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于连

齐读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英雄于连的故事。(听课文录音) 师:小于连是什么样子呢?(出示挂图)这就是于连的铜像。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于连的样子? 生:卷卷的头发,光着身子,在撒尿呢。 师: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生答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为什么要让这个小男孩光着身子呢? 生:为什么要为一个撒尿的小男孩造一座铜像呢? 师: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这中间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课文的第2、3自然段写得很清楚。大家已经读过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把书关上,谁能上台来讲讲这个故事? (一学生上台讲故事) 师: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她讲的故事是不是和书上一模一样,是不是还有不同的地方? 生:她有一个地方没讲: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欢声雷动。 师:这句话可以去掉吗? 生:可以,去掉了故事还是没变。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不能去掉。好像画画一样,没有这些词语就像一幅画没有颜色一样。 师:说得真好!你的意思是说,没有这些词语,课文就不生动,是吗?(生点头) 生:我也认为不能去掉,人们在庆祝,敌人是偷偷地点燃了导火线。 师:太好了!因为人们在大举庆祝,忙着庆祝,所以敌人就更有机会偷偷地点燃导火线。这一点在故事中是很重要的哦。还发现有讲得不同的地方吗? 生:没有讲“墙角”。 师:那这个词能去掉吗? 生:不能,去掉了我们就不知道导火线的地方了。 生:如果不是在“墙角”,别人也就很容易发现了呀。 师:说得有道理。还有吗? 生:她没有说“灵机一动”? 师:没有说吗?(其他学生纷纷答“说了”。) 师:那你们知道“灵机一动”是什么意思? 生:(把头一甩)就是这样子!(笑) 师:呵呵,你的解释很有创意。谁还说? 生:“灵机一动”就是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师:真棒!特别是“突然”在这里用得好。为什么说“突然”?当时是遇到了什么情况? 生:很危险,城市就要爆炸了。 师:如果你是当时这个城市中的一员,当你知道,刚刚你差点遭了灭顶之灾,刚刚你差点和这个城市一起被炸得粉碎,是于连救了你,你会对于连说什么? 师:如果你是布鲁塞尔市的市长,你会怎么说? 生:感谢你,小于连,是你救了全城老百姓的命。 师:如果你是这座城市里一位老奶奶,你会怎么说? 生:于连,好孩子,你真是好样的! 师:如果你是于连的一个好朋友,你会怎么说? 生:于连,我真佩服你! 师:是啊,所有的人们都非常感谢小于连,称赞小于连,于连成为城市的小英雄。我们来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讨论是否英雄。 师:英雄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与之相关的往往是要付出流血甚至牺牲的代价。回顾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英雄,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还有雷锋。他们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于连不过是撒了一泡尿,又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他可以称为英雄吗? 生:于连当然是英雄,他救了一座城市。 师:他是不是靠了一点运气救了这一座城市呢? 生:不是,于连他很勇敢。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如果是我,看到敌人点燃了导入线,就会吓得逃跑了。 生:于连很聪明,他才想得出这样的好办法。 师:是呀,如果不是于连发现了敌人点燃的导入线,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如果于连当时吓得掉头就跑,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如果于连当时想不到撒尿浇灭火花的办法,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救了一座城市,救了一城百姓,他无愧于这个小英雄的称号!来,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小英雄于连。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将来长大了,有机会去比利时,去布鲁塞尔,有机会去看小于连,你会给他带点什么礼物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顶帽子,给他挡阳光。 生:我会给他带一把伞,可能挡雨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套衣服。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于连是光着身子的。 师:除了你,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的想法。几百年来,于连不断地收到全世界各地人民送来的衣服。你们猜猜,小于连现在有多少套衣服?有700多套呢! 生:哇! 师: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小于连的故事吗,下课后可以去查找一下于连的资料

[***********]2222222一、揭题 1、如果有人为了人民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会敬佩他,并尊称他为--“英雄”(板:英雄)。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还有一些小英雄(板:小)。他们年龄虽小,但其品质和行为同样让人敬佩。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来自于比利时的小英雄,他就是第20课《一座铜像》中的小主人公--于连。(板:于连)

二、自学,检查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我请几位同学分读课文的几个小节,看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连十岁也不到的小于连到底做了什么事,能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呢?你能找出课文中的一句句子来概括一下吗?

2、点评朗读情况

3、小于连做了什么事,从而成为了英雄?

4、是啊。小于连急中生智,(板: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浇灭了导火线上的火花,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百姓的性命。

三、第三节

1、“急”就是危急的意思。而在文中,小于连到底发现了什么危险的情况?(板:发现险情)请同学自读第三节,把写小于连发现险情的句子用“--”划下来。

2、交流:出示第三节3--5句。

3、小于连到底发现了什么险情?他闻到了什么?(板:闻到)发现了什么?(板:发现)看见了什么呢?(板:只见)最后又发现了什么?(板:发现)

交流,板:浓烈的火药味

夺目的迸跳着的火星

又长又粗的燃烧着的导火线

导火线连着大火药库

4、小于连是凭什么判断出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请你先读一读这几句句子,然后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找到其中的一些关键词,来说一说情况危险在哪儿。

浓烈--火药味重,说明导火线已经燃烧了很久,快要引燃炸药了。请你带读。 夺目--耀眼,说明导火线很粗。请你带读。

又长又粗--说明所连接的火药一定非常多。一旦爆炸,杀伤力极大。请你带读。

设想一下,如果小于连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大火药库一旦被引爆?请你带读。

5、这可是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啊!谁能读出3--5句紧张而又焦急的语气?(指、齐)(关投影)

6、就在这紧急关头,于连想出了好办法。“智”就是好办法的意思。于连到底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排除了险情呢?(板:排除险情)--(板:用小便浇)

其实,在此之前,于连还想了几个办法。分别是哪几个办法?为什么行不通呢?(板:下沟踩用水浇

喊人)(喊人为什么来不及呢?人都在哪里呢?你从哪句句子中可以看出?)

“用小便浇”这个办法是最好的:和下沟比,它不用下沟(擦),和用水浇比,它不用去别处打水(擦),和喊人比,它节约了时间(擦),而且,小便这样东西“随身携带,随时使用”,真是一个方便的好办法。 让我们配合读于连想办法排除险情的句子。这可怎么办呢?沟又窄又深--用谁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喊人吧--小于连急中生智--布鲁塞尔城--全城老百姓--

7、相信小于连那机智、勇敢的举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也一定想把于连的

故事说给身边的朋友们听。下面我们就根据板书把于连挽救城市的全过程讲一讲。先请同学自己准备一下。(指名复述)

四、第一节 1、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拯救了全城老百姓的命,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把于连急中生智,用小便浇灭导火线上火花的瞬间用塑像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出示于连图)

2、课文第一节就介绍了于连的形象。请你在第一节中,把写于连形象的句子用“~~~”划出来,并读一读。

你确实读出了于连调皮可爱的样子。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好这句句子。

五、第四节

1、可爱的于连像不仅受到比利时本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吸引着到比利时游览的人们,大家都想亲眼目睹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英雄。也让我们带着喜爱和崇敬之情齐读最后一节。

六、课外引申

1、你们知道吗?五百多年来,各国人民都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于连这位小英雄的喜爱之情。你们还了解到哪些有关于于连塑像的资料? 2、如果你作为游客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你会给小于连带去什么礼物呢?交流。

44444(一)复习:

1、出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名朗读。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创设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创设情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于连的祖国是比利时,现在我们就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这座美丽的城市去游览一下。(课件出示布鲁塞尔风光图,最后定格在于连铜像)

2)、小朋友们,聪明的你知道这座撒尿的小孩铜像是谁吗?

3)、对,他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主人公小英雄于连。看到这座铜像,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吗?(学生畅所欲言)

4)、请一位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座铜像的样子。

5)、课文中也描写了这座铜像的样子。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座铜像?是怎样描写的?(学生读完课文后反馈: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描写铜像样子的句子)

6)、指导朗读:这座铜像真有趣,这一段该怎样朗读呢?(要读得有趣)谁来读一读?(指名朗读,评价,再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1)、人们为什么要造这样一座有趣的铜像呢?课文的第二个自然段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你能把这个问题读好吗?(指名读并评价)

2)、你们知道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人们造这座铜像的原因吗?(3、4自然段)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读完之后在小组内讨论: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再反馈讨论结果)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美丽的布鲁塞尔正在做什么呢?“侵略者”指的是谁?(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回答后,课件出示庆祝图,学生结合庆祝图及课件音效理解“灯火通明”、“欢声雷动”)

4)人们正在欢庆胜利,谁也没有想到敌人不甘心失败,竟会在这个时候来搞破坏,敌人做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反馈)这根导火线可是连着炸药库的,想想导火线点燃后会怎么样呢?(生自由发言)

5)就在这个时候,敌人的诡计被于连发现了。他看见了导火线上闪着火花,正在咝咝地燃烧着。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导火线闪着火花,你会怎样做?(吓得赶快逃命,很慌张)为什么?

6)、于连看见导火线闪着火花时,他是怎样做的?(他想用水浇灭和通知大人)这里已经是不得了的危险,他为什么还不赶快逃命呢?(生畅所欲言)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

7)于连想到的这两个办法行不行呢?为什么? 说明这时候的情况怎样?(非常危急)这句话该怎样朗读呢?(指名读,评价)

8)这时如果再想不出办法会怎样?在这危急时刻,于连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呢?请一位小朋友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可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根导火线是可恶的? 闻到 发现 只见 发现 小英雄于连 急中生智 发现险情 排除险情 浓烈的火药味 用小便浇 夺目的迸跳着的火星 又长又粗的燃烧着的导火线 导火线连着大火药库

9)谁来说说“灵机一动”的意思?(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于连的这个办法好不好?好在哪里?这句话要怎样读才好呢?(语速要读得快一些)(请小朋友读读这句话)小朋友,你还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明白撒尿是最好的办法,体会小于连的机灵)

10)于连朝着导火线撒了一泡尿后,结果怎样?(出示句子)我们真为布鲁塞尔得救了而感到高兴。请大家用高兴的语气读这句话。

11)、从这件事中,你们觉得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 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语气和语速。

3、于连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布鲁塞尔,救了布鲁塞尔的人民,当人们知道后,人们是怎样感谢于连呢?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人们造了一座撒尿的小男孩铜像来表示对小于连的感谢。人们还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先从整体上感知,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了解于连铜像的来历,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细细探究、品味描写于连的语句,体会人物形象,在朗读中感悟于连的机智勇敢。)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讨论小于连是否英雄。

英雄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与之相关的往往是要付出流血甚至牺牲的代价。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还有为人民做了无数好事的雷锋。他们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于连不过是撒了一泡尿,又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他可以称为英雄吗?(学生畅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称小于连为英雄。)

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救了一座城市,救了全城百姓,他无愧于这个小英雄的称号!来,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小英雄于连。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机灵勇敢的小英雄于连,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呢?(学习于连遇事沉着、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3、小于连撒尿的样子被人们用铜像塑造了出来,并竖立在大街上,你能不能也像他一样在大街上撒尿呢?(不能)为什么?(小于连撒尿是为了救全城的人,人们是为了纪念他才造了这样一座撒尿的铜像,但我们不能随地大小便,那样不文明。)

4、如果将来你长大了,有机会去布鲁塞尔看小于连,你会给他带点什么礼物呢?(生:我会给他带一顶帽子,给他挡阳光。)(生:我会给他带一把伞,可能挡雨呢。)(生:我会给他带一套衣服。)

师:为什么呀? ( 生:因为于连是光着身子的,我怕他冷。)

师:你真有爱心。除了你,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的想法。几百年来,于连不断地收到全世界各地人民送来的衣服。我们中国也送了一套汉服给于连。小于连现在有700多套衣服呢!如今专门有一个博物馆收藏着这些衣服。大家来看看穿上了衣服的小于连。(课件出示穿上了衣服的于连图)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从而产生向小英雄学习的情感。并通过拓展,让学生了解如今的小于连铜像,深化对小英雄于连的认识。)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于连,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于连一样遇到事情不慌张,做一个机智勇敢的好孩子,请小朋友们在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谈谈你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想用水浇灭 附近没有水

小英雄于连 想通知大人 时间来不及 (机智、勇敢)

撒了一泡尿 火花浇灭了

66666一、看图导入。

1.导语激趣: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位最老资格的长寿市民,被当地的市民称为“第一市民”。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他有多大年纪?他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站了五百多年,却依然是个只有两英尺高的小孩,你们想认识他吗?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样子的吗?

(这个小男孩有一头卷发,一个翘起的鼻子,显得很调皮。他光着身子,正在那儿撒尿呢。)

教师补充:这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的一座铜像,有着可爱笑容的小童叉腰挺肚,旁若无人地撒尿,只不过撒出的可是洁净的自来水,还有每年狂欢节中的一天,撒出的不是水,而是最上等的啤酒,大家在这一天都会争先恐后地争饮小童撒出的啤酒。因为怕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童在冬天着凉,还有世界各国致赠的精美服装,现在都保存在当地博物馆当中。

3.人们为什么要为一个顽皮地撒着尿的小男孩塑像呢?我们学完今天的课文就知道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想一想:联系刚才的故事,你从课题中能了解到什么?(布鲁塞尔的撒尿男孩的铜像就是小英雄于连。)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查找生字表或请教老师同学,读准字音。

2.听录音朗读课文,对照比较自己的朗读,看看有哪些地方自己没有读好,进一步熟悉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集体纠音,指出多音字“都”和“撒”。

都:dōu都来dū首都撒sǎ撒种sā撒娇、撒尿

4.你觉得这篇课文讲了哪几个意思?

(课文讲了两个意思:一是描写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小男孩铜像;二是写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

三、细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已经欣赏了这座铜像,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描写了这座铜像?(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感情朗读。你们喜欢这座铜像吗?为什么?(它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像,样子调皮有趣。它像我们中的一员,像我们的小伙伴。)你能读出对这座铜像的喜爱之情吗?

分小组比赛读。老师也很喜欢这座铜像,我也想读一读,我们一起来吧!

2.过渡:这座铜像虽然只有两英尺高,并不显得雄壮威武,而且显得很顽皮,却一直受到布鲁塞尔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课文也为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3.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评价是否读出问的语气。

4.学习课文第3、4、5自然段。

(1)课文哪里回答了第二自然段的问题呢?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找出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分组学习课文第3、4、5自然段。

学习提示:小组内互读互听,读熟这三个自然段。

想一想:如果你是小于连,当时会怎么做?

讲一讲: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讲一讲小英雄于连的故事,看谁讲得准确、完整、生动,组内同学可以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4)汇报交流。

积累词语:灯火通明欢声雷动灵机一动

找出复述的关键词句:五百多年前失败的侵略者点燃炸药导火线于连迅速撒尿浇灭火花人们得救感谢为于连塑像

各组选代表讲小英雄于连的故事,集体评价。

5.了解了小于连的故事,你们对布鲁塞尔的这座铜像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能说说吗?(小于连是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他临危不惧,聪明果断,救了全城人,应该受到大家的尊敬和喜爱。难怪人们把他称为布鲁塞尔的“第一市民”。)

四、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于连说点什么吗?(小于连,你真棒!有志不在年高。我们要向你学习。)

2.像这样机智勇敢,立下大功的小英雄还有很多,你们想去认识他们吗?《小英雄雨来》《草原英雄小姐妹》《抗日小英雄》等书会帮助你们去认识他们。

五、作业。

1.把小于连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和他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

2.预习本课生字。

[***********]7

布鲁塞尔及城市雕塑

1.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位于国境中部斯凯尔特河支流森纳河河畔,素有“小巴黎”之称。布鲁塞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同时又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城市。造型优美的现代化高楼大厦,五光十色的超级市场与历经沧桑的中世纪古堡、教堂竞相媲美,金碧辉煌的古代宫廷楼阁与舒适幽雅的别墅式住宅各显其秀。

座落在市中心的大广场,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地方。大广场建于公元12世纪,四周多15世纪、16世纪的古老而雄伟的建筑。从大广场向北走,穿过一条碎石小路,在一条名叫“狗街”的转弯处,竖立着一尊有名的“撒尿小孩”的铜像。他就是被比利时人引以自豪并誉之为独立精神象征的布鲁塞尔第一公民——于连。塑像高半米左右,座落在一个约两米高的大理石雕花的台座上,微卷的头发,翘着小鼻子,调皮地微笑,显得十分天真、活泼。如今,于连已成为布鲁塞尔的象征。每逢重大节日,市民都要为他穿上盛装,接受人们的“拜访”。各国的游客,尤其是孩子们也纷纷为于连捐献服装。以小于连撒尿形象制作的各种纪念品应有尽有。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引出课题。

1、导语激趣: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位最老资格的长寿市民,被当地的市民称为

他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站了五百多年,却依然是个只有两英尺高的小孩,你们想认识他吗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1)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样子的吗?

(这个小男孩有一头卷发,一个翘起的鼻子,显得很调皮。他光着身子,正在那儿撒尿呢。)

(2)这个小男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调皮、有趣、好玩、有意思、、、、、、)

(3)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段,读出小男孩的有趣、顽皮。

(4)教师补充:(这座小男孩的铜像,有着可爱笑容的小男孩叉腰挺肚,旁若无人地撒尿,只不过撒出的可是洁净的自来水,还有每年狂欢节中的一天,撒出的不是水,而是最上等的啤酒,大家在这一天都会争先恐后地争饮小童撒出的啤酒。为了怕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在冬天着凉,还有世界各国致赠的精美服装,现在都保存在当地博物馆当中。这个孩子叫于连,是比利时人。在比利时,人们都称他为小英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出示:“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学生读句子,读出疑问。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我们学完今天的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己出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遇到不会的字,查看生字表的读音。

2、出示生词,认读

3、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4、你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学生概括)文章的哪些段落讲了这件事?(3、4、5自然段)

(三)深入了解,解决疑问

1、自由读课文第3、4、5自然段,当时的情况怎样?用笔把相应的句子画出来或自己总结出来。

2交流:、人们在庆祝胜利,敌人不甘心失败,向炸毁这座城市。他们偷偷地点燃了炸药库外面的一根导火线。

人们怎样庆祝胜利?

此时的人们太高兴了,根本就没有想到—— —— ,人们都放松了警惕,此时敌人要达到目的简直轻而易举。假如敌人得逞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导火索已经点燃了此时的情况怎样?(板书:情况危急)

3、这些都被一个小男孩看到了,(板书:发现)于连看到这些有什么想法,又是怎么做的呢?默读第四自然段,继续勾画。

交流:想到了:用水浇,行吗?

通知大人,行吗?(板书:想办法)

怎么做的?:(朝着可恶的导火索撒了一泡尿)。跟前两种方法相比有什么好处?(板书:用尿浇)

你觉得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带着这种感情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评价。

齐读第四自然段。

4、人们为什么要感谢于连为什么要称他为小英雄?

(因为是他的机智,勇敢保住了城市,救了全城的人,救了整个布鲁塞尔,所以人们感谢他,称他为小英雄。)(板书:塑像)

(四)、延伸拓展,

1、美丽的布鲁塞尔市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现在你能游客们讲讲于连的故事吗?(根据板书练习讲故事)

指名讲故事

2、假如于连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这位小英雄说些什么呢?

(五)、板书设计

8 小英雄于连

情况危急——发现——想办法——用尿浇——塑像 最好的一、谈论英雄

齐读课题。

师:说到英雄,什么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 师: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个外国的小英雄于连的故事。注意,于连并不是说他姓于,是音译。像以前我们学过的“诺贝尔”一样。

二、学习课文,了解英雄故事。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英雄于连的故事。(听课文录音)

师:小于连是什么样子呢?(出示挂图)这就是于连的铜像。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于连的样子? 生:卷卷的头发,光着身子,在撒尿呢。

师: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生答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为什么要让这个小男孩光着身子呢?

生:为什么要为一个撒尿的小男孩造一座铜像呢?

师: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这中间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课文的第2、3自然段写得很清楚。大家已经读过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把书关上,谁能上台来讲讲这个故事?

师: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她讲的故事是不是和书上一模一样,是不是还有不同的地方? 生:她有一个地方没讲: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欢声雷动。

师:这句话可以去掉吗? 生:可以,去掉了故事还是没变。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不能去掉。好像画画一样,没有这些词语就像一幅画没有颜色一样。

师:说得真好!你的意思是说,没有这些词语,课文就不生动,是吗?(生点头)

生:我也认为不能去掉,人们在庆祝,敌人是偷偷地点燃了导火线。

师:太好了!因为人们在大举庆祝,忙着庆祝,所以敌人就更有机会偷偷地点燃导火线。这一点在故事中是很重要的哦。还发现有讲得不同的地方吗?

生:没有讲“墙角”。师:那这个词能去掉吗?

生:不能,去掉了我们就不知道导火线的地方了。

生:如果不是在“墙角”,别人也就很容易发现了呀。 师:说得有道理。还有吗?

生:她没有说“灵机一动”?师:没有说吗?(其他学生纷纷答“说了”。 师:那你们知道“灵机一动”是什么意思?

生:(把头一甩)就是这样子!(笑) 师:呵呵,你的解释很有创意。谁还说?

生:“灵机一动”就是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师:真棒!特别是“突然”在这里用得好。为什么说“突然”?当时是遇到了什么情况?

生:很危险,城市就要爆炸了。 师:如果你是当时这个城市中的一员,当你知道,刚刚你差点遭了灭顶之灾,刚刚你差点和这个城市一起被炸得粉碎,是于连救了你,你会对于连说什么师:如果你是布鲁塞尔市的市长,你会怎么说?生:感谢你,小于连,是你救了全城老百姓的命。

师:如果你是这座城市里一位老奶奶,你会怎么说? 生:于连,好孩子,你真是好样的! 师:如果你是于连的一个好朋友,你会怎么说?生:于连,我真佩服你!

师:是啊,所有的人们都非常感谢小于连,称赞小于连,于连成为城市的小英雄。我们来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讨论是否英雄。师:英雄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与之相关的往往是要付出流血甚至牺牲的代价。回顾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英雄,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还有雷锋。他们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于连不过是撒了一泡尿,又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他可以称为英雄吗?

生:于连当然是英雄,他救了一座城市。 师:他是不是靠了一点运气救了这一座城市呢?生:不是,于连他很勇敢。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如果是我,看到敌人点燃了导入线,就会吓得逃跑了。生:于连很聪明,他才想得出这样的好办 师:是呀,如果不是于连发现了敌人点燃的导入线,城市能保住吗?生:不能。 师:如果于连当时吓得掉头就跑,城市能保住吗?生:不能。 师:如果于连当时想不到撒尿浇灭火花的办法,城市能保住吗?生:不能!师: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救了一座城市,救了一城百姓,他无愧于这个小英雄的称号!来,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小英雄于连。师:小朋友们,如果你将来长大了,有机会去比利时,去布鲁塞尔,有机会去看小于连,你会给他带点什么礼物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顶帽子,给他挡阳光 生:我会给他带一把伞,可能挡雨呢。生:我会给他带一套衣服。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于连是光着身子的。师:除了你,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的想法。几百年来,于连不断地收到全世界各地人民送来的衣服。你们猜猜,小于连现在有多少套衣服?有700多套呢! 生:哇! 师: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小于连的故事吗,下课后可以去查找一下于连的

齐读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英雄于连的故事。(听课文录音) 师:小于连是什么样子呢?(出示挂图)这就是于连的铜像。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于连的样子? 生:卷卷的头发,光着身子,在撒尿呢。 师: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生答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为什么要让这个小男孩光着身子呢? 生:为什么要为一个撒尿的小男孩造一座铜像呢? 师: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这中间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课文的第2、3自然段写得很清楚。大家已经读过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把书关上,谁能上台来讲讲这个故事? (一学生上台讲故事) 师: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她讲的故事是不是和书上一模一样,是不是还有不同的地方? 生:她有一个地方没讲: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欢声雷动。 师:这句话可以去掉吗? 生:可以,去掉了故事还是没变。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不能去掉。好像画画一样,没有这些词语就像一幅画没有颜色一样。 师:说得真好!你的意思是说,没有这些词语,课文就不生动,是吗?(生点头) 生:我也认为不能去掉,人们在庆祝,敌人是偷偷地点燃了导火线。 师:太好了!因为人们在大举庆祝,忙着庆祝,所以敌人就更有机会偷偷地点燃导火线。这一点在故事中是很重要的哦。还发现有讲得不同的地方吗? 生:没有讲“墙角”。 师:那这个词能去掉吗? 生:不能,去掉了我们就不知道导火线的地方了。 生:如果不是在“墙角”,别人也就很容易发现了呀。 师:说得有道理。还有吗? 生:她没有说“灵机一动”? 师:没有说吗?(其他学生纷纷答“说了”。) 师:那你们知道“灵机一动”是什么意思? 生:(把头一甩)就是这样子!(笑) 师:呵呵,你的解释很有创意。谁还说? 生:“灵机一动”就是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师:真棒!特别是“突然”在这里用得好。为什么说“突然”?当时是遇到了什么情况? 生:很危险,城市就要爆炸了。 师:如果你是当时这个城市中的一员,当你知道,刚刚你差点遭了灭顶之灾,刚刚你差点和这个城市一起被炸得粉碎,是于连救了你,你会对于连说什么? 师:如果你是布鲁塞尔市的市长,你会怎么说? 生:感谢你,小于连,是你救了全城老百姓的命。 师:如果你是这座城市里一位老奶奶,你会怎么说? 生:于连,好孩子,你真是好样的! 师:如果你是于连的一个好朋友,你会怎么说? 生:于连,我真佩服你! 师:是啊,所有的人们都非常感谢小于连,称赞小于连,于连成为城市的小英雄。我们来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讨论是否英雄。 师:英雄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与之相关的往往是要付出流血甚至牺牲的代价。回顾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英雄,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还有雷锋。他们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于连不过是撒了一泡尿,又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他可以称为英雄吗? 生:于连当然是英雄,他救了一座城市。 师:他是不是靠了一点运气救了这一座城市呢? 生:不是,于连他很勇敢。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如果是我,看到敌人点燃了导入线,就会吓得逃跑了。 生:于连很聪明,他才想得出这样的好办法。 师:是呀,如果不是于连发现了敌人点燃的导入线,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如果于连当时吓得掉头就跑,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如果于连当时想不到撒尿浇灭火花的办法,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救了一座城市,救了一城百姓,他无愧于这个小英雄的称号!来,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小英雄于连。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将来长大了,有机会去比利时,去布鲁塞尔,有机会去看小于连,你会给他带点什么礼物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顶帽子,给他挡阳光。 生:我会给他带一把伞,可能挡雨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套衣服。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于连是光着身子的。 师:除了你,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的想法。几百年来,于连不断地收到全世界各地人民送来的衣服。你们猜猜,小于连现在有多少套衣服?有700多套呢! 生:哇! 师: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小于连的故事吗,下课后可以去查找一下于连的资料

[***********]2222222一、揭题 1、如果有人为了人民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会敬佩他,并尊称他为--“英雄”(板:英雄)。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还有一些小英雄(板:小)。他们年龄虽小,但其品质和行为同样让人敬佩。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来自于比利时的小英雄,他就是第20课《一座铜像》中的小主人公--于连。(板:于连)

二、自学,检查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我请几位同学分读课文的几个小节,看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连十岁也不到的小于连到底做了什么事,能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呢?你能找出课文中的一句句子来概括一下吗?

2、点评朗读情况

3、小于连做了什么事,从而成为了英雄?

4、是啊。小于连急中生智,(板: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浇灭了导火线上的火花,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百姓的性命。

三、第三节

1、“急”就是危急的意思。而在文中,小于连到底发现了什么危险的情况?(板:发现险情)请同学自读第三节,把写小于连发现险情的句子用“--”划下来。

2、交流:出示第三节3--5句。

3、小于连到底发现了什么险情?他闻到了什么?(板:闻到)发现了什么?(板:发现)看见了什么呢?(板:只见)最后又发现了什么?(板:发现)

交流,板:浓烈的火药味

夺目的迸跳着的火星

又长又粗的燃烧着的导火线

导火线连着大火药库

4、小于连是凭什么判断出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请你先读一读这几句句子,然后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找到其中的一些关键词,来说一说情况危险在哪儿。

浓烈--火药味重,说明导火线已经燃烧了很久,快要引燃炸药了。请你带读。 夺目--耀眼,说明导火线很粗。请你带读。

又长又粗--说明所连接的火药一定非常多。一旦爆炸,杀伤力极大。请你带读。

设想一下,如果小于连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大火药库一旦被引爆?请你带读。

5、这可是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啊!谁能读出3--5句紧张而又焦急的语气?(指、齐)(关投影)

6、就在这紧急关头,于连想出了好办法。“智”就是好办法的意思。于连到底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排除了险情呢?(板:排除险情)--(板:用小便浇)

其实,在此之前,于连还想了几个办法。分别是哪几个办法?为什么行不通呢?(板:下沟踩用水浇

喊人)(喊人为什么来不及呢?人都在哪里呢?你从哪句句子中可以看出?)

“用小便浇”这个办法是最好的:和下沟比,它不用下沟(擦),和用水浇比,它不用去别处打水(擦),和喊人比,它节约了时间(擦),而且,小便这样东西“随身携带,随时使用”,真是一个方便的好办法。 让我们配合读于连想办法排除险情的句子。这可怎么办呢?沟又窄又深--用谁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喊人吧--小于连急中生智--布鲁塞尔城--全城老百姓--

7、相信小于连那机智、勇敢的举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也一定想把于连的

故事说给身边的朋友们听。下面我们就根据板书把于连挽救城市的全过程讲一讲。先请同学自己准备一下。(指名复述)

四、第一节 1、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拯救了全城老百姓的命,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把于连急中生智,用小便浇灭导火线上火花的瞬间用塑像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出示于连图)

2、课文第一节就介绍了于连的形象。请你在第一节中,把写于连形象的句子用“~~~”划出来,并读一读。

你确实读出了于连调皮可爱的样子。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好这句句子。

五、第四节

1、可爱的于连像不仅受到比利时本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吸引着到比利时游览的人们,大家都想亲眼目睹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英雄。也让我们带着喜爱和崇敬之情齐读最后一节。

六、课外引申

1、你们知道吗?五百多年来,各国人民都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于连这位小英雄的喜爱之情。你们还了解到哪些有关于于连塑像的资料? 2、如果你作为游客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你会给小于连带去什么礼物呢?交流。

44444(一)复习:

1、出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名朗读。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创设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创设情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于连的祖国是比利时,现在我们就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这座美丽的城市去游览一下。(课件出示布鲁塞尔风光图,最后定格在于连铜像)

2)、小朋友们,聪明的你知道这座撒尿的小孩铜像是谁吗?

3)、对,他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主人公小英雄于连。看到这座铜像,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吗?(学生畅所欲言)

4)、请一位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座铜像的样子。

5)、课文中也描写了这座铜像的样子。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座铜像?是怎样描写的?(学生读完课文后反馈: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描写铜像样子的句子)

6)、指导朗读:这座铜像真有趣,这一段该怎样朗读呢?(要读得有趣)谁来读一读?(指名朗读,评价,再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1)、人们为什么要造这样一座有趣的铜像呢?课文的第二个自然段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你能把这个问题读好吗?(指名读并评价)

2)、你们知道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人们造这座铜像的原因吗?(3、4自然段)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读完之后在小组内讨论: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再反馈讨论结果)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美丽的布鲁塞尔正在做什么呢?“侵略者”指的是谁?(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回答后,课件出示庆祝图,学生结合庆祝图及课件音效理解“灯火通明”、“欢声雷动”)

4)人们正在欢庆胜利,谁也没有想到敌人不甘心失败,竟会在这个时候来搞破坏,敌人做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反馈)这根导火线可是连着炸药库的,想想导火线点燃后会怎么样呢?(生自由发言)

5)就在这个时候,敌人的诡计被于连发现了。他看见了导火线上闪着火花,正在咝咝地燃烧着。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导火线闪着火花,你会怎样做?(吓得赶快逃命,很慌张)为什么?

6)、于连看见导火线闪着火花时,他是怎样做的?(他想用水浇灭和通知大人)这里已经是不得了的危险,他为什么还不赶快逃命呢?(生畅所欲言)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

7)于连想到的这两个办法行不行呢?为什么? 说明这时候的情况怎样?(非常危急)这句话该怎样朗读呢?(指名读,评价)

8)这时如果再想不出办法会怎样?在这危急时刻,于连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呢?请一位小朋友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可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根导火线是可恶的? 闻到 发现 只见 发现 小英雄于连 急中生智 发现险情 排除险情 浓烈的火药味 用小便浇 夺目的迸跳着的火星 又长又粗的燃烧着的导火线 导火线连着大火药库

9)谁来说说“灵机一动”的意思?(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于连的这个办法好不好?好在哪里?这句话要怎样读才好呢?(语速要读得快一些)(请小朋友读读这句话)小朋友,你还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明白撒尿是最好的办法,体会小于连的机灵)

10)于连朝着导火线撒了一泡尿后,结果怎样?(出示句子)我们真为布鲁塞尔得救了而感到高兴。请大家用高兴的语气读这句话。

11)、从这件事中,你们觉得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 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语气和语速。

3、于连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布鲁塞尔,救了布鲁塞尔的人民,当人们知道后,人们是怎样感谢于连呢?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人们造了一座撒尿的小男孩铜像来表示对小于连的感谢。人们还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先从整体上感知,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了解于连铜像的来历,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细细探究、品味描写于连的语句,体会人物形象,在朗读中感悟于连的机智勇敢。)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讨论小于连是否英雄。

英雄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与之相关的往往是要付出流血甚至牺牲的代价。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还有为人民做了无数好事的雷锋。他们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于连不过是撒了一泡尿,又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他可以称为英雄吗?(学生畅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称小于连为英雄。)

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救了一座城市,救了全城百姓,他无愧于这个小英雄的称号!来,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小英雄于连。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机灵勇敢的小英雄于连,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呢?(学习于连遇事沉着、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3、小于连撒尿的样子被人们用铜像塑造了出来,并竖立在大街上,你能不能也像他一样在大街上撒尿呢?(不能)为什么?(小于连撒尿是为了救全城的人,人们是为了纪念他才造了这样一座撒尿的铜像,但我们不能随地大小便,那样不文明。)

4、如果将来你长大了,有机会去布鲁塞尔看小于连,你会给他带点什么礼物呢?(生:我会给他带一顶帽子,给他挡阳光。)(生:我会给他带一把伞,可能挡雨呢。)(生:我会给他带一套衣服。)

师:为什么呀? ( 生:因为于连是光着身子的,我怕他冷。)

师:你真有爱心。除了你,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的想法。几百年来,于连不断地收到全世界各地人民送来的衣服。我们中国也送了一套汉服给于连。小于连现在有700多套衣服呢!如今专门有一个博物馆收藏着这些衣服。大家来看看穿上了衣服的小于连。(课件出示穿上了衣服的于连图)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从而产生向小英雄学习的情感。并通过拓展,让学生了解如今的小于连铜像,深化对小英雄于连的认识。)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于连,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于连一样遇到事情不慌张,做一个机智勇敢的好孩子,请小朋友们在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谈谈你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想用水浇灭 附近没有水

小英雄于连 想通知大人 时间来不及 (机智、勇敢)

撒了一泡尿 火花浇灭了

66666一、看图导入。

1.导语激趣: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位最老资格的长寿市民,被当地的市民称为“第一市民”。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他有多大年纪?他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站了五百多年,却依然是个只有两英尺高的小孩,你们想认识他吗?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样子的吗?

(这个小男孩有一头卷发,一个翘起的鼻子,显得很调皮。他光着身子,正在那儿撒尿呢。)

教师补充:这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的一座铜像,有着可爱笑容的小童叉腰挺肚,旁若无人地撒尿,只不过撒出的可是洁净的自来水,还有每年狂欢节中的一天,撒出的不是水,而是最上等的啤酒,大家在这一天都会争先恐后地争饮小童撒出的啤酒。因为怕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童在冬天着凉,还有世界各国致赠的精美服装,现在都保存在当地博物馆当中。

3.人们为什么要为一个顽皮地撒着尿的小男孩塑像呢?我们学完今天的课文就知道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想一想:联系刚才的故事,你从课题中能了解到什么?(布鲁塞尔的撒尿男孩的铜像就是小英雄于连。)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查找生字表或请教老师同学,读准字音。

2.听录音朗读课文,对照比较自己的朗读,看看有哪些地方自己没有读好,进一步熟悉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集体纠音,指出多音字“都”和“撒”。

都:dōu都来dū首都撒sǎ撒种sā撒娇、撒尿

4.你觉得这篇课文讲了哪几个意思?

(课文讲了两个意思:一是描写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小男孩铜像;二是写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

三、细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已经欣赏了这座铜像,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描写了这座铜像?(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感情朗读。你们喜欢这座铜像吗?为什么?(它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像,样子调皮有趣。它像我们中的一员,像我们的小伙伴。)你能读出对这座铜像的喜爱之情吗?

分小组比赛读。老师也很喜欢这座铜像,我也想读一读,我们一起来吧!

2.过渡:这座铜像虽然只有两英尺高,并不显得雄壮威武,而且显得很顽皮,却一直受到布鲁塞尔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课文也为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3.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评价是否读出问的语气。

4.学习课文第3、4、5自然段。

(1)课文哪里回答了第二自然段的问题呢?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找出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分组学习课文第3、4、5自然段。

学习提示:小组内互读互听,读熟这三个自然段。

想一想:如果你是小于连,当时会怎么做?

讲一讲: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讲一讲小英雄于连的故事,看谁讲得准确、完整、生动,组内同学可以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4)汇报交流。

积累词语:灯火通明欢声雷动灵机一动

找出复述的关键词句:五百多年前失败的侵略者点燃炸药导火线于连迅速撒尿浇灭火花人们得救感谢为于连塑像

各组选代表讲小英雄于连的故事,集体评价。

5.了解了小于连的故事,你们对布鲁塞尔的这座铜像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能说说吗?(小于连是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他临危不惧,聪明果断,救了全城人,应该受到大家的尊敬和喜爱。难怪人们把他称为布鲁塞尔的“第一市民”。)

四、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于连说点什么吗?(小于连,你真棒!有志不在年高。我们要向你学习。)

2.像这样机智勇敢,立下大功的小英雄还有很多,你们想去认识他们吗?《小英雄雨来》《草原英雄小姐妹》《抗日小英雄》等书会帮助你们去认识他们。

五、作业。

1.把小于连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和他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

2.预习本课生字。

[***********]7

布鲁塞尔及城市雕塑

1.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位于国境中部斯凯尔特河支流森纳河河畔,素有“小巴黎”之称。布鲁塞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同时又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城市。造型优美的现代化高楼大厦,五光十色的超级市场与历经沧桑的中世纪古堡、教堂竞相媲美,金碧辉煌的古代宫廷楼阁与舒适幽雅的别墅式住宅各显其秀。

座落在市中心的大广场,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地方。大广场建于公元12世纪,四周多15世纪、16世纪的古老而雄伟的建筑。从大广场向北走,穿过一条碎石小路,在一条名叫“狗街”的转弯处,竖立着一尊有名的“撒尿小孩”的铜像。他就是被比利时人引以自豪并誉之为独立精神象征的布鲁塞尔第一公民——于连。塑像高半米左右,座落在一个约两米高的大理石雕花的台座上,微卷的头发,翘着小鼻子,调皮地微笑,显得十分天真、活泼。如今,于连已成为布鲁塞尔的象征。每逢重大节日,市民都要为他穿上盛装,接受人们的“拜访”。各国的游客,尤其是孩子们也纷纷为于连捐献服装。以小于连撒尿形象制作的各种纪念品应有尽有。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引出课题。

1、导语激趣: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位最老资格的长寿市民,被当地的市民称为

他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站了五百多年,却依然是个只有两英尺高的小孩,你们想认识他吗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1)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样子的吗?

(这个小男孩有一头卷发,一个翘起的鼻子,显得很调皮。他光着身子,正在那儿撒尿呢。)

(2)这个小男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调皮、有趣、好玩、有意思、、、、、、)

(3)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段,读出小男孩的有趣、顽皮。

(4)教师补充:(这座小男孩的铜像,有着可爱笑容的小男孩叉腰挺肚,旁若无人地撒尿,只不过撒出的可是洁净的自来水,还有每年狂欢节中的一天,撒出的不是水,而是最上等的啤酒,大家在这一天都会争先恐后地争饮小童撒出的啤酒。为了怕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在冬天着凉,还有世界各国致赠的精美服装,现在都保存在当地博物馆当中。这个孩子叫于连,是比利时人。在比利时,人们都称他为小英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出示:“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学生读句子,读出疑问。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我们学完今天的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己出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遇到不会的字,查看生字表的读音。

2、出示生词,认读

3、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4、你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学生概括)文章的哪些段落讲了这件事?(3、4、5自然段)

(三)深入了解,解决疑问

1、自由读课文第3、4、5自然段,当时的情况怎样?用笔把相应的句子画出来或自己总结出来。

2交流:、人们在庆祝胜利,敌人不甘心失败,向炸毁这座城市。他们偷偷地点燃了炸药库外面的一根导火线。

人们怎样庆祝胜利?

此时的人们太高兴了,根本就没有想到—— —— ,人们都放松了警惕,此时敌人要达到目的简直轻而易举。假如敌人得逞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导火索已经点燃了此时的情况怎样?(板书:情况危急)

3、这些都被一个小男孩看到了,(板书:发现)于连看到这些有什么想法,又是怎么做的呢?默读第四自然段,继续勾画。

交流:想到了:用水浇,行吗?

通知大人,行吗?(板书:想办法)

怎么做的?:(朝着可恶的导火索撒了一泡尿)。跟前两种方法相比有什么好处?(板书:用尿浇)

你觉得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带着这种感情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评价。

齐读第四自然段。

4、人们为什么要感谢于连为什么要称他为小英雄?

(因为是他的机智,勇敢保住了城市,救了全城的人,救了整个布鲁塞尔,所以人们感谢他,称他为小英雄。)(板书:塑像)

(四)、延伸拓展,

1、美丽的布鲁塞尔市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现在你能游客们讲讲于连的故事吗?(根据板书练习讲故事)

指名讲故事

2、假如于连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这位小英雄说些什么呢?

(五)、板书设计

8 小英雄于连

情况危急——发现——想办法——用尿浇——塑像 最好的一、谈论英雄

齐读课题。

师:说到英雄,什么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 师: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个外国的小英雄于连的故事。注意,于连并不是说他姓于,是音译。像以前我们学过的“诺贝尔”一样。

二、学习课文,了解英雄故事。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英雄于连的故事。(听课文录音)

师:小于连是什么样子呢?(出示挂图)这就是于连的铜像。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于连的样子? 生:卷卷的头发,光着身子,在撒尿呢。

师: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生答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为什么要让这个小男孩光着身子呢?

生:为什么要为一个撒尿的小男孩造一座铜像呢?

师: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这中间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课文的第2、3自然段写得很清楚。大家已经读过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把书关上,谁能上台来讲讲这个故事?

师: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她讲的故事是不是和书上一模一样,是不是还有不同的地方? 生:她有一个地方没讲: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欢声雷动。

师:这句话可以去掉吗? 生:可以,去掉了故事还是没变。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不能去掉。好像画画一样,没有这些词语就像一幅画没有颜色一样。

师:说得真好!你的意思是说,没有这些词语,课文就不生动,是吗?(生点头)

生:我也认为不能去掉,人们在庆祝,敌人是偷偷地点燃了导火线。

师:太好了!因为人们在大举庆祝,忙着庆祝,所以敌人就更有机会偷偷地点燃导火线。这一点在故事中是很重要的哦。还发现有讲得不同的地方吗?

生:没有讲“墙角”。师:那这个词能去掉吗?

生:不能,去掉了我们就不知道导火线的地方了。

生:如果不是在“墙角”,别人也就很容易发现了呀。 师:说得有道理。还有吗?

生:她没有说“灵机一动”?师:没有说吗?(其他学生纷纷答“说了”。 师:那你们知道“灵机一动”是什么意思?

生:(把头一甩)就是这样子!(笑) 师:呵呵,你的解释很有创意。谁还说?

生:“灵机一动”就是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师:真棒!特别是“突然”在这里用得好。为什么说“突然”?当时是遇到了什么情况?

生:很危险,城市就要爆炸了。 师:如果你是当时这个城市中的一员,当你知道,刚刚你差点遭了灭顶之灾,刚刚你差点和这个城市一起被炸得粉碎,是于连救了你,你会对于连说什么师:如果你是布鲁塞尔市的市长,你会怎么说?生:感谢你,小于连,是你救了全城老百姓的命。

师:如果你是这座城市里一位老奶奶,你会怎么说? 生:于连,好孩子,你真是好样的! 师:如果你是于连的一个好朋友,你会怎么说?生:于连,我真佩服你!

师:是啊,所有的人们都非常感谢小于连,称赞小于连,于连成为城市的小英雄。我们来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讨论是否英雄。师:英雄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与之相关的往往是要付出流血甚至牺牲的代价。回顾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英雄,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还有雷锋。他们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于连不过是撒了一泡尿,又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他可以称为英雄吗?

生:于连当然是英雄,他救了一座城市。 师:他是不是靠了一点运气救了这一座城市呢?生:不是,于连他很勇敢。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如果是我,看到敌人点燃了导入线,就会吓得逃跑了。生:于连很聪明,他才想得出这样的好办 师:是呀,如果不是于连发现了敌人点燃的导入线,城市能保住吗?生:不能。 师:如果于连当时吓得掉头就跑,城市能保住吗?生:不能。 师:如果于连当时想不到撒尿浇灭火花的办法,城市能保住吗?生:不能!师: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救了一座城市,救了一城百姓,他无愧于这个小英雄的称号!来,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小英雄于连。师:小朋友们,如果你将来长大了,有机会去比利时,去布鲁塞尔,有机会去看小于连,你会给他带点什么礼物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顶帽子,给他挡阳光 生:我会给他带一把伞,可能挡雨呢。生:我会给他带一套衣服。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于连是光着身子的。师:除了你,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的想法。几百年来,于连不断地收到全世界各地人民送来的衣服。你们猜猜,小于连现在有多少套衣服?有700多套呢! 生:哇! 师: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小于连的故事吗,下课后可以去查找一下于连的


相关内容

  • [小英雄于连]教学设计
  •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小英雄于连>教学设计 执教者:桂阳县城南完小 欧阳祥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这个问题,并产生向他学习的感情. 3.学会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

  • [小英雄于连]教案二年级语文
  • 任课教师 课题 年级 二年级 科目 语文 课型 日期 新授课 3月1日 识字课 8 小英雄于连 教 学 设 想 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引导学生 通过反复读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其在文章中表达的意思. 设计练习题,进行检测.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 ...

  • 自我实现的悲剧牲--[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解读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QiqiharUniversity(Phi&SocSci) 2008年11月 November 2008 自我实现的悲剧J:生 --<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解读 李有华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外语系,广西玉林537000) ...

  • 外国文学期中试卷
  • 外国文学期中试卷 小组成员:王慧敏,汤玥,王瑶,周旋 一.填空题. 1.斯丹尔达的__________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王瑶 1340110011) 2.法国现代小说之父______.(王瑶 1340110011 周旋 1340110012) 3.萨克雷的作品__________的书名出自 ...

  • 红与黑读后感
  • 红与黑读后感 范文一: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领我啃完着本书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从一 ...

  • 24_一座铜像教案
  • 24一座铜像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学习9个生字"铜.塑.侵.药.迸.库.屹.览.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比利时人民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于连 ...

  • 试论于连的悲剧
  • 试论于连的悲剧 摘要:司汤达在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塑造了一个在追求个人幸福的途中不慎跌入歧途并且最终造成自我毁灭的悲剧性人物于连形象.作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于连身上带着深深的社会印记:同时矛盾的性格,使得他将自己置于悲剧的境地.他与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纠葛 ...

  •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符号学分析
  • 摘要: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的深刻寓意体现在小说穿越了时代政治的局限,通过主人公于连的"奋斗史"揭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普遍现象.本文试图在符号学的视域下,对小说中的主人公于连的形象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小说的深刻性. 关键词:于连:双轴关系:中项偏边:符 ...

  • 红与黑于连形象
  • 关于<红与黑>中于连个性的思考 司汤达的<红与黑>,写的是法国青年于连.索莱尔的故事.司汤达在人物塑造的手段上,使用了超出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心理深度的挖掘.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丰富多样性性格的于连.索莱尔.许多人认为于连.索莱尔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但是我个人认为于连.索莱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