵被俘,昌都、类乌齐、宁静等大片地区被解放军占领,通往拉萨大路的门户洞开。西藏武装抵抗中共进藏的能力基本就此瓦解。昌都一役使西藏丧失了可以凭藉的军事资本。拉萨企望的外国干涉却如水中之月。英美等西方国家除了口头表示同情,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最希望西藏保持独立地位的无疑是印度,但是权衡利弊,它也不愿意为此与强大好斗的共产党中国成为敌人。西藏陷入绝境。然而这种内外交困并没有使得西藏上层足够清醒,他们反而把西藏的命运完全押到神佑之上。

我军历史上的重大战役之昌都之战

中共进军西藏以二野十八军的三万兵力为主,从西康直逼藏东重镇昌都。另外几个方向的部队也同时出兵配合:陈赓一部两个团从云南进藏;新疆王震派遣一先遣部队向藏西阿里出发;西北军区的独立支队从玉树进军。四路进军,对西藏形成合围之势。

西藏噶厦政府将藏军三分之二的兵力(约七千至八千人)集中於昌都和金沙江一线,采取了与中共正面决战的战略,企图阻挡中共进藏的主力部队。这是一个毁灭性的错误。以素质和装备皆处於劣势的藏军,与兵力多数倍以上、刚打完取胜中国之战争的解放军进行阵地战,无异以卵击石。四十年後,当年进藏的十八军第二参谋长李觉将军这样评论:

当时西藏噶厦没有懂军事的人。它那些没有军事素养,没有经过训练,没有作战经验,没有正规编制,没有精良装备,没有後勤保障的老弱残兵,不应该与经验丰富、兵强马壮的解放军搞阵地战。他们应该主动放弃金沙江防线,把我们入藏部队放进去,集中优势兵力打後勤,阻我後撤,让天然的地理气候条件发挥作用,让入藏部队自行毁灭。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入藏军队,何愁西藏守不住?

确实,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进行人与人的战争,西藏无论如何是不成对手的。噶厦政府在战略上的不明智,关键就在於企图与中共进行人对人的战争,而不是把西藏的天作为抵抗的主力。西藏的天是西藏人的朋友和同盟者,却是中共军队的大敌。在後来藏军主力被消灭,中共军队进藏已无军事抵抗,仅面对西藏的天,其进藏的艰苦程度还被形容为第二次长征。长征是三十年代中共红军在江西根据地失败以後历时二年的一次突围逃亡(後来才打起北上抗日旗号),前有堵截,後有追击,行程二万五千里,从开始的三十万人,最後只剩三万人,坚苦卓绝。参加过长征的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对进军西藏的总结是:进军西藏和红军北上抗日所经受的艰苦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想西藏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给中国军队带来多大困难。

西藏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熟悉地理,善於隐蔽,有骑兵的机动性和号令群众坚壁清野的可能,如果不是早早地在决战中把自己的实力消耗一空,保存一定有生力量与战斗意志,采取堵截、骚扰、各个击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战,肯定可以给进藏的中共解放军增加更大的困难与伤亡。尤其是应当避免正面作战,主要以中共军队的後勤供应线为攻击目标。西藏人口稀少,不毛之地多,中共军队孤军入藏,失去其在中国内地擅长的取之於民补给方式(无民可取亦无物可取),军队补给的主要物资只能来自中国内地,因此必须有一条漫长的後勤供应线跟在部队後面。随着深入西藏,後勤线将越拉越长,防卫必然脆弱,更容易被打断。对大部队而言,後勤断则不战自垮。本来只能勉力对付西藏之天的中共军队,再加上一分人的敌手,其进藏是否会有阶段性的破产就成了未定之数。那时,西藏手里的牌就将多一些,加上中共当时又陷入了朝鲜战争,西藏获得更多的选择不是没有可能的。

可是,西藏当时没有采取适合自己的战略,反而把主力部队调往昌都远迎中共军队,等於帮助中共军队在作战期间把後勤线大大缩短,而且其後勤线皆在其可以免受攻击的控制区内(当时的金沙江以东的康区已被中共解放)。中共军队充分利用西藏把藏军主力送上门的机会,制定了一口吃掉的作战方案。一方面,从正面向固守金沙江一线和昌都地区的藏军发动缓慢进攻,不将其击溃,牵制藏军,使其举棋不定,不至於向西藏纵深回逃;另一方面,秘密调动主力部队向藏军後方迂回包抄,断其退路,完成对藏军的合围,将其一举全部歼灭,从而达到消灭藏军主力、瓦解西藏抵抗意志、迫使西藏当局归顺的目的。 开始於一九五○年十月六日的昌都战役基本顺利地实现了中共军队的作战意图。不到万人的藏军在几百公里的宽大正面组织防御,间隙很大。中共军队的迂回部队分多路渡江。藏军通讯落後,难以把中共军队的行动迅速上报指挥中心,形成明确判断。直到各处失败溃退到昌都的藏军官兵不断带回战败与伤亡的消息,表明战祸即将降临昌都,面对这种形势,驻守昌都的藏军司令阿沛。阿旺晋美多次与拉萨噶厦政府联系,请求将指挥部後撤到洛隆宗。十月十五日,阿沛的侍卫官错果再一次通过无线电台与噶厦的侍卫官都然娃进行口头交涉,这次交涉在西藏社会中成为一次着名的对话:

错果对都然娃说:请注意,我们已(用密电码向拉萨方面)发去了三封急电,尚未收到一句答覆,究竟发生了什麽事?就我们来说,我们深知自己处境困难,因而对我们来说一分一秒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您不给我们一个答覆,我们将无所适从。

对此,都然娃答覆说:此刻正是噶厦官员们举行郊宴的时候,他们全都参加郊宴去了,你们发来的密码电报正在加以翻译解读,了解电报内容之後我们就给你们覆电。错果对都然娃的答覆感到恼怒,毫无顾忌地带着西藏式绝交口吻气愤地说:让他们的郊宴见鬼去吧!尽管我们受阻於此,西藏受到外来威胁,而且我们的命运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改变,但是你还在那里胡扯什麽郊宴。 如果藏军早些回撤,也许还能多保持一些实力。但当时西藏的决策者谁也不想对撤出昌都的决定负责任。以往西藏总是能人算不如天算地渡过种种危机,依然幻想着神助的噶伦们带着侥幸心理照常参加郊宴,以避免面对昌都的告急。而驻守昌都的阿沛本人,虽然亦为噶伦之一,也不希望由自己承担放弃昌都的声名,呆在昌都消极等待拉萨指示。一直拖到十月十七日,阿沛才不得不决定撤退,然而那时已经失掉时机,解放军以惊人的速度昼夜兼程地完成了合围,刚好抢在藏军前面。除了少量藏军骑兵逃离,藏军主力退路被断。阿沛。阿旺晋美面对兵败如山倒的局面,知道继续抵抗已经无效,只得下令缴械投降。历时两周的昌都战役结束,占整个西藏正规军实力三分之二的昌都守军被全歼,包括阿沛。阿旺晋美在内的一批军官及二千七百多士兵被俘,昌都、类乌齐、宁静等大片地区被解放军占领,通往拉萨大路的门户洞开。西藏武装抵抗中共进藏的能力基本就此瓦解。昌都一役使西藏丧失了可以凭藉的军事资本。拉萨企望的外国干涉却如水中之月。英美等西方国家除了口头表示同情,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最希望西藏保持独立地位的无疑是印度,但是权衡利弊,它也不愿意为此与强大好斗的共产党中国成为敌人。西藏陷入绝境。然而这种内外交困并没有使得西藏上层足够清醒,他们反而把西藏的命运完全押到神佑之上。


相关内容

  • 张国华:第一位进西藏的我军高级将领
  • 1949年12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8军军长的张国华带领所部胜利完成成都战役后,进驻川南地区第二天,中央军委任命张国华为川南行政公署主任.1950年1月10日,在他到职的第四天,就接到中共中央西南局打来的电报,要他立即赶到重庆曾家岩西南局驻地.到重庆后,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 ...

  • 步兵师沿革(51师-70师)
  •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师沿革(51师-70师) 步兵第51师 1949年2月由原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第3旅和独立支队合编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军第51师,该师前身是1947年8月18日以冀鲁豫军区1分区基干1.2团和6分区新编3团重新组建军区独立1旅,1948年3月以3分区9团.5分区14团为基础,重 ...

  •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说不尽的毛泽东) 毛主席社会主义时期军事活动大事记 1950年 1月 1日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人民海军司令部政治部机关报<人民海军>报创刊号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策探讨
  • 作者:李百齐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年06期 [中图分类号]K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18(2004)01-0001-08 今年是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战争胜利55周年.开始于1946年6月的那一伟大战争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在战争的第一年,我党领导的解放区曾大 ...

  • 张公店战役
  • 张公店战斗: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 新闻日期: 2010年01月06日 08:26:15 大军挺进 资料图片 当年的军用物品 资料图片 历史上的今天,1949年1月6日,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对被包围的国民党军杜聿明部发起总攻.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 ...

  • 百团大战1000字观后感(共9篇)
  • 篇一:百团大战 -观后感 <百团大战>观后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团大战>就是为纪念这个而拍摄的.我是在我院组织的"红色电影展播月"活动上观看的. <百团大战>不仅对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局势意义重大,对于世界反 ...

  • 洪学智同志生平
  •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部长兼政治委员洪学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1月20日22时 ...

  • [新闻两则]教案3
  • <新闻两则>教案3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二).能力培养点 1.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三).情感体验点 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二. 教学设想 重点:掌握新闻知识. 难点:体会作者遣词 ...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新闻两则教案
  • 1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体会语言准确精炼的特点. 3.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难点: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