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二)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轴突的末端分成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梢的膨大部分称为突触小体或末梢小结或轴突终端它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接触而形成突触。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二者统称为轴索,轴索外面包有髓鞘或神经膜成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称为神经末梢

神经元在功能上可分为四个部位:①受体部位;②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③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④引起递质释放的部位,主要是神经末梢。

神经元的功能有:①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而引起兴奋或抑制;②对不同来源的兴奋或抑制进行分析综合。

(三)树突的功能

树突可传播衰减性的去极化和超极化过程,但一般不产生“全或无”式扩布的锋电位。

(四)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与纤维类型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它是指沿神经纤维传播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兴奋的传导依靠局部电流而完成。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完整性: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而保持完整才能传导兴奋。

(2)绝缘性:各纤维传导兴奋时互不干扰。

(3)双向性:人为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所引发的兴奋均可沿神经纤维向两端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在实验条件下连续电刺激神经数小时,神经纤维始终能保持其传异兴奋的能力。

2.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无髓鞘、髓鞘的厚度以及温度有密切关系。

(五)神经元的蛋白合成与轴浆运输

神经末梢内,所有必需的蛋白质都是在胞体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内合成,然后通过轴浆流动,将这些蛋白质运输到神经末梢的突触小体。自胞体向轴突末梢的顺向轴浆运输分:快速轴浆运输,是指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的运输。另一类是慢速轴浆运输,指的是由胞体合成的蛋白质所构成的微管和微丝等结构不断向前延伸,其他轴浆的可溶性成分也随之向前运输。还有自末梢到胞体的逆向轴浆运输。

(六)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神经营养性因子

1.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除能发挥调控其功能活动的功能性作用外;还能通过其末梢经常性地释放某些物质,持续地调整被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称为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 神经营养性因子 神经元所支配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神经营养性因子。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在周围神经系统,有包绕轴索形成髓鞘的施万细胞和脊神经节中的卫星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一)支持作用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以其长突起在脑和脊髓内交织成网,或互相连接构成支架,支持神经元的胞体和纤维。

(二)修复和再生作用

(三)免疫应答作用

(四)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五)绝缘和屏障作用

(六)稳定细胞外K + 浓度,维护神经元正常活动

(七)参与神经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第二节 突触和接头传递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一)突触的分类

①轴突一树突式突触。②轴突一胞体式突触。③轴突一轴突式突触等。

(二)突触的微细结构

突触小泡分为三类:①小而清亮透明的小泡,内含乙酰胆碱;②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小泡,内含儿茶酚胺类;③大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小泡,内含神经肽类。第一、第二类突触小泡分布在轴浆内靠近突触前膜的部位,与膜融合并释放其内容物至突触间隙,在其相对应的突触后膜上有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式通道。第三类突触小泡则均匀分布于突触前末梢内,可从突触前末梢膜的所有部位通过出胞作用而释放。

(三)突触传递的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动作电位传到神经末梢,使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电压门控式Ca 2+ 通道开放, Ca 2+ 进入前膜,降低轴浆的粘度,有利于突触小泡的位移;并且消除突触前膜负电位,促进突触小泡和前膜接触、融合及胞裂,最终导致神经递质的释放。末梢内Ca 2+ 浓度的升高触发了Na + -Ca 2+ 逆向转运,Ca 2+ 被转运到细胞外。

递质在间隙中扩散到突触后膜,作用于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式通道,引起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的改变,带电离子进入突触后膜,从而使后膜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这种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

(四)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

1. 突触后电位 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一个局部兴奋。其机制是: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导致膜上Na + 或Ca 2+ 通道开放.产生内向电流,使局部膜发生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产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降低,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机制:某种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上Cl - 通道开放,Cl - 内流,使膜电位发生超极化。

2.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突触后膜上电位改变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 和IPSP 的代数和。当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就可引发动作电位

(五)突触的抑制和易化

突触的抑制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突触的易化也分为突触后易化和突触前易化。

1.突触的抑制

(1)突触后抑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 而发生抑制。有两种形式: ① 传入侧支性抑制:冲动进入中枢后,一方面通过突触联系引起某一中枢神经元产生 EPSP,并经总和后发生兴奋;另一方而通过侧支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引起另一中枢神经元产生IPSP ,也称为交互抑制。能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②回返性抑制: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去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其轴突释放抑制性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其意义在于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也促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儿之间的活动步调一致。

(2)突触前抑制:轴突末梢A 与运动神经元构成轴突--胞体式突触,轴突末梢B 与末梢A 构成轴突--轴突式突触。末梢B 兴奋时释放某种递质,使末梢A 发生去极化,从而使传到末梢A 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由此引起进入末梢A 的Ca 2+ 量减少,末梢A 释放的兴奋性递质量减少,最终导致运动神经元的EPSP 变小。

2. 突触的易化 突触后易化表现为EPSP ,去极化使得膜电位靠近阈电位水平,而使动作电位容易爆发。突触前易化是在与突触前抑制同样的结构基础上,由于到达末梢A 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Ca 2+ 内流增加,运动神经元上的EPSP 变大而产生的。

(六)突触传递的调制

体现在对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和突触后膜受体功能两方面。

1. 对一递质释放的调制 递质的释放量主要取决上进入末梢的Ca 2+ 量。调制(Ca 2+ 内流就能间接地调节递质的释放。在突触前末梢上分布有某些受体,在某些神经调质或由该末梢释放的递质作用下直接改变递质的释放量。突触前膜还能通过加速或减慢对所释放递质的重摄取和酶促代谢过程来调制突触传递。

2. 对后膜受体的调制 受体的数量和与配体结合的亲和力在不同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可发生改变。当激素或递质分泌不足时,受体的数量将逐渐增加,亲和力也将逐渐升高,称为受体的上调;反之,当这些化学信使物质释放过多时,则受体的数量逐渐减少,亲和力也逐渐降低,称为受体的下调。当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形成的配体一受体复合物可通过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进入胞浆,以此减少膜上受体的数量,称为内化。受体蛋白可经某种修饰(如发生磷酸化)后降低其反应性,称为受体的脱敏。

(七)突触的可塑性

是指突触传递的功能可发生较长时程的增强或减弱。

1. 强直后增强 当突触前末梢接受一短串强直性刺激后,突触后神经元的突触后电位发生明显增强的现象,称为强直后增强。

2. 习惯化和敏感化 当一种较为温和的刺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时,突触对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可塑性称为习惯化。敏感化则表现为重复性刺激(尤其是有害刺激)使突触对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传递效能增强。

3. 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 长时程增强是突触前神经元在受到短时间内快速重复性刺激后,突触后神经元所产生的一种快速形成的和持续性的突触后电位增强。长时程抑制是指突触传递效率的长时程降低。

二、电突触传递

电突触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局部电流和EPSP 也可通过电紧张扩布的形式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传递为双向的;电阻低,传递速度快,儿乎不存在潜伏期。

三、接头传递

(一)神经--平滑肌和神经--心肌接头传递结构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成许多分支,分支上形成串珠状膨大结构,称为曲张体。内含大量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突触小泡,是递质释放的部位,与邻近的平滑肌膜之间并不形成神经突触样联系。曲张体沿末梢分支分布于平滑肌细胞近旁,当神经冲动到达曲张体时,递质从曲张体释放出来,通过扩散到达平滑肌膜受体,使平滑肌细胞发生反应,这样的结构能使一个神经元支配许多平滑肌细胞,因此称为突触过路站,而这种传递方式称为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其特点:①不存在特化的突触前膜与后膜结构;②一个曲张

体能支配较多的效应器细胞;③曲张体与效应器细胞间的距离远;④传递时间长;⑤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有无相应受体。

(二)神经--平滑肌和神经--心肌接头后膜电反应

当冲动引起递质释放时,受支配产生兴奋的平滑肌膜上可产生散在的轻度去极化,这种电位改变非常类似于小终板电位,称为兴奋性接头电位。可因重复刺激支配神经而发生总和。而当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兴奋引起平滑肌活动抑制时则产生膜的超极化,这种电位改变称为抑制性接头电位。

四、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使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1. 递质的鉴定 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①突触前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并能合成该递质;②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兴奋时,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③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受体而发挥其生理作用;④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失活方式(如重摄取);⑤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2. 调质的概念 在神经系统中有一类化学物质,由神经元产生,作用于特定的受体,但并非起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是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故称为神经调质。调质所发挥的作用称为调制作用。

3. 递质和调质的分类

4. 递质的共存 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包括调质),即为递质共存。其意义在于协调某些生理过程。

5. 递质的代谢 包括递质的合成、贮存、释放、降解、再摄取及再合成等步骤。

(二)受体

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激动剂。只发生特异性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则称为拮抗剂,两者统称为配体。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以下三个特性:①特异性②饱和性③可逆性。

1. 受体亚型 对每个配体,都有数个受体亚型。可使一个特定的递质能对不同的效应器细胞作出选择性结合,并产生多样化效应。

2. 突触前受体 或称自身受体。它们与配体结合后,多数是抑制突触前递质的进一步释放,因而对递质释放起负反馈的控制作用。

3. 受体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受体分为:①与离子通道相耦联的受体,这类受体又称为化学门控通道。②通过激活G 一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产生效应的受体。

4. 受体的脱敏现象 受体较长时间暴露于配体时,会失去反应性,即产生脱敏现象。有两种类型:同源脱敏和异源脱敏。同源脱敏仅丧失细胞对特殊配体的反应性,而保持对其他配体的反应性;异源脱敏使细胞对其他配体也无反应性。

(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1.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在周围神经系统,释放ACh 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舒血管纤维),以及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都属于胆碱能纤维。

在中枢神经系统,以ACh 作为递质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神经元。

以 ACh为配体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可分为:①毒 蕈 碱受体:毒 蕈 碱能模拟 ACh对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刺激作用。相应的受体称为毒 蕈 碱受体。可被阿托品阻断。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舒血管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的胆碱能受体都是 M受体。当ACh 作用于这些受体时,可产生一系列自主神经节后胆碱能纤维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胃肠平滑肌的收缩、膀胧逼尿肌的收缩、虹膜环行肌的收缩、消化腺分泌的增加,以及汗腺分泌的增加和骨骼肌血管的舒张等。②烟碱受体:这类受体存在于所有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上。小剂量ACh 能兴奋自主神经节神经元,也能引起骨骼肌收缩,而大剂量ACh 则阻断自主神经节的突触传递。这些效应不受阿托品影响。神经--肌接头处的N2受体称为N 型ACh 门控通道,也称为肌肉型烟碱受体,将中枢神经系统内和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的化学门控通道称为神经元型烟碱受体。在周围神经系统,筒箭毒碱可阻断肌肉型和神经元型烟碱受体的功能,十烃季按主要阻断肌肉型烟碱受体的功能,六烃季按阻断神经元型烟碱受体的功能,从而拮抗ACh 的N 样作用。

2.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NA,NE )和肾上腺素都属于儿茶酚胺。在周围神经系统,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NA, 以NA 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而少数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交感舒血管节后纤维则为胆碱能纤维。

在中枢神经系统,以肾上腺素(Adr )为递质的神经元称为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能与Adr 和NA 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主要分为 α和β 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后产生的效应较复杂,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受体的特性。②配体的特性。③器官上两种受体的分布情况。

3. 多巴胺及其受体 属于儿茶酚胺类物质。多巴胺递质受体系统主要位于中枢,包括三个部分:黑质一纹状体部分、中脑边缘系统部分、结节一漏斗部分。有5种多巴胺受体。

4.5-羟色胺及其受体。

5. 组胺及其受体 可能与觉醒、性行为、腺垂体激素的分泌、血压、饮水和痛觉等调节有关。

6. 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 氨基酸类递质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有谷氨酸、门冬氨酸, γ -氨基丁酸和甘氨酸,前两种为兴奋性氨基酸,后两种为抑制性氨基酸。

7. 肽类递质及其受体

(1)P 物质和其他速激肽:速激肽族多肽包括:p 物质、神经激肽A 、神经肽K 、神经肽 α 、神经激肽 A和神经激肽B 。

(2)阿片肽:脑内具有吗啡样活性的肽类物质称为阿片肽。包括 β 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肤三类。

(3)下丘脑调节肽和神经垂体肽:下丘脑调节腺垂体功能的肽类激素称为下丘脑调节肽。室旁核有向脑干和脊髓投射的纤维,其递质分别为神经垂体肽催产素和血管升压素,具有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的作用,并能抑制痛觉。

(4)脑一肠肽:在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称为脑一肠肽。

(5)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6)神经肽Y

8.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 主要有腺苷和ATP 。

9. 其他可能的递质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

第三节神经反射

一、反射与反射弧

(一)反射的概念和分类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活动,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是人和动物在长期的种系发展中形成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通过皮层下各级中枢就可形成。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它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可以建立,也能消退。主要的中枢部位在大脑皮层。

(二)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组成部分。效应器是指产生效应的器官。反射的中枢部分通常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传入神经由传入神经元的突起所构成,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周围突与感受器相连,感受器接受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冲动沿周围突传向胞体,再沿其中枢突传向中枢。传出神经是指中枢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构成的神经纤维。

(三)反射的基本过程

反射的基本过程: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和综合;中枢的兴奋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最终效应器发生某种活动改变。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一)辐散和聚合式联系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可通过分支与其他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称为辐散式联系。使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引起许多神经元的同时兴奋或抑制。一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可以接受来自许多神经元的突触联系,称为聚合式联系。能使许多神经元的作用都引起同一个神经元的兴奋而发生总和,也能使许多来源于不同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在同一神经元上发生整合。

在传入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中主要表现为辐散式联系;传出神经元接受不同轴突来源的突触联系,主要表现为聚合式联系。

(二)链锁状和环状联系

兴奋通过链锁状联系,可扩大作用的空间范围。通过环状联系,一方面由于负反馈,可使活动及时终止;另一方面由于正反馈,能使兴奋得到增强和延续,即使原先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仍可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放冲动,这种现象称为后发放或后放或后放电。

三、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

单突触反射弧是指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只有一个突触的反射弧,是最简单的反射弧。通过单突触反射弧所发生的反射,称为单突触反射。机体内唯一的单突触反射是腱反射。在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插入一个或更多的中间神经元,则形成多突触反射弧,通过多突触反射弧所发生的反射,称为多突触反射。

四、局部回路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

短轴突和无轴突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仅在某一中枢部位内起联系作用,这些神经元称为局部回路神经元。由局部回路神经元及其突起构成的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联系通路,称为局部神经元回路。

五、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一)单向传布 兴奋通过突触传递只能作单向传布。

(二)中枢延搁 兴奋通过中枢部分比较缓慢,称为中枢延搁。

(三)总和与阻塞

在突触传递中,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要有多个EPSP 的总和,才能使膜电位达到阈电位而爆发动作电位。兴奋的总和包括空间性总和与时间性总和。如果总和未到达阈电位,此时处于局部阈下兴奋状态的神经元,兴奋性有所提高,对原来不易激发其产生兴奋的刺激的敏感性提高,表现为易化。

阻塞分时间性阻塞和空间性阻塞,此现象发生在传入通路上多见。

(四)兴奋节律的改变 传出冲动的节律取决于综合各种因素后的总结果。

(五)后发放

(六)局限化与扩散

感受器在接受一个适宜的阈刺激后,一般仅引起较局限的神经反射,而不产生广泛的活动,称为反射的局限化。过强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元的辐散式联系方式,引起大量神经元放电而出现广泛的反应,称为反射的扩散。

(七)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突触部位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的影响,突触部位也是反射弧中最易发生疲劳的环节,可能与递质耗竭有关。

六、反射活动的一般特性

(一)适宜刺激 每一特定的神经反射需要一种恰当形式的刺激才能发生。

(二)最后公路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轴突是骨骼肌运动反射弧的最后传出通路。

(三)中枢兴奋状态与中枢抑制状态

中枢在较长时间内兴奋性影响超过抑制性影响的状态,称为中枢兴奋状态,中枢在较长时间内抑制性影响超过兴奋性影响的状态,则称为中枢抑制状态。当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兴奋性冲动可辐散到许多躯体神经元区和自主神经元区,引起反射的扩散,导致群体反射的出现。

(四)反射反应的习惯化和敏感化

(五)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感受器兴奋使效应器产生效应,效应器的输出变量中部分信息反过来又不断地改变中枢或其他环节的活动状态,用以纠正反射活动中出现的偏差,以实现调节的精确性。这种受控部分发出信息反过来加强或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有负反馈和正反馈。

第四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脊髓与脑干

(二)丘脑的核团

丘脑是除嗅觉以外的感觉纤维向大脑皮层投射的重要中继站,同时也能对感觉传入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综合。

1. 第一类细胞群 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进一步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称为特异感觉接替核。后外侧腹核为脊髓丘脑束与内侧丘系的换元站,与躯体感觉的传达有关;后内侧腹核为三叉丘系的换元站,与头面部感觉传导有关。后腹核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内侧膝状体是听觉传导通路的换元站,发出的纤维向听皮层投射;外侧膝状体是视觉传导通路的换元站,发出的纤维向视皮层投射。

2. 第二类细胞群 接受来自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称为联络核。

3.第三类细胞群 主要是髓板内核群,称为非特异投射核,通过多突触换元接替后,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起着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重要作用。

(三)感觉投射系统

1. 特异投射系统 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特异投射系统,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经典的感觉传导道由三级神经元接替而完成。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或有关的脑神经节内,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后角或脑干有关神经核内,第三级神经元就在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内。特异投射系统的纤维主要终止于皮层的第四层。其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2. 非特异投射系统 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它们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感觉传导道中纤维在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反复换元上行,抵达丘脑第三类细胞群,然后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其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这一系统称为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上行激动系统主要是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而发挥作用的。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一)感觉代表区的分区与功能

1. 体表感觉代表区

(1)第一感觉区: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为第一感觉区即3-1-2区。感觉投射规律为:①投射具有交叉的性质,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②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③投射区域总的安排是倒置的,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

中央后回皮层上,细胞以纵向的柱状排列构成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称为感觉柱。柱状结构内的神经元都对同一感受野的同一类感觉刺激发生反应,一个柱状结构是一个传入传出信息整合处理单位,传入冲动先进入第四层,并由第四层和第一二层细胞在柱内垂直扩布,最后由第三、第五、第六层细胞发出传出冲动离开大脑皮层。

(2)第二感觉区:位于中央前回与脑岛之间,面积远比第一感觉区小。区内的投射分布安排是正立的,但身体各部分的代表区不如中央后回那么完善和具体。

2. 本体感觉代表区 中央前回是肌肉本体感觉投射区。

3. 内脏感觉代表区 混杂在体表感觉代表区之中。人脑的第二感觉区和运动辅助区都与内脏感觉有关,边缘系统的皮层部位也是内脏感觉的投射区。

4. 视觉代表区 位于枕叶皮层距状裂上、下缘视网膜上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上缘,下半部投射到下缘;视网膜中央的黄斑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后部,周边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前部。

5. 听觉代表区 在人脑位于颞横回和颞上回。

6. 嗅觉和味觉代表区 嗅皮层存在于边缘叶的前底部区域,包括梨状区皮层的前部和杏仁核的一部分。味皮层位于中央后回底部。

(二)感觉皮层的可塑性

感觉单位与其他皮层之间可能具有广泛的聚合及辐散式联系,这些联系在废用时减弱,在频繁使用时则增强。

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躯体感觉的感知,取决于大脑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感觉的强度则取决于:①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②参与反应的感受器数目。

(一)触一压觉

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在皮肤上分布不均匀,四肢比躯干敏感,手指尖的敏感性更大。

(二)肌肉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即深部感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来自躯体深部的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等处的组织结构,主要是对躯体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向的感觉。来自肌肉的这些感觉即为肌肉本体感觉,其感受器为肌梭。

(三)温度觉

冷感受器对 10-38℃的温度起反应,而温感受器对30-45℃的温度起反应。温度感受器呈点状分布,总体上冷点多于热点。

(四)痛觉

1. 快痛和慢痛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可快痛和慢痛。快痛在刺激时很快发生,是一种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慢痛是一种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一般在刺激过后0.5一1.0 s才能被感觉到,痛感强烈而难以忍受,撤除刺激后还持续儿秒钟,并伴有情绪反应及心血管和呼吸等方而的变化。深部组织和内脏的痛觉,一般也表现为慢痛。内脏痛还常常放射到其他部位。

2. 感受器与传导通路特点 痛觉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在后角换元,后角是调控痛觉信号的“闸门”。痛觉投射皮层有三个区域:第一感觉区、第二感觉区和扣带回。扣带回主要与慢痛有关。

3. 初级和次级痛觉过敏 如果局部体表组织受伤或注射致痛物质辣椒素,此时只要轻触该创伤或注药局部体表就能产生痛觉,而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轻触不会产生痛觉,这种现象称为初级痛觉过敏。此外,在创伤和注药部位的周边区也发生类似情况,该区域虽未直接受损,但痛敏感性也有所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次级痛觉过敏。初级痛觉过敏是由于损伤引起组织释放某些增强痛敏感性的化学物质所致;次级痛觉过敏是由于脊髓后角神经元的突触前易化所致。

4. 躯体深部痛 定位不明确,可伴有恶心、出汗和血压的改变。

5. 内脏痛与牵涉痛 内脏痛定位不明确。主要表现为慢痛,有时可以非常剧烈。中空内脏器官壁上的感受器对扩张性刺激和牵拉性刺激十分敏感。内脏痛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和次级感觉过敏;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内脏疾患除了引起患病脏器本身的疼痛外,还能引起邻近体腔壁骨骼肌的痉挛和疼痛。此外,胸膜或腹膜受到炎症等刺激时,由于体腔壁浆膜受到刺激而产生疼痛,称为体腔壁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①会聚学说:由于牵涉痛往往放射到与疼痛原发内脏具有相同胚胎来源节段和皮节的体表部位,发生牵涉痛的躯体组织与患病内脏的传入纤维在进入脊髓时位于同一水平,来自内脏和躯体的痛觉传入纤维可会聚到同一个脊髓后角神经元。②易化学说:内脏和躯体的痛觉传入纤维也可能到达脊髓后角同一区域内彼此非常接近的不同神经元,由患病内脏传来的冲动提

高邻近的躯体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对体表传入冲动产生易化作用,因而较弱的躯体传入也能引起痛觉。

四、特殊感觉的中枢分析

(一)视觉

1. 外侧膝状体及至视皮层的通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在外侧膝状体的投射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视网膜上的大节细胞(M 节细胞),能增强来自不同种视锥细胞的输入并与移动和立体视觉有关;而小节细胞(P 节细胞),可减弱由一种类型的视锥细胞一一相传而来的输入并与颜色、质地、形状和微细结构等视觉有关。M 节细胞投射到外侧膝状体的大细胞部分,而P 节细胞则投射到外侧膝状体的小细胞部分。外侧膝状体的大、小细胞分别通过各自的通路,即M 通路和P 通路投射到视皮层。

2. 视皮层 外侧膝状体与初级视皮层之间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视皮层的另一特征是表现为眼的优势柱。

3. 其他皮层区 来自初级视皮层以及许多其他方面视觉信息通过平行的通路到达皮层的许多区域。

(二)听觉

1. 中枢听觉通路 在同侧脑干的耳蜗神经核换元后发出纤维大部分交叉到对侧,于对侧上橄榄核再次换元后形成外侧丘系上行,小部分不交叉的纤维在同侧上橄榄核换元,还有些不换元的纤维直接沿外侧丘系上行。外侧丘系的部分纤维直接终止于内侧膝状体,部分纤维经下丘换元后再抵达内侧膝状体,后者发出听放射最终到达听皮层。

2. 听皮层 低音调组分分布于听皮层的前外侧,而高音调组分分布于后内侧。听皮层的各个神经元能对听觉刺激的激发、持续时间、重复频率的诸参数,尤其是传来的方向作出反应。声源的空间定位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和两侧声波相位差,及两耳感受作出判断。

(三)平衡觉

(四)嗅觉

(五)味觉

第五节 脑的电活动与觉醒、睡眠机制

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在皮层上某一局限区域引出的形式较为固定的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诱发电位,与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活动有关;大脑皮层经常性地自发地产生的节律性电位变化,称为自发脑电活动,与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活动有关。

一、皮层诱发电位

在动物实验中,当人工刺激某一感觉传入系统时,即可在皮层相应的感觉区表面引出皮层诱发电位。分为两个部分:①主反应:为一先正后负的电位变化,有一定的潜伏期。②后发放:为一系列正相的周期性电位波动。运用计算机将电位变化叠加和平均处理则能使皮层诱发电位突出地显示出来。用这种方法记录到的电位称为平均诱发电位。

二、脑电图

临床上在头皮表面引出的自发脑电活动称为脑电图。在动物将颅骨打开或在病人进行脑外科手术时,直接在皮层表面引导的电位变化,称为皮层电图。

(一)脑电图的波形

1. α 波 频率为每秒8--13次,波幅为20--100uV 。是成年人处于安静状态时的主要脑电波。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即出现,波幅先由小逐渐变大,再由大变小,如此反复而形成梭形, α 波在枕叶的脑电图记录中最为显著。睁开眼睛或接受其他刺激时, α 波立即消失而呈现快波,这一现象称为“ α 波阻断”。

2. 其他波形 频率为每秒14-30次,波幅为5-20uV 的脑电波称为 β 波,当新皮层处在紧张活动状态时出现,在额叶和顶叶比较显著。频率为每秒 4--7次,波幅为100-150uV 的波形称为 θ 波,在成年人,一般在困倦时出现。频率为每秒 0.5-3次,波幅为20 – 200uV的波形称为 δ 波,在成年人,常在睡眠状态下出现,当极度疲劳时或在麻醉状态下也可出现。

临床上,癫痫患者或皮层有占位病变(如肿瘤等)的病人,脑电波会发生改变。

(二)脑电波形成的机制

皮层表面的电位变化由突触后电位变化所形成。大量的神经元同步发生突触后电位,总和后而形成皮层表面电位改变。大量皮层神经元的同步电活动依赖于丘脑的功能。某些自发脑电的形成是由皮层与丘脑非特异投射核之间的交互作用所致,一定同步节律的丘脑非特异投射核的活动能促进皮层电活动的同步化。

三、觉醒与睡眠的产生机制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觉醒状态的维持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有关,参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唤醒作用的递质系统可能是乙 酰 胆碱。

行为觉醒的维持可能与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的功能有关,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对脑电觉醒的维持起持续的紧张性作用;而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乙酰胆碱递质系统)的作用是时相性的,它能调制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的脑电觉醒作用。

(二)睡眠的时相

分为两类:一是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时相,称为慢波睡眠;二是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称为快波睡眠或异相睡眠或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慢波睡眠的一般表现为:①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暂时减退;②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弱;③伴有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异相睡眠的表现有: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以致唤醒阈提高,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进一步减弱,肌肉几乎完全松弛。异相睡眠期间还有间断的阵发性表现,如出现眼球快速运动、部分躯体抽动,在人类还伴有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呼吸加快而不规则等。做梦是异相睡眠的特征之一。

两个时相互相交替。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持续80-120分钟后转入异相睡眠,后者维持20-30分钟,又转入慢波睡眠。越接近睡眠后期,异相睡眠持续时间越长。在成年人,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但在觉醒状态下只能进入慢波睡眠,而不能直接进入异相睡眠。

慢波睡眠时,生长素分泌明显增多,有利于促进生长、促进体力恢复。

异相睡眠期间,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有益于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并对建立新的突触联系和促进学习记忆十分重要。可促进精力的恢复。

(三)睡眠发生机制

1. 慢波睡眠的产生 可由刺激以下三个皮层下脑区而引起。①间脑睡眠区。②延髓同步化区。③前脑基底部睡眠区。

2. 异相睡眠的产生 产生异相睡眠的主要脑区位于脑桥网状结构。

第六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一、运动调节的基本机制

(一)脊髓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

在脊髓的前角中,存在 αβ和γ 运动神经元。其中大 α 运动神经元支配快肌纤维,小 α 运动神经元支配慢肌纤维。 a运动神经元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外周传入的信息,也接受从脑干到大脑皮层等高位中枢下传的信息,产生一定的反射传出冲动,它是躯体骨骼肌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

由一个 α 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同一个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可以和其他运动单位的肌纤维交叉分布,因此,少数运动神经元活动,在肌肉中可产生的张力也是均匀的。

γ 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内的梭内肌纤维,常以较高的频率持续放电,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调节肌梭对牵张刺激的敏感性。

(二)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牵张反射的类型 有腱反射和肌紧张。

(1)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是单突触反射。感受器是肌梭,中枢在脊髓前角,效应器主要是收缩较快的快肌纤维,故又称位相性牵张反射。

(2)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是姿势反射的基础。感受器也是肌梭,为多突触反射,效应器是慢肌纤维。肌紧张抵抗肌肉被牵拉,同一肌肉的不同运动单位交替收缩,不表现为明显的动作,所以又称为紧张性牵张反射。能持久进行而不易发生疲劳。

牵张反射主要是使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同一关节的协同肌也能发生兴奋,而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则受到抑制(交互抑制)。脊髓的牵张反射主要表现在伸肌。屈肌的牵张反射表现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它的拮抗肌(即伸肌)受到抑制。牵张反射,尤其是肌紧张的主要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站立姿势。

在整体内,牵张反射受高位中枢的调节,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反射弧的传入、传出通路或脊髓反射中枢的损害或中断;而亢进,则提示高位中枢可能有病变。

2. 牵张反射的机制 腱反射和肌紧张的感受器是肌梭。肌梭是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受装置,属于本体感受器。外层为一结缔组织囊,肌梭囊内一般含6--12根肌纤维,称为梭内肌纤维,囊外一般肌纤维则称为梭外肌纤维。整个肌梭附着于梭外肌纤维。梭内肌纤维的收缩成分位于纤维的两端,而感受装置位于其中间部,两者呈串联关系。当梭外肌纤维缩短时,梭内肌感受装置所受牵拉刺激减少;而当梭内肌收缩成分收缩时,梭内肌感受装置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梭内肌纤维分两类:①细胞核集

中于中央部,称为核袋纤维;②细胞核分散于整个纤维,称为核链纤维。肌梭的传入纤维终止于脊髓前角的 α 运动神经元。 α 运动神经元发出纤维支配梭外肌纤维,而 γ 运动神经元传出纤维支配梭内肌纤维。 γ 传出纤维的末梢一种为板状末梢,支配核袋纤维;另一种为蔓状末梢,支配核链纤维。 β 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纤维同时支配梭内肌和梭外肌。

肌梭能产生动态和静态两种感觉神经型式。螺旋形末梢对肌梭长度的改变和牵张速率的改变都起反应,对位相的和静态的牵张反射具有重要意义。花枝状末梢的功能可能与本体感觉有关。

当肌肉受到外力牵拉时,梭内肌感受装置被动拉长,使螺旋形末梢发生变形,神经冲动增加,频率与肌梭被牵拉的程度成正比。肌梭的传入冲动引起支配同一肌肉的 α 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和梭外肌收缩,从而形成一次牵张反射反应。 γ 传出放电增加可增加肌梭的敏感性。

有一种分布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的牵张感受装置,称为腱器官,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是一种张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 α 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而肌梭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 α 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当肌肉受到牵拉时,首先兴奋肌梭而发动牵张反射,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当牵拉力量进一步加大时,则可兴奋腱器官而抑制牵张反射,这样可以避免被牵拉肌肉的受伤。

(三)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

会聚到运动神经元的各种神经冲动,可以:①引发随意运动;②调节姿势;③协调不同肌群的活动,从而使运动能够平稳和精确地进行。

二、运动调节系统的功能

(一)大脑皮层的运动区

1. 主要运动区 在灵长类动物,大脑皮层运动区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即 4区和6区。它们接受来自关节、肌腱及骨骼肌等深部的感觉冲动,以感受身体在空间的姿势、位置以及身体各部分在运动中的状态,并根据这些运动器官的状态来控制全身的运动。运动区的功能特征:①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为交叉性支配。头面部,除下部面肌和舌肌主要受对侧面神经和对侧舌下神经支配外,其余多数部分为双侧性支配。②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③总体安排是倒置的;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仍为正立的。

2. 其他运动区

在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垂直切面上,该区细胞呈纵向柱状排列,组成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单位,称为运动柱。一个运动柱可控制同一关节几块肌肉的活动,而一块肌肉可接受几个运动柱的控制。

(二)运动传导通路

由皮层发出,经内囊、脑干下行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称为皮层脊髓束;而由皮层发出,经内囊到达脑于内各脑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称为皮层脑干束。皮层脊髓束中约80%的纤维在延髓锥体跨过中线到达对侧,在脊髓外侧索下行,纵贯脊髓全长,是为皮层脊髓侧束;其余约20%的纤维不跨越中线,在脊髓同侧前索下行,为皮层脊髓前束。皮层脊髓前束投射到脊髓前角内侧部分的运动神经元,控制躯干和四肢近端的肌肉,尤其是伸肌,与姿势的维持和粗大的运动有关。皮层脊髓侧束的纤维终止于脊髓前角外侧部分的运动神经元,控制四肢远端的肌肉,与精细、技巧性的运动有关。

软瘫是指随意运动丧失并伴有牵张反射减退或消失的表现;而硬瘫是指随意运动丧失并伴有牵张反射亢进的表现。

损伤人类皮层脊髓侧束将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体征:以钝物划足跖外侧时,出现拇趾背屈和其他四趾外展呈扇形散开的体征。

运动神经元常被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是指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脑运动神经元,它们直接支配骨骼肌的运动,受损后将出现软瘫、肌肉萎缩、反射反应消失等一系列症状。上运动神经元是脑内控制下运动神经元活动的那些神经元。

三、姿势调节系统的功能

(一)脊髓的整合功能

1. 脊休克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的动物称为脊动物。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表现为:在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肌紧张性减低甚至消失,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发汗反射不出现,直肠和膀胱内粪、尿积聚等。脊休克现象只发生在切断水平以下的部分。一些以脊髓为基本中枢的反射活动可以逐渐恢复。产生原因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主要是失去从大脑皮层到低位脑干(如前庭核、脑干网状结构等)的下行纤维对脊髓的控制作用。

脊髓可以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活动,但正常时它们是在高位中枢的控制下进行活动的。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既有易化作用,也有抑制作用。

2. 脊髓对姿势的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紧张度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势,这种反射活动称为姿势反射。

(1)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脊动物的皮肤接受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称为屈肌反射。如刺激强度更大,则可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肌的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是一种姿势反射,当一侧肢体屈曲造成身体失衡时,对侧肢体伸直以支持体重,所以在保持身体平衡中具有生理意义。

(2)节间反射:是指脊髓某节段神经元发出的轴突与邻近上下节段的神经元发生联系,通过上下节段之间神经元的协同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反射活动。如搔爬反射。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1. 脑于对肌紧张的调节 在狗或猫的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去大脑动物,肌紧张出现亢进现象,动物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是一种伸肌紧张亢进状态。

电刺激动物脑干网状结构的不同区域,观察到网状结构中存在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 还有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抑制区位于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分;易化区包括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分、脑桥的被盖、中脑的中央灰质及被盖;下丘脑和丘脑中线核群等部位也具有对肌紧张和肌运动的易化作用。此外,在脑干以外抑制区还包括大脑皮层运功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等区域;而易化区还有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等部位。出现去大脑僵直的现象是由于切断了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造成易化区活动明显占优势。人类中,蝶鞍上囊肿引起皮层与皮层下失去联系时,可出现明显的下肢伸肌僵直及上肢的半屈状态,称去皮层僵直。

2.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有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和旋转加速度反射。

(1)状态反射:头部在空间的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改变躯体肌肉的紧张性,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迷路紧张反射是内耳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反射性调节。其反射中枢主要是前庭核。颈紧张反射是颈部扭曲时颈上部椎关节韧带和肌肉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对四肢肌肉紧张性的反射性调节。其反射中枢位于颈部脊髓。

(2)翻正反射:正常动物可保持站立姿势,如将其推倒则可翻正过来,这种反射称为翻正反射。如将动物四足朝天从空中落下,头部位置的不正常,刺激视觉与内耳迷路,从而引起头部的位置翻正;头部翻正后,头与躯干的位置不正常,刺激颈部关节韧带和肌肉,从而使躯干的位置也翻正。

(三)大脑皮层对姿势的调节

四、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一)结构

(二)功能

基底神经节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都有关系。

(三)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

1. 帕金森病 又称震颤麻痹,常伴有静止性震颤,是因为黑质的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导致致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亢进所致。

2. 亨廷顿病又称舞蹈病 患者有明显的纹状体神经元病变,纹状休中胆碱能和 γ 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功能明显减退,使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相对亢进所致。

五、小脑的功能

小脑对于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动均有重要作用。可将小脑分成三个主要的功能部分,即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

(一)前庭小脑

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与身体姿势平衡功能有关。反射途径为:前庭器官--前庭核--绒球小结叶--前庭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肌肉。

(二)脊髓小脑

由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构成。接受脊髓小脑束传入纤维的投射,其感觉传入冲动主要来自肌肉与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还接受视觉、听觉的传入信息。

前叶与肌紧张调节有关。前叶蚓部有抑制肌紧张的作用,前叶两侧部有加强肌紧张的作用。当切除或损伤后叶中间带后,随意动作的力量、方向及限度将发生紊乱,同时肌张力减退,表现为四肢乏力。受害动物或患者不能完成精巧动作,肌肉在完成动作时抖动而把握不住动作的方向,称为意向性震颤,行走摇晃呈蹒跚状,动作越迅速则协调障碍越明显。患者不能进行拮抗肌轮替快复动作,但在静止时则无肌肉异常运动。因此,后叶中间带是在肌肉运动进行过程中起协调作用。小脑损伤后出现的这种动作性协调障碍,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三)皮层小脑

指后叶的外侧部,接受由大脑皮层广大区域(感觉区、运动区、联络区)传来的信息,皮层小脑发出纤维投射到皮层运动区。皮层小脑与大脑皮层运动区、感觉区、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与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

动程序的编制有关。精巧运动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熟练的。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与小脑之间不断进行联合活动,同时小脑不断接受感觉传入冲动的信息,逐步纠正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使运动协调起来。精巧运动熟练完善后,皮层小脑就贮存了一整套程序。当大脑皮层发动精巧运动时,首先通过下行通路从皮层小脑中提取贮存的程序,并将它回输到大脑皮层运动区,再通过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发动运动。

(四)小脑内局部神经元回路

第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也称内脏神经系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

自主神经由节前和节后两个神经元组成。节前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中枢,节前纤维进入外周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节后神经元的轴突组成节后纤维,支配效应器官。

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灰质侧角的中间外侧柱;副交感神经一部分起源自脑干的脑神经核,另一部分起自脊髓骶部。交感神经的分布广,几乎全身所有内脏器官都受其支配;副交感神经的分布较局限,某些器官不具有副交感神经支配,例如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肾都只有交感神经支配。刺激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引起的反应比较弥散;刺激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引起的反应则比较局限。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是通过所释放的不同递质作用于不同的受体而产生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绝大多数副交感和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以乙酰胆碱为递质,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

1. 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除少数器官外,一般组织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他们的作用往往相互拮抗。

2. 紧张性支配 自主神经对效应器的支配,一般具有紧张性作用。

3. 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自主神经的外周性作用与效应器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关。

4. 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在环境急骤变化的条件下,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在功能力量以适应环境的急变。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

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脊髓是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但不能很好适应生理功能的需要。

(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许多基本生命现象(如循环、呼吸等)的反射调节在延髓水平已能初步完成。

(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下丘脑是较高级的内脏活动调节中枢,能对多种内脏反射活动进行调节;并把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完成一些复杂的生理功能调节。

1. 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关系 刺激下丘脑能产生自主神经反应。

2. 与睡眠的关系 引起慢波睡眠的两个脑区(间脑睡眠区和前脑基底部睡眠区)都含有部分区域在下丘脑范围内。

3. 与生物节律的关系 机体内的各种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律称为生物节律。按其频率的高低,可分为高频(周期低于一天,如心动周期、呼吸周期等)、中频(日周期)和低频(周期长于一天,如月经周期)三种节律。日周期节律是最重要的生物节律。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是日周期节律的控制中心。

4. 水平衡调节 下丘脑通过对饮水行为和肾排水两方面的调节而实现其对水平衡的调节。对肾排水的调节是通过控制视上核及室旁核合成与释放抗利尿激素而实现的。

5. 体温调节 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存在着温度敏感神经元,它们既能感受所在部位的温度变化,也能对传入的温度信息进行整合。当超过或低于调定点水平,即可通过调节散热和产热活动,使体温能保持稳定。

(四)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 新皮层 电刺激动物的新皮层,能引起躯体运动,也能引起内脏活动的改变。

2. 边缘叶 大脑半球内侧面皮层与脑干连接部和胼胝体旁的环周结构,被称为边缘叶。其最内圈的环状结构,包括海马、穹窿等;较外圈的环状结构,包括扣带回、海马回等。由于边缘叶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大脑皮层的岛叶、颞极、眶回等,以及皮层下的杏仁核、隔区、下丘脑、丘脑前核等密切相关,故此把边缘叶连同这些结构统称为边缘系统。加上中脑中央灰质、被盖等,形成边缘前脑与边缘中脑的概念。边缘前脑的功能较为复杂,除嗅觉功能外,主要参与摄食行为、性行为、情绪活动、学习记忆及内脏活动等的调节。

第八节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

本能行为指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而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如摄食行为、饮水行为和性行为等。情绪是指人类和动物对客观环境刺激所表达的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和某种固定形式的躯体行为表现,有恐惧、焦虑、发怒、平静、愉快、痛苦、悲哀和惊讶等多种表现形式。

一、与本能行为和情绪有关的神经解剖结构

边缘前脑可能是管理本能行为和情绪的高级中枢,下丘脑与网状结构的联系则使其能接受内脏感觉与躯体感觉的输入,并通过网状结构到达脑干和脊髓的内脏和躯体运动神经元,产生情绪行为的自主神经活动和躯体运动。

杏仁核是产生各种行为动机和情绪活动的重要结构。提供了感觉系统和情绪行为执行系统之间的解剖学联系。

二、本能行为的神经基础

(一)摄食行为的调节

摄食行为是动物维持个体生存的基本活动。其调节主要发生在下丘脑和边缘系统

1. 下丘脑 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而腹内侧核存在饱中枢。

2. 边缘系统 杏仁核与摄食行为的调节有关,其基底外侧核群能够易化下丘脑饱中枢并抑制摄食中枢的活动。

(二)饮水行为的调节

人类和高等动物通过产生渴觉而引起饮水行为。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和细胞外液量明显减少均可通过增加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与释放血管升压素而产生渴觉。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渴觉是通过下丘脑前部的渗透压感受器而起作用的;细胞外液量明显减少引起渴觉则部分是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介导的。

(三)性行为的调节

交配是动物的本能行为,是动物维持种系生存的基本活动。

1. 下丘脑

2. 边缘系统

三、情绪活动的神经基础

(一)恐惧和发怒

动物在恐惧时表现为出汗、瞳孔扩大、蜷缩、左右探头企图寻找逃遁机会和逃跑;在发怒时表现为攻击行为。恐惧和发怒的情绪活动是一种本能的防御反应,也称为格斗--逃避反应。

1. 恐惧和焦虑 刺激清醒动物的下丘脑、杏仁核、扣带回某些部位可产生恐惧反应,杏仁核与编码那些引起恐惧的记忆有关,在人类,如果损伤杏仁核,将会丧失对恐怖性听觉和视觉的反应。焦虑是一种对一可能发生的威胁性事件感到焦急忧虑而又无法妥善处理的情绪活动,是一种程度较轻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恐惧反应。

2. 发怒和平静 下丘脑内存在防御反应区,位于下丘脑近中线的腹内侧区。

(二)愉快和痛苦

愉快是一种积极的或正性的情绪,通常由那些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的刺激所引起;而痛苦是一种消极的或负性的情绪,一般由那些伤害机体肉体和精神的刺激或因那些渴望得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

动物反复进行自我刺激的脑区称为奖赏系统或趋向系统,而将引起回避反应的脑区称为惩罚系统或回避系统。

(三)情绪生理反应

人类和动物在情绪活动过程中,常伴随着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变化,这此生理活动变化称为情绪生理反应。主要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改变而引起。

四、激发行为的动机和成瘾

(一)激发行为的动机

人类和动物所有的行为即使是本能行为也都是在一定的欲望驱使下产生的,欲望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脑内奖赏系统和惩罚系统不仅对情绪的产生,而且在激发和抑制行为的动机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成瘾

成瘾是泛指不能自我控制并不顾其消极后果地反复将某种物质摄入体内。

第九节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和免疫的调节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也反过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此外,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也能发生相互作用。

一、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的调节

(一)神经内分泌和神经激素

1. 神经内分泌

2. 神经激素 是指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下丘脑产生的神经激素共有11种,都是肽类物质,所以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二)神经递质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其中由下丘脑、腺垂体和内分泌腺组成三级管理的功能轴,即下丘脑 --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轴和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功能轴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部分。神经系统在各个层次对内分泌活动进行调节。

1. 对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的调节 在寒冷刺激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支配TRH 能神经元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兴奋,导致TRH 释放增加,再通过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增加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增强机体对寒冷的抵御能力。甲状腺在交感神经兴奋时,引起释放。

2. 对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轴的调节 下丘脑CRH 神经元受腺垂体ACTH 的负反馈抑制作用,中枢乙酰胆碱系统能促进下丘脑CRH 的分泌。

3. 对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功能轴的调节 下丘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能促进GnRH 的释放。

4. 对神经垂体激素的分泌调节 脑内乙酰胆碱可促进血管升压素的分泌,在下丘脑水平刺激后者的分泌,也在神经垂体水平刺激后者的释放。

5. 其他调节 几乎所有下丘脑激素的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腺垂体、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也不同程度地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三)激素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许多激素存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调节突触传递的效率,使神经调节功能更加准确和有效。

二、神经系统对免疫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产生的免疫分子及受体

1. 免疫分子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和补体等免疫分子。

(1)细胞因子:是指那些通常以旁分泌的方式调节免疫反应的激素样多肽或蛋白质分子。

(2)补体:是指一种能部分承担天然性和获得性免疫细胞杀伤作用的血浆蛋自酶。

2. 细胞因子的受体 细胞因子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共有三类亚型。

(二)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1. 中枢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肽类物质可诱导免疫细胞产生神经肽或激素,以旁分泌的方式调节局部免疫细胞的功能。

2. 自主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对免疫反应起抑制性调节作用。副交感神经和乙酰胆碱则能增强免疫功能。

(三)免疫细胞产生的神经肽及其受体

1. 免疫细胞产生的神经肽 免疫细胞产生神经肽在多方面与神经细胞有所不同:①是作为免疫应答的一个方面,刺激因素可能为病原体或异体蛋白;②由于其游走性,因而通常以旁分泌的形式进行;③每个细胞的分泌量一般较少,但由于其细胞数量巨大,所以能补偿此差异。

2. 免疫细胞膜上的受体 大多数免疫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膜上存在多种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多肽受体、激素受体和神经递质受体。

(四)细胞因子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通过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1.发热 IL-1和IL-6都是内源性致热原。

2. 增加慢波睡眠 引起这一作用的是IL-1和IL-2。

3. 厌食 IL-1在引起发热、嗜睡的同时还引起厌食。

4. 增加CRH 分泌 引起这一作用的是IL-1和IL-6。

三、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影响

第十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学习与记忆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记忆则是学习到的信息的贮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一)学习的形式

1.非联合型学习 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不同形式的刺激使突触发生习惯化和敏感化的可塑胜改变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学习。

2. 联合型学习 是两个事件在时间上很靠近地重复发生,最后在脑内逐渐形成联系。

(1)经典条件反射: 是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而建立起来的。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在经典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或内抑制。如果在给动物条件刺激后立即以一外来信号进行扰乱,则条件反射也不再能发生,这称为条件反射的外抑制。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愉快性强化称为正性强化,而痛苦性强化则称为负性强化。

(2)操作式条件反射: 这种条件反射是要求动物在执行一定的操作后才能建立起来的。得到食物是一种奖赏性刺激,称为趋向性条件反射; 由于得到惩罚而产生的抑制性条件反射,称为回避性条件反射。

(二)记忆的形式

1. 根据记忆的贮存和回忆的方式分类

(1)陈述性记忆: 也称清晰记忆,与觉知或意识有关,依赖于记忆在海马、内侧颞叶及其他脑区内的滞留时间。分为:①对一件具体事物或一个场面的情景式记忆;②对文字、法律和语言等的语义式记忆。

(2)非陈述性记忆:也称含糊记忆,和觉知或意识无关,也不涉及到在海马的滞留。

两种记忆形式是可以转化的。

2. 根据记忆保留时间的长短分类

(l)短时程记忆:也称为工作性记忆,其保留时间的长短仅能满足完成某项极为简单的工作的需要。记忆保留的时间仅几秒钟到几分钟。

(2)中时程记忆:保留时间自几分钟到几天,记忆在海马和其他脑区内进行处理,并能转变为长时程记忆。

(3)长时程记忆:信息量相当大,保留时间自几天到数年,有些内容甚至可终生保持记忆。

(三)人类的记忆过程

分成四个阶段,即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前两个阶段相当于上述的短时程记忆,后两个阶段相当于长时程记忆。感觉性记忆是指通过感觉系统获得信息后,首先在脑的感觉区内贮存的阶段,这阶段贮存的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1秒钟。如果信息在这阶段经过加工处理,把那些不连续的、先后进来的信息整合成新的连续的印象,就可以从短暂的感觉性记忆转入第一级记忆。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通过把感觉性记忆的资料变成口头表达性的符号而转移到第一级记忆;另一种是非口头表达性的途径,但它必然是幼儿学习所必须采取的途径。通过反复运用学习,信息便在第一级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信息在第一级记忆中停留的时间,这样就使信息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之中。第二级记忆是一个大而持久的贮存系统。发生在第二级记忆内的遗忘似乎是由于先前的或后来的信息的干扰所造成的,这种干扰分别称为前活动性干扰和后活动性干扰。有些记忆的痕迹,如自己的名字和每天都在进行操作的手艺等,通过长年累月的运用,是不易遗忘的,这一类记忆贮存在第三级记忆中。

(四)遗忘

遗忘是指部分或完全失去回忆和再认的能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遗忘在学习后就开始,遗忘并不意味着记忆痕迹的消失,复习已经遗忘的材料总比学习新的材料容易。产生遗忘的原因,一是条件刺激久不强化、久不复习所引起的消退抑制;二是后来信息的干扰。

临床上将疾病情况下发生的遗忘称为记忆障碍或遗忘症,并分为顺行性遗忘症和逆行性遗忘症。顺行性遗忘症表现为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该症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信息不能从第一

级记忆转入第二级记忆。逆行性遗忘表现为不能回忆脑功能障碍发生之前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多见于脑震荡,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第二级记忆发生了紊乱,而第三级记忆却未受影响。

(五)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1.学习和记忆的脑功能定位

(1)大脑皮层联络区:该区是指感觉区、运动区以外的广大皮层区。它们之间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可以集中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成为记忆痕迹的最后贮存区域。

(2)海马及其邻近结构:海马环路是与近期记忆功能有关的神经结构。

(3)其他脑区:丘脑的损伤也可引起记忆丧失,但损伤主要引起顺行性遗忘。

2.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的形成机制

(1)陈述性记忆的机制:中、短时程的陈述性记忆需要大脑皮层联络区和海马的参与,海马环路是其形成的重要结构基础。陈述性记忆的神经通路大致是:视、听、触--压觉冲动进入大脑感觉皮层后到达皮层联络区,而味、嗅觉冲动主要经颞叶和额叶的边缘皮层到达皮层联络区,两路信息再经内侧颞叶边缘系统、丘脑内侧核团、额叶腹内侧部分进入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最后又回到大脑皮层联络区。

(2)非陈述性记忆的机制:参与非陈述性记忆的主要中枢结构是大脑皮层--纹状体系统,小脑、脑干和脊髓也参与部分活动。技巧性运动记忆通常在训练完成后由大脑皮层转移到较低级的中枢部位。非陈述性记忆的神经通路大致是:感觉冲动进入感觉皮层后先到达皮层联络区,经颞叶皮层进入纹状体,又经纹状体一黑质通路进一步到达脑干运动系统,这一通路在协助锥体系完成已经学会的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3. 记忆的细胞、分子基础 长时程记忆与蛋白质的合成、形态学改变和建立新的突触联系有关。

二、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

两侧大脑皮层之间有许多连合纤维。进化愈高等则胼胝体愈发达, 两侧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是相关的,胼胝体连合纤维能将-侧皮层的活动向另一侧传送。

三、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与语言有关的脑区位于大脑侧裂附近。在颞上回后端有一区域称为Wernicke 区,与理解听觉和视觉信息有关。角回可能是将来自阅读文字形式的信息转化为Wernicke 区能接受的听觉文字形式的信息。临床发现,

人类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损伤,可引起各种特殊的语言活动功能障碍:①流畅失语症,由Wernicke 区受损所致,有两种不同表现:一种是病人说话正常,但有时说话过度,话中充满杂乱语和新创

词,病人也不能理解别人的说话和书写的含义;另一种流畅失语症是有条件的,病人说话相当好,也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说话,但对部分词不能很好组织或想不起来,称为传导失语症。②运动失语症 Broca三角区受损,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与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说话,不能用语词来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发音有关的肌肉并不麻痹。③失写症,因损伤额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的手部代表区所致,病人可以听懂别人说话,看懂文字,自已也会说话,但不会书写;手部的其他运动并不受到影响。④感觉失语症,由颞上回后部的损伤所致,病人可以讲话及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⑤失读症,如果角回受损,则病人看不懂文字的含义;但他的视觉和其他语言功能(包括书写、说话和听懂别人谈话等)均健全。

四、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

一侧优势是指人脑的高级功能向一侧半球集中的现象,人类左侧大脑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的现象,与人类习惯使用右手有密切关系。由于左侧大脑半球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因此一般称左侧半球为优势半球或主要半球,右侧半球为次要半球。右侧皮层在非语词性的认知功能上占优势。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二)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轴突的末端分成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梢的膨大部分称为突触小体或末梢小结或轴突终端它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接触而形成突触。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二者统称为轴索,轴索外面包有髓鞘或神经膜成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称为神经末梢

神经元在功能上可分为四个部位:①受体部位;②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③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④引起递质释放的部位,主要是神经末梢。

神经元的功能有:①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而引起兴奋或抑制;②对不同来源的兴奋或抑制进行分析综合。

(三)树突的功能

树突可传播衰减性的去极化和超极化过程,但一般不产生“全或无”式扩布的锋电位。

(四)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与纤维类型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它是指沿神经纤维传播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兴奋的传导依靠局部电流而完成。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完整性: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而保持完整才能传导兴奋。

(2)绝缘性:各纤维传导兴奋时互不干扰。

(3)双向性:人为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所引发的兴奋均可沿神经纤维向两端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在实验条件下连续电刺激神经数小时,神经纤维始终能保持其传异兴奋的能力。

2.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无髓鞘、髓鞘的厚度以及温度有密切关系。

(五)神经元的蛋白合成与轴浆运输

神经末梢内,所有必需的蛋白质都是在胞体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内合成,然后通过轴浆流动,将这些蛋白质运输到神经末梢的突触小体。自胞体向轴突末梢的顺向轴浆运输分:快速轴浆运输,是指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的运输。另一类是慢速轴浆运输,指的是由胞体合成的蛋白质所构成的微管和微丝等结构不断向前延伸,其他轴浆的可溶性成分也随之向前运输。还有自末梢到胞体的逆向轴浆运输。

(六)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神经营养性因子

1.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除能发挥调控其功能活动的功能性作用外;还能通过其末梢经常性地释放某些物质,持续地调整被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称为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 神经营养性因子 神经元所支配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神经营养性因子。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在周围神经系统,有包绕轴索形成髓鞘的施万细胞和脊神经节中的卫星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一)支持作用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以其长突起在脑和脊髓内交织成网,或互相连接构成支架,支持神经元的胞体和纤维。

(二)修复和再生作用

(三)免疫应答作用

(四)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五)绝缘和屏障作用

(六)稳定细胞外K + 浓度,维护神经元正常活动

(七)参与神经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第二节 突触和接头传递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一)突触的分类

①轴突一树突式突触。②轴突一胞体式突触。③轴突一轴突式突触等。

(二)突触的微细结构

突触小泡分为三类:①小而清亮透明的小泡,内含乙酰胆碱;②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小泡,内含儿茶酚胺类;③大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小泡,内含神经肽类。第一、第二类突触小泡分布在轴浆内靠近突触前膜的部位,与膜融合并释放其内容物至突触间隙,在其相对应的突触后膜上有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式通道。第三类突触小泡则均匀分布于突触前末梢内,可从突触前末梢膜的所有部位通过出胞作用而释放。

(三)突触传递的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动作电位传到神经末梢,使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电压门控式Ca 2+ 通道开放, Ca 2+ 进入前膜,降低轴浆的粘度,有利于突触小泡的位移;并且消除突触前膜负电位,促进突触小泡和前膜接触、融合及胞裂,最终导致神经递质的释放。末梢内Ca 2+ 浓度的升高触发了Na + -Ca 2+ 逆向转运,Ca 2+ 被转运到细胞外。

递质在间隙中扩散到突触后膜,作用于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式通道,引起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的改变,带电离子进入突触后膜,从而使后膜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这种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

(四)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

1. 突触后电位 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一个局部兴奋。其机制是: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导致膜上Na + 或Ca 2+ 通道开放.产生内向电流,使局部膜发生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产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降低,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机制:某种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上Cl - 通道开放,Cl - 内流,使膜电位发生超极化。

2.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突触后膜上电位改变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 和IPSP 的代数和。当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就可引发动作电位

(五)突触的抑制和易化

突触的抑制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突触的易化也分为突触后易化和突触前易化。

1.突触的抑制

(1)突触后抑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 而发生抑制。有两种形式: ① 传入侧支性抑制:冲动进入中枢后,一方面通过突触联系引起某一中枢神经元产生 EPSP,并经总和后发生兴奋;另一方而通过侧支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引起另一中枢神经元产生IPSP ,也称为交互抑制。能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②回返性抑制: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去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其轴突释放抑制性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其意义在于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也促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儿之间的活动步调一致。

(2)突触前抑制:轴突末梢A 与运动神经元构成轴突--胞体式突触,轴突末梢B 与末梢A 构成轴突--轴突式突触。末梢B 兴奋时释放某种递质,使末梢A 发生去极化,从而使传到末梢A 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由此引起进入末梢A 的Ca 2+ 量减少,末梢A 释放的兴奋性递质量减少,最终导致运动神经元的EPSP 变小。

2. 突触的易化 突触后易化表现为EPSP ,去极化使得膜电位靠近阈电位水平,而使动作电位容易爆发。突触前易化是在与突触前抑制同样的结构基础上,由于到达末梢A 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Ca 2+ 内流增加,运动神经元上的EPSP 变大而产生的。

(六)突触传递的调制

体现在对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和突触后膜受体功能两方面。

1. 对一递质释放的调制 递质的释放量主要取决上进入末梢的Ca 2+ 量。调制(Ca 2+ 内流就能间接地调节递质的释放。在突触前末梢上分布有某些受体,在某些神经调质或由该末梢释放的递质作用下直接改变递质的释放量。突触前膜还能通过加速或减慢对所释放递质的重摄取和酶促代谢过程来调制突触传递。

2. 对后膜受体的调制 受体的数量和与配体结合的亲和力在不同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可发生改变。当激素或递质分泌不足时,受体的数量将逐渐增加,亲和力也将逐渐升高,称为受体的上调;反之,当这些化学信使物质释放过多时,则受体的数量逐渐减少,亲和力也逐渐降低,称为受体的下调。当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形成的配体一受体复合物可通过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进入胞浆,以此减少膜上受体的数量,称为内化。受体蛋白可经某种修饰(如发生磷酸化)后降低其反应性,称为受体的脱敏。

(七)突触的可塑性

是指突触传递的功能可发生较长时程的增强或减弱。

1. 强直后增强 当突触前末梢接受一短串强直性刺激后,突触后神经元的突触后电位发生明显增强的现象,称为强直后增强。

2. 习惯化和敏感化 当一种较为温和的刺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时,突触对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可塑性称为习惯化。敏感化则表现为重复性刺激(尤其是有害刺激)使突触对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传递效能增强。

3. 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 长时程增强是突触前神经元在受到短时间内快速重复性刺激后,突触后神经元所产生的一种快速形成的和持续性的突触后电位增强。长时程抑制是指突触传递效率的长时程降低。

二、电突触传递

电突触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局部电流和EPSP 也可通过电紧张扩布的形式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传递为双向的;电阻低,传递速度快,儿乎不存在潜伏期。

三、接头传递

(一)神经--平滑肌和神经--心肌接头传递结构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成许多分支,分支上形成串珠状膨大结构,称为曲张体。内含大量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突触小泡,是递质释放的部位,与邻近的平滑肌膜之间并不形成神经突触样联系。曲张体沿末梢分支分布于平滑肌细胞近旁,当神经冲动到达曲张体时,递质从曲张体释放出来,通过扩散到达平滑肌膜受体,使平滑肌细胞发生反应,这样的结构能使一个神经元支配许多平滑肌细胞,因此称为突触过路站,而这种传递方式称为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其特点:①不存在特化的突触前膜与后膜结构;②一个曲张

体能支配较多的效应器细胞;③曲张体与效应器细胞间的距离远;④传递时间长;⑤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有无相应受体。

(二)神经--平滑肌和神经--心肌接头后膜电反应

当冲动引起递质释放时,受支配产生兴奋的平滑肌膜上可产生散在的轻度去极化,这种电位改变非常类似于小终板电位,称为兴奋性接头电位。可因重复刺激支配神经而发生总和。而当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兴奋引起平滑肌活动抑制时则产生膜的超极化,这种电位改变称为抑制性接头电位。

四、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使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1. 递质的鉴定 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①突触前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并能合成该递质;②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兴奋时,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③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受体而发挥其生理作用;④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失活方式(如重摄取);⑤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2. 调质的概念 在神经系统中有一类化学物质,由神经元产生,作用于特定的受体,但并非起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是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故称为神经调质。调质所发挥的作用称为调制作用。

3. 递质和调质的分类

4. 递质的共存 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包括调质),即为递质共存。其意义在于协调某些生理过程。

5. 递质的代谢 包括递质的合成、贮存、释放、降解、再摄取及再合成等步骤。

(二)受体

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激动剂。只发生特异性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则称为拮抗剂,两者统称为配体。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以下三个特性:①特异性②饱和性③可逆性。

1. 受体亚型 对每个配体,都有数个受体亚型。可使一个特定的递质能对不同的效应器细胞作出选择性结合,并产生多样化效应。

2. 突触前受体 或称自身受体。它们与配体结合后,多数是抑制突触前递质的进一步释放,因而对递质释放起负反馈的控制作用。

3. 受体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受体分为:①与离子通道相耦联的受体,这类受体又称为化学门控通道。②通过激活G 一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产生效应的受体。

4. 受体的脱敏现象 受体较长时间暴露于配体时,会失去反应性,即产生脱敏现象。有两种类型:同源脱敏和异源脱敏。同源脱敏仅丧失细胞对特殊配体的反应性,而保持对其他配体的反应性;异源脱敏使细胞对其他配体也无反应性。

(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1.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在周围神经系统,释放ACh 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舒血管纤维),以及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都属于胆碱能纤维。

在中枢神经系统,以ACh 作为递质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神经元。

以 ACh为配体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可分为:①毒 蕈 碱受体:毒 蕈 碱能模拟 ACh对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刺激作用。相应的受体称为毒 蕈 碱受体。可被阿托品阻断。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舒血管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的胆碱能受体都是 M受体。当ACh 作用于这些受体时,可产生一系列自主神经节后胆碱能纤维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胃肠平滑肌的收缩、膀胧逼尿肌的收缩、虹膜环行肌的收缩、消化腺分泌的增加,以及汗腺分泌的增加和骨骼肌血管的舒张等。②烟碱受体:这类受体存在于所有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上。小剂量ACh 能兴奋自主神经节神经元,也能引起骨骼肌收缩,而大剂量ACh 则阻断自主神经节的突触传递。这些效应不受阿托品影响。神经--肌接头处的N2受体称为N 型ACh 门控通道,也称为肌肉型烟碱受体,将中枢神经系统内和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的化学门控通道称为神经元型烟碱受体。在周围神经系统,筒箭毒碱可阻断肌肉型和神经元型烟碱受体的功能,十烃季按主要阻断肌肉型烟碱受体的功能,六烃季按阻断神经元型烟碱受体的功能,从而拮抗ACh 的N 样作用。

2.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NA,NE )和肾上腺素都属于儿茶酚胺。在周围神经系统,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NA, 以NA 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而少数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交感舒血管节后纤维则为胆碱能纤维。

在中枢神经系统,以肾上腺素(Adr )为递质的神经元称为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能与Adr 和NA 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主要分为 α和β 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后产生的效应较复杂,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受体的特性。②配体的特性。③器官上两种受体的分布情况。

3. 多巴胺及其受体 属于儿茶酚胺类物质。多巴胺递质受体系统主要位于中枢,包括三个部分:黑质一纹状体部分、中脑边缘系统部分、结节一漏斗部分。有5种多巴胺受体。

4.5-羟色胺及其受体。

5. 组胺及其受体 可能与觉醒、性行为、腺垂体激素的分泌、血压、饮水和痛觉等调节有关。

6. 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 氨基酸类递质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有谷氨酸、门冬氨酸, γ -氨基丁酸和甘氨酸,前两种为兴奋性氨基酸,后两种为抑制性氨基酸。

7. 肽类递质及其受体

(1)P 物质和其他速激肽:速激肽族多肽包括:p 物质、神经激肽A 、神经肽K 、神经肽 α 、神经激肽 A和神经激肽B 。

(2)阿片肽:脑内具有吗啡样活性的肽类物质称为阿片肽。包括 β 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肤三类。

(3)下丘脑调节肽和神经垂体肽:下丘脑调节腺垂体功能的肽类激素称为下丘脑调节肽。室旁核有向脑干和脊髓投射的纤维,其递质分别为神经垂体肽催产素和血管升压素,具有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的作用,并能抑制痛觉。

(4)脑一肠肽:在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称为脑一肠肽。

(5)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6)神经肽Y

8.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 主要有腺苷和ATP 。

9. 其他可能的递质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

第三节神经反射

一、反射与反射弧

(一)反射的概念和分类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活动,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是人和动物在长期的种系发展中形成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通过皮层下各级中枢就可形成。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它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可以建立,也能消退。主要的中枢部位在大脑皮层。

(二)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组成部分。效应器是指产生效应的器官。反射的中枢部分通常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传入神经由传入神经元的突起所构成,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周围突与感受器相连,感受器接受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冲动沿周围突传向胞体,再沿其中枢突传向中枢。传出神经是指中枢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构成的神经纤维。

(三)反射的基本过程

反射的基本过程: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和综合;中枢的兴奋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最终效应器发生某种活动改变。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一)辐散和聚合式联系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可通过分支与其他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称为辐散式联系。使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引起许多神经元的同时兴奋或抑制。一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可以接受来自许多神经元的突触联系,称为聚合式联系。能使许多神经元的作用都引起同一个神经元的兴奋而发生总和,也能使许多来源于不同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在同一神经元上发生整合。

在传入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中主要表现为辐散式联系;传出神经元接受不同轴突来源的突触联系,主要表现为聚合式联系。

(二)链锁状和环状联系

兴奋通过链锁状联系,可扩大作用的空间范围。通过环状联系,一方面由于负反馈,可使活动及时终止;另一方面由于正反馈,能使兴奋得到增强和延续,即使原先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仍可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放冲动,这种现象称为后发放或后放或后放电。

三、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

单突触反射弧是指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只有一个突触的反射弧,是最简单的反射弧。通过单突触反射弧所发生的反射,称为单突触反射。机体内唯一的单突触反射是腱反射。在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插入一个或更多的中间神经元,则形成多突触反射弧,通过多突触反射弧所发生的反射,称为多突触反射。

四、局部回路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

短轴突和无轴突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仅在某一中枢部位内起联系作用,这些神经元称为局部回路神经元。由局部回路神经元及其突起构成的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联系通路,称为局部神经元回路。

五、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一)单向传布 兴奋通过突触传递只能作单向传布。

(二)中枢延搁 兴奋通过中枢部分比较缓慢,称为中枢延搁。

(三)总和与阻塞

在突触传递中,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要有多个EPSP 的总和,才能使膜电位达到阈电位而爆发动作电位。兴奋的总和包括空间性总和与时间性总和。如果总和未到达阈电位,此时处于局部阈下兴奋状态的神经元,兴奋性有所提高,对原来不易激发其产生兴奋的刺激的敏感性提高,表现为易化。

阻塞分时间性阻塞和空间性阻塞,此现象发生在传入通路上多见。

(四)兴奋节律的改变 传出冲动的节律取决于综合各种因素后的总结果。

(五)后发放

(六)局限化与扩散

感受器在接受一个适宜的阈刺激后,一般仅引起较局限的神经反射,而不产生广泛的活动,称为反射的局限化。过强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元的辐散式联系方式,引起大量神经元放电而出现广泛的反应,称为反射的扩散。

(七)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突触部位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的影响,突触部位也是反射弧中最易发生疲劳的环节,可能与递质耗竭有关。

六、反射活动的一般特性

(一)适宜刺激 每一特定的神经反射需要一种恰当形式的刺激才能发生。

(二)最后公路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轴突是骨骼肌运动反射弧的最后传出通路。

(三)中枢兴奋状态与中枢抑制状态

中枢在较长时间内兴奋性影响超过抑制性影响的状态,称为中枢兴奋状态,中枢在较长时间内抑制性影响超过兴奋性影响的状态,则称为中枢抑制状态。当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兴奋性冲动可辐散到许多躯体神经元区和自主神经元区,引起反射的扩散,导致群体反射的出现。

(四)反射反应的习惯化和敏感化

(五)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感受器兴奋使效应器产生效应,效应器的输出变量中部分信息反过来又不断地改变中枢或其他环节的活动状态,用以纠正反射活动中出现的偏差,以实现调节的精确性。这种受控部分发出信息反过来加强或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有负反馈和正反馈。

第四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脊髓与脑干

(二)丘脑的核团

丘脑是除嗅觉以外的感觉纤维向大脑皮层投射的重要中继站,同时也能对感觉传入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综合。

1. 第一类细胞群 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进一步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称为特异感觉接替核。后外侧腹核为脊髓丘脑束与内侧丘系的换元站,与躯体感觉的传达有关;后内侧腹核为三叉丘系的换元站,与头面部感觉传导有关。后腹核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内侧膝状体是听觉传导通路的换元站,发出的纤维向听皮层投射;外侧膝状体是视觉传导通路的换元站,发出的纤维向视皮层投射。

2. 第二类细胞群 接受来自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称为联络核。

3.第三类细胞群 主要是髓板内核群,称为非特异投射核,通过多突触换元接替后,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起着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重要作用。

(三)感觉投射系统

1. 特异投射系统 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特异投射系统,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经典的感觉传导道由三级神经元接替而完成。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或有关的脑神经节内,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后角或脑干有关神经核内,第三级神经元就在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内。特异投射系统的纤维主要终止于皮层的第四层。其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2. 非特异投射系统 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它们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感觉传导道中纤维在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反复换元上行,抵达丘脑第三类细胞群,然后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其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这一系统称为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上行激动系统主要是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而发挥作用的。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一)感觉代表区的分区与功能

1. 体表感觉代表区

(1)第一感觉区: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为第一感觉区即3-1-2区。感觉投射规律为:①投射具有交叉的性质,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②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③投射区域总的安排是倒置的,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

中央后回皮层上,细胞以纵向的柱状排列构成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称为感觉柱。柱状结构内的神经元都对同一感受野的同一类感觉刺激发生反应,一个柱状结构是一个传入传出信息整合处理单位,传入冲动先进入第四层,并由第四层和第一二层细胞在柱内垂直扩布,最后由第三、第五、第六层细胞发出传出冲动离开大脑皮层。

(2)第二感觉区:位于中央前回与脑岛之间,面积远比第一感觉区小。区内的投射分布安排是正立的,但身体各部分的代表区不如中央后回那么完善和具体。

2. 本体感觉代表区 中央前回是肌肉本体感觉投射区。

3. 内脏感觉代表区 混杂在体表感觉代表区之中。人脑的第二感觉区和运动辅助区都与内脏感觉有关,边缘系统的皮层部位也是内脏感觉的投射区。

4. 视觉代表区 位于枕叶皮层距状裂上、下缘视网膜上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上缘,下半部投射到下缘;视网膜中央的黄斑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后部,周边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前部。

5. 听觉代表区 在人脑位于颞横回和颞上回。

6. 嗅觉和味觉代表区 嗅皮层存在于边缘叶的前底部区域,包括梨状区皮层的前部和杏仁核的一部分。味皮层位于中央后回底部。

(二)感觉皮层的可塑性

感觉单位与其他皮层之间可能具有广泛的聚合及辐散式联系,这些联系在废用时减弱,在频繁使用时则增强。

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躯体感觉的感知,取决于大脑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感觉的强度则取决于:①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②参与反应的感受器数目。

(一)触一压觉

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在皮肤上分布不均匀,四肢比躯干敏感,手指尖的敏感性更大。

(二)肌肉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即深部感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来自躯体深部的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等处的组织结构,主要是对躯体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向的感觉。来自肌肉的这些感觉即为肌肉本体感觉,其感受器为肌梭。

(三)温度觉

冷感受器对 10-38℃的温度起反应,而温感受器对30-45℃的温度起反应。温度感受器呈点状分布,总体上冷点多于热点。

(四)痛觉

1. 快痛和慢痛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可快痛和慢痛。快痛在刺激时很快发生,是一种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慢痛是一种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一般在刺激过后0.5一1.0 s才能被感觉到,痛感强烈而难以忍受,撤除刺激后还持续儿秒钟,并伴有情绪反应及心血管和呼吸等方而的变化。深部组织和内脏的痛觉,一般也表现为慢痛。内脏痛还常常放射到其他部位。

2. 感受器与传导通路特点 痛觉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在后角换元,后角是调控痛觉信号的“闸门”。痛觉投射皮层有三个区域:第一感觉区、第二感觉区和扣带回。扣带回主要与慢痛有关。

3. 初级和次级痛觉过敏 如果局部体表组织受伤或注射致痛物质辣椒素,此时只要轻触该创伤或注药局部体表就能产生痛觉,而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轻触不会产生痛觉,这种现象称为初级痛觉过敏。此外,在创伤和注药部位的周边区也发生类似情况,该区域虽未直接受损,但痛敏感性也有所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次级痛觉过敏。初级痛觉过敏是由于损伤引起组织释放某些增强痛敏感性的化学物质所致;次级痛觉过敏是由于脊髓后角神经元的突触前易化所致。

4. 躯体深部痛 定位不明确,可伴有恶心、出汗和血压的改变。

5. 内脏痛与牵涉痛 内脏痛定位不明确。主要表现为慢痛,有时可以非常剧烈。中空内脏器官壁上的感受器对扩张性刺激和牵拉性刺激十分敏感。内脏痛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和次级感觉过敏;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内脏疾患除了引起患病脏器本身的疼痛外,还能引起邻近体腔壁骨骼肌的痉挛和疼痛。此外,胸膜或腹膜受到炎症等刺激时,由于体腔壁浆膜受到刺激而产生疼痛,称为体腔壁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①会聚学说:由于牵涉痛往往放射到与疼痛原发内脏具有相同胚胎来源节段和皮节的体表部位,发生牵涉痛的躯体组织与患病内脏的传入纤维在进入脊髓时位于同一水平,来自内脏和躯体的痛觉传入纤维可会聚到同一个脊髓后角神经元。②易化学说:内脏和躯体的痛觉传入纤维也可能到达脊髓后角同一区域内彼此非常接近的不同神经元,由患病内脏传来的冲动提

高邻近的躯体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对体表传入冲动产生易化作用,因而较弱的躯体传入也能引起痛觉。

四、特殊感觉的中枢分析

(一)视觉

1. 外侧膝状体及至视皮层的通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在外侧膝状体的投射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视网膜上的大节细胞(M 节细胞),能增强来自不同种视锥细胞的输入并与移动和立体视觉有关;而小节细胞(P 节细胞),可减弱由一种类型的视锥细胞一一相传而来的输入并与颜色、质地、形状和微细结构等视觉有关。M 节细胞投射到外侧膝状体的大细胞部分,而P 节细胞则投射到外侧膝状体的小细胞部分。外侧膝状体的大、小细胞分别通过各自的通路,即M 通路和P 通路投射到视皮层。

2. 视皮层 外侧膝状体与初级视皮层之间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视皮层的另一特征是表现为眼的优势柱。

3. 其他皮层区 来自初级视皮层以及许多其他方面视觉信息通过平行的通路到达皮层的许多区域。

(二)听觉

1. 中枢听觉通路 在同侧脑干的耳蜗神经核换元后发出纤维大部分交叉到对侧,于对侧上橄榄核再次换元后形成外侧丘系上行,小部分不交叉的纤维在同侧上橄榄核换元,还有些不换元的纤维直接沿外侧丘系上行。外侧丘系的部分纤维直接终止于内侧膝状体,部分纤维经下丘换元后再抵达内侧膝状体,后者发出听放射最终到达听皮层。

2. 听皮层 低音调组分分布于听皮层的前外侧,而高音调组分分布于后内侧。听皮层的各个神经元能对听觉刺激的激发、持续时间、重复频率的诸参数,尤其是传来的方向作出反应。声源的空间定位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和两侧声波相位差,及两耳感受作出判断。

(三)平衡觉

(四)嗅觉

(五)味觉

第五节 脑的电活动与觉醒、睡眠机制

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在皮层上某一局限区域引出的形式较为固定的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诱发电位,与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活动有关;大脑皮层经常性地自发地产生的节律性电位变化,称为自发脑电活动,与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活动有关。

一、皮层诱发电位

在动物实验中,当人工刺激某一感觉传入系统时,即可在皮层相应的感觉区表面引出皮层诱发电位。分为两个部分:①主反应:为一先正后负的电位变化,有一定的潜伏期。②后发放:为一系列正相的周期性电位波动。运用计算机将电位变化叠加和平均处理则能使皮层诱发电位突出地显示出来。用这种方法记录到的电位称为平均诱发电位。

二、脑电图

临床上在头皮表面引出的自发脑电活动称为脑电图。在动物将颅骨打开或在病人进行脑外科手术时,直接在皮层表面引导的电位变化,称为皮层电图。

(一)脑电图的波形

1. α 波 频率为每秒8--13次,波幅为20--100uV 。是成年人处于安静状态时的主要脑电波。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即出现,波幅先由小逐渐变大,再由大变小,如此反复而形成梭形, α 波在枕叶的脑电图记录中最为显著。睁开眼睛或接受其他刺激时, α 波立即消失而呈现快波,这一现象称为“ α 波阻断”。

2. 其他波形 频率为每秒14-30次,波幅为5-20uV 的脑电波称为 β 波,当新皮层处在紧张活动状态时出现,在额叶和顶叶比较显著。频率为每秒 4--7次,波幅为100-150uV 的波形称为 θ 波,在成年人,一般在困倦时出现。频率为每秒 0.5-3次,波幅为20 – 200uV的波形称为 δ 波,在成年人,常在睡眠状态下出现,当极度疲劳时或在麻醉状态下也可出现。

临床上,癫痫患者或皮层有占位病变(如肿瘤等)的病人,脑电波会发生改变。

(二)脑电波形成的机制

皮层表面的电位变化由突触后电位变化所形成。大量的神经元同步发生突触后电位,总和后而形成皮层表面电位改变。大量皮层神经元的同步电活动依赖于丘脑的功能。某些自发脑电的形成是由皮层与丘脑非特异投射核之间的交互作用所致,一定同步节律的丘脑非特异投射核的活动能促进皮层电活动的同步化。

三、觉醒与睡眠的产生机制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觉醒状态的维持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有关,参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唤醒作用的递质系统可能是乙 酰 胆碱。

行为觉醒的维持可能与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的功能有关,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对脑电觉醒的维持起持续的紧张性作用;而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乙酰胆碱递质系统)的作用是时相性的,它能调制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的脑电觉醒作用。

(二)睡眠的时相

分为两类:一是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时相,称为慢波睡眠;二是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称为快波睡眠或异相睡眠或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慢波睡眠的一般表现为:①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暂时减退;②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弱;③伴有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异相睡眠的表现有: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以致唤醒阈提高,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进一步减弱,肌肉几乎完全松弛。异相睡眠期间还有间断的阵发性表现,如出现眼球快速运动、部分躯体抽动,在人类还伴有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呼吸加快而不规则等。做梦是异相睡眠的特征之一。

两个时相互相交替。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持续80-120分钟后转入异相睡眠,后者维持20-30分钟,又转入慢波睡眠。越接近睡眠后期,异相睡眠持续时间越长。在成年人,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但在觉醒状态下只能进入慢波睡眠,而不能直接进入异相睡眠。

慢波睡眠时,生长素分泌明显增多,有利于促进生长、促进体力恢复。

异相睡眠期间,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有益于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并对建立新的突触联系和促进学习记忆十分重要。可促进精力的恢复。

(三)睡眠发生机制

1. 慢波睡眠的产生 可由刺激以下三个皮层下脑区而引起。①间脑睡眠区。②延髓同步化区。③前脑基底部睡眠区。

2. 异相睡眠的产生 产生异相睡眠的主要脑区位于脑桥网状结构。

第六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一、运动调节的基本机制

(一)脊髓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

在脊髓的前角中,存在 αβ和γ 运动神经元。其中大 α 运动神经元支配快肌纤维,小 α 运动神经元支配慢肌纤维。 a运动神经元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外周传入的信息,也接受从脑干到大脑皮层等高位中枢下传的信息,产生一定的反射传出冲动,它是躯体骨骼肌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

由一个 α 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同一个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可以和其他运动单位的肌纤维交叉分布,因此,少数运动神经元活动,在肌肉中可产生的张力也是均匀的。

γ 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内的梭内肌纤维,常以较高的频率持续放电,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调节肌梭对牵张刺激的敏感性。

(二)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牵张反射的类型 有腱反射和肌紧张。

(1)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是单突触反射。感受器是肌梭,中枢在脊髓前角,效应器主要是收缩较快的快肌纤维,故又称位相性牵张反射。

(2)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是姿势反射的基础。感受器也是肌梭,为多突触反射,效应器是慢肌纤维。肌紧张抵抗肌肉被牵拉,同一肌肉的不同运动单位交替收缩,不表现为明显的动作,所以又称为紧张性牵张反射。能持久进行而不易发生疲劳。

牵张反射主要是使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同一关节的协同肌也能发生兴奋,而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则受到抑制(交互抑制)。脊髓的牵张反射主要表现在伸肌。屈肌的牵张反射表现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它的拮抗肌(即伸肌)受到抑制。牵张反射,尤其是肌紧张的主要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站立姿势。

在整体内,牵张反射受高位中枢的调节,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反射弧的传入、传出通路或脊髓反射中枢的损害或中断;而亢进,则提示高位中枢可能有病变。

2. 牵张反射的机制 腱反射和肌紧张的感受器是肌梭。肌梭是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受装置,属于本体感受器。外层为一结缔组织囊,肌梭囊内一般含6--12根肌纤维,称为梭内肌纤维,囊外一般肌纤维则称为梭外肌纤维。整个肌梭附着于梭外肌纤维。梭内肌纤维的收缩成分位于纤维的两端,而感受装置位于其中间部,两者呈串联关系。当梭外肌纤维缩短时,梭内肌感受装置所受牵拉刺激减少;而当梭内肌收缩成分收缩时,梭内肌感受装置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梭内肌纤维分两类:①细胞核集

中于中央部,称为核袋纤维;②细胞核分散于整个纤维,称为核链纤维。肌梭的传入纤维终止于脊髓前角的 α 运动神经元。 α 运动神经元发出纤维支配梭外肌纤维,而 γ 运动神经元传出纤维支配梭内肌纤维。 γ 传出纤维的末梢一种为板状末梢,支配核袋纤维;另一种为蔓状末梢,支配核链纤维。 β 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纤维同时支配梭内肌和梭外肌。

肌梭能产生动态和静态两种感觉神经型式。螺旋形末梢对肌梭长度的改变和牵张速率的改变都起反应,对位相的和静态的牵张反射具有重要意义。花枝状末梢的功能可能与本体感觉有关。

当肌肉受到外力牵拉时,梭内肌感受装置被动拉长,使螺旋形末梢发生变形,神经冲动增加,频率与肌梭被牵拉的程度成正比。肌梭的传入冲动引起支配同一肌肉的 α 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和梭外肌收缩,从而形成一次牵张反射反应。 γ 传出放电增加可增加肌梭的敏感性。

有一种分布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的牵张感受装置,称为腱器官,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是一种张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 α 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而肌梭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 α 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当肌肉受到牵拉时,首先兴奋肌梭而发动牵张反射,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当牵拉力量进一步加大时,则可兴奋腱器官而抑制牵张反射,这样可以避免被牵拉肌肉的受伤。

(三)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

会聚到运动神经元的各种神经冲动,可以:①引发随意运动;②调节姿势;③协调不同肌群的活动,从而使运动能够平稳和精确地进行。

二、运动调节系统的功能

(一)大脑皮层的运动区

1. 主要运动区 在灵长类动物,大脑皮层运动区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即 4区和6区。它们接受来自关节、肌腱及骨骼肌等深部的感觉冲动,以感受身体在空间的姿势、位置以及身体各部分在运动中的状态,并根据这些运动器官的状态来控制全身的运动。运动区的功能特征:①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为交叉性支配。头面部,除下部面肌和舌肌主要受对侧面神经和对侧舌下神经支配外,其余多数部分为双侧性支配。②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③总体安排是倒置的;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仍为正立的。

2. 其他运动区

在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垂直切面上,该区细胞呈纵向柱状排列,组成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单位,称为运动柱。一个运动柱可控制同一关节几块肌肉的活动,而一块肌肉可接受几个运动柱的控制。

(二)运动传导通路

由皮层发出,经内囊、脑干下行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称为皮层脊髓束;而由皮层发出,经内囊到达脑于内各脑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称为皮层脑干束。皮层脊髓束中约80%的纤维在延髓锥体跨过中线到达对侧,在脊髓外侧索下行,纵贯脊髓全长,是为皮层脊髓侧束;其余约20%的纤维不跨越中线,在脊髓同侧前索下行,为皮层脊髓前束。皮层脊髓前束投射到脊髓前角内侧部分的运动神经元,控制躯干和四肢近端的肌肉,尤其是伸肌,与姿势的维持和粗大的运动有关。皮层脊髓侧束的纤维终止于脊髓前角外侧部分的运动神经元,控制四肢远端的肌肉,与精细、技巧性的运动有关。

软瘫是指随意运动丧失并伴有牵张反射减退或消失的表现;而硬瘫是指随意运动丧失并伴有牵张反射亢进的表现。

损伤人类皮层脊髓侧束将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体征:以钝物划足跖外侧时,出现拇趾背屈和其他四趾外展呈扇形散开的体征。

运动神经元常被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是指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脑运动神经元,它们直接支配骨骼肌的运动,受损后将出现软瘫、肌肉萎缩、反射反应消失等一系列症状。上运动神经元是脑内控制下运动神经元活动的那些神经元。

三、姿势调节系统的功能

(一)脊髓的整合功能

1. 脊休克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的动物称为脊动物。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表现为:在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肌紧张性减低甚至消失,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发汗反射不出现,直肠和膀胱内粪、尿积聚等。脊休克现象只发生在切断水平以下的部分。一些以脊髓为基本中枢的反射活动可以逐渐恢复。产生原因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主要是失去从大脑皮层到低位脑干(如前庭核、脑干网状结构等)的下行纤维对脊髓的控制作用。

脊髓可以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活动,但正常时它们是在高位中枢的控制下进行活动的。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既有易化作用,也有抑制作用。

2. 脊髓对姿势的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紧张度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势,这种反射活动称为姿势反射。

(1)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脊动物的皮肤接受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称为屈肌反射。如刺激强度更大,则可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肌的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是一种姿势反射,当一侧肢体屈曲造成身体失衡时,对侧肢体伸直以支持体重,所以在保持身体平衡中具有生理意义。

(2)节间反射:是指脊髓某节段神经元发出的轴突与邻近上下节段的神经元发生联系,通过上下节段之间神经元的协同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反射活动。如搔爬反射。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1. 脑于对肌紧张的调节 在狗或猫的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去大脑动物,肌紧张出现亢进现象,动物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是一种伸肌紧张亢进状态。

电刺激动物脑干网状结构的不同区域,观察到网状结构中存在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 还有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抑制区位于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分;易化区包括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分、脑桥的被盖、中脑的中央灰质及被盖;下丘脑和丘脑中线核群等部位也具有对肌紧张和肌运动的易化作用。此外,在脑干以外抑制区还包括大脑皮层运功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等区域;而易化区还有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等部位。出现去大脑僵直的现象是由于切断了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造成易化区活动明显占优势。人类中,蝶鞍上囊肿引起皮层与皮层下失去联系时,可出现明显的下肢伸肌僵直及上肢的半屈状态,称去皮层僵直。

2.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有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和旋转加速度反射。

(1)状态反射:头部在空间的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改变躯体肌肉的紧张性,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迷路紧张反射是内耳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反射性调节。其反射中枢主要是前庭核。颈紧张反射是颈部扭曲时颈上部椎关节韧带和肌肉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对四肢肌肉紧张性的反射性调节。其反射中枢位于颈部脊髓。

(2)翻正反射:正常动物可保持站立姿势,如将其推倒则可翻正过来,这种反射称为翻正反射。如将动物四足朝天从空中落下,头部位置的不正常,刺激视觉与内耳迷路,从而引起头部的位置翻正;头部翻正后,头与躯干的位置不正常,刺激颈部关节韧带和肌肉,从而使躯干的位置也翻正。

(三)大脑皮层对姿势的调节

四、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一)结构

(二)功能

基底神经节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都有关系。

(三)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

1. 帕金森病 又称震颤麻痹,常伴有静止性震颤,是因为黑质的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导致致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亢进所致。

2. 亨廷顿病又称舞蹈病 患者有明显的纹状体神经元病变,纹状休中胆碱能和 γ 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功能明显减退,使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相对亢进所致。

五、小脑的功能

小脑对于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动均有重要作用。可将小脑分成三个主要的功能部分,即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

(一)前庭小脑

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与身体姿势平衡功能有关。反射途径为:前庭器官--前庭核--绒球小结叶--前庭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肌肉。

(二)脊髓小脑

由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构成。接受脊髓小脑束传入纤维的投射,其感觉传入冲动主要来自肌肉与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还接受视觉、听觉的传入信息。

前叶与肌紧张调节有关。前叶蚓部有抑制肌紧张的作用,前叶两侧部有加强肌紧张的作用。当切除或损伤后叶中间带后,随意动作的力量、方向及限度将发生紊乱,同时肌张力减退,表现为四肢乏力。受害动物或患者不能完成精巧动作,肌肉在完成动作时抖动而把握不住动作的方向,称为意向性震颤,行走摇晃呈蹒跚状,动作越迅速则协调障碍越明显。患者不能进行拮抗肌轮替快复动作,但在静止时则无肌肉异常运动。因此,后叶中间带是在肌肉运动进行过程中起协调作用。小脑损伤后出现的这种动作性协调障碍,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三)皮层小脑

指后叶的外侧部,接受由大脑皮层广大区域(感觉区、运动区、联络区)传来的信息,皮层小脑发出纤维投射到皮层运动区。皮层小脑与大脑皮层运动区、感觉区、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与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

动程序的编制有关。精巧运动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熟练的。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与小脑之间不断进行联合活动,同时小脑不断接受感觉传入冲动的信息,逐步纠正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使运动协调起来。精巧运动熟练完善后,皮层小脑就贮存了一整套程序。当大脑皮层发动精巧运动时,首先通过下行通路从皮层小脑中提取贮存的程序,并将它回输到大脑皮层运动区,再通过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发动运动。

(四)小脑内局部神经元回路

第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也称内脏神经系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

自主神经由节前和节后两个神经元组成。节前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中枢,节前纤维进入外周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节后神经元的轴突组成节后纤维,支配效应器官。

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灰质侧角的中间外侧柱;副交感神经一部分起源自脑干的脑神经核,另一部分起自脊髓骶部。交感神经的分布广,几乎全身所有内脏器官都受其支配;副交感神经的分布较局限,某些器官不具有副交感神经支配,例如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肾都只有交感神经支配。刺激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引起的反应比较弥散;刺激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引起的反应则比较局限。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是通过所释放的不同递质作用于不同的受体而产生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绝大多数副交感和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以乙酰胆碱为递质,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

1. 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除少数器官外,一般组织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他们的作用往往相互拮抗。

2. 紧张性支配 自主神经对效应器的支配,一般具有紧张性作用。

3. 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自主神经的外周性作用与效应器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关。

4. 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在环境急骤变化的条件下,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在功能力量以适应环境的急变。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

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脊髓是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但不能很好适应生理功能的需要。

(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许多基本生命现象(如循环、呼吸等)的反射调节在延髓水平已能初步完成。

(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下丘脑是较高级的内脏活动调节中枢,能对多种内脏反射活动进行调节;并把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完成一些复杂的生理功能调节。

1. 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关系 刺激下丘脑能产生自主神经反应。

2. 与睡眠的关系 引起慢波睡眠的两个脑区(间脑睡眠区和前脑基底部睡眠区)都含有部分区域在下丘脑范围内。

3. 与生物节律的关系 机体内的各种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律称为生物节律。按其频率的高低,可分为高频(周期低于一天,如心动周期、呼吸周期等)、中频(日周期)和低频(周期长于一天,如月经周期)三种节律。日周期节律是最重要的生物节律。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是日周期节律的控制中心。

4. 水平衡调节 下丘脑通过对饮水行为和肾排水两方面的调节而实现其对水平衡的调节。对肾排水的调节是通过控制视上核及室旁核合成与释放抗利尿激素而实现的。

5. 体温调节 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存在着温度敏感神经元,它们既能感受所在部位的温度变化,也能对传入的温度信息进行整合。当超过或低于调定点水平,即可通过调节散热和产热活动,使体温能保持稳定。

(四)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 新皮层 电刺激动物的新皮层,能引起躯体运动,也能引起内脏活动的改变。

2. 边缘叶 大脑半球内侧面皮层与脑干连接部和胼胝体旁的环周结构,被称为边缘叶。其最内圈的环状结构,包括海马、穹窿等;较外圈的环状结构,包括扣带回、海马回等。由于边缘叶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大脑皮层的岛叶、颞极、眶回等,以及皮层下的杏仁核、隔区、下丘脑、丘脑前核等密切相关,故此把边缘叶连同这些结构统称为边缘系统。加上中脑中央灰质、被盖等,形成边缘前脑与边缘中脑的概念。边缘前脑的功能较为复杂,除嗅觉功能外,主要参与摄食行为、性行为、情绪活动、学习记忆及内脏活动等的调节。

第八节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

本能行为指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而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如摄食行为、饮水行为和性行为等。情绪是指人类和动物对客观环境刺激所表达的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和某种固定形式的躯体行为表现,有恐惧、焦虑、发怒、平静、愉快、痛苦、悲哀和惊讶等多种表现形式。

一、与本能行为和情绪有关的神经解剖结构

边缘前脑可能是管理本能行为和情绪的高级中枢,下丘脑与网状结构的联系则使其能接受内脏感觉与躯体感觉的输入,并通过网状结构到达脑干和脊髓的内脏和躯体运动神经元,产生情绪行为的自主神经活动和躯体运动。

杏仁核是产生各种行为动机和情绪活动的重要结构。提供了感觉系统和情绪行为执行系统之间的解剖学联系。

二、本能行为的神经基础

(一)摄食行为的调节

摄食行为是动物维持个体生存的基本活动。其调节主要发生在下丘脑和边缘系统

1. 下丘脑 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而腹内侧核存在饱中枢。

2. 边缘系统 杏仁核与摄食行为的调节有关,其基底外侧核群能够易化下丘脑饱中枢并抑制摄食中枢的活动。

(二)饮水行为的调节

人类和高等动物通过产生渴觉而引起饮水行为。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和细胞外液量明显减少均可通过增加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与释放血管升压素而产生渴觉。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渴觉是通过下丘脑前部的渗透压感受器而起作用的;细胞外液量明显减少引起渴觉则部分是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介导的。

(三)性行为的调节

交配是动物的本能行为,是动物维持种系生存的基本活动。

1. 下丘脑

2. 边缘系统

三、情绪活动的神经基础

(一)恐惧和发怒

动物在恐惧时表现为出汗、瞳孔扩大、蜷缩、左右探头企图寻找逃遁机会和逃跑;在发怒时表现为攻击行为。恐惧和发怒的情绪活动是一种本能的防御反应,也称为格斗--逃避反应。

1. 恐惧和焦虑 刺激清醒动物的下丘脑、杏仁核、扣带回某些部位可产生恐惧反应,杏仁核与编码那些引起恐惧的记忆有关,在人类,如果损伤杏仁核,将会丧失对恐怖性听觉和视觉的反应。焦虑是一种对一可能发生的威胁性事件感到焦急忧虑而又无法妥善处理的情绪活动,是一种程度较轻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恐惧反应。

2. 发怒和平静 下丘脑内存在防御反应区,位于下丘脑近中线的腹内侧区。

(二)愉快和痛苦

愉快是一种积极的或正性的情绪,通常由那些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的刺激所引起;而痛苦是一种消极的或负性的情绪,一般由那些伤害机体肉体和精神的刺激或因那些渴望得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

动物反复进行自我刺激的脑区称为奖赏系统或趋向系统,而将引起回避反应的脑区称为惩罚系统或回避系统。

(三)情绪生理反应

人类和动物在情绪活动过程中,常伴随着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变化,这此生理活动变化称为情绪生理反应。主要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改变而引起。

四、激发行为的动机和成瘾

(一)激发行为的动机

人类和动物所有的行为即使是本能行为也都是在一定的欲望驱使下产生的,欲望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脑内奖赏系统和惩罚系统不仅对情绪的产生,而且在激发和抑制行为的动机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成瘾

成瘾是泛指不能自我控制并不顾其消极后果地反复将某种物质摄入体内。

第九节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和免疫的调节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也反过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此外,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也能发生相互作用。

一、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的调节

(一)神经内分泌和神经激素

1. 神经内分泌

2. 神经激素 是指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下丘脑产生的神经激素共有11种,都是肽类物质,所以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二)神经递质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其中由下丘脑、腺垂体和内分泌腺组成三级管理的功能轴,即下丘脑 --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轴和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功能轴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部分。神经系统在各个层次对内分泌活动进行调节。

1. 对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的调节 在寒冷刺激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支配TRH 能神经元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兴奋,导致TRH 释放增加,再通过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增加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增强机体对寒冷的抵御能力。甲状腺在交感神经兴奋时,引起释放。

2. 对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轴的调节 下丘脑CRH 神经元受腺垂体ACTH 的负反馈抑制作用,中枢乙酰胆碱系统能促进下丘脑CRH 的分泌。

3. 对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功能轴的调节 下丘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能促进GnRH 的释放。

4. 对神经垂体激素的分泌调节 脑内乙酰胆碱可促进血管升压素的分泌,在下丘脑水平刺激后者的分泌,也在神经垂体水平刺激后者的释放。

5. 其他调节 几乎所有下丘脑激素的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腺垂体、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也不同程度地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三)激素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许多激素存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调节突触传递的效率,使神经调节功能更加准确和有效。

二、神经系统对免疫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产生的免疫分子及受体

1. 免疫分子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和补体等免疫分子。

(1)细胞因子:是指那些通常以旁分泌的方式调节免疫反应的激素样多肽或蛋白质分子。

(2)补体:是指一种能部分承担天然性和获得性免疫细胞杀伤作用的血浆蛋自酶。

2. 细胞因子的受体 细胞因子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共有三类亚型。

(二)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1. 中枢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肽类物质可诱导免疫细胞产生神经肽或激素,以旁分泌的方式调节局部免疫细胞的功能。

2. 自主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对免疫反应起抑制性调节作用。副交感神经和乙酰胆碱则能增强免疫功能。

(三)免疫细胞产生的神经肽及其受体

1. 免疫细胞产生的神经肽 免疫细胞产生神经肽在多方面与神经细胞有所不同:①是作为免疫应答的一个方面,刺激因素可能为病原体或异体蛋白;②由于其游走性,因而通常以旁分泌的形式进行;③每个细胞的分泌量一般较少,但由于其细胞数量巨大,所以能补偿此差异。

2. 免疫细胞膜上的受体 大多数免疫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膜上存在多种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多肽受体、激素受体和神经递质受体。

(四)细胞因子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通过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1.发热 IL-1和IL-6都是内源性致热原。

2. 增加慢波睡眠 引起这一作用的是IL-1和IL-2。

3. 厌食 IL-1在引起发热、嗜睡的同时还引起厌食。

4. 增加CRH 分泌 引起这一作用的是IL-1和IL-6。

三、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影响

第十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学习与记忆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记忆则是学习到的信息的贮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一)学习的形式

1.非联合型学习 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不同形式的刺激使突触发生习惯化和敏感化的可塑胜改变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学习。

2. 联合型学习 是两个事件在时间上很靠近地重复发生,最后在脑内逐渐形成联系。

(1)经典条件反射: 是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而建立起来的。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在经典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或内抑制。如果在给动物条件刺激后立即以一外来信号进行扰乱,则条件反射也不再能发生,这称为条件反射的外抑制。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愉快性强化称为正性强化,而痛苦性强化则称为负性强化。

(2)操作式条件反射: 这种条件反射是要求动物在执行一定的操作后才能建立起来的。得到食物是一种奖赏性刺激,称为趋向性条件反射; 由于得到惩罚而产生的抑制性条件反射,称为回避性条件反射。

(二)记忆的形式

1. 根据记忆的贮存和回忆的方式分类

(1)陈述性记忆: 也称清晰记忆,与觉知或意识有关,依赖于记忆在海马、内侧颞叶及其他脑区内的滞留时间。分为:①对一件具体事物或一个场面的情景式记忆;②对文字、法律和语言等的语义式记忆。

(2)非陈述性记忆:也称含糊记忆,和觉知或意识无关,也不涉及到在海马的滞留。

两种记忆形式是可以转化的。

2. 根据记忆保留时间的长短分类

(l)短时程记忆:也称为工作性记忆,其保留时间的长短仅能满足完成某项极为简单的工作的需要。记忆保留的时间仅几秒钟到几分钟。

(2)中时程记忆:保留时间自几分钟到几天,记忆在海马和其他脑区内进行处理,并能转变为长时程记忆。

(3)长时程记忆:信息量相当大,保留时间自几天到数年,有些内容甚至可终生保持记忆。

(三)人类的记忆过程

分成四个阶段,即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前两个阶段相当于上述的短时程记忆,后两个阶段相当于长时程记忆。感觉性记忆是指通过感觉系统获得信息后,首先在脑的感觉区内贮存的阶段,这阶段贮存的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1秒钟。如果信息在这阶段经过加工处理,把那些不连续的、先后进来的信息整合成新的连续的印象,就可以从短暂的感觉性记忆转入第一级记忆。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通过把感觉性记忆的资料变成口头表达性的符号而转移到第一级记忆;另一种是非口头表达性的途径,但它必然是幼儿学习所必须采取的途径。通过反复运用学习,信息便在第一级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信息在第一级记忆中停留的时间,这样就使信息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之中。第二级记忆是一个大而持久的贮存系统。发生在第二级记忆内的遗忘似乎是由于先前的或后来的信息的干扰所造成的,这种干扰分别称为前活动性干扰和后活动性干扰。有些记忆的痕迹,如自己的名字和每天都在进行操作的手艺等,通过长年累月的运用,是不易遗忘的,这一类记忆贮存在第三级记忆中。

(四)遗忘

遗忘是指部分或完全失去回忆和再认的能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遗忘在学习后就开始,遗忘并不意味着记忆痕迹的消失,复习已经遗忘的材料总比学习新的材料容易。产生遗忘的原因,一是条件刺激久不强化、久不复习所引起的消退抑制;二是后来信息的干扰。

临床上将疾病情况下发生的遗忘称为记忆障碍或遗忘症,并分为顺行性遗忘症和逆行性遗忘症。顺行性遗忘症表现为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该症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信息不能从第一

级记忆转入第二级记忆。逆行性遗忘表现为不能回忆脑功能障碍发生之前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多见于脑震荡,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第二级记忆发生了紊乱,而第三级记忆却未受影响。

(五)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1.学习和记忆的脑功能定位

(1)大脑皮层联络区:该区是指感觉区、运动区以外的广大皮层区。它们之间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可以集中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成为记忆痕迹的最后贮存区域。

(2)海马及其邻近结构:海马环路是与近期记忆功能有关的神经结构。

(3)其他脑区:丘脑的损伤也可引起记忆丧失,但损伤主要引起顺行性遗忘。

2.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的形成机制

(1)陈述性记忆的机制:中、短时程的陈述性记忆需要大脑皮层联络区和海马的参与,海马环路是其形成的重要结构基础。陈述性记忆的神经通路大致是:视、听、触--压觉冲动进入大脑感觉皮层后到达皮层联络区,而味、嗅觉冲动主要经颞叶和额叶的边缘皮层到达皮层联络区,两路信息再经内侧颞叶边缘系统、丘脑内侧核团、额叶腹内侧部分进入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最后又回到大脑皮层联络区。

(2)非陈述性记忆的机制:参与非陈述性记忆的主要中枢结构是大脑皮层--纹状体系统,小脑、脑干和脊髓也参与部分活动。技巧性运动记忆通常在训练完成后由大脑皮层转移到较低级的中枢部位。非陈述性记忆的神经通路大致是:感觉冲动进入感觉皮层后先到达皮层联络区,经颞叶皮层进入纹状体,又经纹状体一黑质通路进一步到达脑干运动系统,这一通路在协助锥体系完成已经学会的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3. 记忆的细胞、分子基础 长时程记忆与蛋白质的合成、形态学改变和建立新的突触联系有关。

二、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

两侧大脑皮层之间有许多连合纤维。进化愈高等则胼胝体愈发达, 两侧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是相关的,胼胝体连合纤维能将-侧皮层的活动向另一侧传送。

三、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与语言有关的脑区位于大脑侧裂附近。在颞上回后端有一区域称为Wernicke 区,与理解听觉和视觉信息有关。角回可能是将来自阅读文字形式的信息转化为Wernicke 区能接受的听觉文字形式的信息。临床发现,

人类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损伤,可引起各种特殊的语言活动功能障碍:①流畅失语症,由Wernicke 区受损所致,有两种不同表现:一种是病人说话正常,但有时说话过度,话中充满杂乱语和新创

词,病人也不能理解别人的说话和书写的含义;另一种流畅失语症是有条件的,病人说话相当好,也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说话,但对部分词不能很好组织或想不起来,称为传导失语症。②运动失语症 Broca三角区受损,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与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说话,不能用语词来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发音有关的肌肉并不麻痹。③失写症,因损伤额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的手部代表区所致,病人可以听懂别人说话,看懂文字,自已也会说话,但不会书写;手部的其他运动并不受到影响。④感觉失语症,由颞上回后部的损伤所致,病人可以讲话及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⑤失读症,如果角回受损,则病人看不懂文字的含义;但他的视觉和其他语言功能(包括书写、说话和听懂别人谈话等)均健全。

四、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

一侧优势是指人脑的高级功能向一侧半球集中的现象,人类左侧大脑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的现象,与人类习惯使用右手有密切关系。由于左侧大脑半球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因此一般称左侧半球为优势半球或主要半球,右侧半球为次要半球。右侧皮层在非语词性的认知功能上占优势。


相关内容

  • 社会学概论考试答案表格
  • 章节题型题目选项A选项B选项C第一章单选题"社会"一词源于中国第一章单选题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劳动第一章单选题第一次提出社会学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孔德第一章单选题满足人民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的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第二章单选题生存和享受是人类需要的第三阶段第二章单选题社会需求是 ...

  • 第十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 第十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 1.根据儿童能说出的第一批真正理解的词的时间(1岁左右)作为言语发生的标志,以此为界分为言语准备期和言语发展期两大阶段. 2.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0-1岁),准备包括两方面:发音准备和理解语词的准备. 3.儿童的发音准备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简单发 ...

  • 乡村医生临床医学培训教材目录
  • 新编乡村医生临床医学培训教材 目 录 第一篇 卫生法规 (1) 第一章 执业医师法(1) 第二章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5) 第三章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6) 第四章 母婴保健法(13) 第五章 传染病防治法(15) 第六章 艾滋病防治条例(20) 第七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1) ...

  •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点归纳笔记
  •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点归纳笔记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的不良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 ...

  • 第十章 群体行为与沟通
  • 第十章 群体行为与沟通 群体沟通好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群体沟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来实现.在沟通中要运用有效反馈和倾听的原则,沟通技巧的运用对于有效沟通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一节 沟通及其分类 一.沟通及其过程 现代企业组织是一个开发的社会技术系统,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的研究和了解复杂多变的外 ...

  • 第十章草药
  • 第10章 草药 草药医学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治疗方法.草药在许多的医学体系中有着重大影响,包括传统的中医学,阿育吠陀学(印度),土著美国和澳大利亚医学和传统医学.草药含有天然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已经被证明有益于治疗疾病和恢复体内平衡.草药应用于许多类似于药物制剂的领域.事实上,一些药物制剂是从植物中提取 ...

  • 药理学电子书
  • 目录 第一章 药理学绪论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第八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九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N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十 ...

  • 最新市政工程安全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及国家强制性条文标准
  • 最新市政工程安全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及国家强制性条文 最新市政工程安全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及国家强制性条文 第一编 市政建设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及国家强制性条文 第一章 灰土垫层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第二章 砂垫层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第三章 碎石垫层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第四章 三合土 ...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王林平 编 一.总则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学习研究计算机及其应用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其它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程奠定程序设计的基础,又是其它专业课 ...

  • 2016暨南大学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 2016<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普通生物学(814) 适用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学等专业 总分:150分 参考书目:吴相钰, 陈守良, 葛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