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 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 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很多学生的家中都有了计算机, 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上网与打游戏, 对于计算机系统也只能从自己可以看到的来理解, 认识比较片面,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 系统地认识计算机系统。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要求学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 这些术语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 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通过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 使之逐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的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存储器的单位及其换算。

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

(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RAM 与ROM 的区别及其作用, 以及存储的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

(4)了解软件的分类, 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 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 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专业述语、名词和概念, 其中很多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内容不一致。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建构主义理论, 设计教学情境和活动, 通过展示计算机实物和观察活动, 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体验, 认识所学内容, 掌握专业词汇, 理解概念, 自主归纳总结出系统结构图,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 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先用简短的语言引入新课, 通过实物展示和学生的讨论活动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渗透计算机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的概念, 引导学生自我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从" 计算机只有硬件不能工作" 引出软件系统的组成。最后归纳出一个完整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并小结。

2.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 信息处理是经过了五个过程的, 同学们还记得是哪五个过程吗? [设问导入]大家都知道, 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 计算机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那么, 大家知道为什么计算机能处理这些信息呢?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是什么? 上一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后任务, 请同学们了解一下电脑装机的过程, 有没有同学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个过程呢? 老师这里有一张装机配置表,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张表。(投影表①)

[过渡]"硬件" 和" 软件" 这两个词我们经常听到, 那么他们到底

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硬件。 学生回答, 巩固旧知识

[学生回答]先选择主板、CPU 、显卡、硬盘等, 帮我装机的人就把它们连接起来, 然后就装Windows XP和一些常用的软件。

设计情景, 引发学生兴趣。

硬件系统 [投影] 硬件:计算机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

[讲授]

1.中央处理器(CPU):它是计算机的心脏, 影响着整台机器的速度。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件组成。运算器:是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部件。控制器:是负责指挥、控制计算机工作的部件。

2.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统称为存储器。它是存储指令和数据的部件。

3.输入设备:它是人与计算机的桥梁, 把信息送入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摄像头、手写板等。

4.输出设备:它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展现在我们眼前。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设问]为什么我们对硬件系统这样分类呢? 原来, 这是根据他们的功能来划分的。我们试着对实物来研究讨论一下, 看看是不是这样?

[实物展示]打开一台计算机的主机, 让学生分组观察。

[讨论、练习] "物以类聚分分看": 4人小组讨论, 并完成填写表①打了★的硬件的" 硬件类型", 要求能说出划分的根据。

分组观察。

分组讨论, 完成练习。 通过图解, 讲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改变学生定性思维。(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机系统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五部分组成。)

让学生在实物观察、小组协作中获取知识, 在愉快中自主学习。 存储器 [设问过渡] 刚才在实物观察中, 大家都明确了这块是内存, 这块是硬盘, 它们都属于存储器, 但大家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还有其它哪些存储器吗?

[投影、讲授]

[设问] 大家知道怎样去衡量存储器的存储空间大小吗?

[投影、讲授]

[学生回答]"兆" 等

用图解讲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软件系统 [设问]同学们用过哪些软件呢, 这些软件的作用是什么, 它们是怎样分类的呢?

[投影、讲解]

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经验回答所认识的软件。 用图解讲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计算机系统 [过渡]一台计算机, 如果只有硬件或者只有软件, 都是无法工作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把硬件和软件组合起来。

[投影]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份组成。 组合前面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内容。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归纳]

1.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实际设备的总称。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2.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数据和有关资料。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其中Windows XP就是系统软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完成的。硬件和软件互相配合, 计算机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归纳并强化记忆。 培养学生自己总结的习惯与能力, 使知识在主动记忆中得到强化。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 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 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很多学生的家中都有了计算机, 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上网与打游戏, 对于计算机系统也只能从自己可以看到的来理解, 认识比较片面,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 系统地认识计算机系统。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要求学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 这些术语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 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通过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 使之逐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的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存储器的单位及其换算。

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

(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RAM 与ROM 的区别及其作用, 以及存储的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

(4)了解软件的分类, 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 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 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 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专业述语、名词和概念, 其中很多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内容不一致。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建构主义理论, 设计教学情境和活动, 通过展示计算机实物和观察活动, 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体验, 认识所学内容, 掌握专业词汇, 理解概念, 自主归纳总结出系统结构图,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 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先用简短的语言引入新课, 通过实物展示和学生的讨论活动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渗透计算机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的概念, 引导学生自我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从" 计算机只有硬件不能工作" 引出软件系统的组成。最后归纳出一个完整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并小结。

2.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 信息处理是经过了五个过程的, 同学们还记得是哪五个过程吗? [设问导入]大家都知道, 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 计算机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那么, 大家知道为什么计算机能处理这些信息呢?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是什么? 上一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后任务, 请同学们了解一下电脑装机的过程, 有没有同学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个过程呢? 老师这里有一张装机配置表,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张表。(投影表①)

[过渡]"硬件" 和" 软件" 这两个词我们经常听到, 那么他们到底

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硬件。 学生回答, 巩固旧知识

[学生回答]先选择主板、CPU 、显卡、硬盘等, 帮我装机的人就把它们连接起来, 然后就装Windows XP和一些常用的软件。

设计情景, 引发学生兴趣。

硬件系统 [投影] 硬件:计算机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

[讲授]

1.中央处理器(CPU):它是计算机的心脏, 影响着整台机器的速度。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件组成。运算器:是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部件。控制器:是负责指挥、控制计算机工作的部件。

2.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统称为存储器。它是存储指令和数据的部件。

3.输入设备:它是人与计算机的桥梁, 把信息送入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摄像头、手写板等。

4.输出设备:它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展现在我们眼前。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设问]为什么我们对硬件系统这样分类呢? 原来, 这是根据他们的功能来划分的。我们试着对实物来研究讨论一下, 看看是不是这样?

[实物展示]打开一台计算机的主机, 让学生分组观察。

[讨论、练习] "物以类聚分分看": 4人小组讨论, 并完成填写表①打了★的硬件的" 硬件类型", 要求能说出划分的根据。

分组观察。

分组讨论, 完成练习。 通过图解, 讲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改变学生定性思维。(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机系统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五部分组成。)

让学生在实物观察、小组协作中获取知识, 在愉快中自主学习。 存储器 [设问过渡] 刚才在实物观察中, 大家都明确了这块是内存, 这块是硬盘, 它们都属于存储器, 但大家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还有其它哪些存储器吗?

[投影、讲授]

[设问] 大家知道怎样去衡量存储器的存储空间大小吗?

[投影、讲授]

[学生回答]"兆" 等

用图解讲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软件系统 [设问]同学们用过哪些软件呢, 这些软件的作用是什么, 它们是怎样分类的呢?

[投影、讲解]

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经验回答所认识的软件。 用图解讲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计算机系统 [过渡]一台计算机, 如果只有硬件或者只有软件, 都是无法工作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把硬件和软件组合起来。

[投影]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份组成。 组合前面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内容。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归纳]

1.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实际设备的总称。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2.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数据和有关资料。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其中Windows XP就是系统软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完成的。硬件和软件互相配合, 计算机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归纳并强化记忆。 培养学生自己总结的习惯与能力, 使知识在主动记忆中得到强化。


相关内容

  •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
  • 合肥学院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系 部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嵌入式 11级计本(2)班 *** 张向东 2013 年 5 月 20 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内容摘要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嵌入式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 ...

  • 第2课 计算机的组成与用途
  • 第2课 计算机的组成与用途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贵州省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刚进校接触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第2课,第1课让学生们认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第2课就让学生们认识计算机,他们在学习这门课之后都要接触到计算机,这节课让学生认识计算机,对他们以后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打 ...

  • 医学影像设备大纲
  • <医学影像设备> 教 学 大 纲 医 学 技 术 系 教研室制订 年 月 日 <医学影像设备>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10123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 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 总学时:54,其中理论学时:54,实践学时:0. 总学分: 3 开课学期 ...

  • 电气设计说明中包含的内容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3.6 建筑电气 3.6.I 在初步没计阶段,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 3. 6.2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 1) 工程概况:应说明建筑类别.性质.结构类型.面积.层数.高度等: 2) ...

  • 建筑电气设计深度规定--初设
  • 3.6 建筑电气 3.6.I 在初步没计阶段,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 3. 6.2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 1) 工程概况:应说明建筑类别.性质.结构类型.面积.层数.高度等: 2)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3)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 ...

  • 计算机课程体系(学习顺序)
  • 基础方面:(应该无需解释啦) ⒈ 高等数学 ⒉ 线性代数 ⒊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⒊ 概率统计 硬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看懂并分析电路图:可以设计专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度) ⒈ 电路分析基础 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 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开始分化方向) 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 ...

  • 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以信息活动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内容编排上具有模块化.合理性和易教易学的特点,采用老师讲解与学生讨论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材具有与软件无关 ...

  •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介绍(含学习顺序)
  • 基础方面: ⒈ 高等数学 ⒉ 线性代数 ⒊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⒊ 概率统计 硬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看懂并分析电路图:可以设计专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度) ⒈ 电路分析基础 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 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开始分化方向) 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基 ...

  • 认识计算机硬件
  • <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东平明湖中学--马绪全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