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米 开 朗 琪 罗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三杰”之一,伟大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代表作《大卫》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体的健美与力量,他所创作的西斯廷教堂拱顶画面积达五百三十多平方米,人物三百四十多个,全部取材于《旧约圣经》,包括《创世纪》《亚当和夏娃》《逐出乐园》《洪水》《最后的审判》等,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作品。
晚年他致力于建筑设计,他设计修建的圣彼得大教堂圆顶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一生追求自由,同情贫苦人民,临终留下遗言:“我的肉体归黄土,我的灵魂归天主,我的金钱归穷人。”(陈健林)
84、齐 白 石
他是一位植根传统、师法造化的国画大师。他擅长中国画、书法、诗歌和篆刻,不愧为多才多艺的“人民艺术家”。他的画以文人画为根基,开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入了蓬勃生机。他经常注意观察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正因为这样,他画的动物活灵活现,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尤其是他的《墨虾》,区区几笔,两只活生生的虾就俨然纸上:虾身晶莹透明,虾脚坚挺有力。
齐白石享百岁之高龄,仍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这与他推崇的“七戒”是分不开的。戒烟、戒酒、戒狂喜、戒悲愤、戒空思、戒懒惰、戒时光空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罗澍忻)
85、孔 乙 己
孔乙己,鲁迅笔下一个守旧迂腐的封建读书人形象。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里,孔乙己始终不肯脱下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他知道那件长衫代表着他读书人的身份地位,一旦脱下,他就和那些短衣帮没什么两样;读书人的面子,就靠他那件长衫在维持着。可怜的他,竟然还自视高人一等。可是,在别人看来,他却是社会中的另类。明明是偷窃,他却说“窃书不能算偷”,这样的争辩显得迂腐可笑。最终,他还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在人们的取笑声中默默地死去。(罗澍忻)
86、高 尔 基
高尔基,20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苏联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1868年生于一个细工木匠的家庭,幼年父母早逝,寄住外祖父家。11岁时流浪社会,做过多份杂活,生活极端艰苦,但也深刻体会到了底层大众的痛苦,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高尔基早期的作品多为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故事,那时他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尚未形成,艺术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中《海燕之歌》是一曲鼓舞人心的向革命进军的号角,借勇敢的海燕颂扬无产阶级高昂的战斗热情。后期,群众的迅速觉醒鼓舞并推动了他文艺思想的发展,他指出,文艺的任务是要把人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表现出来,“激起人们对自
己的自豪感”。他写了许多极富社会意义的剧本,无情抨击了作为旧制度支持力量之一的小市民意识。他的主要成就为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陈建伟)
87、祥 林 嫂
她是旧中国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她勤苦耐劳,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了让自己能在那个社会里生存下去,她做出了种种努力和抗争。但最终仍沦为乞丐,孤寂凄惨地死在鲁镇一派热闹祥和的祝福时刻。
在祥林嫂身后,我们分明看到了封建礼教和迷信的吃人嘴脸。面对她的不幸,人们已不只是麻木、迟钝,更多的是对于不幸的兴趣和对痛苦的鉴赏。祥林嫂的不幸,折射出了人们阴暗的心理。祥林嫂的悲剧,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剧。(陈建伟)
88、泰 戈 尔
我知道,你是一名音乐家,你的歌曲从你所爱的人民心灵中涌出,又复而激奋着他们的心灵,印度国歌便是明证;我知道你是一名绘画大师,你的作品近于抽象主义,可是画的线条却有着具体的灵魂,所以人们才说你开创了印度现代艺术新纪元;我知道,你是成就卓著的社会活动家和锐意革新的教育家,你创立的学校有“东方国际大学”之誉;我知道,你的《戈拉》可与托翁的《战争与和平》媲美,你的《牺牲》是印度现代文学中最伟大的剧作,你不仅为印度近代文学奠基,也第一次为东方人夺得最高荣誉,成为“东方圣人”„„而且,我还知道一点——或许仅这一点就够了——你是一位真正的诗人!——骨子里、血液里都是诗歌的基因!
你的诗歌用博爱的福音与辽阔的同情为神编织美丽的花环,用完美的和谐与古典的智慧为人类建筑宏丽而静谧的灵的乐园;你的诗歌给无月无星无灯的深夜点起微明的蜡烛,给迟疑与黯然指示信仰的大路,重燃希望的火炬;你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亘古的沉静融合今日的喧腾,宽厚的仁慈栖身于静默的豁达,让我们去冰寒而温馨,去浮躁而宁静,去混浊而澄明„„
感谢你,诗人!是你使我得以在“园丁”的指引下追逐“飞鸟”,捕捉“流萤”,欣赏“新月”,并在“渡口”响起“黄昏之歌”的背景下,听完“故事诗”,然后诵唱“吉檀迦利”。感谢你,诗人!——你的诗歌让我们和你一样富有!(林仲轩)
89、玛 蒂 尔 德
玛蒂尔德美丽动人却嫁入小户人家并不可悲,可悲的是她的思想。她住着寒伧的屋子,却梦想着幽静的厅堂;吃着“好香的肉肠”,却梦想名贵的佳肴;她有路瓦栽的呵护,却梦想最亲密的男友。现实和梦想的落差很大,使她烦恼不已,结果为满足一夜的虚荣,她付出了十年的艰辛。
有人说,幸福是以梦想作分母,以现实作分子的分数,这样看来,玛蒂尔德作分母的欲望数值太大,所以她的幸福值很低,因此,她整天生活在痛苦中,但这痛苦是她自找的。可谓木匠作枷,自作自受。(陈梦君)
90、哥 伦 布
哥伦布是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
他开辟了从欧洲经大西洋到美洲的新航路,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对欧洲历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他开创了新大陆的开发和殖民统治的新纪元;他的远航使海上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总之,他为西方走出中世纪的黑暗,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成就海上霸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哥伦布所处时代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他身上突出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他有坚定的宗教信仰,热爱科学,对地圆学说深信不疑。而立之年的他,在本可以轻轻松松过好日子的时候却酝酿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计划,然后和反对者论战了8 年,尽管被人取笑为“疯子”“骗子”,但还是以大无畏的精神、坚定的意志、一往无前的勇气,用一种木制的帆船,仅仅靠着对风向和洋流的精心把握,就朝着茫茫大洋勇敢地驶去,并最终完成了他的探险计划。
哥伦布的惊人之处,在于他把信念付诸实际行动。他曾在一次宴会上对小人的嘲讽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和我的差别,就在这里,你不敢做的事,我却做到了。世界上的一切发现和发明,在一些人看来再简单不过,问题是你们这些聪明人谁也没有在我之前想到应该这样做,却总在别人指出怎样做以后才说出来。”这足见他敢为人先、富于冒险和勇于迎接挑战的精神。(黄晓仪)
91、毕 加 索
毕加索是20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他幼年就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天赋。他画技独特,画风迭变。他是立体主义的先驱,他的第一幅立体主义名画《阿维尼翁少女》改变了20世纪艺术的反向。
毕加索不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1937年,当德国法西斯对西班牙名城格尔尼卡进行轰炸的时候,身在法国巴黎的毕加索义愤填膺,画出了震惊画坛的世界名画《格尔尼卡》。该画不仅揭露了法西斯的暴行,而且深刻反映了西班牙人民的民族精神。当德国驻巴黎大使看到这幅画时惊问:“这是你干的?”“不,这是你们干的。”毕加索回答。
毕加索不仅是一位画家,他在雕刻、版画等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杰作。
总之,毕加索绝对堪称“美的魔鬼”。(郭梓铭)
92、范 蠡
在吴越争霸中,他随越王勾践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越王称霸后,他本可以享有头戴丽冠的尊贵,花前月下的纵情,伸手张口的奢侈。但他深谙“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理,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婉言谢绝越王丰厚的封禄,放下了两封信,一封给越王,一封给文种,从此从越地隐去。
他踏上陶地。于是,开始演绎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商生涯。不久,他便身家巨万,赢得了“陶朱公”的美名。
朝夕相处的伙伴,同舟共济的战友——文种,时常飘入陶朱公的梦境,诉说着勾践的无情,自己的无辜,后悔当初没有读懂那封信。梦醒时分,陶朱公潸然泪下。
人生就是这样,有许多次选择,而真正能决定我们一生的,就是那么一两次,它可以成就你,也可以败坏你。(杨锐斌)
83、米 开 朗 琪 罗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三杰”之一,伟大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代表作《大卫》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体的健美与力量,他所创作的西斯廷教堂拱顶画面积达五百三十多平方米,人物三百四十多个,全部取材于《旧约圣经》,包括《创世纪》《亚当和夏娃》《逐出乐园》《洪水》《最后的审判》等,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作品。
晚年他致力于建筑设计,他设计修建的圣彼得大教堂圆顶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一生追求自由,同情贫苦人民,临终留下遗言:“我的肉体归黄土,我的灵魂归天主,我的金钱归穷人。”(陈健林)
84、齐 白 石
他是一位植根传统、师法造化的国画大师。他擅长中国画、书法、诗歌和篆刻,不愧为多才多艺的“人民艺术家”。他的画以文人画为根基,开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入了蓬勃生机。他经常注意观察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正因为这样,他画的动物活灵活现,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尤其是他的《墨虾》,区区几笔,两只活生生的虾就俨然纸上:虾身晶莹透明,虾脚坚挺有力。
齐白石享百岁之高龄,仍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这与他推崇的“七戒”是分不开的。戒烟、戒酒、戒狂喜、戒悲愤、戒空思、戒懒惰、戒时光空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罗澍忻)
85、孔 乙 己
孔乙己,鲁迅笔下一个守旧迂腐的封建读书人形象。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里,孔乙己始终不肯脱下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他知道那件长衫代表着他读书人的身份地位,一旦脱下,他就和那些短衣帮没什么两样;读书人的面子,就靠他那件长衫在维持着。可怜的他,竟然还自视高人一等。可是,在别人看来,他却是社会中的另类。明明是偷窃,他却说“窃书不能算偷”,这样的争辩显得迂腐可笑。最终,他还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在人们的取笑声中默默地死去。(罗澍忻)
86、高 尔 基
高尔基,20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苏联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1868年生于一个细工木匠的家庭,幼年父母早逝,寄住外祖父家。11岁时流浪社会,做过多份杂活,生活极端艰苦,但也深刻体会到了底层大众的痛苦,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高尔基早期的作品多为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故事,那时他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尚未形成,艺术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中《海燕之歌》是一曲鼓舞人心的向革命进军的号角,借勇敢的海燕颂扬无产阶级高昂的战斗热情。后期,群众的迅速觉醒鼓舞并推动了他文艺思想的发展,他指出,文艺的任务是要把人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表现出来,“激起人们对自
己的自豪感”。他写了许多极富社会意义的剧本,无情抨击了作为旧制度支持力量之一的小市民意识。他的主要成就为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陈建伟)
87、祥 林 嫂
她是旧中国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她勤苦耐劳,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了让自己能在那个社会里生存下去,她做出了种种努力和抗争。但最终仍沦为乞丐,孤寂凄惨地死在鲁镇一派热闹祥和的祝福时刻。
在祥林嫂身后,我们分明看到了封建礼教和迷信的吃人嘴脸。面对她的不幸,人们已不只是麻木、迟钝,更多的是对于不幸的兴趣和对痛苦的鉴赏。祥林嫂的不幸,折射出了人们阴暗的心理。祥林嫂的悲剧,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剧。(陈建伟)
88、泰 戈 尔
我知道,你是一名音乐家,你的歌曲从你所爱的人民心灵中涌出,又复而激奋着他们的心灵,印度国歌便是明证;我知道你是一名绘画大师,你的作品近于抽象主义,可是画的线条却有着具体的灵魂,所以人们才说你开创了印度现代艺术新纪元;我知道,你是成就卓著的社会活动家和锐意革新的教育家,你创立的学校有“东方国际大学”之誉;我知道,你的《戈拉》可与托翁的《战争与和平》媲美,你的《牺牲》是印度现代文学中最伟大的剧作,你不仅为印度近代文学奠基,也第一次为东方人夺得最高荣誉,成为“东方圣人”„„而且,我还知道一点——或许仅这一点就够了——你是一位真正的诗人!——骨子里、血液里都是诗歌的基因!
你的诗歌用博爱的福音与辽阔的同情为神编织美丽的花环,用完美的和谐与古典的智慧为人类建筑宏丽而静谧的灵的乐园;你的诗歌给无月无星无灯的深夜点起微明的蜡烛,给迟疑与黯然指示信仰的大路,重燃希望的火炬;你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亘古的沉静融合今日的喧腾,宽厚的仁慈栖身于静默的豁达,让我们去冰寒而温馨,去浮躁而宁静,去混浊而澄明„„
感谢你,诗人!是你使我得以在“园丁”的指引下追逐“飞鸟”,捕捉“流萤”,欣赏“新月”,并在“渡口”响起“黄昏之歌”的背景下,听完“故事诗”,然后诵唱“吉檀迦利”。感谢你,诗人!——你的诗歌让我们和你一样富有!(林仲轩)
89、玛 蒂 尔 德
玛蒂尔德美丽动人却嫁入小户人家并不可悲,可悲的是她的思想。她住着寒伧的屋子,却梦想着幽静的厅堂;吃着“好香的肉肠”,却梦想名贵的佳肴;她有路瓦栽的呵护,却梦想最亲密的男友。现实和梦想的落差很大,使她烦恼不已,结果为满足一夜的虚荣,她付出了十年的艰辛。
有人说,幸福是以梦想作分母,以现实作分子的分数,这样看来,玛蒂尔德作分母的欲望数值太大,所以她的幸福值很低,因此,她整天生活在痛苦中,但这痛苦是她自找的。可谓木匠作枷,自作自受。(陈梦君)
90、哥 伦 布
哥伦布是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
他开辟了从欧洲经大西洋到美洲的新航路,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对欧洲历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他开创了新大陆的开发和殖民统治的新纪元;他的远航使海上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总之,他为西方走出中世纪的黑暗,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成就海上霸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哥伦布所处时代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他身上突出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他有坚定的宗教信仰,热爱科学,对地圆学说深信不疑。而立之年的他,在本可以轻轻松松过好日子的时候却酝酿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计划,然后和反对者论战了8 年,尽管被人取笑为“疯子”“骗子”,但还是以大无畏的精神、坚定的意志、一往无前的勇气,用一种木制的帆船,仅仅靠着对风向和洋流的精心把握,就朝着茫茫大洋勇敢地驶去,并最终完成了他的探险计划。
哥伦布的惊人之处,在于他把信念付诸实际行动。他曾在一次宴会上对小人的嘲讽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和我的差别,就在这里,你不敢做的事,我却做到了。世界上的一切发现和发明,在一些人看来再简单不过,问题是你们这些聪明人谁也没有在我之前想到应该这样做,却总在别人指出怎样做以后才说出来。”这足见他敢为人先、富于冒险和勇于迎接挑战的精神。(黄晓仪)
91、毕 加 索
毕加索是20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他幼年就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天赋。他画技独特,画风迭变。他是立体主义的先驱,他的第一幅立体主义名画《阿维尼翁少女》改变了20世纪艺术的反向。
毕加索不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1937年,当德国法西斯对西班牙名城格尔尼卡进行轰炸的时候,身在法国巴黎的毕加索义愤填膺,画出了震惊画坛的世界名画《格尔尼卡》。该画不仅揭露了法西斯的暴行,而且深刻反映了西班牙人民的民族精神。当德国驻巴黎大使看到这幅画时惊问:“这是你干的?”“不,这是你们干的。”毕加索回答。
毕加索不仅是一位画家,他在雕刻、版画等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杰作。
总之,毕加索绝对堪称“美的魔鬼”。(郭梓铭)
92、范 蠡
在吴越争霸中,他随越王勾践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越王称霸后,他本可以享有头戴丽冠的尊贵,花前月下的纵情,伸手张口的奢侈。但他深谙“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理,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婉言谢绝越王丰厚的封禄,放下了两封信,一封给越王,一封给文种,从此从越地隐去。
他踏上陶地。于是,开始演绎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商生涯。不久,他便身家巨万,赢得了“陶朱公”的美名。
朝夕相处的伙伴,同舟共济的战友——文种,时常飘入陶朱公的梦境,诉说着勾践的无情,自己的无辜,后悔当初没有读懂那封信。梦醒时分,陶朱公潸然泪下。
人生就是这样,有许多次选择,而真正能决定我们一生的,就是那么一两次,它可以成就你,也可以败坏你。(杨锐斌)