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角度与选择

新闻写作角度与选择

写作角度或称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写作时选取和表现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和切人点。

同是一条新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角度不同,挖掘的深浅就不同,表达的思想意义也不同,新闻价值也就不同。一个优秀的记者,总是力求选择最佳的角度来表现新闻主题。

新闻的写作角度,又可以粗分为两类。

一是观察新闻材料、掂量新闻材料的角度,或者叫思辨角度。这种思辨角度,有时在写作之前的采访过程便已经完成。高明的记者,往往在采访的同时,便酝酿写作角度,做到边采访边思索‛心中有数。甚至一俟采访结束,文章结构已酝酿成熟,各段之间的起承转合已经想好,下笔立就。也有的在采访之后,面对一本子材料,反复琢磨、分析,梳理、判断、选择。

二是表现的角度,多指技巧而言,也即如何选准切入点而言,往往比较具体。但两者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本章将两者结合起来谈。

一、全局高度找角度

常常有这种情况,当我们通过采访,记了满满的一本子材料,脑袋里却乱成一团浆糊,不懂得从何下笔,苦思冥想,总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主题。换句话来说,就是不懂得通过哪个侧面去表达。

好些材料,孤立地看,静止地看,在一个部门、一个局部,可能是新鲜的,先进的,有意义的。换句话说,可能是新闻。但是,用发展的观点去看,拿到全局的这个天平上称一称,又可能不是新闻。 对发生在某个地区的一件事,你可能是‚司空见惯未足奇‛,认为不算新闻,该写的没有写,换一个有经验的记者,可能是‚想断苏

州刺史肠‛,会上头版头条。同样,你是‚想断苏州刺史肠‛,别人则可能是‚司空见惯未足奇‛,你把别人的旧闻当作新闻来写,自然没有命中率。这里头的学问,除了新闻敏感外,与记者站得高不高,看得远不远,心中是否有全局、有大局有关。因此,在选择新闻角度时,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俯视的角度,来衡量所采写的文章是否有新闻价值,是否有更大的新闻价值。

所谓全局的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包括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政策,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思想动态,较大范围的客观性情况,发展趋势、趋向等。这些构成了新闻的社会背景,没有这些大背景,便无法判断其新闻价值的大小。全局在胸,才会统筹帷幄,才能‚游刃有余‛,对所要报道的事实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从中选准最佳角度,写出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新闻来。

1987年,海南建省的信息传出,引起全国各地极大的兴趣,形成了轰动一时的‚海南热‛。作为隔海相望的广西,如何利用这个机遇,顺应‚海南‛这个大潮做足文章,这是广西人最为关注的。 当时,广东开放势头正猛,广西提出‚借粤兴桂‛。为此,广 西日报社领导要我和张承工同志到海南及两广边境跑一趟。于是,我们跑了半个海南,走机关,看市场,采访了因‚汽车事件‛正赋闲的海南特别行政区原秘书长陈玉益(后来成为海南省委副书记兼海口市委书记),更多的则是向沿途碰上的广西各级考察团请教对策。采访很认真,记了满满的两个笔记本,到动笔时却犯了难:不知从哪里人手!

可写的题材和角度很多:可以写海南的开放政策,经济形势;可以写广西人和广西商品在海南;可以写海南的物产资源、旅游名胜;甚至可以发怀古之幽思,写那位刚直不阿、千古敬仰的海南人海瑞。

作为省报记者,虽然从这些角度写,都有可能见报,但总觉得未把文章做足,未免可惜。

在海口市政府招待所,我们经过两天的苦苦思索、分析,决定把文章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来写。只有站在两省区经济发展的高度,优势互补的高度,互惠互利的高度,从两省区共谋发展、共同前进的角度出发,提出战略上的参考意见,才算是把文章做足;同时,这也是广西人民和决策者最为关心、最感兴趣的。

为了使自己开阔思路,站得更高,动笔前我们还把《梁厚甫通讯评论选》翻了一遍。

于是,我们运用述评的形式,调动历史的、地域的、人文的、现

实的材料,对两省经济往来的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对广西如何打好‚海南牌‛,在战略上和策略上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三点意见,即:开辟一条通道,打出一个‚拳头‛,调整好一个产业结构。

这样一写,我们感到对两省区开展经济合作、广西如何借助海南

振兴自己,便有了较高的指导价值,比从其它角度来写,分量就大不一样了。

写事件通讯要用大局来衡量,要站在宏观的高度,时代的高度来

分析、取舍材料,写出时代特征、全局意义。同样,写人物通讯也有个大局问题。

郭梅尼回忆她刚参加新闻工作时,尽管工作劲头很大,采访也

很深入,但写出来的作品却屡屡被编辑部‚枪毙‛,而一些老记者写同样题材的作品,却很快就见报了。原因在哪里呢?多年后,她回过头来总结道:

‚为什么我积累了那么多材料却写不出来?我和笔下的人物那么

近却并不了解她?后来我注意总结自己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逐渐明白了,并不是每一个好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到报上来宣传的。生活

中可歌可泣的人很多,报纸上要歌颂的人物,是能够促进解决时代存在的主要思想矛盾,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人物。这些经验教训使我懂得了作为一个记者,首先,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心中要有一杆时代的秤,要把你所采写的人物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来衡量,放到时代的天平上来称称,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它的新闻价值。‛(郭梅尼《在人生的跑道上》,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文集》第187页)

那么,记者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全局‛呢?

(一)记者要想总理的事

‚当记者要想总理的事‛,这是艾丰同志的名言。当然,记者不

是总理,也不是任何一级领导,但记者要像总理一样;心中装有大局,站在总理的角度,去俯视、把握、掂量新闻事实:从什么角度去写,才能是全国性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经验。

七十年代初,笔者还是个农民通讯员,常听县里搞报道的老同

志说这样两句话:一是‚上挂下联‛,二是‚吃透两头‛。什么叫上挂下联?即是上挂中央的精神,看看党中央提倡什么,宣传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下联当地的实际,有什么东西与中央的精神合拍,对中央的调子。吃透两头,也就是说吃透上面的精神,吃透当地的民情、社情、市情。这样才有的放矢,不放‚空炮‛、‚马后炮‛。当时没有电视,为了紧跟上头精神,摘报道的同志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听收音机,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头条消息是什么?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捎息要比《人民日报》等大报来得快。

我们说‚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或者说是‚站在中南海的高度来

考虑问题‛,也就是‚站在天上立题,站在地上取材‛的意思。‚登高壮观天地间‛,(李白诗)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高,才能胸襟开阔,视野开阔。如同站在高山之巅,远近诸山、视若培丘,山下万物,尽收眼底;公路如链如带,飘没云里山间,河流纵横交错,延绵不尽。

这就是登高效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新闻报道要想体现时代精神,全局

精神,就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判断哪些应该报道,哪些不应该报道,从而使报道扣紧时代跳动的脉搏。

要正确估量自己所采写的事实在全局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从全局

的角度确立报道的主题和选择契机,使报道一锤敲到最响处。从而见微而知著,抓住人们最常见并且见怪不怪的事,透过微观开掘具有普遍意义的报道主题,努力从事物的现状中预见到它的发展趋势,把握形势的新变化,及时采写提出事关全局的新见解,以促进事物的健康发展。

以上这些问题的把握,决定于记者的宏观意识,决定于记者把握

大局的能力,洞察全局的能力,以及科学预见的能力,涉及到记者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理论修养、调查的深度和知识的积累。

(二)沉下去,浮出来,退几步

大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抓住庐山不同角度有不同景观的特色,不仅把庐山的奇妙,精确地概括出来了,而且把‚识‛与‚不识‛跟诗人所处的位臵联系起来,道出了其中的生活体验,很有哲理。苏东坡不愧大手笔。

从苏东坡的这首诗中,我们新闻工作者也可以悟出道理来。这

个道理,简单地说,就是‚沉下去——浮出来——退几步‛!

所谓沉下去,是指记者采访要深入,越深入越好,‚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就是这个道理。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曾记述游褒禅山华山洞:‚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语言用在新闻采访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任何浅尝辄止的采访,都不会有丰厚的回报。

典型报道,重大报道更是如此。沉下去,是记者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行报道的前提。

所谓浮出来,就是跳出被采访的事物,冷静地、客观地、全面地

对手中的材料进行分析、梳理、判断、选择。也就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选择最佳角度的过程。如果只有沉下去,没有浮出来,就可能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出现面对记得满满一本子的材料,苦思冥想,理不出个头绪来的状况。

所谓‚退几步‛,是指记者从采访的材料中浮出来之后,还要与

材料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是指审视的角度而言。从宏观高度,居高临下,选择角度或切人点。著名记者华山有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抓小鸡,老鹰总是先飞得高高的,在空中转上几圈,瞅准目标,然后一头猛扎下来——小鸡一下子就被它抓走了。‘飞得高,抓得准’,就是说突破一点必须和了解全面结合起来。‛(载《新闻业务》1953年第20期)高明的画家也是如此:在构思时,往往在画布上勾勒出一个大概轮廓,然后后退几步,左看右看,反复打量,来确定构图是否合理,主题是否突出。

要收到‚一览众山小‛的效果,诗人一定要‚会当凌绝顶‛; 要

识庐山真面目,只能跳出庐山看庐山。我们从大局、全局的角度把握新闻事实,才能选准最佳的角度。

二、 关切点上找角度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经对笔者这样说过:‚读者最关心什么,我

就写什么。‛这的确是经验之谈。

毫无疑义,我们新闻媒体的受众是人。我们写文章的着眼点应

该是一个大写的‚人‛字,也就是报界常说的‚读者是报纸的上帝‛。因此,围绕广大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即热点问题、疑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找准文章的切人点,是选择新闻最佳角

度的方法之一。

纵观这几年被评上全国好新闻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

是作品提出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解答了人民群众想知而未知的问题。同样的道理,文章选择人民群众最感兴趣、议论最多的事件人手,就最拥有读者。因此,当我们记者进入采访之前,就应该掂量脚下这块土地上,哪个问题最为群众所关心;动笔之前,想想哪个角度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换句话说,怎样写才跟广大读者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刘少奇同志1948年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指出:‚要把群

众真正的思想搞清楚,把人民心里不敢说的,不肯说 的,不想说的,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反映出来。‛‚要把人民的要求、呼声、困难、趋势、动态,真实地、全面地,不是拉杂地而是精彩地反映出来。‛这番话是非常有见地的。八十年代中期,《市场报》曾经先后发表5篇社论:《办实事求实惠》、《拆掉无形的围墙》、《茶市也该摘起来7》、《拼出像样的农贸市场来》、《不能‚天天喊,喊不动‛了》,这五篇社论有一个共同的副标题:《同北京有关领导交换意见》。这是一组短社论,每篇只有500字左右。初看起来,文章议论的都是‚小问题‛:出租汽车问题、外地产品到北京经销问题、茶馆问题、农贸市场问题,等等。但由于这些都是同人民群众实际生活关系的问题,因此要求解决的呼声很高,就成为大问题了。

李德民同志在评介这组言论时说:我们报纸,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也是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目的是同一个。这组社论反映的是下情,而这些下情正是党和政府需要了解、需要解决的。北京市民的乘车难等问题,看起来是生活小事,其实关系千家万户。几百万人生活在北京,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还有更多的人往来于北京,人们直接接触到的,并不是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往往正是乘

车、购物、吃饭等‚小事‛,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反映了一个地方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的情况。过去我们报纸的一些评论,往往只注重抓笼统问题,不去抓具体问题,只注重抓上头的指示,不注重下头的呼声,这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评论的作用。笼统的问题未必重大,即使重大也离读者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具体的问题未必不重大,它们离读者较近;群众非常关心。上头的指示重要,下头的呼声也同样重要。试想,市场报这一组社论如果不是从抓这些具体问题人手,而去空洞强调‚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必须搞活商品流通‛等等,道理当然都是对的,但它们如果不联系实际,就引不起读者的兴趣,也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那只是离读者距离遥远的空喊。(李德民《它们离读者很近》,栽《人民日报历届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集》第62页)。

三、共鸣点上找角度

这里所说的共鸣点,是指新闻报道努力在情绪上、情感上、心理

上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心理上的‚共振‛。

‚共鸣‛一词,在物理学的声学中,是指‚由声波的作用而引起

的共振现象‛。就是说,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就被引起振动,即共鸣。可见,办报者和读报者双方‚共振频率‛,是引起共鸣的先决条件。那么,新闻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必须用心找到广大读者的思想‚频率‛,诸如‚心理频率‛、‚道德频率‛、‚审美频率‛,以寻求同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和谐一致,这样,则不难实现报社和读者之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领导于部的楷模——孔繁森》的报道,之所以能够拨动广大读

者的心弦,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也就是因为孔繁森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几年如一日,把一腔热血洒在西藏高原。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有一种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

崇高品质,在于他是新时期焦裕禄的精神再现,折射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的光辉,回答了在历史转型期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官‛这一重大问题,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唤,从而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热情和积极性。

如果我们记者在确立报道主题的同时,把握不住当今读者的共

鸣点,写出的报道就不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和震撼力。

1995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的、曾获1995

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通讯《一位母亲的呼吁》,应该是找到广大读者共鸣点的范文。文章报道苏州~位普通女工向江苏省副省长兼苏州市委书记写信,讲述在她家中突然发生的一段痛心不已的事情;并配发评论员文章《警惕‚电脑‛犯罪》。这位母亲的呼吁书写道:

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近来,我

每每以泪洗面,夜不能寐。思前想后,使我下决心给您写这封信,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

我和丈夫都在企业中工作,生活条件比较差,但 我们认为这

没什么,我们有我们的骄傲——我们的儿子。儿子很聪明,读书成绩一直不错,我和丈夫把所有的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倾注在他身上。我们希望他能争气、能成材。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彻底打碎了我们的梦想;

事情还要从年初说起,儿子从去年开始自学电脑,而且学得不错,

丈夫和我商量了半年,终于咬咬牙花了8000多元钱给他买了一台电脑。我的家庭经济并不富裕,不怕您笑话,家里的电视机还是黑白 的。可是我们认为值得。谁想到,事就出在这电脑上。自己锁在自己房间里,当时也没觉得怎样。可后来发现他近期几次考试成绩直线下降,好几门功课竟只有六十几分。问他原因,他一直说粗心,未答好试题。

有一天,班主任打电话给我,说我儿子几个月来上课一直不认真,神情恍惚,最近几个下午竟没来上课。我接了电话,气得不行,马上请了假冲回冢,打开儿子的房门,发现儿子正和他的两个同学在看电脑放的电影(后来才知道叫VCD)。可待我仔细一看,天啊!那是什么镜头啊。我当时气得手脚冰凉,呆呆站了十几分钟不知该怎么办。

晚上,我丈夫回来了,他一生第三次、也是最狠的一次打了儿子。他问儿子这些黄色VCD是哪来的,儿子说是托人从苏州宝碟激光电子有限公司买的,很便宜,而且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丈夫和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家公司并不是什么地下工厂,它是一家正式的中外合资企业。前几天我们还在昊江电视台的节日中看到这个企业的领导出现过,而且是介绍先进经验。这难道是真的吗? 可事实回答我是真的。杨书记,我想问一下,在我们国家里,中外合资企业难道可以为所欲为生产这种黄色的东西吗?这难道不违反国法吗?! 当然出了这件事,我们做父母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想,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也决不允许有这样的企业。我的儿子只有16岁呀,如果没有好的社会环境,他改怎样走完他的人生路啊!

爱子之心,谁人没有?这条报道一发表便引起了广大为人父母者的强烈共鸣,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巨大反响,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注意。江泽民和李鹏同志称赞《人民日报》对这条新闻处理得好,读了以后催人泪下。许多读者来信来电,称赞《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臵推出这组报道,‚强烈反映了人民的呼吁‛,‚说出了读者的心里话‛。不少读者反映他们是含着泪水读完这篇呼吁的。

这篇稿件之所以使普通群众落泪,也使总书记和总理落泪,最根本的是这篇报道找到了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找到了最能引起共鸣的角度,找到了最能激起感情的切人口。

当然,找到一个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还要注意切人的角度。近年来,新闻媒介关于‚扫黄打非‛的报道可谓多矣。但是,很少有像这篇稿那样反响强烈的。分析这篇稿和其他‚扫黄打非‛报道的区别,很重要的一点是切人的角度不同。

过去新闻媒体发表的‚扫黄打非‛的报道,多是从工作角度出发的,不是报道‚扫黄打非‛的成绩,就是引用政府官员、教育工作者的谈话。从指导工作、形成声势方面考虑,报纸刊登这些报道是必要的。但是与《一位母亲的呼吁》一稿相比,就显得不够具体,不够有力,不太能直接打动人心。《一位母亲的呼吁》一稿,以一位母亲的切身感受,呼吁党和政府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情真意切。试想,为人父母者,谁个不爱子女,谁个不希望自己后代有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不要说普通的读者,就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们一方面是身处领导岗位的负责同志,同时也是为人父母者,也是有孙子孙女的爷爷奶奶。所以一位母亲的呼吁,正是以其深深的母爱,以其一位母亲对后代的舐犊深情,引起了广大的为父为母者的共鸣。(谢国明《共性的话题,共鸣的角度》,载《新闻战线》)

《一位母亲的呼吁》一稿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所谓抓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就是要抓贴近中央精神、贴近实际工作、贴近群众脉搏的内容。报纸是群众性非常广泛的读物,是大众传播媒介,只有抓住大众感兴趣的话题、抓住在全社会有广泛共识的主题,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如果尽抓那些只有少数人感兴趣的东西、在全社会没有广泛共识的主题,报纸就会远离最广大的读者,就会最终失去读者。

四、“人无我有”找角度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这样说过:‚只要你的文章跟别人有一点点不同,你就有可能超过人家。‛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新闻界常常被同一单位邀请,参加同一活动。这种文章说难写也好写,因为组织者把材料准备得应有尽有,记者只需删删改改,甚至一字不动,署上大名就行了。说好写也难写:一是大兵团作战,一窝蜂下去,很难沉得下去;二是材料干篇一律,面面俱到,且多是正面材料;三是酒足饭饱之余,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打道回府,吃了人家的,拿了人家的,就是发现什么问题也难免笔下留情,很难写出有特点有个性的文章来。但是,有经验的记者往往能在众多的记者中脱颖而出,写出不同于众的文章来,即:跳出特设的框框,去写一些‚人无我有‛的东西来——这种思维方式,恰如成功商家的生意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永远在同中求异,同中求新。

新闻报道中的‚人无我有‛,是指报道独辟蹊径,以独取胜。‚独‛也者,单一也,唯独也,独家新闻是也。要做到独有,很不容易,记者要独具慧眼——能见人之不能见;要独具胆识——敢言人之不敢言,敢写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题材;要独树一臶——敢于标新立异。请看这篇《这里的猪为啥吃‚细粮‛》的文章:

乍一听,您兴许不信:两年了,海淀区海淀9肖家河一队猪场早年养着200多头猪,不吃菜帮、麸子等粗料,光吃馒头、烙饼等“细粮”。

去年12月25日,我们到这个村转了转。 谈起这件事儿,队长祝全友笑着说:“这儿的猪有口福,亏了那300亩垃圾场了。”按着祝队长的指点,我们往东走了约半里路,抬眼一望,嗬,好壮观! 一个个小山包似的垃圾堆绵延起伏连成了片。六七十个捡破烂的男女老少围成十几个圈儿在闲聊。一会儿,十几辆卸垃圾的汽车进了场子。这些人像听到冲锋号,呼啦站起来,打仗似地冲过去,把这些车围了个风雨不透。垃圾一着地,各式各样的耙子、钩子上下翻飞,馒头、包子、花卷、烙饼,还有整块的奶油蛋糕,纷纷装进这些人手中的编织

袋。一场“战斗”结束了。借此空闲,我们与一名叫邓代江的四川小伙于搭讪上了:“每天都来捡吗?„‘是的!”“能捡多少广“没准,几斤、几十斤的时候都有。”“捡完怎么处理?”“卖呗!肖家河一队猪场收购,8分钱一斤。”这时,又 一批垃圾车开进场,他招呼也顾不上打,赶紧投入“战斗”。

约摸下午4时,我们跟着这些喜获“丰收”的人们来到肖家河一队收购点儿。收购员何淑兰真叫忙活,检斤、过秤、装包、付款,一会儿的工夫就收了十多袋。趁她喘气的时候,我们过去采访。她拿出个记录本让我们看。嗬,上周平均每天收购粮食制品馒头、花卷什么的竞有400公斤。何淑兰气愤地说:“瞧吧,两年,近300吨的粮食,不知城市居民怎么这么阔!”一会儿,那个叫邓代江的小伙子把鼓胀胀的口袋往磅秤上一墩,哟,29.5公斤——4元多钱到手了。“您看,昨天休息,今天就收了825公斤。临下班,何淑兰说。

临走时,我们又见了村长张胜利。他叹着气对我们:“唉,这两年我们养猪是省了点钱,买饲料4角多钱一斤,收城里人这些主食垃圾才8分。可这心里也真不是滋味,这些粮食当初毕竟是我们农民出力 流汗种出来的呀J这处垃圾场消纳海淀区三分之二的垃圾,大部分来自居民区,我们回收这些馒头烙饼养猪,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去年,光这儿捡的整砖就4万多块,钢筋铁棍儿的就更甭提了。我就纳闷 儿:城里人能不能别这么大乎大脚?”

从一个农村养猪不吃粗料,光吃馒头、烙饼的事件,追根溯源到城里人的大手大脚,记者抓住了一个‚人人见怪不怪‛的事,写出了一篇‚人人笔下无‛的文章。

新闻报道中的‚人有我优‛,是以质取胜。是指笔头功夫高人一筹,同样的题材,我的角度比人家要新;同样的主题,我的挖掘要比

人家深;同样的角度,我的切人点也比别人刁;同样题材、角度、主题,我的标题比人家有特色,文字比人家美,结尾比人家更意味深长。, 新闻报道中的‚人优我转‛,是指以新取胜。大家蜂拥而上去写‚热门‛话题,我便不赶潮头,赶时髦,便去写疑点问题;人家去写疑点问题,我则去写‚冰点‛问题;人家去写‚冰点‛问题,我则去写歧点问题。总之,要比别人多看几着棋。笔下永远有写不完的新题材、新内容、新角度、新意境。社会生活本来就是错综复杂,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同时,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的,正是由于社会生活本身的多侧面,由于人们的不同认识,记者的笔下才有永远写不完的‚新‛。 新闻的‚新‛与‚不新‛是相比较而言的。以前这样报道过,今天依然这样报道,或者,别家已这样报道,我也这样报道,都不新。有经验的记者懂得,在这种情况下,要搞出具有本报特 色的令入耳目一新的新闻来,办法之一,是寻找人无我有的报道角度。

《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曾讲到他采写人大开幕式的一次经历。他心里很清楚,这是各大报都要写的‚较劲儿‛的报道,苦苦思索着要寻找个新的角度。他成功了,写成一篇《大会堂里的掌声》的特写,别的不写,专记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哪些段落在大会堂里引起掌声,掌声响亮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通过这样的刻画,既写出了大会堂里的气氛,又把代表们关心什么,拥护什么,迫切希望解决什么,间接地表达了出来,别有新意,在读者中反映很好。

新华社曾发出一条电讯:上海大兴钮扣商店被消费者评为四川路上‚最差商店‛而被责成迁出这条繁华的商业街,引起很大震动。从报道看,事实上这次评选中,评出的还有10家最佳商店。但新华社消息强调的是‚最差‛,对‚十佳‛一笔带过。如把报道重点放到‚十佳‛上,决不会引起这么大反响,因为这种报道常见,没有多少新意。

而评为‚最差商店‛并责令迁出繁华商业街,这样的事更具有新意。

这是角度新的又一突出事例。

五、逆向思维找角度

怎样挖掘新的角度,不同思维的入有不同的扣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人无我有‛的报道中,其中逆向思维是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去农行某营业所采访时,见在农行贷款支持下的一家化肥厂门前,排满了购买化 肥的农民。营业所的同志介绍说,这个化肥厂原来销路不好,化肥卖不出去,可今年供不应求,农民买化肥要很早赶来排队,建议记者在报刊上反映一下‚买肥难‛这个问题。当时赵新喜想:这场景从反映农民买化肥难这一角度是可以报道的。但是,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看这个问题时,还会发现一个更积极、更有报道意义的角度:就是这个‚买肥难‛反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舍得在土地上投资了。从这个角度报道比 从农民买化肥难的角度报道,社会效果更好,也更有积极意义,它可以从正面反映党的农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后来,他从农行支持化肥厂生产,农民踊跃购买化肥加大对土地的投资,种粮积极性高涨的角度,报道了这件事。新华社很快向全国发了通稿,《农民日报》、《大众日报》等报在一版刊登了 这件作品。(见《中国记者01995年第6期)

从新闻的最佳角度来说,选择一般记者不愿写或不敢碰的角度,即:在众人诺诺之中,发谔谔之言,可能正是众多读者心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

逆向思维当然少不了有批评报道,有舆论监督。这里就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全面、深刻理解正面报道的问题。我们常常把正面报道理解得过于狭窄。好象正面报道只能说好,不能说坏;或

者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其实,积极的批评,善意的批评,只要不是消极的揭露、破坏性的暴露,应属于正面报道之列,不能与正面报道对立起来。因为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工作,改正错误,也是为了教育社会上有类似错误的人。通过一个反面的批评来教育大家,应该算在正面报道的范围之内。

当然,批评报道要掌握以下原则:

首先要事实准确,这是前提,是先决条件,否则,人家便会不服气。

第二是动机、目的应该是善意的、积极的,不是单纯的暴露,也不是为了出口气,而是为了促进工作。

第三,是要掌握时机,在某一阶段,某些敏感的问题不要去搞。时机把握不好,抓得不对,就会、起相反的作用。如那些不利于安定团结,不利于稳定,容易诱发一些想法的事件,就要慎重,不能只顾一时痛快。

第四,批评报道要讲策划、讲艺术。一般来说宜粗不宜细,因为细节问题容易产生纠缠。

《北海日报}1996年在一版发了一篇批评稿,是批评一个县林业局副局长虐待妻子的事。事先总编将原稿认真地看了两遍,把一些估计到会引起官司的地方作了认真考虑。原稿有这样一段话:‚他便像疯狗一样扑过来,用拳击她的头脸,又抓起一个三斤装的酒瓶向她砸……‛总编就问作者:酒瓶是装白酒的还是装啤酒的?有没有三斤装的瓶子——事实上很少有三斤装的酒瓶;另外,‚像疯狗一样‛的比喻都是不应该用的。

这篇题为《谁应是被告》的文章发出去后,对方果然将报社请上被告席。

这件事说明:批评稿对细节当然要事先搞明白,但见报时则把主

要事实,主要依据,主要错在哪,教训在哪,写出来就行了。不点名的‚大锅饭‛批评是如此,对具体人、具体事的批评,更应该如此。这样,我们的批评报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六、多因多果找角度

好些记者往往喜欢锦上添花,报喜不报忧,赶风头,追浪潮。尤其是当被采访对象处于顺境、处于高潮、处于上升趋势时候,对一种社会现象或经济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某种负作用,可能潜伏着的某种危机,该提醒的时候没提醒,该降温时没降温,该批评时没批评,反而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如被一度宣扬的高指标、高速度、高消费等。这种‚赶风头‛的现象,不仅有损记者形象,也影响记者全方位地选择闻的角度,使之不能多视角、多层面地观察、报道采访对象。客观事物往往是复杂的,立体的,它们并不总是单因单 果,常常是一因多果,多因一果,甚至是多因多果,形成‚系统的因果网‛。可是,长期以来,我们一些记者习惯于单因单果的模式考虑问题,总是把新闻报道简单地分为批评稿,或表扬稿。批评稿的任务似乎是专写阴暗面,专门挑刺、挑毛病;表扬稿的任务则是言好不言丑,栽花不栽刺。就像‚文革‛中电影里的人物,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其结果往往把复杂的、立体的事件,写成简单的、平面的了。

那么,在新闻写作中,如何突破单因单果的线性思维方式,扩大视野,开阔思路?对于看起来似乎平凡但却事关宏旨的题材和细节,如何发掘它们的深远意义?面对假丑恶,如何利用舆论监督,去其伪装、鞭辟入里?这是值得新闻界深入探索的一个课题。

下面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年底到了,广西北海市郊镇某村农户喜笑颜开:

全村1500亩水稻丰收,浅海养殖鱼肥虾跳,一派丰收好年景。

可村里支部书记高兴之余也陷入了苦恼。今年的产值该如何报?去年也是这样一个丰年景象,全村总产值达到了9000多万元,干部群众十分高兴,可是在上报总产值时却出现了麻烦:镇里某些领导要求他们将产值报到1.5亿,说是不能太保守,这样才能表现出大发展。书记和村长没办法,只好让会计重作报表。 书记和村长好说歹说,会计才极不情愿地又作了一份,但也只达到1.1/l元。他说:再让我往上加,就得把田里的黄土、各家的凳脚也算上了。书记想想全村2000多人口,实际人均收入只有3000多元,如果提高产值就意味着要让村民多交提留款,无形中要给农民多加不少负担,就没有再多报。 结果,镇里其他几个实际收入明显不如他们的村,因为产值报的高得到表扬,这些村的干部还得到了上级发的几千元奖金。

回到村里,书记抱歉地对村干部说:‚对不起,大家辛苦了一年,没让大家领到奖金,是我书记的无能。但作干部不能只想自己,更多的是要为群众着想,明年我们把工作搞好再争取。‛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但总户值也只近亿而未过亿。可下达的数额却比去年还高,书记千斟酌、万思量,也难下决c,最后由村委会讨论研究,大家一致决定:还是如实上报。

村里会计把报表送了上去。但他回来后说,领导认为报得太少,帮着他们将数字加上去了。这可怎么办?村支书陷入了苦恼。

(题:《一个村书记的苦恼》,该文获1996年度新华社通讯员优秀作品、第八届全国时事报道新闻作品一等奖)

这篇文章,如果说是批评稿,也可以。因为文章批评了一种社会不良现象,批评了不实事求是的作风,批评了那种好大喜功的领导行为。说是表扬稿也可以。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表扬村支书,但从字里行间,读者还是看到了一个村支书的正直、实在,看出他不愿损害群众利益去谋取干部个人奖金,看出他面对来自上面的压力,想顶却又末

顶,陷入苦恼的心境。

社会本来就是‚万花筒‛,是一个多侧面的复杂体。新闻报道应该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就看记者选择怎样的角度去做。

七、以小见大找角度

我们报上的文章,往往是千把字以下,如果不是专业记者,很难有机会登大块文章。同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短文章越来越受人欢迎。那么,如何以短文去表现一个重大题材呢?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做到以小见大。这里的小,是指小角度,当然是最佳的角度,或最新的角度;小口子——不贪大求全;这个‚小‛,也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细节,一个典型的情节,一个真实的小故事。这个细节或情节,可能是最新点——发掘事物中的最新变动;也可能是最近点——贴近读者身边的事件;这样的东西,写出来读者看得见、摸得着,有血有肉,有生活气息,具体感人,有说服力。《经济日报》为反映改革开放的变化,1990年一连发表了《吃的变迁》、 《穿的变迁》、《住的变迁》、《用的变迁》、《行的变迁》等5篇文章,都是从读者身边的事写起,给人印象很深。如果只着眼于大处,而不从小处人手,稿子就容易流于一般化,概念化,没有个性,没有特点,没有真情实感。

在全国地市报纸中,八十年代有一家很有名气的报纸——湖北省《孝感报》。按道理,地市小报偏于一隅,范围窄,信息少,在全国性新闻大奖评选中,稿件很难与中央大报竞争。

有的地市报十年八年都难以评上一篇全国好新闻,但出乎意料的是《孝感报》在八十年代初,于全国好新闻评比中却连年获奖。其中第三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就有三条获奖。

纵观《孝感报》的获奖作品,无一不是口子小,角度刁,题材新,立意巧。如:

应城县农民杨小运说: 他家今年愿向国家交售两万斤粮食 只要求卖给他家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应城县杨河公社卫东大队农民杨

小运,全家六口人,今年在队承包20亩粮田,定产16796斤,其中 包括征购任务8530斤。他是生产队长,农活内行干劲足,八亩夏粮和10亩早稻就收了12400斤;还有12亩中稻和11亩晚稻,长势很好,有把握再收获粮食15800斤。这样一来,杨小运家全年可生产粮食28200斤。到8月中旬,他家已交售粮食6700斤,他还打算把超产粮和自留地打的万把斤粮食都贡献给国家。他只有一个要求:卖给他家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他向县委办公室的一位干部表示,只要让他买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自行车,他愿意先拿出交售两万斤粮食的红券来。

新闻界的有关人士评价杨小运的报道像一个引爆的火星,在全国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确实是一篇有价值的消息。这篇仅有200多字的报道所以能起这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是捕捉了一个新角度,触及了农村出现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拨动了‚当前社会上最紧张的那一根弦‛,很有代表性。在广大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卖万斤余粮的事并不新,关键在于他要求买一辆名牌自行车,代表正在积极为国家做贡献的亿万农民向工业等部门提出了合情合理的要求,提 出了挑战。正如当时配发的百字评论中说,这是一个兴味无穷的挑战。它在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带来很大变化的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触及到我国当前的一个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农民对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的要求提高了,工商业怎么办?因此,引起了共鸣,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效果,成为联系工农商等战线的优秀报道。

在表现手法上,也给新闻界以深刻的启示:杨小运超卖一万斤

粮食,从农民爱国的精神境界,也可以报道,但当时不一定很新;他要求买一辆名牌自行车,反映了农村买名牌单车难,且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也可以报道。但把两件事孤立去反映,意义不见得很深,也不见得很新。但把两者结合起来,放在农村改革后农民对物质文化日益所增长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样一个宏大的背景下,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量就不一样了,就可以起到‚一滴水见太阳‛的效果。

生活中这样的‚一滴水‛是很多的,有的记者凭着新闻敏感,一下子就看中了,抓住了。也有一些记者眼睛专盯着重大题材,对这样的‚小‛熟视无睹,甚至不屑一顾,却又抱怨生活亏待了他,没有给他提供新闻素材。

《市场报》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北京酱油为啥脱销》,同样是写小事,也被评为全国好新闻。

新闻界的行家这样评价道:一个人没酱油吃,是小事;但首都居民中有450万人半个多月吃酱油困难,就是大事。一个酱油厂厂房危险停产,可谓小事;但这个厂在停产前的6年中打了35次报告,均因官僚主义而不得解决,就不能认为是小事。

领导把分给酱油厂的地皮指标转给了汽车配件厂,也可算作小事;但这是因为酱油厂产值低而汽车配件厂产值高,领导追求产值而不管人民生活,能说不是大事?

在‚积重难返‛的今天,一个酱油厂的问题与住宅、就业等问题比较,是微不足道的;但连这么个不用费大劲能解决的问题都一拖六年,不是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问题之大吗?《北京酱油为啥脱销》一稿,就是这样从小事人手,客观、简练地把有关事实报道出来,为经济改革呐喊!

搞过摄影的同志都知道:用大光圈则景深范围窄,用小光 圈则

景深范围大。以小见大,一滴水可见太阳的光辉,实在司以用光圈与景深范围的关系作比喻。与其大而全、大而空,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不如选准一个小角度,窄口子,写深写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选其一角,深挖一点,不等于拍片面性;绝对性。

选准一个小角度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它除了深入采访的功夫外,还靠新闻敏感。而新闻敏感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八、以旧见新找角度

这里的‚旧‛,包括老问题、老典型、老话题等。老问题中选择新角度,是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共同课题‛。

从老典型中选择新角度,是记者们经常碰到的。老典型,常常是曾经有过显赫的历史,或者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某种重大作用;由于时代在前进,这个典型逐渐被人淡忘了,或者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新闻记者追溯历史的脚步,写出老典型的新意境,自然会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

大寨,曾经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地方,学大寨曾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运动,大寨之路曾被钦定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之路,在一段时间里,大寨成了一种工具、模式和象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受左的路线影响很深的大寨怎么样了?全国人民都渴望了解。《人民日报》记者李克林在《今日大寨》这篇文章中,用犀利的笔触,深沉的目光,既展示了大寨的变迁,又揭示了这种变迁的内涵,写出了老典型的新变化、新发展、新突破。这篇文章被评为1985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从老典型中选择新闻角度,当然落笔点在‚新‛字,犹如老树

新花一样,如果一味回顾老典型的光荣过去,便是炒旧饭。1995年,中国新闻奖中有18篇一等奖,其中属‚老典型新角度‛的便有两篇。一篇是《寻找时传样》。时传祥是北京的一个掏粪工人,是全国劳动

模范,曾经跟国家主席刘少奇握过手,文革时被打成‚粪霸‛,惨遭迫害。但今天时传祥已经逝世20多年了,为什么还要写他?毫无疑义,写时传样的目的,是为了发掘出劳模身上仍然闪烁着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个主题,即:时代变是应该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做人的道理不该变。

以旧见新选角度,就是记者要善于发现,将已经过去的‚旧闻‛,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找出新闻,巧妙地利用历史的、现实的材料,推陈出新,把‚旧闻‛作为背景,作为铺垫,作为反衬,为‚新闻‛服务。

九、围绕特点找角度

艾丰同志在谈采访方法时,说到抓取特点,就是要选有特点的事实,访有特点的对象,抓有特点的部分,提有特点的问题,挖有特点的细节。这五个方面都做到了,才是彻底地抓住了特点。只选择了有特点的事实,不注意访问有特点的对象,事物的特点也难以了解清楚;注意了访问有特点的对象,但不抓有特点的部分,不善于提有特点的问题,就会胡子眉毛一起抓。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费过多的时间,真正要下功夫的地方却没有精力了。而有特点的细节,常常成为一篇最生动、给人印象最深的部分,因此,挖掘细节,也就成为一个记者本领的标志之一。(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第324页)

没有特点,形不成大干世界;没有特点,形不成新闻报道,没有特点,也形不成一个记者的特色。一些名记者的文章,即使把作者名字盖起来,读者也会从文章风格、特色中猜出作者是谁——这就是特点的魅力。我们说围绕特点选角度,就是要注意报道对象的特征,写出这个事物与它事物的区别。比较而言,我认为在新闻写作的体裁中,人物新闻最为难。

难就难在笔下的新闻人物要有个性,要有特点,也就是黑格尔

所说的,‚这一个不是那一个‛,避免千人一面的毛病,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特点是什么?简单地说,特点就是彼此间的区别。漫画家最会抓特点,同是眉毛,有的是剑眉,有的是八字眉,还有柳叶眉;同是鼻子,有的是蒜头鼻头,有的是鹰勾鼻,有的是‚悬胆‛鼻,有的是狮子鼻;同是胡子,有的是隶书‚一‛字须,有的是八字须,有的是鼠须。高明的剪纸艺术家,一把剪刀,三下两下为何就把你的面部特点剪影出来?关键在于会选特点。

客观世界中永远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事物。就记者笔下的新闻人物而言,一个新闻人物,他可能有很多高贵的品德,有很多值得称道的事迹,但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只能有一个。而且这个特征在不同的时代、地点、环境条件以及发展的不同阶段,又不尽相同。关键就是看一个记者如何观察、捕捉并着力突出这个特点。

写人物,抓特点,除了本质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特点、性格特点、行为特点、肖像特点,细分起来,还有嗜好特点、衣着特点等等。其中又以语言特点,最能立竿见影地体现记者笔下新闻人物的个性。 语言特点,即个性化的语言,对写活人物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入与人之间,生活的环境不同,知识高低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年龄大小不同,生活的经历不同,各人表达的语言又有其不同特点。个性化的语言,无论是豪言壮语,还是方言俚语,只要符合笔下新闻人物的身份,并恰到好处地引用,才能对揭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语言是心灵的镜子‛。

写人物需要抓特点,写非人物报道也要抓特点。写一个地方的变化,这个地方的发展越是坎坷曲折,就越有特点。

围绕特点选角度,应该是新闻采访和写作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十、反复筛选找角度

选择角度,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又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

同志不能不做的事。

既然是选择,就应该有比较,而且是反复比较。同一新闻事实,从不同的方面予以报道,效果不一样。比如报道一场火灾,可以从这几个角度:

1、单纯报道这场火灾事件。

2、对救死扶伤精神进行表扬。

3、报道消防人员奋力救火,歌颂大无畏精神。

4、报道人们对遭受火灾家庭的同情和帮助,反映社会主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报道部队奋不顾身救亲人,反映子弟兵爱人民的高贵品质。

6、火灾中的双拥关系。

十一、角度的误区种种

我们说新闻要选择角度,是指选择最能表现新闻价值的角度。但在新闻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乱扭角度的现象,导致新闻材料与事实的主流或客观情况错位,使读者看了,觉得与现实不相符,变了个味,于是不满意。

在乱扭角度问题上,大约有如下几种:

(一)万能角度:

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笔者在审稿时发现这样一篇通讯员来稿,内容是说合浦县法院注重发挥女法官的作用,包括组织她们学习、培训,注重提高她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例子也还扎实,得出的结论却是由于调动了女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全院去年审理案件的结案率上升了百分之三十五。

这个稿件便是犯了强扭角度的错误。

合浦县注重调动女法官的积极性可能属实,该院去年审理结案率上升也可能属实,但两者之间到底存在怎么样的因果关系呢?且不

说全院男同志占多数,但可以肯定,全院办案的成果一定包含有男同志的成果,那么,把全院的‚果‛统统‚结‛在女法官份上,便有些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院里男同志看了可能会不满意。

为写‚三八‛节的稿,把全部成绩归结到女法官身上,类似这样强扭角度的毛病,是不成熟的报道员常犯的毛病。记得新闻界有句调侃的话,叫‚太阳出来照四方,照到哪里哪里亮‛,只要有了一个‚果‛,随便‚结‛到哪里都行。比如:合浦县法院结案率上升这个‚果‛,‚三八‛节可以‚结‛在妇女名上,‚五四‛青年节可以结在男女青年名上,‚七一‛又可以‚结‛在党员名上,这个‚果‛还可以四季常‚结‛,随着形势要求、中心工作变化继续‚结‛下去,‚结‛在‚三严四自‛名上,‚结‛在整顿机关干部作风名上,‚结‛在严格执法、勤政爱民名上……总之,这个‚果‛变成了万能‚果‛,‚照在哪里哪里亮‛。

可以这样说:任何取得成绩的单位,它的进步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但其中一定有一个是主要原因,这个主要原因才是新闻报道的价值所在。而这个主要原因又不是别的原因所能取代的。看风使舵定角度,随着形势变角度,不顾事实扭角度,都是新闻工作者所不取的。

(二)永恒的角度

永恒的角度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角度,即年年都是一样的角度。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叫‚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有些同志深谙此道。某通讯员写了一篇《某林场35年无火灾》的稿件,见报以后,很可能明年又有36年无火灾或40年无火灾的稿子涌到编辑部。有个记者春节便写市场供应,春耕便写农资供应,秋收之后写水利,写冬种,几乎年年‚韬略‛依旧。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有一本自己稿件的剪报,只要时令一到,翻开来掐头去尾,加进一些

新数字,稿子就炮制出来了。这种以不变角度应万变的新闻虽然好写,但可以肯定,写这类稿件的记者,很难有所作为。

(三)强加干人的角度

强加于人的角度,是指用想当然的思维方法,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新闻事实里。这种稿件,读者看了心中反感,有强奸民意之感。

1982年,南方几省发生大洪水,国务院有关领导几经权衡,忍痛决定新安江主动泄洪。这本来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可是一家报纸以《新安江电厂大坝昨起泄洪》为题,配以副题《万余群众赏奇景》,发在头版头条,还加了花框。文章说库区江水‚好似千万条狂怒的巨龙,挣脱群山和大坝长年日久的封锁,奔腾呼啸地冲向滚滚东去的大江‛。还赞叹‚这是令人惊心动魄的人间奇景‛,又说:‚当地万余名群众怀着寻奇探胜的心情,分聚在两岸山腰上尽情观赏。‛

文章发出之后,就有读者余放同志在《人民日报》发文,批评这则报道,认为;‚大坝面临险情,下游地区危在旦夕,如今为了保全大局,减少损失,不得不忍痛泄洪……下游万顷良田将付之汪洋,许多人被迫迁离家园,这算什么人间奇景?…… 两岸聚观的群众是否都像记者那样‘怀着寻奇探胜的心情’来‘尽情观赏’也大可存疑,因为我就听到有的老百姓读了这条新闻有点生气……而我接触到的现场一些领导人都是忧心忡忡,反复衡量得失才做出决定的。‛(见李普们己者甘苦谈》第59 页)

为什么读者不欢迎这样的报道?那是因为记者所写的情感是强加的、外加的,不是真正地存在于那个具体事物当中,而是两张皮,观点加例子,概念加例子,不是结合,不是统一,而是硬贴上去的。

(四)只取所需的角度

新闻作品中,常常有这种情况:说一个单位好,仿佛一切都好,说一个单位差,仿佛一切都差。‚说好一好遮百丑,说丑一丑遮百好‛,

于是有的读者就这样评价:‚人嘴两片皮,说话无高低。‛曾一度大名鼎鼎的步鑫生的沉浮录,便是一个例子。

步鑫生是城市改革兴起之初涌现出来的著名改革者,当他事业处于鼎盛时期时,新闻界将各种桂冠毫无吝啬地给予他,当他下台之后,新闻界又说他如何不行,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只取所需的选择,只能是有损新闻界的声誉。

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成绩和不足并存,缺点和优点并存,顺境和困难并存。当然,总有一个方面为主,一个方面为次。当记者片面地突出一个方面,而对另一方面只字不提时,读者就会感到不实在、不真实、不客观。艾丰说得好:‚人们常说,新闻不能虚构事实、夸大事实,更不能捏造事实,但是,它可以挑选事实,这话总的说来是对的。但是,这种挑选决不是随心所欲地挑选,甚至也不是只考虑到新闻价值的挑选,它必须考虑和照顾到事实的全貌,事实的性质和事实同其他事物的联系。挑选不等于歪曲、夸次、虚构,但挑选不当,确实可以起到歪曲、夸大、虚构的作用‛。(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第141页)。

好些新闻报道之所以不真实,并不是因为记者采访不深人,选择的角度或材料不真实,而可能是因为它反映事实不全面。

新闻写作角度与选择

写作角度或称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写作时选取和表现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和切人点。

同是一条新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角度不同,挖掘的深浅就不同,表达的思想意义也不同,新闻价值也就不同。一个优秀的记者,总是力求选择最佳的角度来表现新闻主题。

新闻的写作角度,又可以粗分为两类。

一是观察新闻材料、掂量新闻材料的角度,或者叫思辨角度。这种思辨角度,有时在写作之前的采访过程便已经完成。高明的记者,往往在采访的同时,便酝酿写作角度,做到边采访边思索‛心中有数。甚至一俟采访结束,文章结构已酝酿成熟,各段之间的起承转合已经想好,下笔立就。也有的在采访之后,面对一本子材料,反复琢磨、分析,梳理、判断、选择。

二是表现的角度,多指技巧而言,也即如何选准切入点而言,往往比较具体。但两者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本章将两者结合起来谈。

一、全局高度找角度

常常有这种情况,当我们通过采访,记了满满的一本子材料,脑袋里却乱成一团浆糊,不懂得从何下笔,苦思冥想,总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主题。换句话来说,就是不懂得通过哪个侧面去表达。

好些材料,孤立地看,静止地看,在一个部门、一个局部,可能是新鲜的,先进的,有意义的。换句话说,可能是新闻。但是,用发展的观点去看,拿到全局的这个天平上称一称,又可能不是新闻。 对发生在某个地区的一件事,你可能是‚司空见惯未足奇‛,认为不算新闻,该写的没有写,换一个有经验的记者,可能是‚想断苏

州刺史肠‛,会上头版头条。同样,你是‚想断苏州刺史肠‛,别人则可能是‚司空见惯未足奇‛,你把别人的旧闻当作新闻来写,自然没有命中率。这里头的学问,除了新闻敏感外,与记者站得高不高,看得远不远,心中是否有全局、有大局有关。因此,在选择新闻角度时,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俯视的角度,来衡量所采写的文章是否有新闻价值,是否有更大的新闻价值。

所谓全局的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包括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政策,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思想动态,较大范围的客观性情况,发展趋势、趋向等。这些构成了新闻的社会背景,没有这些大背景,便无法判断其新闻价值的大小。全局在胸,才会统筹帷幄,才能‚游刃有余‛,对所要报道的事实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从中选准最佳角度,写出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新闻来。

1987年,海南建省的信息传出,引起全国各地极大的兴趣,形成了轰动一时的‚海南热‛。作为隔海相望的广西,如何利用这个机遇,顺应‚海南‛这个大潮做足文章,这是广西人最为关注的。 当时,广东开放势头正猛,广西提出‚借粤兴桂‛。为此,广 西日报社领导要我和张承工同志到海南及两广边境跑一趟。于是,我们跑了半个海南,走机关,看市场,采访了因‚汽车事件‛正赋闲的海南特别行政区原秘书长陈玉益(后来成为海南省委副书记兼海口市委书记),更多的则是向沿途碰上的广西各级考察团请教对策。采访很认真,记了满满的两个笔记本,到动笔时却犯了难:不知从哪里人手!

可写的题材和角度很多:可以写海南的开放政策,经济形势;可以写广西人和广西商品在海南;可以写海南的物产资源、旅游名胜;甚至可以发怀古之幽思,写那位刚直不阿、千古敬仰的海南人海瑞。

作为省报记者,虽然从这些角度写,都有可能见报,但总觉得未把文章做足,未免可惜。

在海口市政府招待所,我们经过两天的苦苦思索、分析,决定把文章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来写。只有站在两省区经济发展的高度,优势互补的高度,互惠互利的高度,从两省区共谋发展、共同前进的角度出发,提出战略上的参考意见,才算是把文章做足;同时,这也是广西人民和决策者最为关心、最感兴趣的。

为了使自己开阔思路,站得更高,动笔前我们还把《梁厚甫通讯评论选》翻了一遍。

于是,我们运用述评的形式,调动历史的、地域的、人文的、现

实的材料,对两省经济往来的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对广西如何打好‚海南牌‛,在战略上和策略上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三点意见,即:开辟一条通道,打出一个‚拳头‛,调整好一个产业结构。

这样一写,我们感到对两省区开展经济合作、广西如何借助海南

振兴自己,便有了较高的指导价值,比从其它角度来写,分量就大不一样了。

写事件通讯要用大局来衡量,要站在宏观的高度,时代的高度来

分析、取舍材料,写出时代特征、全局意义。同样,写人物通讯也有个大局问题。

郭梅尼回忆她刚参加新闻工作时,尽管工作劲头很大,采访也

很深入,但写出来的作品却屡屡被编辑部‚枪毙‛,而一些老记者写同样题材的作品,却很快就见报了。原因在哪里呢?多年后,她回过头来总结道:

‚为什么我积累了那么多材料却写不出来?我和笔下的人物那么

近却并不了解她?后来我注意总结自己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逐渐明白了,并不是每一个好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到报上来宣传的。生活

中可歌可泣的人很多,报纸上要歌颂的人物,是能够促进解决时代存在的主要思想矛盾,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人物。这些经验教训使我懂得了作为一个记者,首先,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心中要有一杆时代的秤,要把你所采写的人物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来衡量,放到时代的天平上来称称,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它的新闻价值。‛(郭梅尼《在人生的跑道上》,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文集》第187页)

那么,记者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全局‛呢?

(一)记者要想总理的事

‚当记者要想总理的事‛,这是艾丰同志的名言。当然,记者不

是总理,也不是任何一级领导,但记者要像总理一样;心中装有大局,站在总理的角度,去俯视、把握、掂量新闻事实:从什么角度去写,才能是全国性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经验。

七十年代初,笔者还是个农民通讯员,常听县里搞报道的老同

志说这样两句话:一是‚上挂下联‛,二是‚吃透两头‛。什么叫上挂下联?即是上挂中央的精神,看看党中央提倡什么,宣传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下联当地的实际,有什么东西与中央的精神合拍,对中央的调子。吃透两头,也就是说吃透上面的精神,吃透当地的民情、社情、市情。这样才有的放矢,不放‚空炮‛、‚马后炮‛。当时没有电视,为了紧跟上头精神,摘报道的同志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听收音机,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头条消息是什么?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捎息要比《人民日报》等大报来得快。

我们说‚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或者说是‚站在中南海的高度来

考虑问题‛,也就是‚站在天上立题,站在地上取材‛的意思。‚登高壮观天地间‛,(李白诗)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高,才能胸襟开阔,视野开阔。如同站在高山之巅,远近诸山、视若培丘,山下万物,尽收眼底;公路如链如带,飘没云里山间,河流纵横交错,延绵不尽。

这就是登高效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新闻报道要想体现时代精神,全局

精神,就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判断哪些应该报道,哪些不应该报道,从而使报道扣紧时代跳动的脉搏。

要正确估量自己所采写的事实在全局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从全局

的角度确立报道的主题和选择契机,使报道一锤敲到最响处。从而见微而知著,抓住人们最常见并且见怪不怪的事,透过微观开掘具有普遍意义的报道主题,努力从事物的现状中预见到它的发展趋势,把握形势的新变化,及时采写提出事关全局的新见解,以促进事物的健康发展。

以上这些问题的把握,决定于记者的宏观意识,决定于记者把握

大局的能力,洞察全局的能力,以及科学预见的能力,涉及到记者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理论修养、调查的深度和知识的积累。

(二)沉下去,浮出来,退几步

大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抓住庐山不同角度有不同景观的特色,不仅把庐山的奇妙,精确地概括出来了,而且把‚识‛与‚不识‛跟诗人所处的位臵联系起来,道出了其中的生活体验,很有哲理。苏东坡不愧大手笔。

从苏东坡的这首诗中,我们新闻工作者也可以悟出道理来。这

个道理,简单地说,就是‚沉下去——浮出来——退几步‛!

所谓沉下去,是指记者采访要深入,越深入越好,‚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就是这个道理。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曾记述游褒禅山华山洞:‚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语言用在新闻采访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任何浅尝辄止的采访,都不会有丰厚的回报。

典型报道,重大报道更是如此。沉下去,是记者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行报道的前提。

所谓浮出来,就是跳出被采访的事物,冷静地、客观地、全面地

对手中的材料进行分析、梳理、判断、选择。也就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选择最佳角度的过程。如果只有沉下去,没有浮出来,就可能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出现面对记得满满一本子的材料,苦思冥想,理不出个头绪来的状况。

所谓‚退几步‛,是指记者从采访的材料中浮出来之后,还要与

材料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是指审视的角度而言。从宏观高度,居高临下,选择角度或切人点。著名记者华山有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抓小鸡,老鹰总是先飞得高高的,在空中转上几圈,瞅准目标,然后一头猛扎下来——小鸡一下子就被它抓走了。‘飞得高,抓得准’,就是说突破一点必须和了解全面结合起来。‛(载《新闻业务》1953年第20期)高明的画家也是如此:在构思时,往往在画布上勾勒出一个大概轮廓,然后后退几步,左看右看,反复打量,来确定构图是否合理,主题是否突出。

要收到‚一览众山小‛的效果,诗人一定要‚会当凌绝顶‛; 要

识庐山真面目,只能跳出庐山看庐山。我们从大局、全局的角度把握新闻事实,才能选准最佳的角度。

二、 关切点上找角度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经对笔者这样说过:‚读者最关心什么,我

就写什么。‛这的确是经验之谈。

毫无疑义,我们新闻媒体的受众是人。我们写文章的着眼点应

该是一个大写的‚人‛字,也就是报界常说的‚读者是报纸的上帝‛。因此,围绕广大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即热点问题、疑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找准文章的切人点,是选择新闻最佳角

度的方法之一。

纵观这几年被评上全国好新闻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

是作品提出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解答了人民群众想知而未知的问题。同样的道理,文章选择人民群众最感兴趣、议论最多的事件人手,就最拥有读者。因此,当我们记者进入采访之前,就应该掂量脚下这块土地上,哪个问题最为群众所关心;动笔之前,想想哪个角度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换句话说,怎样写才跟广大读者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刘少奇同志1948年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指出:‚要把群

众真正的思想搞清楚,把人民心里不敢说的,不肯说 的,不想说的,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反映出来。‛‚要把人民的要求、呼声、困难、趋势、动态,真实地、全面地,不是拉杂地而是精彩地反映出来。‛这番话是非常有见地的。八十年代中期,《市场报》曾经先后发表5篇社论:《办实事求实惠》、《拆掉无形的围墙》、《茶市也该摘起来7》、《拼出像样的农贸市场来》、《不能‚天天喊,喊不动‛了》,这五篇社论有一个共同的副标题:《同北京有关领导交换意见》。这是一组短社论,每篇只有500字左右。初看起来,文章议论的都是‚小问题‛:出租汽车问题、外地产品到北京经销问题、茶馆问题、农贸市场问题,等等。但由于这些都是同人民群众实际生活关系的问题,因此要求解决的呼声很高,就成为大问题了。

李德民同志在评介这组言论时说:我们报纸,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也是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目的是同一个。这组社论反映的是下情,而这些下情正是党和政府需要了解、需要解决的。北京市民的乘车难等问题,看起来是生活小事,其实关系千家万户。几百万人生活在北京,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还有更多的人往来于北京,人们直接接触到的,并不是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往往正是乘

车、购物、吃饭等‚小事‛,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反映了一个地方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的情况。过去我们报纸的一些评论,往往只注重抓笼统问题,不去抓具体问题,只注重抓上头的指示,不注重下头的呼声,这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评论的作用。笼统的问题未必重大,即使重大也离读者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具体的问题未必不重大,它们离读者较近;群众非常关心。上头的指示重要,下头的呼声也同样重要。试想,市场报这一组社论如果不是从抓这些具体问题人手,而去空洞强调‚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必须搞活商品流通‛等等,道理当然都是对的,但它们如果不联系实际,就引不起读者的兴趣,也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那只是离读者距离遥远的空喊。(李德民《它们离读者很近》,栽《人民日报历届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集》第62页)。

三、共鸣点上找角度

这里所说的共鸣点,是指新闻报道努力在情绪上、情感上、心理

上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心理上的‚共振‛。

‚共鸣‛一词,在物理学的声学中,是指‚由声波的作用而引起

的共振现象‛。就是说,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就被引起振动,即共鸣。可见,办报者和读报者双方‚共振频率‛,是引起共鸣的先决条件。那么,新闻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必须用心找到广大读者的思想‚频率‛,诸如‚心理频率‛、‚道德频率‛、‚审美频率‛,以寻求同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和谐一致,这样,则不难实现报社和读者之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领导于部的楷模——孔繁森》的报道,之所以能够拨动广大读

者的心弦,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也就是因为孔繁森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几年如一日,把一腔热血洒在西藏高原。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有一种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

崇高品质,在于他是新时期焦裕禄的精神再现,折射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的光辉,回答了在历史转型期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官‛这一重大问题,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唤,从而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热情和积极性。

如果我们记者在确立报道主题的同时,把握不住当今读者的共

鸣点,写出的报道就不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和震撼力。

1995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的、曾获1995

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通讯《一位母亲的呼吁》,应该是找到广大读者共鸣点的范文。文章报道苏州~位普通女工向江苏省副省长兼苏州市委书记写信,讲述在她家中突然发生的一段痛心不已的事情;并配发评论员文章《警惕‚电脑‛犯罪》。这位母亲的呼吁书写道:

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近来,我

每每以泪洗面,夜不能寐。思前想后,使我下决心给您写这封信,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

我和丈夫都在企业中工作,生活条件比较差,但 我们认为这

没什么,我们有我们的骄傲——我们的儿子。儿子很聪明,读书成绩一直不错,我和丈夫把所有的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倾注在他身上。我们希望他能争气、能成材。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彻底打碎了我们的梦想;

事情还要从年初说起,儿子从去年开始自学电脑,而且学得不错,

丈夫和我商量了半年,终于咬咬牙花了8000多元钱给他买了一台电脑。我的家庭经济并不富裕,不怕您笑话,家里的电视机还是黑白 的。可是我们认为值得。谁想到,事就出在这电脑上。自己锁在自己房间里,当时也没觉得怎样。可后来发现他近期几次考试成绩直线下降,好几门功课竟只有六十几分。问他原因,他一直说粗心,未答好试题。

有一天,班主任打电话给我,说我儿子几个月来上课一直不认真,神情恍惚,最近几个下午竟没来上课。我接了电话,气得不行,马上请了假冲回冢,打开儿子的房门,发现儿子正和他的两个同学在看电脑放的电影(后来才知道叫VCD)。可待我仔细一看,天啊!那是什么镜头啊。我当时气得手脚冰凉,呆呆站了十几分钟不知该怎么办。

晚上,我丈夫回来了,他一生第三次、也是最狠的一次打了儿子。他问儿子这些黄色VCD是哪来的,儿子说是托人从苏州宝碟激光电子有限公司买的,很便宜,而且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丈夫和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家公司并不是什么地下工厂,它是一家正式的中外合资企业。前几天我们还在昊江电视台的节日中看到这个企业的领导出现过,而且是介绍先进经验。这难道是真的吗? 可事实回答我是真的。杨书记,我想问一下,在我们国家里,中外合资企业难道可以为所欲为生产这种黄色的东西吗?这难道不违反国法吗?! 当然出了这件事,我们做父母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想,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也决不允许有这样的企业。我的儿子只有16岁呀,如果没有好的社会环境,他改怎样走完他的人生路啊!

爱子之心,谁人没有?这条报道一发表便引起了广大为人父母者的强烈共鸣,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巨大反响,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注意。江泽民和李鹏同志称赞《人民日报》对这条新闻处理得好,读了以后催人泪下。许多读者来信来电,称赞《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臵推出这组报道,‚强烈反映了人民的呼吁‛,‚说出了读者的心里话‛。不少读者反映他们是含着泪水读完这篇呼吁的。

这篇稿件之所以使普通群众落泪,也使总书记和总理落泪,最根本的是这篇报道找到了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找到了最能引起共鸣的角度,找到了最能激起感情的切人口。

当然,找到一个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还要注意切人的角度。近年来,新闻媒介关于‚扫黄打非‛的报道可谓多矣。但是,很少有像这篇稿那样反响强烈的。分析这篇稿和其他‚扫黄打非‛报道的区别,很重要的一点是切人的角度不同。

过去新闻媒体发表的‚扫黄打非‛的报道,多是从工作角度出发的,不是报道‚扫黄打非‛的成绩,就是引用政府官员、教育工作者的谈话。从指导工作、形成声势方面考虑,报纸刊登这些报道是必要的。但是与《一位母亲的呼吁》一稿相比,就显得不够具体,不够有力,不太能直接打动人心。《一位母亲的呼吁》一稿,以一位母亲的切身感受,呼吁党和政府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情真意切。试想,为人父母者,谁个不爱子女,谁个不希望自己后代有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不要说普通的读者,就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们一方面是身处领导岗位的负责同志,同时也是为人父母者,也是有孙子孙女的爷爷奶奶。所以一位母亲的呼吁,正是以其深深的母爱,以其一位母亲对后代的舐犊深情,引起了广大的为父为母者的共鸣。(谢国明《共性的话题,共鸣的角度》,载《新闻战线》)

《一位母亲的呼吁》一稿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所谓抓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就是要抓贴近中央精神、贴近实际工作、贴近群众脉搏的内容。报纸是群众性非常广泛的读物,是大众传播媒介,只有抓住大众感兴趣的话题、抓住在全社会有广泛共识的主题,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如果尽抓那些只有少数人感兴趣的东西、在全社会没有广泛共识的主题,报纸就会远离最广大的读者,就会最终失去读者。

四、“人无我有”找角度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这样说过:‚只要你的文章跟别人有一点点不同,你就有可能超过人家。‛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新闻界常常被同一单位邀请,参加同一活动。这种文章说难写也好写,因为组织者把材料准备得应有尽有,记者只需删删改改,甚至一字不动,署上大名就行了。说好写也难写:一是大兵团作战,一窝蜂下去,很难沉得下去;二是材料干篇一律,面面俱到,且多是正面材料;三是酒足饭饱之余,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打道回府,吃了人家的,拿了人家的,就是发现什么问题也难免笔下留情,很难写出有特点有个性的文章来。但是,有经验的记者往往能在众多的记者中脱颖而出,写出不同于众的文章来,即:跳出特设的框框,去写一些‚人无我有‛的东西来——这种思维方式,恰如成功商家的生意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永远在同中求异,同中求新。

新闻报道中的‚人无我有‛,是指报道独辟蹊径,以独取胜。‚独‛也者,单一也,唯独也,独家新闻是也。要做到独有,很不容易,记者要独具慧眼——能见人之不能见;要独具胆识——敢言人之不敢言,敢写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题材;要独树一臶——敢于标新立异。请看这篇《这里的猪为啥吃‚细粮‛》的文章:

乍一听,您兴许不信:两年了,海淀区海淀9肖家河一队猪场早年养着200多头猪,不吃菜帮、麸子等粗料,光吃馒头、烙饼等“细粮”。

去年12月25日,我们到这个村转了转。 谈起这件事儿,队长祝全友笑着说:“这儿的猪有口福,亏了那300亩垃圾场了。”按着祝队长的指点,我们往东走了约半里路,抬眼一望,嗬,好壮观! 一个个小山包似的垃圾堆绵延起伏连成了片。六七十个捡破烂的男女老少围成十几个圈儿在闲聊。一会儿,十几辆卸垃圾的汽车进了场子。这些人像听到冲锋号,呼啦站起来,打仗似地冲过去,把这些车围了个风雨不透。垃圾一着地,各式各样的耙子、钩子上下翻飞,馒头、包子、花卷、烙饼,还有整块的奶油蛋糕,纷纷装进这些人手中的编织

袋。一场“战斗”结束了。借此空闲,我们与一名叫邓代江的四川小伙于搭讪上了:“每天都来捡吗?„‘是的!”“能捡多少广“没准,几斤、几十斤的时候都有。”“捡完怎么处理?”“卖呗!肖家河一队猪场收购,8分钱一斤。”这时,又 一批垃圾车开进场,他招呼也顾不上打,赶紧投入“战斗”。

约摸下午4时,我们跟着这些喜获“丰收”的人们来到肖家河一队收购点儿。收购员何淑兰真叫忙活,检斤、过秤、装包、付款,一会儿的工夫就收了十多袋。趁她喘气的时候,我们过去采访。她拿出个记录本让我们看。嗬,上周平均每天收购粮食制品馒头、花卷什么的竞有400公斤。何淑兰气愤地说:“瞧吧,两年,近300吨的粮食,不知城市居民怎么这么阔!”一会儿,那个叫邓代江的小伙子把鼓胀胀的口袋往磅秤上一墩,哟,29.5公斤——4元多钱到手了。“您看,昨天休息,今天就收了825公斤。临下班,何淑兰说。

临走时,我们又见了村长张胜利。他叹着气对我们:“唉,这两年我们养猪是省了点钱,买饲料4角多钱一斤,收城里人这些主食垃圾才8分。可这心里也真不是滋味,这些粮食当初毕竟是我们农民出力 流汗种出来的呀J这处垃圾场消纳海淀区三分之二的垃圾,大部分来自居民区,我们回收这些馒头烙饼养猪,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去年,光这儿捡的整砖就4万多块,钢筋铁棍儿的就更甭提了。我就纳闷 儿:城里人能不能别这么大乎大脚?”

从一个农村养猪不吃粗料,光吃馒头、烙饼的事件,追根溯源到城里人的大手大脚,记者抓住了一个‚人人见怪不怪‛的事,写出了一篇‚人人笔下无‛的文章。

新闻报道中的‚人有我优‛,是以质取胜。是指笔头功夫高人一筹,同样的题材,我的角度比人家要新;同样的主题,我的挖掘要比

人家深;同样的角度,我的切人点也比别人刁;同样题材、角度、主题,我的标题比人家有特色,文字比人家美,结尾比人家更意味深长。, 新闻报道中的‚人优我转‛,是指以新取胜。大家蜂拥而上去写‚热门‛话题,我便不赶潮头,赶时髦,便去写疑点问题;人家去写疑点问题,我则去写‚冰点‛问题;人家去写‚冰点‛问题,我则去写歧点问题。总之,要比别人多看几着棋。笔下永远有写不完的新题材、新内容、新角度、新意境。社会生活本来就是错综复杂,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同时,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的,正是由于社会生活本身的多侧面,由于人们的不同认识,记者的笔下才有永远写不完的‚新‛。 新闻的‚新‛与‚不新‛是相比较而言的。以前这样报道过,今天依然这样报道,或者,别家已这样报道,我也这样报道,都不新。有经验的记者懂得,在这种情况下,要搞出具有本报特 色的令入耳目一新的新闻来,办法之一,是寻找人无我有的报道角度。

《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曾讲到他采写人大开幕式的一次经历。他心里很清楚,这是各大报都要写的‚较劲儿‛的报道,苦苦思索着要寻找个新的角度。他成功了,写成一篇《大会堂里的掌声》的特写,别的不写,专记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哪些段落在大会堂里引起掌声,掌声响亮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通过这样的刻画,既写出了大会堂里的气氛,又把代表们关心什么,拥护什么,迫切希望解决什么,间接地表达了出来,别有新意,在读者中反映很好。

新华社曾发出一条电讯:上海大兴钮扣商店被消费者评为四川路上‚最差商店‛而被责成迁出这条繁华的商业街,引起很大震动。从报道看,事实上这次评选中,评出的还有10家最佳商店。但新华社消息强调的是‚最差‛,对‚十佳‛一笔带过。如把报道重点放到‚十佳‛上,决不会引起这么大反响,因为这种报道常见,没有多少新意。

而评为‚最差商店‛并责令迁出繁华商业街,这样的事更具有新意。

这是角度新的又一突出事例。

五、逆向思维找角度

怎样挖掘新的角度,不同思维的入有不同的扣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人无我有‛的报道中,其中逆向思维是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去农行某营业所采访时,见在农行贷款支持下的一家化肥厂门前,排满了购买化 肥的农民。营业所的同志介绍说,这个化肥厂原来销路不好,化肥卖不出去,可今年供不应求,农民买化肥要很早赶来排队,建议记者在报刊上反映一下‚买肥难‛这个问题。当时赵新喜想:这场景从反映农民买化肥难这一角度是可以报道的。但是,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看这个问题时,还会发现一个更积极、更有报道意义的角度:就是这个‚买肥难‛反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舍得在土地上投资了。从这个角度报道比 从农民买化肥难的角度报道,社会效果更好,也更有积极意义,它可以从正面反映党的农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后来,他从农行支持化肥厂生产,农民踊跃购买化肥加大对土地的投资,种粮积极性高涨的角度,报道了这件事。新华社很快向全国发了通稿,《农民日报》、《大众日报》等报在一版刊登了 这件作品。(见《中国记者01995年第6期)

从新闻的最佳角度来说,选择一般记者不愿写或不敢碰的角度,即:在众人诺诺之中,发谔谔之言,可能正是众多读者心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

逆向思维当然少不了有批评报道,有舆论监督。这里就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全面、深刻理解正面报道的问题。我们常常把正面报道理解得过于狭窄。好象正面报道只能说好,不能说坏;或

者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其实,积极的批评,善意的批评,只要不是消极的揭露、破坏性的暴露,应属于正面报道之列,不能与正面报道对立起来。因为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工作,改正错误,也是为了教育社会上有类似错误的人。通过一个反面的批评来教育大家,应该算在正面报道的范围之内。

当然,批评报道要掌握以下原则:

首先要事实准确,这是前提,是先决条件,否则,人家便会不服气。

第二是动机、目的应该是善意的、积极的,不是单纯的暴露,也不是为了出口气,而是为了促进工作。

第三,是要掌握时机,在某一阶段,某些敏感的问题不要去搞。时机把握不好,抓得不对,就会、起相反的作用。如那些不利于安定团结,不利于稳定,容易诱发一些想法的事件,就要慎重,不能只顾一时痛快。

第四,批评报道要讲策划、讲艺术。一般来说宜粗不宜细,因为细节问题容易产生纠缠。

《北海日报}1996年在一版发了一篇批评稿,是批评一个县林业局副局长虐待妻子的事。事先总编将原稿认真地看了两遍,把一些估计到会引起官司的地方作了认真考虑。原稿有这样一段话:‚他便像疯狗一样扑过来,用拳击她的头脸,又抓起一个三斤装的酒瓶向她砸……‛总编就问作者:酒瓶是装白酒的还是装啤酒的?有没有三斤装的瓶子——事实上很少有三斤装的酒瓶;另外,‚像疯狗一样‛的比喻都是不应该用的。

这篇题为《谁应是被告》的文章发出去后,对方果然将报社请上被告席。

这件事说明:批评稿对细节当然要事先搞明白,但见报时则把主

要事实,主要依据,主要错在哪,教训在哪,写出来就行了。不点名的‚大锅饭‛批评是如此,对具体人、具体事的批评,更应该如此。这样,我们的批评报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六、多因多果找角度

好些记者往往喜欢锦上添花,报喜不报忧,赶风头,追浪潮。尤其是当被采访对象处于顺境、处于高潮、处于上升趋势时候,对一种社会现象或经济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某种负作用,可能潜伏着的某种危机,该提醒的时候没提醒,该降温时没降温,该批评时没批评,反而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如被一度宣扬的高指标、高速度、高消费等。这种‚赶风头‛的现象,不仅有损记者形象,也影响记者全方位地选择闻的角度,使之不能多视角、多层面地观察、报道采访对象。客观事物往往是复杂的,立体的,它们并不总是单因单 果,常常是一因多果,多因一果,甚至是多因多果,形成‚系统的因果网‛。可是,长期以来,我们一些记者习惯于单因单果的模式考虑问题,总是把新闻报道简单地分为批评稿,或表扬稿。批评稿的任务似乎是专写阴暗面,专门挑刺、挑毛病;表扬稿的任务则是言好不言丑,栽花不栽刺。就像‚文革‛中电影里的人物,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其结果往往把复杂的、立体的事件,写成简单的、平面的了。

那么,在新闻写作中,如何突破单因单果的线性思维方式,扩大视野,开阔思路?对于看起来似乎平凡但却事关宏旨的题材和细节,如何发掘它们的深远意义?面对假丑恶,如何利用舆论监督,去其伪装、鞭辟入里?这是值得新闻界深入探索的一个课题。

下面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年底到了,广西北海市郊镇某村农户喜笑颜开:

全村1500亩水稻丰收,浅海养殖鱼肥虾跳,一派丰收好年景。

可村里支部书记高兴之余也陷入了苦恼。今年的产值该如何报?去年也是这样一个丰年景象,全村总产值达到了9000多万元,干部群众十分高兴,可是在上报总产值时却出现了麻烦:镇里某些领导要求他们将产值报到1.5亿,说是不能太保守,这样才能表现出大发展。书记和村长没办法,只好让会计重作报表。 书记和村长好说歹说,会计才极不情愿地又作了一份,但也只达到1.1/l元。他说:再让我往上加,就得把田里的黄土、各家的凳脚也算上了。书记想想全村2000多人口,实际人均收入只有3000多元,如果提高产值就意味着要让村民多交提留款,无形中要给农民多加不少负担,就没有再多报。 结果,镇里其他几个实际收入明显不如他们的村,因为产值报的高得到表扬,这些村的干部还得到了上级发的几千元奖金。

回到村里,书记抱歉地对村干部说:‚对不起,大家辛苦了一年,没让大家领到奖金,是我书记的无能。但作干部不能只想自己,更多的是要为群众着想,明年我们把工作搞好再争取。‛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但总户值也只近亿而未过亿。可下达的数额却比去年还高,书记千斟酌、万思量,也难下决c,最后由村委会讨论研究,大家一致决定:还是如实上报。

村里会计把报表送了上去。但他回来后说,领导认为报得太少,帮着他们将数字加上去了。这可怎么办?村支书陷入了苦恼。

(题:《一个村书记的苦恼》,该文获1996年度新华社通讯员优秀作品、第八届全国时事报道新闻作品一等奖)

这篇文章,如果说是批评稿,也可以。因为文章批评了一种社会不良现象,批评了不实事求是的作风,批评了那种好大喜功的领导行为。说是表扬稿也可以。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表扬村支书,但从字里行间,读者还是看到了一个村支书的正直、实在,看出他不愿损害群众利益去谋取干部个人奖金,看出他面对来自上面的压力,想顶却又末

顶,陷入苦恼的心境。

社会本来就是‚万花筒‛,是一个多侧面的复杂体。新闻报道应该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就看记者选择怎样的角度去做。

七、以小见大找角度

我们报上的文章,往往是千把字以下,如果不是专业记者,很难有机会登大块文章。同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短文章越来越受人欢迎。那么,如何以短文去表现一个重大题材呢?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做到以小见大。这里的小,是指小角度,当然是最佳的角度,或最新的角度;小口子——不贪大求全;这个‚小‛,也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细节,一个典型的情节,一个真实的小故事。这个细节或情节,可能是最新点——发掘事物中的最新变动;也可能是最近点——贴近读者身边的事件;这样的东西,写出来读者看得见、摸得着,有血有肉,有生活气息,具体感人,有说服力。《经济日报》为反映改革开放的变化,1990年一连发表了《吃的变迁》、 《穿的变迁》、《住的变迁》、《用的变迁》、《行的变迁》等5篇文章,都是从读者身边的事写起,给人印象很深。如果只着眼于大处,而不从小处人手,稿子就容易流于一般化,概念化,没有个性,没有特点,没有真情实感。

在全国地市报纸中,八十年代有一家很有名气的报纸——湖北省《孝感报》。按道理,地市小报偏于一隅,范围窄,信息少,在全国性新闻大奖评选中,稿件很难与中央大报竞争。

有的地市报十年八年都难以评上一篇全国好新闻,但出乎意料的是《孝感报》在八十年代初,于全国好新闻评比中却连年获奖。其中第三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就有三条获奖。

纵观《孝感报》的获奖作品,无一不是口子小,角度刁,题材新,立意巧。如:

应城县农民杨小运说: 他家今年愿向国家交售两万斤粮食 只要求卖给他家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应城县杨河公社卫东大队农民杨

小运,全家六口人,今年在队承包20亩粮田,定产16796斤,其中 包括征购任务8530斤。他是生产队长,农活内行干劲足,八亩夏粮和10亩早稻就收了12400斤;还有12亩中稻和11亩晚稻,长势很好,有把握再收获粮食15800斤。这样一来,杨小运家全年可生产粮食28200斤。到8月中旬,他家已交售粮食6700斤,他还打算把超产粮和自留地打的万把斤粮食都贡献给国家。他只有一个要求:卖给他家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他向县委办公室的一位干部表示,只要让他买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自行车,他愿意先拿出交售两万斤粮食的红券来。

新闻界的有关人士评价杨小运的报道像一个引爆的火星,在全国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确实是一篇有价值的消息。这篇仅有200多字的报道所以能起这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是捕捉了一个新角度,触及了农村出现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拨动了‚当前社会上最紧张的那一根弦‛,很有代表性。在广大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卖万斤余粮的事并不新,关键在于他要求买一辆名牌自行车,代表正在积极为国家做贡献的亿万农民向工业等部门提出了合情合理的要求,提 出了挑战。正如当时配发的百字评论中说,这是一个兴味无穷的挑战。它在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带来很大变化的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触及到我国当前的一个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农民对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的要求提高了,工商业怎么办?因此,引起了共鸣,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效果,成为联系工农商等战线的优秀报道。

在表现手法上,也给新闻界以深刻的启示:杨小运超卖一万斤

粮食,从农民爱国的精神境界,也可以报道,但当时不一定很新;他要求买一辆名牌自行车,反映了农村买名牌单车难,且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也可以报道。但把两件事孤立去反映,意义不见得很深,也不见得很新。但把两者结合起来,放在农村改革后农民对物质文化日益所增长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样一个宏大的背景下,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量就不一样了,就可以起到‚一滴水见太阳‛的效果。

生活中这样的‚一滴水‛是很多的,有的记者凭着新闻敏感,一下子就看中了,抓住了。也有一些记者眼睛专盯着重大题材,对这样的‚小‛熟视无睹,甚至不屑一顾,却又抱怨生活亏待了他,没有给他提供新闻素材。

《市场报》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北京酱油为啥脱销》,同样是写小事,也被评为全国好新闻。

新闻界的行家这样评价道:一个人没酱油吃,是小事;但首都居民中有450万人半个多月吃酱油困难,就是大事。一个酱油厂厂房危险停产,可谓小事;但这个厂在停产前的6年中打了35次报告,均因官僚主义而不得解决,就不能认为是小事。

领导把分给酱油厂的地皮指标转给了汽车配件厂,也可算作小事;但这是因为酱油厂产值低而汽车配件厂产值高,领导追求产值而不管人民生活,能说不是大事?

在‚积重难返‛的今天,一个酱油厂的问题与住宅、就业等问题比较,是微不足道的;但连这么个不用费大劲能解决的问题都一拖六年,不是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问题之大吗?《北京酱油为啥脱销》一稿,就是这样从小事人手,客观、简练地把有关事实报道出来,为经济改革呐喊!

搞过摄影的同志都知道:用大光圈则景深范围窄,用小光 圈则

景深范围大。以小见大,一滴水可见太阳的光辉,实在司以用光圈与景深范围的关系作比喻。与其大而全、大而空,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不如选准一个小角度,窄口子,写深写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选其一角,深挖一点,不等于拍片面性;绝对性。

选准一个小角度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它除了深入采访的功夫外,还靠新闻敏感。而新闻敏感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八、以旧见新找角度

这里的‚旧‛,包括老问题、老典型、老话题等。老问题中选择新角度,是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共同课题‛。

从老典型中选择新角度,是记者们经常碰到的。老典型,常常是曾经有过显赫的历史,或者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某种重大作用;由于时代在前进,这个典型逐渐被人淡忘了,或者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新闻记者追溯历史的脚步,写出老典型的新意境,自然会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

大寨,曾经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地方,学大寨曾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运动,大寨之路曾被钦定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之路,在一段时间里,大寨成了一种工具、模式和象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受左的路线影响很深的大寨怎么样了?全国人民都渴望了解。《人民日报》记者李克林在《今日大寨》这篇文章中,用犀利的笔触,深沉的目光,既展示了大寨的变迁,又揭示了这种变迁的内涵,写出了老典型的新变化、新发展、新突破。这篇文章被评为1985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从老典型中选择新闻角度,当然落笔点在‚新‛字,犹如老树

新花一样,如果一味回顾老典型的光荣过去,便是炒旧饭。1995年,中国新闻奖中有18篇一等奖,其中属‚老典型新角度‛的便有两篇。一篇是《寻找时传样》。时传祥是北京的一个掏粪工人,是全国劳动

模范,曾经跟国家主席刘少奇握过手,文革时被打成‚粪霸‛,惨遭迫害。但今天时传祥已经逝世20多年了,为什么还要写他?毫无疑义,写时传样的目的,是为了发掘出劳模身上仍然闪烁着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个主题,即:时代变是应该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做人的道理不该变。

以旧见新选角度,就是记者要善于发现,将已经过去的‚旧闻‛,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找出新闻,巧妙地利用历史的、现实的材料,推陈出新,把‚旧闻‛作为背景,作为铺垫,作为反衬,为‚新闻‛服务。

九、围绕特点找角度

艾丰同志在谈采访方法时,说到抓取特点,就是要选有特点的事实,访有特点的对象,抓有特点的部分,提有特点的问题,挖有特点的细节。这五个方面都做到了,才是彻底地抓住了特点。只选择了有特点的事实,不注意访问有特点的对象,事物的特点也难以了解清楚;注意了访问有特点的对象,但不抓有特点的部分,不善于提有特点的问题,就会胡子眉毛一起抓。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费过多的时间,真正要下功夫的地方却没有精力了。而有特点的细节,常常成为一篇最生动、给人印象最深的部分,因此,挖掘细节,也就成为一个记者本领的标志之一。(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第324页)

没有特点,形不成大干世界;没有特点,形不成新闻报道,没有特点,也形不成一个记者的特色。一些名记者的文章,即使把作者名字盖起来,读者也会从文章风格、特色中猜出作者是谁——这就是特点的魅力。我们说围绕特点选角度,就是要注意报道对象的特征,写出这个事物与它事物的区别。比较而言,我认为在新闻写作的体裁中,人物新闻最为难。

难就难在笔下的新闻人物要有个性,要有特点,也就是黑格尔

所说的,‚这一个不是那一个‛,避免千人一面的毛病,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特点是什么?简单地说,特点就是彼此间的区别。漫画家最会抓特点,同是眉毛,有的是剑眉,有的是八字眉,还有柳叶眉;同是鼻子,有的是蒜头鼻头,有的是鹰勾鼻,有的是‚悬胆‛鼻,有的是狮子鼻;同是胡子,有的是隶书‚一‛字须,有的是八字须,有的是鼠须。高明的剪纸艺术家,一把剪刀,三下两下为何就把你的面部特点剪影出来?关键在于会选特点。

客观世界中永远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事物。就记者笔下的新闻人物而言,一个新闻人物,他可能有很多高贵的品德,有很多值得称道的事迹,但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只能有一个。而且这个特征在不同的时代、地点、环境条件以及发展的不同阶段,又不尽相同。关键就是看一个记者如何观察、捕捉并着力突出这个特点。

写人物,抓特点,除了本质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特点、性格特点、行为特点、肖像特点,细分起来,还有嗜好特点、衣着特点等等。其中又以语言特点,最能立竿见影地体现记者笔下新闻人物的个性。 语言特点,即个性化的语言,对写活人物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入与人之间,生活的环境不同,知识高低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年龄大小不同,生活的经历不同,各人表达的语言又有其不同特点。个性化的语言,无论是豪言壮语,还是方言俚语,只要符合笔下新闻人物的身份,并恰到好处地引用,才能对揭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语言是心灵的镜子‛。

写人物需要抓特点,写非人物报道也要抓特点。写一个地方的变化,这个地方的发展越是坎坷曲折,就越有特点。

围绕特点选角度,应该是新闻采访和写作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十、反复筛选找角度

选择角度,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又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

同志不能不做的事。

既然是选择,就应该有比较,而且是反复比较。同一新闻事实,从不同的方面予以报道,效果不一样。比如报道一场火灾,可以从这几个角度:

1、单纯报道这场火灾事件。

2、对救死扶伤精神进行表扬。

3、报道消防人员奋力救火,歌颂大无畏精神。

4、报道人们对遭受火灾家庭的同情和帮助,反映社会主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报道部队奋不顾身救亲人,反映子弟兵爱人民的高贵品质。

6、火灾中的双拥关系。

十一、角度的误区种种

我们说新闻要选择角度,是指选择最能表现新闻价值的角度。但在新闻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乱扭角度的现象,导致新闻材料与事实的主流或客观情况错位,使读者看了,觉得与现实不相符,变了个味,于是不满意。

在乱扭角度问题上,大约有如下几种:

(一)万能角度:

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笔者在审稿时发现这样一篇通讯员来稿,内容是说合浦县法院注重发挥女法官的作用,包括组织她们学习、培训,注重提高她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例子也还扎实,得出的结论却是由于调动了女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全院去年审理案件的结案率上升了百分之三十五。

这个稿件便是犯了强扭角度的错误。

合浦县注重调动女法官的积极性可能属实,该院去年审理结案率上升也可能属实,但两者之间到底存在怎么样的因果关系呢?且不

说全院男同志占多数,但可以肯定,全院办案的成果一定包含有男同志的成果,那么,把全院的‚果‛统统‚结‛在女法官份上,便有些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院里男同志看了可能会不满意。

为写‚三八‛节的稿,把全部成绩归结到女法官身上,类似这样强扭角度的毛病,是不成熟的报道员常犯的毛病。记得新闻界有句调侃的话,叫‚太阳出来照四方,照到哪里哪里亮‛,只要有了一个‚果‛,随便‚结‛到哪里都行。比如:合浦县法院结案率上升这个‚果‛,‚三八‛节可以‚结‛在妇女名上,‚五四‛青年节可以结在男女青年名上,‚七一‛又可以‚结‛在党员名上,这个‚果‛还可以四季常‚结‛,随着形势要求、中心工作变化继续‚结‛下去,‚结‛在‚三严四自‛名上,‚结‛在整顿机关干部作风名上,‚结‛在严格执法、勤政爱民名上……总之,这个‚果‛变成了万能‚果‛,‚照在哪里哪里亮‛。

可以这样说:任何取得成绩的单位,它的进步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但其中一定有一个是主要原因,这个主要原因才是新闻报道的价值所在。而这个主要原因又不是别的原因所能取代的。看风使舵定角度,随着形势变角度,不顾事实扭角度,都是新闻工作者所不取的。

(二)永恒的角度

永恒的角度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角度,即年年都是一样的角度。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叫‚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有些同志深谙此道。某通讯员写了一篇《某林场35年无火灾》的稿件,见报以后,很可能明年又有36年无火灾或40年无火灾的稿子涌到编辑部。有个记者春节便写市场供应,春耕便写农资供应,秋收之后写水利,写冬种,几乎年年‚韬略‛依旧。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有一本自己稿件的剪报,只要时令一到,翻开来掐头去尾,加进一些

新数字,稿子就炮制出来了。这种以不变角度应万变的新闻虽然好写,但可以肯定,写这类稿件的记者,很难有所作为。

(三)强加干人的角度

强加于人的角度,是指用想当然的思维方法,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新闻事实里。这种稿件,读者看了心中反感,有强奸民意之感。

1982年,南方几省发生大洪水,国务院有关领导几经权衡,忍痛决定新安江主动泄洪。这本来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可是一家报纸以《新安江电厂大坝昨起泄洪》为题,配以副题《万余群众赏奇景》,发在头版头条,还加了花框。文章说库区江水‚好似千万条狂怒的巨龙,挣脱群山和大坝长年日久的封锁,奔腾呼啸地冲向滚滚东去的大江‛。还赞叹‚这是令人惊心动魄的人间奇景‛,又说:‚当地万余名群众怀着寻奇探胜的心情,分聚在两岸山腰上尽情观赏。‛

文章发出之后,就有读者余放同志在《人民日报》发文,批评这则报道,认为;‚大坝面临险情,下游地区危在旦夕,如今为了保全大局,减少损失,不得不忍痛泄洪……下游万顷良田将付之汪洋,许多人被迫迁离家园,这算什么人间奇景?…… 两岸聚观的群众是否都像记者那样‘怀着寻奇探胜的心情’来‘尽情观赏’也大可存疑,因为我就听到有的老百姓读了这条新闻有点生气……而我接触到的现场一些领导人都是忧心忡忡,反复衡量得失才做出决定的。‛(见李普们己者甘苦谈》第59 页)

为什么读者不欢迎这样的报道?那是因为记者所写的情感是强加的、外加的,不是真正地存在于那个具体事物当中,而是两张皮,观点加例子,概念加例子,不是结合,不是统一,而是硬贴上去的。

(四)只取所需的角度

新闻作品中,常常有这种情况:说一个单位好,仿佛一切都好,说一个单位差,仿佛一切都差。‚说好一好遮百丑,说丑一丑遮百好‛,

于是有的读者就这样评价:‚人嘴两片皮,说话无高低。‛曾一度大名鼎鼎的步鑫生的沉浮录,便是一个例子。

步鑫生是城市改革兴起之初涌现出来的著名改革者,当他事业处于鼎盛时期时,新闻界将各种桂冠毫无吝啬地给予他,当他下台之后,新闻界又说他如何不行,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只取所需的选择,只能是有损新闻界的声誉。

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成绩和不足并存,缺点和优点并存,顺境和困难并存。当然,总有一个方面为主,一个方面为次。当记者片面地突出一个方面,而对另一方面只字不提时,读者就会感到不实在、不真实、不客观。艾丰说得好:‚人们常说,新闻不能虚构事实、夸大事实,更不能捏造事实,但是,它可以挑选事实,这话总的说来是对的。但是,这种挑选决不是随心所欲地挑选,甚至也不是只考虑到新闻价值的挑选,它必须考虑和照顾到事实的全貌,事实的性质和事实同其他事物的联系。挑选不等于歪曲、夸次、虚构,但挑选不当,确实可以起到歪曲、夸大、虚构的作用‛。(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第141页)。

好些新闻报道之所以不真实,并不是因为记者采访不深人,选择的角度或材料不真实,而可能是因为它反映事实不全面。


相关内容

  • [新闻写作教程]上篇整理笔记
  • 怎样学习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广义上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写作.狭义上的新闻写作一般是指新闻报道方面各种体裁的写作. 一.学习新闻写作的意义 1.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2.扩大所使用语言的范围.能力 3.训练逻辑思考和分析问题 4.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5.对阅读.听力.口语有促进作用 三. ...

  • 如何把握新闻写作的角度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把握新闻写作的角度 作者:卢佼婕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12期 [摘 要]要写好新闻,写出出彩的新闻报道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握新闻写作的角度.写作角度的把握是新闻写作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整体谋篇布局 ...

  • 试论新闻角度
  •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点"."观察点"等.文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这两句诗,看似描绘庐山在不同视域中所展 ...

  • 表达与交流 关注生活,写好身边事
  • 表达与交流 关注生活,写好身边事 从容说课 本单元是新闻单元,可让学生了解一些新闻写作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度. 拟定两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复习新闻的基本特征,了解新闻写作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选取新闻角度,以新闻结构组织文字反映真实. 第 ...

  • 新闻稿写作技巧(精选)
  • 怎样写好新闻--新闻稿写作技巧指南 在我们的生活,有许多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它们包括各种媒体记者.各社会媒体通讯员.特约记者.新闻专业的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的人来说:好第一篇新闻稿件十分关键.结合具体实践经验,本文将对次做如下论述: 一 ...

  • 关于新闻写作角度选择问题的几点思考
  • 廷塑.嫠凰 关于新闻写作角度选择问题的几点思考 张正波 (白山电视台,吉林白山 e 睛要]新闻是 134300) 种以人的观察和发现为中介的事实报道.新闻工作者在着手采集每一篇稿件时,需积极思考,认真观察.独辟蹊径的去 探索新的角度,才能使新司真函起到吸引入.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 饫键词]新闻写作 ...

  • 浅论大学生记者如何写好第一篇新闻稿
  • 浅论大学生记者如何写好第一篇新闻稿 摘要: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是个薄弱的环节,学生往往新闻理论滚瓜乱熟但写起新闻稿件来却无法动笔,以至许多新闻单位在高校中招不到合适的新闻工作者而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自己培养.目前,在我国高校里普遍出现的大学生记者群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很好的实践意 ...

  • 如何选择最佳写作角度
  • 写文章要从不同角度上去思考,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文章写得好不好,美不美,关键看你选择的角度对不对,角度对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也就有了,保准能写出一篇好文章。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写作体会谈一谈选择最佳写作角度的问题。 一、怎样才能选择好最佳写作角度 那天,我给几家公司讲写作课,他们向我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 ...

  • 如何写好简讯稿
  • 如何写好简讯稿 [摘要]:正简讯属于新闻范畴.好的简讯,新闻价值高,语言简明扼要,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本刊编辑部接到的简讯稿中,有不少却并非如此,难以刊用,即便要用也需重新改写.因此,有必要说说如何写好简讯稿. 简讯离不开事实,但它决不是不加选择的事实的本身,而是事实的报道,事实的 ...

  • 新闻写作练习题有答案
  • 新闻写作习题练习库(夏玲) 新闻知识写作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是:新闻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也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守的原则. 2.故意失实 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 主客观因素的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