鳟鱼五重奏

《鳟鱼五重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期的第四单元——乐海泛舟。本单元赏析的是欧洲早期音乐,其中有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交响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鳟鱼五重奏》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恨,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这部作品运用了钢琴五重奏及多种变奏手法,将歌曲内容深入的刻画和描述。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①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②熟悉音乐的主题旋律。

能力目标:感受音乐,能够对乐曲的风格、情绪做出简单的评析。

德育目标: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引导教育学生珍爱自由,反对强权和迫害。欣赏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点:

欣赏《鳟鱼五重奏》,通过欣赏乐曲,体会音乐的情绪;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老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反常,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归纳、欣赏、观看、演唱、律动、创作等,充分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

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相对较为活跃,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较强,对音乐情绪变化比较敏感,能通过正确的引导能够更准确的认知音乐风格和情绪,并学习和理解多种音乐文化,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课件演示】

一、创设情境:学生伴随着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步入教室。大屏幕上播放着鱼在水里遨游的画面,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

二、讲故事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关于鳟鱼的歌曲,这首歌曲讲述了深山老林中一条美丽的小溪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小鳟鱼,他们在小溪里整日快乐的游玩、嬉戏,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搅浑了溪水,打乱了小鳟鱼们平静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舒伯特作品歌曲《鳟鱼》(播放视频OK 《鳟鱼》)

教师:好,下面我们请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1:小鱼太可怜了,同情那条小鱼的命运。

学生2:渔夫太可恨了,阴险、狡诈。

教 师:同学们说得好。这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

作者介绍: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生活贫困又不愿依附于权贵,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年仅31岁就离开了人世。舒伯特的创作体裁非常广泛,包括歌剧、交响乐、重奏乐、奏鸣曲等,其中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创作领域,被誉为“歌曲之王”。

三、《鳟鱼五重奏》

教 师: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刚才我们听到的《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五重奏。下面请同学们聆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设想故事的结局。(播放带有鳟鱼在水里遨游画面的音乐,之后请同学回答)

1、师:乐曲中运用了哪些乐器? 生: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

师:看书本上图片,大家看到的就是由这些乐器的不同组合演奏出的这首曲子。

这种搭配法,叫钢琴五重奏。(让学生不要误解,钢琴五重奏不是五架钢琴。)

2、 教唱作品的主题旋律。

3、出示结构图,逐段聆听分析

A :轻快活泼,由以小提琴为主的弦乐器演奏,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弦乐器和谐的伴奏正是祥和的体现。

A1:主题移高八度进行。钢琴明亮的音色,弦乐器六连音的琶音伴奏,表现了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的情境。

A2: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钢琴像回声一样地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奏出流动的音型,描绘了小鳟鱼在水中游动的另一番情境。

A3: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主奏旋律,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和声音型,钢琴作急速变奏。音乐变得激烈,好像隐伏着的危险即将出现。

A4:主题由D 大调转为同名小调d 小调,节奏上有较大的变动。它一开始就由弦乐和钢琴一起奏出强力度,音色突然阴暗,以描写小鳟鱼遭到了不幸。

A5:由大提琴奏出悲痛凄凉的主题,旋律在大小调之间游动着,表现了对小鳟鱼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伤。

A6:为结束段,主题旋律再现,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上轮流演奏,钢琴声部也清晰地再现出歌曲《鳟鱼》的伴奏音型,与乐章开头相呼应,恢复了开始时的明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表现了欢畅的情绪。

4、课后练习题3:片段聆听,并把各段的情绪填入表中(如:明快轻柔、清澈透明、活泼愉快、令人震惊、压抑哀痛、悲伤凄凉、充满希望……)

四、创作变奏

1、师出示节奏:x x xx x| x xx x --|

2、师打一遍节奏、生跟打,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来个变奏节奏。

(师生互动),把不同的节奏展示,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

例:x xx xx x| x xx xx --|

x xxxx xx x|x xxxx xx --| ……

3、 师出示旋律:

1=C 44 1 34 5 5 | 5 3 1 -- |

师唱,生哼

师唱:1 34 56 5 | 5 32 1 -- |

生变唱 ……

4、生设计两小变奏:

(P26 ——四)

五、作业:请同学课后根据《鳟鱼五重奏》的音乐来创作编排音乐短剧,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

《鳟鱼五重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期的第四单元——乐海泛舟。本单元赏析的是欧洲早期音乐,其中有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交响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鳟鱼五重奏》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恨,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这部作品运用了钢琴五重奏及多种变奏手法,将歌曲内容深入的刻画和描述。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①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②熟悉音乐的主题旋律。

能力目标:感受音乐,能够对乐曲的风格、情绪做出简单的评析。

德育目标: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引导教育学生珍爱自由,反对强权和迫害。欣赏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点:

欣赏《鳟鱼五重奏》,通过欣赏乐曲,体会音乐的情绪;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老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反常,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归纳、欣赏、观看、演唱、律动、创作等,充分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

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相对较为活跃,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较强,对音乐情绪变化比较敏感,能通过正确的引导能够更准确的认知音乐风格和情绪,并学习和理解多种音乐文化,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课件演示】

一、创设情境:学生伴随着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步入教室。大屏幕上播放着鱼在水里遨游的画面,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

二、讲故事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关于鳟鱼的歌曲,这首歌曲讲述了深山老林中一条美丽的小溪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小鳟鱼,他们在小溪里整日快乐的游玩、嬉戏,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搅浑了溪水,打乱了小鳟鱼们平静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舒伯特作品歌曲《鳟鱼》(播放视频OK 《鳟鱼》)

教师:好,下面我们请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1:小鱼太可怜了,同情那条小鱼的命运。

学生2:渔夫太可恨了,阴险、狡诈。

教 师:同学们说得好。这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

作者介绍: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生活贫困又不愿依附于权贵,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年仅31岁就离开了人世。舒伯特的创作体裁非常广泛,包括歌剧、交响乐、重奏乐、奏鸣曲等,其中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创作领域,被誉为“歌曲之王”。

三、《鳟鱼五重奏》

教 师: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刚才我们听到的《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五重奏。下面请同学们聆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设想故事的结局。(播放带有鳟鱼在水里遨游画面的音乐,之后请同学回答)

1、师:乐曲中运用了哪些乐器? 生: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

师:看书本上图片,大家看到的就是由这些乐器的不同组合演奏出的这首曲子。

这种搭配法,叫钢琴五重奏。(让学生不要误解,钢琴五重奏不是五架钢琴。)

2、 教唱作品的主题旋律。

3、出示结构图,逐段聆听分析

A :轻快活泼,由以小提琴为主的弦乐器演奏,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弦乐器和谐的伴奏正是祥和的体现。

A1:主题移高八度进行。钢琴明亮的音色,弦乐器六连音的琶音伴奏,表现了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的情境。

A2: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钢琴像回声一样地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奏出流动的音型,描绘了小鳟鱼在水中游动的另一番情境。

A3: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主奏旋律,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和声音型,钢琴作急速变奏。音乐变得激烈,好像隐伏着的危险即将出现。

A4:主题由D 大调转为同名小调d 小调,节奏上有较大的变动。它一开始就由弦乐和钢琴一起奏出强力度,音色突然阴暗,以描写小鳟鱼遭到了不幸。

A5:由大提琴奏出悲痛凄凉的主题,旋律在大小调之间游动着,表现了对小鳟鱼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伤。

A6:为结束段,主题旋律再现,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上轮流演奏,钢琴声部也清晰地再现出歌曲《鳟鱼》的伴奏音型,与乐章开头相呼应,恢复了开始时的明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表现了欢畅的情绪。

4、课后练习题3:片段聆听,并把各段的情绪填入表中(如:明快轻柔、清澈透明、活泼愉快、令人震惊、压抑哀痛、悲伤凄凉、充满希望……)

四、创作变奏

1、师出示节奏:x x xx x| x xx x --|

2、师打一遍节奏、生跟打,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来个变奏节奏。

(师生互动),把不同的节奏展示,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

例:x xx xx x| x xx xx --|

x xxxx xx x|x xxxx xx --| ……

3、 师出示旋律:

1=C 44 1 34 5 5 | 5 3 1 -- |

师唱,生哼

师唱:1 34 56 5 | 5 32 1 -- |

生变唱 ……

4、生设计两小变奏:

(P26 ——四)

五、作业:请同学课后根据《鳟鱼五重奏》的音乐来创作编排音乐短剧,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


相关内容

  • 艺术歌曲--舒伯特--[鳟鱼]
  • 艺术歌曲--舒伯特--<鳟鱼> 今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舒伯特,(展示舒伯特头像和简介),在对舒伯特的简介中提到了他被人们成为"歌曲大王",他创作的艺术歌曲至今仍然在高雅音乐的殿堂中呈现出耀眼的光芒,那么,什么是艺术歌曲呢,(艺术歌曲原指18世纪末至19世 ...

  • 第14册第四单元乐海泛舟
  • 第四单元 <乐海泛舟>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乐海泛舟·变奏曲1> 教学内容:<鳟鱼钢琴五重奏>.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培养学生对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趣. 2.通过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和变奏手法等知识 ...

  • 16舒伯特
  • 歌曲之王--舒伯特 一.教学目标: 1.聆听<魔王>和<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2.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 教学重点: 对歌曲的深入理解和体验.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在活 ...

  • 七年级下音乐教案
  • 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默认分类 2009-02-25 20:09:18 阅读269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第一单元   难忘的岁月 教学设想: 通过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的片断欣赏与歌曲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结合多媒体,采用欣赏.聆听.歌唱.讨论.创编.表演.等不同形式,引发学 ...

  • 舒伯特的简介
  • 舒伯特的简介 个人简介 佛拉兹·彼得·舒柏特(F·P·Schubert,1797-1828),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近郊里赫田塔尔一个市民阶层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学校教师.舒柏特的童年是贫苦的,但家里人都喜爱音乐,使他自幼就接触到海顿.莫扎特等人的作品和奥地利多民族的民间音乐,促进 ...

  • 舒伯特的音乐成就
  • 音乐成就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他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 ...

  • 100首必听古典经典曲目
  • 100首必听古典经典曲目 交响曲 1海顿 <G 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2莫扎特 <G 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 3贝多芬 <F 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 4贝多芬 <D 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quo ...

  • 适合当胎教音乐的莫扎特音乐
  • 适合当胎教音乐的莫扎特音乐 胎教与音乐有关连性,常听古典音乐的胎儿,出生后较不易哭闹,且可刺激脑部分泌贺尔蒙,增进身体的免疫力.胎儿约在五个月大时,已有听觉反应,胎儿的内耳.中耳.外耳等听觉系统建立在怀孕约六个月时,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对外界的声音刺激会有所反应,包括感受到母亲的心跳速度.血液流动的 ...

  • 小学音乐知识
  • 二 作家介绍: 贝多芬:德国伟大的音乐家,8岁登台演出,有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合唱>,钢琴独奏曲<热情>.<悲怆>.<月光>.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创作了600多首歌曲,被誉为"歌曲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