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当代大国关系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试分析当前大国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处于空前规模的调整时期。大国关系是国际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将主要取决于大国力量的消长、演变和确定相对稳定的战略关系。世界格局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大国关系,当前大国关系的态势是:美国力量相对衰弱,这是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前提,但美国目前仍保持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将欧洲作为其战略利益核心,并把与欧、日关系作为其国际关系的基础的态势尚未改变,美对俄,对华关系的基础尚未确定,仍在不断调整中。欧共体联合进程在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当中逐步发展,并在经济上已形成与美、日三分天下的局面。统一的德国和法、英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而且已不满足于欧洲的发展空间。俄罗斯仍然是西欧在地缘政治上的主要对手。

日本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军事大国发展,开始对美国说“不”,并力争在亚洲的主导权。

中国经济保持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与美、日、俄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在大国关系中处于相对有利位置。

俄罗斯依仗军事实力这一仅存的本钱,“财不大气犹粗”,力图重整大国形象,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拉开距离,改“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为“东西兼顾”。

上述态势反映出新形势下的大国关系有这样几个特点:

大国关系呈现以下特点:

一、“总体稳定”保持。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主要大国间直接对抗的可能性较小。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美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成为引领大国关系新一轮互动的关键,中美间又合作又相互制约的态势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全局的一条主线。

二、“逐利竞争”激烈。各大国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特别是围绕着战略资源、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加剧,加紧博弈,能源外交活跃,因竞争引发的矛盾与摩擦增多。油气资源事 关各国核心利益,油气供给大国越来越趋向于以资源为工具,施以政治影响,构建于己有利的大国关系。俄乌天然气之争;俄反制美欧“颜色革命”;伊朗重炼浓缩铀;中东海湾伊斯兰极端化;委内瑞拉加强与古巴、玻利维亚的联系;尼日利亚、苏丹、安哥拉等非洲产油国政治外交上更为活跃与独立等都揭示出政治外交后面的经济因素日益复杂,各国对能源、 资源的竞争将会持续作用于西西、南北关系的发展、演变。

三、“因时谋势”多变。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印、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一些传统三角关系趋于活跃。美欧与俄结构性矛盾的一面渐趋明朗,俄对美欧关系处于守势。美欧关系走出伊战阴影,重趋协调与合作;美俄关系复杂面凸现;欧俄关系热度下降,战略互信下降。同时,中美在合作中摩擦增多;中俄相互战略需求增强;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但也面临新问题。

四、“新老互动”明显。中国、巴 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新兴经济体国情各异,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扼守战略航道,地处反恐前沿的“不稳定弧”,与美等西方国家关系深浅不同,大国更加重视与之对话与磋商。美重塑其全球同盟体系,着力反恐的同时,向传统安全观回摆,加强了对中、俄、印等新兴经济

体的关注;加强了与新兴工业国进行对话,北南大国间的对话与合作呈上升态势。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上升,牵动国家关系新变化,主要大国对中国的战略或策略侧重增加。

五、“区域合作”活跃。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区域合作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各种地区多边组织空前活跃,各大国和新兴力量为争夺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加大投入,直接或间接卷入,并争相发挥影响,区域内外国家间力量分化组合继续深化发展。东亚成为大国竞争及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美日俄欧对亚洲区域合作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备受重视。中、日、印、韩、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围绕中国崛起而加速调整。东亚合作进程中虽然复杂因素不少,但也出现了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各大国通过扩大地区融合,加强利益捆绑。

六、“多边协调”日强。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大国日益重视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核一线”热点问题的解决上,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布什连任以来,美实力超强地位未变,但对国际事务的操控能力有所削弱,被迫调整对外战略,从单一的武力打恐转向从自由民主改造入手的综合治理,从崇尚单边主义转向更为强调大国协调与合作,从“先发制人”战略转向更加注重外交努力。美借重多边合作之机,力图继续保持在大国关系中的核心地位。

总的看,当前大国关系的特点是良性互动,如能保持这一态势,热点问题的处理就不会失控,大国会更加冷静地应对相互间的矛盾和分歧,不致激化。协调、妥协、合作,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要趋势。

中俄关系在今年普京入选俄总统后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今年四月或五月要在我国黄海海域举行联合军演,这次演习是从去年就开始筹划的,之所以会选在4、5月份这个时节,主要是从气象条件上来讲比较适合在海上搞演练活动。因为台风季节还没有来,海上的气象条件相对来讲比较平稳。如果说为什么选择海军来搞联合演习呢?一方面来说,双方有这样的需求;同时,双方在海军方面的合作确实也还是一个短板。姜毅表示,俄罗斯方面对此次联合军演的热情,与其亚太战略密切相关,显示中俄在亚太地区在战略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俄关系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因为中俄是战略伙伴关系。中美关系一直都不怎么好,原因在于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导致中国政府感到一定的威胁,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一直支持菲律宾和越南,企图从战略上包围中国,只要和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关系和美国走的都很近,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印度都有美国的撑腰。其实都是美国的一枚棋子。未来中美关系不会有多大进展,甚至会更加恶劣,最近台湾又对美提出军购,美国会小心谨慎行事。这将会影响着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今日又加紧张,前不久中国给钓鱼岛及其70多个附属岛屿重新命名,中国海监船只不断在钓鱼岛海域巡逻,导致了日本政府的严重不满,未来中日关系可能会保持现状,因为谁也不想因为钓鱼岛问题去动武,最多也就是外交方面的谴责。俄日关系因为北方四岛(日称千岛群岛)问题弄得双方关系恶化,近日传出中国私企投资北方四岛的消息,日本政府表示强烈的不满。未来俄日关系会因为领土问题不会走的太近。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美日关系

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虽然近几年来,美日关系从整体上看尚属和谐,但是他们彼此间的分歧和矛盾此起彼伏,有时甚至还表现的相当激烈,其主要表现是:政治上相互猜疑加深,军事上胡龋增多,经济上摩擦扩大。但美日军事同盟的关系不会因此而改变。未来好长一段时间内美日关系都会一直很近,因为他们要联合起来对抗中俄。美俄关系现在一直很迷茫,美加快驻欧美军的部署调整和北约东扩的步伐,引发俄忧虑和抵制。2003年以来,美为进一步谋求全球战略优势,正对其海外军事部署进行二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整,其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将部分驻德国美军东移至中、东欧国家,在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建立新的军事基地。2004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后,北约的军事触角进一步向东延伸。这使俄战略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俄面临美直接军事威胁。尽管美一再声称美在东欧等地建立新的军事基地并非针对俄,美无意包围俄罗斯,但仍引起俄担忧和反对。2004年2月,俄举行了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略核力量和常规部队联合军事演习,意在向美和北约显示其军事实力,促使美考虑俄切身利益。 俄感觉到压力巨大,会联合中国一起联合来抗衡美国的战略包围。十几年来美俄关系的起伏变化以及不久前美俄两国总统在斯洛伐克的会晤表明,在新世纪国际战略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美俄双方都在以更加务实、更加理性的态度审视和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双方既存在一些重大的战略分歧和利益冲突,也存在加强对话、增进合作的实际需要。

今后一个时期,美俄间的矛盾虽仍会存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激化,但双方仍将寻求和扩大两国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在能源、核安全等领域的合作。美俄关系既不会滑落到冷战时期超级大国间的对抗局面,也难以热络为冷战结束之初的“蜜月”状态,将继续呈现出美攻俄守的战略态势,维持既合作妥协、又摩擦斗争的基本框架。

二、未来中俄关系展望?

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2010年,在世界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中俄两国团结协作、共克后危机困难,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全面展开。

中俄高层密切磋商,相互往来频繁密集。新年伊始,两国元首互致贺电问候,共同勾画双边关系发展蓝图,尔后又在“金砖四国”、G20、上合组织和APEC峰会等多边和双边场合会晤多达7次。两国领导人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以及进一步增进彼此政治互信、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等问题及时深入交换意见,确保了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两国将深化彼此关系作为各自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优先方向,政治互信不断增强。梅德韦杰夫总统访华时重申发展对华关系是俄罗斯外交政策优先方向之一,并于11月批准俄罗斯议会两院通过的关于俄中政府间通报弹道导弹和空间运载火箭发射情况协议的联邦法律。他认为《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两国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坚实基础,“与中国的友谊是俄罗斯的战略选择,是多

年前用鲜血凝成的选择”,“由军事事件所巩固的俄罗斯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牢不可破”。普京总理则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俄罗斯“完全意义上的战略伙伴”。

两国签署《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在国际舞台的协同与配合更加紧密。两国在联合国改革、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立场相同或接近。都主张联合国成员应通过最广泛的民主协商取得改革问题上的共识,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致力于建立完善、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

两国在涉及国家制度、发展道路、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等关乎各自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战略借重更加默契。中方积极评价苏军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俄方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坚持抗击日寇,为苏军在苏德战场赢得最终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两国相互策应、坚决捍卫二战历史真相的行动有力地打击了诋毁解放者、美化纳粹和军国主义及其帮凶的图谋,最大限度地遏制了篡改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史思潮的蔓延,极大地维护了两国的核心利益,凸显两国在维护各自国家利益上的坚定决心和彼此战略借重的新亮点。

双方安全合作不断发展,联合行动法律基础更加完备。面对“三股势力”从外高加索到中亚,进而到中国新疆再趋活跃的严峻形势,两国及时签署有关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合作协定,使两国合力反恐、联手打击“三股势力”的法律基础更加完备。两国积极派兵参加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演,提高了各自在多边联合反恐行动中的协调行动能力,确保了各自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两国携手应对后金融危机影响,经贸合作重拾升势。双方利用元首和政府首脑访问之机签署总额近200亿美元,涉及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核能、高速铁路和汽车制造等数十项经济合作协议与合同,一些大型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

双方科技合作不断深入,显露新的生机。双方主管部门根据两国领导人的指示,积极落实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内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70多个科研项目。两国核工业企业集团成功签署核能领域最大的高科技合作项目——建设中国田湾核电站核反应堆协议。双方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合作进展顺利,并着手联合火星探索研究。

中俄副总理级能源磋商机制富有成效,两国能源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双方成功签署俄方通过石油管道对华供应原油总协议,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双方积极落实“中国东北与俄远东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毗邻地区合作如火如荼。

两国人文交流深入展开。中俄元首共同启动俄罗斯“汉语年”活动,双方在对方首都相继开设首个文化中心,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两国旅游合作稳步发展。双方签署旅游谅解备忘录,中国公民可通过互免团体旅游签证方式组团赴俄旅游。

两国其他领域合作不断跟进。双方企业在机械制造、通信技术、电信、保险、创新与应用科学开发和化工等非资源领域的合作也迅速发展。

两国关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俄关系保持积极向上发展势头,但基于彼此国情和文化不同,思维方

式存有差异,各自近远期战略目标有时亦不完全吻合,两国在发展全方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互合作的应有潜力。

1、俄向远东增强兵力部署,难释对华防范之嫌。

2、双方对合作“共赢”认知的差异及两国贸易结构性矛盾制约彼此深化经贸合作。

3、两国在遵守知识产权方面的分歧和矛盾阻碍着双方高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

4、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断引发俄方抱怨。

5、中国生产的部分食品质量问题影响俄对华农业合作。

两国关系的展望:

尽管中俄关系存在一些局部的“发展中”问题,但两国睦邻友好、深化合作的趋势难以逆转,两国关系中的一些分歧削弱不了双方战略借重的长期需求,挡不住两国业已开启的各领域合作蓬勃发展势头。中国不能失去俄罗斯这一重要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也长期需要中国,“两国关系紧张对俄罗斯来说简直就是战略灾难”。中俄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有效率的合作机制将把两国关系继续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中俄关系的良好的发展具有诸多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中俄对当代世界的认识和对国际问题的立场一致或相近。如两国都反对单边主义,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第二,中俄边界问题彻底解决,消除了影响两国关系的最大隐患。第三,中俄建立的高层互访和定期会晤机制,以及其他各级会晤协商机制,为在各个级别上加强和发展两国关系提供了畅通的渠道。第四,中俄两国元首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诸多声明和条约,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正因为上述有利条件的存在,所以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还是广阔的。首先,;两国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是它们的相互借重关系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战略协作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合作进一步加深;其次,随着经济合作的迅速深化,两国的相互依存程度将会不断提高,这将与双方之间的安全依赖一道,加强中俄长期友好关系的不可逆性,并使战略协作关系具有更强的双边互利性;第三,两国间的相互信任程度将在根本上决定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广度与深度。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两国关系既不可能结盟,更不会倒退,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会继续向前稳定发展。但是,中俄两国在未来20年内国际实力究竟发展如何,具有不确定性。无论是两国都强大,或是都不强大,或是一强一弱,两国关系都需要重新定位。另外,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即中俄关系的迅速升温,是由于某些国际因素的强烈刺激,具体来说,主要是对美关系的因素,一旦这一因素消失或淡化,也将对中俄关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此判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俄关系的美好前景是不容置疑的。这不仅因为两国已从双方关系的发展中吸取了经验、教训,而且更重要的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需要,同时两国也具有发展良好关系的诸多条件。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只要双方本着建立兼顾双方利益、不针对对方国家安全的合作机制。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因而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充满希望的。

最重要的是,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理念已渐入两国民心。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各自主流社会的强烈愿望。中国视俄为全方位战

略协作伙伴,俄也将中国作为最亲密的伙伴相待。两国睦邻友好、深化各领域合作是双方共同的战略选择,也是两国历届领导人的高度共识,更是两国的民意所在。中俄政治和社会稳定、领导人对双边关系高度重视是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两国相互依存、战略协作、共同发展符合双方人民的利益,也是当今国际形势和时代的要求。大力弘扬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共同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优化贸易结构、规范贸易秩序、推动经济技术合作和大项目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推向更高水平,造福于两国人民、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一、试分析当前大国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处于空前规模的调整时期。大国关系是国际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将主要取决于大国力量的消长、演变和确定相对稳定的战略关系。世界格局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大国关系,当前大国关系的态势是:美国力量相对衰弱,这是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前提,但美国目前仍保持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将欧洲作为其战略利益核心,并把与欧、日关系作为其国际关系的基础的态势尚未改变,美对俄,对华关系的基础尚未确定,仍在不断调整中。欧共体联合进程在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当中逐步发展,并在经济上已形成与美、日三分天下的局面。统一的德国和法、英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而且已不满足于欧洲的发展空间。俄罗斯仍然是西欧在地缘政治上的主要对手。

日本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军事大国发展,开始对美国说“不”,并力争在亚洲的主导权。

中国经济保持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与美、日、俄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在大国关系中处于相对有利位置。

俄罗斯依仗军事实力这一仅存的本钱,“财不大气犹粗”,力图重整大国形象,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拉开距离,改“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为“东西兼顾”。

上述态势反映出新形势下的大国关系有这样几个特点:

大国关系呈现以下特点:

一、“总体稳定”保持。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主要大国间直接对抗的可能性较小。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美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成为引领大国关系新一轮互动的关键,中美间又合作又相互制约的态势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全局的一条主线。

二、“逐利竞争”激烈。各大国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特别是围绕着战略资源、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加剧,加紧博弈,能源外交活跃,因竞争引发的矛盾与摩擦增多。油气资源事 关各国核心利益,油气供给大国越来越趋向于以资源为工具,施以政治影响,构建于己有利的大国关系。俄乌天然气之争;俄反制美欧“颜色革命”;伊朗重炼浓缩铀;中东海湾伊斯兰极端化;委内瑞拉加强与古巴、玻利维亚的联系;尼日利亚、苏丹、安哥拉等非洲产油国政治外交上更为活跃与独立等都揭示出政治外交后面的经济因素日益复杂,各国对能源、 资源的竞争将会持续作用于西西、南北关系的发展、演变。

三、“因时谋势”多变。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印、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一些传统三角关系趋于活跃。美欧与俄结构性矛盾的一面渐趋明朗,俄对美欧关系处于守势。美欧关系走出伊战阴影,重趋协调与合作;美俄关系复杂面凸现;欧俄关系热度下降,战略互信下降。同时,中美在合作中摩擦增多;中俄相互战略需求增强;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但也面临新问题。

四、“新老互动”明显。中国、巴 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新兴经济体国情各异,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扼守战略航道,地处反恐前沿的“不稳定弧”,与美等西方国家关系深浅不同,大国更加重视与之对话与磋商。美重塑其全球同盟体系,着力反恐的同时,向传统安全观回摆,加强了对中、俄、印等新兴经济

体的关注;加强了与新兴工业国进行对话,北南大国间的对话与合作呈上升态势。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上升,牵动国家关系新变化,主要大国对中国的战略或策略侧重增加。

五、“区域合作”活跃。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区域合作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各种地区多边组织空前活跃,各大国和新兴力量为争夺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加大投入,直接或间接卷入,并争相发挥影响,区域内外国家间力量分化组合继续深化发展。东亚成为大国竞争及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美日俄欧对亚洲区域合作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备受重视。中、日、印、韩、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围绕中国崛起而加速调整。东亚合作进程中虽然复杂因素不少,但也出现了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各大国通过扩大地区融合,加强利益捆绑。

六、“多边协调”日强。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大国日益重视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核一线”热点问题的解决上,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布什连任以来,美实力超强地位未变,但对国际事务的操控能力有所削弱,被迫调整对外战略,从单一的武力打恐转向从自由民主改造入手的综合治理,从崇尚单边主义转向更为强调大国协调与合作,从“先发制人”战略转向更加注重外交努力。美借重多边合作之机,力图继续保持在大国关系中的核心地位。

总的看,当前大国关系的特点是良性互动,如能保持这一态势,热点问题的处理就不会失控,大国会更加冷静地应对相互间的矛盾和分歧,不致激化。协调、妥协、合作,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要趋势。

中俄关系在今年普京入选俄总统后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今年四月或五月要在我国黄海海域举行联合军演,这次演习是从去年就开始筹划的,之所以会选在4、5月份这个时节,主要是从气象条件上来讲比较适合在海上搞演练活动。因为台风季节还没有来,海上的气象条件相对来讲比较平稳。如果说为什么选择海军来搞联合演习呢?一方面来说,双方有这样的需求;同时,双方在海军方面的合作确实也还是一个短板。姜毅表示,俄罗斯方面对此次联合军演的热情,与其亚太战略密切相关,显示中俄在亚太地区在战略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俄关系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因为中俄是战略伙伴关系。中美关系一直都不怎么好,原因在于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导致中国政府感到一定的威胁,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一直支持菲律宾和越南,企图从战略上包围中国,只要和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关系和美国走的都很近,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印度都有美国的撑腰。其实都是美国的一枚棋子。未来中美关系不会有多大进展,甚至会更加恶劣,最近台湾又对美提出军购,美国会小心谨慎行事。这将会影响着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今日又加紧张,前不久中国给钓鱼岛及其70多个附属岛屿重新命名,中国海监船只不断在钓鱼岛海域巡逻,导致了日本政府的严重不满,未来中日关系可能会保持现状,因为谁也不想因为钓鱼岛问题去动武,最多也就是外交方面的谴责。俄日关系因为北方四岛(日称千岛群岛)问题弄得双方关系恶化,近日传出中国私企投资北方四岛的消息,日本政府表示强烈的不满。未来俄日关系会因为领土问题不会走的太近。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美日关系

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虽然近几年来,美日关系从整体上看尚属和谐,但是他们彼此间的分歧和矛盾此起彼伏,有时甚至还表现的相当激烈,其主要表现是:政治上相互猜疑加深,军事上胡龋增多,经济上摩擦扩大。但美日军事同盟的关系不会因此而改变。未来好长一段时间内美日关系都会一直很近,因为他们要联合起来对抗中俄。美俄关系现在一直很迷茫,美加快驻欧美军的部署调整和北约东扩的步伐,引发俄忧虑和抵制。2003年以来,美为进一步谋求全球战略优势,正对其海外军事部署进行二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整,其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将部分驻德国美军东移至中、东欧国家,在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建立新的军事基地。2004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后,北约的军事触角进一步向东延伸。这使俄战略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俄面临美直接军事威胁。尽管美一再声称美在东欧等地建立新的军事基地并非针对俄,美无意包围俄罗斯,但仍引起俄担忧和反对。2004年2月,俄举行了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略核力量和常规部队联合军事演习,意在向美和北约显示其军事实力,促使美考虑俄切身利益。 俄感觉到压力巨大,会联合中国一起联合来抗衡美国的战略包围。十几年来美俄关系的起伏变化以及不久前美俄两国总统在斯洛伐克的会晤表明,在新世纪国际战略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美俄双方都在以更加务实、更加理性的态度审视和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双方既存在一些重大的战略分歧和利益冲突,也存在加强对话、增进合作的实际需要。

今后一个时期,美俄间的矛盾虽仍会存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激化,但双方仍将寻求和扩大两国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在能源、核安全等领域的合作。美俄关系既不会滑落到冷战时期超级大国间的对抗局面,也难以热络为冷战结束之初的“蜜月”状态,将继续呈现出美攻俄守的战略态势,维持既合作妥协、又摩擦斗争的基本框架。

二、未来中俄关系展望?

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2010年,在世界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中俄两国团结协作、共克后危机困难,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全面展开。

中俄高层密切磋商,相互往来频繁密集。新年伊始,两国元首互致贺电问候,共同勾画双边关系发展蓝图,尔后又在“金砖四国”、G20、上合组织和APEC峰会等多边和双边场合会晤多达7次。两国领导人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以及进一步增进彼此政治互信、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等问题及时深入交换意见,确保了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两国将深化彼此关系作为各自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优先方向,政治互信不断增强。梅德韦杰夫总统访华时重申发展对华关系是俄罗斯外交政策优先方向之一,并于11月批准俄罗斯议会两院通过的关于俄中政府间通报弹道导弹和空间运载火箭发射情况协议的联邦法律。他认为《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两国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坚实基础,“与中国的友谊是俄罗斯的战略选择,是多

年前用鲜血凝成的选择”,“由军事事件所巩固的俄罗斯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牢不可破”。普京总理则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俄罗斯“完全意义上的战略伙伴”。

两国签署《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在国际舞台的协同与配合更加紧密。两国在联合国改革、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立场相同或接近。都主张联合国成员应通过最广泛的民主协商取得改革问题上的共识,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致力于建立完善、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

两国在涉及国家制度、发展道路、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等关乎各自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战略借重更加默契。中方积极评价苏军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俄方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坚持抗击日寇,为苏军在苏德战场赢得最终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两国相互策应、坚决捍卫二战历史真相的行动有力地打击了诋毁解放者、美化纳粹和军国主义及其帮凶的图谋,最大限度地遏制了篡改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史思潮的蔓延,极大地维护了两国的核心利益,凸显两国在维护各自国家利益上的坚定决心和彼此战略借重的新亮点。

双方安全合作不断发展,联合行动法律基础更加完备。面对“三股势力”从外高加索到中亚,进而到中国新疆再趋活跃的严峻形势,两国及时签署有关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合作协定,使两国合力反恐、联手打击“三股势力”的法律基础更加完备。两国积极派兵参加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演,提高了各自在多边联合反恐行动中的协调行动能力,确保了各自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两国携手应对后金融危机影响,经贸合作重拾升势。双方利用元首和政府首脑访问之机签署总额近200亿美元,涉及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核能、高速铁路和汽车制造等数十项经济合作协议与合同,一些大型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

双方科技合作不断深入,显露新的生机。双方主管部门根据两国领导人的指示,积极落实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内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70多个科研项目。两国核工业企业集团成功签署核能领域最大的高科技合作项目——建设中国田湾核电站核反应堆协议。双方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合作进展顺利,并着手联合火星探索研究。

中俄副总理级能源磋商机制富有成效,两国能源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双方成功签署俄方通过石油管道对华供应原油总协议,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双方积极落实“中国东北与俄远东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毗邻地区合作如火如荼。

两国人文交流深入展开。中俄元首共同启动俄罗斯“汉语年”活动,双方在对方首都相继开设首个文化中心,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两国旅游合作稳步发展。双方签署旅游谅解备忘录,中国公民可通过互免团体旅游签证方式组团赴俄旅游。

两国其他领域合作不断跟进。双方企业在机械制造、通信技术、电信、保险、创新与应用科学开发和化工等非资源领域的合作也迅速发展。

两国关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俄关系保持积极向上发展势头,但基于彼此国情和文化不同,思维方

式存有差异,各自近远期战略目标有时亦不完全吻合,两国在发展全方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互合作的应有潜力。

1、俄向远东增强兵力部署,难释对华防范之嫌。

2、双方对合作“共赢”认知的差异及两国贸易结构性矛盾制约彼此深化经贸合作。

3、两国在遵守知识产权方面的分歧和矛盾阻碍着双方高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

4、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断引发俄方抱怨。

5、中国生产的部分食品质量问题影响俄对华农业合作。

两国关系的展望:

尽管中俄关系存在一些局部的“发展中”问题,但两国睦邻友好、深化合作的趋势难以逆转,两国关系中的一些分歧削弱不了双方战略借重的长期需求,挡不住两国业已开启的各领域合作蓬勃发展势头。中国不能失去俄罗斯这一重要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也长期需要中国,“两国关系紧张对俄罗斯来说简直就是战略灾难”。中俄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有效率的合作机制将把两国关系继续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中俄关系的良好的发展具有诸多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中俄对当代世界的认识和对国际问题的立场一致或相近。如两国都反对单边主义,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第二,中俄边界问题彻底解决,消除了影响两国关系的最大隐患。第三,中俄建立的高层互访和定期会晤机制,以及其他各级会晤协商机制,为在各个级别上加强和发展两国关系提供了畅通的渠道。第四,中俄两国元首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诸多声明和条约,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正因为上述有利条件的存在,所以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还是广阔的。首先,;两国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是它们的相互借重关系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战略协作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合作进一步加深;其次,随着经济合作的迅速深化,两国的相互依存程度将会不断提高,这将与双方之间的安全依赖一道,加强中俄长期友好关系的不可逆性,并使战略协作关系具有更强的双边互利性;第三,两国间的相互信任程度将在根本上决定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广度与深度。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两国关系既不可能结盟,更不会倒退,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会继续向前稳定发展。但是,中俄两国在未来20年内国际实力究竟发展如何,具有不确定性。无论是两国都强大,或是都不强大,或是一强一弱,两国关系都需要重新定位。另外,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即中俄关系的迅速升温,是由于某些国际因素的强烈刺激,具体来说,主要是对美关系的因素,一旦这一因素消失或淡化,也将对中俄关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此判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俄关系的美好前景是不容置疑的。这不仅因为两国已从双方关系的发展中吸取了经验、教训,而且更重要的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需要,同时两国也具有发展良好关系的诸多条件。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只要双方本着建立兼顾双方利益、不针对对方国家安全的合作机制。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因而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充满希望的。

最重要的是,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理念已渐入两国民心。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各自主流社会的强烈愿望。中国视俄为全方位战

略协作伙伴,俄也将中国作为最亲密的伙伴相待。两国睦邻友好、深化各领域合作是双方共同的战略选择,也是两国历届领导人的高度共识,更是两国的民意所在。中俄政治和社会稳定、领导人对双边关系高度重视是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两国相互依存、战略协作、共同发展符合双方人民的利益,也是当今国际形势和时代的要求。大力弘扬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共同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优化贸易结构、规范贸易秩序、推动经济技术合作和大项目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推向更高水平,造福于两国人民、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内容

  • 当今国际关系的新特点
  • 论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把"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总体观察,当代国际关系的变化至少有 ...

  • 世界多极化教案
  •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杨丽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国际竞争的实质,认识我国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例如,当代发展的趋势.世界多极化与单极化的斗争:培养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关注国际政治发展,采 ...

  • 中国面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 中国面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当代国际关系千变万化,形式复杂,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特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中国如何在嬗变的国际关系中左右逢源,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崛起,将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 当代国际关系脱胎于美 ...

  •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归纳与练习
  • [单元网络] [单元总结] 一.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历程 1.两极格局 (1)形成:从雅尔塔体系形成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以美苏两极为基础.5 O年代前后发展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动摇:50年代后期至80 ...

  •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及影响浅析
  •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及影响浅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增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中国必然发生质变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在国际社会中流传,别有用心者便借此大做文章,致使很多人对 ...

  • 赵剑英:社会转型与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
  • 一.社会转型与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社会背景 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像一些学者指出的,自进入近代历史以来,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勃勃生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不仅如此,我们认为,当今中国以建构社会主 ...

  • 世界多极化带来的影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两极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持续.它一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另一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它已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各种其他力量的挑战.美苏力量的相对衰落,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均衡化趋势,美国主要盟国(西欧. ...

  • 9.2世界多极化
  • [教学设计] 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政治 编写人:张广伟 审稿人:贾名布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框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一.教材分析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二框的教学 内容,主要学习当今国际政治形势的多极 ...

  •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及中国应对策略分析
  •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及中国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当前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威胁各国安全的因素.本文主要从国际形势的特点.主要国家的安全政策以及我国的应对政策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安全形势.和平与发展.机遇与挑战 东欧剧变特别苏联解体后,原有两极格局瓦解,冷战局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