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茅台酒的真相

声明:此文转来的,不喜勿唧唧歪歪地乱喷,别显摆你那没素质的丑样!!!

先说茅台酒从没获得过章巴拿马金奖!

自1861年到1915年,中国已参加过在伦敦、维也纳、比利时、费城、圣路易斯、米兰举办的六次“世博会”,但每次都是以猎奇对象的形象出现在西方人眼里。展品由组织者(通常是西人把控的海关)自行采选,不仅品质差,而且大都是西方人脑海中的“中华民俗”形象,如吸食鸦片的男子、裹脚妇女的泥塑像之类。而丝、茶等优势产品则因采集面过窄而并没有显示出竞争力。

1911年以后,新的民国政府渴望成为世界游戏规则的平等参与者,并期望藉此获得外交、贸易上的突破,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成为展示中国产品与经济实力的最佳舞台。袁世凯执政的民国政府拨了近30万美元的巨款,任命国会议员陈琪专理参会事宜。

为了一扫旧貌,陈琪以工商部名义下文各省,着其择本地物产中的精华产品赴旧金山参展。于是,来自贵州仁怀县荣和、成裕两家烧坊的“茅台酒”作为贵州省署的推荐产品,被呈送巴拿马参赛。它只是十多万种参赛国货中的一种。而整个巴拿马博览会,共有全球150多万种产品与会。

今天谈及中国食品(饮品)在巴拿马赛会,必是溢美之词铺天盖地。然而当年赴旧金山中国代表团成员亲眼所见则不尽如此:“食饮为众展厅陈列最乱,包装粗制,亦无说明”(《巴拿马赛会直隶省观会丛编》)。足见食品饮料工业无论包装、品牌,中国与欧美都有很大距离。

巴拿马博览会共设奖六等,分别是:Grand Prize(大奖章)、Medal of Honor(荣誉奖章)、Gold Medal(金奖)、Silver Medal(银奖)、Bronze Medal(铜奖)、Honorable Mention(荣誉奖),每个奖项都对应一个分阶,银奖对应的是85到94分。

整个巴拿马赛会从1915年2月20日到1915年12月4日共持续将近10个月。整个赛会结束时,中国共获得1211个奖项,其中大奖章(一等奖)57枚,荣誉奖章(二等奖)74枚,金奖(三等奖)258枚,银奖(四等奖)337枚,铜奖(第五名)258枚,荣誉奖( 227枚)。中国所获总奖牌数较第二名的日本多了近百枚,大奖章多出22枚,是整个巴拿马赛会获奖最多的国家。

中国获得奖项数量位居第一,这与陈琪的精心筹备密不可分。特别是在赴赛会人员的遴选问题上,陈琪提出六个条件:“一、通外国语言;二、有赛会经验;三、曾游历欧美;四、与外商接洽;五、有交际才能;六、识外交关系。”(1913年月1日《政府公报》384号)。这些成员大多进入评审团,尽可能与组委会沟通,争相为中国展品竞奖。

赛会之初,中国总奖牌数并不理想,“半由各省原送说明书未尽举其滋产与制造之底蕴,难免沧海遗珠”。陈琪作为大会高级评审员“一一特别致函高级评审会竞奖,并为制造人请奖”(《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在代表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取了奖牌第一的佳绩。

所查阅到的资料表明,贵州茅台酒在本届博览会上获得了一枚银奖(Silver Medal)。巴拿马展会结束后,中方总负责人陈琪编撰了一本官方总结的《中国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纪实》,在此书第181页,记载了茅台酒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银奖(SilverMedal)。不过书中并没提“茅台”二字,只说“贵州公署”的“酒”获得银奖(这也是贵州省唯一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的酒)。不过,联系到后来发生的茅台镇奖牌争诉,我们可以确定,这枚银奖确系茅台酒所得。在该书同一页上,与“贵州酒”并列为“银牌奖章”的,还有“云南出品协会”的“猪鬃”、吉林“佟庆山”的“麻”等商品。

因而可说茅台酒从没获得过章巴拿马金奖!

再说茅台酒是蒸馏酒

是劣质酒

清代檀萃的>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 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章穆的>中说:"烧酒又名火酒,> 曰'阿剌吉’。番语也(外来语--著者注),盖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罗及荷兰等处人始传其法于中土"。

现代吴德铎先生则认为撰写>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当时是用蒙文的译音写成“阿剌吉”,而并未使用旧有的汉文名(烧酒)。故不应看成是外来语。忽思慧并没有将“阿刺吉”看作是从外国传入的。

南方贵州的蒸馏酒技术是由传教士教会的

茅台酒是蒸馏酒

蒸馏酒就是酒精

是典型的劣质酒

至于茅台酒为什么成名

是因为国人生活酒的技术实在太差

民国初从外国人那学会了蒸馏酒技术

茅台镇只会生产没法喝的准酒精

正好长征伤员没有办法消毒

路过怀仁县茅台时正好当用地生产蒸馏酒(准酒精)

给伤口消毒

才成名的

现在说茅台好喝的人

都是胡说八道

蒸馏酒就是酒精

与医用酒精区别就是浓度高底

有什么好喝不好喝之说???

50年以前,中国最有名的酒不是毛台和五粮夜,而是泸州老窖。

五粮夜这个酒不是某酒厂的品牌,是一个统称,宜宾码头穷人喜欢喝这玩意,现在成了天价了。

从来没觉得白酒有什么文化可言

即便有所谓的白酒文化也是垃圾文化

中国所谓的酒文化就是整个民族文化堕落的缩影。

==========================================

后记:看看国家出版的《中国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纪实》一书吧,真相就在里面。

声明:此文转来的,不喜勿唧唧歪歪地乱喷,别显摆你那没素质的丑样!!!

先说茅台酒从没获得过章巴拿马金奖!

自1861年到1915年,中国已参加过在伦敦、维也纳、比利时、费城、圣路易斯、米兰举办的六次“世博会”,但每次都是以猎奇对象的形象出现在西方人眼里。展品由组织者(通常是西人把控的海关)自行采选,不仅品质差,而且大都是西方人脑海中的“中华民俗”形象,如吸食鸦片的男子、裹脚妇女的泥塑像之类。而丝、茶等优势产品则因采集面过窄而并没有显示出竞争力。

1911年以后,新的民国政府渴望成为世界游戏规则的平等参与者,并期望藉此获得外交、贸易上的突破,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成为展示中国产品与经济实力的最佳舞台。袁世凯执政的民国政府拨了近30万美元的巨款,任命国会议员陈琪专理参会事宜。

为了一扫旧貌,陈琪以工商部名义下文各省,着其择本地物产中的精华产品赴旧金山参展。于是,来自贵州仁怀县荣和、成裕两家烧坊的“茅台酒”作为贵州省署的推荐产品,被呈送巴拿马参赛。它只是十多万种参赛国货中的一种。而整个巴拿马博览会,共有全球150多万种产品与会。

今天谈及中国食品(饮品)在巴拿马赛会,必是溢美之词铺天盖地。然而当年赴旧金山中国代表团成员亲眼所见则不尽如此:“食饮为众展厅陈列最乱,包装粗制,亦无说明”(《巴拿马赛会直隶省观会丛编》)。足见食品饮料工业无论包装、品牌,中国与欧美都有很大距离。

巴拿马博览会共设奖六等,分别是:Grand Prize(大奖章)、Medal of Honor(荣誉奖章)、Gold Medal(金奖)、Silver Medal(银奖)、Bronze Medal(铜奖)、Honorable Mention(荣誉奖),每个奖项都对应一个分阶,银奖对应的是85到94分。

整个巴拿马赛会从1915年2月20日到1915年12月4日共持续将近10个月。整个赛会结束时,中国共获得1211个奖项,其中大奖章(一等奖)57枚,荣誉奖章(二等奖)74枚,金奖(三等奖)258枚,银奖(四等奖)337枚,铜奖(第五名)258枚,荣誉奖( 227枚)。中国所获总奖牌数较第二名的日本多了近百枚,大奖章多出22枚,是整个巴拿马赛会获奖最多的国家。

中国获得奖项数量位居第一,这与陈琪的精心筹备密不可分。特别是在赴赛会人员的遴选问题上,陈琪提出六个条件:“一、通外国语言;二、有赛会经验;三、曾游历欧美;四、与外商接洽;五、有交际才能;六、识外交关系。”(1913年月1日《政府公报》384号)。这些成员大多进入评审团,尽可能与组委会沟通,争相为中国展品竞奖。

赛会之初,中国总奖牌数并不理想,“半由各省原送说明书未尽举其滋产与制造之底蕴,难免沧海遗珠”。陈琪作为大会高级评审员“一一特别致函高级评审会竞奖,并为制造人请奖”(《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在代表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取了奖牌第一的佳绩。

所查阅到的资料表明,贵州茅台酒在本届博览会上获得了一枚银奖(Silver Medal)。巴拿马展会结束后,中方总负责人陈琪编撰了一本官方总结的《中国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纪实》,在此书第181页,记载了茅台酒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银奖(SilverMedal)。不过书中并没提“茅台”二字,只说“贵州公署”的“酒”获得银奖(这也是贵州省唯一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的酒)。不过,联系到后来发生的茅台镇奖牌争诉,我们可以确定,这枚银奖确系茅台酒所得。在该书同一页上,与“贵州酒”并列为“银牌奖章”的,还有“云南出品协会”的“猪鬃”、吉林“佟庆山”的“麻”等商品。

因而可说茅台酒从没获得过章巴拿马金奖!

再说茅台酒是蒸馏酒

是劣质酒

清代檀萃的>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 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章穆的>中说:"烧酒又名火酒,> 曰'阿剌吉’。番语也(外来语--著者注),盖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罗及荷兰等处人始传其法于中土"。

现代吴德铎先生则认为撰写>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当时是用蒙文的译音写成“阿剌吉”,而并未使用旧有的汉文名(烧酒)。故不应看成是外来语。忽思慧并没有将“阿刺吉”看作是从外国传入的。

南方贵州的蒸馏酒技术是由传教士教会的

茅台酒是蒸馏酒

蒸馏酒就是酒精

是典型的劣质酒

至于茅台酒为什么成名

是因为国人生活酒的技术实在太差

民国初从外国人那学会了蒸馏酒技术

茅台镇只会生产没法喝的准酒精

正好长征伤员没有办法消毒

路过怀仁县茅台时正好当用地生产蒸馏酒(准酒精)

给伤口消毒

才成名的

现在说茅台好喝的人

都是胡说八道

蒸馏酒就是酒精

与医用酒精区别就是浓度高底

有什么好喝不好喝之说???

50年以前,中国最有名的酒不是毛台和五粮夜,而是泸州老窖。

五粮夜这个酒不是某酒厂的品牌,是一个统称,宜宾码头穷人喜欢喝这玩意,现在成了天价了。

从来没觉得白酒有什么文化可言

即便有所谓的白酒文化也是垃圾文化

中国所谓的酒文化就是整个民族文化堕落的缩影。

==========================================

后记:看看国家出版的《中国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纪实》一书吧,真相就在里面。


相关内容

  • 深蓝:也谈中国通胀背后的真相
  • 作者:深蓝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4-27 翰啸先生在其<中国长期通胀背后的真相>一文中谈了不少他对中国通胀的观点,其中不少属于真知灼见.比如,他所说的地租性通胀就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虽然也有不少学者曾说过政府垄断土地资源推高房价是通胀主因.尽管如此,我还是提一个小建议, ...

  • 信孚要闻(3.26)--做蛋糕,分蛋糕,抢蛋糕
  • 1.吴敬琏:[中国真正重要的问题不是做蛋糕或分蛋糕,是有人抢蛋糕](中国)经济为什么会衰退?正如主持人讲的,稍微有一点成绩政府就要来分蛋糕.有两个地方争,是分蛋糕重要还是做蛋糕重要?有人说,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要抢蛋糕. 2.许小年:中国是一个企业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这是我们发展经济最宝 ...

  • "史上最细"接待标准管得住公务员的嘴?
  • 网络图片 围观 野生黄鱼.鲍鱼.鱼翅.辽参,茅台.五粮液.各类进口酒,还有高档香烟,统统不得上桌:工作餐每人每顿顶多60元:陪餐人员不超过客人人数,不得安排与接待对象公务活动无关的部门和人员陪同:公务餐一次一结不得签单--为进一步深化公务接待改革,在今年5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改革和加 ...

  • 红军长征记忆中有哪些真相被删除
  • 红军长征记忆中 有哪些真相被删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9 09:53:44 <红军长征记>,最早的长征回忆录 早在上世纪30年代,长征就已中外闻名.苏联和共产国际知道它,宣传它,英美世界也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

  • 论自媒体对品牌形象塑造的影响
  • 内容提要 媒介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自2011年以来,微博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微博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因为其庞大的用户群体,而是其能顾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例如即时新闻.心情状态.微博营销等等.我们可以感受到,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我们的沟通 ...

  • 2011年国内热点问题盘点
  • 一月 时建锋偷逃过路费案 2011年1月,河南禹州市农民时建峰因在8个月内套用假军车牌照免费通行高速公路2361次,偷逃过路费368万余元,被平顶山市中院一审因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此事经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1月14日凌晨,平顶山市中院以出现"新的证据"为由,对该案启动再审.15日 ...

  • 关于茅台酒标志的传说
  • 关于茅台酒标志的传说 来源:中脉科技生态养生网 http://ds.joymain.com/ 作为"国酒"茅台,其存在已经与中国酒文化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是我们悠久的历史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关于它也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有趣故事和传说.关于那个经典的商标,还有这么一个传说由来. 传说千 ...

  • 关于茅台酒含有塑化剂的解释
  • 关于茅台酒含有塑化剂的解释 一场阴谋必须揭穿 一场阴谋必须揭穿,必须查处融卷幕后黑手恶意做空,必须打击妖言惑众图取暴利的行为!融卷后制造谎言刻意做空,以图暴利,利益集团黑手恶意做空,是一场巨大的阴谋,但他们得逞了,中华民族品牌被无情绞杀,损失巨大,和国外势力联合做空中国民族品牌茅台.五粮液,使得垃圾 ...

  • 塑化剂引发的白酒危机
  • "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比三聚氰胺毒20倍"--11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其购买的酒鬼酒在送检中发现3种塑化剂成分明显超标,长期食用对人体有严重损害,甚至存在致命危险.当晚,中国酒业协会发表声明表示,现在市面上的白酒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且早在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