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三种附加电路

1. 继电器的三种附加电路

继电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一般由晶体管、继电器等元器件组成的电子开关驱动电路中,往往还要加上一些附加电路以改变继电器的工作特性或起保护作用。继电器的附加电路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1. 继电器串联RC 电路:电路形式如图1,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现象会产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从而延长了吸合时间,串联上RC 电路后则可以缩短吸合时间。原理是电路闭合的瞬间,电容C 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可视为短路,这样就将比继电器线圈额定工作电压高的电源电压加到线圈上,从而加快了线圈中电流增大的速度,使继电器迅速吸合。电源稳定之后电容C 不起作用,电阻R 起限流作用。

2. 继电器并联RC 电路:电路形式见图2,电路闭合后,当电流稳定时RC 电路不起作用,断开电路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经RC 电路放电,使线圈中电流衰减放慢,从而延长了继电器衔铁释放时间,起到延时作用。

3. 继电器并联二极管电路:电路形式见图3,主要是为了保护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当图中晶体管VT 由导通变为截止时,流经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小,这时线圈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后加在VT 的c 、e 两极间,会使晶体管击穿,并联上二极管后,即可将线圈的自感电动势钳位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此值硅管约0.7V ,锗管约0.2V ,从而避免击穿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并联二极管时一定要注意二极管的极性不可接反,否则容易损坏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

继电器的应用技巧

1.要正确选型

要用好继电器,正确选型是很重要的,首先必须对被控对象的性质、特点和使用要求有透彻的了解,并进行周密考虑。对所选继电器的原理、用途、技术参数、结构特点、规格型号要掌握和分析。在此基础

上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来正确选择继电器。

2.对接点的认识

继电器线圈未带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动静接点,称为“常开接点”,反之,则称为“常闭接点”。一个动接点同时与一个静接点常闭而与另一个静接点常开,就称它们为“转换接点”。在同一个继电器中,可以具

有一对或数对常开接点或常闭接点(两者也可同时具有) ,也可具有一组或数组转换接点。

3.消除接点火花的方法

由于继电器接点通断的电流较小,接点间不会出现电弧,但会出现“火花放电”,这是由于接点电路中存在电感,则在断开时电感上会出现过电压,它与电源电压一起加在接点间隙上,使刚分开一点距离的接点间隙击穿而放电。由于能量所限,只会产生火花放电,接点间存在的电容与电感中能量的交替转换,使火花放电时隐时现,而成为一种高频信号,再者火花放电对接点也会造成损伤,而会降低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设法消除,实用的消火花电路有两种,如图1所示。一. 其基本作用原理是,使电感中的能量不通过接点而通过rc ;二. 在断开时经过二极管v 在负载r.l 上消耗掉。在应用中选择一种就行了。但要注意的是,rc 参数要选择适当,参数主要靠实验来决定,通常电容c 可按负载电流1a /1微法选择。使用二极管时其正

负极性应连接正确。

4.增大接点负载的方法

在使用中,如果接点的负载能力满足不了使用要求时,可以采取几对接点并联的方法来解决。但在使用前应进行调整,使之接点的同步性达到要求,否则适得其反。最好的方法是采用中间继电器或接触器

来扩大接点的负载能力。

5.返回系数不合乎要求时的解决方法

所谓返回系数kf 是反映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配合程度的一个参数,也即表征继电器动作值与释放值的差异性。不同用途的继电器,往往要求不同的返回系数,当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采取图2所示的电路来改进返回系数。图2a 为减少kf 的电路,而图2b 则是增大kf 的电路。图2中的r 取值应适当,也就是说串入r 后,必须使加至继电器线圈的电压仍要大于其动作电压(图2a) 或保持电压(图

2b) 。

6.吸合释放时间不符要求的改善

当继电器的吸合、释放时间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以改变继电器线圈回路的时间常数来解决之。我们知道继电器线圈的时间常数t 等于线圈电感l 与电阻r 之比。如果在继电器线圈回路里串入一个电阻rf ,

则t2(t2=l/r+rf)就小于t1(t1=l/r) 。

需加速吸合时,则在继电器线圈回路中串入一电阻rf ,并将电源电压适当提高,以保证线圈的吸合电流维持不变,则可达到加速吸合的目的。如果在r 两端并联一个电容c ,则吸合时间更短见图3a 。 而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反向并联一只二极管,即可达到延时吸合之目的,见图3b 。它的原理是在继电

器线圈断电后等于给铁芯增加了一个短路线圈,使释放时间延长了。

7.正确选择继电器的报警动作状态

一般具有报警和联锁功能的仪表、dcs 、变频器都少不了使用继电器,即大多是通过继电器的接点和报警、联锁电路相联,来进行报警和联锁。报警时是使继电器线圈处于“带电”还是处于“失电”状态好呢? 我

们从可靠性出发来分析一下“带电”和“失电”状态的优缺点。

继电器线圈“带电”而动作使电路报警,这是最易被人理解的设计,但是存在一个隐患,就是当相关接线没有接好而出现开路时,或继电器线圈供电出现问题时,则出事故需要报警时,继电器线圈应“带电”而

动作,但由于上述原因不动作而失误,这后果是很严重的。

如果改为“失电”报警,一但仪表接线未接好或开路,继电器线圈供电出问题,或仪表故障,都不会出现失报的可能。原因是在未报警时,继电器线圈是处于“带电”状态,一但上述不正常现象出现时,继电器线圈将恢复至“失电”状态,操作、维修人员就会因为“报警”而查找报警原因,当发现信号正常而报警时,就会去查找其它原因,并排除故障,使报警电路恢复正常,从而可避免失报现象的出现,显然“失电”报警比“带

电”报警更可靠

1. 继电器的三种附加电路

继电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一般由晶体管、继电器等元器件组成的电子开关驱动电路中,往往还要加上一些附加电路以改变继电器的工作特性或起保护作用。继电器的附加电路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1. 继电器串联RC 电路:电路形式如图1,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现象会产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从而延长了吸合时间,串联上RC 电路后则可以缩短吸合时间。原理是电路闭合的瞬间,电容C 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可视为短路,这样就将比继电器线圈额定工作电压高的电源电压加到线圈上,从而加快了线圈中电流增大的速度,使继电器迅速吸合。电源稳定之后电容C 不起作用,电阻R 起限流作用。

2. 继电器并联RC 电路:电路形式见图2,电路闭合后,当电流稳定时RC 电路不起作用,断开电路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经RC 电路放电,使线圈中电流衰减放慢,从而延长了继电器衔铁释放时间,起到延时作用。

3. 继电器并联二极管电路:电路形式见图3,主要是为了保护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当图中晶体管VT 由导通变为截止时,流经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小,这时线圈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后加在VT 的c 、e 两极间,会使晶体管击穿,并联上二极管后,即可将线圈的自感电动势钳位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此值硅管约0.7V ,锗管约0.2V ,从而避免击穿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并联二极管时一定要注意二极管的极性不可接反,否则容易损坏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

继电器的应用技巧

1.要正确选型

要用好继电器,正确选型是很重要的,首先必须对被控对象的性质、特点和使用要求有透彻的了解,并进行周密考虑。对所选继电器的原理、用途、技术参数、结构特点、规格型号要掌握和分析。在此基础

上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来正确选择继电器。

2.对接点的认识

继电器线圈未带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动静接点,称为“常开接点”,反之,则称为“常闭接点”。一个动接点同时与一个静接点常闭而与另一个静接点常开,就称它们为“转换接点”。在同一个继电器中,可以具

有一对或数对常开接点或常闭接点(两者也可同时具有) ,也可具有一组或数组转换接点。

3.消除接点火花的方法

由于继电器接点通断的电流较小,接点间不会出现电弧,但会出现“火花放电”,这是由于接点电路中存在电感,则在断开时电感上会出现过电压,它与电源电压一起加在接点间隙上,使刚分开一点距离的接点间隙击穿而放电。由于能量所限,只会产生火花放电,接点间存在的电容与电感中能量的交替转换,使火花放电时隐时现,而成为一种高频信号,再者火花放电对接点也会造成损伤,而会降低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设法消除,实用的消火花电路有两种,如图1所示。一. 其基本作用原理是,使电感中的能量不通过接点而通过rc ;二. 在断开时经过二极管v 在负载r.l 上消耗掉。在应用中选择一种就行了。但要注意的是,rc 参数要选择适当,参数主要靠实验来决定,通常电容c 可按负载电流1a /1微法选择。使用二极管时其正

负极性应连接正确。

4.增大接点负载的方法

在使用中,如果接点的负载能力满足不了使用要求时,可以采取几对接点并联的方法来解决。但在使用前应进行调整,使之接点的同步性达到要求,否则适得其反。最好的方法是采用中间继电器或接触器

来扩大接点的负载能力。

5.返回系数不合乎要求时的解决方法

所谓返回系数kf 是反映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配合程度的一个参数,也即表征继电器动作值与释放值的差异性。不同用途的继电器,往往要求不同的返回系数,当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采取图2所示的电路来改进返回系数。图2a 为减少kf 的电路,而图2b 则是增大kf 的电路。图2中的r 取值应适当,也就是说串入r 后,必须使加至继电器线圈的电压仍要大于其动作电压(图2a) 或保持电压(图

2b) 。

6.吸合释放时间不符要求的改善

当继电器的吸合、释放时间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以改变继电器线圈回路的时间常数来解决之。我们知道继电器线圈的时间常数t 等于线圈电感l 与电阻r 之比。如果在继电器线圈回路里串入一个电阻rf ,

则t2(t2=l/r+rf)就小于t1(t1=l/r) 。

需加速吸合时,则在继电器线圈回路中串入一电阻rf ,并将电源电压适当提高,以保证线圈的吸合电流维持不变,则可达到加速吸合的目的。如果在r 两端并联一个电容c ,则吸合时间更短见图3a 。 而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反向并联一只二极管,即可达到延时吸合之目的,见图3b 。它的原理是在继电

器线圈断电后等于给铁芯增加了一个短路线圈,使释放时间延长了。

7.正确选择继电器的报警动作状态

一般具有报警和联锁功能的仪表、dcs 、变频器都少不了使用继电器,即大多是通过继电器的接点和报警、联锁电路相联,来进行报警和联锁。报警时是使继电器线圈处于“带电”还是处于“失电”状态好呢? 我

们从可靠性出发来分析一下“带电”和“失电”状态的优缺点。

继电器线圈“带电”而动作使电路报警,这是最易被人理解的设计,但是存在一个隐患,就是当相关接线没有接好而出现开路时,或继电器线圈供电出现问题时,则出事故需要报警时,继电器线圈应“带电”而

动作,但由于上述原因不动作而失误,这后果是很严重的。

如果改为“失电”报警,一但仪表接线未接好或开路,继电器线圈供电出问题,或仪表故障,都不会出现失报的可能。原因是在未报警时,继电器线圈是处于“带电”状态,一但上述不正常现象出现时,继电器线圈将恢复至“失电”状态,操作、维修人员就会因为“报警”而查找报警原因,当发现信号正常而报警时,就会去查找其它原因,并排除故障,使报警电路恢复正常,从而可避免失报现象的出现,显然“失电”报警比“带

电”报警更可靠


相关内容

  • 继电器的附加控制电路
  • 继电器控制电路 能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 在人们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验证明,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 在人们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验证明,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稳定可靠.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 ...

  • 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 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日期:2008-12-07 ] [来源:东哥单片机学习网 www.picavr.com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投递新闻) 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在人们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验证明,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稳 ...

  • 第四节汽车传统点火系工作原理
  • 第四节 汽车传统点火系工作原理 一.传统点火系基本组成 · 基本组成 传统点火系组成示意图如图5-24所示,主要由一组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包括配电器和断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1)电源电源为蓄电池和发电机,供给点火系所需电能,一般电压为12V. 2)点火开关作用是接通或断开点火系一次 ...

  • 充电器安规距离要求
  •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开槽(槽宽应大于1mm )只能增加表面距离即爬电距离而不能增加电气间隙,所以当电气间隙不够时,开槽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的,开槽时要注意槽的位置.长短是否合适,以满足爬电距离的 ...

  • 电气毕业综合能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方向)专业 毕业生综合测试题 目 录 第一部分 试题部分.......................................................................................................... ...

  • 串励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 串励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一.清点人数,记考勤 二.复习上节课相关知识 三.引入新课 1. 组成:由定子.转子.电刷和换向器组成,如图2所示. 转子(电枢):产生电磁转矩. 转子(磁场):产生磁场. 电刷:将直流电引入到电枢中. 换向器:保证同一磁极下电流的方向一致. 1-风扇:2-机座:3-电枢:4 ...

  •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
  •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复习思考题 一.绪论 1.现代汽车所装用的电器与电子设备主要有哪几个部分? 2.汽车电系的特点是什么?汽车电系采用的额定电压是多少?各适于那种类型的汽车? 3.什么是搭铁?什么是单线制?现代汽车采用什么搭铁形式? 二.电源系统 1.蓄电池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不 ...

  • 自动扶梯控制系统设计
  • 摘 要 自动扶梯是一种常年运载乘客的电力驱动设备,其运行状态常出现空载,大多数扶梯在空载时仍采用额定速度运行,具有耗能大,机械磨损严重等缺点,因此需要对自动扶梯进行节能运行改造.本设计就是根据自动扶梯节能使用的基本要求,设计一种以微机与变频器相结合控制自动扶梯节能运行的系统.工艺要求在保证舒适安全运 ...

  • 铁磁质的特性及应用
  • 铁磁质的特性 在磁场作用下能发生变化并能反过来影响磁场的媒质叫做磁介质.磁介质在磁场作用下的变化叫做磁化.铁磁质是一种性能特异.用途广泛的磁介质,铁.钻.镍及其许多合金以及含铁的氧化物(铁氧体) 都属于铁磁质.铁磁质的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高导磁率; 非线性; 磁滞.高磁导率是铁磁质应用特别广泛的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