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笑红尘

春风得意笑红尘

春风得意笑红尘

有人说,古龙的杂文写得比小说还好。若我还正值青春期,必举双手赞同,因为当年读古龙,最喜欢的除了可当性启蒙之用的“长腿细腰”,便是书中金句,至今记忆犹深,比如“当你庆幸自己忘记了一个人的时候,恰恰是又想起了她”。

可一晃十几年,当年小屁孩已成老油条,再看这些金句就觉得粗浅,倒是书中朦朦胧胧的性描写,历久弥新,无论几时翻看,都合乎我的审美观。

话虽如此,可拿起那本囊括古龙散文和杂文的《笑红尘》,还是颇为激动,毕竟是年少时最爱的作家,一度闹得写作文都酷爱分段。

年少时读古龙,总能读到淡淡的家庭疏离,那是叛逆期孩子的共性。渴望理解与不被理解,恰恰是两代人的话语权争夺,所有的希望乃至苛求,只是因为爱。古龙若非心中有爱,断不能把那份疏离写得这般真切。

我对古龙的最深记忆也与父亲有关,不过倒非疏离,而是温暖。1995年,珠海出版社推出《古龙作品集》,那是大陆首套较完整的古龙合集。那时我读高一,学校倒是颇有来历,位于孙中山故居背后,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办者为孙中山的长子孙科,但僻处村中,必须住校,附近也没什么好去处,仅村子的市场边上有一家小书店。1996年初,学期结束那天,父亲来接我,我拉着他去那小书店,指着书架上的珠海版《古龙作品集》说“我全要”,可惜进货不全,仅几十本。从不看武侠小说的父亲二话不说全部买下,厚厚打了几捆,“浩浩荡荡”带回家。

在我那时的幼小心灵中,此事可谓“壮举”,亦可堪炫耀。毕竟,自己不爱做题却一次性给孩子买上几十本题海的父亲很多,自己不看武侠却任由孩子去看的父亲不多。

这些年已不读古龙,不是不爱了,只是都记在了心中。读《笑红尘》,关注的也非他对武侠的理解,亦非“不是集”中对生活、爱情和友情的探寻,那些都已断断续续读过,记忆中串联成线,脉络清晰。倒是杂文中所涉的典故、人名,常让我有“寻到宝”的欣喜。

比如他提及当年台北有间春风得意楼,是家粤菜馆,投资者包括大名鼎鼎的秦祥林和张帝,还有张冲和胡锦夫妇——酷爱邵氏电影的我,见到后两个名字怎能不眼前一亮?二人都是邵氏影星,张冲演过《潘金莲》中的武松,胡锦亦演过邵氏电影中无数狐媚角色。

他还写到潘垒,这位邵氏旗下的文艺片导演是个妙人,曾任《台北诗集》主编,电影代表作有《兰屿之歌》和1970年版的《不了情》。古龙写他,是因为二人都有拖稿癖,潘垒这位大导演名作家有次被报社催稿,写不出来,居然坐在家里号啕大哭。古龙说他有一颗“可爱的赤子之心”,可如我这种在快节奏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后辈,只能将二位前辈当成反面教材,在心里默念一千遍“码字要快”。

书中还有关于台北小吃的文字,但不出彩,倒是在杂文里有吃货喜欢的金句:“在所有做菜的作料中,情趣是最好的一种,而且不像别的作料一样,要把分量拿捏得恰到好处,因为这种作料总是越多越好的。”

至于典故,他写张大千夫人发鲍翅,传媳不传女,如家传武功一般。当年张大千的画室名为大风堂,又精于吃,自创各种菜式,时人称为“大风堂名菜”,古龙自然也是座上客,吃多了便拿友人开涮,把“大风堂”变成了《白玉老虎》中的门派。

行文至此,自是不免发散思维,想想古龙小说中提到的各种食物,印象最深的是《枪手·手枪》里的俄国鱼子酱配扬州干丝,书中说是绝配,我也曾试验过,确实不俗——不过这个联想倒是有点不恭敬,因此书只是假托古龙之名,作者实为于东楼。好在古龙向来懒散,不忌别人代笔自己挂名,必不会怪罪后人。

春风得意笑红尘

春风得意笑红尘

有人说,古龙的杂文写得比小说还好。若我还正值青春期,必举双手赞同,因为当年读古龙,最喜欢的除了可当性启蒙之用的“长腿细腰”,便是书中金句,至今记忆犹深,比如“当你庆幸自己忘记了一个人的时候,恰恰是又想起了她”。

可一晃十几年,当年小屁孩已成老油条,再看这些金句就觉得粗浅,倒是书中朦朦胧胧的性描写,历久弥新,无论几时翻看,都合乎我的审美观。

话虽如此,可拿起那本囊括古龙散文和杂文的《笑红尘》,还是颇为激动,毕竟是年少时最爱的作家,一度闹得写作文都酷爱分段。

年少时读古龙,总能读到淡淡的家庭疏离,那是叛逆期孩子的共性。渴望理解与不被理解,恰恰是两代人的话语权争夺,所有的希望乃至苛求,只是因为爱。古龙若非心中有爱,断不能把那份疏离写得这般真切。

我对古龙的最深记忆也与父亲有关,不过倒非疏离,而是温暖。1995年,珠海出版社推出《古龙作品集》,那是大陆首套较完整的古龙合集。那时我读高一,学校倒是颇有来历,位于孙中山故居背后,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办者为孙中山的长子孙科,但僻处村中,必须住校,附近也没什么好去处,仅村子的市场边上有一家小书店。1996年初,学期结束那天,父亲来接我,我拉着他去那小书店,指着书架上的珠海版《古龙作品集》说“我全要”,可惜进货不全,仅几十本。从不看武侠小说的父亲二话不说全部买下,厚厚打了几捆,“浩浩荡荡”带回家。

在我那时的幼小心灵中,此事可谓“壮举”,亦可堪炫耀。毕竟,自己不爱做题却一次性给孩子买上几十本题海的父亲很多,自己不看武侠却任由孩子去看的父亲不多。

这些年已不读古龙,不是不爱了,只是都记在了心中。读《笑红尘》,关注的也非他对武侠的理解,亦非“不是集”中对生活、爱情和友情的探寻,那些都已断断续续读过,记忆中串联成线,脉络清晰。倒是杂文中所涉的典故、人名,常让我有“寻到宝”的欣喜。

比如他提及当年台北有间春风得意楼,是家粤菜馆,投资者包括大名鼎鼎的秦祥林和张帝,还有张冲和胡锦夫妇——酷爱邵氏电影的我,见到后两个名字怎能不眼前一亮?二人都是邵氏影星,张冲演过《潘金莲》中的武松,胡锦亦演过邵氏电影中无数狐媚角色。

他还写到潘垒,这位邵氏旗下的文艺片导演是个妙人,曾任《台北诗集》主编,电影代表作有《兰屿之歌》和1970年版的《不了情》。古龙写他,是因为二人都有拖稿癖,潘垒这位大导演名作家有次被报社催稿,写不出来,居然坐在家里号啕大哭。古龙说他有一颗“可爱的赤子之心”,可如我这种在快节奏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后辈,只能将二位前辈当成反面教材,在心里默念一千遍“码字要快”。

书中还有关于台北小吃的文字,但不出彩,倒是在杂文里有吃货喜欢的金句:“在所有做菜的作料中,情趣是最好的一种,而且不像别的作料一样,要把分量拿捏得恰到好处,因为这种作料总是越多越好的。”

至于典故,他写张大千夫人发鲍翅,传媳不传女,如家传武功一般。当年张大千的画室名为大风堂,又精于吃,自创各种菜式,时人称为“大风堂名菜”,古龙自然也是座上客,吃多了便拿友人开涮,把“大风堂”变成了《白玉老虎》中的门派。

行文至此,自是不免发散思维,想想古龙小说中提到的各种食物,印象最深的是《枪手·手枪》里的俄国鱼子酱配扬州干丝,书中说是绝配,我也曾试验过,确实不俗——不过这个联想倒是有点不恭敬,因此书只是假托古龙之名,作者实为于东楼。好在古龙向来懒散,不忌别人代笔自己挂名,必不会怪罪后人。


相关内容

  • 红尘有幸识丹青
  • 你提笔,我研磨,且让春风渡这万丈红尘吧! 挥洒间,氤氲着如汉字般一撇一捺的韵味:落款时,弥漫着唐诗宋词在唇齿间晕开的意境,碰触这尘世间永恒的美丽,惊叹,回眸,我看着你提笔落款,那画卷瞬间写满了你我短短的一生,虽不抵家国春秋,河山万里,却是属于寂寥红尘中的一抹丹青,隽永,悠远! 轻轻地抚过画卷,指尖碰 ...

  • 春风浩荡,情欲噬骨
  • 每一个文艺而理性的人 都置顶了"周冲的影像声色" 1.媚色入骨,众生失魂 那年看<青蛇>,被张曼玉所迷,似中魔咒,直到今天,都没有摆脱.以至于一想到"媚",就想到她的如丝媚眼,倾世风情. 她的美,在于不安分,在于轻佻,在于孟浪,于是,之于饮食男女而 ...

  • 花开时节又逢君
  • 类别:爱情滋味 作者:素依清颜 [个人散文集] 日期:2011-3-7 11:22:00 按 ← → 方向键翻页 编者按:陌上花开,缓缓归,人生若只如初见,而当时,只道是寻常,再回首,那人却不再灯火暗淡处,惟余我一人,独守天涯,何处是归程,风一更,雪一更. 花开时节,我只握紧曾经绽放得最美的芳华,枕 ...

  • 中国风歌曲名大全
  • 素弦--冰弦 凤于九天 西雷醉--玄觞 笑傲江湖路--枫影儿 一吻江湖--篱落素素 沉香屑--纱朵 寂寞空庭春欲晚--锁心玉 塞上咏雪花·忆容若--锁心玉 盛唐遗韵--醉歌漫步 山居--珊瑚 溯世书--音频怪物 满庭芳·雨送黄昏--过于为 刀棠·海棠花谢--潇子墨 一梦千年--空澈妖灵等 塞下曲·流 ...

  • [清词雅韵]落花泪
  • 落 花 泪 1.悠然沽一壶茗茶,淡濯尘缨,在一把摇椅里慢慢变老.彼时的你折扇含笑,而我罗带款风为你百媚横生,惊落了身后三千繁花.你看,桃花落,桃花旧.踏着深深浅浅的步履,行走于残红寂寥的阡陌上. 2.你踏着一个季节的清澈,携了千年的词风古韵飘然而至,随春风得意,看尽山花烂漫的风雅.风如剪,裁出丝丝的 ...

  • 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古典唯美伤感词句
  • ◆风卷春散,冬雪飘瑶慢.一度相思待不到,心事比梦还乱.浊酒一杯向月,梧叶漫地流寒.烛影摇曳处,清泪划破玉栏. ◆长淮望断,风雨成泪.一点伤心,竟化作东流水.双飞燕,咫尺相随.今生情梦难尽,春色总妩媚.对苍天,无语相视,唯愿把酒换一醉. ◆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 ...

  • 一次奇异的旅行
  • 博海泛舟,游览博群,拣珠拾贝,撞进了默漠的领海. 记得那是三月上旬,偶然读到一条默漠的我愿,在这光阴赋予的故事里,慢慢蜕变,渐渐成熟.不去羡慕千回百转,不去招惹是非恩怨,将眷恋的种子播撒于明媚的初春,不那么炽,不那么烈,淡然的,从容的,稳妥的,宁谧的,不经意的,等待属于我的幸福花开!的博文,觉得有点 ...

  • 北斗阑干谁拂袖,浅念红尘半盏烟
  • 北斗阑干谁拂袖,浅念红尘半盏烟 作者: 自梦渔樵 编辑:喜好喜好 梨花香,这人世难书惆怅.红袖舞,听阙窗横笛,零落万千凄凉. --题记(文\自梦渔樵) 萧风千年,谁?葬一缕花飞,惊寒重楼.落暮华年,谁?会依稀记起那年鹊桥边,静默的相守,流年染指忧伤,把缠绵的心事埋葬.只是如烟的红尘里,谁?素手拂袖一 ...

  • 春风十里不如你
  • 春风十里不如你 陌生的城市沉浸在烟雨的柔情中缓缓绽放出旧时稚嫩的样子,纯净而又嫣然,美丽而又纯粹.撑着一把灰黑色的雨伞,我行走在这微凉的雨中,用手去触摸那与伞边流下的雨滴,好似整个世界在我手中旋转环绕.闻着空气中淡淡泥土的清香,融进这个曾经以为陌生的世界里,恍然依旧,迷茫依旧. 曾以为安安静静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