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创造

《发现与创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利用不同材料的美感创造出具有新视觉的作品,为实际生活服务。

2.过程与方法:在发现与创造过程中,体会设计应用为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愉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

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

突破方法 :联系实际激情导入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生活用品,这些东西旧了或坏了,不能被我们使用了,咱们同学通常怎么处理?

生:丢掉,卖废品。

师:咱们同学有没有想过其他的处理方法呢?老师展示一个废旧的糖纸盒,让学生说出用途。接着展示用四个纸盒拼贴在一起做成的笔筒。

学生受到启发。

师:矿泉水瓶盖子。有什么用途呢?

生思考后回答。

师展示瓶盖做成不同的杯垫。让学生明白把材料加以创造改变,会形成美观又实用的工艺品。引出课题——发现与创造

二、探究新知

现在向同学们看大屏幕,想想看,要做一只卡通鱼头,或做一辆汽车。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

生:踊跃举手回答。

师出示成品图片。易拉罐做成汽车模型、报纸编制的篮子和帽子。 总结出创造的方法:因形选材

师:还有没有另外的方法呢?给出你一些材料让你进行加工?

结合图片总结出另一种方法:因材造型

师:每一种材料质感不同,他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多媒体展示课件:木屑,不同颜色的树叶,彩色的气球,造型独特的海螺„„)

生:思考回答

师:考考你,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多媒体出示工艺美术品,让学生辨别成分)教师适时引导。

生:仔细观察后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不错,是的,这些作品都是经过慧眼发现并巧手创造出来的。工艺美术品很多,我们可以为他们分分类。图片配文字展示分类情况,让学生有总体的认识。

师:欣赏了那么多,考考大家的记忆力了,刚才的作品中“哪些作品保留了材料原有的质感?”

生:回忆后回答

师:那再来看一看这些图片呢?

生:观察回答

三、作品要求: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做一个有实用性的作品,材料不限。课下利用以前的分组合作找材料下一课时完成作品。(强调材料搜集过程中的安全)

四、作品欣赏:多媒体出示废旧材料制成的实用的作品,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工艺美术品的造型方法,分类等一些知

识,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节课能够养成环保和节约的良好习惯并且找到合适的材料完成下节课的作品

最后,

愿每一个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每一个同学都有一颗热爱美的心灵

每一个同学都有一双创造美的双手

六 、板书设计

五 发现与创造

因形选材 因材造型

陈设工艺美术品 实用工艺美术品

执教者:李超

2014年10月31日

《发现与创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利用不同材料的美感创造出具有新视觉的作品,为实际生活服务。

2.过程与方法:在发现与创造过程中,体会设计应用为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愉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

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

突破方法 :联系实际激情导入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生活用品,这些东西旧了或坏了,不能被我们使用了,咱们同学通常怎么处理?

生:丢掉,卖废品。

师:咱们同学有没有想过其他的处理方法呢?老师展示一个废旧的糖纸盒,让学生说出用途。接着展示用四个纸盒拼贴在一起做成的笔筒。

学生受到启发。

师:矿泉水瓶盖子。有什么用途呢?

生思考后回答。

师展示瓶盖做成不同的杯垫。让学生明白把材料加以创造改变,会形成美观又实用的工艺品。引出课题——发现与创造

二、探究新知

现在向同学们看大屏幕,想想看,要做一只卡通鱼头,或做一辆汽车。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

生:踊跃举手回答。

师出示成品图片。易拉罐做成汽车模型、报纸编制的篮子和帽子。 总结出创造的方法:因形选材

师:还有没有另外的方法呢?给出你一些材料让你进行加工?

结合图片总结出另一种方法:因材造型

师:每一种材料质感不同,他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多媒体展示课件:木屑,不同颜色的树叶,彩色的气球,造型独特的海螺„„)

生:思考回答

师:考考你,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多媒体出示工艺美术品,让学生辨别成分)教师适时引导。

生:仔细观察后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不错,是的,这些作品都是经过慧眼发现并巧手创造出来的。工艺美术品很多,我们可以为他们分分类。图片配文字展示分类情况,让学生有总体的认识。

师:欣赏了那么多,考考大家的记忆力了,刚才的作品中“哪些作品保留了材料原有的质感?”

生:回忆后回答

师:那再来看一看这些图片呢?

生:观察回答

三、作品要求: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做一个有实用性的作品,材料不限。课下利用以前的分组合作找材料下一课时完成作品。(强调材料搜集过程中的安全)

四、作品欣赏:多媒体出示废旧材料制成的实用的作品,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工艺美术品的造型方法,分类等一些知

识,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节课能够养成环保和节约的良好习惯并且找到合适的材料完成下节课的作品

最后,

愿每一个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每一个同学都有一颗热爱美的心灵

每一个同学都有一双创造美的双手

六 、板书设计

五 发现与创造

因形选材 因材造型

陈设工艺美术品 实用工艺美术品

执教者:李超

2014年10月31日


相关内容

  •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张英 (大通县新庄中心学校青海大通810100)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育学家乌申说:"没有丝毫兴趣的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动力.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有" ...

  • 论文,创造性思维
  • 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它多种思维发展的结晶,是一种能够发现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智慧和能力.它强调的是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不但能够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至少也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所以,创造性 ...

  • 靳峰教案七年级美术[发现与创造]
  • 临江市第四中学 七 年级 美术 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课题 课型 <发现与创造> 综合·探究 课时 1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靳峰 七年(1)班 二.讲授新课(板书课题--发现与创造) 师:请同学们观察书中图片,分析书中作品是 由什么材料制作的? 生:回答(石头,铅笔,雪糕棍,饮料瓶盖, ...

  • [发现与创造]教案
  • XX 中学 七 年级 美术 课题 课型 综合·探究 课时 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授课教师 1 授课班级 xxx 七年(1)班 师:出示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对材料的美感和特质的感受力. 培养 学生发现并利用废旧材料创作生活用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优秀环保创意作品的欣赏, 发现并 ...

  • 好奇心与发明创新
  • 看到这个题目,有同学一定会问:好奇心与发明创造有联系吗?当然有.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众多的发明.发现均与好奇有关--瓦特因对壶盖受水蒸气冲击跳动好奇发明了蒸汽机:牛顿因对苹果落地好奇,受到启发,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好奇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品质,许多大发明.大发现就 ...

  •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创造力过程
  • 作者:周丹施建农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04期 1 引言 有关创造力的研究很多,但创造力和智力一样,一直没有公认的确切定义.创造性的行为和过程至今仍然是个令人迷惑的问题.长期以来创造力一直被看成是一种超常的能力.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将人类的创造力视为缪思女神的恩赐,甚至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也支持创造 ...

  • 20年来的西方创造性心理测量研究:方法与问题
  • 对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起源于心理测量技术的应用,其源头可以追溯到Galton1883出版的<人类能力调查>,但是真正对创造性开展测量学的研究通常是以Guilford 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会上所作的主席演说为标志的.半个世纪以来,有关创造性的测量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20年来, ...

  • [发现与创造]教案1
  • <发现与创造>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中展示了以大量的废旧材料创作的生活日用品和小工艺品,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可利用许多废旧材料制作富有情趣的生活用品与装饰品.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对生活 ...

  • 发明与创造,传授发明方法
  • 发明与创造,传授发明方法 -------------------------------------------------------------------------------- 发明与创造,传授发明方法 发明创造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发现或许就没有发明,发明是在发现新的问题.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