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复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期末复习

1.本文作者为 东晋 (朝代) 陶渊明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田园诗人 。

2.本文以 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为线索,按照 时间先后 顺序,把 发现桃花林 、 访问桃花源 、 离开桃花源 、 再寻桃花源 的曲折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一个 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争、和平安乐 的理想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 ”,读音为 yāo ,通“ 邀 ”, 邀请 (解释)。 4.词语解释

5.

6.(1)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再往前划行,渔人想要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译:刚进来时洞口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至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顺着旧路返回,处处做了记号。 7. 理解探究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

答: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2)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答:说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已经很久了。

(3)“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答: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4)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答:自然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环境和平安定;人民的生活状况安居乐业,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答: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6)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答:为桃花源外朝代变迁,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感叹惋惜。作者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是因为本文主要是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外面的动乱。另外,桃花源外面的事,人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7)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答:增强了桃花源神秘奇异的色彩。同时,也说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反映出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8.迁移拓展

(1) 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照,是诗人不满当时的现实社会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它又带有明显的原始共耕社会的痕迹,具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里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答:渔人是一个背信弃义,不守诺言的人。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是与桃花源人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面社会的认识,突出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他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3)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答: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一种逃避,是一种消极抵抗。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这样做是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应当勇敢地起来抗争。

《桃花源记》期末复习

1.本文作者为 东晋 (朝代) 陶渊明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田园诗人 。

2.本文以 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为线索,按照 时间先后 顺序,把 发现桃花林 、 访问桃花源 、 离开桃花源 、 再寻桃花源 的曲折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一个 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争、和平安乐 的理想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 ”,读音为 yāo ,通“ 邀 ”, 邀请 (解释)。 4.词语解释

5.

6.(1)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再往前划行,渔人想要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译:刚进来时洞口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至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顺着旧路返回,处处做了记号。 7. 理解探究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

答: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2)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答:说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已经很久了。

(3)“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答: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4)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答:自然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环境和平安定;人民的生活状况安居乐业,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答: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6)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答:为桃花源外朝代变迁,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感叹惋惜。作者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是因为本文主要是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外面的动乱。另外,桃花源外面的事,人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7)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答:增强了桃花源神秘奇异的色彩。同时,也说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反映出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8.迁移拓展

(1) 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照,是诗人不满当时的现实社会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它又带有明显的原始共耕社会的痕迹,具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里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答:渔人是一个背信弃义,不守诺言的人。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是与桃花源人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面社会的认识,突出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他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3)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答: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一种逃避,是一种消极抵抗。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这样做是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应当勇敢地起来抗争。


相关内容

  •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古诗文
  • 专项部分 古诗文 一.解释下列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 无主: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排闼: 但使: 不教: 度: 王师: 定: 无忘: 乃翁: 二.读下面的诗句,写出下面诗句所描绘的景色. 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题解答教案 2-6单元
  • 第 2 单元 6 最后的姿势 [日积月累] 1. 描写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敬长辈.宽容大度 2.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霎时.须臾.转眼间.刹那间.一瞬间.顷刻间.眨眼间 3. 表示情况危急的成语: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十万火急.兵临城下.危在旦夕.岌岌 ...

  • 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了解消息.通讯.抒情诗等文学体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了解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继续积累生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对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下定义等说明方法继续学习. 2.基本技 ...

  • 山东省莱州市郭家店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练习新人教版
  • <桃花源记>练习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

  • 九年级上册重点句默写
  • 同学们,横线处是本学期默写的重点背诵句子,先自己默写,再对答案,找出知识漏洞.课外的一分,可以背古诗册后面的课外名句.此份资料建议保存至考前,以便复习! [塞下曲六首] 小时侯, , 我在这头 , 笛中闻折柳, . 母亲在那头. 晓战随金鼓, . 长大后, , 我在这头,[凉州词] 新娘在那头.后来 ...

  • 2014-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1.熟练掌握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写法及意义. 2.熟练背诵及默写25.30课.课外古诗词.第21.22.26.27四课的重点古文和第23.24.28.29四篇 一般古文. 3.文言文解释重点实词的意义,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对重点 ...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全
  • [名师风采]高考语文评价目标的形成与展望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不错过那股味道(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只是因为那本书(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美丽的插曲(附 ...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补充习题答案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补充习题答案(最新版)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 1. 判断(1)×(2)√(3)× 2. 简答 答:不同意.因为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虽不起眼,但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关,也应该受到我们的关爱.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判断(1) ...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古诗名句填空练习题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运用古诗名句填空练习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