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08)

10综合420 《直道可行》[思考与练习] 15差错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08)

上海财经大学附中 杨宝福

226、直道可行

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时有陋规:凡贪墨者,亏空犯赃罪,上官辄庇之,以赃分摊属僚,无敢梗者。以命公,不受;强之不得,怒加叱骂。公亦恶声还报之,曰:“某官虽微,亦受君命。可以参处,不可以骂詈也!要死便死,不能捐朝廷之禄,代人尝枉法赃耳!”上官乃改颜温慰之。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无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

(选自蒲松林《聊斋志异》)

[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理解

“以赃分摊属僚”意为:①把赃款分送给下属官员。②把赃款所需赔款让下属官员负担;③用罚赃的办法警告下属官员。

“不能捐朝廷之禄”意为:①不能把朝廷给的俸禄白白扔掉;②不该给朝廷捐献自己的俸禄;③不需要用朝廷的俸禄来养活自己。④不能让朝廷增加官员的俸禄。

(二)“以命公”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宾语:①之;②其;③为。

(三)写出两个含有“咎”字的成语。

(《高助》420)

参考答案

226题,(一) ②①(二)①(三)既往不咎:咎由自取

(《高助》444页)

一 “尝”系“偿”之误

“代人尝枉法赃耳”的“尝”,《传世藏书•小说•3•聊斋志异卷十二•一员官》和《聊斋志异》(上古社,三会本)均作“偿”。

二 漏小题号

“(一)”漏小题号漏小题号

“(一)”漏小题号“1”和“2”,理由见乙文。

三 “(一)1、2”都不构成练习题

“(一)1、2”都是陈述句,都不构成练习题,理由见丙文。

四 (一)1、2,都是病句

(一)1、2,都是病句,理由见丁文。

五 (二),不构成练习题

(二)是陈述句,不构成练习题,理由见丙文。

六 (二)是病句

(二)是病句,理由见丁文。

七 “226题”,题号是空中楼阁

“226题”,题号是空中楼阁,理由见辛文。

八 “226题”,不存在

“226题”,不存在,理由见壬文。

九 参考答案(一) (二) 都误

参考答案(一) (二) 都误,理由不赘述。

十 “以命公”中只省略了介词宾语吗?

“以命公”中只省略了介词宾语,此说错误,理由请看《“以命公”中只省略了介词宾语吗?-----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09)》一文。

**

《直道可行》[思考与练习] 15差错,与《李自成入京前夕》[思考与练习]15差错类似。

***

226、直道可行《聊斋志异•一官员》

A、《传世藏书•小说•3•聊斋志异卷十二•一员官》344页, 代人偿枉法脏耳 //B、三会本《聊斋志异》 //C、//D、

○《高》《修》一误:赏(偿)。

《增》删此文。

6特殊句式420 “以命公”中只省略了介词宾语吗?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 上海财经大学附中 杨宝福

226、直道可行

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时有陋规:凡贪墨者,亏空犯赃罪,上官辄庇之,以赃分摊属僚,无敢梗者。以命公,不受;强之不得,怒加叱骂。公亦恶声还报之,曰:“某官虽微,亦受君命。可以参处,不可以骂詈也!要死便死,不能捐朝廷之禄,代人偿枉法赃耳!”上官乃改颜温慰之。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无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

(选自蒲松林《聊斋志异》)

[思考与练习]

(二)“以命公”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宾语:①之;②其;③为。

(《高助》420)

参考答案

226题:(二)①

(《高助》444)

“(二)①”说明,杨振中认为“以命公”中只省略了介词宾语。其实,不止省略了介词宾语,还省略了主语“上官”,这叫承前省。“不受”省略了主语“公”。

如果该题为100分,那么,杨振中得50分。

“237题”,不存在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全军覆没

(一)漏小题号,其参考答案必然错误。

(二)设题误,参考答案岂会不误?

(三) 设题误,参考答案不可能不误。

(四)设题误,参考答案跟着误。

十四 “237题”,不存在

“(一)1、2”冒号误用

“(一)1、2”冒号误用,理由见甲文。

漏小题号

(《高助》420)

《三百》第227卷 227、直道可行 2011 7 8 7 15校

济南同知①吴公,刚正不阿。时有陋规:凡贪墨②者,亏空犯赃罪,上官辄庇之,

以赃分摊属僚,无敢梗者。以命公,不受;强之不得,怒加叱骂。公亦恶声还报之,曰:“某官虽微,亦受君命。可以参处,不可以骂詈也!要死便死,不能捐朝廷之禄,代人偿枉法赃耳!”上官乃改颜温慰之。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无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同知]官名。②[贪墨]贪图财利。

117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高助)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17)

上海财经大学附中 杨宝福

[阐发与应用] [思考与练习] 参考答案

[注释]

《高助》《高增》《高新》

10综合420 《直道可行》[思考与练习] 15差错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08)

上海财经大学附中 杨宝福

226、直道可行

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时有陋规:凡贪墨者,亏空犯赃罪,上官辄庇之,以赃分摊属僚,无敢梗者。以命公,不受;强之不得,怒加叱骂。公亦恶声还报之,曰:“某官虽微,亦受君命。可以参处,不可以骂詈也!要死便死,不能捐朝廷之禄,代人尝枉法赃耳!”上官乃改颜温慰之。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无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

(选自蒲松林《聊斋志异》)

[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理解

“以赃分摊属僚”意为:①把赃款分送给下属官员。②把赃款所需赔款让下属官员负担;③用罚赃的办法警告下属官员。

“不能捐朝廷之禄”意为:①不能把朝廷给的俸禄白白扔掉;②不该给朝廷捐献自己的俸禄;③不需要用朝廷的俸禄来养活自己。④不能让朝廷增加官员的俸禄。

(二)“以命公”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宾语:①之;②其;③为。

(三)写出两个含有“咎”字的成语。

(《高助》420)

参考答案

226题,(一) ②①(二)①(三)既往不咎:咎由自取

(《高助》444页)

一 “尝”系“偿”之误

“代人尝枉法赃耳”的“尝”,《传世藏书•小说•3•聊斋志异卷十二•一员官》和《聊斋志异》(上古社,三会本)均作“偿”。

二 漏小题号

“(一)”漏小题号漏小题号

“(一)”漏小题号“1”和“2”,理由见乙文。

三 “(一)1、2”都不构成练习题

“(一)1、2”都是陈述句,都不构成练习题,理由见丙文。

四 (一)1、2,都是病句

(一)1、2,都是病句,理由见丁文。

五 (二),不构成练习题

(二)是陈述句,不构成练习题,理由见丙文。

六 (二)是病句

(二)是病句,理由见丁文。

七 “226题”,题号是空中楼阁

“226题”,题号是空中楼阁,理由见辛文。

八 “226题”,不存在

“226题”,不存在,理由见壬文。

九 参考答案(一) (二) 都误

参考答案(一) (二) 都误,理由不赘述。

十 “以命公”中只省略了介词宾语吗?

“以命公”中只省略了介词宾语,此说错误,理由请看《“以命公”中只省略了介词宾语吗?-----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09)》一文。

**

《直道可行》[思考与练习] 15差错,与《李自成入京前夕》[思考与练习]15差错类似。

***

226、直道可行《聊斋志异•一官员》

A、《传世藏书•小说•3•聊斋志异卷十二•一员官》344页, 代人偿枉法脏耳 //B、三会本《聊斋志异》 //C、//D、

○《高》《修》一误:赏(偿)。

《增》删此文。

6特殊句式420 “以命公”中只省略了介词宾语吗?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 上海财经大学附中 杨宝福

226、直道可行

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时有陋规:凡贪墨者,亏空犯赃罪,上官辄庇之,以赃分摊属僚,无敢梗者。以命公,不受;强之不得,怒加叱骂。公亦恶声还报之,曰:“某官虽微,亦受君命。可以参处,不可以骂詈也!要死便死,不能捐朝廷之禄,代人偿枉法赃耳!”上官乃改颜温慰之。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无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

(选自蒲松林《聊斋志异》)

[思考与练习]

(二)“以命公”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宾语:①之;②其;③为。

(《高助》420)

参考答案

226题:(二)①

(《高助》444)

“(二)①”说明,杨振中认为“以命公”中只省略了介词宾语。其实,不止省略了介词宾语,还省略了主语“上官”,这叫承前省。“不受”省略了主语“公”。

如果该题为100分,那么,杨振中得50分。

“237题”,不存在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全军覆没

(一)漏小题号,其参考答案必然错误。

(二)设题误,参考答案岂会不误?

(三) 设题误,参考答案不可能不误。

(四)设题误,参考答案跟着误。

十四 “237题”,不存在

“(一)1、2”冒号误用

“(一)1、2”冒号误用,理由见甲文。

漏小题号

(《高助》420)

《三百》第227卷 227、直道可行 2011 7 8 7 15校

济南同知①吴公,刚正不阿。时有陋规:凡贪墨②者,亏空犯赃罪,上官辄庇之,

以赃分摊属僚,无敢梗者。以命公,不受;强之不得,怒加叱骂。公亦恶声还报之,曰:“某官虽微,亦受君命。可以参处,不可以骂詈也!要死便死,不能捐朝廷之禄,代人偿枉法赃耳!”上官乃改颜温慰之。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无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同知]官名。②[贪墨]贪图财利。

117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高助)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17)

上海财经大学附中 杨宝福

[阐发与应用] [思考与练习] 参考答案

[注释]

《高助》《高增》《高新》


相关内容

  •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5)
  • 5 文字3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5) 笔者于2014年提交给长宁区人民给法院的起诉状[附件二]第一条如下: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 ◎与<四库全书>对照比较,发现 ...

  • 高中语文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语文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间或(jiān) 憎恨(zèng) 惴惴(zhuì) 毕毕剥剥(bō) .... B.诡秘(guǐ) 抵当(dāng) 草窠(kè) 恍然大悟(huǎng) .... C ...

  • 第三章 民国中学语文教材分类介绍与评价
  • 第三章 民国中学语文教材个案分析与评价 我们在上一章,重点分析了民国中学语文教材的演变历程.在四个不同的时期,都出现了一些富有典范意义的语文教材.如果我们深入每一部教材,认真去读一读,我们会发现现代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随着语文教育家.教材编辑者对旧式的文选型教材体系的 ...

  • 高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 高中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提出的要求来看,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吸收优秀文化和道 ...

  •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批学生辅导读物
  •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批学生辅导读物,有:<中学各科纲要丛书>(8种).<中学各科要览>(13种.20册).<小学生作文指导丛书>(9种.16册).<英语文库>.<算学小丛书>等.开明书店特别重视学生辅导读物的出版,不少书质量高,在读 ...

  •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 但是,教文言文重讲解轻朗读,仍醉心于 ...

  •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浅论
  •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浅论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淡化语法改革 摘要: "淡化语法教学"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针之一,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不再系统编排语法知识,而是零碎的安排在各册的附录内.这就给教师和学生造成了错觉:语法知识不重要.于是乎,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 ...

  • 从百篇高_考作文看_文言文与高中生语言发展水平的关系
  • . 从百篇高考作文看文言文与高中生语言发展水平的关系 湖州中学 沈琦娅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以及模仿这种书面语而创作的历代作品.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最大的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又是一脉相承的. 在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的学习占了相 ...

  • 初中语文知识点和学科特点
  • 1.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基础性.工具性 多年来,这是一种比较公认和权威的观点.过去的几本<大纲>都作了肯定,新的<教学大纲>继续这样表达.新版高中.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写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