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
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
金湖县环境保护局 二〇〇九年七月
金湖县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
查及评估报告
根据国家环保部以及江苏省环保厅关于开展全省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的安排,于2009年6月启动本次调查与评估工作。本次典型乡镇饮用水源调查与评估工作局领导极为重视,工作之初即成立了典型乡镇饮用水源调查与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抽调监测站、管理科等部门技术力量组成工作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调查与评估。
一、地理位置
金湖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偏西地区,北纬3247-3313,东经11853-11922。东与宝应县高邮市接壤,南与安徽天长市相邻,西与盱眙县、洪泽县交界,北与洪泽县毗邻。县城南距南京133千米,东南距扬州105千米,北距淮安93千米。县域以西紧邻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境内自东北部至东南部依次是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河和淮河入江水道穿越腹地,贯通洪泽湖和高邮湖。
二、地形地貌
地势西高东低,北部、东部、南部是湖荡相间的湖积平原,西南部为缓坡丘陵。
三、气候概况
全年气温偏高,降雨偏多,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15.9度。全年降水量为1128.8毫米。
四、工作主要内容
1、完成全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资料收集与整理,对全县1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进行全面调查。
2、确定重点乡镇,并进行现场详细调查与了解,汇总典型乡镇饮用水源资料;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录入工作。
3、编制完成工作报告、水源地简介,根据金湖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及建议。
五、结论与建议
这次调查共有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厂13家,分布在10个镇3个农场,服务人口5.96万人。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服务人口1. 2万人。近三年来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未发生污染事故。
(一)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地存在的问题 1、多头管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各乡镇水厂归属部门多,包括建设部门、水利部门、乡镇政府等部门和个人;第二管理部门多,农业面源归农业部门,水资源的管理使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归水利部门、污染源控制归环保部门,水厂的建设归建设部门,水质监测既有卫生部门,也有环保部门。由于归属及运行管理均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各部门均对饮用水源极为关注,都想做好此项工作,各部门关注有余,协调、配合不足,未能形成合力。
2、基础建设薄弱
由于资金等问题,部分水源地水厂水处理工艺简单甚至“直供”,标志设立不规范。
(二)对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建议
1、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环保部门加大对水源地范围内的污染源监管,农业部门对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持,建设部门对乡镇饮用水建设提供资金,卫生部门加大对农村人口的卫生防治。同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进行专项监督与考核。
2、建立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加快保护区建设工作,根据不同的水源地特征建立、完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饮用水安全。
六、质量控制
在饮用水例行监测过程中,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公正、准确,我们按照国家、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要求,制定年度质量控制计划,并认真组织执行。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监测仪器设备定期检定;监测时,采用全程序空白、现场平行样、实验室平行样、实验室密码样等质量控制手段;监测数据从采集到报出经过校对、审核、签发等严格审核,通过以上措施保证监测质量,同时加大监测频次。
七、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
全县1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见表一
附表二-1 全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
八、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
金湖县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为地下水源地,现水质类别为Ⅲ类。水源地环境质量良好,水源地近几年整体水质稳定。区内主要污染源以农业面源为主,2006至2008年水源地没有发生污染事故。
九、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现状评估
水源地保护区不存在违章建筑和污染企业,不存在居民及生活污染,无排污口,无网箱养殖场所。
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已批复,饮用水水源地标志加快设立,加强水质常规监测,制定水源地应急预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水源保护区周围居民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共同保护水源地;由县环保局会同乡镇有关部门,设置专门人员,加强水源地环境管理和考核评估,明确乡(镇)长为水源地管理责任人。
金湖县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
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
金湖县环境保护局 二〇〇九年七月
金湖县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
查及评估报告
根据国家环保部以及江苏省环保厅关于开展全省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的安排,于2009年6月启动本次调查与评估工作。本次典型乡镇饮用水源调查与评估工作局领导极为重视,工作之初即成立了典型乡镇饮用水源调查与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抽调监测站、管理科等部门技术力量组成工作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调查与评估。
一、地理位置
金湖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偏西地区,北纬3247-3313,东经11853-11922。东与宝应县高邮市接壤,南与安徽天长市相邻,西与盱眙县、洪泽县交界,北与洪泽县毗邻。县城南距南京133千米,东南距扬州105千米,北距淮安93千米。县域以西紧邻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境内自东北部至东南部依次是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河和淮河入江水道穿越腹地,贯通洪泽湖和高邮湖。
二、地形地貌
地势西高东低,北部、东部、南部是湖荡相间的湖积平原,西南部为缓坡丘陵。
三、气候概况
全年气温偏高,降雨偏多,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15.9度。全年降水量为1128.8毫米。
四、工作主要内容
1、完成全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资料收集与整理,对全县1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进行全面调查。
2、确定重点乡镇,并进行现场详细调查与了解,汇总典型乡镇饮用水源资料;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录入工作。
3、编制完成工作报告、水源地简介,根据金湖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及建议。
五、结论与建议
这次调查共有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厂13家,分布在10个镇3个农场,服务人口5.96万人。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服务人口1. 2万人。近三年来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未发生污染事故。
(一)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地存在的问题 1、多头管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各乡镇水厂归属部门多,包括建设部门、水利部门、乡镇政府等部门和个人;第二管理部门多,农业面源归农业部门,水资源的管理使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归水利部门、污染源控制归环保部门,水厂的建设归建设部门,水质监测既有卫生部门,也有环保部门。由于归属及运行管理均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各部门均对饮用水源极为关注,都想做好此项工作,各部门关注有余,协调、配合不足,未能形成合力。
2、基础建设薄弱
由于资金等问题,部分水源地水厂水处理工艺简单甚至“直供”,标志设立不规范。
(二)对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建议
1、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环保部门加大对水源地范围内的污染源监管,农业部门对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持,建设部门对乡镇饮用水建设提供资金,卫生部门加大对农村人口的卫生防治。同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进行专项监督与考核。
2、建立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加快保护区建设工作,根据不同的水源地特征建立、完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饮用水安全。
六、质量控制
在饮用水例行监测过程中,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公正、准确,我们按照国家、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要求,制定年度质量控制计划,并认真组织执行。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监测仪器设备定期检定;监测时,采用全程序空白、现场平行样、实验室平行样、实验室密码样等质量控制手段;监测数据从采集到报出经过校对、审核、签发等严格审核,通过以上措施保证监测质量,同时加大监测频次。
七、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
全县1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见表一
附表二-1 全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
八、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
金湖县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为地下水源地,现水质类别为Ⅲ类。水源地环境质量良好,水源地近几年整体水质稳定。区内主要污染源以农业面源为主,2006至2008年水源地没有发生污染事故。
九、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现状评估
水源地保护区不存在违章建筑和污染企业,不存在居民及生活污染,无排污口,无网箱养殖场所。
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已批复,饮用水水源地标志加快设立,加强水质常规监测,制定水源地应急预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水源保护区周围居民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共同保护水源地;由县环保局会同乡镇有关部门,设置专门人员,加强水源地环境管理和考核评估,明确乡(镇)长为水源地管理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