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跳闸的原因分析

电容器跳闸的原因分析

110 kV张河变电站10 kV母线开口三角保护出现单相接地信号,大约1 s后,电容器速断保护动作,当检修人员赶到现场,发现第一组电容器的外壳已明显鼓肚、变形。分析了引起事故导致电容器速断跳闸的原因,并对配套设备加以改进,增加必要的保护装置,使无功补偿装置顺利运行。

1

1.1

并联电容器一次原理接线图

图1 一次原理接线图

该变电站补偿电容5000 kvar,分4组自动投切,一次原理接线图如图1所示,每组电容器容量1250 kvar,电容器型号为BAM11-1250-3W,电抗器接于电源侧。4组电容器安装一套总保护装置:保护配置速断、过流、过压、失压等保护。电容器内部故障保护设置内熔丝。配套设备包括:投切电容器为真空断路器,安装于10 kV中置柜内,各分组为真空交流接触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安装于电容器母线上,电压互感器TV并接于电容器首、末两端,中性点与电容器中性点相连,一次线圈做放电用铁芯电抗器接于电源侧,电抗率为6%。

1.2 电容器组故障分析

电容器组采用常用的星型接线方式,三相共体外壳接于同一铁框架,框架接地。电容器内部结构为多个元件并联的四串结构,并设置内熔丝保护,检修人员与厂家人员对损坏的电容器进行解剖,发现受损电容器的A、B相内熔丝均熔断了两根,外包封破裂,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一相熔丝熔断两根后,造成外包封损伤,在外包封受伤的情况下,长期运行发展成对壳击穿,并发展成单相接地。由于单相接地呈不稳定电弧接地,使健全相产生过电压而另一相也有两熔丝熔断,外包封受伤致使在过电压作用下发展成对壳击穿,由此形成相间短路,尽管保护可靠动作,但巨大的短路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仍对电容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使电容器外壳严重变形。

这起事故主要是内熔丝熔断未被发现而造成,引起内熔丝熔断的原因是电容器的过电流,

而过电压和高次谐波都可能造成电容器的过电流,由于电容器组的总保护设置过压保护,自动投切装置按电压和功率因数投切,因此由于系统异常,造成过电压引起内熔丝熔断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由于电容器投切频繁,尽管装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分合闸引起的过电压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操作过电压的累积效应可能对电容器造成损坏,引起内熔丝熔断。 张河变线路上还有一些小型化工厂、铸造厂等工业用户,尽管每户产生的谐波很少,但可以汇集成较大的谐波电流馈入电网,使电网的谐波水平升高,影响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由于此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电抗率为6%的串联电抗器,6%的电抗率虽然能对5次及以上谐波有抑制作用,但在3次谐波下使串联电抗器与补偿电容器的阻抗成容性,出现谐波电流放大现象,使电容器过负荷。尽管母线上以5次谐波为主,3次谐波含量不是很高,而装设电容器后,容性阻抗将原有的3次谐波含量放大,可能造成内熔丝熔断。由于总保护按四组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倍整定,而4组电容器全部投入的情况极少。当某一段时间内谐波含量偏高时,总过流保护不能动作,造成某相内熔丝熔断,而内熔丝熔断后不能被及时发现,导致事故扩大,造成速断跳闸。

从保护配置来看,电容器内部故障的保护只设置内熔丝保护,而并未设置导致事故扩大的后备保护——不平衡电压保护,使内熔丝熔断后不能及时发现,造成速断跳闸事故,因此,保护配置不完善是造成电容器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

另外,不定期测量电容量也是造成事故扩大的原因之一。由于电容器内部装置最直接的反应是电容量的变化,而电容量测量手段落后,进行电容器电容量的测量时,需采用拆除连接线的测量方法,不仅测量麻烦而且可能因拆装连接线导致套管受力而发生套管漏油的故障。因此,自投入运行以来检修人员从未进行过电容量测量,而又未设置反应电容器内部故障的保护,当内部个别内熔丝熔断时,无法及时发现,造成事故扩大。

2 改进措施

2.1 在各分组回路中安装过负荷保护

由于过流保护根据4组电容器全部投入时整定,对分组谐波电流放大造成的过流现象反应迟钝,甚至不反应,因此,在各分组回路安装过负荷保护,由于交流接触器只能开断正常情况下的负荷电流,不能开断故障电流,将交流接触器更换为ZN-28型真空断路器,在谐波含量高时,作用于跳闸,避免谐波对电容器造成损坏和内熔丝熔断。

2.2 在各分组回路安装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当电容器某相内熔丝熔断时,容抗发生变化,与其他两相容抗不等,

造成故障相与健全

相电压不平衡。于是,在各分组回路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开口三角处安装一只低整定值的电压继电器,当一相内熔丝熔断时,在开口三角处出现不平衡电压,发出报警信号,此装置能准确反映电容器内部故障,且不受系统接地和系统不平衡电压的影响,及时将受伤的电容器退出运行。

2.3 定期测量电容量

针对电容量测量困难,购置了先进的测量设备,采用全自动电容电桥定期测量电容器组,单台电容器的电容量,不需拆连接线,测量简便快捷,准确可靠。检修人员定期进行电容量测量,当电容器某一相个别内熔丝熔断后,电容量将发生变化,当测得电容量减少,超过3%时,及时将受伤的电容器退出运行。

3 结束语

设计和维护等方面的疏忽都可能对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因此,配置完善的保护,定期测量电容量,防微杜渐,才能减少甚至避免电容器事故扩大,提高电容器的可用率,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电容器跳闸的原因分析

110 kV张河变电站10 kV母线开口三角保护出现单相接地信号,大约1 s后,电容器速断保护动作,当检修人员赶到现场,发现第一组电容器的外壳已明显鼓肚、变形。分析了引起事故导致电容器速断跳闸的原因,并对配套设备加以改进,增加必要的保护装置,使无功补偿装置顺利运行。

1

1.1

并联电容器一次原理接线图

图1 一次原理接线图

该变电站补偿电容5000 kvar,分4组自动投切,一次原理接线图如图1所示,每组电容器容量1250 kvar,电容器型号为BAM11-1250-3W,电抗器接于电源侧。4组电容器安装一套总保护装置:保护配置速断、过流、过压、失压等保护。电容器内部故障保护设置内熔丝。配套设备包括:投切电容器为真空断路器,安装于10 kV中置柜内,各分组为真空交流接触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安装于电容器母线上,电压互感器TV并接于电容器首、末两端,中性点与电容器中性点相连,一次线圈做放电用铁芯电抗器接于电源侧,电抗率为6%。

1.2 电容器组故障分析

电容器组采用常用的星型接线方式,三相共体外壳接于同一铁框架,框架接地。电容器内部结构为多个元件并联的四串结构,并设置内熔丝保护,检修人员与厂家人员对损坏的电容器进行解剖,发现受损电容器的A、B相内熔丝均熔断了两根,外包封破裂,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一相熔丝熔断两根后,造成外包封损伤,在外包封受伤的情况下,长期运行发展成对壳击穿,并发展成单相接地。由于单相接地呈不稳定电弧接地,使健全相产生过电压而另一相也有两熔丝熔断,外包封受伤致使在过电压作用下发展成对壳击穿,由此形成相间短路,尽管保护可靠动作,但巨大的短路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仍对电容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使电容器外壳严重变形。

这起事故主要是内熔丝熔断未被发现而造成,引起内熔丝熔断的原因是电容器的过电流,

而过电压和高次谐波都可能造成电容器的过电流,由于电容器组的总保护设置过压保护,自动投切装置按电压和功率因数投切,因此由于系统异常,造成过电压引起内熔丝熔断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由于电容器投切频繁,尽管装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分合闸引起的过电压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操作过电压的累积效应可能对电容器造成损坏,引起内熔丝熔断。 张河变线路上还有一些小型化工厂、铸造厂等工业用户,尽管每户产生的谐波很少,但可以汇集成较大的谐波电流馈入电网,使电网的谐波水平升高,影响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由于此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电抗率为6%的串联电抗器,6%的电抗率虽然能对5次及以上谐波有抑制作用,但在3次谐波下使串联电抗器与补偿电容器的阻抗成容性,出现谐波电流放大现象,使电容器过负荷。尽管母线上以5次谐波为主,3次谐波含量不是很高,而装设电容器后,容性阻抗将原有的3次谐波含量放大,可能造成内熔丝熔断。由于总保护按四组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倍整定,而4组电容器全部投入的情况极少。当某一段时间内谐波含量偏高时,总过流保护不能动作,造成某相内熔丝熔断,而内熔丝熔断后不能被及时发现,导致事故扩大,造成速断跳闸。

从保护配置来看,电容器内部故障的保护只设置内熔丝保护,而并未设置导致事故扩大的后备保护——不平衡电压保护,使内熔丝熔断后不能及时发现,造成速断跳闸事故,因此,保护配置不完善是造成电容器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

另外,不定期测量电容量也是造成事故扩大的原因之一。由于电容器内部装置最直接的反应是电容量的变化,而电容量测量手段落后,进行电容器电容量的测量时,需采用拆除连接线的测量方法,不仅测量麻烦而且可能因拆装连接线导致套管受力而发生套管漏油的故障。因此,自投入运行以来检修人员从未进行过电容量测量,而又未设置反应电容器内部故障的保护,当内部个别内熔丝熔断时,无法及时发现,造成事故扩大。

2 改进措施

2.1 在各分组回路中安装过负荷保护

由于过流保护根据4组电容器全部投入时整定,对分组谐波电流放大造成的过流现象反应迟钝,甚至不反应,因此,在各分组回路安装过负荷保护,由于交流接触器只能开断正常情况下的负荷电流,不能开断故障电流,将交流接触器更换为ZN-28型真空断路器,在谐波含量高时,作用于跳闸,避免谐波对电容器造成损坏和内熔丝熔断。

2.2 在各分组回路安装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当电容器某相内熔丝熔断时,容抗发生变化,与其他两相容抗不等,

造成故障相与健全

相电压不平衡。于是,在各分组回路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开口三角处安装一只低整定值的电压继电器,当一相内熔丝熔断时,在开口三角处出现不平衡电压,发出报警信号,此装置能准确反映电容器内部故障,且不受系统接地和系统不平衡电压的影响,及时将受伤的电容器退出运行。

2.3 定期测量电容量

针对电容量测量困难,购置了先进的测量设备,采用全自动电容电桥定期测量电容器组,单台电容器的电容量,不需拆连接线,测量简便快捷,准确可靠。检修人员定期进行电容量测量,当电容器某一相个别内熔丝熔断后,电容量将发生变化,当测得电容量减少,超过3%时,及时将受伤的电容器退出运行。

3 结束语

设计和维护等方面的疏忽都可能对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因此,配置完善的保护,定期测量电容量,防微杜渐,才能减少甚至避免电容器事故扩大,提高电容器的可用率,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相关内容

  • 交流混入直流引起开关跳闸原因分析
  • 交流混入直流引起开关跳闸的原因分析 姓名:李志刚 单位:宁夏宁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灵州电厂 日期:2011.11.24 交流混入直流引起开关跳闸的原因分析 李志刚 宁夏宁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灵州电厂 [摘要]针对近期我厂发生的一起交流混入直流引起启备变跳闸事故,对交流混入直流引起高压开关跳闸的原因进行了 ...

  • 变配电站继电保护
  • 变配电站继电保护 一.变配电站继电保护 1)变配电站继电保护的作用:变配电站继电保护能够在变配电站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等)和出现不正常现象时(过负荷.过电压.低电压.低周波.瓦斯.超温.控制与测量回路断线等),迅速有选择性发出跳闸命令将故障切除或发出报警,从而减少故障造成 ...

  • 广东电力系统调度术语
  • 1 广东电力系统调度术语 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 2007 年10 月 2 总 则 为规范广东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业务工作,保障广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 调度术语. 本调度术语适用于广东电力系统.广东电网公司各级调度机构.生产运行单位以及接受 广东电网公司各级调度机构调度管辖的发电厂,在生产运行 ...

  • 调控人员继电保护培训教材
  • 调控人员继电保护培训教材 目录 一.继电保护基本原理........................................................................................................... 2 1.电力系统故障的基本特征. ...

  • 第六篇低压配电装置运行规程
  • 第六篇 低压配电装置运行规程 第一章 低压开关柜 第1条 低压配电盘.配电箱应有清晰的设备名称和编号,配电柜内及设备应清扫干净. 第2条 低压配电装置的各级电源保险.电缆.盘上的开关.刀闸,应标明其编号或回路名称. 第3条 动力箱.端子箱及各类配电箱内接线应整齐,螺丝应紧固无松动,刀闸盖齐全无脱落. ...

  • 变电站基础知识
  • 变 电 站 基 础 知 识 1.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 kV),3 kV.6 kV.10 kV.20 kV.35 kV .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 ...

  • 变配电站继电保护及综合自动化基本知识
  • 变配电站继电保护及综合自动化基本知识 1.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 kV ),3 kV .6 kV .10 kV .20 kV .35 kV .66 kV .110 kV .220 kV .330 kV .500 kV .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

  • 电容器知识点总结
  • 电容器知识点总结: 1.基础知识 1) 电容器上的电压升高过程是电容器中电场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从电源吸 收能量. 2) 在较低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上串联电容器补偿主要用于调压. 3) 在较高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上串联电容器主要是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4) 当母线电压下降时,并联在母线上的 ...

  • 电力系统线路故障的处理方法
  • 线路故障 输电线路因其面广量大,以及受环境.气候等外部影响大等因素的存在,因而具有很高的故障概率,线路跳闸事故是变电所发生率最高的输变电事故.线路故障一般有单相接地.相间短路.两相接地短路等多种形态,其中以单相接地最为频繁,有统计表明,该类故障占全部线路故障的95%以上. 连接于线路上的设备如线路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