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心脏术后心包积液

改良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心脏术后心包积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谢晓勇,张赋,江毅,方恒晓,陈盛奎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心包穿刺引流术治疗心脏术后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管、心尖部径路对36例心脏术后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引流术,分别比较引流前、后患者呼吸、心率、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拔管后1个月复查心脏超声。结果 35例患者经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呼吸困难明显好转或消失,心率减慢,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升高(P均0.01),1个月再次复查心脏超声,无明显心包积液,1例行部分心包切除痊愈。结论 该法安全有效,未见严重并发症,适用于心脏术后心包积液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心包穿刺术 心脏外科手术

心包积液是心脏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延迟性心包填塞,是心脏手术后危重并发症之一,心包穿刺是治疗心脏术后心包积液最常用的方法。我科采用改良心包穿刺法治疗心脏术后心包积液,取得很

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3年1月~2008年1月在我科行心脏手术后的心包积液患者36例,经临床、X线、二维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患者。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37.36±6.35)岁,体重(39.36±8.69)kg,中等量积液者26例,大量积液者10例,其中术后延迟性心包填塞为5例,瓣膜置换术后19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6例,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3例。引流量为(520±350)ml,导管留置时间为(5.32±3.67)天。

1.2 方法

1.2.1 确定穿刺途径

患者取坐位,面对医师,若患者难以坚持,可采取半卧位。经胸部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心包积液范围、宽度、是否包裹、内有否分隔、心包是否增厚等。重点检查心尖部心包积液,选择心包积液较宽无回声区域,前方无肺遮挡的部位,进针路线避开胸膜腔,并做好穿刺标记。

1.2.2 术前准备

常规心电图监护,准备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包、2%利多卡因局麻药物和消毒灭菌物品等。极度衰弱患者禁忌穿刺,心功能较差者应做好急救准备。

1.2.3 穿刺与置管

取超声选定的体位及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在选定的穿刺点做局部麻醉,直到能抽出积液,并大约估测进针长度。换用穿刺针(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长度、直径、型号),从局麻处进针,一边进针一边回抽,到能抽出积液,停止进针,置入导丝,拔出穿刺针,扩大穿刺点,再固定导丝,置入导管,将导管侧孔全部置入心包内,撤出导丝,使用20ml大空针抽取心包积液,证实置管成功,将导管与引流袋连接。确认引流效果后,穿刺处局部碘酒消毒,敷以消毒敷料胶布固定导管,引流袋固定于床旁,记录引流量和术后心率、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等。术中若患者感到不适、心跳加快、头晕、气短、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做好急救准备。

1.2.4 撤管及复查

每天引流量少于50ml,复查心脏超声无明显心包积液,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1个月再次复查心脏超声,无明显心包积液,为临床痊愈。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PEMS3.1统计软件包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本组36例采用改良心包穿刺法穿刺40例次均一次穿刺成功。33例穿刺一次、留置引流,痊愈。2例经穿刺两次、留置引流,痊愈。1例经3次穿刺仍然出现大量积液,行部分心包切除后痊愈。

2.2 心包穿刺引流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

随着心包积液量的逐渐减少,呼吸困难等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心率减慢,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升高,见表1。表1 36例患者心包穿刺前后心率、血压变化(略)

2.3 并发症

全部病例无一例出现心脏损伤、冠状动脉损伤、急性肺水肿、穿刺局部感染、出血和气胸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心脏手术后心包积液是心脏手术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术后抗凝治疗、心包切开综合征和心包引流不畅等因素有关[1,2],少量积液可自行吸收,中等量以上的心包积液,对病人术后恢复有较大的影响,对心脏产生不同程度的填塞,影响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心脏手术后发生的心包积液中,延迟性心包填塞占一定比例,为心脏手术后危重并发症之一,是手术1周后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症状表现不典型,往往被误诊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延误治疗,一旦病情发展,十分危急。因此,对于心脏手术患者1周后出现渐进性心力衰竭和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加上有抗凝治疗史,特别是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差,应高度怀疑[3]。对于心脏术后心包积液,我们认为应积极处理,中等量以上应予以心包穿刺,改善心功能,同时预防出现远期心包缩窄,影响心功能;而对于延迟性心包填塞,应及早发现,予以心包穿刺,对于心包积液反复发生者,应行部分心包切除,同时将心包积液引流至胸腔内。

心包穿刺术是将穿刺针和(或)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抽吸心包积液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是治疗心脏术后心包积液的主要方法。经典的穿刺径路为剑突下,其穿刺部位为心包裸区,其优点是不会损伤肺和肋间动脉,避免由此导致的气胸和出血;其缺点为操作较复杂,易损伤冠状动脉和心房等薄弱结构。心尖部作为另外一个心包穿刺径路,我们体会有以下优点:①深度浅,操作简单,在一般成年病人,此处皮肤至心包腔的距离不超过常规肌肉注射针头的长度;②心包腔内粘连轻,穿刺的成功率高;③心尖部无冠状动脉大分支,穿刺针不易损伤冠状动脉和心房等薄弱结构;④当壁层心包明显扩大时,心尖的肺叶被压向后方,心包壁层紧帖胸壁内侧,损伤肺叶概率也较低。其缺点仍是可能损伤肺叶,因此,穿刺前心脏超声定位时,应注意穿刺方向及深度。同时我们采用的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套管针—导丝—导管”的方法,将深静脉导管置于心包腔内。此法安全性高,罕有损伤心脏者,且引流管直径大,还可以适当保留,延长引流时间。但对于心包积液量较少者,可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可增加操作的安全性[4]。尽管心包积液的发生原因不同,其结果都为积液、积血填塞,因此,本改良心包穿刺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积液都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等优点。

【参考文献】

[1]Maronas JM, Edurado OC, Caffarena JM, et al. Late cardiac tamponade after open heart surgery [J]. J Cardiovasc Surg,1987,28(1):89.

[2]Breyer RH, Rouson JA, Engelman RM, et al. Late cardiac tamponade following coronary artery graftiong inpatients antiplatelet therapy [J]. Am Thoracic Surg,1985,39(2):27.

[3]姚培炎,范关荣,朱洪生,等.心内直视手术后延迟性心脏压塞[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7,4(1):34-35.

[4]于铭,韩增辉,周晓东,等.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及置管引流的临床研究[J].超声医学杂志,2007,9(1):25-26.

改良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心脏术后心包积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谢晓勇,张赋,江毅,方恒晓,陈盛奎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心包穿刺引流术治疗心脏术后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管、心尖部径路对36例心脏术后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引流术,分别比较引流前、后患者呼吸、心率、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拔管后1个月复查心脏超声。结果 35例患者经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呼吸困难明显好转或消失,心率减慢,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升高(P均0.01),1个月再次复查心脏超声,无明显心包积液,1例行部分心包切除痊愈。结论 该法安全有效,未见严重并发症,适用于心脏术后心包积液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心包穿刺术 心脏外科手术

心包积液是心脏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延迟性心包填塞,是心脏手术后危重并发症之一,心包穿刺是治疗心脏术后心包积液最常用的方法。我科采用改良心包穿刺法治疗心脏术后心包积液,取得很

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3年1月~2008年1月在我科行心脏手术后的心包积液患者36例,经临床、X线、二维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患者。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37.36±6.35)岁,体重(39.36±8.69)kg,中等量积液者26例,大量积液者10例,其中术后延迟性心包填塞为5例,瓣膜置换术后19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6例,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3例。引流量为(520±350)ml,导管留置时间为(5.32±3.67)天。

1.2 方法

1.2.1 确定穿刺途径

患者取坐位,面对医师,若患者难以坚持,可采取半卧位。经胸部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心包积液范围、宽度、是否包裹、内有否分隔、心包是否增厚等。重点检查心尖部心包积液,选择心包积液较宽无回声区域,前方无肺遮挡的部位,进针路线避开胸膜腔,并做好穿刺标记。

1.2.2 术前准备

常规心电图监护,准备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包、2%利多卡因局麻药物和消毒灭菌物品等。极度衰弱患者禁忌穿刺,心功能较差者应做好急救准备。

1.2.3 穿刺与置管

取超声选定的体位及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在选定的穿刺点做局部麻醉,直到能抽出积液,并大约估测进针长度。换用穿刺针(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长度、直径、型号),从局麻处进针,一边进针一边回抽,到能抽出积液,停止进针,置入导丝,拔出穿刺针,扩大穿刺点,再固定导丝,置入导管,将导管侧孔全部置入心包内,撤出导丝,使用20ml大空针抽取心包积液,证实置管成功,将导管与引流袋连接。确认引流效果后,穿刺处局部碘酒消毒,敷以消毒敷料胶布固定导管,引流袋固定于床旁,记录引流量和术后心率、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等。术中若患者感到不适、心跳加快、头晕、气短、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做好急救准备。

1.2.4 撤管及复查

每天引流量少于50ml,复查心脏超声无明显心包积液,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1个月再次复查心脏超声,无明显心包积液,为临床痊愈。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PEMS3.1统计软件包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本组36例采用改良心包穿刺法穿刺40例次均一次穿刺成功。33例穿刺一次、留置引流,痊愈。2例经穿刺两次、留置引流,痊愈。1例经3次穿刺仍然出现大量积液,行部分心包切除后痊愈。

2.2 心包穿刺引流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

随着心包积液量的逐渐减少,呼吸困难等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心率减慢,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升高,见表1。表1 36例患者心包穿刺前后心率、血压变化(略)

2.3 并发症

全部病例无一例出现心脏损伤、冠状动脉损伤、急性肺水肿、穿刺局部感染、出血和气胸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心脏手术后心包积液是心脏手术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术后抗凝治疗、心包切开综合征和心包引流不畅等因素有关[1,2],少量积液可自行吸收,中等量以上的心包积液,对病人术后恢复有较大的影响,对心脏产生不同程度的填塞,影响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心脏手术后发生的心包积液中,延迟性心包填塞占一定比例,为心脏手术后危重并发症之一,是手术1周后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症状表现不典型,往往被误诊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延误治疗,一旦病情发展,十分危急。因此,对于心脏手术患者1周后出现渐进性心力衰竭和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加上有抗凝治疗史,特别是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差,应高度怀疑[3]。对于心脏术后心包积液,我们认为应积极处理,中等量以上应予以心包穿刺,改善心功能,同时预防出现远期心包缩窄,影响心功能;而对于延迟性心包填塞,应及早发现,予以心包穿刺,对于心包积液反复发生者,应行部分心包切除,同时将心包积液引流至胸腔内。

心包穿刺术是将穿刺针和(或)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抽吸心包积液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是治疗心脏术后心包积液的主要方法。经典的穿刺径路为剑突下,其穿刺部位为心包裸区,其优点是不会损伤肺和肋间动脉,避免由此导致的气胸和出血;其缺点为操作较复杂,易损伤冠状动脉和心房等薄弱结构。心尖部作为另外一个心包穿刺径路,我们体会有以下优点:①深度浅,操作简单,在一般成年病人,此处皮肤至心包腔的距离不超过常规肌肉注射针头的长度;②心包腔内粘连轻,穿刺的成功率高;③心尖部无冠状动脉大分支,穿刺针不易损伤冠状动脉和心房等薄弱结构;④当壁层心包明显扩大时,心尖的肺叶被压向后方,心包壁层紧帖胸壁内侧,损伤肺叶概率也较低。其缺点仍是可能损伤肺叶,因此,穿刺前心脏超声定位时,应注意穿刺方向及深度。同时我们采用的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套管针—导丝—导管”的方法,将深静脉导管置于心包腔内。此法安全性高,罕有损伤心脏者,且引流管直径大,还可以适当保留,延长引流时间。但对于心包积液量较少者,可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可增加操作的安全性[4]。尽管心包积液的发生原因不同,其结果都为积液、积血填塞,因此,本改良心包穿刺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积液都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等优点。

【参考文献】

[1]Maronas JM, Edurado OC, Caffarena JM, et al. Late cardiac tamponade after open heart surgery [J]. J Cardiovasc Surg,1987,28(1):89.

[2]Breyer RH, Rouson JA, Engelman RM, et al. Late cardiac tamponade following coronary artery graftiong inpatients antiplatelet therapy [J]. Am Thoracic Surg,1985,39(2):27.

[3]姚培炎,范关荣,朱洪生,等.心内直视手术后延迟性心脏压塞[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7,4(1):34-35.

[4]于铭,韩增辉,周晓东,等.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及置管引流的临床研究[J].超声医学杂志,2007,9(1):25-26.


相关内容

  • 外科三基考试及答案
  • 外科三基考试(三) 姓名 得分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 1. 创伤性窒息 2. Reynold 五联征 二. 单选题(每题1分,共32分) 1.在闭合性气胸时,当肺压缩小于多少时,如无症状,可暂予观察: ( ) A .40% B .20% C .20% D .15% 2.一患者在人群拥挤 ...

  • 彩超引导心包积液穿刺抽液的护理
  • [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26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的患者均顺利抽出液体,无一例并发症.结论彩超引导下的心包积液穿刺在注重护理的同时可以规避风险,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彩超:心包积 ...

  • 胸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 胸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2002年7月制定 2005年7月修订 肺肿瘤诊疗规范 [概述] 肺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肺肿瘤绝大多数为恶性肿瘤,最多见的是肺癌,亦称支气管肺癌,较少见的为支气管腺瘤,其他原发性肺恶性肿瘤如癌肉瘤.黑色素瘤.颗粒性肌母细胞瘤. ...

  • 心包引流术后护理常规
  • 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区 心脏大血管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心包引流术后护理常规 [心包引流] 对急,慢性心脏压塞的病人进行穿刺引流,以缓解填塞症状. [护理评估]: 1. 术中情况 2. . 生命体征 3. 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状况 [常见护理问题]: 1. 低效性呼吸形态 与手术麻醉有关 2. ...

  • 手术分级标准
  • 手术分级标准 妇 科 一级手术 1.扩宫和刮宫术2.输卵管通气.通液术3.后穹窿穿刺4.外阴.宫颈活体组织采取术5.外阴良性肿物切除.前庭大腺囊肿手术6.经阴道有蒂子宫肌瘤摘除术7.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赘生物电切术8.宫颈电灼术.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 二级手术 1. 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2. ...

  • 手术麻醉分级标准
  • [六]附录 八.手术分级标准 妇 科 一级手术 1.扩宫和刮宫术2.输卵管通气.通液术3.后穹窿穿刺4.外阴.宫颈活体组织采取术5.外阴良性肿物切除.前庭大腺囊肿手术6.经阴道有蒂子宫肌瘤摘除术 7.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赘生物电切术8.宫颈电灼术.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 二级手术 1. 子宫切除术.子宫 ...

  • 儿科各种穿刺
  • 第1节 骨髓穿刺 主要适应证: 1. 各型白血病 2. 各类贫血 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 全血细胞减少症 5. 组织细胞增生症 6. 脂类代谢疾病 7. 病毒相关性噬血组织细胞增多症 8. 部分恶性肿瘤,如淋巴肉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等 9. 某些寄生虫病,如黑热病.疟疾 禁 ...

  • 2013年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试题(12)
  • 2013年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试题(12) 病例分析45 [病例摘要]男性,30岁,腹痛4小时急诊入院 5小时前进食过量,饮酒后感上腹部不适,4小时前剑突下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3小时前腹痛蔓延至右侧中.下腹部.患者因疼痛腹部拒按,烦躁不安,出冷汗.急诊查体:腹平坦,广泛肌紧张,剑 ...

  • 第一类医疗技术
  • 放射科第一类医疗技术包括: X线检查 X线透视检查 普通透视 食管钡餐透视 床旁透视与术中透视 X线摄影 数字化摄影(DR) X线造影 T管造影 静脉泌尿系造影 窦道及瘘管造影 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 X线计算机体层(CT)平扫 X线计算机体层(CT)增强扫描 临床操作的CT引导 MRI技术 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