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演讲,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武钢鄂州球团厂 许玉欣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应对人生的每一次演讲,是迈向成功的必备财富。那么,如何发掘出个人独特的优势,找出身上的闪光点,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这些潜质,让我们能在激情畅快地抒发情感的同时收获成功呢?
一、制胜之计,临场不乱。
在互联网上一输入“如何克服紧张心理”,就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答案:深呼吸、活动身体、压腿、转移注意力等等,可是我的演讲经历告诉我,在演讲前越是这样做,让人越紧张,这是一种误导,它仅仅只能让你保持心脏按正常速度跳动而已,对克服紧张并起不到作用。
陌生的会场,别的演讲者的演讲,台下观众的反应,确实会造成演讲人的心理紧张,所以,我们有必要做这样的训练:在嘈杂的环境中背诵自己的稿件,有助于克服心理紧张。我通常会选择在上下班的路上,边走边背,而且要注意身边车辆、环境变化,如果在这样的情
况下你都能不分心地背诵下来自己的材料的话,我想,会场上再大、再多的声音,突发的异常变化也不能干扰你。
如果在演讲中忘记了准备好的台词或者演讲总是断断续续,这可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慌,停顿一下。停顿带来的效果一定会比支支吾吾的演讲好。而且,千万不要为自己的紧张道歉。很多情况,听众并不会注意到你的紧张,除非你自己说出来。这样的道歉只会让听众认为你缺乏自信,从而会将观众的注意力从你的演讲移动到关注你演讲上的缺点。
在演讲前,我通常会在彩排时先上台观察一下,观察台上向台下看的角度,以便正式演讲时对台子有一定的熟悉。我在参加2008年武钢第十一届青年文化艺术节上发现,有的演讲者并不这样做,就算是策划单位要求选手这样去做,有的演讲者也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走走过场,好象是害羞,又好象是保守。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我通常会按正式演讲时的状态进行走台,熟悉现场,试好话筒,并与调音师交流,向台下参加彩排的人员征询意见。
在正式演讲开始时,我会集中精力听别的讲演者说些什么,分析他们的优缺点,我从哪些方面能胜过他们,同时也可避免不必要的登台恐惧感。也许这时候你们会说:那是因为你经验已经丰富了,所以才会这样,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演讲风格,并不是说看到别人讲得好,就盲目地在内心中为自己增加负担,觉得自己是不是能讲得比他更好,而是要分析自己与他风格不同的地方,以独特取胜。
有时,我会选择在别人在台上讲的时候,到镜子前练习自己的表情,因为这个时候已对现场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可以边想象在台上的情境,边做出相应的表情和身体动作,这样也可大大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且会有助于达到最佳状态。通过对着镜子练习,还有助于避免自己是否在不断地前后摇摆,或者是在做一些不易察觉,但却毫无作用的小动作。通过在镜子前观察,并且改正,使得有水准的演说更成功。
二、找到自信,成功超越。
爱默生说:“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击溃人类。”诚然,有过公共演讲经历的人都知道,很少人能够做到心情平静信心十足地登上演讲台。
我个人认为,上台前的恐惧、紧张、胆怯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通常都是会被来自于自己内心的紧张恐惧打垮,因此要让自己变得自信起来。
我让自己自信的方法就是:不断地提醒自己,我是最棒的,是最有特色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因此就算不是最棒的,也是一个完全不可复制的个体,所以,我就是我,我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这样的我,就会在即将到来的各种场合中表现出自信。
有人会认为,自己的形象不是很好,普通话说得不标准,担心上台后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因此缺乏自信心。在这里,我想提一提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主持人李咏,他的形象的确不敢恭维,这种
长相作为主持人来说不够大气。而且他的鼻音严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他是独树一帜的,比起那些普通话标准,五官端正的主持人更能让人印象深刻,一眼瞧过去就能记住他,而且从他身上透出的自信、幽默可以强烈地感染大家,让人觉得他很另类,很特别,观众接受了他的缺点并会因此而喜爱他的节目,并会认为正是这些才形成了这位主持人独特的风格。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要再为你的外形感到气馁,要充满自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向阳之地,就有阴影之处,因此不要对自己所谓的缺点感到不自信,说不定自视的缺点恰恰是人们眼中的特点呢?因此,你要做的是发挥自身的强项,如果你的声音好听,你就要强化训练这方面优势;如果你的脱口秀出色,反应敏捷,你就要多看、多记,充实自己的信息量,博学多才,什么都要知道一点,便于在各种场合应付自如。
三、厚积薄发,收放自如。
在演讲或发布中,字音准确无误不等于做到了真实准确,而应该是通过内在语的准确把握可以保证态度,情感的倾向,更完美地表达材料稿件的真实色彩。
同一句话,内在语不同, 包括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外在的具体声音形式两方面)就会不同。表达的语气根据自己所要讲的内容带着相应的情绪上台。
例如:“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职工同志们,大家晚上好!”
这句开场白,如果是在成果发布会上说这句开场问候语,应该带着尊敬的、稳重的内在语的语气来表达。
如果是在活动主持时说这句开场问候语,应该带着热情的、豪放的内在语的语气来表达。
四、明确受众,虚拟对象。
对象感,是指我们在演讲或发布时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情达意。我曾参加过一个少儿节目的主持,对象是少年儿童,这时,主持时的语气就要活泼,轻快。根据自己要面对的对象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如果在演讲或发布时没有对象感,就极不容易达到演讲发布时的效果,往往会出现你在上面讲,观众在下面讲的尴尬场面。
五、停连得当,抒发流畅。
停连是指有声语言的流动过程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那些为表情达意的需要所作的声音中断、休止就是停顿。反之,那些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特别是有标点符号,而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就叫连接。
例:本文作者在武钢矿业公司成立五十周年双庆大会上表演诗朗诵《永恒的记忆》时,其中一段朗诵词:
这只手啊,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是何等的豪情万丈,
而今天,伟人的手与矿工的手紧紧相握,伟人的心与矿工的心紧紧相连
在处理“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时,你可以一句一句地读,但是给人的感觉不免有些生硬,呆板,应该在此处运用停连处理,将“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进行连读,并带有递进的层次进行表达,这样,会将表达的内容推向高潮。
在处理“伟人的手与矿工的手紧紧相握,伟人的心与矿工的心紧紧相连”这句时,在“相握”后面该停的地方不停,而是将“紧紧相握伟人的心”处理为一气到底,听起来很抱团,不散,而“与矿工的心”前有一个突然停顿,就会把人的耳朵一拉,认真的听你柔情。突然地加速,长长地一连,这样很紧凑,也能抓到人心,把听众的耳朵眼睛吸引过来,就成功了。
六、燃烧内心,展开想象。
情景再现是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再想象的过程。当我们充分调动情绪设身处地去看、去听、去想时语言内容里的情景,内心便会做出积极反应,从而产生饱满、细腻的感情。
当内心燃烧的时候,口中便会迸出点点火花。有一次,卡内基先生应邀到哥伦比亚大学颁发一个演讲比赛的奖牌,当天参加的学生大概有六到七名,每一个人都受过良好的演讲训练,准备在比赛中大展身手,可是,他们太“赢奖心切”,虽有演讲技巧,却缺乏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只有一位来自秘鲁的王子,谈起了“非州对现代文明的贡献”,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感情,每一句话都出自他对祖国的情感......
来,让我们试着调动情感,将语气表达更完美。
例:这是一棵大树。
如果这棵树是百年古树,你要运用自己的积累,对其中的情景加以丰富和补充,在心中激发自己的惊叹,眼前要浮现这棵树到底有多大,在广嵍的大地上,或者是在空旷的原野里,一定要有真实的情感和情景的浮现,试着进行表达训练。
如果这棵树只是比一般的树要大一些,你眼前和心中的感受又有不同,这样激发出的内心感情所表达出的又有所不同。
☆例:本文作者在武钢矿业公司成立五十周年双庆大会上表演诗朗诵《永恒的记忆》时,其中一段朗诵词:
五十年前的今天,矿工们终生难忘,
毛主席视察祖国大地,来到了武钢矿山。
“毛主席来了”。矿工们奔走相告;
“毛主席万岁”。矿工们振臂呼喊。
当班的电铲司机王金忠,奔跑着来到主席身旁,
正当他为满手油污犹豫不决时,
毛主席已经微笑着伸出了宽大的手掌。
当表达“毛主席来了,矿工们奔走相告;毛主席万岁,矿工们振臂呼喊”时,要调动自身的情感,在心中勾画出毛主席来到武钢矿山时的情景,感受到矿工们喜悦万分的心情,让自己的朗诵表达出饱满的情感,将听众从现场拉回到五十年前,毛主席来到武钢时的视察现场,这样的朗诵,才会成功。如果说内心未调动起来,这样的文字表达会显得很干巴,听众也会索然无味。
例二: 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情景再现、停连、重音)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情景再现、停连、重音)
当在表达“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之前,在心中酝酿着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时的情景,让春天到来时明亮、轻快的感觉充盈在你的内心;“朗润、涨、红,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是重音表达,还有层层递进的停连表达。
当你的内心世界充满着春天的情景和情感,再用有场语言的技巧来润色,相信一定会把朱自清的《春》表达得生机勃勃。
自信的演讲,需要你不懈地努力加上正确的训练。喜爱演讲艺术的朋友们,相信自己,你是最独特的个体。独特的你,为着自己热爱的演讲艺术去努力吧!
自信的演讲,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武钢鄂州球团厂 许玉欣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应对人生的每一次演讲,是迈向成功的必备财富。那么,如何发掘出个人独特的优势,找出身上的闪光点,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这些潜质,让我们能在激情畅快地抒发情感的同时收获成功呢?
一、制胜之计,临场不乱。
在互联网上一输入“如何克服紧张心理”,就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答案:深呼吸、活动身体、压腿、转移注意力等等,可是我的演讲经历告诉我,在演讲前越是这样做,让人越紧张,这是一种误导,它仅仅只能让你保持心脏按正常速度跳动而已,对克服紧张并起不到作用。
陌生的会场,别的演讲者的演讲,台下观众的反应,确实会造成演讲人的心理紧张,所以,我们有必要做这样的训练:在嘈杂的环境中背诵自己的稿件,有助于克服心理紧张。我通常会选择在上下班的路上,边走边背,而且要注意身边车辆、环境变化,如果在这样的情
况下你都能不分心地背诵下来自己的材料的话,我想,会场上再大、再多的声音,突发的异常变化也不能干扰你。
如果在演讲中忘记了准备好的台词或者演讲总是断断续续,这可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慌,停顿一下。停顿带来的效果一定会比支支吾吾的演讲好。而且,千万不要为自己的紧张道歉。很多情况,听众并不会注意到你的紧张,除非你自己说出来。这样的道歉只会让听众认为你缺乏自信,从而会将观众的注意力从你的演讲移动到关注你演讲上的缺点。
在演讲前,我通常会在彩排时先上台观察一下,观察台上向台下看的角度,以便正式演讲时对台子有一定的熟悉。我在参加2008年武钢第十一届青年文化艺术节上发现,有的演讲者并不这样做,就算是策划单位要求选手这样去做,有的演讲者也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走走过场,好象是害羞,又好象是保守。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我通常会按正式演讲时的状态进行走台,熟悉现场,试好话筒,并与调音师交流,向台下参加彩排的人员征询意见。
在正式演讲开始时,我会集中精力听别的讲演者说些什么,分析他们的优缺点,我从哪些方面能胜过他们,同时也可避免不必要的登台恐惧感。也许这时候你们会说:那是因为你经验已经丰富了,所以才会这样,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演讲风格,并不是说看到别人讲得好,就盲目地在内心中为自己增加负担,觉得自己是不是能讲得比他更好,而是要分析自己与他风格不同的地方,以独特取胜。
有时,我会选择在别人在台上讲的时候,到镜子前练习自己的表情,因为这个时候已对现场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可以边想象在台上的情境,边做出相应的表情和身体动作,这样也可大大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且会有助于达到最佳状态。通过对着镜子练习,还有助于避免自己是否在不断地前后摇摆,或者是在做一些不易察觉,但却毫无作用的小动作。通过在镜子前观察,并且改正,使得有水准的演说更成功。
二、找到自信,成功超越。
爱默生说:“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击溃人类。”诚然,有过公共演讲经历的人都知道,很少人能够做到心情平静信心十足地登上演讲台。
我个人认为,上台前的恐惧、紧张、胆怯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通常都是会被来自于自己内心的紧张恐惧打垮,因此要让自己变得自信起来。
我让自己自信的方法就是:不断地提醒自己,我是最棒的,是最有特色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因此就算不是最棒的,也是一个完全不可复制的个体,所以,我就是我,我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这样的我,就会在即将到来的各种场合中表现出自信。
有人会认为,自己的形象不是很好,普通话说得不标准,担心上台后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因此缺乏自信心。在这里,我想提一提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主持人李咏,他的形象的确不敢恭维,这种
长相作为主持人来说不够大气。而且他的鼻音严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他是独树一帜的,比起那些普通话标准,五官端正的主持人更能让人印象深刻,一眼瞧过去就能记住他,而且从他身上透出的自信、幽默可以强烈地感染大家,让人觉得他很另类,很特别,观众接受了他的缺点并会因此而喜爱他的节目,并会认为正是这些才形成了这位主持人独特的风格。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要再为你的外形感到气馁,要充满自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向阳之地,就有阴影之处,因此不要对自己所谓的缺点感到不自信,说不定自视的缺点恰恰是人们眼中的特点呢?因此,你要做的是发挥自身的强项,如果你的声音好听,你就要强化训练这方面优势;如果你的脱口秀出色,反应敏捷,你就要多看、多记,充实自己的信息量,博学多才,什么都要知道一点,便于在各种场合应付自如。
三、厚积薄发,收放自如。
在演讲或发布中,字音准确无误不等于做到了真实准确,而应该是通过内在语的准确把握可以保证态度,情感的倾向,更完美地表达材料稿件的真实色彩。
同一句话,内在语不同, 包括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外在的具体声音形式两方面)就会不同。表达的语气根据自己所要讲的内容带着相应的情绪上台。
例如:“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职工同志们,大家晚上好!”
这句开场白,如果是在成果发布会上说这句开场问候语,应该带着尊敬的、稳重的内在语的语气来表达。
如果是在活动主持时说这句开场问候语,应该带着热情的、豪放的内在语的语气来表达。
四、明确受众,虚拟对象。
对象感,是指我们在演讲或发布时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情达意。我曾参加过一个少儿节目的主持,对象是少年儿童,这时,主持时的语气就要活泼,轻快。根据自己要面对的对象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如果在演讲或发布时没有对象感,就极不容易达到演讲发布时的效果,往往会出现你在上面讲,观众在下面讲的尴尬场面。
五、停连得当,抒发流畅。
停连是指有声语言的流动过程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那些为表情达意的需要所作的声音中断、休止就是停顿。反之,那些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特别是有标点符号,而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就叫连接。
例:本文作者在武钢矿业公司成立五十周年双庆大会上表演诗朗诵《永恒的记忆》时,其中一段朗诵词:
这只手啊,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是何等的豪情万丈,
而今天,伟人的手与矿工的手紧紧相握,伟人的心与矿工的心紧紧相连
在处理“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时,你可以一句一句地读,但是给人的感觉不免有些生硬,呆板,应该在此处运用停连处理,将“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进行连读,并带有递进的层次进行表达,这样,会将表达的内容推向高潮。
在处理“伟人的手与矿工的手紧紧相握,伟人的心与矿工的心紧紧相连”这句时,在“相握”后面该停的地方不停,而是将“紧紧相握伟人的心”处理为一气到底,听起来很抱团,不散,而“与矿工的心”前有一个突然停顿,就会把人的耳朵一拉,认真的听你柔情。突然地加速,长长地一连,这样很紧凑,也能抓到人心,把听众的耳朵眼睛吸引过来,就成功了。
六、燃烧内心,展开想象。
情景再现是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再想象的过程。当我们充分调动情绪设身处地去看、去听、去想时语言内容里的情景,内心便会做出积极反应,从而产生饱满、细腻的感情。
当内心燃烧的时候,口中便会迸出点点火花。有一次,卡内基先生应邀到哥伦比亚大学颁发一个演讲比赛的奖牌,当天参加的学生大概有六到七名,每一个人都受过良好的演讲训练,准备在比赛中大展身手,可是,他们太“赢奖心切”,虽有演讲技巧,却缺乏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只有一位来自秘鲁的王子,谈起了“非州对现代文明的贡献”,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感情,每一句话都出自他对祖国的情感......
来,让我们试着调动情感,将语气表达更完美。
例:这是一棵大树。
如果这棵树是百年古树,你要运用自己的积累,对其中的情景加以丰富和补充,在心中激发自己的惊叹,眼前要浮现这棵树到底有多大,在广嵍的大地上,或者是在空旷的原野里,一定要有真实的情感和情景的浮现,试着进行表达训练。
如果这棵树只是比一般的树要大一些,你眼前和心中的感受又有不同,这样激发出的内心感情所表达出的又有所不同。
☆例:本文作者在武钢矿业公司成立五十周年双庆大会上表演诗朗诵《永恒的记忆》时,其中一段朗诵词:
五十年前的今天,矿工们终生难忘,
毛主席视察祖国大地,来到了武钢矿山。
“毛主席来了”。矿工们奔走相告;
“毛主席万岁”。矿工们振臂呼喊。
当班的电铲司机王金忠,奔跑着来到主席身旁,
正当他为满手油污犹豫不决时,
毛主席已经微笑着伸出了宽大的手掌。
当表达“毛主席来了,矿工们奔走相告;毛主席万岁,矿工们振臂呼喊”时,要调动自身的情感,在心中勾画出毛主席来到武钢矿山时的情景,感受到矿工们喜悦万分的心情,让自己的朗诵表达出饱满的情感,将听众从现场拉回到五十年前,毛主席来到武钢时的视察现场,这样的朗诵,才会成功。如果说内心未调动起来,这样的文字表达会显得很干巴,听众也会索然无味。
例二: 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情景再现、停连、重音)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情景再现、停连、重音)
当在表达“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之前,在心中酝酿着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时的情景,让春天到来时明亮、轻快的感觉充盈在你的内心;“朗润、涨、红,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是重音表达,还有层层递进的停连表达。
当你的内心世界充满着春天的情景和情感,再用有场语言的技巧来润色,相信一定会把朱自清的《春》表达得生机勃勃。
自信的演讲,需要你不懈地努力加上正确的训练。喜爱演讲艺术的朋友们,相信自己,你是最独特的个体。独特的你,为着自己热爱的演讲艺术去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