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励志
昨天听了一个讲座,是以前一个疯狂英语的老师。老师很热情很有活力,只是在高中听了很多场类似的讲座以后,也就麻木了。这类讲座仿佛都是有套路的,首先老师很有激情,向广大的学子分享他们曾经失败的经历,譬如考两次大学,譬如英语考很少的分,诸如此类。然后老师会讲,自己是怎样突然醒悟的,怎样不顾别人的眼光,怎样闻鸡起舞,怎样成为传奇。台下的掌声雷动,老师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以后,拥有很多令人羡慕的头衔,例如什么总培训师,首席讲师,我们在下面一脸崇拜之情,根本不会去考虑其真实性。当你选择相信一个东西以后,没有人可以改变你的看法。正如周濂所说,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当台下群情激扬,此刻一般来说会响起《天空之城》,一首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歌曲,终于在听了几次的讲座以后让我反感。于是,主讲老师在忧伤的旋律中开始吼道,同学们想想你们的父母……一般这时候我们就会低下头,留下眼泪。演讲末尾,我们哭的稀里哗啦。大家激情愤慨,对天发誓,我要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当然这样的热情,一般只会维持三天。这场演讲的高潮来了,老师拿出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大有一本在手,终生无忧的感觉。有幸拜读过两本这样的著作,一套150元的励志书,百分之90都在讲自己的成功史。一本书直接让我感觉他在反人类,励志也是需要有限度的。现在都还记得那套200元的疯狂英语的题,上面写着通过此书彻底改变自己的英语成绩,自己的命运。是的,在另一张宣传卡上面这样写着:如果你想真正的改变自己,请一定要参见李阳老师的夏令营。这样的自相
矛盾让我哭笑不得。当年,班上的几位同学在我们的羡慕中参加了夏令营,我以为在魔鬼训练以后,他们的英语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事实上,他们的成绩没有改变多少。我相信,他们在参加英语夏令营的时候一定拥有改变世界的勇气,但是回到现实中,我们真的有勇气去改变自己吗?我们真的可以不顾他人的眼光吗?记得高一听过演讲以后,全班的学风好了很多,历史老师问我,这样的演讲要不要每周来一次,我想了想然后摇头。人都是会慢慢麻木的,再后来,我们再听讲座,断不会有当年的激情,会想想老师讲的漏洞。正如一位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想,我们正在独立思考吧。当一个人独立思考的时候,他也不会再去相信很多东西。我们为什么需要励志学?是因为人心的软弱,需要去哄?西方励志大师卡耐基的《羊皮卷》《人性的弱点》总是BEST-SELLER。我们之所以需要励志,在我看来就是内心的盲目,我们需要借助励志讲演得到心灵的慰藉。国民大师张悟本为何能欺骗公众那么久?因为人们对健康的盲目追求。一旦盲目了,就找不到方向了。记得读大学以前,我的数学一直很差,我总是盲目地相信那些参考书,我也买了很多参考书。当然,都没有做过。其实毕业以后,再回头去看,根本没有必要。先知先觉者夸李阳是最好的商人,后知后觉者仍把疯狂英语当成最后救命的稻草。真正英语好的人都会知道,学英语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需要励志的东西,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压力。但我们更要理智地去认知,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2014/5/17
同在一片蓝天下
劳动节的后一周和友人去螺髻山旅游。西昌到螺髻山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令人难以忍受。
到达螺髻山镇以后,我们先找了一家店住宿。然后花了二十元到达螺髻山山脚。买了门票便排队等候坐观光车上山。在等候的过程中,有一个皮肤黝黑,穿着破旧的小姑娘央求我买点彝族小礼物,因为以前已经买过了,所以我拒绝了小姑娘的请求。但小姑娘依旧缠着我们,以近乎乞求的语气请我们买一个,我还是拒绝了他的要求。在排队的过程中,我不经意打量了一下身边排队等候的人。他们戴着DIOR、GUCCI的太阳镜,背LV、COACH的包包。他们大多衣着华贵,神情倨傲,言谈举止中有一种优越感。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却只能卑微的活着。在游客的眼中,螺髻山风景秀丽,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对于在这里摆摊的人来说,也许在螺髻山开发成风景区以后,他们就没有上过山。他们也许会感慨一句:一群傻帽。
坐缆车上到山上,爬了一会儿便是黑龙潭。黑龙潭地风光很美丽,天很蓝。阳光明媚的近乎猛烈。我来自于一个重工业城市,极少见蓝天白云,中很是激动。我突然想起山下的小姑娘,在灿烂的阳光下,她,她们倦怠的神情,焦灼的目光。下午三点,我们便下了山。同坐缆车的一家三口,女儿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从父母俩的对话中我知道他们是来自驾游的。缆车上女孩清澈的眼神,灿烂的笑容又让我想起了那
个卖东西的小姑娘。
下山后,日头正毒。灿烂的阳光晒在身上火辣辣的疼。那些卖小礼物的孩子在灿烂的阳光下跑,奔向每一个下车的游客。友人问:“不知道他们在读书没有”。我想了想,没有回答。如果有,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他们极少有机会走出去看看,如果没有,他们便没有了公平竞争台。尽管我也不知道,教育是否能带来真的公平?当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人生与他人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的时候,他们又该如何来弥补自己内心的千沟万壑。如何修补坍塌的信仰。 同在一片蓝天下,每个人的命运却不一样。也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中国式励志
昨天听了一个讲座,是以前一个疯狂英语的老师。老师很热情很有活力,只是在高中听了很多场类似的讲座以后,也就麻木了。这类讲座仿佛都是有套路的,首先老师很有激情,向广大的学子分享他们曾经失败的经历,譬如考两次大学,譬如英语考很少的分,诸如此类。然后老师会讲,自己是怎样突然醒悟的,怎样不顾别人的眼光,怎样闻鸡起舞,怎样成为传奇。台下的掌声雷动,老师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以后,拥有很多令人羡慕的头衔,例如什么总培训师,首席讲师,我们在下面一脸崇拜之情,根本不会去考虑其真实性。当你选择相信一个东西以后,没有人可以改变你的看法。正如周濂所说,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当台下群情激扬,此刻一般来说会响起《天空之城》,一首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歌曲,终于在听了几次的讲座以后让我反感。于是,主讲老师在忧伤的旋律中开始吼道,同学们想想你们的父母……一般这时候我们就会低下头,留下眼泪。演讲末尾,我们哭的稀里哗啦。大家激情愤慨,对天发誓,我要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当然这样的热情,一般只会维持三天。这场演讲的高潮来了,老师拿出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大有一本在手,终生无忧的感觉。有幸拜读过两本这样的著作,一套150元的励志书,百分之90都在讲自己的成功史。一本书直接让我感觉他在反人类,励志也是需要有限度的。现在都还记得那套200元的疯狂英语的题,上面写着通过此书彻底改变自己的英语成绩,自己的命运。是的,在另一张宣传卡上面这样写着:如果你想真正的改变自己,请一定要参见李阳老师的夏令营。这样的自相
矛盾让我哭笑不得。当年,班上的几位同学在我们的羡慕中参加了夏令营,我以为在魔鬼训练以后,他们的英语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事实上,他们的成绩没有改变多少。我相信,他们在参加英语夏令营的时候一定拥有改变世界的勇气,但是回到现实中,我们真的有勇气去改变自己吗?我们真的可以不顾他人的眼光吗?记得高一听过演讲以后,全班的学风好了很多,历史老师问我,这样的演讲要不要每周来一次,我想了想然后摇头。人都是会慢慢麻木的,再后来,我们再听讲座,断不会有当年的激情,会想想老师讲的漏洞。正如一位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想,我们正在独立思考吧。当一个人独立思考的时候,他也不会再去相信很多东西。我们为什么需要励志学?是因为人心的软弱,需要去哄?西方励志大师卡耐基的《羊皮卷》《人性的弱点》总是BEST-SELLER。我们之所以需要励志,在我看来就是内心的盲目,我们需要借助励志讲演得到心灵的慰藉。国民大师张悟本为何能欺骗公众那么久?因为人们对健康的盲目追求。一旦盲目了,就找不到方向了。记得读大学以前,我的数学一直很差,我总是盲目地相信那些参考书,我也买了很多参考书。当然,都没有做过。其实毕业以后,再回头去看,根本没有必要。先知先觉者夸李阳是最好的商人,后知后觉者仍把疯狂英语当成最后救命的稻草。真正英语好的人都会知道,学英语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需要励志的东西,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压力。但我们更要理智地去认知,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2014/5/17
同在一片蓝天下
劳动节的后一周和友人去螺髻山旅游。西昌到螺髻山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令人难以忍受。
到达螺髻山镇以后,我们先找了一家店住宿。然后花了二十元到达螺髻山山脚。买了门票便排队等候坐观光车上山。在等候的过程中,有一个皮肤黝黑,穿着破旧的小姑娘央求我买点彝族小礼物,因为以前已经买过了,所以我拒绝了小姑娘的请求。但小姑娘依旧缠着我们,以近乎乞求的语气请我们买一个,我还是拒绝了他的要求。在排队的过程中,我不经意打量了一下身边排队等候的人。他们戴着DIOR、GUCCI的太阳镜,背LV、COACH的包包。他们大多衣着华贵,神情倨傲,言谈举止中有一种优越感。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却只能卑微的活着。在游客的眼中,螺髻山风景秀丽,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对于在这里摆摊的人来说,也许在螺髻山开发成风景区以后,他们就没有上过山。他们也许会感慨一句:一群傻帽。
坐缆车上到山上,爬了一会儿便是黑龙潭。黑龙潭地风光很美丽,天很蓝。阳光明媚的近乎猛烈。我来自于一个重工业城市,极少见蓝天白云,中很是激动。我突然想起山下的小姑娘,在灿烂的阳光下,她,她们倦怠的神情,焦灼的目光。下午三点,我们便下了山。同坐缆车的一家三口,女儿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从父母俩的对话中我知道他们是来自驾游的。缆车上女孩清澈的眼神,灿烂的笑容又让我想起了那
个卖东西的小姑娘。
下山后,日头正毒。灿烂的阳光晒在身上火辣辣的疼。那些卖小礼物的孩子在灿烂的阳光下跑,奔向每一个下车的游客。友人问:“不知道他们在读书没有”。我想了想,没有回答。如果有,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他们极少有机会走出去看看,如果没有,他们便没有了公平竞争台。尽管我也不知道,教育是否能带来真的公平?当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人生与他人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的时候,他们又该如何来弥补自己内心的千沟万壑。如何修补坍塌的信仰。 同在一片蓝天下,每个人的命运却不一样。也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