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沙漠与绿洲

我该怎样穿越高考的沙漠?

本人劳苦一员,除了在电影电视和电脑上看过沙漠的画面,还真的无力到那广袤无垠的沙漠旅行过。当然,如果从所在地生活环境,甚至于周遭文化氛围看,又算见识过什么叫沙漠了。

其实,一提到穿越沙漠,首先想到的就是高考。为什么说高考就是穿越沙漠呢?从光明里说,穿过高考的沙漠,你就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或重点的大学,或高薪的工作;但从阴暗里解读,中国大多数人的高考就是不熟悉道路又没有导航经验没有导航设备却通往无垠沙漠的不归路!

说中国的高考是一条通往无边沙漠的不归路毫不夸张。首先我们从结果看。按照中国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来计算,以平均智商来说中国应该有1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170多的诺奖欠债,难道不是高考的间接“成果”吗?

也许你会说,我们才不稀罕什么诺奖,多几个诺奖有什么了不起?但事实上,你有170多的诺奖欠债,也就有同样比例的重大原创科技欠债。更进一步说,你的民众包括普通工人,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同样比例的欠债。正是这个在腐败丛生的社会中为了追求唯一的公平而以牺牲全民创新能力为代价的高考制度,成为了制造创新沙漠的罪魁祸首。

一个全民丧失了创新能力的国家。你的企业拿什么做经济增长点?企业缺乏经济增长点。怎么提高就业率?作为大学毕业生,如果缺乏创新能力,你凭什么创业又凭什么要创业成功?所以结局就是,要么山寨别人,要么给别人打工,成为“着名的”世界加工厂。

我曾经在一篇《高考改革万言书》里说过这样的话:与文革时将“知识青年”发配“上山下乡”相比,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可以说是拯救了一代人;但是从毁灭全民创新能力的角度考察,现行的高考制度则同时又是毁掉了一代人。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不能照搬美英等西方国家诸如将中小学成绩作为高考录取参数,也不能将中小学校长或教师的推荐作为高考录取参数,更不宜实行各高校自主招生等被世界证明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成功模式,当然更不能将社会上某一机构的成果或特长认证作为高考录取的参数,一切皆因在缺乏真正权力监督的体制下,诚信缺失必然导致腐败的更加肆无忌惮。所以,不得已,我们采取的是以死记硬背为宗旨的高强度高难度题海疲劳战术。这种战术的唯一功绩,就是通过大量的高强度题海,将芸芸学子折磨到身心疲惫心力交瘁奄奄一息,然后再将伤痕累累的幸存者作为最后的胜者“择优录取”。这很像动物世界里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的厮杀以及同类之间为争夺领地或交配权的血腥争斗。通过高考指挥棒这样错误的导向,于是我们发现,广大考生生理上的表现就是因严重缺乏睡眠缺乏休息缺乏娱乐缺乏运动而导致的失眠、神经衰弱甚至于精神失常;病理上的表现就是脑细胞的大量死亡;社会学意义上的表现就是全民几乎全部丧失创新能力,成了一块块具有海量记忆的硬盘。

中国的教育当局们,仿佛与“花朵”们有深仇大恨似的,他们极尽绞杀孩子们的脑细胞为能事!你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就用大量的八股教育来培养、积聚你对该门课程的厌倦甚至仇恨;你说创新思维才是一个人将来成功的重要素质,他们就用不断加码的高难度习题和大量死记硬背的一大堆概念数据来刁难你,使你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睡眠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喘息直至你成为一台

只能听从指令的机器人;你说实验、实践才是培养兴趣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他们就将实验、实践类课程排斥在高考考查范围之外,于是就造成事实上的形同虚设…于是,最终我们培养出了大量的学士、硕士、博士,但他们大多数只能装腔作势,因为,他们除了大脑里有海量的记忆之外,几乎没有了丝毫的创新细胞!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往往形成于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时期。很难想象,当一个人中小学时期始终处于紧张的应试教育环境中,丝毫没有创新氛围与锻炼,甚至成了死记硬背的“书呆子”,等到他上大学之后会突然“豁然开朗”起来!所以说,中小学时期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时期,错过这个重要时期,就会像一棵长成的“歪脖子树”,或一颗煮熟的鸡蛋,发生了不可逆的定型。谁要是试图叫一颗高温下煮熟的鸡蛋“创新”出新生命,不是痴心妄想吗?

什么,你说我还有“选择”的“自由”?你以为全民都是富二代官二代甚至红二代吗?你以为全民都可以不上学就包工程再转手倒卖吗?你以为全民都可以随便上个二流三流学校甚至花钱上个三本也顺理成章就业并一路高升吗?你以为全民都可以花天价去国外读书吗?所以,如果你妈当初没有选择对精子,或你爸当初没有选择好肥沃的耕耘土地,或者说,你当初没有得到上苍的额外眷顾而投胎到了一个普通家庭,那么你就没有什么“自由”的选择了。或者通往高考的血腥道路与同类厮杀,居然终于胜出,于是获得一份好工作,或者成为少数“成功者”的垫脚石而永久地被践踏于最底层。

你说,我除了被扼杀创新能力和被幸福之外,还能有其他别的什么选择?

我该怎样穿越高考的沙漠?

本人劳苦一员,除了在电影电视和电脑上看过沙漠的画面,还真的无力到那广袤无垠的沙漠旅行过。当然,如果从所在地生活环境,甚至于周遭文化氛围看,又算见识过什么叫沙漠了。

其实,一提到穿越沙漠,首先想到的就是高考。为什么说高考就是穿越沙漠呢?从光明里说,穿过高考的沙漠,你就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或重点的大学,或高薪的工作;但从阴暗里解读,中国大多数人的高考就是不熟悉道路又没有导航经验没有导航设备却通往无垠沙漠的不归路!

说中国的高考是一条通往无边沙漠的不归路毫不夸张。首先我们从结果看。按照中国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来计算,以平均智商来说中国应该有1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170多的诺奖欠债,难道不是高考的间接“成果”吗?

也许你会说,我们才不稀罕什么诺奖,多几个诺奖有什么了不起?但事实上,你有170多的诺奖欠债,也就有同样比例的重大原创科技欠债。更进一步说,你的民众包括普通工人,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同样比例的欠债。正是这个在腐败丛生的社会中为了追求唯一的公平而以牺牲全民创新能力为代价的高考制度,成为了制造创新沙漠的罪魁祸首。

一个全民丧失了创新能力的国家。你的企业拿什么做经济增长点?企业缺乏经济增长点。怎么提高就业率?作为大学毕业生,如果缺乏创新能力,你凭什么创业又凭什么要创业成功?所以结局就是,要么山寨别人,要么给别人打工,成为“着名的”世界加工厂。

我曾经在一篇《高考改革万言书》里说过这样的话:与文革时将“知识青年”发配“上山下乡”相比,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可以说是拯救了一代人;但是从毁灭全民创新能力的角度考察,现行的高考制度则同时又是毁掉了一代人。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不能照搬美英等西方国家诸如将中小学成绩作为高考录取参数,也不能将中小学校长或教师的推荐作为高考录取参数,更不宜实行各高校自主招生等被世界证明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成功模式,当然更不能将社会上某一机构的成果或特长认证作为高考录取的参数,一切皆因在缺乏真正权力监督的体制下,诚信缺失必然导致腐败的更加肆无忌惮。所以,不得已,我们采取的是以死记硬背为宗旨的高强度高难度题海疲劳战术。这种战术的唯一功绩,就是通过大量的高强度题海,将芸芸学子折磨到身心疲惫心力交瘁奄奄一息,然后再将伤痕累累的幸存者作为最后的胜者“择优录取”。这很像动物世界里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的厮杀以及同类之间为争夺领地或交配权的血腥争斗。通过高考指挥棒这样错误的导向,于是我们发现,广大考生生理上的表现就是因严重缺乏睡眠缺乏休息缺乏娱乐缺乏运动而导致的失眠、神经衰弱甚至于精神失常;病理上的表现就是脑细胞的大量死亡;社会学意义上的表现就是全民几乎全部丧失创新能力,成了一块块具有海量记忆的硬盘。

中国的教育当局们,仿佛与“花朵”们有深仇大恨似的,他们极尽绞杀孩子们的脑细胞为能事!你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就用大量的八股教育来培养、积聚你对该门课程的厌倦甚至仇恨;你说创新思维才是一个人将来成功的重要素质,他们就用不断加码的高难度习题和大量死记硬背的一大堆概念数据来刁难你,使你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睡眠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喘息直至你成为一台

只能听从指令的机器人;你说实验、实践才是培养兴趣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他们就将实验、实践类课程排斥在高考考查范围之外,于是就造成事实上的形同虚设…于是,最终我们培养出了大量的学士、硕士、博士,但他们大多数只能装腔作势,因为,他们除了大脑里有海量的记忆之外,几乎没有了丝毫的创新细胞!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往往形成于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时期。很难想象,当一个人中小学时期始终处于紧张的应试教育环境中,丝毫没有创新氛围与锻炼,甚至成了死记硬背的“书呆子”,等到他上大学之后会突然“豁然开朗”起来!所以说,中小学时期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时期,错过这个重要时期,就会像一棵长成的“歪脖子树”,或一颗煮熟的鸡蛋,发生了不可逆的定型。谁要是试图叫一颗高温下煮熟的鸡蛋“创新”出新生命,不是痴心妄想吗?

什么,你说我还有“选择”的“自由”?你以为全民都是富二代官二代甚至红二代吗?你以为全民都可以不上学就包工程再转手倒卖吗?你以为全民都可以随便上个二流三流学校甚至花钱上个三本也顺理成章就业并一路高升吗?你以为全民都可以花天价去国外读书吗?所以,如果你妈当初没有选择对精子,或你爸当初没有选择好肥沃的耕耘土地,或者说,你当初没有得到上苍的额外眷顾而投胎到了一个普通家庭,那么你就没有什么“自由”的选择了。或者通往高考的血腥道路与同类厮杀,居然终于胜出,于是获得一份好工作,或者成为少数“成功者”的垫脚石而永久地被践踏于最底层。

你说,我除了被扼杀创新能力和被幸福之外,还能有其他别的什么选择?


相关内容

  • 大漠沙如雪
  • 四处游走成了习惯,在成都猫了一个冬天,虽然很惬意,却时不时想着下一个目的地.漫无目的地在网上瞎逛,却鬼使神差地看到了包头地平线户外组织的清明节活动――库布其沙漠东线穿越. 沙漠穿越?倒真是件很新鲜的事情,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各种关于沙漠的听说和想象.但想象终究是想象,听说始终是听说,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

  • 撒哈拉的诱惑
  • 1906年,英国探险家汉斯・菲舍尔展开穿越撒哈拉沙漠心脏地带的大胆旅程.将近100年后,约翰・贺尔抱着同样的精神,决定向同一条路线挑战.两人也面临同样的命运:没有好的骆驼,他们肯定会送命. <横越撒哈拉>开启了我的大胆旅程 我们骑骆驼沿着一条古代撒哈拉商队路线,从查德湖前往的黎波里,进行 ...

  • 库布齐沙漠概述
  • 库布齐沙漠 - 中国三大响沙湾之一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因此得名.古称"库结沙"."破讷沙",亦作"普纳沙".库布其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 ...

  • 从通天河调水以挽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
  • 从通天河调水 挽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 新疆阿克苏地区水利局 李于洁 [摘要]塔里木盆地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缺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水资源的需求已成严重不足,经济用水严重挤占了生态用水,构成了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使塔河流域的干流,五大源流的下游,周边小河下游,天然胡杨林成 ...

  • 宁夏沙坡头
  • 宁夏沙坡头 △1.车驶进西北地区,难得看到这样的景色. △2.路上看到大片的风力发电机. 4月29日我和先生还有他的两个好朋友一起启程,从天津出发一路向西,跨越了7个省自治区,行程4600多公里.所有的行程都由喜欢驾车.车技非常好的俺的先生一人完成.因为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 ...

  • 中卫新闻神奇的沙坡头 --2
  • 神奇的沙坡头 www.nx.xinhuanet.com 2007年04月21日 来源: 新华网宁夏频道 沙海驼铃(作者:陈思禹) 旅游区黄河南岸的"u"形半岛上,由北至南分布着湿地.梯田.荒漠.低山,远远望去阡陌纵横,景观层次分明:黄河人家淳朴.宁静.鸡犬相闻,是现代都市人放飞心 ...

  • 库布齐沙漠
  • 库布齐沙漠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西.北.东三面均以黄河为界,地势南部高,北部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地区.南部为构造台地,中部为风成沙丘,北部为河漫滩地,总面积约145万公顷,流动沙丘约占61%,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 ...

  • 突尼斯吉利特,世界最大沙漠盐湖
  • 2013-10-31 16:46:24 来源: 网易博客 有0人参与 分享到 沙漠绿洲杜兹(Douz),是前往撒哈拉沙漠的门户,到了杜兹就可看到一片起伏的沙丘,这里就是真正的撒哈拉沙漠了. 吉利特(Chott El Jerid)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盐湖.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60公里,海拔16米:占 ...

  • 沙漠掘金室内拓展课程
  • 沙漠掘金室内拓展课程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沙漠掘金>课程是国际最经典的体验式培训课程之一.参训学员分组组成探险队之后,每队都会得到相同的预备金,用于购买水.食物.指南针.帐篷等物资组成沙漠驼队,然后从大本营出发,深入沙漠深处挖掘黄金.途中需要穿越沙漠.村庄.绿洲或者王陵,同时面临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