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实施销货业务截止测试,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销货业务的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答:正确。理由:截止测试是为了证实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业务活动是否记入适当的期间,以及是否存在跨期事项而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2、存货期末盘点是被审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但注册会计师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答:错误。理由:存货期末盘点属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所承担的责任,审计人员不负其责。
3、对大规模企业而言,企业内部各个部分都可填列请购单。为了加强控制,企业的请购单位应当连续编号。
答:错误。理由:不一定,由于企业内多个部门都可以填列请购单,不变事先统一编号,但每个单位的请购单应该首先编号。
4、固定资产的保险和维护保养制度不属于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
答:错误。理由:固定资产的保险和维护保养制度是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
5、对大额逾期应收账款如果无法获取询证函回函,则注册会计师应了解大额应收账款客户的信用情况。
答:错误。理由:审查与销货有关的订单、发票及发运凭证等文件是应收账款函证的常用替代程序。
6、被审计单位永续盘存记录应由存储部门负责。
答:错误。理由:不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永续盘存记录应由财务部门负责。
简答题
1、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其未经审计的有关会计报表项目金额如下(单位:人民币万元):
要求:
(1)如果以资产总额、净资产(股东权益)、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法,并假定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固定百分比数值分别为0.5%、1%、0.5%和5%,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计算确定XYZ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请列示计算过程)。
(2)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3)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1)计算确定XYZ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审计重要性水平 资产重要性水平=180 000*0.5%=900万元 净资产重要性水平=88000*1%=880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重要性水平=240000*0.5%=1200万元 利润总额重要性水平=36000*5%=1 800万元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水平选择最低的,为880万元。 (2)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前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
也就是说,中央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3)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反之,重要性水平越高,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少。
2、一般而言,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都将运用分析程序。简述分析程序在审计各个阶段的用途及性质。
答:一、用作风险评估程序。这一阶段运用分析程序的目的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点在哪儿,分析程序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
二、用作实质性程序,也就是实质性分析程序。这一阶段结合细节测试或单独使用分析程序主要就是为了查出重大错报了; 三、用于总体复核。这一阶段运用分析程序是为了证实得出的审计结论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相一致。
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运用分析程序是强制要求。
综合题
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该公司2011年度未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行为,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2011年度合并会计报表附注的部分内容如下(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固定资产原价和累计折旧项目附注
要求:假定上述附注内容中的年初数和上年比较数均已审定无误,你作为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请运用专业判断,必要时运用分析程序的方法,分别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土地不提折旧的要求相悖;二是“固定资产原价-房屋及建筑物”的本年减少数为21万元,小于“累计折旧-房屋及建筑物”的本年减少数(31万元)。而根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考虑固
定资产净残值率这一因素,即便这些减少的房屋及建筑物已提足折旧,其累计折旧数也应小于相应的固定资产原价。
1、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实施销货业务截止测试,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销货业务的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答:正确。理由:截止测试是为了证实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业务活动是否记入适当的期间,以及是否存在跨期事项而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2、存货期末盘点是被审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但注册会计师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答:错误。理由:存货期末盘点属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所承担的责任,审计人员不负其责。
3、对大规模企业而言,企业内部各个部分都可填列请购单。为了加强控制,企业的请购单位应当连续编号。
答:错误。理由:不一定,由于企业内多个部门都可以填列请购单,不变事先统一编号,但每个单位的请购单应该首先编号。
4、固定资产的保险和维护保养制度不属于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
答:错误。理由:固定资产的保险和维护保养制度是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
5、对大额逾期应收账款如果无法获取询证函回函,则注册会计师应了解大额应收账款客户的信用情况。
答:错误。理由:审查与销货有关的订单、发票及发运凭证等文件是应收账款函证的常用替代程序。
6、被审计单位永续盘存记录应由存储部门负责。
答:错误。理由:不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永续盘存记录应由财务部门负责。
简答题
1、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其未经审计的有关会计报表项目金额如下(单位:人民币万元):
要求:
(1)如果以资产总额、净资产(股东权益)、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法,并假定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固定百分比数值分别为0.5%、1%、0.5%和5%,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计算确定XYZ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请列示计算过程)。
(2)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3)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1)计算确定XYZ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审计重要性水平 资产重要性水平=180 000*0.5%=900万元 净资产重要性水平=88000*1%=880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重要性水平=240000*0.5%=1200万元 利润总额重要性水平=36000*5%=1 800万元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水平选择最低的,为880万元。 (2)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前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
也就是说,中央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3)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反之,重要性水平越高,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少。
2、一般而言,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都将运用分析程序。简述分析程序在审计各个阶段的用途及性质。
答:一、用作风险评估程序。这一阶段运用分析程序的目的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点在哪儿,分析程序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
二、用作实质性程序,也就是实质性分析程序。这一阶段结合细节测试或单独使用分析程序主要就是为了查出重大错报了; 三、用于总体复核。这一阶段运用分析程序是为了证实得出的审计结论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相一致。
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运用分析程序是强制要求。
综合题
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该公司2011年度未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行为,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2011年度合并会计报表附注的部分内容如下(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固定资产原价和累计折旧项目附注
要求:假定上述附注内容中的年初数和上年比较数均已审定无误,你作为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请运用专业判断,必要时运用分析程序的方法,分别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土地不提折旧的要求相悖;二是“固定资产原价-房屋及建筑物”的本年减少数为21万元,小于“累计折旧-房屋及建筑物”的本年减少数(31万元)。而根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考虑固
定资产净残值率这一因素,即便这些减少的房屋及建筑物已提足折旧,其累计折旧数也应小于相应的固定资产原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