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工作建设

创新基层建设

基层建设工作创新,就是通过加强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班组建设、员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班子的领导能力、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能操作人员的岗位技能,共同完成企业赋予基层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1.基层建设创新的关键点是基层单位班子建设。

基层单位担负着安全生产、降本增效、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的岗位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岗位。因此,基层建设创新的关键点是基层单位班子建设。有一个坚决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团结进取、勤奋廉洁、群众拥护的领导班子,是做好基层工作的组织保证。根据政治强、业务精、品德高的要求,选准、配强车间领导班子,是基层单位班子建设的核心。要使基层领导班子成为“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领导班子,团结带领本单位员工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基层单位领导要时刻坚持做到急员工所急,想员工所想,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形成员工和企业同舟共济的氛围。同时,应按照“四好”班子建设的标准,完善基层单位班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长效考核机制。

2.基层建设创新的着力点是班组建设。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承担着生产运行、安全环保、

现场管理、绩效考核及各项规章制度的组织落实等任务,是企业的前沿阵地。班组建设出问题,将直接影响车间工作的大局。班组长是做好班组工作的骨干,承担着班组员工的思想作风、业务素质建设和车间工作任务的落实等多项职责。班组、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基层建设创新的着力点是班组建设。加强班组建设,要选准用好班组长,把原则性强、民主作风好、有精湛专业技能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员工选配到班组长岗位。同时要按照“安全生产好、团结协作好、基本功训练好、工作业绩好”的要求,不断对班组进行标准化、制度化考核。

3.基层建设创新的落脚点是员工队伍建设。

员工队伍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是基层建设创新的落脚点。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一是坚持思想教育领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爱党、爱国、爱企和爱岗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坚持业务培训为本的原则,结合企业生产,围绕岗位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使员工操作技能符合企业标准化作业要求,提高执行能力。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这是“三基”工作的本质所在,也是“深入群众促和谐”的根本要求。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要充分体现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等具体工作中,提升员工爱

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培育奋发有为的团队精神和“三老四严”、遵章守纪的优良作风。

创新基础工作

创新基础工作,就是把生产经营中的新鲜经验与典型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不断丰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1.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是基础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 一是要根据企业特点,结合集团公司“三基”工作指导意见和规范标准,建立完善事关企业“安稳长满优”生产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要注意制度的科学实用性,不能过多过滥,给基层管理增加负担。二是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竞争要求的各项管理制度,努力提高企业基础工作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三是要制定完善一系列专业管理制度,推行《标准程序作业法》,从现场小事抓起,加强作业过程管理,提高制度规范的执行力,杜绝违章作业,确保生产安全。同时,把具有石化特色的内控制度融入各项专业管理中,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岗位之中。

2.深化规章制度的考核与落实是基础工作创新的重要环节。

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制度保障机制,使企业生产和管理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上,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

制度管控体系。一是要建立完善层级绩效考核体系。在坚持绩效导向、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建立完善量化考核分配激励机制,形成“收入凭贡献、岗位凭能力”的绩效管理体系。二是落实问责,实行岗位责任承诺制。企业要与基层单位班子成员、技术管理岗位和装置主要操作岗位签订责任书,并定期严格考核。考核结果要和个人的利益挂钩。三是要坚持按劳分配和效率、公平并重原则。基层单位分配要向责任大、贡献大、技术含量高的关键岗位、艰苦岗位倾斜,使员工收入与个人劳动成果、工作绩效相统一。

3.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是基础工作创新的动力源泉。 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有着促进功能。制度只有被员工接受,才会有效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企业获取最佳效益的一种集体意识和价值规范。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基础工作之中,使员工个人的理想、奋斗目标与企业宗旨、发展目标融为一体。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建设,树立员工共同价值理念,使企业与员工结成命运共同体。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重点是学好用好《员工守则》,为实现集团公司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致力于世界级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的建设目标,提供动力源泉和智力支持。

创新基本功训练

创新基本功训练,就是从企业需要出发,综合运用各种培训形式,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岗位培训和技能练兵活动。同时,完善培训激励机制,切实解决“要我训练”和“我要训练”两个问题。

1.树立培训新理念。 一是实行全员培训,努力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二是重点岗位重点培训。按照系统化操作原则,根据生产岗位特点,加强对企业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员工的培训,使每一名员工至少达到精一岗、会两岗、懂三岗,不断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强化事故预案应急演练,确保每一名员工明白事故处理程序和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三是特殊岗位特殊培训。实行岗位资质证书制度,对于特殊工种要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要求,严格考核,坚决杜绝无证上岗。

2.开创培训新模式。

依据企业发展目标构建多层次的培训模式,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培训转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训练应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重点学习与经营管理有关的业务知识、法律知识,提高组织协调、开拓创新和自我约束能力。专业技术人员应紧密结合生产经营、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重点学习本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等,提高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操作人员以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水平和防范处理事故能力为重点,围绕操

作规程,系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操作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适应性培训。二是由补偿型向发展型培训转变。紧紧围绕岗位需要,在培训内容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尽快提高新进厂及转岗换岗员工的业务素质,满足岗位需要。三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型培训转变。灵活地运用集中授课、案例教学、问题研讨、现场演练、仿真培训、技能竞赛等多种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形式,活跃培训气氛,提高培训效果。

3.建立培训考核新机制。

要把培训工作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考核中,实行企业对基层单位、基层单位对班组、班组对员工个人的层级培训考核,与生产经营同计划、同部署、同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建立员工培训考核档案,把基本功训练及培训考核的结果作为岗位调整、职称聘任、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对优秀操作技能人员,优先推荐脱产培训,优先推荐参加各级技能大赛,为其提供“出人头地”的机会。对他们要进行荣誉表彰和宣传,甚至用他们的名字给特色鲜明的基本功训练冠名。这样,对员工勾画了一个愿景,员工看到了希望,就愿意学习,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增强了技能训练的动力,解决“要我训练”和“我要训练”的问题。

创新基层建设

基层建设工作创新,就是通过加强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班组建设、员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班子的领导能力、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能操作人员的岗位技能,共同完成企业赋予基层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1.基层建设创新的关键点是基层单位班子建设。

基层单位担负着安全生产、降本增效、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的岗位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岗位。因此,基层建设创新的关键点是基层单位班子建设。有一个坚决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团结进取、勤奋廉洁、群众拥护的领导班子,是做好基层工作的组织保证。根据政治强、业务精、品德高的要求,选准、配强车间领导班子,是基层单位班子建设的核心。要使基层领导班子成为“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领导班子,团结带领本单位员工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基层单位领导要时刻坚持做到急员工所急,想员工所想,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形成员工和企业同舟共济的氛围。同时,应按照“四好”班子建设的标准,完善基层单位班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长效考核机制。

2.基层建设创新的着力点是班组建设。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承担着生产运行、安全环保、

现场管理、绩效考核及各项规章制度的组织落实等任务,是企业的前沿阵地。班组建设出问题,将直接影响车间工作的大局。班组长是做好班组工作的骨干,承担着班组员工的思想作风、业务素质建设和车间工作任务的落实等多项职责。班组、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基层建设创新的着力点是班组建设。加强班组建设,要选准用好班组长,把原则性强、民主作风好、有精湛专业技能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员工选配到班组长岗位。同时要按照“安全生产好、团结协作好、基本功训练好、工作业绩好”的要求,不断对班组进行标准化、制度化考核。

3.基层建设创新的落脚点是员工队伍建设。

员工队伍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是基层建设创新的落脚点。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一是坚持思想教育领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爱党、爱国、爱企和爱岗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坚持业务培训为本的原则,结合企业生产,围绕岗位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使员工操作技能符合企业标准化作业要求,提高执行能力。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这是“三基”工作的本质所在,也是“深入群众促和谐”的根本要求。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要充分体现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等具体工作中,提升员工爱

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培育奋发有为的团队精神和“三老四严”、遵章守纪的优良作风。

创新基础工作

创新基础工作,就是把生产经营中的新鲜经验与典型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不断丰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1.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是基础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 一是要根据企业特点,结合集团公司“三基”工作指导意见和规范标准,建立完善事关企业“安稳长满优”生产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要注意制度的科学实用性,不能过多过滥,给基层管理增加负担。二是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竞争要求的各项管理制度,努力提高企业基础工作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三是要制定完善一系列专业管理制度,推行《标准程序作业法》,从现场小事抓起,加强作业过程管理,提高制度规范的执行力,杜绝违章作业,确保生产安全。同时,把具有石化特色的内控制度融入各项专业管理中,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岗位之中。

2.深化规章制度的考核与落实是基础工作创新的重要环节。

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制度保障机制,使企业生产和管理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上,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

制度管控体系。一是要建立完善层级绩效考核体系。在坚持绩效导向、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建立完善量化考核分配激励机制,形成“收入凭贡献、岗位凭能力”的绩效管理体系。二是落实问责,实行岗位责任承诺制。企业要与基层单位班子成员、技术管理岗位和装置主要操作岗位签订责任书,并定期严格考核。考核结果要和个人的利益挂钩。三是要坚持按劳分配和效率、公平并重原则。基层单位分配要向责任大、贡献大、技术含量高的关键岗位、艰苦岗位倾斜,使员工收入与个人劳动成果、工作绩效相统一。

3.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是基础工作创新的动力源泉。 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有着促进功能。制度只有被员工接受,才会有效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企业获取最佳效益的一种集体意识和价值规范。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基础工作之中,使员工个人的理想、奋斗目标与企业宗旨、发展目标融为一体。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建设,树立员工共同价值理念,使企业与员工结成命运共同体。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重点是学好用好《员工守则》,为实现集团公司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致力于世界级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的建设目标,提供动力源泉和智力支持。

创新基本功训练

创新基本功训练,就是从企业需要出发,综合运用各种培训形式,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岗位培训和技能练兵活动。同时,完善培训激励机制,切实解决“要我训练”和“我要训练”两个问题。

1.树立培训新理念。 一是实行全员培训,努力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二是重点岗位重点培训。按照系统化操作原则,根据生产岗位特点,加强对企业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员工的培训,使每一名员工至少达到精一岗、会两岗、懂三岗,不断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强化事故预案应急演练,确保每一名员工明白事故处理程序和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三是特殊岗位特殊培训。实行岗位资质证书制度,对于特殊工种要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要求,严格考核,坚决杜绝无证上岗。

2.开创培训新模式。

依据企业发展目标构建多层次的培训模式,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培训转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训练应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重点学习与经营管理有关的业务知识、法律知识,提高组织协调、开拓创新和自我约束能力。专业技术人员应紧密结合生产经营、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重点学习本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等,提高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操作人员以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水平和防范处理事故能力为重点,围绕操

作规程,系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操作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适应性培训。二是由补偿型向发展型培训转变。紧紧围绕岗位需要,在培训内容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尽快提高新进厂及转岗换岗员工的业务素质,满足岗位需要。三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型培训转变。灵活地运用集中授课、案例教学、问题研讨、现场演练、仿真培训、技能竞赛等多种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形式,活跃培训气氛,提高培训效果。

3.建立培训考核新机制。

要把培训工作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考核中,实行企业对基层单位、基层单位对班组、班组对员工个人的层级培训考核,与生产经营同计划、同部署、同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建立员工培训考核档案,把基本功训练及培训考核的结果作为岗位调整、职称聘任、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对优秀操作技能人员,优先推荐脱产培训,优先推荐参加各级技能大赛,为其提供“出人头地”的机会。对他们要进行荣誉表彰和宣传,甚至用他们的名字给特色鲜明的基本功训练冠名。这样,对员工勾画了一个愿景,员工看到了希望,就愿意学习,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增强了技能训练的动力,解决“要我训练”和“我要训练”的问题。


相关内容

  •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关于加强三基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
  • 中国石油天然气 股份有限公司 冀东油田分公司文件 中油冀文[2011]157号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 关于加强三基工作的指导意见 公司所属各单位.各部门: 集团公司2011年领导干部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继承发扬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加强三基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各企事业单位把发扬大庆精神.加强三基工作作为 ...

  • 煤矿科室三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 科室"三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山西柳林寨崖底煤业有限公司科室 二〇一四年七月三十一 科室"三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三基"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和干职队伍的建设,强化基层基础管理:不断提升干部员工基本素质,夯实企业发 ...

  • "三基"办主任先进事迹
  • 人们说;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牛,只管拉车,从不松套;他是一只辛勤忙碌的蜂,只求奉献,不计索取;他更像一位永不懈甲的斗士,肩负重任,博杀疆场,他会战斗到最后一息。xx年,时任**市公安局副局长的他被组织上任命兼任“三基”办主任。从此,他义无返顾,踏上了“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光荣之旅。三年来,他 ...

  • 三基建设实施方案
  • 海北分公司关于加强"三基"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加强公司基层.基础.基本功(以下简称"三基")建设,切实打牢基层基础建设, 提升队伍基本素质,夯实企业发展根基,激发员工工作活力,有效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 ...

  • 三基道班建设实施方案
  • 省公路系统"三基"活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13-04-09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规范管理年"活动和"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以及抓好"两个重点".注重"三个提升".突出"四个培 ...

  • 市环保局"三基"建设实施方案
  • 市环保局"三基"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夯实党的事业发展的 ...

  • 保运队安全"三基"管理制度
  •   扎实推进安全三基建设,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强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夯实保运队安全生产基础,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三基”工作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矿安全一号文及矿相关文件为指导,深入持久的推进“三 ...

  • 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先进事迹材料
  • 在**市委、市政府和曲靖市公安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三基”工程决战之年的有利实际,牢固树立战略机遇意识和改革创新思想,大力加强“警务保障、基础设施、警察公共关系、警务信息化、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等七项重点建设,查缺补漏,深入推动,强势推进“ 三基”工程。全市公安工作呈现出 ...

  • 三基工作汇报
  • 山西临汾西山生辉煤业 "三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2016年7月27日 山西临汾西山生辉煤业 "三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领导: 今年以来我矿按照上级下发的关于开展"三基"工作的指示文件精神,结合我矿的 "三基" ...

  • 2012年森林公安局"三基"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意见
  • 县森林公安局xx年“三基”工作,在州、县行政、业务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按照“整合警力、做实县局、优化布局、规范建所”的发展战略和全州森林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及州局制订的“三基”工作考核标准,结合实际,认真抓好“三基”各项工作的落实,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局“三基”工作总结如下: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