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面面观
一、什么是“细节”和“细节描写”?
○ 什么是“细节”?
细节,是指文中的细小情节,或环节,是描写得很细致的细小内容,是最能表现中心的细小的地方。是对人、事物某个细微之处所作的描写,它可以是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可以是人物活动环境中的一草一木、一来一往。
细节是文学作作品中, 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单位。
◎什么是“细节描写”?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 , 对人物的细小举止行动 , 或对细小物的描写, 就叫“细节描写”。
在写人的文章里, “细节描写”一般是指对人物性格、神态、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及环境、细微习惯等具体细致的描写。
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中的重要描写方法。
对事物的描写 , 一般在事情发展最关键的地方的细小情节, 写细致、写具体。
二、细节描写的意义是什么?
○细节描写的意义。
1、细节描写, 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社会环境中, 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微末节的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有细致性、细小性、和细部性的特征。此法, 笔触周密, 细致入微;小处着眼, 工笔刻画;截取
一部, 细细勾勒。它细而不微, 如同荷叶上的露珠, 使整个荷塘闪耀着珍珠班的异彩。
2、细节描写的特点, 是对描写对象作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绘。
3、精当的细节描写, 能起到一石三鸟之作用。
例如: 《芙蓉镇》的“扫帚”这作用:它再现环境;联结时间;联结人物;暗示身份;揭示人物性格及作品主题等诸多之功用。
正如作家李准所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上, 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有着同样的作用。的确, 细节是作品最富活力的细胞, 是构成作品的基础和形象思维的基本单位, 是作家深入观察生活的入门钥匙。”
三、细节描写的九大作用。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广, 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有的细节, 可以反映人的思想品质, 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有的细节, 可以给人物性格定下基调;有的细节, 是显示人物性格的荧光屏,使人物形象富有立体感。
细节描写, 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是烘托人物心发表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法; 还起描绘典型环境等重要作用。
细节描写有利于情节的发展, 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有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从而更好地反映事物本质特征、个性特点点,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具体来说, 细节描写的作用, 有下述九个方面:
一是, 显示人物性格。
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一段生活细节,反映了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总想将包在套子里好隔绝人世, 不受外界影响。”
又如:在《孔乙已》中, 孔乙已他“唯一”的长衫, 又脏又破, 脸上一部“乱蓬蓬的胡子, ”时常夹着“伤痕”。(这个细节, 展现了孔乙已好吃懒做的性格。)
二是,推动情节发展。
如《百合花》中, 小通讯员, “我”借被子“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的细节,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可称为“跳板式”的细节。
三是,揭示文章主题。
《百合花》中“被面上撒满白色百合花”4次反复出现,结尾以此细节点题。
又如《孔乙已》, 在这四千字左右的小说里, 酒店里挂着一块板(记事牌____“备忘录”竟然出现了三次, 这是细节连用。旨在:一块薄板, 照见了孔乙已 的畸形灵魂;一块彩板, 映出了畸形社会。
四是,渲染气氛、创造典型环境。
《百合花》开头,对秋庄稼的描写, 显示出战斗前的气氛, 为人民活动, 创造了典型环境。
又如:《药》开头的描写 这静静的一夜, 正是制造出阴森可怕的气氛。
五是,标志时代的特点。
鲁迅的《药》里, 兵穿的衣服, 显示这是清末发生的故事。 六是,巧妙地展现人物的心理。
如《百合花》中, 新媳妇, 为小通讯员补衣服上破洞的细节。 七是,贯串全文, 成为情节发展的纽带。
在《百合花》中, 有几个细节, 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鲜明的个性。
八是,有的细节, 并未反映生活的本质特征, 却使文章增添生活气息、抒发情味或乡土特色。
如《社戏》中, 插入的偷罗汉豆的细节。
九是, 展现精神世界。
比如《药》, 老栓在天亮时“忽然坐起身”, 这一动作细节, 深刻地揭示了老栓的内心世界。“忽然”一词, 表现了动作的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四、细节描写的种类
把这些常用的细节概括起来, 可分为两大类:
生活细节;
情态细节。
不论生活细节或情态细节, 都要求真实、典型。
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 就可见其之重要了!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有 :
肖像细节;
行动细节;
语言细节;
心理细节;
物品细节;
景物细节;
场面细节。
五、细节描写, 要做到“四要”:细、精、真、典型
1、细节要“细”。
只有写得细, 才能细中见大,给人以启迪和教育。要认真观察, 看人物是如何动作的, 显出什么精神。细致入微, 生动感人。
2、细节要“精”。
要精心选择细节。凡与中心关系不大的细节, 一律不用。要选细节“精品”, 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
3、细节要“真”。
“真”, 即“真实”。指所描写的细节, 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出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特征。
“真实”, 是细节的生命。真实, 使人共鸣, 同中见异。
这个真实, 不一定指确实有的,但必须是一定会有的。
4、细节要“典型”
所谓“典型”, 是指所描写的细节具有代表性, 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的事物, 反映一般与全貌, 由现象揭示本质。
例如:阿Q 向吴妈求爱, 鲁迅只写了两个细节:
一是, 跪下;
二是, 说了一句:“我和你困觉。”
下跪是民族特征;“我和你困觉”这名, 符合阿Q 的地位子和个性。
六、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有4种)
细节描写的方法, 有4种:
简笔勾勒、工笔细描、侧面间接描写 、修辞描写。
1、简笔勾勒。
如《百合花》中, 写小通讯员的外貌:“高挑挑的个子”、“厚实实的肩膀”,是个挺捧的小伙子;“穿了一身洗淡了的军装, 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 稀疏插了几根树枝。”
(这里未写他的眉目传神, 只是总体地勾勒了一个英武的青年战士的形象。)
2、工笔细描。
如《百合花》中, 写新媳妇的外貌:“长得很好看, 高高的鼻梁, 弯弯的眉, 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是粗布, 倒都是新的。„„头上已硬翘翘地换了髻„„尽咬着嘴唇笑。”“还是咬着嘴唇笑„„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地向屋里瞅着。„„半晌, 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新媳妇的的肖像、服饰、神态、动作, 写得很细腻。)
3、通过侧面的间接的描写生动的细节。
《初中作文指导》第五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一例中, 写慧英吹笛的细节, 未直接描写笛声之悠扬, 而是通过6个侧面描写了笛声
引起的反应, 写出了慧英吹笛的高超技艺。
4、用修辞技巧来描写细节。
如《药》中鲁迅, 用比喻的手法, 写那些麻木不仁的围观杀人场面的群众:“„„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
(用修辞技巧, 把细节写得简练、生动)
七、 中国古代文学的吝啬鬼典型——严监生
精典细节——他, 硬是不咽气?!
《儒林外史》第六回中, 写到: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
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评}
这是《儒林外史》第六回中, 严监生临终前, 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芯, 伸着两个指头, 迟迟不肯断气, 直到了的妻子赵氏挑掉一茎, 方才一命呜呼。
这个细节, 入木三分。它深刻地揭示了严监生性格的基本特征——吝啬。
这样的细节描写 , 言简意深, 对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 均起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这个典型的细节描写中, 给人以具体、生动、形象、传神、深刻之印象。这就是细节传神。
八、各类细节〖示例〗:
〖肖像细节〗
例如:在《祝福》中, 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
〖物品细节〗
例如:在《百合花》中, 对树枝、小布片的多次描写。
〖语言细节〗
例如:在《红楼梦》中, 王熙凤在出场之前说:“我来迟了。” 〖动作细节〗
例如:在《高山下的花环》中, 雷军长甩帽的细节。人家为此编了一个顺口溜:“军长甩军帽, 每甩必不妙, 不是进班房, 就是蹲干校。”这
一动作, 是他正直品格、刚烈性格的体现。
〖心理细节〗
例如:《百合花》中, 新媳妇, 为小通讯员补衣服上破洞的细节。
九、学会运用生活细节描写
1、什么是生活细节?
生活细节是作者从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与自然界里, 选取、提炼出来的一些富有特征的事物所作的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
2、生活细节的内容:
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娱乐;社会生活中的礼仪、风俗、人物关系:自然界里的花草树木、山水星月、飞禽走兽等。作者对其中某一特定事物的具体描写, 都能构成文学作品中的细节。
3、描写生活细节的作用:
对和活细节进行恰如其分的描写, 既能形象、生动、鲜明而逼真地再现事物的特征, 有利于典型环境的创造和揭示;又能自然、贴切、细致地反映人物的习惯、意志、爱好、情绪、气质和内心活动。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个性特征的显示, 有利于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4、生活细节描写的意义:
生活细节, 是特定的时代、民族、社会、地域生活的自然产物, 是文学作品民族代、群众化、风俗化的基础这一;是使人物、情节真实可信的重要手段。
5、生活细节描写[例文]
例1、[宫中对弈]
下棋, 只是一种娱乐活动。在《李自成》中, 作者选用这一生活细节,, 进行细腻描绘 , 反复渲染, 将崇祯在内忧外困的形势下, 惶惶不可终日, 幻想反败为胜的心情和刚愎自用、自欺欺人的性格, 真切、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
例2、[猪八戒的私房肚]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 是一个引人发笑的喜剧式人物。贪嘴好吃, 是他性格的一个特征。作者通过他在寇员外举行的饯别宴会上, 边吃带偷, 囊括一空的生活细节的描写, 把他的特性, 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3、[狱中补书]
《红岩》的作者, 选取了“狱中补书”这一生活细节, 把党的负责人车耀先那种重视知识, 爱护书籍, 热爱同志, 具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与对党的事业的忠贞, 表现得感人至深, 使人物形象熠熠闪光。
十、学会运用情态细节描写
1、什么是情态细节?
情态细节 , 是指作者从社会生活和人与人的关系中, 选择人物的喜怒哀乐 , 言谈举止, 行为动作, 以及内心世界的活动等, 进行具体的、细腻的描写 , 摹其形、传其神。
2、情态细节描写的实质。
情态细节描写, 是特定的情景与矛盾冲突中, 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本质特征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渲染气的一种有力手段。
3、情态细节描写的作用。
在写作时, 借助丰富多彩的情态细节描写, 能够使人物有血有肉, 形象饱满;能够具体、形象地体现主要题思想;也能够使情节, 有声有色, 引人入胜。
4、情态细节描写的关键。
情态细节描写的, 最难的是如何写出它的准确性。
因此, 作者须从不同的人物性格出发, 随着环境、情景的差异、变化, 恰切而鲜明地写出那些细微差别。同时, 情态细节的描写应善于用墨着色, 处理好浓淡、深浅、疏密、刚柔的关系。
5、情态细节描写[例文]
例1、[阿Q 画押]
作者以幽默夸张的手法, 刻画了阿Q 时, 时而自尊自大, 时而自轻自贱的性格特征。阿Q 在处决他的行状上画押, 还要为圈儿画得不圆而懊恼;他很快又想到:“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圈呢。”于是, 他在精神上又获得了“胜利。”
例2、[曹操借人头]
在《三国演义》里, 曹操既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大阴谋家、野心家。在用人问题上, 他既能用人唯才, 打破世族门第观念, 又耍弄权术, 嫁祸于人, “借人头”就是突出的一例。作者通过这一情态细节的描写, 将曹操翻手为云, 复手为雨的奸诈性格, 揭示得淋漓尽致。
例3、[红楼梦]中的情态细节, 比比皆是。
贾宝玉被鞭挞, 林黛玉泪眼情探, 就是其中极为动人的细节描写之一。
十一、叙述、细节结合
【细节描写】从两篇佳作, 看叙述与细节的结合运用
写文章, 介绍一般情况, 需用叙述;而表情达意, 则需用细节描写 。 下面这两篇文意, 都是合理地运用了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 , 写出的佳作。何处运用概述, 何处运用细节描写 ?很值得借鉴。
◎记叙文《同志的信任》
文中, 写方志敏多用概括叙述的方法, 篇幅长;
写鲁迅用的是细节描写的方法,篇幅短。
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是本文的写作特色。
方志敏的一生, 可歌可泣。作者写他是为了突出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对鲁迅的“信任”, 故用概括叙述的方法, 来写方志敏。
文章的主旨是歌颂鲁迅, 写鲁迅时, 深入细致, 采用细节描写的方式, 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文章的中心事件, 是鲁迅收、看、转信。
文中, 第一部分, 写鲁迅“看信”——用细节描写;
第二部分,是插叙方志敏的革命事迹——用概括叙述;
第三部分, 写鲁迅完成重托,是最可信的同志——用夹叙夹议。 刻画鲁迅 ——是通过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
◎ 杨之华的《忆秋白》
文章是表现鲁迅对瞿秋白的革命友谊。
文中 , 概括叙述的地方:
1、鲁迅安然地接待我们, 又一次替我们找房子,又一次送书和笔给我们(表明鲁迅经常冒险接待瞿秋白)。
2、秋白和鲁迅在一起, 往往感觉夜太短。深刻的友谊的交谈, 从政治到文化,从实际到理论, 从希腊到莫斯科轻松, 愉快, 活泼。天亮了,彼此交换阅读写成的短文。(表明鲁瞿的友谊深厚, 情同知已。)
文中 , 细节描写的地方:
1、鲁迅看了很满意, 从他沉默的眼光和轻松的微笑里, 露出了他在检讨自已思想发展的过程, 诚意接受秋白对他的批评和鼓励, 忘记了香烟头烧着了他的手指。(表明鲁接受瞿对他的批评和鼓励的诚意。)
2、我看见鲁迅坐在火盆边烤火, 他的头发、胡子很长, 脸削瘦的历害,眼睛深陷了进去。„„他又关切地嘱咐我:“你自己也应多加小心。”(表明鲁对瞿的关切)
3、(当报登瞿被扑的消息后, 鲁知瞿不能活了。)鲁迅木然坐在那里, 一言不发, 头也抬不起来了。(表明鲁对瞿被扑的极度悲痛)
上述, 概括叙述, 介绍了鲁与瞿的友谊往来情况;
细节描写, 却深刻地刻画了这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中学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面面观
一、什么是“细节”和“细节描写”?
○ 什么是“细节”?
细节,是指文中的细小情节,或环节,是描写得很细致的细小内容,是最能表现中心的细小的地方。是对人、事物某个细微之处所作的描写,它可以是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可以是人物活动环境中的一草一木、一来一往。
细节是文学作作品中, 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单位。
◎什么是“细节描写”?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 , 对人物的细小举止行动 , 或对细小物的描写, 就叫“细节描写”。
在写人的文章里, “细节描写”一般是指对人物性格、神态、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及环境、细微习惯等具体细致的描写。
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中的重要描写方法。
对事物的描写 , 一般在事情发展最关键的地方的细小情节, 写细致、写具体。
二、细节描写的意义是什么?
○细节描写的意义。
1、细节描写, 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社会环境中, 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微末节的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有细致性、细小性、和细部性的特征。此法, 笔触周密, 细致入微;小处着眼, 工笔刻画;截取
一部, 细细勾勒。它细而不微, 如同荷叶上的露珠, 使整个荷塘闪耀着珍珠班的异彩。
2、细节描写的特点, 是对描写对象作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绘。
3、精当的细节描写, 能起到一石三鸟之作用。
例如: 《芙蓉镇》的“扫帚”这作用:它再现环境;联结时间;联结人物;暗示身份;揭示人物性格及作品主题等诸多之功用。
正如作家李准所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上, 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有着同样的作用。的确, 细节是作品最富活力的细胞, 是构成作品的基础和形象思维的基本单位, 是作家深入观察生活的入门钥匙。”
三、细节描写的九大作用。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广, 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有的细节, 可以反映人的思想品质, 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有的细节, 可以给人物性格定下基调;有的细节, 是显示人物性格的荧光屏,使人物形象富有立体感。
细节描写, 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是烘托人物心发表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法; 还起描绘典型环境等重要作用。
细节描写有利于情节的发展, 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有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从而更好地反映事物本质特征、个性特点点,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具体来说, 细节描写的作用, 有下述九个方面:
一是, 显示人物性格。
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一段生活细节,反映了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总想将包在套子里好隔绝人世, 不受外界影响。”
又如:在《孔乙已》中, 孔乙已他“唯一”的长衫, 又脏又破, 脸上一部“乱蓬蓬的胡子, ”时常夹着“伤痕”。(这个细节, 展现了孔乙已好吃懒做的性格。)
二是,推动情节发展。
如《百合花》中, 小通讯员, “我”借被子“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的细节,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可称为“跳板式”的细节。
三是,揭示文章主题。
《百合花》中“被面上撒满白色百合花”4次反复出现,结尾以此细节点题。
又如《孔乙已》, 在这四千字左右的小说里, 酒店里挂着一块板(记事牌____“备忘录”竟然出现了三次, 这是细节连用。旨在:一块薄板, 照见了孔乙已 的畸形灵魂;一块彩板, 映出了畸形社会。
四是,渲染气氛、创造典型环境。
《百合花》开头,对秋庄稼的描写, 显示出战斗前的气氛, 为人民活动, 创造了典型环境。
又如:《药》开头的描写 这静静的一夜, 正是制造出阴森可怕的气氛。
五是,标志时代的特点。
鲁迅的《药》里, 兵穿的衣服, 显示这是清末发生的故事。 六是,巧妙地展现人物的心理。
如《百合花》中, 新媳妇, 为小通讯员补衣服上破洞的细节。 七是,贯串全文, 成为情节发展的纽带。
在《百合花》中, 有几个细节, 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鲜明的个性。
八是,有的细节, 并未反映生活的本质特征, 却使文章增添生活气息、抒发情味或乡土特色。
如《社戏》中, 插入的偷罗汉豆的细节。
九是, 展现精神世界。
比如《药》, 老栓在天亮时“忽然坐起身”, 这一动作细节, 深刻地揭示了老栓的内心世界。“忽然”一词, 表现了动作的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四、细节描写的种类
把这些常用的细节概括起来, 可分为两大类:
生活细节;
情态细节。
不论生活细节或情态细节, 都要求真实、典型。
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 就可见其之重要了!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有 :
肖像细节;
行动细节;
语言细节;
心理细节;
物品细节;
景物细节;
场面细节。
五、细节描写, 要做到“四要”:细、精、真、典型
1、细节要“细”。
只有写得细, 才能细中见大,给人以启迪和教育。要认真观察, 看人物是如何动作的, 显出什么精神。细致入微, 生动感人。
2、细节要“精”。
要精心选择细节。凡与中心关系不大的细节, 一律不用。要选细节“精品”, 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
3、细节要“真”。
“真”, 即“真实”。指所描写的细节, 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出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特征。
“真实”, 是细节的生命。真实, 使人共鸣, 同中见异。
这个真实, 不一定指确实有的,但必须是一定会有的。
4、细节要“典型”
所谓“典型”, 是指所描写的细节具有代表性, 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的事物, 反映一般与全貌, 由现象揭示本质。
例如:阿Q 向吴妈求爱, 鲁迅只写了两个细节:
一是, 跪下;
二是, 说了一句:“我和你困觉。”
下跪是民族特征;“我和你困觉”这名, 符合阿Q 的地位子和个性。
六、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有4种)
细节描写的方法, 有4种:
简笔勾勒、工笔细描、侧面间接描写 、修辞描写。
1、简笔勾勒。
如《百合花》中, 写小通讯员的外貌:“高挑挑的个子”、“厚实实的肩膀”,是个挺捧的小伙子;“穿了一身洗淡了的军装, 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 稀疏插了几根树枝。”
(这里未写他的眉目传神, 只是总体地勾勒了一个英武的青年战士的形象。)
2、工笔细描。
如《百合花》中, 写新媳妇的外貌:“长得很好看, 高高的鼻梁, 弯弯的眉, 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是粗布, 倒都是新的。„„头上已硬翘翘地换了髻„„尽咬着嘴唇笑。”“还是咬着嘴唇笑„„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地向屋里瞅着。„„半晌, 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新媳妇的的肖像、服饰、神态、动作, 写得很细腻。)
3、通过侧面的间接的描写生动的细节。
《初中作文指导》第五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一例中, 写慧英吹笛的细节, 未直接描写笛声之悠扬, 而是通过6个侧面描写了笛声
引起的反应, 写出了慧英吹笛的高超技艺。
4、用修辞技巧来描写细节。
如《药》中鲁迅, 用比喻的手法, 写那些麻木不仁的围观杀人场面的群众:“„„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
(用修辞技巧, 把细节写得简练、生动)
七、 中国古代文学的吝啬鬼典型——严监生
精典细节——他, 硬是不咽气?!
《儒林外史》第六回中, 写到: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
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评}
这是《儒林外史》第六回中, 严监生临终前, 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芯, 伸着两个指头, 迟迟不肯断气, 直到了的妻子赵氏挑掉一茎, 方才一命呜呼。
这个细节, 入木三分。它深刻地揭示了严监生性格的基本特征——吝啬。
这样的细节描写 , 言简意深, 对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 均起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这个典型的细节描写中, 给人以具体、生动、形象、传神、深刻之印象。这就是细节传神。
八、各类细节〖示例〗:
〖肖像细节〗
例如:在《祝福》中, 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
〖物品细节〗
例如:在《百合花》中, 对树枝、小布片的多次描写。
〖语言细节〗
例如:在《红楼梦》中, 王熙凤在出场之前说:“我来迟了。” 〖动作细节〗
例如:在《高山下的花环》中, 雷军长甩帽的细节。人家为此编了一个顺口溜:“军长甩军帽, 每甩必不妙, 不是进班房, 就是蹲干校。”这
一动作, 是他正直品格、刚烈性格的体现。
〖心理细节〗
例如:《百合花》中, 新媳妇, 为小通讯员补衣服上破洞的细节。
九、学会运用生活细节描写
1、什么是生活细节?
生活细节是作者从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与自然界里, 选取、提炼出来的一些富有特征的事物所作的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
2、生活细节的内容:
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娱乐;社会生活中的礼仪、风俗、人物关系:自然界里的花草树木、山水星月、飞禽走兽等。作者对其中某一特定事物的具体描写, 都能构成文学作品中的细节。
3、描写生活细节的作用:
对和活细节进行恰如其分的描写, 既能形象、生动、鲜明而逼真地再现事物的特征, 有利于典型环境的创造和揭示;又能自然、贴切、细致地反映人物的习惯、意志、爱好、情绪、气质和内心活动。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个性特征的显示, 有利于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4、生活细节描写的意义:
生活细节, 是特定的时代、民族、社会、地域生活的自然产物, 是文学作品民族代、群众化、风俗化的基础这一;是使人物、情节真实可信的重要手段。
5、生活细节描写[例文]
例1、[宫中对弈]
下棋, 只是一种娱乐活动。在《李自成》中, 作者选用这一生活细节,, 进行细腻描绘 , 反复渲染, 将崇祯在内忧外困的形势下, 惶惶不可终日, 幻想反败为胜的心情和刚愎自用、自欺欺人的性格, 真切、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
例2、[猪八戒的私房肚]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 是一个引人发笑的喜剧式人物。贪嘴好吃, 是他性格的一个特征。作者通过他在寇员外举行的饯别宴会上, 边吃带偷, 囊括一空的生活细节的描写, 把他的特性, 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3、[狱中补书]
《红岩》的作者, 选取了“狱中补书”这一生活细节, 把党的负责人车耀先那种重视知识, 爱护书籍, 热爱同志, 具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与对党的事业的忠贞, 表现得感人至深, 使人物形象熠熠闪光。
十、学会运用情态细节描写
1、什么是情态细节?
情态细节 , 是指作者从社会生活和人与人的关系中, 选择人物的喜怒哀乐 , 言谈举止, 行为动作, 以及内心世界的活动等, 进行具体的、细腻的描写 , 摹其形、传其神。
2、情态细节描写的实质。
情态细节描写, 是特定的情景与矛盾冲突中, 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本质特征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渲染气的一种有力手段。
3、情态细节描写的作用。
在写作时, 借助丰富多彩的情态细节描写, 能够使人物有血有肉, 形象饱满;能够具体、形象地体现主要题思想;也能够使情节, 有声有色, 引人入胜。
4、情态细节描写的关键。
情态细节描写的, 最难的是如何写出它的准确性。
因此, 作者须从不同的人物性格出发, 随着环境、情景的差异、变化, 恰切而鲜明地写出那些细微差别。同时, 情态细节的描写应善于用墨着色, 处理好浓淡、深浅、疏密、刚柔的关系。
5、情态细节描写[例文]
例1、[阿Q 画押]
作者以幽默夸张的手法, 刻画了阿Q 时, 时而自尊自大, 时而自轻自贱的性格特征。阿Q 在处决他的行状上画押, 还要为圈儿画得不圆而懊恼;他很快又想到:“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圈呢。”于是, 他在精神上又获得了“胜利。”
例2、[曹操借人头]
在《三国演义》里, 曹操既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大阴谋家、野心家。在用人问题上, 他既能用人唯才, 打破世族门第观念, 又耍弄权术, 嫁祸于人, “借人头”就是突出的一例。作者通过这一情态细节的描写, 将曹操翻手为云, 复手为雨的奸诈性格, 揭示得淋漓尽致。
例3、[红楼梦]中的情态细节, 比比皆是。
贾宝玉被鞭挞, 林黛玉泪眼情探, 就是其中极为动人的细节描写之一。
十一、叙述、细节结合
【细节描写】从两篇佳作, 看叙述与细节的结合运用
写文章, 介绍一般情况, 需用叙述;而表情达意, 则需用细节描写 。 下面这两篇文意, 都是合理地运用了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 , 写出的佳作。何处运用概述, 何处运用细节描写 ?很值得借鉴。
◎记叙文《同志的信任》
文中, 写方志敏多用概括叙述的方法, 篇幅长;
写鲁迅用的是细节描写的方法,篇幅短。
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是本文的写作特色。
方志敏的一生, 可歌可泣。作者写他是为了突出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对鲁迅的“信任”, 故用概括叙述的方法, 来写方志敏。
文章的主旨是歌颂鲁迅, 写鲁迅时, 深入细致, 采用细节描写的方式, 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文章的中心事件, 是鲁迅收、看、转信。
文中, 第一部分, 写鲁迅“看信”——用细节描写;
第二部分,是插叙方志敏的革命事迹——用概括叙述;
第三部分, 写鲁迅完成重托,是最可信的同志——用夹叙夹议。 刻画鲁迅 ——是通过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
◎ 杨之华的《忆秋白》
文章是表现鲁迅对瞿秋白的革命友谊。
文中 , 概括叙述的地方:
1、鲁迅安然地接待我们, 又一次替我们找房子,又一次送书和笔给我们(表明鲁迅经常冒险接待瞿秋白)。
2、秋白和鲁迅在一起, 往往感觉夜太短。深刻的友谊的交谈, 从政治到文化,从实际到理论, 从希腊到莫斯科轻松, 愉快, 活泼。天亮了,彼此交换阅读写成的短文。(表明鲁瞿的友谊深厚, 情同知已。)
文中 , 细节描写的地方:
1、鲁迅看了很满意, 从他沉默的眼光和轻松的微笑里, 露出了他在检讨自已思想发展的过程, 诚意接受秋白对他的批评和鼓励, 忘记了香烟头烧着了他的手指。(表明鲁接受瞿对他的批评和鼓励的诚意。)
2、我看见鲁迅坐在火盆边烤火, 他的头发、胡子很长, 脸削瘦的历害,眼睛深陷了进去。„„他又关切地嘱咐我:“你自己也应多加小心。”(表明鲁对瞿的关切)
3、(当报登瞿被扑的消息后, 鲁知瞿不能活了。)鲁迅木然坐在那里, 一言不发, 头也抬不起来了。(表明鲁对瞿被扑的极度悲痛)
上述, 概括叙述, 介绍了鲁与瞿的友谊往来情况;
细节描写, 却深刻地刻画了这对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